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质量评价(QOL)来保勇
- 格式:pdf
- 大小:413.14 KB
- 文档页数:4
生活质量评定生活质量评定一、概述1、概念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又译作生存质量、生命质量,它是在WHO提倡的健康新概念“人们在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生活中处于一种完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患病和衰弱(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的基础上构建的,是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转变的体现。
关于生活质量的定义目前尚无定论,从医学角度来看,它是一个以健康概念为基础,但范围更广泛,包含生物医学和社会、心理等内容的集合概念,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健康状况。
Aaronson 和Meyerrowitz 综合了近10年来生活质量的发展概况,概括出生活质量的两个中心内容:一、生活质量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身体机能状态、心理状态与社会满意度、健康感觉以及与疾病相应的自觉症状等广泛的领域;二、生活质量测量必须包括主观指标,且资料应由被测试者提供。
2、评定的目的了解康复病人的疾患程度,确定预后,以制定康复方案和评定治疗效果。
(一)用于对人群健康状况的测定一些普通的生活质量量表可用来评价人群的综合健康状况.甚至可以作为一种综合的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水平指标用于比较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
(二)用于对肿瘤及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定生活质量的研究始于对肿瘤患者的评定。
目前,肿瘤与慢性病思者的生活质量评定是医学领域生活质量研究的主流。
(三)评价与指导选择临床治疗方案通过生活质量评定,可以看到不同的治疗方法或干预措施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的恢复情况。
有助于作出更好的选择。
(四)用于对预防性干预及保健措施的评定预防性干预及保健措施的效果可通过生活质量的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亦可通过事先的周密设计同时达到这两个目的。
(完整版)失聪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完整版)失聪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QOL)简介失聪是一种常见的听觉障碍,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影响。
为了更好地评估失聪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提出一种失聪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Quality of Life, QOL) 的指标体系。
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失聪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首先,收集失聪患者的个人信息、听力损失程度、社会支持等相关数据。
然后,通过与失聪患者进行面谈和观察,了解其日常生活的情况。
最后,根据这些数据和观察结果,制定失聪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指标体系。
评分指标本文提出了以下几个指标用于评估失聪患者的生活质量:1. 听力损失程度:根据失聪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来评估其听力能力和日常交流能力。
2. 社会支持:评估失聪患者获得社会支持的程度,包括亲人、朋友和社区的支持。
3. 沟通方式:评估失聪患者的沟通方式,包括手语、口语、文字等。
4. 自我效能:评估失聪患者对自己控制生活的能力和自信程度。
5. 心理健康:评估失聪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如焦虑、抑郁等情况。
评分方法根据上述指标,可以使用 Likert 量表或其他类似的量表进行评分。
根据失聪患者的个人情况和日常生活表现,分别给予相应的评分。
评分范围为1-5分,1表示非常差,5表示非常好。
应用失聪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可以用于研究失聪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也可以用于评估失聪患者的康复效果和制定康复计划。
此外,失聪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还可用于指导医务人员和社会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结论失聪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是一种有益的评估工具,能够全面了解失聪对患者生活的影响,为医务人员和社会工作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和支持。
希望本文提出的失聪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能够得到广泛应用,为失聪患者的生活带来持续的改善。
