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密度、浓度的测量
- 格式:pptx
- 大小:6.40 MB
- 文档页数:67
选矿厂矿浆计量方法选矿厂矿浆计量方法是矿物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准确的计量不仅关系到生产效率,还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矿浆计量方法,以供参考。
一、矿浆计量的重要性矿浆计量是指在选矿过程中对矿浆的流量、浓度等参数进行准确测量。
矿浆计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选矿工艺的控制、产品质量和成本。
因此,选择合适的矿浆计量方法对于选矿厂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二、常见的矿浆计量方法1.体积计量法体积计量法是通过测量矿浆的体积来计算矿浆的流量。
常见的体积计量设备有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易安装、成本低,但缺点是受矿浆浓度影响较大,测量误差较大。
2.质量计量法质量计量法是通过测量矿浆的质量来计算矿浆的流量。
常见的质量计量设备有电子皮带秤、料斗秤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测量准确,受矿浆浓度影响较小,但设备成本较高,维护较为复杂。
3.浓度计量法浓度计量法是通过测量矿浆的浓度来计算矿浆的流量。
常见的浓度计量设备有浓度计、射线浓度计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测量准确,不受矿浆浓度变化影响,但设备成本较高,有一定的放射性。
4.超声波计量法超声波计量法是利用超声波在矿浆中的传播速度与矿浆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无污染、无干扰,测量准确,但设备成本较高。
5.电磁流量计法电磁流量计法是利用矿浆中的导电性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洛伦兹力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测量准确,不受矿浆浓度和温度影响,但设备成本较高。
三、总结选矿厂矿浆计量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备成本和测量精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矿浆浓度的表示方法和测定矿浆浓度是指矿浆中固体矿粒的含量。
矿浆浓度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1)固体含量百分数(%)—表示矿浆中固体重量(或体积)所占的百分数。
矿浆浓度用体积表示比用重量表示更准确些,但为了计算方便,通常采用的是重量表示法。
(2)液固比—表示矿浆中液体与固体重量(或体积)之比。
液固比又称稀释度。
(3)固液比—表示矿浆中固体与液体重量(或体积)之比。
固液比又称矿浆稠度。
1、重量百分浓度R利用矿浆和固体进行计算:R = [Q/(Q+W)]×100% =( Q/G)×100% (9 — 4)式中 Q ——矿浆中固体重量,克;W ——矿浆中液体(水)的重量,克;G ——矿浆重量,克。
此法测定浓度比较精确,适用于现场流程考查、实验室各种小型选矿试验对各作业浓度的测定。
但矿浆需要进行干燥,时间长、耗电多,适应不了现场调节工艺流程的及时要求。
2、利用矿物和矿浆比重进行计算,其公式为:R = [δ(δn-1)/δn(δ-1)]×100%式中δ——矿物比重;一般可根据不同选别作业的矿物,实验室预先测出其比重。
δn——矿浆比重。
3、浓度壶法测矿浆浓度所谓浓度壶既是选矿过程中用来直接测定矿浆浓度的壶形器具,其目的是快捷、简便、易学可靠。
人工测定矿浆浓度,一般采用间接法,即先测矿浆比重,间接算出矿浆的浓度。
具体做法是:先称量一定容积(用浓度壶)的矿浆试样,即可算出矿浆比重;矿石比重经过测定是已知的,根据公式即可算出被检查矿浆的浓度。
由于检查浓度是经常性的检验工作,为了适应调节工艺流程的及时要求,省去现场每次测定浓度的计算工作,方便操作,有利于及时调整浓度。
选矿厂一般都根据选别不同过程的矿物比重,针对容积一定,重量已知的浓度壶,算出某一矿浆重量下的浓度。
即将不同矿浆重量G ,换算成不同的矿浆浓度R ,然后制成一一对应的表格,通称为矿浆浓度查对表。
