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应急通信系统解决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6
动中通卫星宽带应急通信系统解决方案北京航天福道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4月24日第一章公司概况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创建于五十年代,是国家重点军工科研院所,下属二十五所创立于1965年10月,是我国专业从事精确制导通信设备研制的骨干研究所,二十五所在雷达技术、红外光学测量技术、遥测、遥控、遥感和通信技术等领域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在国内精确制导通信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主要专业范围包括:无线电系统工程总体技术及红外光学系统工程总体技术、无线电接收与发射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天馈系统与天线罩技术、通信工程技术、特种器件与微带组装技术等,是国家学位委员会通信与信息系统的硕士学位授权点。
作为二十五所民用产业及横向军品任务的对外唯一窗口,1993年6月由二十五所发起创立了北京航天福道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福道公司),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
福道公司注册资本1700万元,其中二十五所及所职工持有99%的股份。
福道公司的成立与发展继承了航天四十多年的科技成果和经验,并以院所的强大技术后盾为依托,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
多年来,在通信技术、电子产品、探测技术及系统集成方面不断创新,开发了系列高科技产品,并承接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工程,在公司成立的十四年里,公司先后为邮电部、中国联通、公安部建设了全国及省市级寻呼联网系统、短信增值系统,其中仅寻呼全国联网系统3年实现销售收入2.3亿,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75%;另外还为所内各型号任务测试与批生产研制生产多批次配套调试与标定设备,如多频点多通道接收机、多种型号的导引头通信综合测试设备、接收应答机单元通信测试设备、目标仿真计算机测控台等;公司还多次中标并承建了海军基地光纤通信系统、多媒体指挥调度系统、HD-255经纬仪改造项目、机动供靶系统指挥通信分系统等多个靶场建设项目;为总装提供了江河工程侦察车、河床断面测绘仪、便携式流速仪、布雷车布控装置等优质的装备产品,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任;公司的电装生产中心承担了所军品批生产任务的无线电装,同时还承接了大量民品生产任务。
为支持和帮助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响应党中央针对应急事件处理相关文件号召,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处置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着眼于政府部门工作特点的实际需要,利用公司多年从事安防、应急、视频会议等方面丰富经验,成功推出了“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应急通信调度系统经过了各项重大事件的重重考验,在兼容性、可移动性、可扩充性、便利性、经济性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突破。
系统是结合用户具体需求开发而成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集成了音频、视频、数据,采用信令接入方式,实现资源的动态管理,满足用户随时随地进行召集应急指挥的需求。
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基于综合业务交换平台之上,它是一种功能模块化的多点通信系统。
该系统集会议、调度、交换总机功能、视频服务器于一体,既适合营运商在公网上提供电信增值服务,也适合专网用户,可以召开电话会议、进行指挥调度。
应用描述1、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指挥调度系统调出预案,召集相关人员召开电话会议,部署相应的应急工作;2、众多领导在指挥大厅了解现场情况并对现场的应急指挥车或者现场作战人员做工作指示。
3、应急指挥车与单兵作战系统传输现场的视频与音频到指挥大厅,图像通过大厅的大屏幕显示屏显示出来,声音通过指挥大厅的扩音设备播放出来。
平台特点合理的平台架构,业务与交换相分离的设计思想综合业务交换平台采用业务与交换相分离的思想,分成接口/协议层、业务支撑层和业务应用层,在综合、功能、容量、接口、组网、业务生成等方面符合“全面的整体业务解决方案”的要求。
