复杂Pilon骨折的治疗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56.61 KB
- 文档页数:2
复杂pilon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杂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98例pilon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治疗效果优:47例。
良:25例。
可:19例。
差:7例。
治疗总有效率达92.8%。
结论手术治疗复杂pilon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pilon骨折;并发症;手术治疗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26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724-01复杂pilon骨折是由于车祸伤,挤压伤,爆破伤或高处坠落伤等引起。
多数病情严重临床处理较为棘手,除骨折重创外且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
本组通过对我院骨科收治的98例pilon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手术治疗复杂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研究选择的98例pilon骨折患者,均为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住院患者。
98例中女46例,男性患者共52例,年龄在25岁-64岁,中位年龄40.5岁。
左侧伤58例,右侧伤40例。
骨伤原因:29例重物砸伤,11例车祸伤,58例高处坠落伤。
按照ao分型:27例c1型,32例c2型,39例c3型。
伤后入院就诊时间1至5h,平均时间2.6h,手术时间2h-10h。
1.2方法首先应用管型钢板或加压钢板先固定好腓骨,以恢复肢体长度。
c型臂辅助,直视或透视下复位关节面,克氏针固定以保持关节面平整,如干骺端骨质缺损需注意关节面与胫骨纵轴之间的角度,必要时进行植骨,以恢复骨折的对称性。
对于开放性骨折结合创口部位给予清创、缝合并加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闭合性骨折采取前内侧切口。
98例中74例采取三叶钢板固定,24例采取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
Pilon骨折的治疗及围术期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pilon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的体会。
方法:对自2005年1月~2008年6月间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我们在围术期注意对患者心理的疏导,加强对创面、皮肤的观察及护理,有计划有程序的指导功能锻炼,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结论:骨折处理虽然棘手,但是通过正确的护理可以达到满意效果。
关键词 pilon骨折围术期护理资料与方法2005年1月~2008年6月收治pilon骨折患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6~58,平均28岁;开放伤7例,闭合伤23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7例,坠落伤13例。
术前处理:已经x线检查确认,所有闭合伤患者均跟骨牵引并置于托马氏架上。
开放性骨折急诊清创缝合后,同样行跟骨牵引。
同时所有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及静滴20%甘露醇250ml脱水治疗5天。
伤后7~10天手术。
治疗方法:随机分3组。
手术复位组3例:均为闭合伤,局麻后在c 型臂x线机透视下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或行跟骨牵引。
内固定组22例:采用踝前正中切口或内踝切口,直视下复位后,以钢板、螺钉、克氏针等固定,术后采用石膏托外固定。
外固定组5例:骨折、粉碎严重,软组织损伤程度重者,可选t型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
围术期护理:①做好心理护理。
②皮肤护理:高能损伤造成的皮肤的破损及严重的肢体肿胀,常在伤后24~48小时出现许张力性水泡,要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局部表皮破损皮肤碘伏无菌处理后,创面涂抹喜疗妥软膏,预防创面干裂及感染。
张力性水泡应涂抹碘伏后无菌巾遮盖待其自动吸收,较大的水泡可在无菌条件下用注射器抽出。
③疼痛的护理:早期疼痛可予口服止痛药物,术后可使用镇痛泵持续镇通,或遵医嘱必要时肌注盐酸哌替啶50~100ml。