浓度壶通过秤出浓度及矿浆总重量来直接通过查表得到对应矿浆浓度,那么应找出总重量与矿浆之间的函数关系,这里首先来介绍一下相关参数的概念。
选矿过程的取样与检查选矿过程的取样与检查一、选矿过程的取样与检查的目的是什么?选矿过程的取样与检查是选矿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对选矿厂完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起很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选矿过程的系统检查,取得各种生产数据,才能分析选矿工艺过程是否正常,评定选矿工作的质量。
只有通过取样与检查才能查明妨碍工艺过程的不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工艺过程,选矿过程的技术检查(计算)项目大体可以分为:(一)选矿数量指标。
包括原矿处理量、精矿金属量、金属回收率。
(二)选矿质量指标。
包括原矿品位、精矿品位,精矿水分。
(三)动力及原材料消耗等等。
一般都是把上述指标按班、日、月和年进行计算的。
通过这些指标的计算就可以对选矿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与比较。
此外,还要对选矿过程的主要工艺因素,如矿石粒度、矿浆浓度和酸碱度。
药剂制度等液都必须进行检查。
二、什么叫取样?什么叫试样?如何确定试样的最小重量?取样就是用一定的方法从大批物料中取出少量有代表性物料的过程。
所取出的这部分物料叫作试样(如为若干分之和则叫平均试样)。
为了保证试样的代表性,当然取出的试样越多越好。
但这样的结果是不经济的,也没有必要。
在实际工作中,总是确定一个有代表性的最小试样重量。
影响最小试样重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物料的最大块度,矿物嵌布特性,物料中有价成分的含量,各矿物组成密度的差异以及允许的误差等等。
目前用以下经验公式来确定试样的最小重量:Q=Kd2,公斤式中 Q——为了保证试样代表性所必须的最小重量,公斤;D——试样中最大矿块(粒)的粒度,毫米;K——与矿石性质有关的系数,除贵金属外,一般在0.02~0.5之间,最常用的为0.1~0.2。
如果取样方法正确,取样制度合理,则按上述公式计算试样最小重量,是能够代表整个原物料性质的。
供选矿试验用的试样量需要数公斤到数吨。
三、什么是试样的代表性?举例说明。
试样的代表性是决定取样(试验)工作有无价值的关键。
如何进行精确的矿山测量与量算精确的矿山测量与量算一直是矿业领域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准确的矿山测量与量算结果能够直接影响到矿区的开采效率、资源储量的评估以及生产计划的制定。
因此,矿山测量与量算工作需要高度重视,并采取科学严谨的手段进行。
首先,矿山测量与量算涉及到的测量技术和工具十分丰富。
在进行矿山测量时,可以运用全站仪、GPS定位仪、地面扫描仪等先进设备,以获取高精度的测量数据。
这些设备能够快速捕捉测量点的坐标、高程等信息,并能够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精确测算。
此外,还可以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地表变化的信息,从而对矿区进行动态监测。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测量技术和工具,可以大大提高矿山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其次,精确的矿山测量与量算还需要依靠科学的方法和规范的流程来实施。
在测量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同时,还应建立科学的测量控制网络,通过设置控制点、测量基线等方式,对测量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和纠正。
此外,还需要注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进行矿山量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
首先,需要对矿石体积进行准确测量。
可以采用体积测量仪器进行现场测量,或者利用地质图、采样数据等进行间接计算。