全面的信令支持能力具备完善的信令支持能力,支持一号信令、七号信令,Q.931信令, TCP/IP等协议。
业界领先的系统处理能力能够同时支撑多种增值业务,在设计上坚持大容量,高扩展性和平滑扩容性。
模块化设计,最大模块数为64个。
平滑的系统扩容升级能力在扩容时只需增加相应的模块或者板件即可。
更改业务类型只需要加载不同的业务软件即可。
强大的系统维护管理工具本系统可以通过现场机房的监控维护系统进行维护,也可以远程通过局域网或英特网登录平台的形式进行监控和维护。
隧道应急通讯系统解决方案隧道应急通信系统是为了保障在隧道灾害发生时的紧急救援工作而设计的一种通信设备和方案。
隧道由于空间狭窄、通风条件差等固有特点,给应急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建立一个高效、可靠的隧道应急通信系统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隧道应急通信系统解决方案。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组网架构:系统采用星型组网架构,由一个中心节点和多个终端节点组成。
中心节点负责整个系统的管理和控制,而终端节点则负责实际的通信传输工作。
中心节点和终端节点之间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2.终端节点设备:终端节点设备包括呼叫器和对讲机两种。
呼叫器主要用于应急救援人员的呼叫和定位,可以方便地召集人员进行救援工作。
对讲机则主要用于救援人员之间的语音通信,可以实现实时沟通和指挥。
3.通信技术选择:系统采用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RFID、蓝牙和Wi-Fi等。
RFID技术可以用于实时定位呼叫器的位置信息,便于救援人员迅速找到事故现场。
蓝牙技术可以用于呼叫器和对讲机之间的无线通信传输,实现语音通话和数据传输。
Wi-Fi技术可以用于终端节点和中心节点之间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4.电源供应和容灾备份:为了确保隧道应急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电源供应和容灾备份。
可以通过接入外部电源或者设置备用电池等方案来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此外,还可以设置容灾备份的系统服务器和呼叫器等设备,确保在主设备故障时能够实现无间断的通信。
5.数据传输和存储:在隧道应急通信系统中,需要实现对呼叫器的实时接收和定位,并对通信数据进行存储和备份。
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通信数据,同时通过云服务实现数据的远程备份和存储。
总而言之,隧道应急通信系统的解决方案应该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通过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设备组网和数据传输等手段,可以实现救援人员的呼叫和定位、语音通信和数据传输,提高救援效率和安全性。
1、前言应急机构作为各级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为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而成立的临时组织,往往具有紧急事件出现后迅速成立,不固定岗位和多部门快速协同等特性,这些特性有利于突发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
在紧急事件出现后,要实现“统一领导,快速动员,协调联动,专业处置,迅速高效”的目标,除了完善应急机构建设、做好应急预案管理和加强平时演练外,通信保障就成为各部门协调有序工作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各部门和单位往往有自己的通信设备、通信频段和话务习惯,如何实现各单位通信系统的快速互联互通成为一个课题。
KD-780系列应急通信互联终端就是为了解决应急通信保障中遇到的这些问题而设计的具有快速搭建、兼容性强、操作简单、转接音质良好和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用于现场应急通信保障的语音通信调度互联设备。
2、设备简介KD-780应急通信互联终端设备根据使用场合不同分为便携式(防水)、机架式(可车载)和背负式(迷你型)三种,满足现场不同通信设备的快速互联互通需求;支持有线延长模式(最大1.5Km),可将无线信号覆盖至室内、地下或其它原来无法通信的特殊区域;支持快速分组模式,将接入的设备通过简单的切换开关分成两个通话组,同组有效语音互相转发,两个组同步工作互不影响。
为公共应急事件处理各组成单位提供通信设备的低成本互联接入解决方案,快速完成现场统一的语音调度指挥系统搭建,为应急事件处理提供可靠的通信互联平台。
3、设备功能话务通话▲将话务手柄和需要互通的设备切换到同一语音分组,可呼叫同分组的所有接入设备,同组接入设备的有效语音信号输入可在话务手柄进行监听。
