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8
乙肝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乙肝基础必学知识点:
1.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主要通过血液、生殖器
官分泌物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引起急性和慢性
肝炎,还可能演变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2. 乙肝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输血、母婴传播、性传播和共
用注射器等途径。
非规范操作、不洁针具、血液等感染源是传播病毒
的重要途径。
3. 乙肝病毒感染的症状:急性乙肝感染可能导致疲乏、黄疸、上腹痛、恶心、食欲减退等症状。
慢性乙肝感染往往无症状,但可能导致肝功
能异常、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4. 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诊断乙肝病毒感染主要通过血清学检查,如
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e抗体(anti-HBe)等指标。
5. 乙肝病毒感染的防控措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关键措施包括接种
乙肝疫苗、安全用针、安全性行为、卫生教育和提高公众乙肝意识等。
6. 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针对急性乙肝病毒感染,通常采取支持疗法;慢性乙肝病毒感染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和免疫调
节剂等。
7. 乙肝病毒感染的预后:大多数急性乙肝病毒感染可自愈,但部分患
者可能会发展为慢性感染。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可能增加肝癌和肝硬化
的风险。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乙肝基础知识点,如需详细了解,请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
乙肝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乙肝病毒的感染。
乙肝病毒感染可导致急性和慢性肝炎,甚至引发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乙肝检查项目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乙肝检查项目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血液检查来评估个体的乙肝感染状态和病毒复制情况。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性指标,阳性结果表示个体目前正在感染乙肝病毒或者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表面抗体(HBsAb)是乙肝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阳性结果表示个体已经患有乙肝病毒感染,或者是曾经接种过乙肝疫苗。
乙肝e抗原(HBeAg)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标志,阳性结果表示乙肝病毒正在活跃复制。
乙肝e抗体(HBeAb)是乙肝病毒复制减弱或停止后产生的抗体,阳性结果表示乙肝病毒复制已经减弱或停止。
乙肝核心抗体(HBcAb)是乙肝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阳性结果表示个体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通过乙肝检查项目的结果,医生可以判断个体的乙肝感染状态和病毒复制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急性乙肝感染者,及时的治疗可以帮助控制病情,减轻症状,并促进康复。
对于慢性乙肝感染者,监测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和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疾病进展和预测预后,从而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及时的干预措施可以帮助防止乙肝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此外,乙肝检查项目在乙肝疫苗接种和乙肝病毒筛查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乙肝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接种可以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
乙肝病毒筛查可以及早发现乙肝病毒感染者,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病毒传播。
总之,乙肝检查项目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评估乙肝感染状态和病毒复制情况,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的传播,减轻病情,提高预后。
乙肝知识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
乙肝是全球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慢性病毒性感染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乙肝,预防和控制其传播,以下文章将详细介绍乙肝的知识。
乙肝病毒是如何传播的?乙肝主要通过与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直接接触而传播,例如通过性行为、母婴传播、共用针头或注射器、血液输液、手术和牙科医疗程序等。
此外,在家庭生活中,例如共用刮胡刀、牙刷或其他个人护理用品,也可能会传播乙肝病毒。
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避免与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接触。
乙肝病毒的感染对人体有哪些影响?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在肝脏内复制并破坏肝细胞。
在感染初期,人体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只出现轻微不适。
然而,长期慢性感染会增加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
乙肝病毒感染还可导致肝功能异常,出现疲倦、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以及黄疸等症状。
我们如何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疫苗是预防该病毒感染的最佳方式。
乙肝疫苗可在儿童接种疫苗计划中提供,并且对于成年人来说,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保护。
此外,避免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也是预防乙肝感染的重要措施。
应尽量避免与他人共用针头、注射器或其他物品,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并且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例如勤洗手和妥善处理个人护理用品。
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如何进行?一旦怀疑感染乙肝病毒,应该尽快就医进行检测。
乙肝病毒感染通常通过血液检测来确认。
一般来说,乙肝病毒感染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两种类型。
对于急性感染,通常需要休息和适当的治疗,包括寻求医生的建议,以确保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营养。
对于慢性感染,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监测,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乙肝病毒感染的并发症是什么?如果乙肝病毒感染未得到及时治疗和控制,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乙肝病毒感染可引起慢性肝炎,长期的肝炎炎症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和坏死,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乙肝的住院标准通常基于患者的肝脏功能状况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住院标准:
1. 肝功能明显异常:当患者的肝功能出现显著的不正常,例如转氨酶超过三四百以上或者胆红素有异常的升高,这可能是肝脏受到严重损害的标志,通常需要住院治疗。