第一节生活质量概述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 ),也称为生命质量、生存质量、生活质素等,是康复医学针对患者康复工作中最重要的方面,在患者疾病转归后,更加关注其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保持与提高。
这也是康复医学学科有别于其他临床医学学科的特点之一。
它是对人们生活好坏程度的一个衡量。
生活质量与客观意义上的生活水平有关,但也有所区别。
人们除了保持基本的物质生活水平及身心健康之外,生活质量也取决于人们是否能够获得快乐、幸福、舒适、安全的主观感受。
生活质量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作为一个社会学指标来使用的。
经过5060年代生活质量研究的成熟期,60年代后,广泛应用于社会领域的研究,比如用于社会及其环境的客观条件指标来反映社会发展水平,也用于人对社会及其环境的主观感受方面。
如人口数量、出生率、病死率、收人与消费水平、就业率、卫生设施和应用程度等;还包括人对社会及其环境的一种主观感受,比如对生活中家庭、工作和休闲等方面的感受。
到了70年代末,医学领域对生活质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以解决为适应疾病谱和医学发展引发的健康观和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生活质量这一综合的评价指标比起单纯的疾病治愈率、生存率等,更能体现人在疾病转归过程中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活动的真实状态。
而在我国生活质量的研究开始于80年代中期,从翻译和综述国外的有关文献和研究进展开始,继而引进了一些普适量表和疾病专表,也根据不同的量表,进行了必要的文化调适,比如WHO-QOL100 量表等。
一、生活质量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概念(一) 生活质量WHO生活质量研究组在1993年提出的生活质量概念是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相关的生活状况的体验。
这是在众多生活质量的概念与诊释中的一个较为公认的一个定义。
除了WHO提出的生活质量概念之外,大量的学者进行了生活质量的研究,分别提出了生活质量不同的概念,主要有三个流派的观点:客观论,是将生活质量定义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全部社会条件与自然条件的综合水平,包括生活环境的美化、净化、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生活服务状况、社会风尚和社会治安秩序等;主观论,认为生活质量就是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和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是对个体生活各方面的评价和总结。
临床试验效果的评价指标临床试验是一种评估药物、设备或治疗方案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方法,在制定治疗方案、临床指南及新药上市前,都需要进行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的评价指标是衡量药物或治疗方案效果的重要依据,以下是常见的临床试验效果评价指标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 主要终点指标主要终点指标(Primary Endpoint)是评价药物或治疗方案效果的主要指标,一般被作为研究设计的主要目标。
主要终点指标的选取需要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如药理学、临床实践及病理学等方面。
常见的主要终点指标有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总体反应率(ORR)等。
2. 评价生活质量指标评价生活质量指标(Quality of Life, QoL)是指通过对受试者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估来衡量治疗效果的指标。
评估生活质量包括疼痛、日常活动、精神状况、社交支持、情感和性生活等方面。
常见的评价生活质量指标有EORTC QLQ-C30、SF-36、FACIT-F等。
3. 不良反应指标不良反应指标(Adverse Event, AE)是指用药或治疗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可逆性和不可逆性反应。
临床试验需要深入研究药物的安全性,因此不良反应的评价非常重要。
常用的不良反应指标有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CTCAE)和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ommon Toxicity Criteria(NCI CTC)等。
4. 副次终点指标副次终点指标(Secondary Endpoint)是除主要终点指标外,用来评价治疗效果的其他指标。
副次终点指标一般不作为研究的主要目标。
常见的副次终点指标有局部复发率、肿瘤缩小率、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等。
5. 经济评价指标随着医疗资源的紧缺,医疗保健费用逐渐提高,经济评价指标成为衡量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经济评价指标(Economic Evaluation)是指评估治疗效果与治疗费用之间的关系。
