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事件案例(模拟) (1)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案例研究利用乙型肝炎(乙肝)监测及血清流行病学数据系统阐释疫苗策略并评价哥里(Gorin)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该案例研究的目的是使学员熟悉使用乙肝监测及血清学数据来评估乙肝疾病负担,系统阐明乙肝疫苗策略,并且评估乙肝免疫对乙肝相关疾病的效果。
尽管这一事例是假定的,但是该设定是根据中国及蒙古的乙肝疫苗项目评估而制定的。
学习目的:在本案例学习结束后,学员应该学习到:1.描述如何使用乙肝监测和血清学数据来系统阐述乙肝疫苗策略;2.描述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估策略,包括血清学调查的作用;3.描述用于评价乙肝疫苗效果特定的HBV血清标志物并加以阐释;4.描述如何使用甲型肝炎(甲肝)监测和血清流行数据系统阐述甲肝疫苗免疫策略;和5.应做一个详细的介绍来描述乙肝疫苗免疫规划及其对HBV相关疾病的作用效果。
第一部分评估Gorin乙肝疾病负担Gorin位于中亚,并有强大的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
你是该国家的疫苗免疫规划管理者,现要求你开始调查在该国家是否有必要进行乙肝疫苗免疫规划?下图是发给你有关国家病毒性肝炎监测数据:1979-1995年Gorin肝炎报告发病率纵坐标:每10万人中病例数横坐标:年份来源: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1.您如何解释这些数据?肝炎报告病例数在1979-1995年间变化范围大约在每10万人中70-130例之间。
这期间每10万人中的肝炎病例数总数并没有明显的增加或是减少。
由于各种类型的肝炎传播形式和流行病学特征不同,所以不知道这些病例中甲型,乙型和丙型病例数的情况下很难对该数据进行解释。
2.为评定急性乙肝疾病负担,您还需要哪些的信息?你需要病毒性肝炎各类型病例数的信息,例如,有多少甲型肝炎病例,有多少急性乙肝病例,有多少丙型肝炎病例,有多少病毒类型未知的病例。
这些将使你能够确定多少病例是由于长时间的急性乙肝所致。
关于乙肝病例的年龄分布情况信息将会很有帮助。
为评定该国慢性HBV感染的流行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项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下图为该次调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结果:Gorin各年龄组HBsAg流行率纵坐标:HBsAg流行率横坐标:年龄组来源:国家血清学监测,19951.根据这些数据,不同疫苗策略的优缺点有哪些?你认为最适合Gorin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是什么?HBsAg流行情况各年龄组没有明显差异(7.5%-11.3%)。
关于疫苗安全问题的案例案例一:乙脑疫苗事件乙脑是一种由蚊虫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在亚洲地区流行。
为了控制乙脑的传播,许多国家采取了群体免疫接种的措施。
然而,2018年,中国一家疫苗生产公司被曝光生产的乙脑疫苗存在质量问题,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据报道,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和操作规程缺失的情况,导致乙脑疫苗的疫苗效价未达到要求的标准。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于疫苗安全的担忧,一些家长担心接种这种疫苗会对孩子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这一事件,政府采取了严厉措施,包括暂停该公司生产并展开调查。
同时,还加强了疫苗监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相关部门向公众发布了信息,说明了当前事件的处理情况,并提供了其他可靠的替代疫苗。
这一事件引发了对疫苗行业监管的深思。
政府部门加强了对疫苗生产企业的监督,加大了对疫苗质量的把关力度,以确保公众接种疫苗的安全性。
案例二:水货疫苗事件2018年,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发生了一起水货疫苗事件。
据报道,一家私人疫苗经销商销售了过期或质量不合格的疫苗,涉及包括百白破疫苗等在内的多种疫苗。
这一事件引发公众对疫苗安全性的质疑,许多人担心他们所接种的疫苗是否安全有效。
政府及时采取了行动,对涉事疫苗进行召回,并展开了全面调查。
涉事企业被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被追究法律责任。
