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要真理——救恩之道

基要真理——救恩之道

基要真理——救恩之道
基要真理——救恩之道

基要真理——救恩之道

前言:

一、为何要学《基要真理》?

1、关乎自己的信仰

基要真理对每个信徒来说好比建造房屋的地基、习武之人的马步,有了好的基础才能稳步成长,使整个教会和每一个信徒的信仰、生命,有根、有基、有质、有量的稳固建造。因真实稳固的信仰包括:客观的认识和主观的经历,使每一个信徒,注重信、行、知二者的关系。我们要效法保罗在他一生的事奉中,都没有离开基要真理(包括他所写的每卷书信)。为了使众同工所牧养的群羊能根基稳固,生命见长,故此,我们查考基要真理是非常必要的,愿主帮助我们。

2、关乎到抵制异端

因现今的时代邪恶,异端丛生,许多信徒被迷惑。面对各样不同大小的异端,我们不免产生疑问,异端产生的因素何在:一方面是撒但直接的渗透;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有些人对基要真理的不明和谬解(尤其对教义性的真理),因此这便给今天我们每一个服事主的工人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务要认真、全面、仔细、诚恳地多查考和撑握其重要的基要性真理并对此能融会贯通,因基要真理是护卫真道的武器,有了他才能为真道去争辩。(犹1:3亲爱的[弟兄]啊,我想尽心写信给你们,论我们同得救恩的时候,就不得不写信劝你们,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的争辩。)

3、关乎到我们的传讲

因为我们领受的是错误的,所传讲的也就会是错误的。

二、基督徒对救恩的态度来2:1/4

1、不可忽略——这么大的救恩

⑴、是主亲自作成的

A、代价大

B、功效大

C、范围大

⑵、是主亲自讲的太20:17/19 26:28;约5:24; 6:35

⑶、这救恩是听见之人亲自证实的——使徒。路1:1/4 约一1:1/2;徒2:32

⑷、这救恩是神用超然奇事显明的。如:童女怀孕。

2、越发郑重——这救恩之道

因经上告诉我们忽略不能逃罪。

本论:

壹:救恩产生的起因

一、关系人——因人的需要

1、因世人都有罪

⑴、圣经明言罗3:23、10/18 传7:20 诗51:5

⑵、产生的原因

A、自撒旦开始赛14:12/15 结28:11/17 约一3:8

魔鬼不是上帝造的,上帝造的是天使,天使犯了罪后产生了魔鬼。

谦卑是求谦而不自满,看别人的长处,看自己的短处,府就卑微的人,当看见别人不好的时候你就落后了。

B、从亚当入世罗5:12

为何罪是从亚当来的呢?

一、从地位上说,他是人类的代表

二、从生命上说,他是人类的始祖(生命是从他开始)。后人都在亚当的里面。

⑶、实际的状况

A、古时举例创3:1/3

始祖犯罪:(单从始祖犯罪的角度来说)受迷惑违神命——轻忽神言(创2:16/17随意:代表神慈爱的属情。必定死:代表神公义的属性。善恶树:代表神的试验)。

弃善择恶创3:6

犯罪后活悔改的表现:一、己法遮盖,二、弃绝良机、三推卸责任、四、罪态百出:

1、甚自卑:我害怕我赤身我便藏

2、求虚荣:你给我,她给我,蛇诱我

3、爱假冒:知己羞,为己辩。诗58:3 诗51:5 创6:5 诗14:1

我们对罪的态度:拒绝罪,立刻悔改。

B、今时举例罗1:20/32

ⅰ、知道有神却不荣耀他

ⅱ、享受神的恩典却不感谢他

ⅲ、不敬拜真神,却拜偶像

ⅳ、明知是死路,拉人同沉沦

弗4:18/19

ⅰ、心地昏昧,生命隔绝ⅱ、自己无知内心刚硬ⅲ、良心丧尽,贪行污秽

提后3:1/5 末世的人生——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

赛 6:5那时我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

⑷、对罪的解释

A、罪的定义

ⅰ、车行出轨——越过————人越过神的界线

约一5:17上凡不义的事都是罪,也有不至于死的罪。

凡偏行己路,做不该做的事都是罪。

ⅱ、箭不中的——不及————人达不到神的标准

雅 4:17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罗14:23下

什么是原罪:原罪不是指人类原有的罪,因神造的人本无罪(传7:29),乃是指人因亚当的罪而有的罪性。罪进入人的里面,人的本性完全变坏,从小就有犯罪倾向和性情,根本

用不着谁教导他们。(参创8:21;诗51:5)。

圣经指出:原罪是影响,临到世上所有的人,并且他所引至的败坏是一种彻底的败坏。包括人的心思意念和生活行动。

什么是本罪:即个人本身所犯的罪(内在、外在)。(例看见妇人动淫念的)

加5:19/21、22/23 雅1:15

B、罪的特征创4:7

ⅰ、诱力极强

诱:有恋慕的意思。恋慕:恋恋不舍、紧紧跟着,帖近的意思

ⅱ、见机而上

(V7伏:埋伏)无孔不入

ⅲ、扩散迅速:说明当人被罪制伏,害人害己(雅1:15)。

于人罗1:32 于己雅1:15

※所以要常感恩、知足、谦卑提前 6:8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C、罪的结果罗6:23 来9:27 启20:11/15

※、罪与人生: 1、生在罪中; 2、活中罪中; 3、死在罪中。

2、因罪人自救

⑴、立志如何罗7:18/21

⑵、行义如何赛64:6 罗3:20; 9:31; 10:2/3;传7:20

⑶、努力如何罗9:16 传9:1

⑷、苦修如何西2:22/23

二、关系神——因神有恩怜

㈠、真神存在的事实

1、万物的起源——神的创造创1:1 赛44:24下启4:11 诗95:5 创1:12

2、万物的奇妙

⑴、宇宙方面 A、空气 B、水

⑵、生物方面 A、蜜蜂 B、鸽子头部有雷达探测器 C、蝙蝠(头部有超声波) D、麻雀、雪兔

⑶、人类方面 A、人身体上的肉不一样。 B、人身体上的骨头不一样。耳骨和牙骨

㈡、真神有别于假神

1、真神

⑴、自有永有的神出3:14 找不到根源、尽头,自来就有诗90:1/4 永远有的

⑵、本为真神活神帖前1:9 赛44:6

A、创造宇宙管理宇宙的主宰

B、自我启示的神

启示:普通启示罗1:19/20 特殊启示:圣经、基督约1:18;来1:3西1:15约10:30

C、亲自寻找世人的神路19:10 太1:21

2、假神赛44:9/17;诗115:3/8 人造人找人封

※:人为什么要拜偶像?

因人本有一种宗教信仰的观念,故在人没有认识真神之前,为满足他们心灵上的空虚,就进行一些偶像

的崇拜。又因对一些宗教的本质不够了解,因此就很荒唐、荒缪的崇拜一些受造之物,正如罗1:21/25

所说。(参徒17:23 徒14:11/13)

※、今天世界不同的宗教对神的观念都不一样:

佛教::发源地是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此人生长在印度北部迦毗罗王国(今尼泊尔境内).是一个净饭王(净饭王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国王,亦即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姓乔达摩,名字叫首图驮那,意思是纯净的稻米,所以称为净饭王,属于释迦族。)的儿子。相传他29岁时,痛感人世间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便舍去王族生活,而出家遍访名师.初无所获,后经过6年的苦苦修行,说在一棵名为”佛陀伽耶”的菩提树下,悟到世间无常和缘起诸理而成道。从此,开始传道.80岁时死去,后被信奉者尊为”佛陀”(如来)以至于当神敬拜。