2. 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部分乙肝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
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影响日常生活,需要紧急住院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的住院标准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因此,乙肝患者应该定期接受医生的评估和治疗,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问题。
同时,乙肝患者也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促进病情的康复。
国标乙肝诊断标准
1、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处于免疫清除期,血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通常大于2×10^4IU/m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明显炎症坏死和或纤维化现象,就可以在医生的诊断下进行确诊;
2、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多见于慢性乙型肝炎再活动期,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型肝炎E抗原持续阴性,多同时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抗原阳性的情况,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定量水平通常大于2000IU/ml,谷丙转氨酶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有明显炎症坏死和或纤维化的现象,就可以在医生的诊断下进行确诊。
乙肝检验标准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炎疾病,它可以导致肝脏炎症和损害。
乙肝检验是用于诊断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方法,通过检测病毒特定的抗原和抗体来确定感染的状态。
在临床上,乙肝检验标准被广泛采用来确诊和监测乙肝病毒感染。
乙肝检验标准主要包括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和病毒DNA的检测。
血清标志物检测是通过检测乙肝病毒相关的抗原和抗体来确定感染的状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乙肝检验标准:1.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HBsAg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它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早和最常见的标志物。
阳性结果表明乙肝病毒感染。
2. 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检测:anti-HBs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体,它是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
阳性结果表明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或接种了乙肝疫苗。
3. 乙肝e抗原(HBeAg)检测:HBeAg是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它通常在乙肝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期间出现。
阳性结果表明乙肝病毒的活跃感染。
4. 乙肝e抗体(anti-HBe)检测:anti-HBe是乙肝病毒的核心抗体,它是对乙肝病毒复制的抑制剂。
阳性结果表明乙肝病毒感染的康复或治疗。
5. 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检测:anti-HBc是乙肝病毒的核心抗体,它是对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阳性结果表明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除了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病毒DNA的检测也是乙肝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病毒DNA的检测可以通过核酸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方法进行。
病毒DNA的检测可以提供更早期的感染诊断和监测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
乙肝检验标准的结果解读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指标。
根据乙肝检验标准的不同组合,可以判断乙肝感染的不同阶段和感染者的免疫状态。
例如,HBsAg阳性、anti-HBc阳性、anti-HBs阴性、HBeAg阳性和anti-HBe阴性的检测结果表明感染者处于活跃感染期。
而HBsAg阴性、anti-HBc阳性、anti-HBs阳性、HBeAg阴性和anti-HBe阳性的检测结果表明感染者处于康复期或进行了乙肝疫苗接种。
乙肝五项对照表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严重的乙肝感染可以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对乙肝进行及时的筛查和监测非常重要。
而乙肝五项对照表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通过该对照表可以全面评估乙肝患者的病情,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一、乙肝五项包括: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2.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3. 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4. 乙型肝炎 e 抗体(HBeAb)5.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二、乙肝五项对照表的解读方法:1. HBsAg:阳性表示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是乙肝的标志性指标。
2. HBsAb:阳性表示患者体内存在抗乙肝表面抗原的抗体,有可能是免疫力对抗病毒的表现,也有可能是接种过乙肝疫苗。
3. HBeAg:阳性表示患者具有高传染性,容易传播给他人,是监测慢性乙肝活动性的指标之一。
4. HBeAb:阳性表示患者体内存在抗乙肝 e 抗原的抗体,通常是治疗后的指标之一。
5. HBcAb:阳性表示患者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目前是否患病需要结合其他指标来判断。
三、乙肝五项对照表的意义:1. 对乙肝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监测。
2. 指导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和随访策略。
3. 评估乙肝患者的传染性和慢性程度。
4. 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1. 乙肝五项对照表是乙肝患者日常检测的重要指标,但并非唯一的诊断依据,患者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肝功能检查等综合分析。
2.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定期进行乙肝五项检测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及时了解自身的病情发展情况,避免疾病恶化。
3. 在进行乙肝五项检测时,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准备,保持身体放松,配合医生完成检查,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总而言之,乙肝五项对照表对于乙肝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应该重视并认真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监测和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保障患者的健康。
乙肝科普知识
一、什么是乙肝?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慢性肝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乙肝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但也可能出现黄疸、
恶心、呕吐等症状。
长期患有乙肝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
二、如何预防乙肝?
