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加工学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56
《粮油加工学》课程教案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撰稿人:涂瑾2008年 07月教学课题:第一章 概述课型:理论课对象:食品工程教学目的:1、掌握:粮油加工学的范畴;本门课程涉及的主要内容。
2、熟悉:粮油加工的历史,现状和前景展望。
重点与难点::粮油加工学的范畴;本门课程涉及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总学时为2学时教学步骤、内容一、粮油加工学的范畴二、粮油加工的历史和现状三、粮油加工学的主要内容三、开创粮油加工业的新局面思考题:1、查阅资料了解目前粮油加工最新研究进展。
教学课题:第二章 稻谷制米课型:理论课对象:食品工程教学目的:1、掌握:稻谷的工艺品质;稻谷制米的主要工艺过程,各道工序的目的和原理;稻谷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2、熟悉:稻谷品种与大米品质关系。
重点:稻谷制米的主要工艺过程,各道工序的目的和原理。
难点:稻谷的工艺品质。
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总学时为2学时教学步骤、内容一、稻谷的工艺品质1、稻谷的分类、子粒结构和化学组成2、稻谷子粒的物理性质及结构力学性质二、稻谷的清理1、清理的目的与要求2、清理方法及机理3、常规稻谷加工清理流程三、砻谷及砻下物分离1、砻谷2、谷壳分离3、谷糙分离四、碾米的基本原理五、成品及副产品的整理六、稻谷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1、稻壳综合利用2、米糠综合利用思考题:1、为什么要砻谷?不经砻谷而直接碾米行否?为什么?2、糙米的营养价值优于精米,为什么还要碾米?教学课题:第三章 稻谷精深加工课型:理论课对象:食品工程教学目的:1、掌握:蒸谷米,免淘洗米,营养强化米,米粉的概念,加工原理和工艺过程。
2、熟悉:稻谷精深加工的目的及意义;各种米制品的类型。
重点:几种米制品生产工艺过程。
难点:稻米的营养强化。
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总学时为4学时教学步骤、内容一、蒸谷米的加工1、蒸谷米的特点2、蒸谷米的生产二、免淘洗米加工三、营养强化米加工四、米粉和米制品的加工1、米粉的加工2、方便米粉的加工思考题:1、为什么要对米进行营养强化?2、蒸谷米营养保持的原理是什么?教学课题:第四章 小麦制粉课型:理论课对象:食品工程教学目的:1、掌握:小麦的种类和加工特性;配麦,润麦的概念;小麦制粉的基本原理,过程和机械设备;粉路的概念和粉路的设计;专用粉和等级粉的概念和生产方法。
粮油加工学知识点总结一、粮油加工学的基本概念1.粮油加工学的定义粮油加工学是指将粮食、油料等农产品经过一定工艺流程,利用专门的设备和加工技术,制备成粮油制品的科学和技术。
2.粮油加工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粮油原料的种类、性质和加工流程,粮油加工中使用的设备和工艺技术,以及粮油制品的质量安全与改良等方面内容。
3.粮油的基本概念粮油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食品之一,主要包括大米、小麦、玉米、豆类、花生、菜籽等谷物和油料,是人体所需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粮油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1.粮油加工的基本工艺粮油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清选、碾磨、脱壳、研磨、蒸煮、挤压、浸提、榨油、精炼等环节。
2.粮油加工的设备粮油加工中常用的设备包括清选机、磨粉机、脱壳机、蒸煮机、挤压机、榨油机、精炼机等。
这些设备可以根据加工原料的不同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使用。
3.粮油加工的工艺技术粮油加工的工艺技术包括清选工艺、脱壳工艺、研磨工艺、蒸煮工艺、挤压工艺、榨油工艺、精炼工艺等。
这些工艺技术可以根据加工原料的特点和产品要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4.粮油加工的质量控制粮油加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原料质量管理、加工过程的控制、产品的检测和分析等环节,以保证粮油制品的安全、卫生和品质。
三、粮油加工学中的关键技术和应用1.粮油加工的关键技术粮油加工的关键技术包括新型加工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新型工艺技术的创新和改进、粮油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
2.粮油加工的应用粮油加工技术在食品工业、食用油品牌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推动食品产业的发展。