其次,还需要对矿石密度进行准确测定。
可以通过实验室分析,或者根据已有数据进行估算。
最后,需要进行可选矿石的评估和估价,从而得出精确的矿石量和矿石价值。
在进行矿山量算时,还需要充分考虑估计误差,并进行合理修正,以确保量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了科学方法和工具的应用,还需要加强矿山测量与量算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高。
矿山测量与量算工作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因此,测量与量算人员应具备扎实的地理测量学、地质学、矿产资源勘查等专业知识,并熟悉矿区的地质构造和采矿工艺。
此外,还应加强对测量设备和软件的培训,掌握其操作和维护技巧,以提高测量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矿山机械矿粒密度测量方法和技巧讲述矿粒的密度是矿山机械选矿过程进行质量验证的重要依据,矿粒的密度一般都是指的是单位体积矿粒的质量,以国际单位kg/m3 或g/cm3 表示,在进行计算矿粒群堆积体积时,一定要注意的是矿粒间存在的空隙,对矿粒群堆积体积计算会有一定的影响,具体怎样才能正确的计算出来矿粒的密度呢?通常都有哪几种测量方法呢?今天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1、筛分分析法:这是最常用简单的方法,实际并非如此。
因为测量的结果不但受到筛孔精度的限制,而且还取决于负荷的大小及筛分时间的长短。
特别是细粒物料的筛分。
筛面清洁程度,筛网编织的好坏等等,均影响筛分分析的质量。
选矿设备测定矿粒能通过的最小筛孔尺寸与不能通过的最大筛孔尺寸,然后取其平均值,用以资示矿粒的粒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粒度大于0.04mm 的物料。
2、水力分析法:它是借测定矿粒的沉降速度间接度量颗粒粒度的方法。
常用来代替筛分分析测定微细矿物的粒度组成及颗粒粒度。
矿粒在水中的沉降速度,不仅取决于它的粒度,而且与其密度和形状也有关系,故周该法所求得的粒度与前述按矿粒外形尺寸测得的粒度,有完全不同的物理概念。
前者可统称为几何粒度,后者称为重力粒度或水力粒度。
3、直接测量法: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大块矿粒,直接测量其外形尺寸。
但因矿粒形状不规则,要用几个尺寸才能说明它的大小,有时就很不方便。
选矿工艺中多用一个尺寸来表述矿粒的大小,这个尺寸一般称之为直径,用符号d 表示。
显然,对呈球形的颗粒,其粒度的大小就是球的直径。
如颗粒为立方体,则其直径就是该立方体的边长。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矿粒,需直接测量出它的长、宽、高三个主要尺寸,然后按需要算出它的算术平均值或几何平均值,用其表示矿粒的直径。
一、矿浆浓度的表示方法和测定矿浆浓度是指矿浆中固体矿粒的含量。
矿浆浓度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1)固体含量百分数(%)—表示矿浆中固体重量(或体积)所占的口分数。
矿浆浓度用体积表示比用重量表示更准确些,但为了讣算方便,通常采用的是重量表示法。
(2)液固比一表示矿浆中液体与固体重量(或体积)之比。
液固比乂称稀释度。
(3)固液比一表示矿浆中固体与液体重量(或体积)之比。
固液比乂称矿浆稠度。
1、重量白分浓度R利用矿浆和固体进行计算:R = [Q/ (Q+W) ]X100% = ( Q/G) X100% (9 — 4)式中Q ——矿浆中固体重量,克;W ——矿浆中液体(水)的重量,克;G ——矿浆重量,克。
此法测定浓度比较精确,适用于现场流程考查、实验室各种小型选矿试验对各作业浓度的测定。
但矿浆需要进行干燥,时间长、耗电多,适应不了现场调节工艺流程的及时要求。
2、利用矿物和矿浆比重进行计算,其公式为:R = [8 ( 8n-l) / 6n( 6 -1) ]X100%式中8——矿物比重;一般可根据不同选别作业的矿物,实验室预先测出其比重。
8n——矿浆比重。
3、浓度壶法测矿浆浓度所谓浓度壶既是选矿过程中用来直接测定矿浆浓度的壶形器具,其LI的是快捷、简便、易学可靠。
人工测定矿浆浓度,一般采用间接法,即先测矿浆比重,间接算出矿浆的浓度。
具体做法是:先称量一定容积(用浓度壶)的矿浆试样,即可算出矿浆比重; 矿石比重经过测定是已知的,根据公式即可算出被检查矿浆的浓度。