肿瘤病人生存质量评分标准:(KPS、PS、QOL)1、Karnofsky (卡氏,kps,百分法)功能状态评分标准体力状况评分正常,无症状和体征100能进行正常活动,有轻微症状和体征90勉强可进行正常活动,有一些症状或体征80生活可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生活工作70生活能大部分自理,但偶尔需要别人帮助60常需人照料50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别照顾和帮助40生活严重不能自理30病重,需要住院和积极的支持治疗20重危,临近死亡10死亡0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越能忍受治疗给身体带来的副作用,因而也就有可能接受彻底的治疗。
得分越低,健康状况越差,若低于60分,许多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就无法实施。
2、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分析标准Zubrod-ECOG-WHO (ZPS ,5分法)级体力状况正常活动0 症轻状,生活自在,能从事轻体力活动1能耐受肿瘤的症状,生活自理,但白天卧床时间不超过50% 2肿瘤症状严重,白天卧床时间超过5%,但还能起床站立,部分生活自理 3病重卧床不起 4死亡 5行为能力评分,Karnofsky 评分一般要求不小于70,PS 评分一般要求不大于2才考虑化疗等3、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QOL)我国于1990年参考国外的指标制定了一个草案,其标准如下(括号内为得分):1. 食欲:①几乎不能进食;②食量<正常1/2;③食量为正常的1/2;④食量略少;⑤食量正常。
2. 精神:①很差;②较差;③有影响,但时好时坏;④尚好;⑤正常,与病前相同。
3. 睡眠:①难入睡;②睡眠很差;③睡眠差;④睡眠略差;⑤大致正常。
4. 疲乏:①经常疲乏;②自觉无力;③有时常疲乏;④有时轻度疲乏;⑤无疲乏感。
5. 疼痛:①剧烈疼痛伴被动体位或疼痛时间超过6个月;②重度疼痛;③中度疼痛;④轻度疼痛;⑤无痛。
6. 家庭理解与配合:①完全不理解;②差;③一般;④家庭理解及照顾较好;⑤好。
7. 同事的理解与配合(包括领导):①全部理解,无人照顾;②差;③一般;④少数人理解关照;⑤多数人理解关照。
肿瘤病人生存质量评分标准:(KPS、PS、QOL)1、Karnofsky(卡氏,kps,百分法)功能状态评分标准体力状况评分正常,无症状和体征100能进行正常活动,有轻微症状和体征90勉强可进行正常活动,有一些症状或体征80生活可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生活工作70生活能大部分自理,但偶尔需要别人帮助60常需人照料50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别照顾和帮助40生活严重不能自理30病重,需要住院和积极的支持治疗20重危,临近死亡10死亡0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越能忍受治疗给身体带来的副作用,因而也就有可能接受彻底的治疗。
得分越低,健康状况越差,若低于60分,许多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就无法实施。
2、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分析标准Zubrod-ECOG-WHO (ZPS,5分法)级体力状况正常活动0症轻状,生活自在,能从事轻体力活动1能耐受肿瘤的症状,生活自理,但白天卧床时间不超过50%2肿瘤症状严重,白天卧床时间超过5%,但还能起床站立,部分生活自理3病重卧床不起4死亡5行为能力评分,Karnofsky评分一般要求不小于70,PS评分一般要求不大于2才考虑化疗等3、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QOL)我国于1990年参考国外的指标制定了一个草案,其标准如下(括号内为得分):1. 食欲:①几乎不能进食;②食量<正常1/2;③食量为正常的1/2;④食量略少;⑤食量正常。
2. 精神:①很差;②较差;③有影响,但时好时坏;④尚好;⑤正常,与病前相同。
3. 睡眠:①难入睡;②睡眠很差;③睡眠差;④睡眠略差;⑤大致正常。
4. 疲乏:①经常疲乏;②自觉无力;③有时常疲乏;④有时轻度疲乏;⑤无疲乏感。
5. 疼痛:①剧烈疼痛伴被动体位或疼痛时间超过6个月;②重度疼痛;③中度疼痛;④轻度疼痛;⑤无痛。
6. 家庭理解与配合:①完全不理解;②差;③一般;④家庭理解及照顾较好;⑤好。
7. 同事的理解与配合(包括领导):①全部理解,无人照顾;②差;③一般;④少数人理解关照;⑤多数人理解关照。
生活质量指数一、简介QL—Index量表由Spitzer在1981设计,是可让医生快速评价病人生活质量的简易量表,帮助医生估计严重疾病治疗效果和疾病减轻程度.QL-Index起初是为癌症病人制订的,但它也能用于其他临床状态如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该量表包括五个方面:活动、日常生活、健康、支持和总体情况,每个项目分0,1,2三个强度。
根据病人的当前情况,逐项选择最合适的一栏,并把相应的分数记录下来.典型的评估方法是每隔数周或数月对病人进行一次评定.生活质量指数QL—Index=活动分数+日常生活分数+健康分数+支持分数+总体情况分数。
总分介于0~10,最高值10,最低值0,高分者生活质量好于低分者;0~3分是非常低的分数.最佳的是趋势性分析:分数增加提示生活质量改善,分数减少提示生活质量恶化。
指导语:请根据你对你的病人最近的评估,在方框内记下每项2,1,和0的得分.活动在最近一周,你的病人能独立而正常地上班、上学、处理家务或参与志愿活动。
2能参与上述活动,但需他人帮助或减少工作时间,或需他人护理照顾,或请病假。
1完全无法工作、学习和做家务。
0日常生活在最近一周,你的病人能独立地进食、洗澡、上厕所、穿衣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2需他人帮助才能自理、外出. 1根本无法自理和外出。
0健康在最近一周,你的病人大部分时间都觉得精力良好。
2常常觉得疲乏无力。
1非常虚弱,甚至大部分时间昏迷不醒。
0支持在最近一周,你的病人与他人关系良好,且获得至少一个亲友的有利支持。
2由于你的病人情况,获得的亲友支持是有限的。
1除极其需要时,获得亲友的支持是很少的。