四、粮油加工学的发展趋势1.粮油加工设备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粮油加工设备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未来,随着智能制造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粮油加工设备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2.粮油加工工艺技术的创新在粮油加工工艺技术方面,越来越多的环保节能技术将被引入到粮油加工中,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食品粮油加工学整理填空1、粮油原料的化学组成是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为主。
2、饼干可分为酥性饼干、韧性饼干、发酵饼干、粗饼干、甜酥饼干、薄脆饼干。
3、面粉中的蛋白质主要有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麦球蛋白、麦清蛋白。
其中面筋的主要成分是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麦谷蛋白决定面团的弹性。
4、变性淀粉的生产方法:湿法、干法、滚筒干燥法和挤压法,以湿法为主,挤压法和滚筒干燥法均是生产预糊化淀粉的方法。
5、压榨过程三要素:压力、黏度、油饼成型6、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胰蛋白酶抑制素、红细胞凝集素7、油脂精炼的五个工艺:脱胶、脱色、脱酸、脱蜡、脱臭8、大豆蛋白的功能性质:乳化性、吸油性、吸水性和持水性、黏度、凝胶性、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9、传统豆制品生产的基本原理就是制取不同性质的蛋白质胶体的过程。
名词解释1、糙米:稻谷子粒由颖(外壳)和颖果(糙米)两部分组成,制米加工中稻壳经砻谷机脱去而成为颖果,工艺上称为糙米。
2、爆腰率:爆腰米粒占试样的百分率。
爆腰为糙上的横向裂纹。
3、砻谷:稻谷加工中脱去稻壳的工艺过程。
4、焙烤食品:是指以面粉为基础原料,加上油、糖、蛋、奶等一种或几种辅助原料,采用焙烤工艺定型和成熟的一大类固态方便食品。
主要包括面包、饼干、糕点三大类。
5、粗面筋:面团在水中搓洗时,淀粉、可溶性蛋白、灰分等成分渐渐离开面团而悬浮于水中,最后剩下一块具有粘弹性和延伸性的的软胶状物质。
6、损伤淀粉:小麦制粉时,由于磨的挤压、研磨作用,有少量淀粉粒的外膜被破坏,这样淀粉就是损伤淀粉。
7、面团的形成时间:从面团开始加水到面团稠度到最大时所需的搅拌时间。
8、淀粉降落值:以α-淀粉酶能使淀粉凝胶液化、使黏度下降这一原理为依据,以一定质量的搅拌器在被酶液化的热凝胶糊液中下降一段特定高度所需要的时间(s)来表示。
9、人造奶油:精制食用油添加适量水、乳粉、色素、香精、乳化剂、防腐剂、抗氧化剂、食盐、维生素等辅料,经乳化、急冷捏合而成的具有天然奶油特色的可塑性奶油制品。
粮油加工学主讲:李小平第一章概述粮食和油料是主要的农产品,粮油加工产品是我国人民膳食结构的主体,粮油工业是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在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粮油加工与转化对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振兴农村经济、繁荣市场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粮油加工学的范畴1 粮油加工的原料农产品:种植业所收获的产品统称为农产品,包括粮、棉、油、果、菜、糖、烟、茶、菌、花、药、杂等。
狭义:即指粮油原料。
粮油原料的种类三大部分八大类别粮油原料的特点:粮油原料主要是农作物的籽粒,也包括富含淀粉和蛋白质的植物根茎组织,如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油菜籽、马铃薯、甘薯等。
其化学组成是以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为主。
2、粮油加工的范畴食品工艺学:是一门应用技术,它以现代化学、物理、机械、材料、医学和电子学等为基础,研究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工艺、设备及质量控制和保障问题,保证生产出具有贮藏性、营养与功能性、感官功能易接受性、方便性、外包装可靠性、卫生与安全性的食品。
它以了解食品原料的性质为基础,以研究加工工艺过程为重点,以生产出高质量的食品为目标。
它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了人们日常所理解的食品生产的所有领域,是食品工程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粮油加工学:是食品工艺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以粮食、油脂为主要原料制造食品的技术问题,同时研究粮油精深加工和转化的基本原理、工艺和产品质量粮油加工的范畴:以粮食、油料为基本原料加工成为粮食、油脂成品,进一步制得各种食品和工业及化工产品的过程都属于粮油加工的范畴。
粮油加工学的范畴:以粮食、油料为基本原料加工成为粮食、油脂成品,进一步制得各种食品和工业及化工产品的过程都属于粮油加工的范畴。
