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
- 格式:pdf
- 大小:7.94 MB
- 文档页数:20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简介一、项目背景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Field Epidemiology Training Program ,FETP),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一种先进的培训方式,它起源于195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开始的流行病学情报服务(Epidemical Intellegence Service, EIS)。
该培训模式旨在培养高级现场流行病学的核心骨干,同时可以通过培训的过程促进和加强监测—应急反应系统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疾病爆发流行和其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
多年来,WHO等有关国际组织一贯致力于在全球推广和建立FETP,先后有3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相继建立了类似于现场流行病学或实用流行病学的培训项目。
目前,FETP及其类似的培训项目已先后在五大洲的35个国家开展,其中既包括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包括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
到目前为止已培养出2300多名学员,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其多数已成为各国公共卫生领域的技术中坚。
而且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已形成了成熟的办学模式,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适应公共卫生发展日益全球化的形势需要,我国卫生部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分重视在中国建立FETP的发展前景,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即开始着手筹划准备,除选派优秀学者出国学习和借鉴外,还与有关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交流与协作关系。
2001年10月,在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大力支持下,正式启动了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CFETP), 从此,中国按照国际统一、规范的现场流行病学培训模式,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和服务体系,这是中国公共卫生发展史上具有长远影响的重要举措。
CFETP的培训目的不仅是培养数量不多的高级流行病学人才,更为重要的是以此发挥辐射作用,促进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
所参加培训的学员不仅是学生,更重要的是使学员逐步成为国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现场流病培训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由于流行病的频繁爆发,对于现场流病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开展现场流病培训实施方案,提高员工对于流行病的防控意识和应对能力,已成为企业必须重视的工作。
二、培训目标
1. 提高员工对于现场流病的认识和了解,掌握基本的防控知识;
2. 增强员工的防病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有效应对突发流行病事件。
三、培训内容
1. 流行病基础知识普及:包括流行病的定义、特点、传播途径等;
2. 现场流病防控措施:包括个人防护、环境清洁、消毒等;
3. 突发流行病事件应急处理:包括疫情通报、隔离处置、人员疏散等;
4. 现场模拟演练:通过实际场景模拟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四、培训方式
1. 线上培训:通过网络直播、视频教学等形式进行流行病防控知识
普及;
2. 线下实操:组织现场模拟演练,让员工亲身参与,加深印象,提
高学习效果。
五、培训评估
1. 考核方式:通过考试、实际演练等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效果评估;
2. 效果评估:收集员工反馈意见,了解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训方案。
六、培训保障
1. 资源保障: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料和设备;
2. 人员保障: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指导,保证培训效果。
七、总结
通过现场流病培训实施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员工对于流行病的防控
意识和应对能力,保障企业员工的健康安全。
同时,也为企业应对
突发流行病事件提供了有力保障。
希望全体员工能够认真参与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健康状态。
培训小结会议名称: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第十八届年会会议时间:2023年8月23日-24日本次年会由中国疾控中心及中华预防医学会联办,旨在开展年度的学术培训和学术交流。
会议汇聚了许多优秀的专家学者,他们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分享了最新的成果和应用经验。
首先,在不同的专题报告中,我们了解到了现场流行病学在疾病监测、疫情防控、健康政策制定等方面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通过他们的报告,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现场流行病学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重要作用。
其次,与会现场流行病学从业人员纷纷分享了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互动交流的环节让我们感受到了碰撞思想的火花,也启发了我们对现场流行病学的更深层次思考。
并且,通过与同行的交流,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启迪,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合作氛围。
此外,本次年会还举办了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成果展示和交流会。
参与的培训项目总结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展示了精细化监测、快速应对、数据分析和预测等方面的创新成果。
