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 格式:ppt
- 大小:4.93 MB
- 文档页数:41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笔记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是地理学和气象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以下是一些关于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笔记:
气温的定义:气温是指空气温度,通常以摄氏度(°C)为单位表示。
它是衡量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气温的测量:气温通常通过温度计测量。
温度计必须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且需要经过校准以保证测量准确。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会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这就是日变化。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的周期性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气温也会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这就是年变化。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接受到的太阳能量的变化。
气温分布: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温分布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纬度越低(靠近赤道),气温越高;纬度越高(靠近两极),气温越低。
此外,陆地的气温变化通常比海洋更为剧烈。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地形、海陆分布和洋流等。
例如,纬度会影响太阳辐射的角度和强度,从而影响气温;地形会影响空气流动和热量的散失,从而影响气温;海陆分布会影响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洋流会影响海洋表面的温度分布。
气温与人类活动:气温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农业需要适宜的气温来支持作物的生长;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需要考虑气温的影响;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等问题也是由气温变化引起的。
以上就是关于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笔记。
如果你对某个概念或知识点有疑问,可以进一步查阅相关书籍或资料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08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梳理(1)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2)气温的变化: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会计算气温日较差)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1月最低;海洋上8月,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
(会计算气温年较差)(3)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A. 0.6℃B. 0.06℃C. 6℃D. 60℃2.如图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是()A. 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B. 多云转小雨,东南风六级C. 晴转大雨,东南风六级D. 阴转小雨,西北风三级3.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小的地区是()A. 高山上B. 高原地区C. 沿海地区D. 内陆地区4.暑假期间,一野外考察组对右侧等高线地形图所示的济宁市某区域考察。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B.①地位于王庄的正东方C.小河②河段比③河段流速快D.图中陡崖高度超过200米(2)下列四地中,最适宜考察组野外宿营的是()A.①地B.②地C.④地D.⑤地5.读“等温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温度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若阴影部分为海洋,非阴影部分为陆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北半球冬季B.该图表示北半球夏季C.该图表示南半球冬季D.该图表示南半球夏季6.当海拔500米的地方气温为28 ℃时,海拔4 500米的地方气温是( )A. 0 ℃B. 2 ℃C. 4 ℃D. 8 ℃7. 下图为等值线图,数值关系是a﹥b﹥c﹥d,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汇报人:日期:•气温的变化•气温的分布•气温的影响因素目录•气候变化对气温的影响•气温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展望01气温的变化日夜气温变化白天升温,夜晚降温01这是大多数地区气温的典型变化模式。
在白天,太阳的辐射能量会导致气温上升,而在夜晚,由于缺乏太阳辐射,气温通常会下降。
最高温和最低温的时间02在一天中,最高温通常出现在下午2点至4点之间,而最低温则通常出现在凌晨4点至6点之间。
季节性变化03在夏季,白天的温度通常较高,而夜晚的温度则相对较低。
在冬季,情况正好相反。
这两个季节的气温较为温和,通常介于夏季和冬季之间。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而秋季气温则逐渐降低。
季节气温变化春季和秋季夏季的气温通常较高,尤其是在赤道地区。
在北半球的夏季,气温通常比冬季高20°C至30°C。
夏季冬季的气温通常较低,尤其是在极地地区。
在北半球的冬季,气温通常比夏季低20°C至30°C。
冬季纬度纬度对气温有显著影响。
靠近赤道的地区通常较炎热,而靠近两极的地区则较寒冷。
这是因为太阳的辐射在赤道附近最强,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弱。
海拔海拔对气温也有影响。
海拔越高,气温通常越低。
这是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力降低,空气能够吸收和传导的热量也减少。
地理位置与气温变化02气温的分布随着纬度的升高,气温通常会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地球自转的倾斜角度使得太阳辐射在赤道地区最为集中,而高纬度地区则接收较少的太阳辐射。
纬度对气温分布的影响不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差异通常以摄氏度(°C)为单位。
例如,赤道地区的平均气温通常比极地地区高出约20°C。
不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差异极端气温(如最高和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不同纬度地区。
例如,热带地区经常出现高温,而极地地区则经常出现低温。
极端气温的分布纬度与气温分布经度与气温分布经度对气温分布的影响经度对气温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某些地区可能会受到季风、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气温的分布与变化一、气温的空间分布指气温在全球各地区分布状况及其有规律的变化,叫气温的空间分布。
就全球而言,气温的空间分布从低纬到高纬递减分布规律。
全球最高气温绝对值出现在北纬30°大陆内部的沙漠中;北半球最低气温绝对值出现在西伯利亚;全球最低气温绝对值出现在南极大陆上。
我国最高气温出现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中,最高值达48.9℃;最低气温出现在黑龙江的漠河地区,气温达-52.3℃。
气温的垂直变化,一般规律是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二、阿济济耶有世界“热极”之称,位于北非利比亚的首都黎波里以南约50~100千米处。
这里气候炎热少雨,终年高温,1月份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夏季平均气温在30℃以上。
在这里测得的世界气温最高绝对值记录为57.8℃,称为世界热极。
三、气温垂直递减率又称“气温直减率”或“垂直温度梯度”。
大气近地面这层叫对流层,对流层内的温度在正常情况下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
这是因为对流层空气的热源来自地面,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首先使地温升高,地面再以辐射的形式将热传给大气,因此,越近地面的空气获得的热量越多,温度越高。
在对流层的不同高度,气温垂直递减率并不相同,平均为0.6℃/100米,即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减小随纬度、季节、湿度等条件不同而不同。
陆地上夏季因近地面层气温升高而使气温直减率增大,冬季近地面层气温低,气温直减率减小。
同理,白天直减率要大于夜晚,干燥地区或干燥季节直减率要大于湿润地区或湿润季节,低纬气温直减率大于高纬。
利用垂直递减率计算某地的气温或高度计算方法:分三步进行:1.求两地高差 H1-H22.求两地温差 T1-T23.T1-T2=(H1-H2)×0.6℃/100米。
4个未知数中,只要知道了3个,即可求得第4个。
四、等温线弯曲的分布规律五、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等温线变化示意图解说影响因素等温线平直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太阳辐射(或纬度)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海洋影响程度不同夏季:内陆向高纬凸冬季:内陆向低纬凸A、B、C同纬度,B处内陆。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一、气温的变化1、气温:大气的温度;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以一天(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
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横坐标表示时间(时、日、月),纵坐标表示温度。
3、一天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4、气温的测定:一日4次(8时、14时、20时、2时);日均温(除以4),年均温的计算。
5、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气温年较差=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6.(1)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1月气温最低;7月最高。
(2)海洋上2月最低,8月最高。
(3)南半球正好相反。
三、气温的分布1.(1)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分析某个区域气温分布规律;根具延伸方向,判断气温的递变方向;根据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判断气温差异的大小;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判断高低温中心的分布。
2、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
3.等温线闭合,中心气温低,中心是低温中心;反之,是高温中心。
4.气温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纬度因素①世界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海陆因素②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
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地形因素③同纬度,海拨高、气温低。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度。
人为因素④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
7、南半球等温线平直——海洋面积广阔。
8、北半球陆地7月气温最高,1月份气温最低,海洋8月气温最高,2月最低。
南半球反之。
9、、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大陆;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