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科学的饲养管理-正大内部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6.16 MB
- 文档页数:65
正大药业猪病技术手册第一章养殖篇一、母猪的科学管理新技术(一)母猪的配种技术:1、母猪的发情症状母猪兴奋不安,对环境敏感,食欲下降,卧睡减少,走动及排尿次数增多,鸣叫或爬栏、爬跨其他猪或接受其他猪爬跨,接近公猪,静立不动,外阴肿大,充血,湿润有黏液。
2 、母猪发情识别方法( 1 )公猪试情母猪愿意接受公猪爬跨后24小时为排卵时间,排卵持续时间一般为3-6天。
接受爬跨时间经产母猪为48小时,初产母猪为56小时。
( 2 )压背法静立反应表示母猪发情盛期。
( 3 )黏液判断法发情初期:黏液发亮,有光泽有湿润感,但黏液少且稀薄,阴唇较丰满,有轻微出血。
发情盛期:黏液增多且变稠,手感有粘性,可拉短丝。
发情末期:黏液明显减少。
(二)猪适配时期1、最佳配种时间(1)公猪试情,开始接受爬跨半天后。
(2)静立反应后。
(3)阴部红肿到起皱,颜色由潮红变淡红,黏液由稀变粘稠。
(4)断奶后六天之内发情的经产母猪,出现静立反应后8-12小时进行首次配种,断奶后七天以上发情的经产母猪,后备母猪,返情母猪出现静立反应后马上配种。
2、配种次数一个发情期配种两次,间隔12小时。
3、配种方式后备母猪发情后第三天上午配种一次,12小时换一头公猪再配一次。
经产母猪发情后第二天上午配种一次,12小时换一头公猪再配一次。
(三)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1、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1)60-90 kg阶段,自由采食,每天每头猪至少饲喂2.5 kg料。
90 kg至配种前10-14天适当控制喂料量,实行限饲,可保证后备母猪良好的生长发育,又可控制体重的高速增长。
(2)配种前14天进行催情饲养,提高饲养水平,增加母猪排卵数。
(3)以第二或第三次发情配种为宜。
2、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1)妊娠母猪的保胎管理(1)孕初防止高能饲料的喂食。
(2)孕期防高温应激,配种3天至15天应避免高温(32-39℃)。
(3)孕初防各种应激,配种后3-28天为生理不稳定期,应防止各种应激。
(一)猪的共同饲养管理技术要求1.提倡饲料生喂农村养猪,常把饲料煮熟,调制成稀料饲喂。
这种“清汤灌大肚”的方法,不但浪费饲料、燃料和人工,而且猪增重缓慢,饲养成本高。
如果采用饲料生喂,则可克服上述缺点。
2.饲料种类多样化和精、青、粗饲料合理搭配。
养猪实践证明,多品种组成的日粮,营养物质可互相取长补短,以弥补饲料单一造成某些营养失调的缺陷,能更好地满足猪的需要,饲料利用率也有提高。
搭配合理的日粮应该是营养全面、体积合适、适口性好、容易消化。
这就必须按合理的比例搭配。
一般精、青、粗比例为:20一30公斤阶段1:1―1.5。
0.02;35―60公斤阶段1:2―3:0.2一0.4;60一90公斤阶段1:1.5―3.0:0.3。
(二)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1.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①怀孕母猪的生理特点体重增加。
怀孕成年母猪体重可增加10一20%。
怀孕前期增重较慢,后期增重较快。
怀孕母猪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很高,饲料利用率比空怀期提高9.2―18.1 %。
合成营养物质的能力强。
在整个怀孕期比空怀期提高11―14%,怀孕后期提高30一40 %。
②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根据怀孕母猪的生理特点,营养需要的总要求是前期供给数量相对较少,但饲料品质好;后期供给数量较大,品质也要好。
整个怀孕期可大量利用青粗饲料,节省精料。
可分别采用以下饲养方式:“两头精,中间粗”的饲养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体况较差的经产母猪。
因哺乳期消耗较大,配种后需加强营养,以迅速恢复繁殖体况。
这个时期约20一30天,除喂给优质青粗料外,还要适当加喂部分精料。
以后维持中等营养水平,直到怀孕的第三个月,再适当加强营养,增加精料。