这些成果无疑推动了我国现场流行病学事业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在本次年会中,我还了解到了现场流行病学在疫苗研发、疫情防控、健康政策制定等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例如,在新型传染病防控领域,如何利用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和决策支持,以实现更加精准的干预措施,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此外,数据隐私、信息安全等问题也是现场流行病学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的方面。
通过这次年会,我不仅充实了自己的知识储备,还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了更广泛的合作联系。
在未来,我将继续不断学习现场流行病学的最新理论与方法,将知识转化为实践,为促进公共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2023年河源市卫生健康系统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职业技能竞赛试题满分40分,答题时间20分钟。
一、基本信息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单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手机号: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判断题(每题0.5分,共5分)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参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布雷图指数(BI)和诱蚊诱卵器指数(MOI)小于5为控制登革热传播的阈值。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诺如病毒是一种含包膜的病毒,常用消毒剂是含氯消毒剂,酒精对其杀灭作用不佳。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采集咽拭子或肛拭子等用于核酸检测时不可以使用灭菌人造纤维拭子和塑料棒,因为这类材料中含有核酸扩增抑制剂。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AFP监测病例的诊断要点是慢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厂矿等集体单位中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或风疹病例即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肉毒梭菌食物中毒表现无明显胃肠道症状。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温米粉、银耳、木耳等食品如储存不当受到污染产生了米酵菌酸毒素,通过高温加热烹制后可消除毒素,仍可食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的核心问题是了解发病与进食的关系。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三、单选题(每题0.5分,共15分)1.为研究某时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感染率及其分布特点,在H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个社区,对社区全体居民进行查体并填写健康调查问卷。
广东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培训效果评估作者简介:李东悦(1971-),女,主管医师,主要从事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
【摘要】目的:对广东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进行效果评价,了解存在问题和发展需求,为今后继续举办该项目提供决策参考。
方法:分别设计学员、学员单位领导及专家评价调查表和学员工作业绩调查表,对项目和学员进行调查;用EXC EL建立数据库,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82.6%的学员认为培训目标全部或较好实现,96%的学员单位领导和专家对项目整体评价很好或较好;学员参加培训后“八种能力”基本得到全面提升,尤其是“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组织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控制工作能力”、“撰写工作总结、科研论文和演讲能力”和“培训指导能力”等提高较大;与新闻媒介和大众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进步较小。
学员单位有79.2%的领导及专家认同学员的专家地位;学员单位领导和专家对学员结业后的工作表现满意度达88.2%。
学员结业后开展多种重要工作的业绩较入学前有显著增加。
结论:广东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学员“八种能力”明显提升,工作表现得到单位的认可,培训目标基本实现,项目是成功的,有必要继续举办。
但是,要加强某些薄弱环节的能力培养。
【关键词】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评估【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6763(2008)05-0006-04李东悦曾四清李健罗焕金骆杰(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510300)广东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G D FETP)是2003年“非典”之后广东省卫生厅启动的一项重点培训项目。
该项目于2004年7月开始举办第一期,至今已举办3期(第三期在读),前两期23名学员已结业。
为了评价项目培训效果,了解存在问题和发展需求,为继续举办该项目提供决策依据,于2008年4月对项目进行了评估。
本文主要对23名结业学员参加培训后的能力提升和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评价。
现场流行病学重点案例集
1. COVID-19疫情
COVID-19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传染病,于2019年底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首次爆发,之后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
疫情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和严格的防控措施。
流行病学家通过对病例的追踪和分析,揭示了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高危人群,为疫情的控制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2. 萨斯病毒(SARS)
SARS是一种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
疫情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省首次爆发,之后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