二、粮油加工学的主要内容1、粮食的研磨加工2、以米、面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3、植物油脂的提取、精炼和加工4、淀粉生产5、淀粉的深加工与转化6、植物蛋白质产品的生产7、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三、粮油加工的重要意义(一)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1、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和食物结构当今世界的三种食物消费模式:欧美模式,主要特点是以动物食物为主,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日本模式,主要特点是动植物食物消费量比较均衡,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比较适中,基本符合营养学标准;发展中国家模式,以植物性食物消费为主,热量基本可以满足需要,但蛋白质和脂肪的摄人量不足,营养成分不全。
一、名词解释:1、千粒重:是指1000粒稻谷的质量,以g为单位,一般都以风干状态稻谷籽粒进行计量。
2、密度:是指稻谷子粒单位体积的重量,以g/cm3或g/L为单位表示。
3、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内稻谷的质量,用g/L或kg/m3表示。
4、谷壳率:指稻壳占净稻质量的百分率。
5、出糙率:是一定数量稻谷全部脱壳后获得全部糙米质量(其中不完善粒折半计算)占稻谷质量的百分率。
6、散落性:是指谷物颗粒具有类似于流体且有很大局限性的流动性能。
谷物群体中谷粒间的内聚力很弱,容易像流体一样产生流动,但自然下落至平面时只能形成一圆锥体,而不像液体形成一个平面。
7、自动分级:固体颗粒群体在流动或受到振动时,由于颗粒之间在形状、大小、表面状态、密度和绝对质量等方面存在差异,性质相同的颗粒向某一特定区域集聚,造成颗粒群体的重新分布即自然分层,这一现象称之为自动分级。
8、爆腰率:米粒上的横向裂纹称为爆腰,爆腰率是指爆腰米粒占试样的百分率。
腹白度:米粒腹部乳白色、不透明部分的大小,与米粒强度有关。
9、粗面筋;面团在水中搓洗时,淀粉、可溶性蛋白质、灰分等成分逐渐离开面团而悬浮于水中,最后剩下一块具有黏弹性和延伸性的软胶状物质,即粗面筋。
粗面筋含水65%---70%,故又称湿面筋。
湿面筋经烘干除水后即得干面筋。
10、变性淀粉:利用物理、化学或酶法处理,改变原淀粉的天然理化性质;增加其某些功能性或引进新的特性,使其更适合于一定应用的要求的淀粉统称为变性淀粉11、淀粉糊化;将淀粉乳加热,淀粉颗粒可逆性吸水膨胀,加热至某一温度时,颗粒突然膨胀,晶体结构消失,逐步形成粘稠的糊状物质。
12、淀粉老化;淀粉稀溶液或淀粉糊在低温下静止会使浑浊度增加,溶解度降低,甚至出现沉降,如果冷却速度快,溶胶体就会变成凝胶体,该现象称淀粉老化。
13、损伤淀粉;在小麦制粉过程中,由于磨的挤压、研磨作用,有少量淀粉粒的外被膜被破坏,这样的淀粉称为损伤淀粉14、碘价:每100g油脂吸收碘的克数。
粮油制品分类:按加工程度分:初加工,深加工初加工(粗加工):是指农产品收获后年,为了保持产品原有的营养物质免受损失或者为适应运输、贮藏和再加工的要求,所进行的初步加工处理过程。
深加工:在初加工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较为精细的加工。
千粒重:1000粒稻谷的质量。
密度:指稻谷籽粒单位体积的质量。
容重:单位容积内稻谷的质量。
出糙率:至一定数量稻谷全部脱壳后获得全部糙米质量占稻谷质量的百分率。
散落性:指谷物颗粒具有类似于流体具有很大局限性的流动性能。
二章稻谷制米三大过程:清理→砻谷→碾米一,清理1、定义:去除原料中的非原料部分和异种粮粒的作业。
2、作用:保护设备;提高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二,清理工艺效果的评价指标:净粮提取率和杂质去除率。
a)净粮提取率=清理后净谷量/清理前净谷量×100%b)杂质去除率=(清理前含杂量-清理后含杂量)/清理前物料含杂量×100%c)下脚含粮率,通常以粒/千克表示三,清理方法及原理1、风选法:根据粮粒与杂质在悬浮速度等空气动力学性质方面的差异,利用一定形式的气流使粮粒与杂质分离。
设备:吸式风选机、吹式风选机、循环风选机。
悬浮速度:垂直上升的稳定气流中,物料处于悬浮状态所需的气流速度。
2、筛选法:①原理:根据粮粒与杂质宽度厚度和长度以及形状的差别,借助筛孔分离杂质或将物料进行分级的方法。
合适的筛孔尺寸的筛面组合②筛选法必须具备的3个基本条件:a 选择适当的筛面和筛孔b筛面上料层不宜超过一定厚度,应使物料有充分接触筛面的机会c保证物料与筛面之间有适宜的相对运动速度③筛面形式:冲孔筛、编织筛④筛孔形状:圆形孔、长形孔、三角形孔、鱼鳞孔⑤筛孔的表示方法:φ6(直径),□1.5×20(宽×长),△3(边长)⑥常见的筛选设备:a 初清筛:鼠笼式、滚筒式B 振动筛 c 平面回转筛 d 溜筛 e 圆筛3、密度(比重)分选法:根据粮粒与杂质密度不同,在流体介质中,结合适当的工作面使之分离。
粮油复习题1、什么是粮油加工学?以化学、机械工程学和生物工程学为基础,研究粮油精深加工和转化的基本原理、工艺和产品质量的科学。
2、什么是食品工业?以粮食、油料为基本原料,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技术进行加工转化,制成供食用的成品或半成品的生产领域的统称。
