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阿尔茨托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 格式:docx
- 大小:45.73 KB
- 文档页数:12
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分析发布时间:2022-06-30T06:31:45.931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3期作者:康鹏李赟熊宇轩[导读] 四川省甘洛县尔呷地吉铅锌矿是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交界区发现的大型矿床。
本文详细分析该矿区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并提出深部找矿预测,为攀西地区其他区域开采铅锌矿产提供参考依据。
康鹏李赟熊宇轩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四川省甘洛县尔呷地吉铅锌矿是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交界区发现的大型矿床。
本文详细分析该矿区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并提出深部找矿预测,为攀西地区其他区域开采铅锌矿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深部找矿;预测分析甘洛-小江断裂两侧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带上的重要产地之一。
尔呷地吉铅锌矿床作为矿集区一大型典型层控矿床,研究总结其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进而对深部找矿进行预测,能有效提高临近区域铅锌矿资源的勘察效率和质量。
1.区域地质背景矿区位于甘洛铅锌矿集区北部,矿集区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康滇地轴北段,属滇东碳酸盐台地(VIII1-5),夹持于安宁河断裂与峨边-雷波断裂之间。
主体构造近南北向平行产出。
地台基底为前震旦系,盖层为震旦系-中生界。
以稳定-次稳定系列内源干旱型白云岩、藻白云岩建造为主。
区域地层分区属于上扬子分区峨眉小区(Ⅵ43-3),除缺失石炭系、白垩系外,其它各时代地层均有出露。
区内主要褶皱有:马拉哈背斜、沙岱向斜、特克向斜、马鞍山背斜、阿兹觉背斜、苏雄向斜等。
主要断层有:特克断层、马拉哈断裂、脚古断层、马厂断层、田坝断层、凉红断层等。
其中马拉哈断裂为区域上的控矿断裂。
2.矿床地质特征2.1赋矿地层矿区铅锌矿的主要赋存层位为上震旦统灯影组三段(Z2dn3),沿沙岱向斜外围呈环状产出(图1),主要出露在矿区东部,矿区西南部有少量出露。
可细分为三个岩性层,主矿体产于第二岩性层(Z2dn3~2)上部层间破碎带内,为主要赋矿层位。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 铅锌矿地质特征及外围找矿远景分析袁明强,任开亮(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四川 成都 610203)摘 要:铅、锌元素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元素,广泛应用在冶金工业、军事工业、化学工业、医药、电气工业、核工业以及石油工业等领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以东北、两广、湖南、滇川、西北等铅锌选冶和加工生产基地。
扬子地台周围是我国重要的铅锌金属矿区之一,这里矿产资源呈分段成群、成片的空间特点,乌斯河铅锌矿位于扬子地台西南边缘、康滇地轴东侧的铅锌多金属矿产聚集区域。
本文主要以四川雅安乌斯河铅锌矿作为研究目标,分析该矿区的地质背景、矿区地层、矿区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以及围岩蚀变特征以及外围找矿远景,为该铅锌矿的进一步开采提供参考。
关键词:铅锌矿;地质特征;外围找矿远景中图分类号:P61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19-0077-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ead-zinc deposits and analysis of prospecting prospect in peripheral areasYUAN Ming-qiang, REN Kai-liang(Chengdu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 of Sichuan Metallurgic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Chengdu 610203,China)Abstract: Lead and zinc are important non-ferrous metal elements, 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metallurgical industry, military industry, chemical industry, medicine, electrical industry, nuclear industry and petroleum industry. 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China has gradually formed lead-zinc processing and processing production bases in Northeast, Guangdong, Hunan, Yunnan, Sichuan and northwest. The wusihe lead-zinc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margin of Yangtze platform and the east of Kangdian axis. This paper mainly takes wusihe lead-zinc deposit in Ya'an of Sichu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mining area stratum, mining area structure, ore body characteristics, ore characteristics and wall rock alteration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peripheral ore prospecting prospect,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mining of the lead-zinc mine.Keywords: lead zinc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eripheral prospecting prospect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在空间分布方面呈现明显的地域。