山于检查浓度是经常性的检验丄作,为了适应调节匸艺流程的及时要求,省去现场每次测定浓度的计算工作,方便操作,有利于及时调整浓度。
选矿厂一般都根据选别不同过程的矿物比重,针对容积一定,重量已知的浓度壶,算岀某一矿浆重量下的浓度。
即将不同矿浆重量G,换算成不同的矿浆浓度R,然后制成一一对应的表格,通称为矿浆浓度查对表。
浓度壶通过秤出浓度及矿浆总重量来直接通过查表得到对应矿浆浓度,那么应找出总重量与矿浆之间的函数关系,这里首先来介绍一下相关参数的概念。
密度计矿浆浓度计产品说明书一、AMDEL密度计介绍1、本仪器为核辐射工业在线密度(浓度)检测仪表,由澳大利亚阿姆德尔公司授权制造。
仪表通过测量γ射线束穿透物质后的吸收量来计算物质密度。
2、密度计由放射源室、探测器、主机构成。
主机集成电路采用表面封装工艺、液晶显示屏幕,大大提高了电路抗干扰能力,提供一路4~20mA电流输出,一路RS485通讯口;具有对射线衰减自动补偿的功能。
3、管夹式安装,无须改、动管道,安装简便、快捷(见例图)可广泛应用于选矿、冶金、化工、食品等领域;4、自动测定并数字显示被测流体的密度或浓度(重量百分含量);5、测量精度:0.002克/厘米3;6、密度测量范围:0.5~8克/厘米3;7、可测管道尺寸:φ50~φ750毫米。
二、密度计安装1、安装点的选择:避开管道的弯头,推荐安装在物料流向朝上的垂直管道上。
水平管道安装需要保证物料满管,无气泡,且需注意管道底部是否有物料沉积。
同时在密度计安装点附近管道上安装采样管和采样阀。
安装点和铠装电缆的走线需远离变频器及其走线。
2、安装顺序:管夹→探测器→放射源室→主机安装架→主机3、管夹的安装:如图(一)、(二)所示,用四根长螺杆将管夹固定在管道上,调整紧固螺丝以确保管夹的两个安装面平行。
4、探测器安装:如图(一)、(二)所示,用四颗螺丝固定在管夹上,无安装方向要求。
5、放射源室安装:如图(一)、(二)所示,吊耳朝上,同样用四颗螺丝固定在另一面管夹上,安装完毕后将放射源室手柄开到全开位置。
6、主机安装架的安装: 安装架墙挂,离地1.2米左右,用四颗膨胀螺丝固定。
7、主机安装:主机安装在干燥环境,且与探测器距离在3~15m以内。
卸下主机背面六颗固定螺丝后,对准主机安装架上相应的固定孔,插入,拧上固定螺丝即可。
密度计安装示意图(一)密度计安装示意图(二)三、 密度计操作 1、 操作面板说明显示屏:显示信号大小、密度大小、浓度大小以及可修改的工程参数。
怎样测定细度?细度与矿浆质量分数一样也是选矿过程中一个重要指标。
细度虽然与粒度关系密切,但其含意不同,所谓细是指物料中小于某一粒度的所有粒子的质量,在全部物料中的百分含量,而粒度则指颗粒的实际大小。
细度与矿浆质量分数一样也是选矿过程中一个重要指标。
细度虽然与粒度关系密切,但其含意不同,所谓细是指物料中小于某一粒度的所有粒子的质量,在全部物料中的百分含量,而粒度则指颗粒的实际大小。
细度多用-200目含量来表示。
细度的测定方法有多种,选矿生产中常用的有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
(1)直接测定法。
直接测定法是矿浆取样后过滤、烘干,取出一定质量q0(g)的干样(取样质量要有代表性),然后用指定的筛子(如200目筛)进行完全筛分(干法、湿法或干湿联合法,一般筛分0.5h以上),称得筛上产物质量q2或筛下产物质量q1,则细度或者这种测定方法结果准确,但测定时间长难以指导生产,一般将其结果用于生产统计报表。
(2)间接测定法。
该法是通过测矿浆质量分数来求细度。
也称为快速筛析法。
即用标定好的质量分数壶采取矿桨样并称重,得出筛分前的矿浆质量Q1(g),求得矿浆质量分数K1(%),然后将矿浆在指定的筛子上(通常用200目)湿法筛分,筛后将筛上残留物装回原质量分数壶,加满水再称重得筛上物加水的质量Q2(g),同样求出筛上产物加水后的矿浆质量分数K2(%),则细度或例如,测某闭路磨矿作业的螺旋分级机分级溢流细度:取样后称得矿浆质量Q1=1540g,求得其质量分数为K1=38%,然后用200目筛子湿法筛分,筛后筛上产物倒入质量分数壶加水后再称其质量Q2为750g,相应质量分数为K2=15%,则细度=80.78%如何测定矿浆细度?细度是磨矿分级过程的操作指标,生产中需要经常测定磨机排矿和分级溢流及沉砂(或返砂)的细度,以便及时调整操作。
选矿厂常用的快速筛析法,较为方便。
方法是用容积为Ⅴ(毫升),重量为P(克)的浓度壶,先装满待测矿浆,称出矿浆和壶的总重为G(克)后,逐渐而缓慢地把矿浆倒入半浸在水中的检查筛上(检查筛的筛孔,一般为200目筛或分级粒度界限的大小),并不断摇动筛网和换水,直到筛下水清净为止,然后将筛上物妥善地全部洗入原浓度壶,并加水至原来装矿浆的同一刻度处,再称其总重为G1(克),设筛上物百分数为X,筛下物百分数为Y,则有:X = [(G1-P-Ⅴ)/(G-P-Ⅴ)]×100%Y = {1-[(G1-P-Ⅴ)/(G-P-Ⅴ)]}×100%或Y =100-X应当指出,这种计算方法是假定筛上物与筛下物的比重相等,若两者比重不同时,是有一定误差的。
