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研-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印红标
- 格式:pdf
- 大小:53.93 KB
- 文档页数:1
政治学十五讲燕继荣第五讲政治生活的价值体系一政治价值体系的构成正义权利自由自治民主平等宽容二政治价值体系各要素分析(一)正义程序性的正义:形式的正义,即产生结果的方式和支配人们行为及相互作用的规则的公正性。
(结果不一定)实质性的正义:真正的(内容的)的正义,及关注结果本身(要求结果相同或相等)。
法律的正义:根据错误行为级别是违法行为的结果来实施惩罚。
社会的正义:指的是社会价值如财富、收入、社会地位等实现公平分配。
许多人把社会正义概念应用于社会平等方面,把它看做社会主义原则。
正义一直被认为是政治思想的主要概念,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起,政治思想家们就把一个良好的社会视为正义的社会。
(二)权利容。
利观念是个人权利观念的表述,是权利观念的最早的理论形态。
自由主义者从消极权利观念出发,把权利视为个人抵御专制政府的手段:社会主义者反对私有制和由此产生的阶级不平等,从积极权利观念出发,为福利供给和经济干预辩护。
(三)平等(1)根本平等:指一种坚信人类生而平等的思想,强调人类的生命在价值上是等值的。
(2)形式平等:指社会成员在权利和资格方面的正式身份的平等,主要包括“法律平等(法律面前的平等)和“政治平等”(平等享有选举权,一人一票,每票等值)》(3)机会平等:指每个人起点相同,生活机会相同。
(4)结果平等:指收益的平等分配,通常被认为属于“社会平等”的范畴,即收入、财富和其他社会机会的平等分配。
在实践中,上述平等形式分别采用不同的原则:绝对平等和相对平等。
绝对平等原则适用于第(1)、(2)、(3)种平等,它意味着人们在权利、法律和机会方面完全平等。
相对平等原则是分配的基本原则,它适用于第(4)中平等。
它强调,对于那些非基本权利的分配,应该根据人们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和多少来进行,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多劳多得”原则。
(四)自由积极(内在)和消极(外在)自由(P78-80重要)(P76表格)古典自由主义倾向于消极自由现代自由主义两者兼顾,但更强调积极自由。
中共中央党校刘德喜国际组织考博参考书-考博笔记资料-考博辅导一、专业的设置刘德喜老师的国际组织方向是一个考博热门方向,一方面是因为刘老师长期从事此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对于这方面造诣深厚,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个方向本身有研究的学术价值,并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个专业的人才正是是社会所需要的,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这一个方向属于国际政治专业的一个下设方向,导师是刘老师,刘老师同时也是全球性问题方向的导师。
二、导师介绍刘德喜,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国际战略研究所。
刘德喜,1956年出生于安徽省灵璧县,1982年和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1992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理论部,获法学博士学位。
1992年以来在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战略研究所和国际战略研究所工作。
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和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共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
三、参考书目国际政治:1、蔡拓著:《国际关系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2、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编:《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3、梁守德等主编:《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4、倪世雄主编:《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5、詹姆斯·多尔蒂等著:《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
6、康绍邦等著:《国际战略学新论》,解放军出版社。
7、康绍邦、宫力等著:《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九州出版社。
8、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上、下),法律出版社。
9、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0、刘建飞等编:《21世纪初的中美日战略关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1、宫力等著:《和平为上-中国对外战略的历史与现实》,九州出版社。
12、康绍邦、宫力主编:《国际问题二十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3、宫力等编:《从解冻走向建交》,中央文献出版社。
爱考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范士明所在系所:国际关系研究所职称:副教授学位:法学博士职务: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简历:1999年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得法学博士、1993年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获得法学硕士、1990年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获得法学学士。
讲授国际关系史、中美关系、新闻媒体与国际关系等课程。
研究兴趣主要涉及国际关系中的形象、认知、舆论和传播问题。
1998年曾经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做访问研究。