1.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三剂次的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肝感染。
2.避免使用共用注射器:使用共用注射器易造成血液传播,应避免使用。
3.安全性行为: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如多个性伴侣或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
4.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刮胡刀等个人物品,以减少感染风险。
三、如何治疗乙肝?
1.抗病毒治疗:目前可用于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包括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物,其作用是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损伤。
2.肝移植:对于晚期乙肝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
3.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均衡、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提高免疫力。
四、乙肝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1.避免共用个人物品: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刮胡刀等个人物品。
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肝功能和HBV DNA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加重肝脏负担,应注意休息和调整工作状态。
4.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对肝脏造成伤害,应戒烟限酒或完全戒除。
五、结语
乙肝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但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和注意个人卫生
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感染。
对于已经患有乙肝的人群,应定期检查
和治疗,并注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以减轻肝脏负担,延缓病情发展。
乙肝检验标准
一、乙肝两对半检测
乙肝两对半检测是常见的乙肝检测项目,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的检测。
通过乙肝两对半检测,可以了解受检者是否感染乙肝病毒,病毒在体内复制情况以及传染性等。
二、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是通过检测肝脏的各种酶和蛋白质代谢等指标,评估肝脏功能状态的检查方法。
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等。
通过肝功能检查,可以了解肝脏的合成、代谢、解毒等功能状态,以及肝脏损伤程度和预后情况。
三、乙肝病毒载量检测
乙肝病毒载量检测是通过检测乙肝病毒DNA的方法,了解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
通过乙肝病毒载量检测,可以评估传染性大小、抗病毒治疗效果以及疾病进展等情况。
四、甲胎蛋白检测
甲胎蛋白是一种由胎儿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蛋白质,是肝癌的特异性标志物。
通过甲胎蛋白检测,可以早期发现肝癌,并进行早期治疗。
对于慢性乙肝患者,定期进行甲胎蛋白检测有助于监测肝癌的发生风险。
五、肝脏超声或CT等影像学检查
肝脏超声或CT等影像学检查是通过无创或微创的方法,观察肝脏形态、结构、血流等变化,了解肝脏损伤程度和病变范围的检查方法。
对于慢性乙肝患者,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监测病情进展和发现早期肝癌。
家庭科学·新健康健康一点通6、风疹:此病多发热,1~2天后面部、颈部皮肤出现淡红色疹子。
2024·02治疗乙肝做到这三点,事半功倍!□文/姚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什么是乙肝乙肝又被称为乙型病毒型肝炎,主要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所造成的肝脏器官炎症,常分为急性乙型肝炎以及慢性乙型肝炎,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乙肝主要指的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一旦感染慢性乙性肝炎病毒后,疾病迁延不愈,部分甚至会进展为肝硬化或者肝癌。
乙肝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1.血液传播乙肝的传播途径相对较多,被乙肝病毒所感染的血液进入体内会造成乙肝的传播,而血液传播并不单纯代表献血、输血、手术等血液交换方式,在日常生活中部分操作同样会造成血液传播,比如:针灸、打耳洞、纹身、洗牙、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
2.母婴传播如果孕妇是乙肝患者,那么所分娩的婴儿极有可能携带乙肝病毒。