▲话务手柄具有最高的通话优先级,话务手柄的音量可调。
多方互联互通▲不同类型设备之间的互通:支持短波、超短波、对讲手机、手机、卫星电话、网络电话、有线电话和会议系统等多种语音通讯设备的互联互通。
▲不同制式设备之间的互通:支持不同频率、不同厂家和不同制式之间的无线电设备实现互联互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信息路7号数字传媒大厦206目录1系统概述 (1)1.1应急通信系统概述 (1)1.1.1应急事件的特点 (1)1.1.2应急通信系统的特点 (2)1.2系统设计原则及依据 (2)1.2.1设计原则 (2)1.2.2设计依据 (2)2系统组成 (3)2.1系统组成构架 (3)2.2主要形式分类 (4)2.3系统总体配置方案 (4)2.3.1网络配置 (4)2.3.1.1广域网组网示意图 (6)2.3.1.2局域网(应用网络)组成 (7)2.3.2系统结构设计 (8)2.3.3车载系统整体拓扑 (9)3车载应急通信模块介绍 (10)3.14G LTE无线宽带系统 (10)3.2集群对讲功能 (11)3.3语音调度功能 (12)3.4视频调度功能 (14)3.5GPS定位及GIS显示功能 (16)3.6集群对讲融合功能 (17)3.7多媒体调度台连接 (19)4车载应急通信系统介绍 (19)4.1现场无线宽带系统 (19)4.2360度视频采集系统 (20)4.3视频综合调度系统 (20)4.4无线集群对讲系统 (20)4.5语音通信系统 (20)4.6数据通信系统 (20)4.7车载办公系统 (21)4.8车内外照明系统 (21)4.9电源保障系统 (21)4.10视频会议系统 (22)4.11警示系统 (22)4.12安全保障系统 (22)4.13多种数据回传功能 (22)4.144G单兵手持终端 (23)4.154G车载终端 (24)5车辆选型及改装 (24)5.1车辆改装总体描述 (24)5.1.1设计原则 (25)5.1.2总体技术指标 (25)5.1.3车厢改装 (26)5.1.4工作舱内部布局 (26)5.1.5设备舱内部布局 (26)5.2车型选择 (26)5.2.1车型选择原则 (26)5.2.2改装方案示例(小型越野车) (27)5.2.2.1车辆外形图(示意图) (27)5.2.2.2改装示意图 (27)5.3车载供配电系统描述 (27)5.3.1基于取力发电机的供电模式 (27)5.3.2基于电瓶逆变的供电模式 (28)5.3.3车内设备EMC设计要求 (28)5.3.4电缆选择 (29)5.3.5接地措施 (29)5.3.6防雷措施 (30)5.4结构三防 (30)1系统概述1.1应急通信系统概述应急事件一般是由自然灾害引发的,例如:地震、海啸、台风、冰雪灾害、山体滑坡、传染病等,也可能是人为的灾害引起的,如:犯罪行为、恐慌、暴乱和战争等事件。
应急指挥车整体解决方案标题:应急指挥车整体解决方案引言概述:应急指挥车是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重要工具,具有快速响应、灵便部署、信息传递等功能。
本文将从整体解决方案的角度,探讨应急指挥车的设计、功能、装备以及应用场景。
一、设计方案1.1 车辆外观设计:应急指挥车外观应具有醒目的标识和颜色,便于识别和辨识。
1.2 车辆内部布局:车辆内部布局应合理,包括指挥室、通讯设备、应急物资储备等区域。
1.3 车辆尺寸与载重:应急指挥车尺寸适中,能够适应不同场地和道路条件,同时具备足够的载重能力。
二、功能配置2.1 通讯设备:应急指挥车应配备先进的通讯设备,包括卫星电话、对讲机、无线电等,确保信息传递畅通。
2.2 数据处理系统:车辆内应配置数据处理系统,实现信息采集、分析和传输,提高指挥效率。
2.3 应急物资:车辆内应储备常用的应急物资,如医疗器材、食品水源等,以应对不同紧急情况。
三、装备配置3.1 照明设备:应急指挥车应配备高亮度照明设备,确保夜间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气象设备:车辆内应配置气象设备,实时监测气象变化,为决策提供依据。
3.3 安全设备:应急指挥车应配备安全设备,包括灭火器、急救箱等,确保人员安全。
四、应用场景4.1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应急指挥车可用于突发事件的现场指挥和协调,提高救援效率。
4.2 灾害救援工作:在灾害救援工作中,应急指挥车可提供信息支持、物资调配等服务。
4.3 重大活动保障:在重大活动中,应急指挥车可作为指挥中心,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五、总结应急指挥车整体解决方案是保障应急响应和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通过合理的设计、功能配置和装备配置,能够有效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和准确性。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应急指挥车将不断完善和升级,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提供更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