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人单合一管理模式的启示
- 格式:ppt
- 大小:102.00 KB
- 文档页数:13
海尔“人单合一”管理:从到——对海尔“人单合一”管理模式的研究与现实思考14级人力资源管理系王雪1412193摘要:本文结合曹仰锋所著的《海尔转型:人人都是CEO》和其他部分文献中所描述的“人单合一”管理模式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并简要说明了“人单合一”管理模式进行迭代后的“人单合一”——共创共赢生态圈。
与此同时基于以上内容对海尔现实情况进行了一些思考,旨在理清海尔“人单合一”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并对其现实意义进行探讨。
关键词:海尔人单合一共创共赢现实思考一、海尔“人单合一”管理主要内容要了解海尔的“人单合一”管理模式,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人单合一”。
张瑞敏对“人单合一”的解释是“人就是员工,‘单’表面上是订单,本质是顾客资源,表面是把员工和订单连在一起,但订单的本质是顾客,包括顾客的需求、顾客的价值。
“人单合一”,也就是把员工和他应该为顾客创造的价值、面对的顾客资源‘合’在一起”。
图1大致呈现了海尔“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
该模式分为3个基本层次:第一层是运营体系,包括顾客价值,自主经营体,日清体系和闭环优化;第二层为支持平台和运营环境,包括全员式管理会计,交互与协调平台,管理无领导与两创文化;最中间一层是运营哲学,即经营人。
图11、“人单合一”——运营体系顾客价值顾客价值是整个模式的出发点,也是每个自主经营体的战略目标,属于运营战略,是海尔“战略金字塔”的最低端。
海尔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和机制来实现与顾客共创价值,主要是两准则一机制(图2),首先零距离准则识别顾客是谁?需求是什么;第一竞争力准则规定海尔要创造的是具有第一竞争力的价值,同时黏住顾客。
第一竞争力就是解决用户难题的能力,黏住顾客就是要超越顾客的基本需求,满足顾客的差异化需求;一机制是“三预”机制,预算、预案、预酬,预算是指资源与目标的匹配,预案是完成目标的路径、风险防范措施等,预酬是根据创造价值的大小,约定事后薪酬。
图2自主经营体自主经营体是以创造并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以相互承诺的契约关系为纽带,以共创价值并共享价值为导向的自组织。
人单合一人单合一,参观海尔工业园有感本次参观海尔工业园,虽没有立刻让我们走向成功之路,但确实让我们看到了海尔癿成功之路,它癿管理模式中癿平凡中见奇迹,平淡中见成效,每天把简单癿事情做好了,把大家认为癿容易癿事情做好了,才有了今天癿海尔,海尔癿市场观、质量观、管理观震撼着每一位参观者。
我也从中领会了几点。
首先,在这次癿参观中,我感受最深癿、也是海尔讲师提及最多癿便是海尔癿市场新模式——“人单合一”。
海尔是不断变革癿海尔,“戓戓兢兢、如履薄冰”癿海尔在前行癿同时也在思考,怎样才能使企业满足市场癿真实需求,怎样能实现“零库存、零应收”,怎样孥到丰田、微软癿精髓幵超越他们?海尔于是提出:我们要“人单合一”!只有让每个员工面对市场、创造市场、融入市场,才能持续地拥有市场。
带领我们参观癿老师说:“人单合一”就是每个人有自己癿定单,幵对定单负责,同时每一张定单都有人对它负责。
很多定单之所以变成“孤儿定单”,就是因为没有人对它负责,“库存”、“应收”也都是这样造成癿。
所以海尔人认为:定单就是市场,定单在市场创造价值癿同时,也体现人癿价值。
“人单合一”,就是人不市场结合为一体,每个人都是市场癿绊营者。
听了老师癿这番介绉,我深刻体会到了“企业兴亡,匹夫有责”癿精神,海尔是把海尔人癿主人翁精神化作了海尔癿戓斗力、竞争力。
张总裁曾绊解读过:“人单合一”癿模式不是产品技术癿革新,而完全是管理模式癿创新,也就是从生产关系癿层面来获得不全球竞争癿戓略差异。
在全球化背景下,海尔企业精神和工作作风已从“敬业报国、追求卓越;迅速反应、马上行劢”升级为“创造资源、美誉全球;人单合一、速决速胜”。
其次,海尔文化癿灵魂是“创新”。
这一点在我们走入海尔工业园后可以处处感受到。
一是体现在管理理念上癿创新。
海尔癿理念可以归纳为四个字:“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就是目标无止境,就是要敢于否定自己。
因为追求卓越,海尔人提出了“有缺陷癿产品就是废品”,以“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癿精神,夺得冰箱行业癿第一块国家质量金牌, 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入围丐界品牌百强,荣居第89位。
海尔的人单合一管理发布时间:12-06-07 在2012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海尔集团公司《以自主经营体为基础的人单合一管理》荣获第十八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海尔的管理创新实践受到关注。
专家们认为,海尔这一应对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模式,具有时代性、原创性和前瞻性,在企业管理的潮流中具有重要的引领导向作用。
海尔创立以来,十分重视管理创新。
20世纪80年代,便以“砸冰箱”为开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1989年底,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OEC管理法”。
从1998年开始,海尔借助信息技术、在OEC管理基础上,以索酬(S)、索赔(S)和跳闸(T)为手段,以流程再造为核心,以追求顾客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以“订单”为凭据,重新整合管理资源与市场资源,形成每一个人(流程)都有自己的顾客、每一个人(流程)都与市场零距离、每一个人(流程)的收入都由市场来支付的管理运营模式。
2001年,推行SBU理论(战略经营单位),建立全员SBU经营机制。
海尔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应对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模式:以自主经营体为基础的人单合一管理。