现阶段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途径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怀孕期间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染给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将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产后通过母乳喂养的方式或日常生活中密切接触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治疗乙肝,掌握三个要点1.掌握治疗时机对于乙肝病症来说,其治疗具有最佳时机,只有在最佳时机内进行病症治疗,才能提高病症恢复率,如果错过治疗时机,不仅会降低治疗效果,还会为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乙肝最佳的治疗时期是在患者转化酶超过正常数值两倍的期间,因为该阶段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乙肝病毒的侵蚀而被激活,所以在该阶段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以及药物治疗能够起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科学选择治疗方式患者在确诊乙肝病症后,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是保证病症恢复的重要因素,现阶段针对乙肝患者的治疗方案相对比较全面,通常情况下,对于轻症主要使用综合治疗法,比如:通过药物治疗以及辅助治疗法调节患者的免疫力,改善患者肝部器官的基础功能等。
现阶段许多患者普遍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这也是最根本的治疗,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能有效控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延缓疾病进展,但是病毒仍有再次升高的可能,所以定期复查是非常必要的。
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
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不一,分为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
乙肝的致病原因乙肝的致病原因并不复杂,且非常单一,无关于外界因素,而只是由于乙肝病毒的感染。
乙肝病毒抵抗力极强,在60℃的条件下都难以将其杀灭,在100℃的高温下能存活7-8分钟左右。
在各种类型的肝炎中,乙肝病毒潜伏期最长,在4-22周之间。
而且一旦感染乙肝病毒,就会终身携带。
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生存、复制后。
再排出到血液中,所以不仅血流中病毒高负荷,而且肝脏的大多数肝细胞都被感染。
乙肝的致病因素——乙肝病毒本身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的病变,只是在肝细胞内生存、复制,其所复制的抗原表达在肝细胞膜上,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来辨认,并发生清除反应。
导致一系列的乙肝症状和病变的产生。
乙肝的发病机制:(1)免疫因素:肝炎病毒感染时对病毒抗原的免疫应答与病毒消除和发病机制相关。
HBV 感染时,对外膜抗原的体液抗体应答利于清除血液中的病毒颗粒;对核壳和复制酶抗原的细胞免疫应答清除病毒,也损害肝细胞。
①病毒免疫清除和肝组织免疫损伤对在肝细胞表面的病毒抗原所引起宿主的细胞免疫应答,一般认为是肝细胞损伤的决定因素。
细胞免疫应答表现单个核细胞在肝组织中的浸润,继以不同程度的组织破坏;组织破坏也与体液免疫相关,可由于反应抗体、抗体和补体、或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在组织内的沉积。
肝内T 细胞:CHB(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大量致敏淋巴细胞进入肝内,外周血仅能部分反映发生在肝内的免疫过程,有复制的比无复制的病人,肝内CD4/CD8 细胞比率显著较高,提示原位的辅助-诱导性CD4T 细胞,可能经HBcAg 激活,正调节CD8CTL 的细胞毒活性。
乙肝的六大认识误区优选篇乙肝的六大认识误区 11、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可结婚首先有人说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不能结婚的,但是其实如果我们的身体有抗体那么就可以结婚了,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结婚,但婚前一定要检测血中的乙肝抗原抗体系统,即“两对半”。
结果有任何一项阳性,不需注射乙肝疫苗。
如均为阴性,则必须注射疫苗,待产生抗体后就可以结婚。
一定要节制性生活,避免饮酒和过度疲劳。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必须注射乙肝疫苗。
2、乙肝患者不能与健康人接触只要我们平时可以切断传染源,那么是可以和健康人接触的,乙肝病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把牙刷、剃须刀等用品与他人分开,患有乙肝的妇女注意经期卫生,就不会把乙肝传染给别人。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可以正常上学、工作,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患了乙肝后,在急性期要注意休息。
3、乙肝妈妈不能哺乳如果是乙肝妈__话,一定要注意,孩子在出生之后就注射疫苗,这样可以防止感染,乙肝患者的乳汁中HBsAg呈阳性,可能传染乙肝病毒。
母乳喂养的乙肝病毒__率要高于奶瓶喂养。