0总体情况在最近一周,你的病人通常平静而自信,接受现实,能自我控制 2因无法自控,有时有问题,或有时有明显的焦虑、忧郁。
1非常困惑或恐惧,持续地焦虑、忧郁或昏迷不醒。
0。
肿瘤病人生存质量评分标准:(KPS、PS、QOL)1、Karnofsky(卡氏,kps,百分法)功能状态评分标准体力状况评分正常,无症状和体征100能进行正常活动,有轻微症状和体征90勉强可进行正常活动,有一些症状或体征80生活可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生活工作70生活能大部分自理,但偶尔需要别人帮助60常需人照料50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别照顾和帮助40生活严重不能自理30病重,需要住院和积极的支持治疗20重危,临近死亡10死亡0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越能忍受治疗给身体带来的副作用,因而也就有可能接受彻底的治疗。
得分越低,健康状况越差,若低于60分,许多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就无法实施。
2、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分析标准Zubrod-ECOG-WHO (ZPS,5分法)级体力状况正常活动0症轻状,生活自在,能从事轻体力活动 1能耐受肿瘤的症状,生活自理,但白天卧床时间不超过50% 2肿瘤症状严重,白天卧床时间超过5%,但还能起床站立,部分生活自理 3病重卧床不起 4死亡 5行为能力评分,Karnofsky评分一般要求不小于70,PS评分一般要求不大于2才考虑化疗等3、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QOL)我国于1990年参考国外的指标制定了一个草案,其标准如下(括号内为得分):1. 食欲:①几乎不能进食;②食量<正常1/2;③食量为正常的1/2;④食量略少;⑤食量正常。
2. 精神:①很差;②较差;③有影响,但时好时坏;④尚好;⑤正常,与病前相同。
3. 睡眠:①难入睡;②睡眠很差;③睡眠差;④睡眠略差;⑤大致正常。
4. 疲乏:①经常疲乏;②自觉无力;③有时常疲乏;④有时轻度疲乏;⑤无疲乏感。
5. 疼痛:①剧烈疼痛伴被动体位或疼痛时间超过6个月;②重度疼痛;③中度疼痛;④轻度疼痛;⑤无痛。
6. 家庭理解与配合:①完全不理解;②差;③一般;④家庭理解及照顾较好;⑤好。
7. 同事的理解与配合(包括领导):①全部理解,无人照顾;②差;③一般;④少数人理解关照;⑤多数人理解关照。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指在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心室因长期压力或者容量负荷过重的基础上,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正常代谢需要一种综合征[1],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随着社会年龄结构的改变和冠心病发病率的上升,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重大挑战之一。
以往大部分关于心衰的研究中,多以病死率作为患者研究终点。
它的治疗目标主要是控制病情进展、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CHF患者生活质量是近年来评价CHF关于治疗效果和病程的新指标,并已被作为CHF临床研究重点之一。
目前关于生活质量的研究多以量性研究为主,揭示了影响因素的同时,忽视了患者的真实感受。
质性研究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给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提供了新方式和可能[2]。
标签:心力衰竭;质量;研究1国外质性研究及CHF的研究现状国外护理领域开展质性研究已有一定历史,无论从临床护理、护理教育、还是护理管理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
临床护理质性研究主要以护理实践为基础,采取多学科融合,发挥质性研究的作用,揭示护理实践活动中现象后面的本质和内涵,研究的课题涉及护理相关和专业问题的诸多方面,成效卓然。
随着生活改变的变化过程美国瑞典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护士所作的《ICU 中临床护理专家的特点》、《未婚母亲孕期生活经历的研究》等均是将质性研究应用在护理专业各个领域的成果[3]。
据统计,心力衰竭的存活率仍然很低,死亡率依旧居高不下,每份死亡证明中就有与心力衰竭有关[4]。
心功能级别越差的患者,病情越严重,活动能力越差,失能症状越明显,对生活的影响越大,故生活质量就越差,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5]。
2国内关于CHF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2.1CHF的流行病学2003年进行的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在全国10个省市中在35~74岁人群中,心衰患病率为0.9%;而杨毅宁等对新疆地区2007年至2009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35岁以上成人居民中,心衰患病率为1.26%;而随着年龄增高,心衰的患病率显著上升!心衰正在成为我国心血管病领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6]。
身体状况评分肿瘤患者治疗前,应该对患者一般健康状态作出评价,一般健康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评价其活动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S)。