2002-2003年在日本新潟大学法学部担任客座教授。
FAN,Shiming,Ph.D.Dr.FanShimingisnowAssociateProfessorandAssociateDeanoftheSchoolofInternationalStudiesatBei jing(Peking)University,whereheteachesSino-AmericanRelationsandThePoliticsofInternationalCom munication.Hisresearchinterestcoversimage,perception,publicopinionandcommunicationininternati onalrelations.HisrecentpublicationincludeChinesePublicPerceptionsofJapanandtheUnitedStatesint hePost-ColdWarEra(inGETTINGTHETRIANGLESTRAIGHTabookeditedbyCurtis,Kokubunand Wang,2010),TheInternetandPoliticalExpressioninChina(inNationa-StatesandMedia,abookeditedby KenjiSuzuki,2007),Popular,butNotPositive—ChangingChinesemediaandItseffectonInternationalCoverage(inTheReviewofAsianandPacificStudi es,No.29,2005,Japan).Hegotallhisdegrees(BA1990,MA1993,andPh.D.1999)onInternationalPolitic sfromBeijingUniversity.Dr.FanwasaVisitingFellowattheFairbankCenterforEastAsianStudiesatHarv ardUniversity(1998),andaVisitingProfessoratNiigataUniversityofJapan(2002-2003).。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Peking University一、学院简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中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建立的国际关系学院,是我国培养国际问题研究与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
国际关系学院学科结构完整。
现有四系(国际政治学系、外交学系、国际政治经济学系、比较政治学系)、三所(国际关系研究所、亚非研究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以及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等近20个研究机构;拥有国内国际政治学科最齐全的专业设置:本科专业有国际政治、外交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暂不招生);硕士专业有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科社与国际共运、中外政治制度、中共党史;博士点包括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科社与国际共运、中外政治制度。
其中国际政治、科社与国际共运自第一批起便入选全国国际政治类重点学科并持续保持领先地位,科社与国际共运专业还与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建立了“冷战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研究基地”。
国际政治经济学则是我院在全国各高校国际关系院系中率先设立的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交叉学科。
国际关系学院师资队伍强大。
现有教师和科研人员56人,其中教授31名,副教授20名,讲师5名。
此外,学院还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学院教师现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教育部项目和国际合作或海外基金资助课题共100多项。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联系广泛。
在国际化、开放型办学思路的指导下,学院现已同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合作关系。
其中包括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日本东京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多个世界知名的大学或教育机构。
每年接待数十名海外学者来院讲学、访问或进修;同时,每年也选派若干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赴海外访问、进修或学习。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0年硕士生复试名单姓名专业报考方向总成绩专业名次备注戴武俊中外政治制度比较政治思想346 1郭小雨中外政治制度比较政治思想345 2王道亮科社与共运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社会政治研究344 1邱道隆**党史当代中国政治研究357 1仲艳妮**党史当代中国政治研究338 2陈少钦国际政治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372 1卞恒沁国际政治东亚地区研究371 2王君卿国际政治世界民族问题研究367 3韩晓璐国际政治亚太研究361 5杨雅梅国际政治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研究351 7江文军国际政治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研究344 9贾力楠国际政治东亚地区研究338 11邓凯国际政治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研究338 12才仁卓玛国际政治东亚地区研究362 4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田隆斌国际政治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研究309 