这起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疫苗销售渠道的担忧,政府加强了对疫苗流通环节的监管,提高了疫苗的追溯能力,确保疫苗从生产到接种的全过程安全可控。
这些案例表明,疫苗安全问题对于公众的关注至关重要。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监管并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维护公众的健康权益。
同时,公众也应增强科学知识和风险意识,提高对疫苗安全的认知,从可信渠道获取疫苗信息,主动参与疫苗接种。
药品监管中的药品不良反应案例分析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合理用药条件下,药品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
在药品的开发和上市过程中,药品不良反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制定药品监管政策、改进药品生产流程以及提高药品安全性。
本文将对药品不良反应案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药品监管体系中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一、药物不良反应案例分析1. 乙肝疫苗不良反应案例2018年,某地区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了多起不良反应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社会恐慌。
经过调查分析,发现该批次乙肝疫苗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导致部分接种者发生了严重的过敏反应和其他不良症状。
监管部门迅速采取措施,停止了该批次乙肝疫苗的使用,并对相关生产企业进行了严厉处罚。
该案例表明,药品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药品生产环节的监管,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2. 抗生素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抗生素的滥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严重威胁着公共卫生安全。
在某医院中,大量患者滥用抗生素导致了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增加,且耐药菌株传播范围扩大,引发了院内感染的爆发。
监管部门对该医院进行了调查,并制定了相关的处置方案,包括整顿医院用药管理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的药品知识培训等。
该案例提示我们,除了加强对药品本身的监管外,还要关注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对药物的合理使用。
3. 药品广告不实引发不良反应部分药品生产企业为了推销产品,会进行夸大宣传和不实广告。
某种保健品广告宣称具有治疗乳腺癌的功效,引发了大量患者购买和使用。
结果证实,该保健品对乳腺癌无治疗效果,并导致一些患者病情恶化。
监管部门对该企业进行了处罚,并加强了对药品广告的审查力度。
这一案例揭示了药品广告对公众的误导和潜在危害,监管部门需要建立更加严格的广告审查制度。
二、药品监管中的挑战与应对措施1. 药品审批流程的规范化药品的上市流程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包括药物临床试验、药品注册和上市许可等环节。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这些环节的监管和审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乙肝疫苗问题调查结果公布深圳康泰疫苗恢复使用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年(卷),期】2014(000)001
【总页数】1页(P57-5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13年康泰乙肝疫苗信任危机案例研究 [J], 宋劲松
2.专利临时保护期内获得的产品后续使用时的专利权用尽——深圳市斯瑞曼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诉深圳市坑梓自来水有限公司、深圳市康泰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 [J], 张鹏