流行病学家通过对病例的追踪和分析,揭示了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高危人群,为疫情的控制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3. 黄热病
黄热病是一种由黄热病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出血热。
疫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传播。
流行病学家通过对病例的追踪和分析,揭示了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高危人群,为疫情的控制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4. 猪流感
猪流感是一种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疫情在2009年首次在墨西哥爆发,之后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
流行病学家通过对病例的追踪和分析,揭示了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高危人群,为疫情的控制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5. 大肠杆菌感染
大肠杆菌感染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胃肠道感染。
疫情在生鲜食品和水源中广泛传播。
流行病学家通过对病例的追踪和分析,揭示了病菌的传播途径和高危人群,为疫情的控制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现场流行病学与现场流行病学培训测试单选题:1.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暴发,以下哪项不是开展现场调查的优先目的:A.控制疾病进一步蔓延,预防类似疾病暴发B.探索病因,获得更多关于疾病的信息C.发现薄弱环节,加强或建立疾病监测系统D.撰写论文投稿发表单选题:2.病因是指引起疾病的原因,病因是为疾病控制服务的。
以下哪些描述是不合适的?A.病因有流行病学病因和病原学病因。
B.群体性不明原因,通常指病原学病因尚不明确。
C.人类对疾病的病因是不断深入的,所以防控措施也不断精准。
D.对于病因不明疾病的预防,几乎无能为力。
单选题:3.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现场调查的基本原则:A.控制优先原则B.实事求是原则C.现场调查与临床、实验室结合的原则D.以上都是单选题:4.2020年基层疫情防控能力提升-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以下哪项不是培训项目产出的必需要求:A.参加培训的学员需全程参加现场流行病学培训。
B.完成1次应急现场调查、1项数据质量核查和1项监测数据分析,完成报告并通过毕业答辩。
C.学员需在培训期间至少参加1次省级或以上相关会议,且至少1次在会议上作口头汇报、展板交流或摘要被录取。
D.撰写一篇论文并投稿。
单选题:5.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现场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在下列情形中的应用:A.要解决的问题具有突发性,必须尽快做出正确反应。
B.必须亲自到现场去调查、解决现场实际发生的问题。
C.调查深度或广度可能受到限制。
D.以上都是单选题:1.公共卫生监测中,不对健康相关数据进行哪项内容A.收集B.分析C.复核D.解释单选题:2.以下对公共卫生监测用途描述错误的是?A.对疾病或可能疾病的严重性进行研究B.对疾病的趋势和模式、风险因素和致病因子进行监测C.对疾病发生和分布的突然改变进行探测D.对项目、政策和优先工作领域设定提供数据单选题:3.与慢性病相关的监测系统是?A.AFP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B.高温中暑病例报告信息系统C.预防接种信息系统D.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单选题:4.决定公共卫生监测质量最关键的环节是?A.诊断/发现B.采取行动C.分析解释D.信息沟通单选题:5.公共卫生监测不能用于?A.数据收集B.触发行动C.指导政策D.评价项目单选题:1.监测数据收集的方式包括:B.哨点监测C.主动和被动监测D.主动监测单选题:2.下面哪项不是主动监测的特点:A.花费较少B.质量可控C.真实可靠D.持续性差单选题:3.下面对于监测“零报告”的描述哪项正确:A.没有报告B.忘记报告C.数据丢失D.没有发现单选题:4.实验室监测是疾病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疾病防控发挥重要的作用,请指出下面哪项不是实验室监测的主要作用:A.追溯来源B.宣传动员C.查找病因单选题:5.下面哪项不属于常规监测系统的缺陷:A.不及时B.不敏感C.不规范D.不连续单选题:1.当社区中出现鼠疫或者肺炭疽症状者时,为了尽可能多地搜索出病例,在制定病例定义时,应首要考虑:A.灵敏度B.特异度C.准确性D.阳性预测值单选题:2.特异性高的病例定义是指:A.可能仅仅包括真正的病例,或包括大多数的真正病例B.被认为是松散且宽泛的定义C.包括了比敏感病例定义更多的病例D.对病例的确认程度比较低单选题:3.在暴发的早期,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拟定病例定义必须:A.有很好的灵敏度B.有很好的特异度C.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D.包括可能的暴露因素单选题:4.下述关于病例定义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在制定病例定义时可以考虑制定疑似、可能及确诊病例等不同级别B.在导致发病的病原体明确时,确诊病例应包含对该病原体的实验室检测结果C.疑似病例一般只包括临床症状及体征D.在疑似、可能及确诊三级病例定义当中,确诊病例包含的非病例最多单选题:5.下述关于一览表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一览表是对收集到的病例信息进行展示的工具B.一览表包含行和列C.每列代表单个病例的数据D.为保护患者的隐私,在一览表中不应标注患者的姓名单选题:1.下面哪项属于数据质量问题:A.报告完整B.格式一致C.重复报告D.报告及时单选题:2.如何提升数据质量:A.纸质报表B.电话报告C.人工抄写D.电子数据库单选题:3.质量较差的监测数据不利于A.决策规划B.发表论文C.科学研究D.得到表扬单选题:4.数据录入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A.不敏感B.不完整C.不及时D.不规范单选题:5.合并数据时,如何确保质量:A.多人操作B.随时合并C.及时备份D.检查审核单选题:1.众数是:A.最小和最大值的中间值B.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C.一半的观察值在其上,一半的观察值在其下D.统计上跟所有的值最接近单选题:2.中位数是:A.最小和最大值的中间值B.出现频次最高C.一半的观察值在其上,一半的观察值在其下D.统计上跟所有的值最接近单选题:3.某公司87名员工参加婚宴后(共有员工460人),3天内先后39人发病,经调查确定为一起沙门氏菌暴发,计算该暴发的罹患率?A.0.0045B.0.085C.0.19D.0.45单选题:4.某地区的一所寄宿学校的学生暴发了水痘,从9月份持续到12月份。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结业一、单选题1.国家现定报告的法定传染病分几类几种()[单选题]*A、3类38种B、3类39种C、3类40种D、3类41种√E、3类42种2.山北省江城市某乡发生登革热暴发疫情,拟开展病例搜索调直,"病例定义"的最重要的要求为:()[单选题]*A、代表性B、及时性C、敏感性√D、特异性E、科学性3.甲乙两地年龄标化死亡率相等,而甲地粗死亡率低,原因是()[单选题]*A、两地人群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甲地诊断比乙地更准确C、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D、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VE、甲地诊断不如乙地准确4.某地高速公路交警统计,发生车祸的司机65%都是酒后驾车。