青海沱沱河地区多才玛铅锌矿床成因:原位S和Pb同位素证据贾文彬;李永胜;严光生;吕志成;于晓飞【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18(034)005【摘要】青海沱沱河地区多才玛铅锌矿床是西南三江特提斯北段新生代铅锌矿集区的典型矿床之一,本文首次应用飞秒激光剥蚀多接受器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多才玛铅锌矿床中金属硫化物的原位S和Pb同位素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的原位S同位素的δ34SV-CDT值介于-26.34‰~4.24‰之间,均值-12.15‰(n =20),其中闪锌矿的δ34SV-CDT值介于-10.30‰~-3.52‰,均值-7.39‰(n =9);方铅矿的δ34SV-CDT值为-26.34‰~-11.74‰,均值-20.36‰(n=9);黄铁矿的δ34SV-CDT值分别为2.50‰,4.24‰.矿床δ34S数据范围较宽,总体表现为富集负值硫的特征,说明有机质可能参与成矿.岩浆热液期发育的黄铁矿δ34S值具有深源特征,沉积热液期发育的方铅矿和闪锌矿的δ34S值表明成矿过程存在还原作用,指示盆地地层还原流体的混入,综上可认为多才玛铅锌矿床硫具有混合来源的特征.方铅矿原位Pb同位素结果为206Pb/204Pb=18.866~18.929,207Pb/204Pb=15.674~15.689,208Pb/204Pb=39.052 ~ 39.174.方铅矿与地层的Pb同位素组成一致,位于上地壳平均Pb演化线之上,具上地壳和地幔混合俯冲带铅的特征,表明其成矿物质的来源多样.结合矿床学、矿物学及同位素数据,本文认为多才玛铅锌矿床S元素主要来源于赋矿围岩,Pb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藏北钾质火山岩,侵入地层岩浆与盆地流体的混合是金属硫化物沉淀的重要机制.【总页数】14页(P1285-1298)【作者】贾文彬;李永胜;严光生;吕志成;于晓飞【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2;P618.43【相关文献】1.青海省沱沱河地区多才玛铅锌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J], 李领贵;郭海明2.贵州普定纳雍枝铅锌矿矿床成因:S和原位Pb同位素证据 [J], 金中国;周家喜;黄智龙;罗开;高建国;彭松;王兵;陈兴龙3.沱沱河地区多才玛铅锌矿晶屑熔结凝灰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J], 杨文龙;李碧乐;王国志;彭勃;支宇博4.四川乌斯河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来自原位S-Pb同位素证据 [J], 韦晨;叶霖;李珍立;胡宇思;黄智龙;刘玉平;王皓宇5.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专家前往沱沱河地区对多才玛铅锌矿区进行实地考察 [J], 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海东昆仑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成因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对金属矿藏的需求将不断增强,合理有序开采利用我国金属矿产资源,使其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这是当前金属矿行业的重要任务。
青海东昆仑地区蕴藏大量多金属矿床,如何科学探矿并有序的开采和利用,使得我国宝贵的多金属矿藏最大化服务于经济发展,并可持续生产。
本文尝试对该区域矿床特征研究及成因分析,以便在今后于该矿区以及其他矿区工作中,提供些积极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多金属矿;成因分析;矿床特征1 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1.1 基本地况地层(1)位于青海东昆仑地区的多金属矿,蕴育丰富的铁矿及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床,矿石大部分储藏在O.St和O.S大理石岩,围岩腐蚀侵变多有矽卡岩化与蛇纹岩化。
地层构造属青海东昆仑地区NWW向构造带,长期滑落逆向推拉运动,生成叠瓦态推覆体与结构岩,形成地域断块外露,形成中澳陶世滩山群碳酸盐组、晚岩炭帝傲苏碳酸盐石,一套浅海碳酸盐沉积和上覆晚岩炭世断带接触,后者分布矿区党部区段,岩石组断层磁异常带状散布,为利于铁矿储位。
(2)矿区地层结构简便,褶皱显示成单斜结构,断层多为区域性的NEE向断带分支断裂,北西西走势,断面北斜约40度。
于地表层侵蚀破碎,能见到不很强的硅化/褐铁矿/黄铁矿化等侵蚀矿化显现;于探井以碎裂石、结构角烁石状态展现为主。
有的断裂呈区域NEE向断带分支裂层。
矿区以花岗岩、灰白斜长花岗以及灰白、肉红二长花岗,与地表散状布置,为铁多金属矿床底板,构成金属矿形成因素。
1.2 矿石地质特征(1)矿体接触变质岩为主体,于印支侵蚀岩石影响,散至侵蚀岩和地层接触线周边,矽卡岩外露位置都处在矿体勘测区周边,属区域内重要的含铁矿底层体,是矿区铁多金属矿主要成因,地质性属透辉/矽卡/石榴岩石等,其中蕴含大量锌/铅/铜/磁铁矿等(2)款式构成指;网状/脉状/稠密/块状构成等。
网脉状构成;磁黄铁矿体的构成特点。
脉状构成;磁黄铁/黄铜/黄铁等矿体,该类构成是矿石的最主要构成方式。
63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阿尔金山东段主要矿床类型及其特征祁万修(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摘 要:在全面总结阿尔金山东段以往和近几年地质找矿成果基础上,按成矿过程的地质作用将区内的主要矿床划分为4大类型。
按新疆矿产资源种类划分原则[1],对各类型各矿种以典型矿床研究成果为依据,简要论述了该区矿产资源特色。