第1篇一、试验目的矿粉密度试验旨在测定矿粉的密度,为矿粉的质量评定和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二、试验仪器1. 密度瓶:容积为1000ml,精度为0.01ml。
2. 天平:感量为0.01g。
3. 量筒:100ml,精度为0.1ml。
4. 秒表:精度为0.01s。
5. 搅拌棒:长度为150mm,直径为10mm。
6. 矿粉:试样量不少于1000g。
三、试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密度瓶洗净、晾干,用天平称量空密度瓶的质量,记录为m1。
(2)将量筒洗净、晾干,用天平称量空量筒的质量,记录为m2。
2. 矿粉准备(1)将矿粉样品过筛,取筛余量不少于1000g的矿粉作为试验样品。
(2)将矿粉样品放入烘箱中,在105℃±5℃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取出后冷却至室温。
3. 试验操作(1)将烘干的矿粉样品倒入量筒中,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2)用天平称量矿粉样品的质量,记录为m3。
(3)将搅拌好的矿粉样品倒入密度瓶中,注意不要留有气泡。
(4)将密度瓶放入水中,用秒表记录矿粉样品下沉到瓶底所需的时间,记录为t。
(5)取出密度瓶,用天平称量矿粉样品和密度瓶的总质量,记录为m4。
4. 计算结果(1)矿粉密度ρ的计算公式为:ρ = (m3 - m2) / (m4 - m1 - m2) 1000。
(2)将计算出的矿粉密度ρ保留三位小数。
四、注意事项1. 试验过程中,确保矿粉样品均匀分布,避免产生气泡。
2. 试验时,应确保密度瓶在水中稳定,避免因密度瓶晃动而影响试验结果。
3. 试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实验室的清洁,避免样品受到污染。
4. 试验数据应准确记录,以便后续分析。
五、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试验目的2. 试验仪器3. 试验步骤4. 试验结果5. 试验结论6. 试验日期7. 试验人签名通过以上矿粉密度试验操作规程,可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矿粉的质量评定和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第2篇一、目的本规程旨在规范矿粉密度试验的操作过程,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矿粉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矿石密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掌握使用排水法测量矿石密度的操作步骤。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矿石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矿石的质量,是衡量矿石质量的重要指标。
矿石密度的测量通常采用排水法,即利用矿石在水中排开的体积来计算其密度。
实验原理如下:ρ = m / V其中,ρ表示矿石密度,m表示矿石质量,V表示矿石体积。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天平(0.01g)、量筒(50ml)、烧杯(100ml)、细线、剪刀、砝码、蒸馏水。
2. 试剂:待测矿石。
四、实验步骤1. 使用天平称量待测矿石的质量,记录数据。
2. 在量筒中注入适量蒸馏水,记录水的体积V1。
3. 将矿石用细线悬挂,使其完全浸入水中,确保矿石不接触量筒底部和侧壁。
4. 记录矿石浸入水中后的总体积V2。
5. 计算矿石体积:V = V2 - V1。
6. 将矿石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放入烧杯中,再次称量质量,记录数据。