3.乙肝疫苗事件对济南市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家长乙肝疫苗认知态度影响的调查 [J], 赵小冬;周立波;杨晓倩;任玲香;荆现华
4.风险社会语境下“疫苗事件”报道研究--以“康泰乙肝疫苗事件”报道为例 [J], 张一弛
5.康泰获首张乙肝疫苗“准生证”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九站临床思维(问诊内容)【题目】患者,黄某,男,44岁。
2015年8月13日19:00入院。
【一般项目】黄某,男,44岁,籍贯:云南富宁,出生地:富宁县,民族:苗族,婚姻:已婚,职业:务农,入院日期:2015年8月13日。
【主诉】反复乏力、纳差、尿黄10年,腹胀3年,加重1月。
【现病史】患者于10年前无明确诱因自觉全身无力,特别是双下肢更为明显,休息后可以缓解,同时出现食欲减退、尿黄,色如浓茶水样,无酱油样尿。
当时在当地人民医院检查:HbsAg(+)、HbeAg(+)、抗-HBc(+),同时伴有转氨酶升高。
当时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用药和剂量已经回忆不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
此后虽然曾经多次出现上述症状,但是始终没有给予系统治疗。
3年前除了全身无力、食欲减退外,又出现饭后腹胀的症状。
在当地医院开始使用干扰素500万单位,隔日一次注射,一共应用6个月,三次复查HBV -DNA始终是阳性。
2014年初,当地医院B超检查提示:肝脏表面欠光滑,肝内可见多个散在的低回声结节影,最大为4.08厘米。
门静脉1.2厘米、脾厚度3.0厘米。
诊断为乙肝肝硬化、早期。
1月前上述病情再发并较前加重,在当地县医院和中医院进行治疗,HBV-DNA始终是阳性,肝功能始终不正常,病情无好转。
为寻求进一步诊治而转我院治疗。
病后精神、睡眠尚可,体重未测。
【既往史】有慢性乙肝病史10年,早期肝硬化病史1年。
否认糖尿病、心脏病史,否认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输血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精神刺激史。
【个人史】出生于当地,未曾到过血吸虫病区和其他疫区。
无乙肝疫苗接种史。
饮酒史20多年,每次饮高度白酒约3-4两,每日1-2次,平均每天饮白酒大约80-100克。
已戒断2年。
无冶游史。
【婚育史】22岁结婚,育有1子,妻子及孩子均体健,夫妻关系和谐。
【家族史】有慢性乙肝家族史,母亲、弟弟、妹妹均为慢性乙肝。
乙肝疫苗致死突发事件案例分析姓名:张**: *******乙肝疫苗致死突发事件案例分析摘要!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
本文将对乙时疫苗致死突发事件进行回顾并结合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进行■案例分析,同时给合实际提出应对措施和做出相关评价。
关■词:乙肝疫苗;疫苗风险:政府部门:社会媒体引言疫苗作为一种特殊药品,要求实行加严格的监管,其整体安全性是高于治疗性药品的。
但公众对疫苗风险认知不足和情绪效应,超出了实际风险很毛倍。
从2005年安徽泗县疫苗爭件到2010年山曲疫苗爭件,类似爭件波及范M在扩大,平息纠纷的难度在加人。
政府部门面临的压力也在增加。
1乙肝疫苗致死事件回顾1.1事件主线(1)2013年12月8 口,赵某在郸县第二人民医院迎来自己的第二个孩子.11 口,这名男婴因呼吸循环衰竭去世。
赵某怀疑儿子的去世与接种乙肝疫苗有关。
(2)2013年12月17 口,一久男婴在深圳南湾人民医院降生,74分钟后孩子父亲却接到了儿子的死亡通知,医院称可能与接种康泰公司生产的乙肝疫苗有关.(3)2013年12月19 口中午,深圳市疾控中心报告,深圳市龙岗区南湾人民医院产科有一例新生儿死亡病例,该新生儿死亡前曾接种过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乙肝疫苗,家长怀疑其孩子突发死亡与本次接种疫苗冇关。
(4)2013年12月21 口,浙江温州永廉县一名出生两个月的婴儿死亡,前一天上午他刚打过产自人连汉信生产的乙肝疫苗。
W1.2案件经过及死亡病例1.2,1案件经过这一爭件的最早的曝光是从湖南省婴儿接种疫苗死亡开始的,随后,广东、四川陆续出现类似病例。
其中,湖南省常宁市、衡山县、汉殍县共有3名婴儿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常T和衡山的两名婴儿死亡。
疫苗注射事件案例
那我给你讲个疫苗注射事件的案例吧。
就说在一个小镇上,有个社区组织打流感疫苗。
这工作人员呢,提前好几天就贴了通知,把时间、地点都写得清清楚楚的。
到了打疫苗那天啊,来了个大哥,这大哥看着疫苗注射器就害怕,脸都有点白了。
护士让他放松,他就一个劲儿地说:“护士小姐啊,你可得轻点啊,我这从小就怕打针。
”护士就笑着说:“大哥,你就把眼睛一闭,一下就好了。
”
结果这大哥一紧张,在护士刚要扎针的时候,他胳膊猛地一缩,那护士差点就扎歪了。
