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专项学业奖学金评定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北京大学留学生奖学金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的奖学金一、宗旨和总则为吸引优秀外国留学生或学者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习或从事科学研究,提高外国留学生教育质量,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北京市政府在中国石油大学设立“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项目。
为做好此项奖学金的评审管理工作,制定本办法。
二、申请条件申请来我校攻读学士学位的本科生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以及已经在我校学习的学历生,满足以下条件者,均有资格向我校申请“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
1. 申请者须为非中国籍公民;2. 申请者能够遵守中国法律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身体健康,品行端正;3. 年龄不超过45周岁;凡有下列行为者不得申请“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1.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者;2.违反中国石油大学校规校纪者;3.违反社会公德并造成不良影响者。
三、奖励标准1. “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一等奖每学年学费为5000元人民币,其余学费减免。
2. “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二等奖按照我校留学生的学费标准,减免半个学年的学费,学费标准如下:本科:13000元/年硕士:15000元/年博士:18000元/年四、申请材料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申请表》点此下载;2.经过公证的最高学历证明和学习成绩单;3.拥有获奖科研成果的申请者需提供论文或证书原件;4.相关领域两名副教授以上专家的推荐信;5.申请者须提供学习计划或研究计划不少于800字。
6.申请人所提交的申请材料无论批准是否均不予退还。
五、评审原则“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的评审工作须严格遵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1. 在全部经费用于学历留学生学费的前提下,适度向研究生教育倾斜;2. 在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前提下,适度向合作院校及世界名校生源倾斜;3. 鼓励优秀学生来校学习,适度向新生倾斜;4. 已获得企业资助或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及留学生派遣国奖学金的学生及休学、停学者不在评审范围内。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专业方向)2018级教学计划一、专业简介:国际政治(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专业方向)成立于2017, 201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该专业方向采用二次招生的方式从全校各院系一年级学生中招生。
作为未来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来自其他院系的学生原则上应修满12学分的原专业核心课程。
二、专业培养要求和目标2018年增设国际政治(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专业方向),这是全国第一个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中国情怀、了解中外文化、具备一定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技能、除中文之外通晓两门联合国工作语言的高素质国际组织专门人才。
三、授予学位法学学位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总学分:140学分总学分:140学分,其中:公共与基础课程:共42学分含全校公共必修课19-25学分,学科基础课程17-23学分;◎留学生:36学分含全校公共必修课10学分,学科基础课26学分(其中7学分为“与中国有关课程”)。
◎港澳台42学分,含全校公共必修课9—15分,学科基础课27—33学分(其中10学分为“与中国有关课程”)。
核心课程:45学分(留学生51学分)限选课程:41学分(A+B+C+D)A、本专业认可的各学部内部分选修课程:14学分B、专业选修课程及学分:15学分C、毕业论文6学分(必修)D、毕业实践6学分(必修)通识与自主选修课程: 12学分1、公共与基础课程:共42学分(留学生36学分)1)全校公共必修课:19-25学分(留学生10学分港澳台学生9--15学分)注:1、带*号者为留学生上,总计10学分,免修的思政和军理课7学分,所缺7学分用学科基础课中“与中国有关的课程”补齐;2、港澳台学生总计9-15学分(由英语课程决定),免修政治类课程10学分由学科基础课中“与中国有关的课程”补齐。
(2)学科基础课(17-23学分)(留学生26学分,港澳台学生27—33学分)①17—23学分(留学生19学分,港澳台17—23学分)②与中国相关课程(仅限留学生和港澳台:留学生需选课7学分,港澳台选课10学分。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政策,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全面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北京大学学生素质综合测评试行办法》的规定,结合国际关系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特此制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
第二条凡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的学生、休学或者出国一个学期及以上的学生除外)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组织过程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第二章测评内容第四条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学习成绩(占)、基本素质测评(占)和创新能力(在学生自行申报基础上的额外加分),每学年每位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的最终结果是该三个部分测评成绩之和。