7. 计算矿石密度:ρ = m / V。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矿石质量m:50.0g2. 初始水的体积V1:40.0ml3. 矿石浸入水中后的总体积V2:45.0ml4. 矿石体积V:5.0ml5. 矿石密度ρ:10.0g/ml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确保矿石完全浸入水中,避免因矿石未完全浸入水中而导致测量误差。
2. 实验过程中,避免将矿石接触到量筒底部和侧壁,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3.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存在一定偏差,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误差,如矿石未完全浸入水中、测量体积时的读数误差等。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使用排水法测量矿石密度的操作步骤,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待测矿石的密度为10.0g/ml,与理论值相符。
在实际生产中,矿石密度的测量对于矿石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测量矿石密度的步骤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为m ;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 1;
(3)用细线系着小石块,将石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总体积为V 2。
密度表达式为1
2m V V P -= 误差分析:若先测体积,再测质量。
由于小石块沾有水,使质量偏大,测量密度偏大。
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
(1)在烧杯中倒入被测液体,用天平测出被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 1;
(2)将烧杯中的液体一部分倒入量筒中,记录下液体体积为V ;
(3)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 2。
密度表达式为V
P 21m -m = 误差分析:若先测液体体积,再倒入空烧杯中测质量。
由于烧杯沾水,不能将液体全部倒入烧杯,使质量偏小,测量密度偏小。
矿浆浓、细度测量步骤1、矿浆浓度测量·取样1、取样勺口矿流垂直,沿矿流横行全长等速移动样勺来截取矿样,样勺取样时,不能超过样勺的2/3。
2、取样壶溢流口刚流出矿浆停止取样,保证取样具有代表性,和结果最真实性8、矿浆细度测量·称量将浓度壶加满清水至刚溢出溢流面为止,转移好的样称量记为W32、矿浆浓度测量·称量秤样,记录数据称。
称量要认真准确,秤要准零点并保持清洁,每次用后要擦洗干净,以免造成误差,记录数据(每次用完后砝码要擦洗干净并放回砝码盒)。
9、矿浆细度测量·称量将矿砂倒掉,浓度壶洗净擦干装满清水称量记为W13、矿浆浓度测量·查表称量结果对照浓度对照表(浓度对照表件附件示)10、矿浆细度测量·计算根据公式筛下产率=100-(W3-W1)/(W2-W1)*1004、矿浆细度测量·取样取样勺与矿流垂直,沿矿流横行全长等速移动样勺来截取矿样,样勺取样时,不能超过样勺的2/311、矿浆PH值测定·取样取样勺口矿流垂直,沿矿流横行全长等速移动样勺来截取矿样放置于盆内5、矿浆细度测量·称样秤样,记录数据称量要认真准确,秤样用秤要校准零点并保持清洁,每次用后要擦洗干净,以免造成误差,记录数据W2(每次用完后砝码要擦洗干净并放回砝码盒)12、矿浆PH值测定·澄清将取样静置至澄清6、矿浆细度测量·筛分筛分时若固体量多可分批筛分,不得将大量矿浆一次倒入筛上,否则易损坏筛底,筛分也难以进行13、矿浆PH值测定·测定待矿浆在盆中静止约5分钟澄清后,用PH试纸沾取澄清液,观察试纸在瞬间的颜色变化,并对照比色卡得出矿浆PH值。
将其筛上产物转移到原浓度壶中注意事项:1、取样时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且严格遵守取样规则。
2、称量时先校准。
3、筛析要彻底。
4、移样时谨防矿样漏矿,完全移入浓度壶。
5、测定PH值时要待矿浆澄清后方可测定,且对照比色卡要严格按照其规则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