活动状态是从患者的体力来了解其一般健康状况和对治疗耐受能力的指标。
国际常用的有Karnofsky(卡氏,KPS,百分法)活动状态评分表。
如果 Kamofsky氏活动状态评分若在40%以下,治疗反应常不佳,且往往难以耐受化疗反应。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则制定了一个较简化的活动状态评分表(Performance Status-- ZPS)。
将患者的活动状态分为0~5共6级。
一般认为活动状况3、4级的病人不适宜进行化疗。
1、Karnofsky(卡氏,KPS,百分法)功能状态评分标准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越能忍受治疗给身体带来的副作用,因而也就有可能接受彻底的治疗。
得分越低,健康状况越差,若低于60分,许多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就无法实施。
2、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 ZPS)分析标准Zubrod-ECOG-WHO (ZPS,5分法)行为能力评分,Karnofsky评分一般要求不小于70,PS评分一般要求不大于2才考虑化疗等3、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QOL)我国于1990年参考国外的指标制定了一个草案,其标准如下(括号内为得分):1. 食欲:①几乎不能进食;②食量<正常1/2;③食量为正常的1/2;④食量略少;⑤食量正常。
2. 精神:①很差;②较差;③有影响,但时好时坏;④尚好;⑤正常,与病前相同。
3. 睡眠:①难入睡;②睡眠很差;③睡眠差;④睡眠略差;⑤大致正常。
4. 疲乏:①经常疲乏;②自觉无力;③有时常疲乏;④有时轻度疲乏;⑤无疲乏感。
5. 疼痛:①剧烈疼痛伴被动体位或疼痛时间超过6个月;②重度疼痛;③中度疼痛;④轻度疼痛;⑤无痛。
6. 家庭理解与配合:①完全不理解;②差;③一般;④家庭理解及照顾较好;⑤好。
7. 同事的理解与配合(包括领导):①全部理解,无人照顾;②差;③一般;④少数人理解关照;⑤多数人理解关照。
(完整版)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1. 简介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准确评估关节炎患者的生活情况,我们设计了一份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问卷。
该问卷主要从身体功能、身心健康、社交参与、环境适应和经济状况等多个方面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以分数形式反映出来。
通过对关节炎患者进行定期评估,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趋势,为医生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患者提供指导和帮助。
2. 评分指标我们选择了以下指标来评估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2.1 身体功能- 疼痛程度: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疼痛剧烈。
- 运动能力:0分表示无障碍进行日常活动,10分表示完全受限于关节疼痛。
- 疲劳感:0分表示无疲劳感,10表示极度疲劳。
2.2 身心健康- 情绪状态:0分表示情绪稳定,10分表示严重抑郁或焦虑。
- 睡眠质量:0分表示良好的睡眠,10分表示严重睡眠障碍。
- 自我评价:0分表示心理健康状况极佳,10分表示心理状况极差。
2.3 社交参与- 家庭关系:0分表示家庭关系和睦,10分表示家庭关系紧张。
- 朋友圈子:0分表示拥有较多的朋友和社交活动,10分表示社交活动非常有限或无。
- 社会活动:0分表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10分表示社交活动基本没有。
2.4 环境适应- 住房条件:0分表示住房状况很好,10分表示住房条件极差。
- 交通便利度:0分表示交通便利,10分表示交通不便。
- 环境噪音:0分表示环境安静,10分表示环境噪音极高。
2.5 经济状况- 日常开销:0分表示经济负担很小,10分表示经济压力很大。
- 医疗费用:0分表示医疗费用很低,10分表示医疗费用很高。
- 就业情况:0分表示就业稳定,10分表示失业或工作困难。
3. 评分计算根据患者对各项指标的回答情况,将每个指标的得分相加,得出总分。
总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低。
我们根据总分的范围,将患者的生活质量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91-100:生活质量很好- 81-90:生活质量较好- 71-80:生活质量一般- 61-70:生活质量较差- 0-60:生活质量很差4. 结语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问卷是一份有效的评估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
(完整版)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概览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它会使患者的骨骼变得脆弱和易碎。
这种疾病在许多人的生活中对其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评估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是用于量化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工具。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介绍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的完整版,并解释其各个维度的内容。