在婴儿出生后24-48小时内,实施疫苗预防注射后,小儿基本上能避免通过哺乳染上乙肝病毒。
但是应该注意:__有出血和溃疡都不宜用母乳喂养,且哺乳前母亲的双手应消毒。
4、空气可传染乙肝还有人说乙肝病毒是可以通过空气传染的,其实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乙肝不会通过空气、消化道或饮食传播,同室工作、交谈、一起进餐不会被传染。
但病毒携带者的唾液可能含有病毒,应采用公筷分食。
乙肝一般也不会通过握手传染给其他人,除非双方双手都有裂口,有出血情况。
5、和乙肝感染者一块工作学习会被传染一般正常的接触是不会传染乙肝的,所以可以和乙肝感染者学习,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同住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共用厕所、同一办公室工作、共用电脑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不会通过咳嗽和打喷嚏来传播。
目前也没发现乙肝病毒能通过蚊子等吸血昆虫传播。
6、接吻传染乙肝一般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的口腔没有一些伤口出现的时候,接吻是不会传染乙肝的,乙肝病毒无法穿透完整的皮肤、粘膜以及消化系统粘膜而侵入人体、感染人体,即使将乙肝病毒吞入腹中也不会传染乙肝,所以说在正常情况下(嘴唇、口腔、咽喉部没有出血、伤口、溃疡等损伤现象)接吻是不会传染乙肝的。
乙肝的判定标准
乙肝的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乙肝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定的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疼痛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可能患有乙肝。
2. 乙肝两对半检查:这是一种血液检查,可以检测患者血液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 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等。
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3. 肝功能检查:通过检查患者的肝功能,可以了解肝脏是否受到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
如果肝功能异常,可能意味着患者患有乙肝或其他肝病。
4. 肝活检: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进行肝活检,即通过取患者肝脏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这可以直接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是确诊乙肝的重要手段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的判定标准并不是单一的,而是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肝功能检查结果以及肝活检结果等多个方面。
同时,乙肝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丙肝、甲肝、戊肝等。
因此,在进行乙肝诊断时,应该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评估。
你了解乙肝有多少?1、什么是乙肝:乙型肝炎是病毒肝炎的一种类型,是由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慢性病毒性肝炎;由于乙肝是因为一种流行很广、危害极大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它与爱兹病、癌症一道被称为现代医学的三大顽症。
一旦染上乙肝,患者不仅要忍受病痛,还要遭受精神和心灵上的创伤,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往往受到歧视和孤立。
上学、招工、参军、结婚等等这一切正常人的权利将被人为的受到限制。
2、引发乙肝的原因:肝炎就是肝脏发炎。
引起肝脏发炎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
①病毒感染: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
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
目前病毒性肝炎主要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五种,近年又发现有己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具有自限性,一般不会转为慢性,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②药物或化学毒物:许多药物和化学毒物都可引起肝脏损伤,发生药物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
如双醋酚汀、甲基多巴、四环素以及砷汞、四氯化碳等。
对肝脏的损害程度取决于药物或化学毒物的服用或接触剂量的时间,以及个体素质差异。
长期服用或反复接触药物和化学毒物,可导致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
③酗酒:酒精能够引起肝炎。
主要是由于酒精(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对肝细胞直接损害造成的。
据研究,如果每天饮入酒精含量达150g以上,持续5年以上者,有90%可发生各种肝损害;10年以上则有约34%发生慢性肝炎,约有25%发展为肝硬化。