关键词:阿尔金山;东段;矿床类型;特征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05-0063-2 收稿日期:2021-03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2120113045400,项目名称《新疆阿尔金山大平沟-拉配泉地区矿产地质调查》。
作者简介:祁万修,男,生于1967年,青海乐都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区域地质调查及地质矿产勘查。
目前,在阿尔金山东段大平沟-拉配泉地区,已发现大型铜多金属矿床1处、大型铁矿床1处、中型铅锌矿床2处、中型铁矿床1处,小型铅锌矿床、小型铁矿及有前景的矿点若干[2]。
随着勘探程度的深入,地质工作程度低的局面将得到改变,金属矿产也将不断得到发现。
及时总结其成矿作用特点,对认识该区的成矿潜力、成矿规律和指导找矿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1 矿床成因类型划分区内最重要的金属矿化为铁、金、铜、铅、锌矿化,相互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许多差异,通过对喀腊达坂西铅锌矿床、喀腊达坂铅锌矿床、翠岭铜锌矿床、喀腊大湾西铅锌矿床、喀腊大湾铁矿床、英格布拉克铁矿床、大平沟金矿床、祥云金矿床、阿北银铅矿床和芦草沟铅矿床等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理、矿床成因、矿床地质特征、赋矿岩石、围岩蚀变的分析,认为沉积盆地非岩浆热液活动、早古生代火山活动和不同时代岩体侵位是该区主要成矿地质作用,形成了本区特色的金属矿床类型及特色的主要矿种类型-Pb、Zn、Fe、Au、Cu、Ag。
根据对该区典型矿床研究成果,结合前人研究并考虑各矿床点地质事实,按成矿过程的地质作用可以将区内的主要矿床划分为以下几类。
阿尔泰山铁格特铅多金属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阿尔泰山铁格特铅多金属矿区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境内,是一个以铅锌和镍铜矿床为主的多金属矿区。
该矿区位于阿尔泰山褶皱带南缘,是古特留西期、泥盆系末期至早石炭世的多期构造作用形成的。
在铁格特铅多金属矿区的地球化学特征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铅锌矿床的成因铅锌矿床主要分布在石炭系顶部的砂岩、泥岩和淤泥石中,与构造带和岩浆侵入体有联系。
地球化学剖面显示,矿体中Pb 和Zn富集在硅质岩层中。
这些硅质岩层的控矿作用可能与白云岩、砂岩等碳酸盐岩相伴随,通过热液活动形成。
2.铜镍矿床的成因铜镍矿床主要分布于石炭系下部铁质岩石中,该矿床的形成可能与熔体的活动有关。
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铜、镍、铁等元素在矿体中富集,与地幔深部物质的输送有关。
3.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阿尔泰山铁格特铅多金属矿区地下水和表层土壤中含有大量的Cu、Ni、Co等元素,这些元素是铜镍矿床的物质来源之一。
此外,该矿区也存在许多热液活动痕迹,这些热液活动在矿床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阿尔泰山铁格特铅多金属矿区的找矿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硅质岩层中寻找铅锌矿床硅质岩层是控矿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寻找硅质岩层成为铅锌矿床的找矿方向之一。
2.在铁质岩石中寻找铜镍矿床铁质岩石是铜镍矿床成矿的主要载体,因此,寻找铁质岩石也成为了铜镍矿床的找矿方向之一。
3.综合利用地球化学手段进行找矿地球化学手段在找矿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其可以分析各种地球化学参数与矿床分布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导找矿。
因此,建立地球化学手段的找矿模型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阿尔泰山铁格特铅多金属矿区的地球化学特征为找矿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寻找硅质岩层、铁质岩石和利用地球化学手段进行找矿都是潜在的找矿方向。
这些方向的深入探索对于铁格特铅多金属矿区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阿尔泰山铁格特铅多金属矿区是一个具有潜力的矿区,据统计,矿区内铅锌资源量达6900万吨,镍铜资源量为180万吨。
2021年 8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53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青海省大柴旦镇长征沟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杨 成,鲍文广,郝 程(青海煤炭地质勘查院,青海 西宁 810000)摘 要:青海省大柴旦镇长征沟矿区位于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加里东期、印支期铅、锌、金、钨锡(铜、钴、稀土)成矿带,具有较好的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区域已发现的矿产有铁、铜、金等多金属矿床或矿点,成矿带大体成 NW 走向, 从北西到南东依次有小赛什腾山铜矿、 野骆驼泉 金矿、 红灯沟金矿、红柳沟金矿、青龙沟金矿、滩涧山金矿、金龙沟金矿、绿梁山铜金矿,锡铁山铅锌矿等,滩涧山群为区域多金属找矿的重要目标层。