3、传统的粮油加工的含义?粮油加工主要是指谷物的脱皮碾磨和植物油的提取,加工产品主要是米、面、油以及各种副产品第一章1、谷物类、豆类食、油料类、薯类等食品原料的代表物种有那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谷物的种子含有发达的胚乳,主要由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其他养分组成。
谷物种类很多,主要有稻谷、小麦、玉米、高粱、粟、大麦、燕麦等2、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小麦分成哪些种?按播种期分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2种按麦粒的皮色分可分为红皮麦、白皮麦和花麦3种按麦粒的粒质分可分为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按国标要求分在GB 1351—2008小麦中,根据冬小麦和春小麦的皮色和粒质分为以下5类硬质白小麦软质白小麦硬质红小麦软质红小麦混合小麦第二章1、常见的普通玉米品种有哪些?马齿型子粒呈马齿形,胚乳的两侧为角质,中央和顶端均为粉质。
硬粒型子粒呈圆形或方形,胚乳周围全是角质。
中间型马齿型和硬粒型各占一半。
硬偏马型硬粒型占75%左右。
马偏硬型马齿型占75%左右2、特种玉米的概念是什么,有哪些品种?指具有各种特殊用途的各种玉米的总称.高赖氨酸玉米,高直链玉米,高油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糯玉米3、高直链玉米淀粉加工方法怎样?高直链玉米淀粉需进行加压糊化,其淀粉膜特性很好。
第三章1、构成小麦蛋白质的蛋白主要有哪几种?小麦中的蛋白质主要可分为:麦胶蛋白、麦谷蛋白、麦白蛋白、球蛋白等4种,其余还有低分子蛋白和残渣蛋白。
2、在小麦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中,哪种氨基酸是限制氨基酸。
小麦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中,赖氨酸质量分数少,是限制氨基酸。
3、稻谷中含哪些维生素,分布如何?稻谷中所含维生素主要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其次还有少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E。
《粮油加工学》期末复习第一章概述1.广义的农产品是指凡种植业收获的东西。
狭义的一般是粮油产品。
所谓粮油加工是指将粮食油脂原料经过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方法经过初加工或精深加工成为成品的过程。
一般包括谷物的脱皮碾磨和植物油的提取。
2.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先是从国外引进小麦制粉生产线,后又自行研制各种设备,方便面的产量也增大,油脂制油工艺提高,淀粉加工产量增加。
面粉也开始向专用粉发展,同时,加入WTO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3.在食用食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遵循一个准则就是:“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
第二章稻谷制米及稻谷的精深加工稻谷是第二大谷物,全世界种植面积占谷物总面积的1/5.我国的种植量居世界首位,全国约有2/3的人以大米为主食。
稻谷中以淀粉为主,蛋白质含量少,但生物效价高,营养价值高。
稻谷中粗纤维少,各种的营养成分,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致过敏性低,几乎人人都能吃,所以我国有2/3为主食也就不足为怪。
稻谷加工过程有三步:清理、砻谷及砻下物的分离、碾米及成品整理。
米糠层包括:果皮、种皮、糊粉层。
大米的蛋白质以米谷蛋白为主,醇溶蛋白最少(除此之外还含有清蛋白、球蛋白)。
一般研究这种稻谷的加工特性,从外形特征,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入手。
化学性质就包括蛋白质,淀粉,矿物质等的含量,物理性质就是千粒重等等。
千粒重:1000粒稻谷的质量,以克为单位。
一般指风干状态稻谷籽粒。
爆腰率:爆腰米粒占试样的百分比。
出糙率:指一定数量稻谷全部脱壳后获得全部糙米的质量稻谷质量的百分比。
谷壳分离一般采用风选法。
碾米有化学碾米和机械碾米两种方法,一般常采用的是机械碾米,机械碾米分为摩擦擦离碾白和研削碾白。
简答题0.稻谷清理的目的?1)稻谷中的杂质会影响稻谷的安全贮藏;2)在加工中造成安全危害:石块金属等在加工过程中会损坏机器,有些坚硬的和设备碰撞会产生火花引起火灾。
含有质轻和柔软会堵塞机器。
3)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含有的泥沙,灰土等细小杂质,带入车间粉尘飞扬污染环境。
粮油加工学课件一、引言粮油加工学是农业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粮食和油脂的加工过程以及相关的技术和设备。
粮油加工学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加工技术和控制方法,保证粮食和油脂的品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本课件旨在介绍粮油加工学的基本概念、加工流程以及相关设备和技术。
