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及其分布规律.
- 格式:ppt
- 大小:9.35 MB
- 文档页数:80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1、等温线沿纬线方向呈带状分布,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同纬度地带,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气温海洋高于陆地。
3、气温随海拔的增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左右,气温下降0.6°C。
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国际上标准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
在我国,每日最高气温是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是日出前后,北半球每年7月最热,1月最冷。
中国极端最高气温的地方在新疆吐鲁番盆地,气温曾高达47.8℃,极端最低气温的地方在内蒙古自治区免渡河,曾观测到-50.1℃的温度。
气温的时间分布规律气温的时间分布规律:一天之中,气温通常在日出前后达到最低值,午后两点左右达到最高值。
而在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气温一般在 7月达到最高,1 月达到最低;南半球陆地则相反,7 月气温最低,1 月气温最高。
想象一下,气温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一天和一年的时间里尽情地“玩耍”。
在一天当中,日出前后的气温为什么会是最低的呢?这时候,就好像气温这个“小调皮”玩累了,在角落里睡着了,能量消耗得差不多,所以温度就变得很低。
而到了午后两点左右,太阳公公努力工作,给大地送来满满的温暖,气温这个“小调皮”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兴奋地往上蹦,达到了一天中的最高值。
在一年当中呢,气温的变化就像是一场盛大的“四季舞会”。
北半球陆地的 7 月,那是气温的“狂欢时刻”,就好像气温在舞会上成为了最耀眼的明星,尽情释放着热情,温度达到最高。
而 1 月的时候,气温就像一个被冷落的舞者,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温度也就降到了最低。
南半球陆地则刚好相反,7 月的气温像是被关了“冷宫”,1 月又成了“舞池焦点”。
咱们来看看实际的例子吧,比如在炎热的夏天,大家都喜欢在午后尽量避免外出,因为那时候气温达到了一天中的峰值,酷热难耐。
而到了冬天,早上出门时往往会感觉特别冷,就得穿上厚厚的棉衣,这就是因为早上的气温处于低谷。
再说说一年的情况,每年暑假的时候,很多地方都热得像蒸笼,这就是 7 月气温高的表现;而寒假期间,天寒地冻,就是 1 月气温低的缘故。
了解气温的时间分布规律对我们的生活可太重要啦!农民伯伯们要根据气温的变化来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时间。
建筑师在设计房屋时,要考虑到不同季节的气温,保证室内的舒适度。
我们出门旅行,也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的气温,准备合适的衣物。
总之,气温的时间分布规律就像一位神秘的指挥家,指挥着四季的交替和每天的冷暖变化。
如果您对气温规律或者其他的科学知识感兴趣,不妨多看看《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科普书籍,或者登录科普中国网,那里有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等着您去探索。
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受到地理位置、海洋暖流、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规律:
1. 热带地区: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通常拥有较高的平均气温,这是因为太阳直射,温度较高。
例如,亚马逊雨林、非洲撒哈拉沙漠等地。
2. 温带地区:大部分温带地区的7月平均气温较为适宜,不过会因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
例如,欧洲、北美洲等地的温带气候。
3. 极地地区:极地地区的7月平均气温极低,甚至可以接近或低于零下。
例如,南极洲、北极地区等。
4. 海洋暖流影响:海洋暖流可以对附近地区的气温产生显著影响。
例如,北大西洋暖流使得欧洲西部地区的气温较为温暖,而秘鲁海洋冷流使得秘鲁沿海地区的气温较低。
5. 海拔高度影响:海拔高度会使气温下降,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力越低,空气稀薄,无法保留热量。
因此,山区地区的气温通常较低。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规律是一般情况下的趋势,实际情况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地形、季风等。
而且,气候变化也会导致上述规律的变化。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在全球有明显的规律性。
按照世界地球圈划分,世界有6大气候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副热带、极地和大洋洲。
在温带气候带,由于空气湿度较低、季节性交替,是较为寒冷的气候带,其年平均气温在绝大多数地区低于5摄氏度。
亚热带气候带夏季温度更低、冬季温度更高,其年平均气温在许多地区低于20摄氏度。
热带气候带具有较高温度月份较多的特点,气温偏高,其年平均气温在20-30摄氏度之间。
副热带气候带介于热带与亚热带之间,在某些特定地区它具有与热带相似的温度,其年平均气温为15到20摄氏度左右。
极地有北极圈和南极圈,两者都是冰冻地区,因为日照極短以及冬季气温極低,其年平均气温较低,偏于负温。
而大洋洲,受海洋影响,气温比陆地上升,其气温一般都在10-20摄氏度之间。
总之,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季节性的,受温带、亚热带、热带、副热带、极地以及大洋洲等气候带的影响,其年平均气温分布在0-30摄氏度之间。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等温线特征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北半球:等温线较曲折。