关键词:青海省;找矿;矿床特征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15-0053-2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criteria of changzhenggou deposit in Dachaidan Town, Qinghai ProvinceYANG Cheng, BAO Wen-guang, HAO Cheng(Qinghai Co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Xining 810000,China)Abstract: The changzhenggou mining area in Dachaidan Town, Qinghai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Caledonian and Indosinian Pb, Zn, Au, W-Sn (Cu, Co, re) metallogenic belt of saishitengshan altstoshan, which has good regional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metallogenic belt is generally NW trending. From northwest to Southeast, there are Xiaosaishitengshan copper deposit, yeluotuoquan gold deposit, hongdenggou gold deposit, Hongliugou gold deposit, Qinglonggou gold deposit, Tanjianshan Gold Deposit, JINLONGGOU gold deposit, Luliangshan copper gold deposit, Xitieshan lead zinc deposit, etc, Tanjianshan group is an important target layer for regional polymetallic prospecting.Keywords: Qinghai Province; Prospecting; Deposit characteristics1 区域和矿区地质矿区处于祁连地块与柴达木地块拼接部位的柴北缘早古生代金、银、铜、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带西段。
1 绪论1.1 题目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论文选题来源于导师赵少卿与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锡铁山分公司合作的《青海省大柴旦锡铁山铅锌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对比综合研究及靶区预测》地质找矿综合研究项目。
对于青藏高原来说,在起东北部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具有一锡铁山锌铅矿床,属于闻名于全国的大型矿床。
矿石储量超过1000万吨,自开采以来,开采程度较高,锌、铅总储量分别超过58万吨和15万吨,铅和锌平均品位达1.44%和5.61.%,经济价值高[1]。
因此,本论文系统收集典型层控热液型铅锌矿床相关的代表性国内外研究文献,成矿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地质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构造背景等方面的资料和青海锡铁山地区区域地质研究概况及锡铁山铅锌矿床研究现状文献,,进行对该矿床的进一步研究,旨在为锡铁山铅锌矿床的找矿工作提供更加明确的理论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锡山铅锌矿自开其进行采以来,连续进行了多项地质勘探工作。
勘探程度高,应用手段广泛、物理工作量大、成果突出,是锡山铅锌矿床以往地质勘探工作的总体特点。
对于该矿床来说,其地质条件较好,在矿石勘查开采过程,对矿层信息的揭示较多,相比于我国其他同类矿床研究程度高。
但主要矿区及下一步预测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矿床深探存在一些“瓶颈”。
目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矿石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资料进行了分析和处理,结合矿体和矿石的特征,编制了各种相关的地球化学图,对深矿形成目标区域进行分析。
1.3 研究内容1.3.1 区域地质背景柴达木北缘是秦岭山脉、昆仑山脉以及祁连山脉的交汇处[2],也是柴达木与祁连地块的交汇处。
西起阿尔金断裂,东至哇洪山-温泉断裂,北达南祁连构造带,南到柴达木盆地,NW-SE向延伸近750km,宽约50km范围约37000 平方千米。
对于柴达木北缘地层来说,其为北跨南祁连山小区(祁连-北秦岭地层分区)以及宗务隆山小区;分区属于华北地层大区,下一级划分为秦祁昆地层区,下一级划分为中秦岭一东昆仑地层分区,最后地区分层划分为柴北缘小区。
多金属矿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摘要】对目前国内成矿带地质背景、多金属矿产分布及成矿带特征的了解,对近几年资源评价项目工作中发现的矿床、矿点密集,成果显著的成矿带以及铜、钼、铅、锌、银成矿带进行了找矿潜力重点分析。
同时,对其它成矿带进行了简单的资源潜力评价,为今后国内各地区进一步加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多金属矿产;矿产特征;找矿方向1 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1.1 陡山沱组多金属矿陡山沱组主要围绕矿山穹窿旁边出露,可非常显著的划分为四个岩性段,由下至上按照顺序分别为第一岩性段浅灰色含有硅质网格含锰白云岩;第二岩性段是含磷岩系,核心岩性为鲜红色骨板状磷块岩、白云质条带状磷块岩、黑灰色块状磷块岩、含磷条形白云岩、含磷炭质分成岩;第三岩性段是暗灰色厚层状含灰色燧石团块白云岩;第四岩性段为灰色炭质分层岩夹角砾状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具银铅锌矿化。
该组控制了区内51%的铅锌多金属矿床(化)点,冰洞山、沐浴河等矿床就产在该组第四岩性段中。
矿石结构大多都是粒状结构、穿插交代结构、双晶聚片结构、自然形成板状结构等。
矿石构造大多都是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脉状穿插构造、多孔状构造及稠密浸染状构造。
矿石中金属矿物大都是闪锌矿、方铅矿,然后是褐铁矿、黄铁矿。
闪锌矿、方铅矿都呈现它形粒状,一般以集合体形式出现。
矿石的化学成份主要是铝、贫硅、钾,而富镁、钙、铁及硫为特点。
有用的成分除铅锌矿外,伴有镉、银和硫。
矿石类型根据氧化程度可以分为原生矿石、有氧化矿石。
根据矿石的组成划分主要有脉状穿插类矿石、稠密浸染状类矿石、块状硫化物类矿石和角砾状类矿石。
工业类型大都有含锌铅矿石及含银锌矿石等。
1.2 冰洞矿床的地质特征冰洞山矿区内出露的地层大都是南沱组、乱石沟组、陡山沱组和灯影组。
冰洞矿床为一套浅海台地—滨海相互沉积,按照岩性组合的不同,又将其划分为四个岩性段:第一岩性段大都是粉砂质粘土岩、含有大量的锰白云岩;第二岩性段大都是含磷土岩和含碳土岩;第三岩性段为硅质块状或硅质条带花岗岩;第四岩性段下面和上面都是炭质页岩,中部夹5—10m巨厚层细晶白云岩,角砾状泥质白云岩,铅锌矿就产在其中。