35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许乃元国际政治世界民族问题研究港澳台李淑贞国际政治东亚地区研究港澳台池野智司国际政治留学生金高云国际政治留学生申才娟国际政治留学生金泽渊国际政治留学生陈宇慧国际关系美欧日发达国家关系研究361 1顾全国际关系当代国际关系349 2夏鹏飞国际关系当代国际关系344 3朱竹雷国际关系当代国际关系338 4周启国国际关系大国关系及中国周边关系331 8刘靖缇国际关系当代国际关系港澳台隋缘国际关系大国关系及中国周边关系港澳台曾逸心国际关系大国关系及中国周边关系港澳台李相元国际关系留学生赵娥慧国际关系留学生张善贞国际关系留学生朴志桓国际关系留学生卢文龙国际关系留学生李万鹏国际关系留学生郑善仁国际关系留学生小山惠鼓国际关系留学生安德瑞国际关系留学生涂艾米国际关系留学生何双伶外交学外交学372 1曾璇外交学外交学369 2刘昌雨外交学外交学361 3马骕外交学中国外交331 5金知瑢外交学留学生林润外交学留学生赵洙英外交学留学生全性河外交学留学生杨鸿生外交学留学生王怡雅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合作研究382 1袁峰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373 2何严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350 3李荣杰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港澳台郑林栋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研究港澳台刘武鑫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港澳台沈一琳国际政治经济学留学生黄仁成国际政治经济学留学生赵好国际政治经济学留学生万山国际政治经济学留学生附注:国政经专业计划招生2人,按学院规定比例,有资格参加复试的学生数为2.4人(2x120%),如果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则为2人。
第七章对外政策与外交第一节国际关系中的对外政策(Page222)一.对外政策的基本概念通常,人们认为国家的对外政策是为促进国家利益而为政府官员设计的超出国家边界的明确或不明确的行为,这种设计所确定的优先性构成了国家在特定局势下为实现其目标而采取行动的指导方针。
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居支配地位的价值与政策取向。
国家对外政策行为中,放在首位的是确保自己的安全、经济繁荣和独立自主。
因此国家对外政策中最重要的是方面就是国家安全政策、国际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
国家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把对国家利益的追求转化为对外政策行为。
国家安全政策,亦称防务政策,以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为核心;国家经济政策谋求的是对外经济目标,包括贸易谈判,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支持和融入国际经济制度;外交政策主要关注国际和平与稳定,即如何通过谈判在国际互动中为国家谋取最大利益,最大限度地实现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为自身造就一个最适宜的国际环境。
国家要实施和贯彻自己的对外政策,就要有适宜的手段,即国家战略。
一般而言,国家要有效地贯彻其对外政策,就必须为自己确定现实的目标,即必须符合自身现实能力的目标。
评估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重要的是区分以下三个层面:(1)反映意图的政策;(2)公开宣布的政策;(3)实际操作的政策。
理论上三者是一致的,实际上并非如此。
为了自己能在国际事务中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并且是别国弄不清自己的真实意图,故意使之模糊化。
二.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因素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外部环境,包括地理因素、国际互动因素以及国际体系因素等。
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内部因素,通常包括人口规模、民族构成、经济现状、军事能力以及国内政治的影响等。
第二节国家的对外决策(Page226)一.对外决策的类型全面地观察国家的对外决策,按照对应情况的重大程度,可以分为:1.宏观决策宏观决策是指对外政策指导方针,指方向、路线。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程农
出生于安徽芜湖,199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专业硕士,现为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美国天主教大学政治理论专业博士候选人。
开设的课程有: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概论,西方近代自由概念等。
发表有《行动的群众----毛泽东的民主观》,《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第一至三章)。
主要论文有:“重构空间:1919年中国激进思想中的世界概念”,“吉尔兹与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话语”,“民族国家认同问题与辛亥革命”等。
第24卷第2期Vol.24No.2廊坊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LANGFANGTEACHERSCOLLEGE2008年4月Apr.2008收稿日期:2007-11-10印度的共产党组织是当今印度政坛举足轻重的力量,也是亚洲非执政的共产党中力量较强、影响最大的左翼政党。
印度共产党(简称印共)与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者)(简称印共(马))以及印度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简称印共(马列)),是目前印度国内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三个共产党组织,三者同宗同源,前身都是成立于1920年的印度共产党。