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气温分布规律全球: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北半球: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南半球:同一纬度气温差异较小主要影响因素全球: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北半球: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半球: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1.纬度位置的影响;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3.地势高低的影响;4.洋流的影响;5.人为原因(本来每一条都还有解释,可是我犯懒了,原谅我吧)降水的空间分布赤道附近年降水量:降水多(2000mm以上)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两极附近年降水量:降水少(200mm以下)成因: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年降水量:(500-1000mm)成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大陆西岸年降水量:降水量少(200mm以下)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或受信风带控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中纬内陆年降水量:降水少(500mm以下)成因:距海远,海风难以到达中纬度大陆东岸年降水量:降水多(500-1000mm)成因: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中纬度大陆年降水量:降水多(500-1000mm)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降水的季节分配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全年少雨区:干旱地区、两极地区夏季多雨区:南北纬30°-55°之间的大陆东岸冬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常年湿润区: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世界大洲的主要界限亚与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亚与非:苏伊士海峡、红海;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与北美:白令海峡;欧与非: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气温是指大气中分子的热运动活动产生的热量,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气温的分布规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理因素、海洋因素、大气环流因素、地表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因素以及它们对气温分布的影响。
首先,地理因素对气温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地球的轴倾斜引起了季节的变化,使得地球不同纬度的地区在不同时间受到阳光的照射程度不同,从而导致气温分布的差异。
例如,赤道附近的地区由于阳光直射,温度较高,而极地地区则由于阳光斜射,温度较低。
其次,海洋因素对气温分布也有重要影响。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热体,能够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和释放储存的热量。
海洋对附近地区的气温具有调节作用,使得沿海地区的气温较为温和,多云多雾,夏季凉爽,冬季温暖。
而内陆地区由于缺乏海洋的影响,气温变化较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第三,大气环流因素对气温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空风的运动,直接影响到气温的分布。
例如,季风是大气环流中的一种现象,当气温差异较大时,就会产生季风现象。
季风会导致气温分布的变化,造成季节性的温差。
此外,高压和低压系统的移动也会影响气温分布,高压区域气温较低,低压区域气温较高。
第四,地表因素也对气温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地表的颜色、纹理和海拔高度都会影响辐射平衡和热量的储存与释放。
例如,黑色的表面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因此气温较高;而白色的表面则能反射太阳辐射,气温较低。
此外,地表的纹理会影响辐射的散射和吸收,纵向的山脉会导致气温的降低。
最后,人类活动对气温分布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工业化、都市化和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而导致全球气温上升。
此外,大规模的灌溉和湖泊的蓄水也会改变地表的热量储存与释放,进而影响气温分布。
综上所述,气温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地理因素、海洋因素、大气环流因素、地表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地球各地区的气温分布规律。
深入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趋势,为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气温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回复气温是指空气中分子的运动状态,是大气环境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气温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是气象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气温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的问题。
第一部分:气温空间分布规律1. 介绍气温空间分布的基本特点:气温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
不同地区的气温存在明显差异,有的地方气温高,有的地方气温低。
同时,随着季节的变化,气温在不同地区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2. 说明气温空间分布的主要模式:气温空间分布的主要模式有纬向分布、经向分布和海陆分布等。
纬向分布是指气温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通常随着纬度增加,气温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经向分布是指气温随着经度的变化而变化,通常随着经度的增加,气温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海陆分布是指气温在海洋和陆地上的分布差异,一般来说,海洋的气温变化较为缓慢,而陆地的气温变化较为剧烈。
3. 解释影响气温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a.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气温形成的主要能量来源。