测评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档。
原则上测评结果为优秀、良好者在全班同学中的比例分别不超过和。
学习成绩测评不合格或者基本素质测评不合格者,其本年度的素质综合测评成绩为不合格。
创新能力测评中故意提供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材料,经查证核实,其本年度的素质综合测评成绩为不合格。
第五条每学年每位学生都必须参加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新转入的学生在转入前所在院系参加测评,新转出的学生在国际关系学院进行测评。
测评的结果作为每学年的奖励评比、奖学金评审和就业推荐等的主要依据。
第六条学习成绩测评占总测评成绩的。
本科生学习成绩测评由院教务办公室提供上一学年度成绩绩点排名。
各测评工作小组在计算成绩时将绩点乘以倍放大还原为百分制成绩,再乘以系数,结果取到小数点后两位。
研究生学习成绩按照百分制的原始分数的平均成绩计算,高年级博士研究生可能出现部分同学该学年没有选课的情况,建议可按其博士期间的学习成绩计算。
各门功课的平均成绩乘以系数后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学习成绩部分。
北京大学奖学金制度北京大学作为我国最高学府之一,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人才。
为了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北京大学实行了一套完善的奖学金制度。
这一制度不仅激励了学生们努力学习,还提供了经济援助,让更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
首先,北京大学奖学金制度由多种奖项组成。
除了传统的优秀学生奖学金和三好学生奖学金,还设立了许多特殊奖项,如科技创新奖学金、社会活动奖学金等。
通过设立多样化的奖项,北京大学能够激发学生们在不同方面的兴趣和潜能,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奖励。
其次,北京大学奖学金制度的评选标准严格公正。
评选过程中,除了学术成绩的优秀程度外,还会综合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加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的情况以及获得的其他荣誉等因素。
这种综合评定方式能够公平、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表现,确保奖学金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此外,北京大学奖学金制度还注重激励学生自我超越。
在奖学金的设定中,不仅设立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不同等级,还特设了额外的荣誉和奖励。
这样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不断追求卓越,超越自我,促进他们在学术和其他方面的进步。
最重要的是,北京大学奖学金制度提供的经济援助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意义重大。
除了绩优奖学金之外,还设立了勤工助学奖学金和助学贷款等制度,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资金支持,保证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这种资助制度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推动了社会公平与教育平等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北京大学的奖学金制度是一套完善的激励、评估和资助制度。
它既能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提升综合素质,也能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这样的制度不仅有助于培养优秀人才,也体现了北京大学对教育公平和社会责任的承担。
相信在这样的制度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北京大学取得优秀的成绩,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大学2018年新生学费及助学贷款奖学金申请政策北京大学收费标准所有申请助学金的.同学需向校方提供已填好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
减免学费:适用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本科一年级学生,经学生申请和专门评定,学费可全免或减半。
临时困难补助:适用于上学期间临时出现经济困难的学生。
需向校方提供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临时困难补助申请表。
勤工助学:面向全校学有余力的学生,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学校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学生资助中心将为学生提供帮助。
表现突出的同学还可以参加“北京大学学生勤工助学先进个人”的评选。
实物捐助:学生资助中心与北大校内外相关单位合作,接收实物捐赠,并将全部捐赠物品,发放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方便同学们的学习生活。
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在3年以上(含3年)的,其学费由国家实行代偿。
在校学习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含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代偿的学费优先用于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
【北京大学新生学费及助学贷款奖学金申请政策】北京大学奖学金设置(一)校本部学费:一类:5300元/学年.人(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元培计划实验班)二类:5000元/学年.人(其余各专业)住宿费:750-1200元/学年(不同的住宿楼)(二)医学部学费:本科生6000元/学年,长学制学生按有关规定办理;专科7000元/学年,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后,需缴纳1000元/学年的实习材料费。