本期专题刊发海尔集团公司的这一创新成果和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蒋黔贵以及成果主创人张瑞敏对这一创新成果的解读。
以自主经营体为基础的人单合一管理■ 文/海尔集团公司一、人单合一管理的基本思路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必须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
要完成由制造到服务的转型,员工必须转型,从听命于上级转向听命于用户。
为此,海尔集团提出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搭建一个能够将用户需求、员工价值自我实现和企业发展有效融合的崭新管理模式,即人单合一管理。
在战略层面,要实现从原来的先造产品再找用户,变为先创造出用户价值再制造产品。
通过虚网即互联网与用户建立互动平台,挖掘用户需求;通过实网即营销、配送、服务网络,快速满足用户需求。
海尔集团努力实现从大规模制造转为大规模定制,从制造型企业转变为服务型企业。
有关海尔管理模式的思考(精选5篇)有关海尔管理模式的思考篇1“海尔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挑战,通过组建自主经营体,在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上实施人单合一的绩效考核机制,使得员工能够实现自我组织、自我激励、自我驱动,从而原创性地建立起一套以市场需求拉动的、敏捷高效的、全员自主经营的商业模式,企业业绩实现快速提升,他们这种紧跟时代、持续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值得我国广大企业认真学习。
”这是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在近日举办的“20xx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上对海尔正在探索和实践的管理创新模式给予的高度评价。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如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在全球逐渐展开,在此背景下,由中企联、中企协主办的,以“做强做优:世界经济变局下大企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中国大企业高峰会在吉林长春召开。
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和中国500强企业重要代表赴会,以共同探讨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
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受邀发表了题为《世界经济变局下的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演讲,受到与会专家和企业界领袖的高度评价。
张瑞敏表示,当前全球产业界正掀起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跟上时代节拍,实现观念、体系、制度三个方面的创新。
这三者之间是一种逻辑递进的关系,即拥有正确的观念是前提条件,创新体系的支撑是必要条件,制度创新是充分条件。
记者现场了解到,海尔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正是企业创新的代表。
该模式紧跟互联网时代步伐,通过让用户全流程参与实现了与用户的零距离。
在这一模式下,海尔集团8万员工变成20xx多个自主经营团队,每个员工动态地根据用户需求灵活应变,实现自驱动、自运转、自创新。
记者获悉,在本届峰会上,海尔集团成功入选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并成为两项榜单中排名最高的家电企业,该荣誉是对海尔全球化发展和创新管理模式的高度肯定。
在全球领先的创新管理模式推动下,海尔在过去五年间保持了两倍于行业利润复合增长率的高速增长,实现了全球白电品牌的“三连冠”。
海尔:“人单合一”模式文/张瑞敏,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2000年左右,我在稻盛和夫先生的京瓷公司参观,发现他们在推行MMC方法。
MMC是指微型公司,把每个很小的班组变成一个小公司,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作用。
美国的全食超市为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也是将原来的经营单元门店变为一个门店有8个经营单元,即利润中心。
我在多年的企业管理中也体会到:企业资产表中的有形资产都不能增值,真正能让资产增值的是人力资源这个无形资产。
如果把人力变成资源而不是负债,企业一定会充满活力。
而凡是能够永续经营、充满活力的企业,都会注重发挥人的积极性,而非只重视规章制度。
每个员工都是CEO创业初期,我们把抓质量放在第一位。
当时为了扭转员工的错误质量观念,砸掉了76台不合格冰箱。
仅仅产品质量好还不行,产品的性能、设计、成本很多问题不能和市场挂钩,仍然没有用。
于是我们进一步提出“让每个人面对市场成为SBU”(Strategic Business Unit的缩写,独立核算单位),这是让每个员工都直面市场竞争而全面提升竞争力。
如采购人员要对采购的成果自负盈亏,不只是付款买货;制造部让每条线变成像一个公司一样经营,这条线要自己核算成本;同样,销售人员也组成了以市场为中心的经营公司。
推进这些机制花了几年的时间,结果时好时坏。
究其原因:第一是因为没有形成全系统,不是流程的协同。
如一个产品销售不好,是找设计人员,还是找销售人员?往往双方互相推诿。
二是信息化不支持,这是最致命的,不能随时随地取到真实数据,容易造假。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继续推进自主经营提供了绝佳机会。
我们首先解决观念问题,提出了“三转”的思路:时代在转变,企业要转型,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因而个人就应该转化:从听命于领导到听命于用户,创造用户价值。
在此基础上进而形成“人单合一”的双赢商业模式,就是打造一个平台,让用户在这个平台上能满足需求,员工利用这个平台能发挥潜能,解决用户的难题。
海尔“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分析近年来,海尔集团凭借其独特的管理模式和创新的经营理念备受关注。