此教是泛神论.其教义言:人之所以有罪孽,皆因前人所为,故称之为轮回,经书有60多种,主要有<佛经>、<大藏经>、<金刚经>、<心经>。

伊斯兰教:双称回教、回回教、清真教、天方教,创始人是穆罕默德,由中国政府于1956年5月2日改为伊斯兰教。此教发源于阿拉伯国家,约七世纪传入中国,穆罕默德出生于阿拉伯半岛麦加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父母早亡由伯父养大。此人,经商而富有,25岁结婚,受一种神教的影响于40岁宣称自己是“安拉“的使者(安拉是真主之意)。自此便创传以神为中心的伊斯兰教,号召信仰“安拉”为唯一之神,后又常组织武装与犹太教徒争战。此组织于630年战领麦加城(故今麦加仍为整个伊斯兰教重地),此人于公元632年死于麦地那(今沙特阿拉伯的另一地方)。

相信有:天使、先知、末日,拜一神。主要经典:可兰经又称古兰经。

道教:发源于我国,渊源于古代巫术,此教多神观,偏向佛教。信仰对象有: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原始天尊、东岳大帝、天宫、地宫、水宫、六十甲子、六丁、六甲、八仙、灶神、土地爷等等。

该教的神观是:自称为神,封人为神,将自然当神等。所主张的简而言之:以宁静导善,靠已力修行积道。

天主教:又称罗马公教,较基督教早入我国。此教信仰上帝称耶稣为天主,称马利亚为圣母,并认为圣母的地位高于天主。该教多设圣像,如天父、天主、圣母、圣使徒等画像,出售大量赎罪卷,称通过此卷将人赎出地狱。

圣经告诉我们神是个灵无有形象,天地间只有耶和华是神。耶10:10 赛45:5-6

㈢、真神恩怜的原因

1、他是慈爱信实的诗100:5 约一4:16 罗5:7/8

2、他是圣洁公义的诗11:7 诗22:3 约一1:5

神既然是圣洁的任何的罪都不能靠近他,他是公义的,就不能将有罪的当作无罪,无罪的当作有罪。人若犯了罪,他就必追讨审判;神又是慈爱的,他不喜悦罪人灭亡,他是信实的,他要救我们;感谢神!因我们的神是全智、全善、全能的神,他将他的慈爱公义加起来,便产生了一个奇妙的救恩,成就了救赎,这救赎就是耶稣基督(林前1:30),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成就了救赎大功,替我们受了罪的刑罚(林后5:21),使我们与神和好(西1:20)。

贰、救恩施行的过程

一、在创世以前定旨弗1:4/5、9/12;彼前1:20;提后1:9

二、在旧约时期的预备:

㈠、救恩的喻表

1、用皮子做衣服创3:21

2、方舟创6:13/22

3、逾越节的羔羊林前5:7

※、什么叫喻表?就是把将来的事,用人、事、物预先表明。

喻表须有类同点和肯定性。铜蛇没有毒却被举起,耶稣没有罪却被钉在十架上。

㈡、对犹太人的拣选及应许

1、亚伯拉罕创17:5/7、22:17

2、摩西出3:10、 13:3/4

3、大卫撒上13:14 撒上16:1、13 (撒上23:24/29)

㈢、对犹太人的拯救及保护

1、赐下律法礼仪罗3:20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的。

目的:使犹太人对神有清楚的认识,更虔诚的敬畏神,能以持守美好的生活见证和榜样,对神常有敬畏的心,对罪有认真对待的态度。

利19:19“你们要守我的律例,不可叫你的牲畜与异类配合,不可用两样搀杂的种,种你的地,

也不可用两样搀杂的料作衣服,穿在身上。

2、应许救主降生:耶23:5/6 赛9:6/7、7:14 罗10:11

三、在新约时期的成就(包括三种形式)罗5:1/5 林后1:10 因义称义弗2:8/9 罗3:27/28

㈠、过去式——过去的救恩(从罪恶中得蒙救赎的恩典)