欧美国家酗酒者较多,酒精性肝硬化约占全部肝硬化的50%~90%。
而在我国情况要好一些。
④其他:很多全身性传染病都可侵犯肝脏,如EB病毒、细菌性传染病中的伤寒等,都可以引起血清转氨酶的升高或其他肝功能异常。
但因这些疾病都有各自的特殊表现,而肝脏发炎仅仅是疾病中的一部分表现,故诊断多不困难,较少误诊为"肝炎"。
总之,肝炎是一个名称,包括许多病因不同的肝炎。
但日常中由于病毒性肝炎最常见,大家对它也最熟悉,因此人们习惯地把病毒性肝炎简称为"肝炎"。
3、乙肝的传播途径:①血源性传播:接受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
②母婴传播:乙肝病毒能通过胎盘传播(宫内传播),或在孕妇分娩时从产道传播(围产期传播)。
③医院性传播: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而未经消毒或处理不当可造成传播。
④性接触传播:性乱交、同性恋性接触及夫妻之间性生活未采取防护措施。
⑤密切接触传播:乙肝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可污染器具、物品而具有传染性。
4、乙肝的大小三阳:肝功化验1、3、5阳性,属于“大三阳”,即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HBCAB)同时出现阳性。
这些患者由于HBEAG(+),因此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复制(繁殖)活跃,且传染性较强。
这些患者还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肝功正常的患者,说明这些患者虽然病毒在体内较活跃,但并没有引起严重的肝损害。
这些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和学习。
又因其病毒复制活跃,还应经常检查肝功能,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同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免疫治疗和抗病毒治疗。
另一种是肝功异常的患者,这些患者不但传染性强,而且已有了较明显的肝脏损害。
对这样的患者首先要积极治疗肝功能异常,可在保肝功物的基础上加用免疫调节治疗,而且要注意休息。
如果没有很好的治疗,患者则容易发展为肝硬化。
其次,在肝功能稳定的情况下,由医生决定是否应用抗病毒药物。
还有,由于其传染性强,密切接触的亲属、配偶、子女也应注射乙肝疫苗。
肝功化验1、4、5阳性,属于“小三阳”,即表面抗原(HBS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同时出现阳性。
相对于大三阳患者来说,小三阳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已经由活跃转为静止,血中的带病毒量也明显减少,传染性相对降低,病情开始好转。
对于“小三阳”患者还应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肝功能长期正常(每3个月复查肝功一次,持续2~3年),称之为“稳定的小三阳”,这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或急性乙肝患者较好的转归,可看成是一个健康者,一般不会发展为慢性乙肝病人,也不具有传染性。
第二种情况是肝功检查经常异常,时好时坏,称之为“不稳定的小三阳”;这主要是由于乙肝病毒发生变异所致,当肝功能异常时要按肝炎进行治疗,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5、肝炎的五大类:根据病因,肝炎可以分为五大类:①病毒性肝炎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类肝炎,传染性强。
引起肝炎的病毒主要有甲、乙、丙、丁、戊五型。
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通过肠道传染,病毒污染水源或食物后可形成大流行,不过不会发展为慢性,也不会引起肝硬化,并且患病后有终身免疫力。
乙、丙、丁型病毒性肝炎均通过血液传播,少数也可因密切接触病人的唾液、精液、乳汁等感染,如夫妻之间、母婴之间的相互传染。
乙、丙型肝炎可转为慢性,并可能演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②非肝炎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感染后所致的肝脏损害,预后良好。
③酒精性肝损害大量和长期喝酒,肝脏负担过重,会导致肝细胞损伤,发生肝细胞的坏死和炎症。
④药物性肝损害顾名思义,此型肝炎与药物有关。
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药物的毒性作用,如多种抗癌药可能直接或间接损伤肝细胞。
另一种与病人的特异性体质有关,也就是说,某一类人用某种药后会发生肝损害,发生率较低,但无法预测。
有青霉素过敏、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体质的病人应慎用或避免使用磺胺、对氨基水杨酸等药物,以免发生肝损害。
⑤自身免疫性肝炎比较少见,多与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伴。
以上五大类中大家最熟悉的当然是病毒性肝炎,虽然目前医学还未能完全征服这类肝炎,但的确已经有了许多对付肝炎病毒的手段,干扰素就是其中之一。
至于酒精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炎,只要戒酒和停止使用有关药物,就能终止肝损害。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率相对较低,激素和免疫抑制药即可控制病情。
6、那种肝炎对人类的危害最大:危害最大的是乙型肝炎。
