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重点句翻译
- 格式:docx
- 大小:18.36 KB
- 文档页数:6
关于答谢中书书的翻译 导语:《答谢中书书 》是南朝文学 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 谈, 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答谢中书 书的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 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7 课《短文两篇》、鲁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26 课《答谢中书书》)本文节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 文·全梁文》〔中华书局 1958 年版〕卷四十六。
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 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曾任中枢鸿胪(掌管朝廷机密文件)。
陶弘景 (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
有《陶隐居 集》。
答谢中书书翻译 山河的壮美,自古以来是人们共同谈赏的。
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河流澄澈 见底, 两岸的悬崖峭壁, 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
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青竹, 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每天早晨,薄雾将要消散,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 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潜游在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 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
答谢中书书作者介绍 陶弘景(456 年~536 年),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
南朝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 家。
他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 杂有儒家和佛教观点。
工草隶 行书尤妙。
对历算、 地理、 医药等都有一定研究。
曾整理古代的 《神农本草经》 , 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载药物 730 种,并首创1/5沿用至今的药物分类方法,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 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原书已佚,现在敦煌发现残本)其内容为历代本草书籍 收载,得以流传。
答谢中书书原文及翻译作品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7课《短文两篇》、鲁教版七年级下册26课《答谢中书书》)本文节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卷四十六。
谢中书,即谢,字元度,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曾任中枢鸿(掌管朝廷机密文件)。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
有《陶隐居集》。
译文译文一: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岀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译文二:山、水美丽的景色,自古以来人们都在谈论。
山,高耸入云;水,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直立,五颜六色,交相辉映。
绿树翠竹,一年四季都有。
早晨,雾将散未散时,灵猿丽鸟啼鸣;夕阳西下,潜游在水中的鱼儿欢快地跳出水面,这实在是人间仙境。
但从谢灵运后,就没有人能欣赏到这般美丽的景色中了。
译文三:山河的壮美,自古以来是人们共同谈赏的。
这里的高峰插入云,河流澄澈见底,两岸的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
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青竹,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每天早晨,薄雾将要消散,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潜游在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
注释1•本文节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卷四十六。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医学家,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人称山中宰相。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文学常识。
1. 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2. 体裁:书信。
二、重点字词。
1. 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交辉,交相辉映。
2. 四时:四季。
3. 歇:消散。
4. 夕日欲颓:夕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5.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指水中潜游的鱼。
6. 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
欲界,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这里指人间。
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7. 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三、重点句子翻译。
1.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
2.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译文: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3.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4.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译文: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5.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6.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四、内容理解。
1. 主题:本文通过描绘山川之美,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 写景手法。
- 动静结合:如“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使景色富有生机和活力。
- 视角变化:从仰视(高峰入云)到俯视(清流见底),全方位展现景色之美。
- 色彩搭配:“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了色彩斑斓的画面。
五、写作特色。
1. 语言精练:全文仅六十余字,却将山川之美描绘得生动形象。
2. 意境优美: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富有生机的意境。
《答谢中书书》重要知识点
一、重点词语解释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共同)
2.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3.四时俱备(季节;全,都)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休息,这里指散尽;这里指此起彼伏)
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坠落;竞相跳跃)
6.实是欲界之仙都(确实,的确)
7.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又,再;参与,这里指欣赏;指山水之奇异)
二、一词多义
书:答谢中书书(与“中”合为官职)
答谢中书书(书信)
三、重点句子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河景色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叹的啊。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青葱的树林,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拂晓的山雾即将消散的时候,(可听到)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鱼争相跳出水面。
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的人了。
四、文意理解
1.写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 (2016重庆A卷)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归之情,。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人物介绍】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
作品有《本草经集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
【全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重点注释】1、四时俱备四时:四季。
俱:都2、晓雾将歇歇:消散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欲:将要。
颓:坠落.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争着跳跃4、未复有能与奇者与:参与,这里指欣赏5、五色交辉交辉:交相辉映【重点句子翻译】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译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常考点】1、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 答: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2、中心思想(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3、书是一种怎样的体裁?答: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可具有文学性。
4、文中提到的“康乐”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用意?答:“康乐”指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说说其作用。
答:最后一句。
说明能够欣赏山水之美的人很少.6、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请用一个短语来概括短文内容。
答:峰、流、壁、林、竹、雾、猿、鸟、夕日、沉鳞等景物。
答谢中书书文言文翻译《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答谢中书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整理的答谢中书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文言文注释1.本文节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卷四十六。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医学家,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人称山中宰相。