“步步升高”的饲养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初产母猪和哺乳期受孕的母猪。
一般在怀孕初期以青粗料为主,随着怀孕天数增加,逐渐加大日粮精料比例,以满足母猪生长发育和本身消耗的需要。
“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
适用于体况较好的经产母猪。
前期可不用或少用精料,后期胎儿生长迅速才加喂精料。
生猪、仔猪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一、饲养方式(1)改变农家传统的“吊架子肥育法”,采用直线饲养法。
“吊架子”方法通常是“两头精,中间粗”,即幼猪喂少量精料,中猪喂大量青粗料,而大猪用大量精料催肥。
这种方法缺点较多,在商品化或专业户的养猪生产中,应改为直线育肥法,根据肉猪各阶段的营养需要给予相应的营养,一竿子到底,以达到肥育期短、饲料利用经济、周转快、盈利多的目的。
(2)采用前敞后限法饲养。
所谓前敞后限,就是在体重60公斤以前,让猪自由采食饲料,或每天喂以充分的饲料量,料中的营养要完全满足猪的需要,以充分发挥猪的生长潜能,促使骨骼与肌肉发育完全。
60公斤后,猪开始长膘,饲料利用率已不如前期经济,要适当限饲,每天供应的饲料量约为自由采食量的80%左右,以控制脂肪的沉积。
各阶段猪的每日混合精料推荐喂量:20-40公斤阶段为1.3-2公斤,40-60公斤阶段2-2.6公斤,60公斤以上为2.6-2.8公斤。
二、管理方法合理分群:猪有抢食、欺侮弱者的习性,如果大小、强弱不同的猪养在一起,弱小者往往得不到充足的食物和饮水,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
为使猪群各个体均衡生长,要对肥育猪合理分群,即按猪的体重、类型分圈饲养。
首次分群时间约在猪20公斤体重时,以后再调整大小、强弱悬殊的猪。
新合群的猪往往相互打斗,为减轻与避免这种情况,可在夜间合群,在合群的同一圈猪上喷洒一些无毒而有气味的物质如来苏儿、白酒等。
同时,在合群时要加强照看,及时隔开咬斗的猪。
分群的原则是: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
适度圈养:一般每头猪所占用的栏舍面积为:体重35公斤左右,每头0.3-0.5平方米;体重75公斤左右,每头0.6-0.7平方米;体重90-100公斤,每头0.8-1平方米。
另外,每头猪约需0.2-0.3平方米的排粪场所。
适时驱虫:一般在猪体重20-36公斤时驱虫。
驱虫药有敌百虫、左旋咪唑和丙硫咪唑等。
敌百虫的用量是每公斤体重0.05克,粉碎后溶于水中,拌入饲料一次喂服;左旋咪唑的用量为每公斤体重10毫克,拌入料内一次喂服;丙硫咪唑的用量是每公斤体重20-30毫克,口服。
猪场日常管理操作手册(正大)章节一:猪场日常管理操作手册1.猪场概述1.1 猪场背景1.2 经营目标1.3 组织结构2.生产管理2.1 种猪管理2.1.1 种猪选种2.1.2 种猪的饲养与管理2.1.3 种猪配种2.2 妊娠母猪管理2.2.1 妊娠母猪饲养与管理2.2.2 孕检与分娩3.幼猪管理3.1 仔猪管理3.1.1 产仔前准备3.1.2 仔猪产后饲养与管理3.1.3 仔猪断奶与转舍3.2 育肥猪管理3.2.1 育肥猪的饲养与管理3.2.2 育肥期间的疾病预防与控制4.饲料与营养管理4.1 饲料配方与采购4.2 饲料储存与保管4.3 日常饲喂管理4.4 补充营养与添加剂管理5.疾病与卫生管理5.1 疫病预防和控制5.2 兽医护理管理5.3 环境卫生管理5.4 消毒与防疫措施6.安全管理6.1 设备维护与检修6.2 用电安全管理6.3 防火安全管理6.4 安全事故应急处理7.工作记录与报告7.1 日常工作记录7.2 产出数据统计与报告7.3 定期检查与评估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 饲养:指对猪进行科学饲养,包括饲料配给、饲喂管理、环境控制等方面。
- 分娩:指母猪产下仔猪的过程。
- 断奶:指仔猪从母猪身上断开乳源,开始转用其他饲料的过程。
- 育肥猪:指用于肉猪养殖的猪只。
- 饲料配方:指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按一定比例和配方制作饲料的过程。
- 疫病预防和控制:指通过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管理等手段,预防和控制猪场中的疾病传播。
- 消毒与防疫措施:指对猪栏、设备和环境进行消毒,以防止疾病传播。