周围的人都哄堂大笑,大哥自己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不过最后啊,在护士的耐心引导下,大哥还是顺利打完了疫苗。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呢。
有个小朋友来打疫苗,小朋友一开始也是哭哭啼啼的,他妈妈就哄他说:“宝贝啊,打完疫苗就可以像超级英雄一样不怕病毒怪兽啦。
”旁边有个工作人员也很机灵,拿出一个小贴纸,说:“小朋友,打完针这个小贴纸就奖励给你哦。
”小朋友一听,眼睛立马就亮了,乖乖地让护士打针,打完还特别骄傲地跟其他小朋友炫耀他的小贴纸呢。
不过也有出岔子的时候。
有次在一个大的疫苗接种点,因为人太多了,登记信息的电脑突然卡壳了。
这可把大家急坏了,队伍排得老长。
工作人员赶紧一边安抚大家的情绪,一边找技术人员来修电脑。
好在技术人员来得快,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疫苗接种又能顺利进行了。
这些就是我知道的一些疫苗注射事件中的小案例啦,有搞笑的,有温馨的,也有出小状况的。
关于疫苗安全问题的案例疫苗安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对疫苗的安全性有着质疑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各地发生了一些与疫苗安全相关的案例,这些案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仅是破坏了公众对疫苗的信任,也对疫苗接种的效果和推动全球卫生事业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本文将介绍几个与疫苗安全相关的案例,以期对公众对疫苗安全问题有更全面的了解。
1.风疹疫苗与自闭症之谜: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一些人开始质疑风疹疫苗与自闭症之间的关联。
这种说法源于一项1998年发表在《柳叶刀》期刊上的研究,声称风疹疫苗可能会导致自闭症。
然而,该研究的数据不可靠,研究者的行为也存在伦理问题,相关领域的研究再次验证了风疹疫苗是安全的,与自闭症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然而,这个错误的观点已经在一些人中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一些家长拒绝为自己的孩子接种风疹疫苗,从而使得风疹病例重新在一些地方发生暴发。
2.流感疫苗与石化剂:2010年,一位名叫朱蕊的护士声称,她发现了由于流感疫苗中含有石化剂导致健康问题的证据。
这一声称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引发了公众的恐慌。
虽然后来被证明这一声称与事实不符,流感疫苗中的石化剂是用来防止疫苗变质和细菌污染的普遍采用的安全添加剂,但这个错误的观点已经给公众对流感疫苗的接种产生了不利影响,许多人拒绝接种流感疫苗,导致了流感病例的增加和预防措施的失败。
3.中国乙肝疫苗事件:2018年,中国爆发了一起与乙肝疫苗安全相关的丑闻。
据报道,一家药企生产的乙肝疫苗存在质量问题,导致数十万剂次的疫苗无效。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中国的疫苗安全监管体系的质疑,也对中国的疫苗接种计划产生了重大的打击。
中国政府随后采取了紧急措施,调查并追究相关责任人,对疫苗安全进行了全面整改和监管改革。
这一事件凸显了疫苗监管的重要性,也加强了公众对疫苗安全的关注。
4.菲律宾麻疹疫苗事件:2017年,菲律宾爆发了一系列与麻疹疫苗安全相关的事件。
据报道,一家药企生产的麻疹疫苗被怀疑导致数百名儿童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死亡。
2021最新临床执业医师二单元全真模拟试卷1.某小学组织学生接种乙肝疫苗,有 5 名学生出现头痛、呕吐、四肢乏力因而送到医院就诊,首诊医师及时处置并报告医院有关部门,经医护人员解释、安抚后,39 名学生未经治疗症状很快消失,5 名学生仍感恶心,并伴有焦虑。
医院组织专家会诊后排除了疫苗和其他躯体疾病所致。
对上述 5 名学生的焦虑症状,适宜的心理干预方法是A.行为塑造B.放松训练C.厌恶疗法D.催眠疗法E.冲击疗法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对于焦虑症状的患者,应该进行放松训练,从而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
2.女,3 岁。
被牵拉前臂后,出现肘部疼痛,不愿用手取物,桡骨近端压痛。
X 线片检查未见骨折征象。
最适宜的治疗方法是A.切开探查B.外敷药物C.手法复位D.石膏固定E.肩部固定带悬吊【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病例中,3 岁儿童,明确的上肢被牵拉史,患儿出现肘关节功能障碍,考虑桡骨小头半脱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首选人工手法复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后,无需任何的固定。