当一个人认罪悔改接受(相信)耶稣为救主后,即刻就能享受到从罪的权势和神的震怒并永死的方面获得释放,得蒙拯救的事实。弗2:5 提后1:9 多3:5

㈡、现在式——现在的救恩 (从环境中拯救的恩典)

在日常生活中,将信徒从灵性的低潮、肉体的软弱中和各样的试探、逼迫中救出来。提后4:18 林后1:10 ㈢、将来式——将来的救恩(身体得蒙救赎的恩典)

是指主来时,我们身体得赎。今天我们存美好的盼望,忍耐、等候主的再来。林后4:16/5:5 罗8:24 请指出下列经文中的得救是哪一种形式:

罗13:11 ()徒16:30 ()

雅2:14 ()林前3:15 ()

来9:28 ()林后1:6 ()

林后7:9/10()腓2:12 ()

彼前2:2 ()徒27:20、31()

可13:13 ()

四、三一真神的工作(即圣父、圣子、圣灵)

有关三位一体的真理,虽然圣经中没有明言“三位一体”有词汇,但其真理在圣经中反复论及。

例:太3:16/17、28:19;徒1:4/5、7/8、徒7:55;林前12:4/6;林后13:14

圣父

圣子圣灵

体不可分位不可乱

注:三位一体,绝不等于三位神。神是独一无二的神(约17:3 亚14:9)。总之,我们对此只能凭信心接受,因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赛55:8)。若谁想完全明白三位一体神的奥秘,结果将是枉费心机。

若谁否认三位一体神的奥秘真理,将会丧失灵魂,同时也当小心魔鬼在这末世的工作,对此真理魔鬼它不是否认就是伪装。(启16:13/14)。

㈠、圣父的工作创3:9、21

寻找罪人,为人预备救恩

㈡、圣子的工作赛53:4/6 启79/12

替代者的三个条件:诗49:7/9 一是人;二是无罪;三是不灭亡

1、他是道成了肉身约1:14 腓2:6/8

⑴、藉着童女所生

A、先知的预言赛7:14

B、为断绝罪源

⑵、有完全的人性

耶稣绝非一个虚构的人物,他称为人子和我们一样有骨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身体的须要。例:

A、喜乐路10:21

B、怒——洁净圣殿时约2:13/22 太21:12/13

C、忧——客西马尼园的祷告。太26:38

D、哀——耶稣哭了。约11:35

E、困乏——雅各井旁约4:6

F、怜悯——五饼二鱼太14:14

※、耶稣具有完全的人性与我们有何意义:

1、成全律法的要求为罪而死来2:14/15 罗8:3/4

2、体恤人的软弱,救人归神约1:18 来4:15/16 来2:18

⑶、他完全无罪

A、他自己亲自说:他无罪约8:46

B、收审官多次说:他无罪路23:4、14、22

C、众使徒见证说:他无罪约一3:5;林后5:21;来4:15、9:14/15、7:22/26彼前2:22、3:18

D、活强盗临终说:他无罪路23:39/41

E、卖他的门徒说:他无罪太27:4

⑷、他死而复活林前15:3/20

2、他是神的儿子(具有完全的神性)

⑴、父神的见证太3:16/17 太17:5/7

⑵、亲身的见证

A、言约9:35/39 约14:1/2

B、行平静风和海五饼二鱼

⑶、众人的见证

A、门徒太16:15/16 约1:49

B、施洗约翰约1:32/34

C、官长太27:53/54

※、耶稣具有完全的神性于我们有何意义:

1、才能完全启示神来1:3 西2:9 约1:18

2、才能救世人到底来9:13/14 来7:25

3、才能吞灭死亡权势罗1:3/4 林前15:20/22、54/55

㈢、圣灵的工作

1、在旧约时期

⑴、参于世界的创造创1:2 诗104:30

⑵、引导犹太人事奉出31:3 尼9:20 亚4:6

⑶、帮助犹太人胜敌士3:10 士14:6 (参创41:38)