“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尤为引人关注。
该模式以“人单合一”为核心理念,通过“让世界尊重中国造”来实现企业和员工共赢的目标。
本文将对海尔“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该管理模式的优势及实施过程中的挑战。
1. “人单合一”理念“人单合一”是海尔集团提出的核心管理理念,是构建海尔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理念主张通过实现员工与企业的融合,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
在这一理念下,员工不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而是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员工的成功和企业的成功息息相关。
2. “让世界尊重中国造”海尔提出的“让世界尊重中国造”是对“人单合一”理念的具体实践。
海尔希望通过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形象和品质,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并形成海尔品牌的全球化影响力。
海尔通过这一理念,也为员工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在全球范围内展现中国制造的优秀形象。
1. 促进员工发展海尔“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将员工和企业的利益融为一体,使员工的发展与企业发展保持一致。
该模式鼓励员工学习、创新和进步,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从而激发了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
2. 提高企业竞争力海尔“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鼓励员工发挥个人潜力,推动企业创新和升级。
通过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激发出来,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3. 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海尔“让世界尊重中国造”的理念,将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努力转化为品牌形象的力量。
通过员工的努力和奉献,海尔的产品和技术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形成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了海尔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4. 增强企业文化凝聚力海尔“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建立了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
这种文化使员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和理念,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海尔“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逐渐从产品和技术转向了管理模式和组织文化。
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海尔集团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以应对市场的挑战和变化。
“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作为海尔的核心管理理念,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是海尔在不断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强调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之间、员工与客户之间的密切合作与互动,旨在通过全员参与、全员领导、全员创新,构建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客户之间的共赢关系。
该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激励和激情引领员工,营造一种全员参与的企业文化,使得员工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中来,并从中获得自身的成长与满足。
“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也要求员工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积极为客户提供有效、高品质的服务,构建起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互动与共赢关系。
据统计,实施“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后,海尔集团以及旗下的子公司业绩稳步增长,管理效益持续提升,员工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稳居国内行业前列,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佼佼者。
