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间性眼肌麻痹(内有GIF动图)
- 格式:ppt
- 大小:461.00 KB
- 文档页数:4
病例7病史患者,女性,48岁,为进一步诊治收入神经科。
两年半前首发行走不稳,下楼时为著。
行走不稳持续进展,偶尔伴跌倒。
同时其对业余爱好丧失兴趣、离职,言谈及笑容减少。
此后不久,她出现了视力问题,看近物以及阅读、看电视尤为困难。
她的丈夫诉其不能与他目光直视,而且形容患者总是看起来“恐惧的样子”。
系统回顾有意义的有吞咽困难,液体重于固体;尿频、有时尿失禁,但无大便失禁。
既往史:产伤继发的右上肢无力,左侧角膜移植术后,卵巢破裂及子宫切除术后。
家族史:无神经系统疾病家族史。
个人史:无烟酒嗜好及静脉吸毒史。
过敏史:(-)。
用药史:咪哆吡及普瑞马林。
内科系统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坐位血压104/60mm/Hg,心率88次/分;立位血压100/58mm/Hg,心率92次/分。
常规查体无特殊发现。
神经系统专科检查智能状态:神志清晰,时间定向力可。
简易精神智能状态检查28/30(连续减7失2分)。
语言:缓慢、流畅、有重复,理解力及命名正常。
唇音、舌音及喉音无困难。
颅神经:眼底检查正常。
左侧瞳孔术后状态,无光反射。
眼球运动见下图。
其余颅神经检查正常。
眼球向各方向运动示意玩偶头试验时的眼球运动运动系统检查:四肢肌张力均增高。
右左下肢</I肌肉右感觉系统检查:针刺觉、温度觉、震动觉及本体感觉对称无异常。
反射:小脑检查:指鼻及跟膝胫试验正常。
无辨距不良及蹒跚步态,无震颤。
步态:稳定、缓慢、轻微僵直,摆臂减少。
足尖行走正常,足跟和足跟-足尖走直线走路困难。
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
血生化:K 3.3 meq/l(参考范围 3.5-5.0 meq/l),余正常。
尿常规:正常。
凝血时间:正常。
甲状腺功能:正常。
肝炎筛查:(-)。
HIV:(-)。
梅毒血清学:(-)。
血清蛋白电泳:正常。
血沉:2mm/h ((参考范围:0-15 mm/h)。
CPK:52U/L (参考范围:5-200U/L)。
叶酸:4.5ng/ml(参考范围:>1.5ng/ml)。
眼球运动障碍(2012-02-25 02:03:59)转载▼司眼球运动的神经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
眼球运动神经包括:动眼神经(Ⅲ)支配提上睑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滑车神经(Ⅳ)支配上斜肌;外展神经(Ⅵ)支配外直肌。
Ⅲ、Ⅳ、Ⅵ协同支配(眼外肌)眼球运动,也发出副交感纤维分布于(眼内肌)瞳孔括约肌调节瞳孔缩小和睫状肌使晶体变厚,对形成清晰的视觉有作用。
眼运动神经及其走行径路见图2-3。
图2-3 眼运动神经及其径路眼运动神经及其径路【眼肌麻痹】眼肌麻痹(Ophthalmoplegia)系由于眼球运动神经或眼球协同运动的调节结构病变所致,临床可分为以下不同类型:1、周围性眼肌麻痹是由于服球运动神经损害所致。
常见于脑动脉瘤和颅底蛛网膜炎,动脉瘤扩张可伴严重疼痛;糖尿病可发生孤立的动眼、滑车或外展神经麻痹,以动眼神经麻痹多见,且常为不完全性,是动眼神经中央部梗死而周围缩瞳纤维未受累(瞳孔回避)。
(1)动眼神经麻痹(pslsy of oculomotor nerve):可出现其所支配的全眼肌麻痹,跟外肌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外斜视、眼球不能向上、向内及向下运动或受限,并出现复视;眼内肌麻痹表现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
复视(Diplopia):是某一眼外肌麻痹时,眼球向麻痹肌收缩的方向运动不能或受限,并出现视物双影。
产生原理是,眼肌麻痹致患侧眼轴偏斜,目的物映像不能像健侧那样投射到黄斑区,而是投射到黄斑区以外视网膜上,不对称的视网膜刺激在枕叶视中枢产生了两个映像的冲动;而视网膜上每一点在视野中有相互交叉的对应点,患者则感到视野中有一真一假两个映像.对应黄斑区视野的映像清晰为真像,病眼视网膜某一点在视野中所形成的映像清晰为假像。
轻微眼肌麻痹时,眼球运动受限及斜视可能不明显,而仅有复视。
此时需作复视检查,根据真像和假像的位置关系来辅助判定麻痹的眼肌,向麻痹肌的收缩方向注视时出现复视,处于外围的映像是假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