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归纳之数与代数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内容1、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4、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5、通过练习,熟练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数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6、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7、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8、使学生明确每次除后必须比除数小。
9、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口算。
口算方法要灵活多样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运用乘法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掌握口算除法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竖式的书写格式。
运用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材内容: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巩固复习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5、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6、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7、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8、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小学数学总复习数与代数知识点与例题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整数1、数的分类:数可以分为整数和小数两种。
2、正数、负数: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数位顺序表:数位顺序表可以帮助我们表示和读写较大的整数。
4、数的读法和写法:读法是从高位到低位,写法是从高位到低位,没有单位的数位上直接写数字0.5、多位数的改写和省略尾数:将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近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舍去尾数。
6、倍数和因数:自然数a和b的积c就是a和b的倍数,a和b就是c的因数。
7、2、5、3的倍数特征:2的倍数的个位数是偶数,5的倍数的个位数是0或5,3的倍数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
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同时是2、5、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且个位上是5.例3:在12、15、20、30、85、98、120、234和1200中,2的倍数有5个,5的倍数有3个,3的倍数有5个,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1个,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0个。
要使31□这个数有因数3,□里可以填2.要使43□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6.一个三位数,既有因数2和3,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120.定义:①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最小的偶数是2.②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数的奇偶性: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定义:①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像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②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像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2是唯一的偶质数。
分解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例4:在自然数1-20中,奇数有10个,偶数有10个,质数有8个,合数有12个,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有1个,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有0个。
三年级数学下册《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三年级数学下册《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第二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1、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
2、读数:一画:画虚线,将数分级(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二看:观察这个数包括哪几级;三读: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读。
亿级、万级与个级上的数读法相同,在每一级后的末尾加“亿”或“万”字。
读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要注意:读数时,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3、写数: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哪一位上是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占位。
4、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比较整数的大小时,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看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5、大数的改写: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时,去掉个级的4个0,换成一个“万”字;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时,去掉个级、万级的8个0,换成一个“亿”字。
(改写只改变书写的形式,数的大小不变)6、近似数:(1)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数表示,用近似数表示更方便。
(2)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看它省略部分的最高位。
如果省略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小于5,就把尾数舍去,添上相应单位或相应个数的0。
如果省略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大于5的数,需向它的前一位进1,再添上相应单位或相应个数的0。
(3)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要先根据要求确定是看哪个数位,再根据位数上数的大小确定是“舍”还是“入”。
7、编码: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解题方法:读题,明确数字的意义;根据问题寻找题中适合的数字或数字对应的意义;解题第三单元:年、月、日1、 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换2、时间的简单计算:(1)方法:画一画:画线段图;拨一拨:借助钟面拨一拨;算一算: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刻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刻-经过的时刻=开始的时刻3、大月(31天):1、3、5、7、8、10、12小月(30天):4、6、9、112月:28天(平年) 29天(闰年)一年有365天的年份是平年,一年有366天的年份是闰年。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汇总(一)数的认识1整数【正数、0、负数】一、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和1、2、3……都是自然数。
自然数是整数。
二、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三、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
“+4”读作正四。
“-4”读作负四。
+4也可以写成4。
四、像 +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五、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六、通常情况下,比海平面高用正数表示,比海平面低用负数表示。
七、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八、通常情况下,上车人数用正数表示,下车人数用负数表示。
九、通常情况下,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
十、通常情况下,上升用正数表示,下降用负数表示。
2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一、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二、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三、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四、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五、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六、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数,从左往右,如果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七、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或“亿”字。
八、求小数近似数的一般方法:1先要弄清保留几位小数;2根据需要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
九、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3分数【真分数、假分数】一、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三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归纳之数与代数三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归纳之数与代数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回顾三年级数学的重点,店铺为您整理了三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希望对您的学习和考试有所帮助。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①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 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7、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8、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