针对猪场管理、日常运作,猪场硬件环境以及猪群发病的现状,现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案与措施:对猪群的营养(基础日粮)作了针对性的调整,按新的标准执行管理并每月定期实行保健,预防以及对发病猪只进行对症治疗。
方案措施如下:一.小猪方案1.小猪药物保健方:1吨饲料中添加70%的阿莫西林300-400克,80%的支原净(泰妙菌素)100---125克,95%---98%的金霉素150---200克,电解多维1000---2000克,复合酶制剂2000---4000克,复合酸制剂1000---3000克,连喂5---7天后,停喂2天,然后继续投喂1---2周,在此基础上加入中药鱼醒草、穿心莲、板兰根3.饲料配方:(1)较瘦的保育猪配方玉米52 麸皮6 膨化豆粕14 进口鱼粉6 蚕蛹5 通威410预混料45%阿莫西林0.1 小苏打0.4 电解多维0.1 饲用复合酶0.2 酸化剂0.2 葡萄糖5 低蛋白乳清粉5 大豆油2 (2)较肥的保育猪配方玉米60 膨化豆粕14 进口鱼粉6 蚕蛹5 通威410预混料45%阿莫西林0.1 小苏打0.4 电解多维0.1 饲用复合酶0.2 酸化剂0.2 葡萄糖5低蛋白乳清粉54.小猪的管理:仔猪的管理:(1)初乳要及时吃初乳是仔猪开始生活的第一需要,也是生理上的实际需要。
要及时吃上初乳,仔猪才能获得机体免疫力和对外界的抵抗力。
如吃初乳不及时,就不能获得终身的完全免疫力、抵抗力。
(2)要及早补料仔猪出生后第7天就可以进行诱导补料。
补料可以刺激仔猪胃液提早分泌,促进胃肠发育,加快仔猪生长、防止仔猪下痢。
补料过晚,就无法满足仔猪日益增长的实际需要,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3)断奶要合理一般在50日龄断奶,造成断奶拖后、哺乳期过长,严重影响母猪发情配种,减少产仔窝数,降低经济收入。
正常断奶应在30-35日龄,逐步断奶:第一天哺乳5次,第二天哺乳3次,第三天哺乳1次,第4天或第5天即可完全断奶。
配种舍饲养管理操作标准1.喂料:1.1.喂料标准:表1-1 母猪喂料(单位:KG/天)阶段饲料后备母猪经产母猪配前567 2.5 3.5左右配后-35天566 2.0 2.036-84天566 2.5 2.885-上床567 3.0 3.2表1-2 公猪喂料(单位:KG/天)阶段饲料饲喂量7-12月龄563 2.0-2.512月龄以上563 2.5-3.5以上饲喂标准是以各阶段的标准膘情(见表2)为标准制定的。
表2 各阶段母猪的标准膘情阶段标准膘情断奶 2.5~3分断奶-配种 2.5分以上(低于2.5分不宜配种)配后-35天 2.5分配后36天-84天3~3.5分85天-上床 3.5~4分膘情是通过对母猪躯体三个较重要的部位(脊柱,尾根,骨盆)进行检查而得出的母猪体况的综合性评价。
表3 膘情打分部位1分2分3分4分5分脊柱突出,明显可见突出,但不明显,易摸到看不见,可以摸到很难摸到,有脂肪层摸不到,脂肪层厚尾根有很深的凹有浅凹没有凹没有凹,有脂肪层脂肪层厚骨盆突出明显可看到突出可看到,易摸到突出看不到,可以摸到突出看不到,用大力可摸到突出看不到,摸不到图 1 膘情打分1.2.工作负责根据场长建议,由配种区主任根据实际情况给出喂料标准;由配种区技术员根据猪只具体膘情确定每头猪的饲喂量;由各舍饲养员根据技术员所给喂料标准进行饲喂,以上工作,若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由各环节负责人对出现的问题负责,并根据配种区员工考核方案规定扣除一定比例的分数。
2.查情:2.1.发情表现食欲减退或不食,外阴红肿,有粘液溢出,压背时呆立不动,接受公猪爬跨。
2.2.发情鉴定赶公猪在母猪栏前走动,观察母猪的神情,采食量,用手摸母猪阴户看是否有粘液,压背是否静立作出母猪是否发情的判断,还可用公猪试情,看母猪是否接受公猪爬跨来判断母猪是否发情。
不同群类的母猪,查情的具体操作各不相同。
2.2.1.断奶母猪断奶后前2天,赶公猪在定位栏前走动,查情人员在母猪后面观察是否有发情表现;第3-6天,将母猪逐头赶入公猪栏进行催情,;每次每栏2头,每天两次,每次5 分钟左右,直到发情。
正大猪场管理制度一、总则正大猪场(以下简称“猪场”)遵循国家法律法规,遵循科学的猪场管理原则,保障生猪的健康与安全,保障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生猪产品和服务。
二、组织结构1. 猪场设有管理部、生产部、养殖部等职能部门,各部门应当合理划分职责,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和责任范围。
管理部主要负责人员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生产部主要负责生猪的养殖管理、生产计划和生产执行等工作;养殖部主要负责猪群的健康管理、饲养管理等工作。