在印度国内,印度共产党是仅次于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者)的第二大共产党组织,拥有党员约60万人,党的外围群众组织总人数高达600万人。
2004年,印共在国会选举中取得了很大胜利,共赢得10个议席,尽管与印共(马)等左翼力量所获选票之和尚不足以组织联合政府,但却对后来以国大党为首的“团结进步联盟”的上台执政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一、印度共产党与“一源四支”的左翼格局印度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10月。
成立之初,印度共产党投身国内反帝反封建斗争,其自身在这一过程中迅速发展壮大。
1933年12月,印共作为一个独立的共产党组织加入共产国际。
1934年7月,印共一度被宣布为非法,直到1942年恢复合法地位。
印共与国大党等资产阶级政党一起为印度的独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印度建国后,印共曾经寻求通过武装斗争的形式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于1946年至1951年间发动了多次农民武装起义,但当时印度的国情决定了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
在这种情况下,印共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斗争方式,在1951年召开的印度共产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新的党纲,提出要停止武装斗争,转为合法斗争,并改选了党的领导机构,选举持温和立场的高士为党的总书记,此后,印共的主要精力转移到合法斗争上。
1952年,印共第一次参加国会议员选举,所获议席数量位居第二,成为议会的最大反对党。
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授課大綱i課程名稱:社會科學方法論課名:社會科學方法論(The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s)年度:98學年度第1學期科目代號:3415020開授單位:戰略暨國際事務所教師:張登及助理教授、趙文志助理教授、陳亮智助理教授適用年級:碩士班必選修:必修學分:三時數:三小時週數:十六至十七週時間:每週四上午09:00~12:00 地點:社二606課程組織:演講(Lectures )、報告與研討(Seminars)教師時間:張老師(三16-18);趙老師(三14-16);陳老師(三14-17)(請預約)教師聯繫:張老師分機32703;趙老師分機32701;陳老師分機32710電郵:張isiachang@中正;趙isiawcchao@中正;陳isiachen@中正課程概述與目標 (Themes and Objectives)本課程將介紹社會科學方法論不同層面所涉及的主題,包括其最核心的科學哲學 (philosophy of science) 與知識論 (epistemology) 議題,以及延伸到應用層面的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如層次分析(level of analysis)、質化研究、量化研究、歷史研究、比較研究、案例研究 (case studies)、論文寫作、學術倫理等。
本課程在方法論上不預設任何研究取向的優越性,而採取一種方法論多元主義(methodological pluralism)的立場。
希望藉由廣泛地介紹、研討各種方法論議題的文獻和主張,使學習者能自覺地反省各種研究角度的利弊得失,而能在未來面對各種題材、閱讀各類學術論說和展開論文寫作時,採擇最適合的研究策略,完成自己的研究報告和學位論文。
教材 (Readings)ii一、主要教材:* Adorno, Theodor W., Juegen Habermas, Karl Popper etc (1976). The i本教材指定書單為最終版。
政治学十五讲燕继荣第二讲政治研究:历史与现状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治国之道”而展。
中国古代各家之政治学说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以政为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施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朮”、“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政”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秦汉到晚清的政治学说1.汉武帝时,董仲舒改造了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方面糅合了各家学说的观点,另一方面再次把它与神的意志想结合,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这就使得儒家政治学说占据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统治地位。
及至宋朝,经过程朱理学的完善,儒家政治学说更加至秦于完善。
2.守旧派: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办殖民地社会,随着社会结构和政治力量的变化,中国社会政治思想出现巨大变化。
晚清统治者继续以儒家政治学说作为其统治的精神支柱,以维持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大厦。
他们被成为“守旧派”。
维新派:民主派:革命派: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则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可以被视为“革命派”。
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伦理与政治不分,政治儒家思想的特色。
二西方政治研究的发展历程1.古希腊/罗马时期:被称为“古典政治学时代(1)时间:公元前500-公元前200年;公元前200-公元476年。
“古典政治学时代”被分为两个阶段: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2)研究主题:关于城市国家的观念和城邦的理论,而后转变为关于世界国家的观念和理论。
【盛世清北】北大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考研初复试经验分享本文将系统的对北大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考研专业进行初复试经验分享,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难度解析、考试科目、考研参考书、初试经验及复试经验。