因此,认为酒后驾车是高速公路发生车祸的主要原因,该结论()[单选题]*A、正确;B、不正确,因为比较不是在率的基础上;√C、不正确,因为没有比较组;D、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显著性检验;E、不正确,因为患病率代替了发病率。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前需要准备的工作不包括()[单选题]*A、指派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人员和临床医生组成现场调查组B、现场调查表的准备C、采样设备和器材D、个人防护用品E、核实诊断√6.根据《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黄色”表示: ()[单选题]*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E、五级7.猴痘被纳入法定传染病进行报告的时间为()[单选题]*A、2023 年9 月20 日√B、2023年9月21日C、2023年9月22日D、2023年9月23日E、2023年9月24日8.下列哪个是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单选题]*A、新生儿增加B、易感人口迁入C、免疫人口死亡D、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E、传染病流行V9.标本采集和运送过程中最首要的原则是[单选题]*A、采集方法得当B、运送及时C、冷藏运输D、生物安全√E、专人负责10.某镇多年未发现伤寒,某年秋季发现一例伤寒后,在同一街道相继发生了3例二代伤寒病例,这可能是伤寒的一起()[单选题]*A、散发B、暴发√C、带入D、大流行E、复发11.某防疫站通过该区全年"传染病报告卡”的整理分析,可计算出传染病的()A、患病率[单选题]*A、患病率B、实际发病率C、报告发病率√D、罹患率E、续发率12.某地一项有关高血压的横断面研究表明:男性45~55岁组有高血压者占13% ,女性占15%o从而得出结论,该年龄组男性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较女性小。
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一五”卫生人才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06.02.13•【字号】粤卫[2006]24号•【施行日期】2006.0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一五”卫生人才规划》的通知(粤卫〔2006〕24号)各地级以上市卫生局,厅直属各单位:现将《广东省“十一五”卫生人才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地本单位“十一五”卫生人才规划。
二○○六年二月十三日广东省“十一五”卫生人才规划实施卫生人才战略,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卫生人才队伍,是新世纪我省卫生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
为全面加快我省卫生人才事业发展,适应我省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预防、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确保我省率先基本实现卫生事业现代化,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开展“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我省卫生人才队伍的基本状况(一)全省卫生人才队伍的总体情况据统计,2004年,全省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5744家,卫生人员34820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83351人,占81.4%;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数分别为15068人、20921人、28863人,占卫生人员的比例分别为4.3%、6.0%、8.2%。
卫生人员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占0.9%;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占5.8%;中级资格的占19.2%;初级及以下人员的占74.1%。
具有博士学位的占0.5%;硕士学位的占1.9%;本科学历的占15.2%;大专学历的占18.9%;中专及以下的占63.4%。
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113266人,注册护士92287人,药剂人员27682人,检验人员13585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36531人,其所占卫技人员比例分别为40.0%、32.6%、9.8%、4.8%、12.9%。
广东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佛山高明手足口病调查 珠海金葡菌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学员开展“厕所”课题调查 学员参加狂犬病知信行调查学员参加广东省腹泻负担调查学员与清远FETP交流GDFETP 简报现场调查一起金葡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体会 3月26日,珠海市疾控中心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网络直报珠海市香洲区部分幼儿园出现学生聚集性呕吐事件,初步怀疑与饮用珠海维维大亨乳业有限公司(简称“大亨公司”)的一批奶制品有关,且此批奶制品已流向部分珠三角地市。
3月27日,由公卫所、微检所、现场流行病学班学员组成的调查组分赴珠海、江门等市调查。
截止31日,珠海、江门两市共报告184名病例。
患病学生均饮用了珠海市维维大亨乳业公司生产的高钙奶饮品(150ML杯装),在高钙奶及患者呕吐物中均检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
结合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等结果,此次事件为饮用被金葡菌污染的奶制品引起的食物中毒,生产原料中某批次奶粉为可疑污染来源。
我与同学一起在珠海市开展调查。
抵达珠海市已是四点多,在简短的情况通报后,我们与珠海的同行一起到大亨牛奶厂实地调查。
珠海市疾控中心的同行已经在短时间内做了大量的工作,经过病例搜索已经确定了此次食物中毒事件涉及了3家幼儿园152名学生,并从三家幼儿园的食谱追溯中确定了可疑食物“大亨高钙奶”并通过相关部门的协作停止了该厂部分可疑产品的销售。