2. 各部门之间要积极协作,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协调一致,共同为猪场的发展和生产提供支持。
三、养殖管理1. 生猪的选配:猪场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科学选择优良品种的母猪和公猪,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2. 饲养管理:猪场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和投喂标准,保证生猪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实行定量、定时、定点的投喂制度,防止浪费和过度饲喂。
3. 疾病防控:猪场要强化生猪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猪群中的疾病隐患,保障生猪的健康。
4. 猪舍管理:猪场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猪舍布局和设计标准,确保猪舍的通风、保温、排水等设施完善,为生猪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四、生产管理1. 出栏管理:猪场要科学制定每批生猪的出栏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生猪成熟的情况,合理安排生猪的出栏时间和数量。
2. 屠宰管理:猪场要选择合格的屠宰厂进行生猪的屠宰工作,确保屠宰过程严格符合卫生标准,保证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
3. 包装配送:猪场要确保生猪产品的包装和运输环节严格符合卫生要求,保证产品的新鲜和安全。
五、质量管理1. 猪场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和质量标准,确保生猪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
2. 猪场要建立生产档案,做好生产记录和产品追溯工作,一旦发生质量问题,能够迅速定位和处理,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3. 猪场要定期邀请权威专家对生猪产品进行检测和评估,及时改进和提升产品质量。
配种怀孕舍养管理1.01配种怀孕舍技术员职责猪场生产和其它工厂一样,目标即取得最大经济利益。
猪场生产从配种开始,假如没有母猪配种,就没有母猪分娩,也就不可能有生产效益。
配种怀孕舍生产目标,即确保有足够经产母猪和后备母猪配种和分娩,从而得到足量健康仔猪。
配种怀孕舍生产目标标准。
1.年产仔数/头母猪不低于21.6 头2. 年产窝数不低于 2.4 窝/头/年3. 窝产活仔数/头母猪不低于9.0 头4. 分娩率不低于85.0 %5. 淘汰率/后备母猪更换不低于33.0 %6. 每七天分娩头数=(全场母猪数×年产窝数)/52周7. 周母猪配种数=(周分娩母猪数×100)/分娩率配种怀孕舍技术职员作职责以下:1.做好卫生管理和严格防疫。
2.按目标落实生产任务。
3.喂料观察和监督。
4.观察、诊疗病猪。
5.做报表。
6.联络分娩区,转猪进分娩舍和接收断奶母猪.监督猪转移。
7.做饲料计划并报饲料厂。
8.培训职员,使之工作协调配合,以取得最好工作效率。
9.设备维护、保养和预防猪场财物损失和丢失。
10.按标准控制猪舍内环境,使之符合猪只要求。
11.完成上级交给工作。
12.共同分析生产问题,并向上级提出工作提议。
1.02日常工作及每七天工作安排人员日常工作安排7:00—8:00 检验猪舍环境控制情况和设备运行情况;喂料除粪检验猪只健康及统计8:00—10:00 查情,对发情母猪发情时间、日期进行统计.配种查返情10:00—11:30 统计及诊疗病猪猪舍卫生打扫完成每七天要求工作11:30—13:30 休息13:30—15:00 完成每七天要求工作准备第二天饲料15:00—17:00 查情配种查返情做日报表检验环境控制设备运行情况周工作安排搬母猪上产床周报及总结评定母猪膘情及定饲料喂量接收断奶母猪公、母猪注射疫苗清洁、消毒猪舍按批次安排母猪1.03猪舍标准模式及栏舍安排猪舍为封闭舍,并使用水帘降温系统,方便控制空气质量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