这是因为感染后,可以成为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新生儿期及3岁以下的婴幼儿感染后大多数成为表面抗原或病毒携带者,这些携带者中的一部分能发展成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或肝癌。
因为肝硬化和肝癌发展病程很长,大约需30-40年,故婴幼儿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并成为病毒携带者,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可能性要大于成年人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但这里不是说凡是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的人都会有不好的后果,而是指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迁延不愈,血中总带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或乙型肝炎病毒的人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这些人很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25%,前景不好,但有75%的人仍然有恢复的可能。
7、一个人可以同时患不同的肝炎吗:不同的病毒性肝炎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的,例如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引起乙型肝炎等。
不同的肝炎病毒有着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大小,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同,感染人的途径也不同。
病毒与病毒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互影响,就像互不相识的两个侵略者,一同侵入同一个村庄,烧杀抢掠,各取所需。
主观上互不相识,客观上互为狼狈。
而机体的免疫系统对不同的病毒也是分别识别的,即使产生了对某种病毒的抵抗力,但对于其他几种病毒仍然不能防御其进攻。
所以说,一个人可以同时感染几种不同的病毒,也可以先后感染几种不同的病毒。
机体只对感染过的病毒产生识别和免疫力,而未感染过的病毒仍然可以长驱直入。
例如我们在临床上曾经见过某患者因长期大量输血而患乙、丙型肝炎,有一次因为饮食不卫生,又同时感染了两种经消化道传染的病毒性肝炎,即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这样,该病人就在同一时间内,体内存在有4种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是我国的一种高发病,长期携带有乙肝病毒的患者达一亿多人。
有很多慢性乙肝患者突然出现全身不适,黄疸,转氨酶升高达数干单位,发热、厌油腻,这时往往被认为是乙肝又发作了。
但经过医院检查,才知道是又合并丁甲型肝炎或戊型肝炎。
甲型肝炎或戊型肝炎病程很短,一般1—2个月即可大致痊愈。
该病人果然在一个多月后转氨酶就完全正常,黄疸消退,症状完全消失了。
所以说这次肝脏的损害主要是由新合并的甲肝或戊肝引起。
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所以即使得了一种肝炎,还要防备可能会得另外其他几种肝炎。
同样道理,注射了一种肝炎疫苗,可以使人不得这种肝炎,但不能使人预防其他几种肝炎。
8、乙肝五项指标各种表现形式与临床意义:(1) (2) (3) (4) (5) 临床意义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1. - - - - - 过去和现在均未感染HBV2. - - - - + 曾感染HBV,急性感染恢复期3. - - - + + 过去和现在均已感染过HBV4. - + - - - 预防注射疫苗;或HBV感染已康复5. - + - + + 既往感染;急性HBV感染恢复期6. - + - - + 既往感染;急性HBV感染已恢复7. + - - - + 急性HBV感染,慢性HBsAg携带者8. + - - + + 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慢性HBsAg携带者;传染性弱;长期持续易癌变9. + - + - + 急性或慢性乙肝,传染性极强10. + - - - - 急性HBV感染早期,HBsAg携带者11. + - + - - 急性HBV感染早期;传染性强12. - - + + + 急性感染中期13. + - + + + 急性感染趋向恢复;慢性携带者14. + - - + - 急性感染趋向恢复15. - - - + - 急性感染趋向恢复16. - + - + - HBV感染已恢复9、如何看化验单(乙肝三系检查、肝功能检查):①乙肝三系检查(代表体内病毒情况)1.HBsAg(表面抗原)2.HBsAb(表面抗体)3.HBeAg(E抗原)4.HBeAb(E抗体)5.HBcAB(核心抗体)A 1、3、5项阳性说明感染的是大三阳,病毒复制快,有传染性。
B 1、4、5阳性说明感染的是小三阳,病毒复制相对较慢,传染性相对较小。
C 单独2项阳性说明原来感染过乙肝,或者注射过乙肝疫苗。
D 1、5或者4、5阳性说明正在感染其间,或者正在康复之中。
具体分析看病情而定。
E 1、3阳性说明正在感染之中,应该及时治疗。
②肝功能检查(代表肝脏本身的变化)项目单位参考范围总蛋白:G/L 60-83白蛋白G/L 35-53球蛋白:G/L 25-33谷丙转氨酶U/L 0-40谷草转氨酶U/L 0-50总胆红素UMO/l 0-20直接胆红素UMO/l 0.0-6.0肝功各项化验指标的临床意义:通常医院所做的肝功能化验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酰转肽酶(GGT),白蛋白/球蛋白(A/G),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