通过学习本课件,您将对粮油加工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奠定基础。
二、粮油加工学基本概念粮油加工学是研究粮食和油脂的加工过程的科学。
它主要涉及到小麦、大米、玉米等粮食和大豆、花生、菜籽等油脂的加工方式、工艺流程以及相关设备的选用等内容。
粮油加工学的目标是提高粮食和油脂的品质和附加值,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三、粮油加工的基本流程粮油加工的基本流程包括清理、破碎、脱皮、磨粉、浸泡、榨油、脱蜡、脱水、精炼等环节。
下面将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介绍。
1.清理:粮食在加工前需要进行清理,去除杂质和破损的粮食。
常用的清理方法有磁选法、风选法和筛选法等。
2.破碎:破碎是将粮食或油脂材料细碎,以便后续的加工。
常用的破碎设备有碾磨机、颚式破碎机等。
3.脱皮:脱皮是将粮食的外壳或油脂材料的外皮去除。
脱皮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材料有所差异,比如脱壳机、脱膜机等。
4.磨粉:磨粉是将粮食破碎后进行进一步的细磨,得到粉状的产品。
常用的磨粉设备有石磨、辊式磨粉机等。
5.浸泡:浸泡是将粮食或油脂材料浸泡在水中,以便去除杂质或进行后续的加工。
浸泡的时间和温度根据不同的材料和工艺要求有所不同。
6.榨油:榨油是将油脂材料通过压榨的方式提取油脂。
常用的榨油设备有液压榨油机、螺旋榨油机等。
7.脱蜡:脱蜡是将油脂中的蜡质去除,以提高油脂的品质。
常用的脱蜡方法有溶剂脱蜡法、蒸汽脱蜡法等。
8.脱水:脱水是将粮食或油脂材料中的水分去除,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常用的脱水设备有离心机、挤压脱水机等。
9.精炼:精炼是对粮食或油脂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常用的精炼方法有脱色、脱臭、脱酸等。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粮油加工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更好地了解粮油加工行业的发展现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于2021年暑假期间在XX粮油加工厂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粮油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2. 掌握粮油加工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3. 学习粮油产品质量检测和安全管理知识;4. 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1. 粮油加工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在实习期间,我参观了粮油加工厂的各个车间,了解了粮油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主要包括:(1)原料预处理:包括清理、筛选、去石、去杂等,以确保原料的质量。
(2)浸泡:将原料浸泡在水中,使其充分吸水膨胀,提高出粉率。
(3)磨粉:将浸泡好的原料进行磨粉,得到不同规格的面粉。
(4)筛选:将磨好的面粉进行筛选,去除粗粒和杂质。
(5)配粉:根据市场需求,将不同规格的面粉进行配比,得到合格的面粉产品。
(6)包装:将合格的面粉产品进行包装,准备出厂。
2. 粮油加工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粮油加工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
主要包括:(1)清理和润滑:定期对设备进行清理和润滑,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检查和调整:定期检查设备各部件的磨损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3)故障排除:了解常见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提高故障排除能力。
3. 粮油产品质量检测和安全管理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粮油产品质量检测和安全管理知识。
主要包括:(1)质量检测:了解粮油产品质量检测的方法和标准,掌握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
(2)安全管理:了解粮油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四、实习收获和体会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的粮油加工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过程相结合,加深了对粮油加工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的理解。