不同地区由于所接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因此导致了气温的差异。
b.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地球表面的风系统。
不同地区的大气环流系统不同,会导致气温的差异。
例如,赤道地区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气温较高,而极地地区则受到极地气旋的影响,气温较低。
c. 地形和海洋影响:地形和海洋对气温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高海拔地区的气温较低,因为山脉阻挡了暖湿空气的流动。
而海洋的调节作用使得沿海地区的气温较为稳定。
d. 水汽含量:水汽含量是影响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汽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放射都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第二部分:气温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1. 解释气候带的影响:气候带是指根据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划分的地区。
不同的气候带受到的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系统的影响不同,因此气温分布也不同。
例如,热带地区气温较高,而寒带地区气温较低。
2. 影响气温的地形和海洋:地形和海洋对气温具有重要影响。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一、气温的变化1、气温:大气的温度;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以一天(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
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横坐标表示时间(时、日、月),纵坐标表示温度。
3、一天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4、气温的测定:一日4次(8时、14时、20时、2时);日均温(除以4),年均温的计算。
5、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气温年较差=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6.(1)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1月气温最低;7月最高。
(2)海洋上2月最低,8月最高。
(3)南半球正好相反。
三、气温的分布1.(1)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分析某个区域气温分布规律;根具延伸方向,判断气温的递变方向;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判断气温差异的大小;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判断高低温中心的分布。
2、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
3.等温线闭合,中心气温低,中心是低温中心;反之,是高温中心。
4.气温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纬度因素①世界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海陆因素②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
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地形因素③同纬度,海拨高、气温低。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度。
人为因素④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
7、南半球等温线平直——海洋面积广阔。
8、北半球陆地7月气温最高,1月份气温最低,海洋8月气温最高,2月最低。
南半球反之。
9、、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大陆;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
七年级世界气温的分布七年级-世界气温的分布世界气温的分布世界各地的气温有高有低,有些差别还比较大,比如有特别热的,有特别冷的。
我们通常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及其分布:等温线顾名思义是将温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
这样形成的等温线具有以下特点:①等温。
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等。
比如在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是气温相等的。
②闭合。
每一条等温线是闭合的,即使不在图内闭合也会在图外闭合。
不存在哪一条等温线走着走着就在某个地方断了。
③等距。
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相等的,比如我们书上的等温线,间距为4℃。
④反映温度高低和温差大小。
等温线呈闭合的地方,如果中高周低,则为高温中心,反之则为低温中心。
等温线稠密的地方表示温差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表示温差小。
这很像我们前面学过的等高线,中高周低为山顶,中低周高为洼地,等高线稠密的地方高差大,即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高差小,即坡缓。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纬度热带沙漠地区。
1921年07月08日亚洲伊拉克巴士拉测到极端最高气温58.8℃,1889年01月13日大洋洲澳大利亚克朗克里测到极端最高气温53.1℃。
而最低气温也没有出现在极点上。
1933年02月06日俄罗斯境内的东西伯利亚高原的奥伊米亚康测到极端最低气温-71.0℃,1983年07月21日南极洲俄罗斯南极科学考察站——东方站测到极端最低气温-89.2℃。
现在我们来看影响气温的因素,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纬度位置是影响气温的最主要因素,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
比如成都北纬30度附近,海口北纬20度附近,海口就要比成都热,再看北京在北纬40度附近,北京就比成都气温低些,再看哈尔滨北纬50度附近,就更冷。
那么是不是同纬度气温就相同呢?也不是,同纬度是有差异的。
比如以我们所在的北纬30度附近为例,我们四川盆地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而同纬度的青藏高原有些地方低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