切开探查为有创操作,不是首选治疗方案。
外敷药物为一般的对症治疗,简单外敷药物,不能治疗该疾病。
3.某小学组织学生接种乙肝疫苗,有 5 名学生出现头痛、呕吐、四肢乏力因而送到医院就诊,首诊医师及时处置并报告医院有关部门,经医护人员解释、安抚后,39 名学生未经治疗症状很快消失,5 名学生仍感恶心,并伴有焦虑。
医院组织专家会诊后排除了疫苗和其他躯体疾病所致。
根据《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该事件所出现的情况属于A.药品不良反应B.群体性心因性反应C.预防接种异常反应D.医疗事故E.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会诊排除疫苗和其他躯体疾病所致,并且多数人在心理治疗后可以治愈,因此考虑是心因性。
4.成熟的卵泡能分泌大量的A.卵泡刺激素B.黄体生成素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D.雌激素E.孕激素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在卵泡晚期(月经周期第 6-14 天),卵泡发育逐渐成熟,形成优势卵泡,颗粒细胞分泌雌激素水平升高。
预防接种案例【篇一:预防接种案例】33 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终审审结因接种疫苗而引发的一名儿童诉丰台区兴隆中医医院、丰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依法维持原判兴隆中医院赔偿徐某各项损失33 万余元。
1999 月10日,时年仅2 岁的徐某在父母带领下到丰台区兴隆中医院的社区服务站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次日,徐某出现低烧情况。
8 月23 日,徐某发高烧并逐渐出现双下肢活动功能障碍,经多家医院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平衡功能障碍”。
2001 月,丰台区预防接种异常反映诊断小组鉴定,认为徐患急性散播性脑脊髓炎,但不完全排除多发性硬化症等少见病,且与徐的病史和体征考虑病毒感染因素最大,没有足够依据说明是由疫苗接种后引起。
徐某的父母多次与医院交涉未果遂起诉至法院,要求兴隆中医院及药品购进单位丰台区疾控制中心、市疾控中心连带赔偿各项损失共计100余万元。
原审法院经委托市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鉴定,结论为,徐某接种疫苗后肢体障碍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出现与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有关,徐的残疾等级为4 级。
兴隆中医院、丰台区疾控中心及市疾控中心不同意此鉴定结论,认为此鉴定没有科学依据,且疫苗本身没有质量问题,医院在接种过程中亦不存在过错,不同意承担任何责任。
原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兴隆中医院在接种疫苗过程中,违反《执业医师法》中规定的“告知义务”,其过错行为给患者造成损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丰台区疾控中心与市疾控中心不是直接实施注射行为的单位,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据此,判决兴隆中医院赔偿徐某各项损失共计 33 万余元。
宣判后,徐某及兴隆中医院均不服,向市第二中级法院提出上诉。
北京二中院经审理认为,鉴定意见中指出徐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功能障碍与接种疫苗有关,只说明医疗行为产生了后果,但医院接种时未履行告知义务违反法定程序,有一定过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原审判决并无不当。
幼儿园模拟接种疫苗案例幼儿园模拟接种疫苗案例一、案例背景2019年,全球范围内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和恐慌。
为了保障幼儿园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某幼儿园决定进行疫苗模拟接种活动,以提高幼儿园儿童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
二、策划方案1. 疫苗选择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儿童接种疫苗的需求,幼儿园选择了乙肝疫苗、脊灰灭活疫苗和麻疹疫苗。
