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相对论第1讲
- 格式:ppt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33
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引言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中的一种基本理论,它对于理解宇宙的运作方式和物质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对论的概念最早由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经过数十年的实验证实和理论推导,逐渐发展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相对论。
本文将介绍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和其在物理学领域中的应用。
1. 绝对时空观与相对性原理在牛顿力学中,我们习惯于采用绝对时空观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按照这种观点,时间和空间是独立存在的,不随物体的运动状态而改变。
然而,在光的传播速度方面的实验证实表明,绝对时空观是错误的。
根据光的传播速度是一个恒定不变的事实,相对性原理被提出。
相对性原理分为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广义相对性原理。
狭义相对性原理规定了一切物理定律在所有惯性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
广义相对性原理则引入了引力场,并将引力看作是时空的弯曲效应。
这两个原理构成了相对论的基础。
2. 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主要研究的是相对静止的惯性系之间的关系。
在狭义相对论中,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即视觉上观察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有关。
其中,闵可夫斯基时空和洛伦兹变换是狭义相对论的重要概念。
2.1 闵可夫斯基时空闵可夫斯基时空是一种四维时空观,其中包含了三维空间和一个时间维度。
在闵可夫斯基时空中,任意两个事件之间的间隔被定义为闵可夫斯基间隔,它是一个具有正或负符号的量。
根据闵可夫斯基间隔的正负,事件之间的间隔可以是类空的、时间类的或者是光类的。
2.2 洛伦兹变换洛伦兹变换是描述两个相对静止的惯性系之间的关系的数学工具。
洛伦兹变换包括时间的相对性、长度的相对性和质量的相对性。
根据洛伦兹变换,当一个观察者相对于另外一个观察者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时,时间会变慢,长度会收缩,质量会增加。
3. 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
广义相对论引入了引力场的概念,并将引力解释为时空的弯曲效应。
在广义相对论中,物体沿着弯曲时空中的最短路径运动,被称为测地线。
狭义相对论就是狭义相对论是建立在四维时空观上的一个理论,因此要弄清相对论的内容,要先对相对论的时空观有个大体了解。
在数学上有各种多维空间,但目前为止,我们认识的物 理世界只是四维,即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
现代微观物理学提到的高维空间是另一层意思,只有数学意义,在此不做讨论。
四维时空是构成真实世界的最低维度,我们的世界恰好是四维,至于高维真实空间,至少现在我们还无法感知。
一把尺子在三维空间里(不含时间)转动,其长度不变,但旋转它时,它的各坐标值均发生了变化,且坐标之间是有联系的。
四维时空的意义就是时间是第四维坐标,它与空间坐标是有联系的,也就是说时空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四维时空不仅限于此,由质能关系知,质量和能量实际是一回事,质量(或能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运动状态相关的,比如速度越大,质量越大。
在四维时空里,质量(或能量)实际是四维动量的第四维分量,动量是描述物质运动的量,因此质量与运动状态有关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在四维时空里,动量和能量实现了统一,称为能量动量四矢。
另外在四维时空里还定义了四维速度,四维加速度,四维力,电磁场方程组的四维形式等。
值得一提的是,电磁场方程组的四维形式更加完美,完全统一了电和磁,电场和磁场用一个统一的电磁场张量来描述。
四维时空的物理定律比三维定律要完美的多,这说明我们的世界的确是四维的。
可以说至少它比牛顿力学要完美的多。
至少由它的完美性,我们不能对它妄加怀疑。
相对论中,时间与空间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四维时空,能量与动量也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四维动量。
这说明自然界一些看似毫不相干的量之间可能存在深刻的联系。
在今后论及广义相对论时我们还会看到,时空与能量动量四矢之间也存在着深刻的联系。
物质在相互作用中作永恒的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由于物质是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运动的,因此,必须在物质的相互关系中描述运动,而不可能孤立的描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