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 数与代数
- 格式:ppt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20
高中数学一轮总复习数与代数知识点详解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数与代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了数的运算、代数式的化简、方程等内容。
本文将详细解析高中数学一轮总复习中数与代数的知识点。
一、数的运算1.整数运算在整数运算中,我们需要掌握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按照正负数的规则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需要注意正负数相乘的规则。
2.分数运算分数是整数除法的结果,我们需要了解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的规则,同时也需要掌握化简分数的方法。
3.小数运算小数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需要特别注意小数的位数对齐,以及运算结果的精确度。
4.百分数运算百分数是将分数表示的百分数转化为小数表示的百分数。
百分数运算包括百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需要注意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进行运算。
二、代数式的化简1.代数式的基本概念代数式由常数、变量和运算符号组成,涉及到代数式的基本概念,比如多项式、单项式、系数、字母等。
2.代数式的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是化简代数式的基本方法之一,需要将具有相同字母的项合并为一个项,并按照系数的大小进行排序。
3.代数式的提公因式提公因式也是化简代数式的常用方法,通过找出各项的公因式并提取出来,可以简化代数式的复杂度。
4.代数式的分解因式分解因式是将代数式因式分解的过程,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因式分解公式,比如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
5.代数式的乘法公式代数式的乘法公式包括平方公式、差积公式、和差积公式等,通过运用这些公式可以简化代数式的乘法运算。
三、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我们需要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包括化简方程、移项、合并同类项、解得未知数等。
2.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一个未知数的二次方程,我们需要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包括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求根公式等。
3.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组,我们需要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包括代入法、消元法等。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to only one thin 数与代数知识点一整数1、整数的定义:像-3,-2,-1,0,1,2……这样的数称为整数。
在整数中大于零的数称为正整数,小于零的数称为负整数。
正整数、零与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2、整数的范围:除自然数外,整数还包括负整数。
但在小学阶段里,整数通常指的是自然数。
知识点二自然数1、自然数的定义: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作自然数。
2、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所以“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
3、“0”的含义: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但并不是说“0”只表示没有物体。
知识点三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知识点四整数的改写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一个比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改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较大的多位数直接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不满万、亿的尾数直接改写成小数;另一种是根据需要省略万位或亿位的尾数,把原来的多位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写成它的近似数。
知识点五倍数和因数1、倍数和因数的定义:自然数a(a≠0)乘自然数b(b≠0),所得的积c就是a和b的倍数,a和b就是c的因数。
2、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因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知识点六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和互质数1、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作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作互质数。
知识点七 2、3、5倍数的特征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 的数是2的倍数。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教案教案教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题:总复习—数与代数一、教学目标1.巩固学生掌握的基本的数与代数概念。
2.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及乘除混合运算。
3.掌握数表的使用方法。
4.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代数式的运用。
二、教学内容1.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1)加减乘除交替运算的解法。
(2)小数的加减法。
(3)乘数、被乘数、乘积、除数、被除数、商的概念;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除法的定义。
2.数表的使用。
3.代数式的引入。
三、教学重点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及乘除混合运算的解法和思路。
四、教学难点小数的乘除运算,代数式的构建和运用。
五、教学方法1.导入: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意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讲解:讲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解法;讲解小数的乘除运算方法及相关的注意事项;介绍数表的使用方法;讲解代数式的概念和组成方式。
3.实践:在小组内练习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分析解题思路;通过实际例题练习,切实感受代数式的作用。
4.总结:归纳总结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小数的乘除运算、数表的使用方法、代数式的构建以及例题的解法和思路。
六、教学环节1.导入通过提问学生有多少种方法可以用来实现借2张1元的纸币购买价值1.8元的巧克力,并结合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思考和感性理解,从而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1)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解法:当数的位数较多时,就可以使用数表来快速操作,马上找到正确答案。
当然,如果不适合使用数表的情况下,逐步运算也是常用的方法。