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维度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包括以下几个维度:生活质量这个维度主要评估患者生活的自我满意程度,包括对健康状况、活动能力、精神状态和家庭生活的评估。
疼痛疼痛是骨质疏松患者经常会经历的症状之一。
这个维度主要评估疼痛的程度、频率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活动能力骨质疏松患者的活动能力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这个维度主要评估患者的日常活动、行走、爬楼梯等能力。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维度主要评估患者的情绪、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
社交关系骨质疏松患者可能会面临社交交往的困难或限制。
这个维度主要评估患者与他人的交往、社交活动等情况。
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QOL)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QOL)是通过问卷形式来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它根据上述维度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回答。
每个问题都有一个特定的分数范围,最后将所有分数加总得到总分。
总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结论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是一种重要的评估工具,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生活状况、需求和面临的困难。
通过使用这个评分表,医生可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对于患者本人来说,了解自己的生活质量评分有助于增加对疾病的认知,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管理和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以上是关于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的完整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生活质量--一种新型的健康评价方法
彭爱芝
【期刊名称】《天津护理》
【年(卷),期】2005(013)003
【摘要】@@ 随着医学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健康观有了很大的变化.进而促进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为了适应这个新的医学模式,就需要有一个能够从生理、心理、社会功能诸方面来全面评估人的健康状态与对疾病的处理效果的指标.新型的健康评价方法--生活质量(Quality if Life,QOL)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医学领域中广泛开展起来的一种全面健康监测手段.现将QOL的监测和评价综述如下.
【总页数】2页(P182-183)
【作者】彭爱芝
【作者单位】天津市黄河医院,天津,3001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生活质量评价——一种多维的健康评价方法 [J], 董宣
2.生活质量评价——一种多维的健康评价方法 [J], 董宣
3.一种新型的美白牙膏去除牙齿外源性色斑的系统功效评价方法研究 [J], 肖俊芳;李平;谢晓芳;郑晓霞
4.一种新型的美白牙膏去除牙齿外源性色斑的系统功效评价方法研究 [J], 肖俊芳;
李平;谢晓芳;郑晓霞
5.一种新型的电力系统风险评价方法 [J], 李臻;蒋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10年EQ-5D量表的在国内发展应用现状:文献计量学分析来保勇北京中医药大学摘要:目的:分析欧洲 5 维健康量表( EQ-5D )在国内目前的应用现状和文献发表特征。
通过从整体进行计量分析近年来相关文献特征和的临床应用范围的情况,探讨如何开创适合国内发展的eq-5d量表效益积分体系,拓展其量表在国内临床应用范围,提高评价敏感度。
方法:以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为数据源,分别对 2006 — 2016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
主要包括相关的文献发表年代动态特征、文献期刊类型、疾病研究分布情况等 3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
结论:应用 EQ-5D分析的文献及文献所研究内容从2006年开始逐年显著增加,特别是论文年发表总数和增长百分比都保持大幅度和稳定增长。
但总的文献量仍不多,研究EQ-5D 量表的文献分散程度大,尚未明显形成研究eq-5d的核心期刊类型。
文献涉及临床分布范围较局限,有待于相关领域学者和医护人员深入的研究。
对于EQ-5D的研究要注重方法学上的开拓创新,开创适合国内发展的量表效益积分体系,以期拓宽EQ-5D在我国的临床应用。