小学数学_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一、内容概览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是一篇对小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数与代数相关知识点的详细梳理和概括。
文章主要涵盖了数的基本概念、数的运算、数的性质、代数初步概念等核心内容。
内容概览部分简要介绍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主要知识点,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
在数的基本概念部分,总结了自然数、整数、小数和分数等基础知识的定义和性质;在数的运算部分,介绍了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规则和技巧;在数的性质部分,讲解了数的奇偶性、质数合数等性质的概念和判断方法;在代数初步概念部分,简要介绍了代数的基本元素和表达式等知识点。
通过总结这些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1. 简述小学数学的重要性作为数学学科的基础阶段,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作为科学的基础,是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学科之一。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育不仅仅是关于数字和计算的问题,更是关于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培养。
数与代数知识点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理解世界的基本工具和方法。
小学数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推理能力、空间观念和数据处理能力,这些能力在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数学的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2. 引出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的主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数学始终伴随着我们,尤其是小学数学,更是我们建立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
当我们谈及小学数学的核心内容,数与代数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数与代数知识点总结,旨在帮助我们更系统地理解并掌握小学数学中的基础概念与知识框架。
在这个部分,我们将深入解析数的认识,以及代数初步知识等核心主题。
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探讨和总结,我们不仅能够深化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还能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一起走进数与代数的世界,探寻其中的奥秘与规律。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知识大全数学是一门学科,其中包含了许多与数和代数相关的知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与代数是他们日常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小学数学中与数与代数相关的重要概念和技巧。
一、基础数学知识1. 数的概念:数用来表示事物的多少,分为整数、分数和小数等不同类型。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小数是指有限或无限循环小数。
2. 数的比较与排序:学习如何比较大小,使用比较符号(大于、小于、等于)进行数的比较;学习如何按照大小排序一组数。
3. 数的运算:学习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性质,掌握基本的运算技巧与口算能力。
4. 四则运算: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联合运算,灵活运用这些运算进行复杂的计算。
5. 数的倍数与因数: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学习如何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掌握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
二、代数知识1. 代数符号:学习代数术语和代数符号的含义及使用方法,如:求和、求差、乘号、除号、等号等。
2. 字母代数:引入字母代表数,学习字母代数的含义和运算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代数运算。
3. 简单方程:学习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基本方法,掌握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技巧,如:凑项法、配方法等。
4. 分式运算:理解分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能够进行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学习简单分式方程的解法。
5. 代数式的展开与因式分解:学习代数式的展开与因式分解的方法,掌握公式展开与因式分解的技巧,如:二次方三项式的展开、二次差平方公式等。
三、数与代数技巧1. 应用题解决思路: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培养灵活运用数与代数知识的能力。
2. 逻辑推理与问题解决:发展逻辑思维,训练运用数与代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综合运用: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数与代数知识,解决综合性的数学问题,提高综合运算能力。
总结:小学数学的数与代数知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数学知识点一、数与代数1. 整数的认识三年级会进一步认识千以内的数,像123这个数,1在百位上,表示1个百,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3在个位上,表示3个一。
会比较数的大小,比如345和321比较,先看百位都是3,再看十位,4比2大,所以345大于321。
2. 加减法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很有趣。
像200+300 = 500,就是2个百加3个百等于5个百。
三位数的加减法要注意数位对齐。
例如345+123,个位上5+3 = 8,十位上4+2 = 6,百位上3+1 = 4,结果就是468。
3. 乘法乘法的初步认识,比如3个5相加可以写成3×5 = 15,这里3和5都叫因数,15叫积。
会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像4×123,先算4×3 = 12,写2进1,再算4×2 = 8加上进位的1就是9,最后算4×1 = 4,结果就是492。
二、图形与几何1. 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比如课本上的长方形示例,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也都是直角。
如果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它的周长就是4×4 = 16厘米。
2. 周长周长就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对于长方形周长=(长 + 宽)×2,正方形周长=边长×4。
例如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周长就是(6 + 4)×2 = 20厘米。
三、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我们会学习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比如统计班级同学喜欢的颜色,红色有10人,就写两个“正”字。
会根据收集的数据制作简单的统计表。
统计表要有表头,比如颜色、人数等项目。
2. 可能性知道有些事情是一定发生的,比如太阳从东方升起;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比如明天可能会下雨;还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比如人可以不呼吸而生存。
三年级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数与代数知识点整理
一、数的认识
数的概念
1.自然数
2.零
3.整数
4.有理数
5.无理数
6.实数
7.负数
二、数的比较
1.数的大小比较
2.数的大小关系
3.数轴与数的位置
三、数的运算
1.加法
1.1 加法的性质
1.2 加法的计算
2.减法
2.1 减法的性质
2.2 减法的计算
3.乘法
3.1 乘法的性质
3.2 乘法的计算
4.除法
4.1 除法的性质
4.2 除法的计算
5.混合运算
6.用括号计算
四、数的应用
1.数的单位
2.长度的度量与换算
3.质量的度量与换算
4.时间的度量与换算
5.面积的度量与换算
6.容积的度量与换算
7.速度的度量与换算
五、代数的认识
1.代数的概念
2.代数表达式
3.已知条件与未知数
4.方程的解
六、代数的运算
1.代数式的加减
2.代数式的乘除
3.开平方
七、代数的应用
1.代数的应用问题求解
2.简单方程的解法
3.平均数的计算
4.比例的计算
八、综合练习
以上便是三年级数与代数知识点的整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如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咨询!。
2019三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归纳之数与代
数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回顾三年级数学的重点,小编为您整理了三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希望对您的学习和考试有所帮助。
1、认识整千数? ?(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 ?(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
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
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
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7、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
8、公式:
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
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差=被减数-减数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