住宿费:1200元/学年困难生资助办法北京大学奖学金共分两类:一:学校设置:奖励种类和方式学校设立以下若干个人奖:(一)学生“五·四”奖章;(二)三好学生标兵;(三)创新奖;(四)三好学生;(五)优秀学生干部;(六)学习优秀奖;(七)红楼艺术奖;(八)“五·四”体育奖;(九)社会工作奖;(十)优秀毕业生;(十一)其他奖。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Peking University一、学院简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中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建立的国际关系学院,是我国培养国际问题研究与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
国际关系学院学科结构完整。
现有四系(国际政治学系、外交学系、国际政治经济学系、比较政治学系)、三所(国际关系研究所、亚非研究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以及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等近20个研究机构;拥有国内国际政治学科最齐全的专业设置:本科专业有国际政治、外交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暂不招生);硕士专业有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科社与国际共运、中外政治制度、中共党史;博士点包括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科社与国际共运、中外政治制度。
其中国际政治、科社与国际共运自第一批起便入选全国国际政治类重点学科并持续保持领先地位,科社与国际共运专业还与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建立了“冷战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研究基地”。
国际政治经济学则是我院在全国各高校国际关系院系中率先设立的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交叉学科。
国际关系学院师资队伍强大。
现有教师和科研人员56人,其中教授31名,副教授20名,讲师5名。
此外,学院还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学院教师现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教育部项目和国际合作或海外基金资助课题共100多项。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联系广泛。
在国际化、开放型办学思路的指导下,学院现已同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合作关系。
其中包括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日本东京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多个世界知名的大学或教育机构。
每年接待数十名海外学者来院讲学、访问或进修;同时,每年也选派若干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赴海外访问、进修或学习。
北京大学工学院奖学金评审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相关规定,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工学院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第三条学院成立奖学金评审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和监督学生奖学金评审工作,并解释和裁定评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人员构成与学生素质综合测评领导小组相同。
奖学金评审领导小组下设协调秘书,负责接收学生申诉意见和复查回复等工作,由学生工作办公室经办人担任。
第四条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和奖励评审工作,要先于奖学金评审工作完成,为其前置过程。
第二章奖学金种类及基本条件第五条工学院学生奖学金由校设奖学金和院设奖学金两种类别组成。
每位学生在参评学年只能获得两类奖学金中的一项,不可兼得。
学生可同时申请两者,也可以选择单独申请校设奖学金或院设奖学金。
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若申请人未明确意向,则视为两类奖学金都申请,且院设奖学金原则上将优先于校设奖学金。
第六条学生申请奖学金的基本条件为: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政治表现突出;2.遵守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学校规章制度;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品质优秀;4.学习成绩优异,创新能力、实践精神、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表现突出;5.参评学年素质综合测评结果须为优秀或合格;6.参评学年须获得个人年度奖励提名。
第七条工学院院设奖学金为专项捐赠,旨在加强和促进工科领域专业人才培养,鼓励工学院学子在相关领域进行深入探索。
因此,申请工学院院设奖学金的同学,应为工学院全日制在读学生。
第三章奖学金评审机构及流程第八条本科生在未分专业前,以年级为单位成立学生奖学金评审工作小组;分专业后,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学生奖学金评审工作小组。
研究生以年级为单位成立学生奖学金评审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将负责具体落实奖学金评审工作,以及调解评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北京大学学生奖学金评审条例为标准我校奖学金的评审工作鼓励学生勤奋学习,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开展,培养与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本条例。