在此背景下,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海尔“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探寻其成功之道,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全员参与“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强调全员参与,要求每一位员工都能够成为企业事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海尔集团实施了一系列的全员参与计划,包括员工创业、员工持股、员工评价、员工培训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员工们不仅仅是企业的员工,更是企业的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者。
在这种模式下,员工会更加珍惜和投入自己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工资而工作,更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和自身的成长。
二、全员领导“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提倡全员领导,意味着每一名员工都应该具备领导的素质和能力。
海尔集团推崇“领导者无权,员工无权”这一理念,即员工在企业中享有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关于学习海尔“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管理的心得体会pST YL E="M Ar Gi n-To p:0pt;MA rG in-B oT To M:0pt;Te xT-i nD en T:28p t;L in e-He iG HT:23pt;Te xT-A Li Gn:le ft">最近学习了《海尔公司“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信息化和互联网助力企业发展》及《集团徐董事长的前言》等报告,使我体会颇多,关于学习海尔“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管理的心得体会。
pST YL E="M Ar Gi n-To p:0pt;MA rG in-B oT To M:0pt;Te xT-i nD en T:28p t;L in e-He iG HT:23pt;Te xT-A Li Gn:le ft">首先,将报告学习的内容作了一个简短的提炼:pS TY LE="MA rG in-T op:0p t;M Ar Gi n-Bo TT oM:0p t;L in e-He iG HT:23pt;Te xT-A Li Gn:le ft">(一)“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是什么pST YL E="M Ar Gi n-To p:0pt;MA rG in-B oT To M:0pt;Li ne-H ei GH T:23p t;T ex T-AL iG n:l ef t">“人单合一”发展模式是由海尔集团的C EO张瑞敏先生提出的,意在解决信息化时代由于国际市场规模不断增大引发的竞争所带来的日益严重的库存问题、生产成本问题和应收账款问题,并将“人单合一”模式作为海尔在全球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
青岛海尔:人单酬体系驱动管理层创新青岛海尔集团是中国领先的白色家电企业,其创始人张瑞敏先生一直倡导并实施人单酬的管理体系。
这种管理体系将管理层和员工的薪酬挂钩,促使管理层更加积极地创新和改革,同时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在海尔集团,人单酬体系已经成为一种内在的文化,推动着企业持续创新和成长。
人单酬体系是什么?人单酬体系是青岛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先生提出的管理模式。
该模式将领导层的薪酬和公司的业绩直接挂钩,通过这种方式,激励领导层不断探索创新、突破常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海尔集团的员工薪酬也以做出的贡献为基础,这种体系使员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推动企业整体业绩的提升。
人单酬体系的意义青岛海尔集团的人单酬体系具有多重意义和价值。
它将管理层和员工的利益牢牢绑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团队。
管理层的薪酬与企业绩效直接相关,他们会更加努力地探索创新、开展改革,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员工的薪酬与所做出的贡献直接挂钩,激励员工不断提高效率和工作质量,促使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人单酬体系也是对企业治理机制的一种探索和创新。
通过人单酬体系,海尔集团建立了一种高效、动态的薪酬管理体系,使薪酬与企业的绩效直接相关。
这种体系激发了全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员工和管理层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推动企业实现了更好的业绩和发展。
青岛海尔管理层创新人单酬体系作为青岛海尔集团管理层的一项创新,直接激发了管理层不断创新和进取,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管理层的薪酬挂钩企业的业绩,这使得管理层不得不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产品和技术,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海尔集团管理层通过不断创新和改革,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增长。
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推动企业的组织结构更加灵活、决策更加迅速。
管理层还大力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通过技术的不断升级,推动企业产品的不断迭代和升级,保持了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人单酬体系在管理层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管理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质量与管理 Quality and Management44《生活用纸》2019·6期立核算共赢共享的经营团队。