这三种疫苗是目前国家规定的幼儿园必须接种的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乙肝、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等疾病。
同时,这些疫苗都已经过国家药监局的审批,安全可靠。
2. 模拟接种流程为了让幼儿园儿童更好地了解疫苗接种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幼儿园制定了详细的模拟接种流程:(1)家长填写健康问卷:幼儿园要求家长填写健康问卷,了解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判断是否适合接种疫苗。
(2)护士进行体检:护士对儿童进行常规体检,了解儿童的身体状况,确认是否适合接种疫苗。
(3)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家长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示已经了解疫苗接种的相关信息和风险,并同意进行接种。
(4)接种疫苗:接种疫苗的时候,护士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无菌操作,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接种后,要观察儿童的身体反应并记录。
3. 接种风险控制为了减少接种疫苗的风险,幼儿园采取了以下措施:(1)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幼儿园选择的疫苗都是经过国家药监局审批的,质量和安全有保障。
(2)选择专业的医疗人员:幼儿园聘请了专业的医疗人员,包括护士、医生等,进行疫苗接种和观察。
(3)注重消毒和无菌操作: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护士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无菌操作,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观察儿童的身体反应:接种后,要观察儿童的身体反应并记录,及时处理疫苗不良反应。
三、实施效果通过模拟接种疫苗活动,幼儿园的儿童和家长更加了解疫苗接种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了接种疫苗的意识和安全性。
同时,儿童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得到了提高,预防了一些常见的传染病,保障了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模拟新闻发布会案例——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死亡案例
(模拟新闻发布会案例)
2014年1月5日凌晨1时,我市XX路XX小区住户陈XX在市XX医院顺产一名男婴。
接产医务人员按常规为孩子做了检查,男婴为足月儿,健康状况良好。
男婴出生后约1小时,即凌晨2时,一名护士为其注射了乙肝疫苗。
凌晨3时许,男婴出现呕吐现象,检查发现其背部皮肤出现数个小水泡,当班医师予以抗过敏、止吐、监护生命体等治疗。
凌晨5时许,男婴出现呼吸急促、嘴唇发青。
家属赶紧向护士求救,孩子被转入重症监护室。
继续抗休克、生命支持治疗。
1月6日11时许,孩子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医院出具的临床死亡原因是:休克、呼吸衰竭。
1月6日下午15时开始,患方召集30余人到市XX医院讨说法,认为是医院注射乙肝疫苗导致男婴死亡,并质疑医院抢救不及时,措施不得力,要求医院赔偿人民币100万元。
医院方耐心进行了解释,并建议患方进行尸体解剖以明确死因。
患方不同意尸体解剖。
也不同意按正常程序处理男婴遗体。
而是将遗体陈列门诊大厅,打横额,打砸医院大厅桌椅、电脑等设施。
公安、卫生、市医疗纠纷第三方机构介入调查处理。
公安部门带走3名带头闹事人员后,聚集人员逐步散去,男婴遗体转市殡仪馆。
患方家属随后单方在“XX网站”发布“新生儿被XX医院打乙肝疫苗杀死”等网贴,
声称将组织更多人员到医院讨说法,到市政府上访。
事件发生后,市卫生部门、市疾控部门迅速介入调查处理。
据查,男婴注射的是深圳XX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疫苗。
不属近期国家禁止使用的乙肝疫苗范围。
该疫苗是国家提供的免费疫苗,属于自治区卫生厅统一招标采购的,疫苗全部由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自治区—市—县—接种单位逐级发放,疫苗流通环节温度符合标准要求。
该疫苗在XX医院的贮存于2~8度的冰箱中,使用前外观正常。
疫苗接种过程符合要求,且该护士已取得预防接种上岗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