“逐步运算”的原则是,有加、减,先算加减;有乘、除,先算乘除;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运算。
例如,给定一个式子:$6\\div 3 + 2 \\times 2$,按照“逐步运算”的原则,先乘除,再加减,解题过程如下:$$6 \\div 3 + 2 \\times 2 = 2 + 4 = 6$$(2)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加法,就是将小数点对齐,从小数点右侧开始,按照数字原则加法计算;小数的减法,就是将两个小数点对齐,从小数点右侧开始,按照数字原则减法计算。
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试题(数与代数)班别:姓名:评分:等级: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计20分)1、八亿九千万零七百写作(),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2、12:()=()÷25=53=()(小数)=()%3、3吨40千克=()吨43米=()厘米45分=()时81公顷=()平方米4、找规律填数。
(1)1,4,9,16,(),36,49(2)3,6,9,15,24,(),63,1025、把3米长的木条,平均截成8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米。
6、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7、一件上衣原价300元,现在六折销售,降价了()元。
8、小红拿了a 元买铅笔,每支铅笔0.2元,共买了b 支,那么小红还剩下()元。
9、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10、在87.5%、0.87、2521、65、0.855…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11、若3:5的前项加上9,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12、把0.75:53化成最简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13、甲仓库存粮的32和乙仓库存粮的43相等,乙仓库存粮与甲仓库存粮的比是()。
14、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乙数,乙数比甲数大28.26,那么甲数是()。
二、判断题。
(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6分)1、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2、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3、比85大而比87小的分数只有一个。
()4、一个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
()5、一批产品,经检验有100个合格,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100%。
()6、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24,则被减数是12。
()三、选择题。
(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1、下面的三个数中,两个0都读出来的数是()。
A、306063B、300663C、3606032、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结果是原数的()。
六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数与代数专题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1数的分类1.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都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有无限个。
2.正数和负数:正数和负数表示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正号可以省略,负号不可省略。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0<正数。
3.整数:负整数和自然数统称整数。
最小的一位数是1,不是0.4.小数: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0.1、0.01、0.001。
5.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
6.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三成五:35%。
[折扣]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三五折:35%。
7.因数与倍数:(1)因数与倍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因数和倍数只针对非0自然数,如:1,2,3,…。
[因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公倍数。
[最大公因数](最大的小弟)[最小公倍数](最小的大哥)练一练:13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18和54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9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2A=2×2×3,B=2×3×5,那么A和B最大公因数是(),A和B最小公倍数是()。
3(2)2、3、5的倍数特征[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或8;[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3)奇数与偶数[含义]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主要知识点(数与代数部分)总复习主要知识点(数与代数部分)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像-1,-2,-3,0,1,,2,3……这样的数叫整数。
2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初中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总复资料1.数与代数1.1 数与式有理数:有限或循环小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数轴:三要素相反数绝对值:│a│= a(a≥0)│a│=-a(a<0)倒数指数零指数:a=1(a≠0)负整指数:(a≠0,n是正整数)完全平方公式:(a±b)²=a²±2ab+b²平方差公式:(a+b)(a-b)=a²-b²幂的运算性质:am·an=am+nam÷an=am-nam)n=amnab)n=anbnan/n科学记数法:a×10n(1≤a<10,n是整数)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1.2 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定义及一般形式:ax²+bx+c=0(a≠0)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2.配方法3.公式法:x1,2= (-b±√(b²-4ac))/2a4.因式分解法.根的判别式:Δ=b²-4ac>0,有两个解。
Δ=b²-4ac<0,无解。
Δ=b²-4ac=0,有1个解。
维达定理:x1+x2=-b/a,x1×x2=c/a常用等式:x1+x2=-b/a,x1×x2=c/a1.3 应用题1.行程问题: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水中航行:v顺=船速+水速;v逆=船速-水速2.增长率问题:起始数(1+X)=终止数3.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常把工作量看着单位“1”)。
4.几何问题1.4 分式方程(注意检验)由增根求参数的值:1.将原方程化为整式方程2.将增根带入化间后的整式方程,求出参数的值。
1.5 不等式的性质1.a>b→a+c>b+c2.a>b→ac>bc(c>0)3.a>b→ac<bc(c<0)4.a>b,b>c→a>c5.a>b,c>d→a+c>b+d.2.函数2.1 一次函数1.定义:y=kx+b(k≠0)2.图象:直线过点(0,b)—与y轴的交点和(-b/k,0)—与x轴的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