⑷、工作集中而短暂(对象以人和士师)

即在达成某项目的后,完成某项事情和在人不断违背神旨时便会离开诗51:11 创6:3 41:38

2、在基督身上

⑴、感孕太1:18 路1:34/35

⑵、见证太3:16 (参约1:33/34)

⑶、引导太4:1

⑷、加力加4:18 徒10:38

3、在教会中

⑴、居住弗2:22 林前3:16/17

⑵、引导徒16:6/7

⑶、选立徒20:28

⑷、差遣徒13:4

⑸、赐恩林前12:4/11

A、恩赐的来源

不源于三位一体的神。按圣灵的角度来讲,圣灵是各种恩赐的分赐者,虽然恩赐不同,但都是来自一位圣灵所赐。按基督的角度来讲,主是教会的元首,教会中虽有不同的恩赐,但都为同一位元首效力;

按神的角度来讲,我们都是神造的,凡神造的都有不同的功用,虽然功用不同,但都是神造的。

B、得恩赐的目的林前12:7 弗4:12

①、造就教会②、使人得益处③、使神得荣耀

C、恩赐的类别:林前12:8/10 弗4:11 罗12:6/8

D、恩赐的得法:林前12:11 14:1

E、恩赐的危机(戒搭配上的四大危机)林前12:15/27

①、不要以为自己不是②、不要全身都是

③、不可说:用不着你④、不可小看弱小

※、如何使这四种危机不发生在我们的教会中:

1、彼此联络

2、彼此挽拉

3、彼此服事

4、彼此相爱

4、在信徒里面

⑴、重生多3:5 约3:6 弗1:14

⑵、永生约14:16 弗1:13

⑶、光照约16:7/11

⑷、感动加2:8(参帖前5:19/20)

⑸、指教约14:26、16:13、(参林前2:9/10、徒8:29)引导

⑹、赐力弗3:16

⑺、充满弗5:18

※、有关圣灵充满和圣灵的洗:

※A、关于圣灵充满:

1、什么是圣灵充满

圣灵充满就是信徒完全被圣灵所管理(加5:16)

2、圣灵充满的目的:

不是为自我陶醉,或作衡量信徒属灵程度和灵命大小的标准,乃是放胆讲论真道,见证基督。(彼得徒4:8)

3、圣灵的条件:

顺服圣灵的引导,过分别为圣的生活。

4、圣灵充满的现象:(在《使徒行传》中有七种现象)

⑴、说方言——或别国的话徒2:4 ⑵、有胆量徒4:31

⑶、有信心徒6:5、 11:24 ⑷、胜过环境仰望主徒7:55

⑸、喜乐徒13:52 ⑹、分辩事非徒13:9/10

⑺、有能力徒4:7/8

※※、关于方言的几点说明:

1、方言是属灵恩赐排列最未的一种(林前12:28/30)

2、只造就自己(林前14:4/5),但并非是造就自己的最佳途径(哥林多教会的信徒多人说方言,但属灵

生命,不如神意)。(林前3:1/4;参犹20)

3、在先知讲道之下(林前14:1)

4、对不信者只能说明他们的不信,不能使他们见此而相信。(林前14:22)

5、与品德和灵性无关(林前3:1/4;5:1/2;6:1/8 )

6、由圣灵随己意分给个人,绝不在于人的手段:

⑴、不是强求而来例:五旬节徒2:4;哥尼流徒10:44/46、11:25 在以弗所徒19:6

⑵、不是人教而会。

⑶、不是随便按手而得。

※B、圣灵的洗:

1、什么是圣灵的洗?

