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治疗体会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17
膑骨骨折恢复记录一、膑骨骨折的那一刻说起膑骨骨折,那真的是“痛得没朋友”。
记得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本来应该是出去散步的好时光。
结果,刚踏出家门,我就“啪”的一声摔了一跤,摔得那叫一个不轻。
起初我以为自己只是摔了一下,没啥大事,谁知道一抬腿,膝盖那儿一阵剧痛,疼得我差点晕过去。
自己都不敢相信,膝盖居然能这么疼,站也站不住,走也走不动。
我心里那个慌啊,赶紧打电话给家人,恨不得他们立马变成超人飞过来救我。
好在家人迅速赶到,我也就勉强被送去了医院。
医生一检查,脸色就变了,说是膑骨骨折。
膑骨啊,就是我们俗称的“膝盖骨”,没想到摔一跤能摔成这样,真是没想到。
医生说,膑骨这种骨头虽然不大,可一旦骨折了,恢复起来可不简单,光是得小心着,不能乱动。
不然,骨头错位了,可能就得手术了。
听到这,我差点没直接晕过去。
谁敢想象膝盖骨折这种事?我这小小的膝盖骨,居然能给我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二、治疗与恢复:就这膝盖,真能好吗?医生说得很严肃,要休息,要固定,不能用力。
然后我就被“金属束缚”住了,膝盖被包裹得严严实实,成了“伤兵”。
我也算是个“死撑”的人,心想,怎么说也是恢复期,不能丧气,得坚强一点。
可是,到了后来的日子,才发现这恢复可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
一开始,真的是完全不能走路,每次动一下膝盖就疼得要命,痛得我整个人都恍惚了。
医生说得对,膑骨虽然小,但它的位置和作用可大了去了。
膝盖骨一动,整个下肢就跟着一起受影响,简直就是一颗“定时炸弹”,稍不注意就容易惹事。
你说我也真够倒霉,原本以为休息几天就能恢复,结果一躺下就是几个月,动弹不得。
骨折了总得有个“治”,对吧?有了医生的指导,我开始了每天的“疗程”。
一开始是静养,给膝盖足够的时间去“愈合”。
但一到后期,医生又开始给我安排康复训练了。
什么“直腿抬高”,“膝盖弯曲练习”这些动作,做起来简直比跳高还累!开始我还不习惯,觉得自己膝盖已经不疼了,为什么还要做这些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超级痛苦的训练呢?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原来这些动作就是帮助骨头重新调整位置,增强周围肌肉的力量。
髌骨骨折36例手术治疗体会惠州市小金口医院外科张锦平广东惠州邮编:516023目前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很多,我院92年至97年采用保留髌骨完整性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骨折块有严重移位的36例髌骨骨折患者,选择的术式有三种,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本组共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为20—68岁,平均年龄为42岁;车祸伤20例,坠落伤8例。
其中横形骨折25例,粉碎性骨折6例,“T”形骨折3例,斜形骨折2例,均有分离移位。
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小时至4天。
2、分别采用粗丝线环扎内固定术15粒。
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15例,Magnuson钢丝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6例。
全部病例术后疗效满意。
二、手术方法1、麻醉及切口:硬膜外麻醉下,均采用髌前横弧形切口,长约10厘米,切口的两端相当于髌骨中部的水平线,中点应止于髌骨下极处,显露骨折处。
清除凝血及小骨片,冲洗关节腔,用布巾钳将骨折块暂时复位,检查骨折块对合情况,特别注意髌骨关节面是否平整。
在不同手术方式固定后,均应严密缝合修补股四头肌扩张部、关节囊及骨膜。
2、三种手术方法:(1)粗丝线环扎内固定术:用10号丝线穿大圆针双线沿髌骨四周紧贴其缘做一个荷包缝合,徐徐拉紧结扎,一道不成还可重复一道。
术后以石膏托固定膝关节于微屈位4—6周,术后一周作股四头肌锻炼,去石膏托后逐渐练习膝关节伸屈活动,配合中药熏洗、推拿、理疗等治疗。
(2)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可先用巾钳把持近端骨折块,使骨折块面面向术者;用2毫米钻头在近侧骨折块上平行钻两个孔,用两孔间距20—25毫米;然后用克氏针导入孔内,持骨钳夹紧二骨折块,对位良好,用克氏针导入远侧骨折块并穿通骨折两断端,用18号钢丝于髌骨前环绕4个针端后拉紧打结。
将克氏针剪短弄弯埋入骨内。
术后石膏托固定膝关节于微屈位2—3周,功能锻炼及辅助治疗同“环扎法”。
(3)Magnuson钢丝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骨折钻孔方法同“张力带法”,双股18号钢丝穿过内侧孔,其远测孔之一根自外侧孔向近测穿出;其近侧孔之一根在髌前“8”字交叉后,再自外测孔向近侧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