工程地质勘查毕业论文选题吉林省桦甸市老牛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深部外围预测东昆仑那西郭勒地区石墨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激电找矿效果研究矿床水形成机制及坑道涌水量预测研究——以陕西省镇安县金龙山金矿为例综合电法勘探在内蒙古某铅锌矿应用效果研究内蒙古东升庙地区地质、物化探特征与综合信息找矿预测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兴隆沟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扎拉格阿木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山东白家店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陇南武都区盐土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与治理措施研究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内蒙古正蓝旗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宜春市矿产资源开发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综合物探方法在铁矿采空区中的应用可控源电磁法三维反演在漫江镇地热勘查中的应用张家口下花园煤矿采空区地面变形及危险性评价山东省马头崖铜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山东归来庄金矿区断裂构造分析及其成矿预测大同盆地油气成藏规律与有利目标预测新疆和田县河尾滩地区铅锌矿矿床成因与资源潜力长江涪陵段库岸地质灾害调查与危险性评价研究柴北缘宗务隆构造带金属成矿地质环境及控制要素研究氡及子体测量与异常解释——以鄂尔多斯盆地铀矿找矿为例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水泉沟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高密度电法在隐伏岩溶勘查中的应用研究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胶西北金矿集区金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型向斜盆地沉积型地热资源地球物理解译方法研究山博赛金矿床地质统计学模型构建与三维成矿预测江西省铜鼓县九峰矿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与金矿找矿预测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吉林中部斑岩型钼矿成矿规律与远景预测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埋公路隧道全深度电磁勘探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黑龙江省伊春市金山屯普查区金多金属成矿特征及找矿远景吉林东部板庙子地区石英闪长岩岩石化学、年代学及地质意义吉中地区粗榆金矿床成因及矿化富集规律地球化学在黑龙江省逊克地区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研究甘肃武都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攀枝花太阳湾钒钛磁铁矿铁钛矿化关系研究西藏革吉尕尔穷矿床铜金矿化关系研究青海那更康切尔银矿床隐爆构造研究车载实验室仪器设备集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西昆仑与西南天山结合部晚古生代沉积型锰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云南省保山地区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与驱动因素研究东天山石炭-三叠纪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的关系——以阿奇山铅锌(铜)矿为例韩城矿区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辨识与致灾危险度评价基于超声波检测技术的水库坝基破碎带灌浆效果研究内蒙古通辽地区流体作用与铀成矿关系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巴音乌素地区J2z1沉积体系及其与铀成矿关系陕西省山阳县夏家店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蚀变矿化规律及意义辽宁白云地区中生代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意义北极地区大宗矿产成矿规律研究内蒙古集宁浅覆盖区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处理与隐伏基岩推断内蒙古哈达贺休盐湖卤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西藏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深部结构与找矿方向青海省都兰县拉浪麦钨多金属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预测西藏山南吉松铅锌矿床勘查模型与成矿预测贵州泥堡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及找矿预测研究新疆西天山托克赛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西藏达若洛陇矽卡岩型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吉林省延吉市五凤金矿外围主要金矿脉地质特征及成因黑龙江省元宝林场地区钨钼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与找矿预测可控源电磁法三维反演在花牛山铅锌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孤立森林模型的地球化学异常识别方法研究基于核极限学习机的遥感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反演模型研究青海东昆仑五龙沟矿集区红旗沟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内蒙古奈曼旗油页岩特征及开发利用大兴安岭西坡比利亚谷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