新约中出现七次:太3:11 可1:8 路3:16 约1:23 徒1:5

徒11:15/16 林前12:13

使信徒成为基督身体上的肢体(林前12:13)。

2、什么时候受圣灵的洗:

在信时即刻得到。

3、圣灵洗的次数:

是每一个信徒都有的经历,一次成就永远成就,不会失去。

4、圣灵洗的条件:信林前12:13

圣灵洗和圣灵充满的区别

名称圣灵的洗圣灵充满

含义使信徒成为基督身体上的肢体信徒完全被圣灵管理

时间在信的那时即刻得到信徒一生中都有机会得到弗5:18、加5:16 起始在五旬节之后才有旧约时期就存在出31:2/3

体验是每个信徒都有的经历(因是主身上的肢体) 不一定每个信徒都有经历

性质属预言或应许太3:11 徒1:5 属劝勉或命令弗5:18

功用为了永恒或建立圣徒的身份为了目前的圣工或生活徒1:8 6:3 4:8

成效一次成就永远成就不会失去(因在基督身上) 继续不断的支取享有----可能失去(时有时无)

徒4:8、31

条件信顺服过分别为圣的生活加5:16、25

※、圣经中圣灵洗出现了七次归纳如下:

在福音书中为预言————在《使徒行传》中为预言、应验及追求————在书信中是教义

太3:11 约徒1:5预言;徒2章应验;徒11:15/16追求

可1:8 翰林前12:13

路3:16 说

约1:23 耶稣说

叁、救恩获得的途径

一、本乎神的恩典弗2:8-9

1、何为恩典?

就是不该得的,不配得的,得到了。罗4:4/6 罗3:24

2、为何我们不配得神的恩典?

⑴、按我们的本相来说罗1:21/32 3:23

⑵、按我们人的所做来说:世上无一人配得救诗130:3 诗143:2 罗3:10/12、20

二、在于人的相信弗2:8/9

㈠、信心的意义

1、信:A、不是义(雅2:8)B、不是行为(约6:28/29)C、不是外在虔诚(法利赛人路18:9/14)

2、信是:A、信就是进入(与主的生命联合)B、信就是接受约1:12

C、信是单纯真诚徒8:37

D、信是无伪之信提后1:5

E、信是心口合一的信罗10:9/11

F、本于信以致于信罗1:17

以上六种是信心的本质。

“想到你心里无伪之信”,这“无伪之信”就是没有虚假的信,好像是说信心有真有假,正如雅各书所提的,信心有死的,有活的,有行为的和没有行为的。提摩太的信心没有虚假,他在神面前是诚诚实实、实实在在的,信徒的灵性是否长进就在乎他在神面前是否诚实,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没有装假的成分。

“本于信,以致于信”的意思。说明称义之信,是一种生命的信心,所以它是继续生长的。

“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本于信’或作‘根据信心的原则’;意思是说,神借着福音所显明出来的义,乃是根据信心的原则给人得着(腓三9)。‘以致于信’的意思是说,我们蒙恩时如何是因着信被神称为义(罗五1;加三8),我们在得救之后仍然离不开因信称义的原则。前者是客观的、地位的因信称义;后者是主观的、经历上的因信称义,所以需有信心的行为来成全(雅二22,24)。总而言之,这义是以信心为入门和开端,又以信心为道路和继续,从始至终都是借着信达于极致。

㈡、信心的来源(信心的大小皆来源于神)来12:2;罗12:3;林前12:9

来12:2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或作“仰望那将真道创始成终的耶稣”),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

罗12:3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林前12:9又有一人蒙这位[圣]灵赐他信心;还有一人蒙这位[圣]灵赐他医病的恩赐;

㈢、信心的对象

1、信三位一体的神:即圣父、圣子、圣灵

2、信福音(林前15:3/4;可1:1;约14:1/3;约17:3 福音的核心:耶稣基督。)

3、信神的话提后3:16 约20:30/31 约1:45(参约5:46/47)

①、拯救我们到底来7:25

②、爱我们到底约13:1

③、坚固我们到底林前1:8

㈣、信心的果效

1、得称义

⑴、何谓称义:就是罪人在神面前被宣告无罪(因信称义,从罪人的地位转为义人的地位)。

⑵、为何称义:

A、不在被定罪罗8:1、33/34 约5:24 (参帖后2:12)

B、免去神忿怒罗5:9 帖前1:10 (参帖后2:9)

C、神国有份林前6:9/11

2、得重生

⑴、什么是重生?