自主经营体是“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下企业的基本创新单元。
自主经营体与合作方、交互用户共同组成价值共创、风险共担、按单聚散的虚拟组织,海尔称之为利益共同体。
“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本质是:我的用户我创造,我的增值我分享。
也就是说,员工有权根据市场的变化自主决策,员工有权根据为用户创造的价值自己决定收入。
海尔“人单合一2.0”“人单合一”从提出已经10年了,现在进入2.0时代。
“人单合一2.0”是要建立一个共创共赢的平台,它颠覆了传统模式。
首先,定位。
原来企业的定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现在企业的定位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可以包打天下的单位,而是互联网的一个节点。
企业的定位说到家,是封闭还是开放。
传统企业都是封闭的,但是现在企业只是互联网上的一个节点。
第二,价值导向。
传统企业是以顾客为导向,也就是比销售额。
但是,现在的导向不是顾客,而是用户。
顾客和用户有本质的区别,顾客是一次性交易,是钱和物的交易,而用户是不断交互,不断参与,要创造出最佳用户体验。
第三,驱动力。
现在提出“按单聚散人”。
这个(创造)用户的目标能不能完成?能你就来干,不能就让别人来干,而用户目标是不动的。
传统企业是按人来定单——这个人很聪明,企业现在不能让他离开,如果他就这个能力,那就按这个能力给他制定一个目标。
因为现在每个人都是创客,都要跟投创业——有风投来投资,要跟着投资,这样大家的利益就绑在一起了。
第四,目的。
创业人员无边界。
目标定了,创业人员是谁没关系,谁行谁来。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但是,创业是在海尔这个平台上进行的。
共赢是目的,是各方利益最大化,攸关各方能够持续协同、共享创造的价值。
被称为“近代政治哲学之父”的马基雅维利提出:所谓共赢,绝对不是零合博弈,而是所有参与各方都要得利。
不管什么样的企业,对它最重要的就是两类人:一类是外部用户,一类是内部员工。
海尔集团商业模式创新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陈清宇摘要: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获利的逻辑,本文对海尔集团的商业模式创新———“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做了简单的介绍和分析,从最直观的财务结果对该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效性即价值进行了评价,为进一步的实践打下理论基础,给互联网经济下我国企业如何实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一套分析方法。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海尔集团;人单合一一、引言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获利的逻辑,由重要合作、关键业务、核心资源、客户关系、渠道通路、客户细分、财务视角、成本构成、收入来源、价值主张九大要素构成(Osterwalder ,2004)。
Osterwalder (2004和2007)、Johnson 等(2008)和Lindgardt 等(2009)一批学者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通过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创新来实现的。
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海尔集团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概述海尔公司于1984年创立于青岛。
2009年海尔开始推行“人单合一双赢”模式。
该商业模式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海尔的盈利能力和对互联网时代客户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的响应速度,同时“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互联网特征也使其具备了跨文化融合的能力,在海尔并购三洋白电业务之后便引入了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该模式得到了日本管理层和员工的认同,使海尔并购当年止亏为盈。
“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中“人”是指员工,“单”是指客户的需求,而不是指狭义的订单。
“人单合一”的含义便是让员工与客户融为一体。
所有员工协同起来变成一张网,员工成为自主经营体,和客户的需求结合到一起,从原先用户需求是由整个集团负责到现在把目标分割,让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目标。
“双赢”的含义则是指将客户需求、员工价值的自我实现和企业的发展较好的融合在一起,在员工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前提下,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和企业的价值。
三、海尔“人单合一”双赢商业模式创新分析互联网经济下,海尔的客户细分不仅定位于中国客户,而是定位于全世界的客户,包括了家庭客户、公司与企事业行政单位和网购客户。
关于学习海尔“⼈单合⼀双赢模式”管理的⼼得体会关于学习海尔“⼈单合⼀双赢模式”管理的⼼得体会[关于学习海尔“⼈单合⼀双赢模式”管理的⼼得体会]最近学习了《海尔公司“⼈单合⼀双赢”管理模式》、《信息化和互联⽹助⼒企业发展》及《集团徐董事长的前⾔》等报告,使我体会颇多,关于学习海尔“⼈单合⼀双赢模式”管理的⼼得体会。
⾸先,将报告学习的内容作了⼀个简短的提炼:(⼀)“⼈单合⼀双赢模式”是什么“⼈单合⼀”发展模式是由海尔集团的CEO张瑞敏先⽣提出的,意在解决信息化时代由于国际市场规模不断增⼤引发的竞争所带来的⽇益严重的库存问题、⽣产成本问题和应收账款问题,并将“⼈单合⼀”模式作为海尔在全球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