有《陶隐居集》2.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
3.山川之美山川:山河之:的美:美景4.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5.青林翠竹青林:青葱的林木翠竹:翠绿的竹林6.四时俱备:一年四季。
四时,四季;俱,都7.晓雾将歇将:将要。
歇:消散。
8.乱:此起彼伏。
9.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10.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这里用了借代的手法,鳞指代鱼)竞跃:竞相跳跃。
11.实:确实。
12.是:这。
13.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
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
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4.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是南朝文学家。
15 .自:从。
16 .未:没有。
17.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18.奇:指奇山异水。
19.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答谢中书书翻译内容 《答谢中书书 》是南朝文学 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文言文相关内容, 欢迎查看! 答谢中书书 1 山川之美 2,古来共谈 3。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4。
青林翠竹 5,四时俱备 6。
晓雾将歇 7,猿鸟乱鸣 8;夕日欲颓 9,沉鳞竞跃 10。
实是欲界之仙都 11。
自康乐以来 1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3。
[1] 词句注释 答:回复。
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 人。
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书:即书信,古人 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山川:山河。
之:的。
共谈:共同谈赏的。
五色交辉: 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 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 交辉, 指交相辉映。
青林:青葱的树林。
翠竹:翠绿的竹子。
四时:四季。
俱:都。
歇:消。
乱:此起彼伏。
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竞跃, 竞相跳跃。
实:确实,的确。
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
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 为欲界。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
仙都,仙 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是南朝文学家。
复:又。
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
奇:指山水之奇异。
[1] [2] 白话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 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 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 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 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 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答谢中书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注释默写:1、【五色交辉】2、【四时】3、【歇】4、【夕日欲颓】【颓】,5、【沉鳞】6、【欲界之仙都】7、【与】二、重点句子翻译: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翻译: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翻译: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翻译: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2、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比喻、夸张)句子是:3、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是:4、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四、课外文言文阅读:《田单即墨之战》初,燕人攻安平,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幸.轊。
及城溃,人争门而出,皆以轊折车败,为燕所擒;独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免,遂奔即墨。
是时齐地皆属燕,独莒、即墨未下,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
即墨大夫出战而死。
即墨人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是多智习兵。
”因共立以为将以拒燕。
乐毅围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
三年而犹未下。
或谗之于燕昭王曰:“乐毅智谋过人,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
”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而让之曰:“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也。
汝何敢言若此!”乃斩之。
立乐毅为齐王。
乐毅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组是()A.及城溃及:到了…的时候B.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营乃:于是,就C.各去城九里而为垒去:距离D.所以三年不攻者所以:用来……的方法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幸轊A.独田单宗人皆以铁笼得免B.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C.滕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D.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3.下列句式与“为燕所撑”相同的一项是()A.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B.岂能为暴涨移之去(《河中石兽》)C.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D.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4.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单智勇过人,带领即墨百姓守卫即墨三年,没有让燕将乐毅攻下B.燕昭王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不轻信谗言,办事果断C.乐就三年未攻下即墨,不是想“南面而王”,而是想让燕昭王立他为齐王D.“独四单宗人以铁笼得免”从正面描写了田单的“多智习兵”;乐毅三年未或下即墨,是从侧面烘托了田单的“多智习兵”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谢中书书重点句翻译 《答谢中书书 》作者是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文学 家。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①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 竹,四时②俱备。
晓雾将歇③,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
实是欲界 之仙都⑥。
自康乐⑦以来,未复有能与⑧其奇者。
课下注释: ①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中华书局 1985 年版)卷四十六。
谢中书,字元度,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
②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 正色。
交辉,交相辉映。
③四时:四季。
④歇:消散。
⑤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⑥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⑦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
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 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
仙都,神仙生活于其 中的美好世界。
⑧康乐:指南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是南朝齐梁间文学家。
⑨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一、重要字词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四时:四季。
俱:都 2、晓雾将歇 歇:消散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颓:坠落。
竞跃:争着跳跃。
欲:将要。
沉鳞: 潜游在水中的鱼 4、未复有能与奇者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二、重点翻译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实是欲界之仙都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课文 理解 1、本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思想? 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①“美”字 ②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 ③ 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情。
4、“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好在哪 里? 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 5、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好在哪里? 它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6、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 只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境。
表达了作者 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 又抒发了欣赏山水时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 以及自我欣赏、 自鸣得意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