所谓重生:就是再生,从神而生,从圣灵生约3:4/6 约1:13 多3:5 约一5:1

约壹 5:1凡信耶稣是基督的,都是从神而生,凡爱生他之神的,也必爱从神生的。

两种生的比较

源头有罪的父母圣洁

途径易坏之种永存之神

性质是属肉身是属灵的

所属撒旦神的儿女

情形遭神忿怒得神宠爱

⑵、为何重生?

A、不重生就要死在罪中弗2:1/5

B、不重生不能进神的国约3:5

C、不重生不能经历神

⑶、如何重生?约3:8 (路19章撒该悔改)

A、认识自己是个罪人

B、知道没有别的救法徒4:12

C、相信十字架救恩

⑷、重生的表现

A、对神有敬畏箴14:27

B、对十字架有感恩(对主的代死感恩、对主的赦罪感恩、对主赐永生感恩)

C、对罪憎恶

D、对生活有改变

E、对肢体有爱

3、得成圣林前6:11 成圣:成为圣洁

⑴、被神分别出来归神所有帖前4:3 帖后2:13 诗4:3 提后2:21

⑵、成圣的必须来12:14 非圣洁不能见神,因神是圣洁的彼前1:15/16

⑶、成圣的层面罗6:19 林后7:1 帖前3:12/13 5:23

A、地位方面关乎生命:信时即刻得到

B、生活方面关乎见证:一生不断追求

4、得拯救

⑴、得救的意义:

A、字义:脱离危急生命的危险

B、实义:脱离罪恶太1:21 脱离仇敌路1:71/75

脱离神怒帖前1:10 脱离阴间权势诗30:3 西1:13

⑵、得救的确据

A、内证约1:12 约一5:7/12 罗8:15/16

B、外证约一5:12/13 约5:24 约一3:14

※、称义、成圣、重生、得救是一件事的四个层面,都是在信时即刻得到的一个事实(林前6:11)。

称义:是从罪人的身份转变为义人的身份。

成圣:是由污秽不洁的处境而转变成分别为圣归于圣洁的神。

重生: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得救:脱离危险境地,站在安全和更高属灵的地位上。

训:我们所传的福音即保罗所传的福音:

林前15:3/6 受死、埋藏、复活、显现

林前2:1/3 只知道基督并他钉十字架。

林前1:22/23我们只传钉十字架的基督。

效法保罗只知道基督并他钉十字架,只传基督钉十字架,只夸主耶稣基督和他钉十字架。加6:14

肆、救恩永恒的稳固

一、有关的困扰

有关救恩稳固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很深的神学问题,在教会历史上就曾争论过很长的时间,至今有人还为此争论。例如:有人认为一个人得救后,若再犯罪,还会灭亡。除非再悔改,甚至有人干脆说:连悔改的希望都没有人,还找出圣经作依据等等。但,我们知道一个人真正得救了,此人就是一个永远得救的人,因得救就是不灭亡,灭亡就是没得救。

为使我们全面撑握真理,下面举例说明:

二、举例说明

㈠、否定者的观点和圣经依据

1、还会离弃来6:1/8

希伯来书作者写此书的主要原因:当时的信徒所处的情形极为不好,深受当时环境的影响:

⑴、处境上的艰难来10:32/35

⑵、犹太人教的搅扰来12:15、 13:9

由于以上情形的影响:

①、有人开始动摇来10:23 来3:14

②、有人停止不前来4:1 5:12/14 6:1

③、有人停止聚会来10:25

④、有人弃绝救恩来6:6 10:26

A、已经蒙了光照不等于真正相信太4:15/16 约3:19/21

B、尝过天恩的滋味,即经历过神的作为(神迹)和属灵团契的生活,但不等于就是得救了

例:卖主的犹大,经历五饼二鱼神迹又退去的

C、于圣灵有份参来3:16/19 林前10:1/6 (云柱、火柱喻表圣灵)