与成矿地质背景三维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隐伏矿产勘查中的应用研究齐齐哈尔市扎龙乡地热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朱诺斑岩铜矿勘查标识的构建及其应用山东省微山稀土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冈底斯德明顶矿区短波红外光谱特征及找矿指示意义半裸露区遥感找矿信息提取研究——以甘肃玛曲地区为例黑龙江省嫩江-黑河一带金矿特征及成因辽宁柏杖子金矿区蚀变花岗岩型矿体成因及深部找矿预测甘肃迭部城区不稳定斜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工程设计朱诺矿区三维地质建模与找矿预测我国地质资料汇交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大兴安岭中北段兴安地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西藏达若洛陇铜矿床矽卡岩和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A地质勘查院薪酬体系优化研究西天山喇嘛苏—赛博铜矿成因研究新疆乌恰县帕恰布拉克天青石矿床热水沉积岩相特征及成因景德镇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四川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元素迁移机理与找矿标志河南省灵宝市董家埝银矿床原生晕特征及成矿预测研究内蒙古赤峰柴胡栏子金矿区构造控岩控矿规律内蒙古月牙山地区基性-超基性岩体含矿性研究厄立特里亚EMBA DERHO铜多金属矿床特征与资源经济评价BIM技术在黄土滑坡工程地质勘查的应用研究新疆富蕴县杜热一带浅覆盖区铜矿找矿潜力分析伊犁浅层黄土滑坡物理特性及稳定性分析新疆赛博铜矿区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琼拉克特勒克钼矿区多源信息分析及靶区圈定伟晶岩稀有金属矿的X荧光特征及意义巴里坤纸房勘查区西山窑组煤质特征及赋存规律研究内蒙古海拉尔地区煤层气开发先导性试验及技术经济评价全球供应链重构下的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转型——基于投资模式和效率研究胶东牟乳金矿带构造-流体-成矿及动力学内蒙古敖汉地区中生代两期金成矿作用——以撰山子和金厂沟梁金矿床为例。
45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我国中西部地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朱旭东(甘肃省地矿局四勘院,甘肃 酒泉 735000)摘 要:我国中西部地区铅锌矿床具有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实现对该区域内矿产资源的开发,开展中西部地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通过铅锌矿分布规律及地质特征、裂隙控矿特征等分析,得出该区域内的具体找矿方向,为实现中西部地区铅锌矿找矿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西部地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02-0045-2 收稿日期:2021-01作者简介:朱旭东,男,生于1989年,甘肃天水人,汉族,本科,地矿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北山地区找矿与研究。
我国中部以西地区一直是产矿大国,地区成矿带产出的矿产资源以铅锌矿为主,由于区域内成矿带与地质构造十分紧密,因此,我国在对矿产资源的研究中,也将地质勘查的侧重点置于区域铅锌矿的开采方面[1]。
综合我国目前对该地区的研究成果,可显著地看出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而在相关市场调研工作中也同步发现了影响了区域产矿的有关因素。
早期的研究成果不仅代表了我国在找矿方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十分富饶的现象。
为了进一步产出具有价值性的矿产资源,本文将综合我国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赋存现状,以铅锌矿为研究对象,对成矿带与产矿区域内,矿床的地质特征展开研究[2]。
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我国中西部找矿方向的研究,以此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矿山工程实施等提出指示。
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铅锌矿勘查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以此解决我国矿产资源市场内铅锌矿出矿与市场需求两者之间不平衡问题。
1 我国中西部地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1.1 铅锌矿分布规律及地质特征从中西部已经发现的铅锌矿床来看,铅锌矿的赋存层位相对较多,并且各个赋存层位当中铅锌矿体呈现出明显的层状和似层状。
青海省赛什腾山地区三角顶金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收稿日期:2018-04-15;修回日期:2018-08-20作者简介:任文恺(1986—),男,青海湟中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矿产调查工作;西宁市城西区西川南路116号,青海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810029;E mail:rwk523@sohu.com通信作者,E mail:wangsy2013@126.com,13897619219任文恺1,晁海德1,王生云2,吴少锋1,丁成旺1(1.青海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2.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摘要:三角顶金矿床地处南祁连山南缘、柴达木盆地北缘,位于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Pb-Zn-Au-W-Sn(Cu、Co、稀土)成矿带赛什腾山成矿亚带。