1、“⼈单合⼀”模式是精益⽣产的新发展⼤家都知道精益⽣产是1990年由丰⽥公司提出的制造模式。
其核⼼是反映了精益⽣产的零库存、低成本和快速反应的特征,不仅可以消除原材料库存,也可以消除产成品库存,⽽且有助于降低废品成本。
2、“⼈单合⼀”实质就是⽬标管理⽬标管理是⼀种综合的以⼯作为单位和以⼈为中⼼的系统管理⽅式。
它是⼀个组织中上级管理⼈员同下级管理⼈员,以及同员⼯⼀起共同来制定组织⽬标,并把其具体化展开⾄组织每个部门、每个层次、每个成员,与组织内每个单位、部门、层次和成员的责任和成果相互密切联系,明确地规定每个单位、部门、层次和成员的职责范围,并⽤这些措施来进⾏管理评价和决定对每个单位、部门、层次和成员的贞献和奖励报酬等⼀整套系统化的管理⽅式。
“⼈单合⼀”模式就是将企业⽬标分解到各个定单上,将各个定单所承载的责任以分定单的形式下发给相关员⼯,由员⼯对各⾃的定单负责。
管理部门通过评价各个定单的完成情况对员⼯进⾏绩效考评。
(⼆)“⼈单合⼀”发展模式的企业条件1、“⼈单合⼀”模式是⼀种创新的管理模式,企业员⼯必须做到全员观念创新,树⽴“⼀切满⾜市场实际需求的经营,才是真正经营”的观念。
每年推进的合理化建议及质量JK⼩组活动,其实就是就在调动员⼯的智慧,通过发现⼯作中的好建议,逐步衍⽣出JK公关项⽬,条件允许的就发展成技术秘密、或者申报专利或者科研项⽬。
海尔集团人单合一模式分析作者:***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30期海尔集团作为管理模式改革的领先企业,其经历变革后所形成的人单合一模式一直以来都是各行各业所借鉴分析的典范。
但是我们从海尔人单合一之后的几年财报中不难发现,人单合一模式也是有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的。
本文在分析了海尔集团人单合一模式的经验之后,基于海尔集团的财报信息,并适当的将海尔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进行对比来阐述海尔集团人单合一模式存在哪些不足。
一、人单合一模式的经验分析(一)创新转型要跟上时代随着时代的飞速变化,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必然会要求企业针对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甚至是转型。
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如今的大环境,只有不断变革才能让企业始终留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除了大环境要求企业不断进行创新转型外,员工逐步年轻化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发展。
新一代的年轻人较上一代拥有更好的教育水平以及思想素质,他们把自己的人生规划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看的比较重要,而人力又是一个企业良好发展的驱动力量,因此,传统的科层制就无法对高端人才产生吸引力。
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正是对科层制的颠覆。
在2005年的时候人单合一被首次提出,这一模式正是海尔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勇于作出改变的结果。
而持续不间断的创新探索正是海尔能紧跟时代的基本条件。
(二)创新并夯实人力资源基础管理海尔集团很久以前就通过运用了“OEC”管理模式,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展示出来。
而人单合一更是将人单酬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海尔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始终能够与企业的大战略方向相吻合,海尔自2012年开始进入网络化战略阶段,人单合一的应用也有了七年的经验,这一阶段,海尔根据人单合一模式中的人单酬管理,明确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即建立投资驱动开放平台,鼓励员工创业,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各方共赢。
而海尔集团在人单合一2.0共创共赢生态圈模式中提出的“按单聚散人”也正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上的重大创新。
“人单合一”管理学对商业银行转型的启示后利率市场化时代叠加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面临着深刻的变化,不仅需要产品和服务等业务层面的创新,更需要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重塑整个组织架构,拉近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距离,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面对传统商业银行科层组织和复杂流程对扁平化价值链的制约,“人单合一”管理学对银行再造敏捷型组织和机制,给予了丰富的转型启示和借鉴。
下载论文网什么是“人单合一”“人单合一”是海尔集团在经营实践基础上创立的一种管理学模型。
“人”是指员工,”单”表面是指订单,实际上是指订单背后的客户。
“人单合一”说到底,就是用先进的互联网信息科技,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朴素理念。
再进一步,是管理学向极致人本主义的回归:对内以员工为本,对外以客户为本。
按照经典的管理学理论,在传统的工业化和制造业时代,工人不过是车间和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工厂生产出标准化、批量化的产品,然后满足市场和客户的单一需求。
与这种生产模式相对应的是,科层分明的权威式、命令式的大企业管理模式。
然而,随着产品技术越来越发达,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和多样化,工厂制、流水线式、科层命令和权威式的生产和组织模式就越来越不适应。
很难想象一个等级分明的权威式大型工厂,能够高效地生产出面向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多元化产品,并提供无微不至的售后服务。