盛世清北-清北硕博摇篮,将详细的为大家说明:北大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考研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或 253 法语或 254 德语③614 政治学概论④831 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概论北大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考研参考书授课以讲义为主,指定参考书为辅,盛世清北根据专业老师建议推荐使用如下参考书目【部分】用于补充学习(具体使用方法按照老师要求,其余未罗列的参考书在课堂上公布):政治学概论参考书目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重点参考书目)孙关宏《政治学概论》(作为第一本的补充,结合第一本没有的知识点来复习)海伍德《政治学》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这本书考察的简答题、论述题较多)曹沛霖《比较政治制度》潘维《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阎学通《国际关系分析》陈岳《国际政治概论》李少军《国际政治概论》宋伟《国际关系理论》孙学峰国际关系理论讲义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王联《中东政治与社会》北大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考研初试经验盛世清北建议考生们处于初试的各类参考书这样来复习:盛世清北-知识点目录法:(1)先按照课程中教员的讲义或资料目录,复习讲课过程中的考点,重点和难点,,然后结合课上指定的参考书,进行深入研读,扩充和补充,构建自己的考点重点体系和逻辑架构;(2)做到当拿到目录时,自行梳理出知识体系架构,做到了然于胸。
所谓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就是如此。
复习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目录法来检验自己对整体知识的掌握程度,当拿到目录能把所有知识点拿几张纸梳理出来,说明掌握可以了,如果有部分无法梳理出或模糊,则是这部分掌握还需加强。
盛世清北-考点体系法:与前面的目录法纵向类似之处,用课上专题真题阶段老师梳理的考点专题来复习,梳理考点体系,以考点为纲,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应试体系框架。
解读海外华人“参政热”
印红标
【期刊名称】《华人世界》
【年(卷),期】2008(000)012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海外华人逐渐开始涉足居住国的政治舞台,20世纪7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华人参与政治选举,担当政治职务,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
今天,在特定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一些海外华人群落甚至出现了“参政热”。
【总页数】2页(P104-105)
【作者】印红标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4.3
【相关文献】
1.海外华人"参政热"透析
2.解读海外华人“参政热”
3.海外华人参政研究的历史视角:"政治冷漠"?
4.海外华人妇女参政刍议
5.海外华人参政略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品学兼优的国际关系人才——访国际关系学院招生办主任胡
凤玲
马健
【期刊名称】《高校招生:高考升学版》
【年(卷),期】2011(000)009
【摘要】记者: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迅速提升,在国际事务上扮演的角色越
来越重要,许多考生及其家长都把美注的目光投向了国际关系学院,考生和家长自然会从校名上联想国际关系学院跟外交。
国际经济贸易有关?
【总页数】1页(P62-62)
【作者】马健
【作者单位】本刊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村干部身份的变化意味着什么——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导景跃进 [J], 蒋荣华
2.你希望成为国际问题专家吗?——访国际关系学院招办曾波主任 [J], 马健
3.多层次人才培养卓有成效——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招生办主任曾庆梅 [J], 马健
4.胡建玲:会笑的校长有劲道——访郑州市二七区幸福路小学校校长胡建玲 [J],
王俊文
5.南京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主任李战子教授、南京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训练部部长薛洲堂教授:高校英语课堂应该进一步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功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机构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印红标
所在系:国际政治系
职称:教授
学位:法学博士
所授课程: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香港与世界事务、海外华侨与华人社会
专著:
《失踪者的足迹——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青年思潮》,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
《红卫兵运动的主要流派》,《青年研究》1997年第4期;
《“文化大革命”中的社会性矛盾》,《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2期;
《文革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二十一世纪》(香港)1996年8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