三角顶金矿床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石英脉型,次为黄褐色碎裂岩化、褐铁矿化蚀变花岗闪长岩型。
含矿石英脉产出于花岗闪长岩节理、裂隙中,北西向构造为主要的控矿因素,围岩蚀变有青磐岩化、硅化、钾化,局部可见糜棱岩化。
1∶1万土壤测量显示,矿区内Au异常明显,共圈定组合异常13处,其中AP4、AP5、AP7、AP9异常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关键词: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找矿方向;三角顶金矿床;赛什腾山地区;青海省 中图分类号:TD15 P632 文章编号:1001-1277(2018)09-0013-05文献标志码:Adoi:10.11792/hj20180903 研究区地处青藏高原西北部,位于南祁连山南缘、柴达木盆地北缘。
以赛什腾山北坡—滩间山南断裂为界,北东侧属滩间山岩浆弧,南西侧属柴北缘蛇绿混杂岩带。
大地构造单元属于秦祁昆造山系(Ⅳ)之柴北缘结合带(Ⅳ-5)。
成矿带属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Pb-Zn-Au-W-Sn(Cu、Co、稀土)成矿带之赛什腾山成矿亚带,是青海省内金铜多金属的成矿有利地区,具有形成各种类型金铜多金属矿床的巨大潜力。
该成矿带现已发现滩间山大型金矿床、青龙沟中型金多金属矿床、野骆驼泉小型金矿床及千枚岭金矿点等以金为主的矿床(点)[1-3]。
青海阿尔茨托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肖文进;赵百胜;王力群【摘要】Copper - lead - zinc poiymetallic ore deposits, including Donggou and Jigeishen, in Aercituo Mountain Qinghai province, are located in the east part of the northern Qaidam poi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belt, controlled by the upper Ordovician Tan-jianshan group.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pper - lead - zinc polymetailic ore deposits are introduced, and the genesis is hy-drothermal sedimentation - metamorphic type early, then skarn type later. Ore guide of prospecting and prospecting orientation are pointed out; the prospect potential is good, and W/Sn deserves attention.%青海阿尔茨托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处于柴北缘铅锌银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东段,分东沟和吉给申两个矿床,矿床受上奥陶统滩涧山群(O3tn)地层控制.文章介绍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矿床为早期的热水沉积—变质型叠加了后期接触交代的复合成因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分热水沉积、变质作用、接触交代3个成矿期,结合已有的地质资料,提出了该区找矿标志,指出下步的找矿方向,认为该区找矿潜力大,除重视铜铅锌成矿元素外,还应考虑钨锡找矿.【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1(002)006【总页数】8页(P696-703)【关键词】地质特征;铜铅锌多金属;青海阿尔茨托山【作者】肖文进;赵百胜;王力群【作者单位】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100012;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100012;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西安7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2;P618.41;P618.42;P618.43阿尔茨托山铜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单元位于青海柴北缘多金属成矿带东段,该带早古生代前的东西向裂陷—裂谷作用及火山活动[1],形成中—基性钙碱性系列火山岩和巨厚的条带状火山—沉积岩系[2],同时伴随着后期的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丰富的含矿热液,并对前寒武系含矿岩系改造,形成多元物质叠加的铅锌铜多金属矿床。
目前在该区上奥陶统滩涧山群地层的一套热水沉积岩系中,发现东沟和吉给申铜铅锌多金属矿床,随着深部钻探工程的控制,发现了隐伏的夕卡岩钨锡多金属矿体。
以往认为该区矿床成因为热水沉积—热液改造型的铜铅锌多金属矿床[3],深部钨锡矿体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该矿床的认识,该矿东部应叠加了后期的接触交代型成矿作用,为复合成因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总结该区地质勘查成果,对该区地质找矿和工程部署有进一步的指导意义。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1.1 区域地质概况该区位于柴北缘古生代火山弧裂陷构造带、东昆仑前寒武纪隆起带、鄂拉山构造带三者交汇部位(图1),由近北西—北西西向宗务隆山南缘断裂、柴北缘断裂[4]及北西向鄂拉山断裂所围限,属柴北缘铅锌银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东段[5],著名的锡铁山铅锌矿[6]、滩涧山金矿、赛坝沟金矿等,就赋存于该构造带中。
区内以上奥陶统滩涧山群(O3tn)地层出露广、分布面积大为特征,由一套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正常碎屑岩、碳酸盐岩组成,Rb-Sr同位素年龄464.6 Ma(乌介人,1987)。
其下伏为区内最老基底下元古界达肯大坂群(Pt1dk)中深变质岩系,以片麻岩为主,呈断层接触,全岩Rb-Sr同位素及锆石U-Pb同位素年龄1 463~2 205 Ma[4],局部出露上泥盆统牦牛山组(D3m)地层,主要由砂岩、砾岩、安山凝灰岩夹板岩组合而成。