关键字:EQ-5D, EQ-VAS, 文献计量分析,欧洲五维生命质量量表1研究背景: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QOL-5D questionnaire,EQ-5D)是由欧洲生命质量组织(european quality of life project group)开发,(EQ-5D) 是 1990 年欧洲生命质量组织发布的一个基于偏好的普适性量表[1],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分为EQ-5D-5L健康描述系统和EQ-VAS两个部分,EQ-5D-5L健康描述系统包括五个维度:行动能力(mobolitity)、自己照顾自己能力(self-care)、日常活动能力(usural activities)、疼痛或不舒服(pain/discomfort)、焦虑或抑郁(anxity/ depression)EQ-VAS是一个长20厘米的垂直的视觉刻度尺。
顶端为100分代表“心目中最好的健康状况”,底端为0分代表“心目中最差的健康状况”[2] 最初研制EQ-5D主演是主要是为了补充其他量表,如sf-36、sip、NHP和疾病特异性量表,但现在它越来越作为一个独立的量表使用,同时也被华盛顿卫生与医学成本效益小组推荐作为成本效益测量的工具之一[3].该量表具有结构简单、开展方式灵活、应答率高等多种优点,在评价一般人群及特殊人群的健康状况、评估疾病负担、评价临床治疗措施和效果、制定卫生政策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4] 因此自开发以来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很多学者也对其做了研究,但均局限于某类疾病患者或单个地区样本[5]。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 EQ -5D 的综合评分模型,没有明确及其应用的适应条件和临床应用范围,使其相关研究和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与QOL量表S-F36相比较,EQ-5D量表相关研究较少。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本方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通过检索国内10年EQ-5D的应用状况的文献,并对对其做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本文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以求定量描述,有助于了解EQ-5D的国内应用和科研现状及相关临床应用疾病分布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 EQ-5D 量表使用推广、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启示。
1资料与方法1.1文献来源及检索方法中文以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为数据源进行检索,检索日期为2006年6月0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检索词为:EQ-5D OR eq-5d OR 欧洲五维量表,检索条件并限定为在主题中检索,检索EQ-5D的所有文献。
在此基础上对文献的特征和规律进行分析,对EQ-5D量表的应用现状和以后应用推广思路进行探讨1.2 研究方法参照使用英国著名文献学家布拉德福“文献离散律”所总结的方法[6],对EQ-5D相关的文献进行文献年代动态特征、文献期刊类型、疾病研究分布情况等 3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1.3文献纳入标准(1)标题或者摘要是英文或者中文的文献(2)包含EQ-5D量表或者是EQ-5D联合其他量表作为效应值所有文献,1.4.文献排除标准(1)效用值测量工具未采用 EQ-5D分析的文献,只是在摘要中提到eq-5d的文献(2)发表重复的文献1.5.资料管理与分析采用 NoteExpress v3.0 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完成文献导入和筛选,使用 Excel2010 形成数据库,完成数据记录,并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学描述。
CNKI数据库检索的文章335篇,维普数据库81篇,万方数据库78篇,经筛查排除重复文献和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最后共纳入350篇文献进行文献学的计量分析。
2 结果2.1文献年代动态特征对纳入的文献做发表的年代做动态分析,关于EQ-5D的文献发表,2006—2007年:13篇,2008-2009年,28篇,2010—2011年发表文献45篇,2012年—2013年83篇,2014—2015年,发表文献137篇,2016年截止11月1日发表论文44篇,每2年发表文献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从201年后文献发表量显著增加,说明近年来相关领域开始对欧洲五维生命质量评价量表使用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得到了学者与临床医护人员的关注。
文献发表年代阶段分布特征见表 1 。
2.2发表文献期刊类型纳入文献中包含学位论文86篇,在发表的期刊中,论文数量大于4的期刊包括:中国卫生经济15篇、中国全科医学6篇,中国老年杂志10篇,中国公共卫生4篇,浙江预防医学5篇,现代预防医学5篇,世界核心文摘4篇,医学与社会4篇。
由此可以看出,研究EQ-5D 量表的文献分散程度大,尚未明显形成研究eq-5d的核心期刊类型。
研究领域广泛但不深入,eq-5d的应用还为还需要根据我国区域情况展开更多研究。
2.3临床应用相关疾病分布特征纳入的文献涉及的疾病种有28种,其中文献数较多病种包括:与糖尿病相关的文献25篇,骨折相关的疾病24篇,术后评价文章32篇,冠心病相关疾病20篇,肿瘤相关疾病17篇,脑血管疾病10篇,血吸虫病5篇,风湿性关节炎5篇,肾病4篇,抑郁4篇。