2. 动手能力提高在实习过程中,我亲自操作设备,参与了整个粮油加工过程,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应用型本科“粮油加工学”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随着我国粮食产业的快速发展,粮油加工行业的需求日益增长,对粮油加工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应用型本科“粮油加工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以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
一、课程的教学内容“粮油加工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粮食加工工艺学、食品工程原理、粮油加工设备基础、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粮油加工模拟实验等方面。
具体包括粮油产品的加工原理、加工工艺、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食品的化学成分与结构、微生物学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粮油加工的相关知识,并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二、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必要的。
除了理论课程外,还应该开设实验课、实习课、讨论课等。
实验课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实习课能够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提高实践能力;讨论课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还应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教学质量的保障。
为了开展“粮油加工学”课程的教学,需要借助多种教学资源。
学校应该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他们应该既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
学校还应该加强与社会上相关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
学校还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实验设施和实验室,为学生的实验操作提供便利条件。
四、学生的培养目标“粮油加工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粮油加工学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实验与实践的训练,使学生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能够适应粮油加工行业的需求。
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提以化学,机械工程和生物工程学为基础,研究粮油原料的品质特性,粮油15-20%,黏性大,加工大米。
20-25%,延伸性好,加工米线。
降低生产效率;③有些杂质会混入成品,影响成品质量;④泥沙、尘土细小杂质会造成粉尘飞扬,污染车间环境。
清理流程:初清→计量→筛选风选结合→去石→磁选→精选→计量→净谷仓。
净谷→砻谷机→谷壳分离(→稻谷整理)→谷糙分离(未脱壳谷粒回砻谷机)A=F/Q=60πm2/kg,F为每小时碾米机碾辊运动总面积 m2/kg,Q为米机台时产量kg/h,D为碾辊直径m,L为碾辊长度m,N为碾辊转速r/min。
1稻谷清理。
去除稻谷中因各种因素混入杂质,消除杂质在工2砻谷及砻下物分离。
为了节省能源消耗,提高产量和出米率,使成品具有良好的色泽,纯度和质量,进行砻谷去除稻壳最终分离出净的糙米。
3碾米。
碾除糙米皮层提高大米的加工精度和质量,加强食品品质和耐储藏性。
4成品及副产品的整理。
为提高成品品质质量,利于安全储藏,并充分提高成品及副产品的利用率,进行擦米,凉米,白米分级的成品整理和稻壳,未熟粒,碎糙米的副产品的整理。
化度太低,坯料缺乏韧性,容易断条,通过控制物料水分、蒸煮时间、温度、蒸汽压力来控制淀粉α度。
4粒硬度、籽粒形状、腹沟深1造成种皮、糊粉层胚乳物位移,便于皮层和胚乳分离 2皮层吸水后便于保持麸皮完整,刮净麸皮上的胚乳3胚乳吸水后,强度降低,易于磨细成粉,降低研磨压力,提高面粉质量,降低能耗4.使整批小麦达到水分平衡一致,使制粉过程平衡稳定。
1、首先要用带有风选的筛选、清除数量多,影响大的大小轻杂质;2、并肩石的去除应放在精选和打麦之前,以减少工作构件的磨损和损伤;3、打麦之后应紧接着进行筛选(带风选)以分离打掉的细碎杂质;4、打麦机之前应装设磁选,以免打麦时金属摩擦发生事故。
利用风筛结合的共同作用,由筛面和吸风装置组成,在筛里和吸风粉中麸皮含量,提高面粉质量作用;1.提取出前路皮磨系统的粗粒、粗粉中的麸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