该区构造以元古宇基底为核心,组成阿尔茨托山北西西—北西向不对称倒转复式背斜,南翼近轴部有多条北西—北西西向断裂平行分布,并有横向断裂切割,构造较为复杂,这一构造格局为矿床定位造就了良好条件。
图1 青海省都兰县东沟地区地质略图Q—第四系;O3tn3—上奥陶统滩涧山群上岩组;O3tn2—上奥陶统滩涧山群中岩组;O3tn1—上奥陶统滩涧山群下岩组;1—大理岩;2—安山岩;3—绿泥石英片岩;4—石英脉;5—实测及推测地质界限;6—实测及推测断裂;7—矿体及编号;8—矿化体;9—产状;10—工作区区域岩浆岩以加里东、华力西期、印支期黑云母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为主,北侧见少量加里东晚期超基性岩体分布,火山岩主要为中晚奥陶世中—基性火山岩,钙碱性系列。
该区金属矿点多数受地层岩性控制,主要赋存在两套变质岩系中,其一为下元古界达肯达坂群,如东山铜钨多金属矿、沙柳河铅锌矿和沙那黑铅锌矿,其二为上奥陶统滩涧山群,东沟铜铅锌矿点和吉给申铜锌多金属矿点,只有少数矿点与侵入岩有关,如产在沙柳河两侧的超基性岩中的铬铁矿矿床。
近年阿尔茨托山东段铜铅锌多金属矿点取得的勘查成果最受关注。
1.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区域上柴北缘火山弧裂陷构造带为高磁场(50~300 nT)、高阻异常区(电阻率数百至数千Ω·m)。
柴南缘东昆仑造山带为平静磁场区(-20~-40 nT)、低阻异常区(5~500 Ω·m)。
柴周边地区为布格异常高负值(-400~-500 mGal)的异常地壳,地壳厚度各异:柴南缘东昆仑山54~56 km,柴达木盆地51~53 km,柴北缘56~62 km,表明柴北缘成矿带早古生代曾处于裂陷裂谷的构造环境[2]。
1.3 区域化探异常特征根据区内的1∶5万分散流测量成果,成矿元素异常分布有分区分段富集的特点。
上奥陶统滩涧山群地层 Cu、Zn、Pb、Ag、As元素,含量均高于地壳克拉克值,且明显高于下伏的下元古界达肯大坂群地层,为有利于铜铅锌多金属成矿的矿源岩。
Cu、Zn、Pb异常组合好,浓集中心明显,其中Cu、Zn、Pb变异系数大,具有良好的分带性,已在“乌-4”、“乌-5”、巴-2”、“巴-3”、“哈-7”等几个化探异常区相应发现了东沟铜矿带、东沟铅锌矿带、太子沟铜锌矿带、藏碑沟铅锌矿带、吉给申北山锌铅多金属矿(化)带。
1.4 区域遥感蚀变信息异常特征从所获的铁化蚀变遥感异常成果来看,吉给申地区的铁化遥感异常尤为强烈,铁化异常分布于印支期片麻状花岗岩体和上奥陶统滩涧山群地层中,长2 000 m,宽300~1 100 m,呈北西向的面状展布,和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吻合,同时根据遥感影像图,该区可见若干环形、线性影像构造,展布于矿(化)带、岩体上或构造交汇部位,充分反映了该区存在的铜铅锌多金属找矿潜力。
2 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上奥陶统滩涧山群(O3tn)一套浅变质的火山岩、碳酸盐岩、碎屑岩组合,根据岩性组合,由下至上分3个岩组,各岩组之间为整合接触,岩性明显地由基性→中酸性变化:火山岩组(O3tn1):为中性夹中基性火山岩组合,岩性为安山岩夹少量的斜长角闪片岩、绿泥石英片岩。
片岩岩组(O3tn2):岩性为绢云白云石英片岩、绿泥绢云石英片岩夹透镜状、薄层状大理岩,底部为安山岩夹少量的斜长角闪片岩、绿泥石英片岩,该层中上部为含铜铅锌矿化的热水沉积岩系含矿层[2],岩性为硅质岩、绿泥绢云石英片岩、夕卡岩、大理岩与含硅质条带大理岩。
含矿层长3.0 km,厚50~100 m。
砂岩岩组(O3tn3):下部石英砂岩、硅质岩、长石石英砂岩,中部变安山岩、英安斑岩,岩性上部石英砂岩夹少量的绢云石英片岩,底部常出现含铜热水沉积的硅质岩夹层、透镜体或条带。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具有多期活动特征,主要为近东西向或北西西向断裂,次为北东向或南北向断裂,其中北西西向的层间破碎带为主要的赋矿构造。
倾向北。
南部见印支期花岗岩体,岩石化学特征属于硅铝过饱和或硅强饱和及铝过饱和、强酸弱碱性岩石,与国内钨、锡及多金属矿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相比,具有很大的相似性[1]。
吉给申一带脉岩为闪长岩脉、花岗斑岩脉。
3 矿床地质特征3.1 矿化带特征3.1.1 东沟矿化带地质特征铜铅锌矿化带:呈层状、似层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产于上奥统滩涧山群第二岩性组(O3tn2)中的硅质岩、透辉石大理岩、绿泥石英片岩中。
其中东沟铜矿化带:受地形影响呈弧形展布,长1 300 m,宽10~25 m,矿化蚀变主要为黄铜矿化、黄铁矿化、孔雀石化、褐铁矿化,产有Ⅰ号铜矿体;铅锌矿化带:呈近东西向展布,长200~500 m,宽2~5 m,主要矿化蚀变为方铅矿化、闪锌矿化、褐铁矿化,产有Ⅱ号铅锌矿体和Ⅲ号铅锌矿体(图1)。
3.1.2 吉给申矿化带地质特征吉给申铜铅锌矿(化)带分布于东沟以东7 km,按其分布范围分为南北两个矿(化)带,即巴音山矿(化)带(由太子沟铜锌矿段、藏碑沟铜铅锌矿段组成)与吉给申北山铜铅锌矿段,其中太子沟矿段为该区主要的铜锌富集区(图2)。
铜铅锌多金属矿化带产于上奥陶统滩涧山地层(O3tn)中O3tn2岩组的中上部及O3tn3的底部的热水沉积岩系或层间破碎带中,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为350°~25°∠50°~85°,总体走向呈北西西—东西向,已圈定矿体计43条,矿化带长200~1 500 m,宽2~45 m,带内黄铜矿化、黄铁矿化、磁黄铁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兰铜矿化强烈,夕卡岩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黝帘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硅化普遍,矿化带局部地段有分枝复合、膨大狭缩现象,地表以氧化矿为主,浅部以原生金属硫化物为主,深部太子沟一带以铜钨矿化为主。
3.2 矿体地质特征3.2.1 东沟铜铅锌矿体地质特征该区共圈定铜矿体1条,铅锌矿体2条。
Ⅰ号矿体:长1 000 m,厚0.66~8.79 m,平均厚3.07 m,铜品位0.36% ~3.39%,平均1.00%。
Ⅱ号矿体:长4 00 m,厚1.90~2.56 m,Pb品位0.75% ~11.45%,平均4.02%,Zn品位0.43% ~1.58%,平均1.23%,矿体Pb+Zn 5.25%,伴生Ag 60×10-6~84.3×10-6,Au品位0.14×10-6~0.48×10 -6。
Ⅲ号矿体:位于Ⅱ矿体北侧100 m,长100 m,厚0.55~3.95 m,Pb品位0.52% ~11.49%,平均5.92%;Zn品位0.34% ~2.98%,平均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