疾病篇数大于2的涉及的疾病有:带状疱疹2篇,帕金森2篇,肝炎3篇,慢阻肺3篇,盆腔炎2篇,从疾病的分布情况来说,临床与ED-5D相关的疾病较多集中在手术后生命质量评价,骨病、,糖尿病、肿瘤、脑血管疾病,一方面也表明EQ-5D对这些疾病确有其独特优势,但从临床疾病研究文献占总文献量的比例看,EQ-5D与临床相关研究文献较少。
运用eq-5d或者联合其他量表评价不同患者生命质量情况涉及的病种截止目前不是太多,很多临床应用评价的疾病不是很深入。
临床应用涉及的疾病群有待进一步拓展,探索适合用eq-5d量表评价的疾病特征。
同时建立EQ-5D评价积分评价体系。
根据eq-5d量表特征将其运用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EQ-5D临床应用疾病分布特征见表2表12006年—2016年发表的EQ-5D文献动态特征分布表年份段发表文献量(篇)占10年内发表文献( % )比上两年增长( % )2006-2007 年 13 3.7 ----2008-2009 年 28 8 115.32010-2011 年 45 12.8 60.72012-2013年 83 23.7 84.42014-2015年 137 39.1 65.1 2016 年 44 12.5 ------平均每年 35 ----- ------表22006年—2016年发表文献中EQ-5D临床应用相关疾病分布特征表疾病种类发表文献量(篇)占10年内发表文献( % )术后评价 32 9.1糖尿病 25 7.1骨病 24 6.8冠心病 20 5.7肿瘤疾病 17 4.8脑血管疾病 10 3.5血吸虫 5 1.4关节炎 5 1.4肾脏疾病 4 1.15抑郁心理疾病 4 1.153讨论通过对2006年—2016年基于EQ-5D的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可知,其每年文献量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特别是从2011年往后,呈现出热点研究的趋势,可以看出EQ-5D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开始为科研与临床同仁所重视,但与生活质量的其他量表研究相比,eq-5d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临床方面的研究没有形成评价体系,对临床疾病影响因素和疾病预后生命质量评价的研究还需要加强。
Eq-5d作为普通生命质量量表之一,以简明的操作、广泛的应用面、可信度高等优点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国外的有关研究已表明其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7]。
同时EQ-5D量表中包含重要的一个是VAS(视觉模拟评分表),应用患者在尺上标记出最能代表其疼痛强度的点 ,从 0到标记点的距离即为疼痛强度评分值 (分值从 0到 100分 ),这种以 10cm划分的标尺可以方便而灵敏地适用于评价患者感觉 ,而且可以得到正态分布的数据,尤其是症状结局评价测量的应用[8]. 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可行的和有意义的。
对文献发表期刊情况统计得知,文献量不是太多,研究分散度较大,eq-5d临床方面的应用涉及文献量较少,评价的临床疾病范围较窄,这可能与我国尚没有开发基于我国人群偏好的 EQ-5D 量表效用值积分体系,临床的探索应用较少。
目前采用该量表进行的成本效用分析大多是以英国及日本的积分体系计算健康状态效用值[9]。
对于EQ-5D的研究我也要注重方法学上的开拓创新,开创适合国内发展的量表效益积分体系。
这不仅有利于该量表在临床方面的应用推广,同时也将有利于采用该量表的换算结果所进行的成本效用分析在指导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及相关决策中科学发挥作用。
最后本文只是基于部分中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检索,只对文献的发表年代动态特征、期刊分布、临床应用疾病分布3个角度分析10年文献,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全面,关于EQ-5D 的研究现状的特征还需更多研究从而得出更全面的结论,以期为我国 EQ-5D 量表使用推广、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启示。
参考文献:[1] Group E. EuroQol—a new facility for the measurement of health -relatedquality of li[J]. Health Policy,1990 (16): 199 -208.[2]邢亚彬,EQ-5D-5L中文版应用介绍,MODE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3年01期,[3]朱燕波,生命质量(QOL)测量与评价,人民军医出版社[ 4]王哲黄晓光付安荣, EQ-5D量表在出院患者自我健康状况评价的应用,江苏医药2015年1月第41卷第2期[5] 周挺,基于中国普通人群的EQ-5D-3L与EQ-5D-5L的比较研究,《中国卫生经济》第35卷第3期(总第397期)2016年3月[6] 彭磊,张建英,聂坚 , 补中益气汤的文献分析研究, 辽宁中医杂志 2015 年第 42 卷第 8 期[7]Johnson JA,Coons SJ. Comparison of the EQ - 5D and SF -12 in an adult US sample〔J〕. Qual Life Res,1998,7(2): 155[8] 刘建平,邢建明,曹卉娟, 视觉模拟评分法在症状类结局评价测量中的应用, Journal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 2009, Vol . 50, No . 7[9] 伍红艳,孙利华 ,两种常用 EQ-5D 量表效用值积分体系的比较及其对成本效用分析果的影响探讨, 《中国卫生经济》第 31卷第 7 期(总第 353 期)2012 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