④体位的护理:伤后及手术后均应将患肢高台,要将上身躺平,床尾摇高或用垫子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20°~30°,以利于患肢血液及静脉回流,促进肿胀消失。
28例Pilon骨折治疗体会析【摘要】目的:分析与总结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手术时机及手术效果。
方法:收集2009年-2011年我院骨科28例pilon骨折手术资料,按reudi—allgow分型,采用有限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等。
结论:根据不同的损伤情况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可创造良好的手术效果。
【关键词】胫骨pilon骨折;内固定;治疗收集我院骨科2009年10月—2011年l2月胫骨pilon骨折手术资料28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效果均良好。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均为单侧,年龄22~58岁,平均32.6岁。
开放性骨折5例,闭合性骨折23例。
按reudi —allgow分型,i型14例,ⅱ型9例,ⅲ型5例。
合并同侧腓骨骨折10例,同侧股骨骨折3例。
1.2治疗方法急诊切开复位内(外)固定手术5例(均为开放型骨折),余23例为闭合性骨折,先给予跟骨牵引及抗炎消肿等对症治疗,待局部肿胀水泡消退后行延期手术治疗,采用延迟切开复位内固定时间为伤后8~16d。
16例合并腓骨骨折,均采用腓骨后外侧切口,行腓骨钢板内固定,因为腓骨断端的准确复位与固定可以作为胫骨长度恢复的参照物,有助于胫骨断端准确复位,还增加了胫骨复位后的稳定性。
胫骨骨折采用踝前内侧切口,清晰暴露骨折端与踝关节,选用距骨顶作为胫骨关节面复位参照物,以达到准确对位,选择克氏针暂时固定,可取髂骨植入胫骨干骺端骨缺损部位。
c臂机透视见骨折端及关节面对位良好后行螺丝钉、克氏针固定较大骨块,并用外固定架超关节固定6例;行胫骨有限内固定,切开复位螺钉、克氏针固定术后石膏外固定7例;行胫骨钢板支持内固定术15例。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20%甘露醇消肿,患肢抬高20-30度,积极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
1.3结果本组病例均随访,随访时间为6—20个月,平均12个月,根据随访术后x线片及关节活动等情况,得出26例均获得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平均17周,未出现钢板断裂或骨不连。
Pilon骨折的治疗【关键词】 Pilon骨折治疗方法Pilon骨折是胫骨远端波及负重关节面及干骺端的粉碎性骨折,约占下肢骨折的1%~10%,在胫骨和踝关节的骨折中占4%~7%[1],按AO分型分为43B、43C。
Rock-wood 等[2]认为pilon骨折包括:①踝关节和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伴有踝关节面的粉碎骨折;②内踝骨折(胫骨前缘骨折);③胫骨后面横形骨折,约占胫骨骨折的5%~7%,均属关节内骨折。
Ruedi—Allgower分类[3]分为:Ⅰ型,简单劈裂骨折,关节面没有移位或轻度移位;Ⅱ型,关节面移位明显但粉碎程度较轻;Ⅲ型,关节面明显移位与严重粉碎。
根据软组织有无开放伤口以及软组织污染程度则可分为闭合性Pilon骨折、GustiloⅠ、Ⅱ、Ⅲ型Pilon骨折。
这种骨折多属高能量损伤,关节面常破坏不平整,故并发症较多,预后差,临床治疗难度较大,故临床治疗的方法较多。
1 单纯石膏外固定闭合性PilonⅠ型骨折、部分闭合性PilonⅡ型骨折及部分GustiloⅠ、Ⅱ型Pilon骨折经手法复位后,可采用石膏固定。
2 跟骨牵引加小夹板超踝关节固定胡向阳、阳照奇等[4]采用跟骨牵引加小夹板超踝关节固定治疗闭合性Pilon骨折23例,方法:踝关节置于中立位,患肢置于布朗架上,牵引时间为6~8周"移位严重者,配合手法整复,早期在医师指导下功能锻炼,直至骨折愈合。
认为跟骨牵引加小夹板超踝关节固定治疗骨折,不仅适合于Ⅰ型,对Ⅱ、Ⅲ 型Pilon骨折均有较好的疗效。
3 简单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童作明、肖扬等[5]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配合管型石膏治疗骨折27例,方法:取小腿外侧直切口和胫前内侧弧形切口,两切口相隔至少7cm,先行腓骨骨折切开复位,1/3管型钢板内固定,恢复腓骨的长度,使骨折端初步稳定,再以距骨关节面的弧度作为模板行胫骨关节面的整复,直至关节面平整。
对较大的骨折碎片尽量减少骨膜剥离,3~5根克氏针交叉固定;对骨缺损者行自体髂骨或活性植骨材料一期植骨,再用2~3根钢丝张力带固定,管型石膏制动,术后24h开始足趾主动运动,2周后白天在医师指导下拆除石膏适当踝关节功能锻炼,晚上石膏保护,术后4周左右完全拆除石膏不负重功能锻炼,6~8周后逐渐扶拐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