从我们的现场调查的情况看,大亨高钙奶的生产车间里面除了填料漏斗外生产线都是封闭的,在现场碰到了几名工人,我们检查了手部后发现有两个工人手部有伤口,其中一名工人是该车间的配料工人。
我们也从厂家取到了当月生产的原料配料单及3月26日产品送货范围。
从送货单情况看,大亨高钙奶配送的还有其余4家幼儿园,但是并未收到病例报告。
第二天,我们与珠海市同行一起分组前往幼儿园调查,在其余的幼儿园里访谈了老师,确实没有病例的出现。
如果是同一批产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随后的访谈和分析了配料情况后发现虽然是同一批产品但是分两天生产的,而两天的原料是不同的,一部分是奶粉一部分是原料奶,而在同一天生产的另一批标号不同的产品中也检出了金葡菌肠毒素。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培训体会与收获在过去的几天里,我参加了一个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的培训。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经历,让我获得了许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我的思维方式和职业发展。
通过这个培训项目,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流行病学的定义、原理和方法。
我们了解了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这些知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培训项目中的实践环节对我来说是一个宝贵的机会。
我们分成小组,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次流行病学调查。
我们学习了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的方法。
我们去了一个当地的社区,对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通过这个实践环节,我亲身体验了流行病学调查的具体操作过程,也感受到了实践带来的挑战和乐趣。
除此之外,培训项目还组织了一些专题讲座和研讨会。
我们听取了一些领域专家的讲座,了解了流行病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应用。
我们还参加了一些小组讨论和分享会,与其他培训学员交流和分享我们的学习心得。
这些活动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增强了我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通过这个培训项目,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对流行病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学会了如何设计和实施流行病学调查,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
这些技能对于我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将帮助我更好地从事流行病学研究和疫情防控工作。
我学会了如何团队合作。
在培训项目中,我们需要与其他学员合作完成实践任务。
这要求我们相互协作、互相支持。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互动,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也学会了如何有效地沟通和解决问题。
这些团队合作的经验将对我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有帮助。
通过这个培训项目,我结识了许多同行业的专业人士。
我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单位,但都对流行病学研究和疫情防控工作充满热情。
我们在培训项目中建立了联系和友谊,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相互支持和合作。
这个人际网络对于我的职业发展和学习交流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加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
1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介绍现场流行病学培训起源于XX1951年建立的两年制流行病学XX服务项目(EIS),起初以突发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培训为主,现已拓展为众多公共卫生领域实用型高级现场流行病学人才培训的旗舰项目。
由于EIS“干中学”培训模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经XX(XX)倡导与推X,该模式已成为全球培养高级现场流行病学人才的通用方法,XX国相继成立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使全球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和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大幅提高,并逐渐XX了全球流行病学培训和公共卫生干预网络(TEPHINET)。
2021年10月,为适应我国疾控机构XX转型和公共卫生应对的迫切需要,培养急需的现场流行病学高级人才,并在XX层面组织一支队伍,开展重要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同时,与国际接轨,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在XX和XX儿童基金会(UXXCEF)的倡导和资助下,XX卫生计生委(原)组建了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Chinese FieldEpidemiology TraiXXng Program,简称CFETP),建立了疾控司司长为主任,多司局参加的执行XX,由中国预防医学(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负责CFETP日常运转、组织实施。
2021年起,XX两国**将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纳入两国“新发传染病(EID)”合作项目,XXCDC向CFETP派驻了长期顾问。
2021年起,CFETP纳入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正式XX,并于2021年起由XX财XX经费常规支持项目。
经过16年来的不断,CFETP取得了巨大成绩。
至2021年共招收了298名XX,累计开展了2200多项应急调查、疾病监测和专题研究等培训XX活动,提出了大量疾病防控和完善公共卫生XX策措施的建议,对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
至2021年CFETP已有13期共223名毕业生,分布在XX和28个省及地方门,成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疾病预防控制的领军和骨干人才,对缓解我国卫生应急高级现场人才缺乏的局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