一、评审机构组成〔一〕学校学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的组成方法1.学校学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讨论和决定有关学生奖学金的重要事项和问题,制定全校性奖学金的评定方法,审批全校性奖学金获得者名单。
2.学生奖学金评审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一人和委员假设干人组成。
主任、副主任由学校主管负责人担任。
除主任、副主任外,委员由成员单位的部处长或其代表担任。
成员单位是: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基金会、教务处、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处、社会科学处、人事处。
秘书长由学生工作部主管副部长担任。
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部。
〔二〕各院〔系、所、中心〕成立学生奖学金评审小组,由一名主管副院长〔主任、所长〕或党委主管副书记任组长,评审小组由5-7人组成,院〔系、所、中心〕学生工作组组长、研究生工作组组长、专职团委书记应是评审小组成员。
二、申请〔三〕凡在本校正式注册并参加正常学习活动的专科生、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班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有权提出申请。
每个学生最多可申请2项,无特殊情况,一般在此范围内评出个人奖学金。
〔四〕申请奖学金除满足各项奖学金的具体条件外,必须做到:1.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拥护党的现行政策;2.遵守国家法令及校规校纪,品行端正,无违法违纪行为;3. 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刻苦,成绩优良;4.某一方面有突出成绩或奉献,其他方面也到达根本要求。
5.通过本学年思想品德鉴定。
〔五〕已获本年度校级奖励〔如“学生五·四奖章〞奖、“三好学生〞奖等〕者,申请奖学金,优先考虑。
三、评审〔六〕奖学金评审程序为:在个人申请的根底上,各单位奖学金评审小组初评、报送校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上报校奖学金评审委员会通过。
〔七〕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应征求导师意见;〔八〕奖学金评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那么;〔九〕各单位奖学金初评结果应在本单位张榜公布,经广泛征求意见后,方可上报;〔十〕本年度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能获得该年度奖学金:1.违反校纪受到处分者2.有必修课不及格者〔十一〕各单位应坚持德、智、体全面开展的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结,学习成绩,课外活动,民意测验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不许仅按学习成绩或民意测验结果等某一因素排队,不得搞轮流坐桩。
2018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专项学业奖学金评定方案
为了规范我院奖学金的评定工作,保证公平、公正和公开,更好地支持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激励研究生在学期间从事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根据《北京大学研究生专项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学业奖学金评审小组组成
唐士其、范士明、李义虎、张海滨、梅然、张清敏、王正毅、初晓波、项佐涛、汪卫华、曹丽玮、魏西凝
二、研究生获得专项学业奖学金的基本条件
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
3。
学业成绩优良,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和参与社会实践,并取得良好进展或成果;
4。
诚实守信,品德优良;
5。
无有损学校荣誉和利益及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
6。
人事档案转入我校,处于基本学习年限内的全日制普通研究生
三、专项学业奖学金的评定原则
1、专项学业奖学金按照博士生、学术型硕士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生分别进行评定。
2、以专业为单位,学院将奖学金名额分配到各专业后,由各专业主任组织,综合学
生的课程学习和科研状况等各方面情况进行评定(因博士生专项学业奖学金名额有限,每年将按照中外、科社、国政、国关、外交、国政经的顺序轮流分配);
3、专业学位硕士生包括公共管理硕士(全日制)、LSE项目、巴政项目;
4、新生不参与评定;
5、留学生不参与评定;
6、处于延期阶段的研究生不参与评定。
五、具体工作流程
1、学院奖学金评定小组召开会议,根据奖学金比例将名额分配到各专业;
2、各专业主任根据学院分配的名额,综合学生的学习成绩、科研状况及其综合表现
进行奖学金评定
3、各专业奖学金初评结果应在本专业内进行不少于3个工作日的公示。
4、公示无异议后,将评定结果通知研究生教务办,由教务录入管理系统中,并导出
获奖名单表格、打印、签字盖章后交研究生院奖助办公室。
5、研究生院奖助办审核后,学院将对评定结果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公示。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018年9月19日
附:
学业专项奖学金的评定方法
经各教研室主任商定,研究生专项学业奖学金评定时,同学们的评分按以下方法计算。
一、硕士研究生
S=(G/10x95+Nx5)/100
式中S为最终得分,G为平均成绩,N的取值专业核心期刊文章为1,专业非核心期刊文章为0。
2
这样,如N=0,即未发表文章,G分别为89、90时,S分别为8。
455、8。
550。
如N=1,则G为89时S为8。
505,没有超过未发表文章而G为90的同学,当N =2,G=89时,S=8。
555,略微超过G为90,但没有发表文章的同学。
二、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的评分办法与硕士研究生相同,但一年级的成绩和发表的文章只能二年级用,二年级的成绩和文章只能三年级用,按此类推。
按时完成培养计划的同学在排序时理应先于没有完成计划的同学;因出国而回国后选课的同学,与这门课所在年级一起参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