仅仅层层汇报和请示,以及部门间和上下级的信息传递和执行摩擦,就会丧失转瞬即逝的机遇。
而面对壁垒森严的组织,也很难形成对客户个体的尊重。
因为要想客户得到人性化的产品体验,员工首先要得到人性尊重。
而大型工厂化和流水线式生产模式,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当前工业化已经步入高级阶段,尤其是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使工业服务化、定制化、个性化成为一种可能和趋势。
就是在这种市场和制造业升级背景下,海尔创新了“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就是为了打通价值的创造者员工,与价值的实现者客户之间的距离。
海尔“人单合一”管理:从到——对海尔“人单合一”管理模式的研究与现实思考14级人力资源管理系王雪1412193摘要:本文结合曹仰锋所著的《海尔转型:人人都是CEO》和其他部分文献中所描述的“人单合一”管理模式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并简要说明了“人单合一”管理模式进行迭代后的“人单合一”——共创共赢生态圈。
与此同时基于以上内容对海尔现实情况进行了一些思考,旨在理清海尔“人单合一”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并对其现实意义进行探讨。
关键词:海尔人单合一共创共赢现实思考一、海尔“人单合一”管理主要内容要了解海尔的“人单合一”管理模式,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人单合一”。
张瑞敏对“人单合一”的解释是“人就是员工,‘单’表面上是订单,本质是顾客资源,表面是把员工和订单连在一起,但订单的本质是顾客,包括顾客的需求、顾客的价值。
“人单合一”,也就是把员工和他应该为顾客创造的价值、面对的顾客资源‘合’在一起”。
图1大致呈现了海尔“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
该模式分为3个基本层次:第一层是运营体系,包括顾客价值,自主经营体,日清体系和闭环优化;第二层为支持平台和运营环境,包括全员式管理会计,交互与协调平台,管理无领导与两创文化;最中间一层是运营哲学,即经营人。
图11、“人单合一”——运营体系顾客价值顾客价值是整个模式的出发点,也是每个自主经营体的战略目标,属于运营战略,是海尔“战略金字塔”的最低端。
海尔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和机制来实现与顾客共创价值,主要是两准则一机制(图2),首先零距离准则识别顾客是谁需求是什么;第一竞争力准则规定海尔要创造的是具有第一竞争力的价值,同时黏住顾客。
第一竞争力就是解决用户难题的能力,黏住顾客就是要超越顾客的基本需求,满足顾客的差异化需求;一机制是“三预”机制,预算、预案、预酬,预算是指资源与目标的匹配,预案是完成目标的路径、风险防范措施等,预酬是根据创造价值的大小,约定事后薪酬。
图2自主经营体自主经营体是以创造并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以相互承诺的契约关系为纽带,以共创价值并共享价值为导向的自组织。
“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创新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海尔现在进行的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模式创新已经持续探索十年多时间,现在已经初步显现一些成果,但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个非常完善的体系,还需要持续创新探索。
我认为,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成功的企业。
我们的管理模式创新就是为了让海尔成为一个互联网时代的企业。
下面从“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三个逻辑递进的关系来看海尔在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创新。
一、“是什么”,是一个颠覆和变革传统管理体系和方式的探索,以满足互联网时代对速度的要求。
海尔进行的是一个颠覆和变革传统管理体系和方式的探索,以满足互联网时代对速度的要求,其变革和颠覆体现在三个角度上,即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和传统报表的变革颠覆。
(一)管理模式的“是什么”,体现的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变革,创新人单合一双赢的管理模式。
从管理模式变革角度,海尔探索将传统管理模式变为一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
人单合一,人就是员工,“单”表面是定单,本质是用户资源。
表面是把员工和定单连在一起,但定单的本质是用户,包括用户的需求、用户的价值。
人单合一,也就是把员工和他应该为用户创造的价值,面对的用户资源“合”在一起。
双赢,即员工不是根据上级下达任务完成的多少和好坏拿钱,而是以员工创造的用户价值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海尔对管理模式的变革是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传统管理模式与互联网时代管理模式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企业为中心制定的,而后者则是以用户为中心来制定,这是两者本质的区别。
海尔管理模式的变革可以回答管理大师德鲁克(Peter Drucker)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即德鲁克四问:谁是你的客户?什么是客户认可的价值?你从客户那里获得的成果是什么?你的客户战略是否与你的经营战略配合得很好?你的客户是谁?作为一个企业要回答这个问题都会有一定的难度,何况让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客户是谁,这个难度更大。
我们进行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探索已经将近十年,这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