D、尝过神善道的滋味,听过道并不等于接受相信。徒24:24/24 来2:4 太13:20/21

E、觉悟来世权能参徒24:24/27已经明白来世的审判却拒绝主。

F、离弃道理表明他们弃绝救恩。

即拒绝基督的救恩,就不能使他们重新奥悔了,因此,此处的经文,不是指真正得救的人说的。

2、还会充绝林前9:27

从24节到27节整个自然段来看,这里根本不是指得救的事说的,乃是就得赏而言。这里的弃绝,绝非指不得救而是指被淘汰的意思。意思是说,若不攻克己身,而放松悔改,常常放纵自己,神就不再使用,或者说,做了一些工作,而却得不到奖赏(因所救于管家的是有忠心,有见识),所以这里的弃绝不是指得救而是指得赏。

3、还会弃神,还会刚硬来3:12/13

这两个说法是在一处经文内,这里有两主面的用意:

A、是借此提醒那真正的基督徒,当留意或关心到他们中间,是否有隐藏的,有名无实之徒,若有

乘着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免得他们一直沉漫在罪中,而不悔改(心里就刚硬了)。

今日:乃是罪人悔改的良机,也是信徒爱主爱人(劝勉)之时,也是信徒时刻反省自己多做主工的时刻,每日就是今日,今日就当如此。

B、另一方面也是借此向那些挂名的信徒直接的提醒,以今日告诉他们有悔改之机以今日劝勉他们悔改

从速。

4、还会隔绝弗4:17/18

此处的经文明显是指外邦人说的(他们不等于我们)。他们是没有信,没有得救的人,这里是保罗劝勉以弗所的信徒,在个人的生活中该如何过分别为圣的生活。提醒他们不要效法外邦人的恶行,因此,这里的隔绝不是指得救后还会灭亡。

5、还会离道提前4:1

这里离弃真道的人,是指混进教会中的那些假冒的人(由2节可见)。他们混在教会中,虽然听道,但却不接受真道,天长日久,心灵麻木,无论是什么真理,也不能再感动他们,如此以来,那本运行在悻逆之子心中的邪灵,会更加的做功,使其拒绝真理,因而神只能任凭他们了,正如帖后二章十一节所言。

因此,此处的离弃直道,不是指得救的人说的。

6、还会被弃启3:5 诗69:28 出32:33

A、启3:5 此教会名活实死,主将此句话写在得胜者的后面,乃是以消极的口气来加强积极的意义……

决不涂抹!

B、诗69:28 这里的涂抹是作者站在神公义立场上的一种心情表露。我们知道恶人的名字是根本不能记

在生命册上,所以这里的涂抹与得救无关。

C、出32:33从涂抹这两个字中看出摩西深爱百姓的程度(罗9:1/3)。

注:心情的经文反应不能代表事实的真相,所以这三处经文的涂抹与得救后还会灭亡无关。

㈡、赞同者的观点及圣经依据

1、因神的旨意不会改变来6:17 弗1:5 约6:39 提后1:9

2、因神的拣选不会改变弗1:4 罗9:11 罗11:29 罗8:33/34 约15:16 约6:37、39

3、因神的大爱不会改变耶31:3 约13:1 赛49:15 约一4:10

4、因神的恩典不会改变诗30:5 罗11:29 罗6:23

5、因神的公义不会改变诗89:14 罗8:33

6、因神的圣约不会改变诗89:34 太26:28

7、因神的能力不会改变来7:25 约10:28/29

8、因神他自己不会改变提后2:13 玛3:6 雅1:17

9、因主的生命不会改变来13:8 西3:3/4 约14:6

10、因主的救赎不会改变来10:14 来5:9 约5:2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