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58.00 KB
- 文档页数:41
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措施1.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病人的治疗过程之中,护理人员要与病人做好沟通,与病人之间产生良好的交流关系,多去了解病人的生活日常和病人对生活的态度,理解病人病因发生的一系列可能原因,对其进行劝导和安慰,让病人能够在心理的改变之下逐渐改变自身的想法。
同时护理人员时刻关注病人情况,避免病人遭到伤害,产生自我伤害想法,造成危险。
要多注意患者的康复情况,了解病人在治疗中获得的效果,并且针对其对自身未来生活的感受作出帮助和指导,减少其心理压力,减少病人对于社会的恐惧,消除他们的不安和顾虑。
同时也要注意检查病人随身物品,避免其拿到危险物品,对自我及他人造成人身伤害。
同时关注患者生活作息,判断其是否有自杀倾向,提前做好预防。
3.2生活护理日常生活护理人一些精神病病人受症状支配,病人情绪不稳定时,作出一些不正常行为都或可能导致其生活规律发生改变,同时自身控制力和自我能力下降,因此应重视病人日常生活护理。
4.3饮食护理家属应督促病人每日适量进食,不要过量进食。
食适量蔬菜、水果,保证足够营养。
病人由于疾病原因,可能出现不服药,胡乱饮食,暴食或者绝食的情况发生,对此要给予相应的处理。
当病人拒食时,应耐心劝导或与其共同进食,以消除其顾虑;对暴饮暴食者,注意控制其进食量;老年人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加强营养,促进消化。
不随意补充,不喝浓茶,不喝酒,不吸烟。
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要注意饮食软硬度,对于便秘的患者可以吃香蕉和蜂蜜。
5.4睡眠护理精神类病人在治疗之中,好的睡眠能够帮助其更好的康复:(1)做好病人居住环境卫生安排,加强环境空气流通,做好睡眠环境帮助病人入眠。
(2)为病人做好作息安排,做好日常活动、锻炼,增强其睡眠度,加强病人睡眠质量。
(3)不要让病人蒙头睡觉。
3.5安全护理(1)合理安排患者的房间,使病房内的陈设尽可能简单,防止患者受到损伤或伤害;活跃和易怒症状和情绪不稳定的病人住在不同的房间,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
精神分裂症护理常规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需要得到专业的护理和支持。
以下是精神分裂症护理的常规措施:
1. 了解患者的病情: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病史,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 提供安全环境: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危险行为,护理人员应确保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下接受疗养。
3. 给予定期的药物管理:药物是控制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关键,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嘱给予患者定期的药物管理,确保他们按时服药。
4. 提供心理支持: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面临挫折和困惑,护理人员需要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积极面对困难。
5. 促进社交互动: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感到孤独和隔离,护理人员应鼓励他们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促进社交互动和人际交往。
6. 建立规律的生活方式:稳定的日常生活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健康的生活惯。
7. 定期监测病情: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治疗方案。
通过以上常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促进他们的康复。
但请记住,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的特殊需要,护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护理,保证他们得到最佳的关爱和照顾。
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症状严重时,一般不暴露自己的思维内容,护理人员要积极从医生、家属及其朋友等多方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并利用交流沟通、主动观察技巧,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收集患者目前的健康状况及精神状况,恰当地评价患者的主、客观资料。
(一)生理状况评估1.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
2.营养状况患者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饮食习惯、营养摄入量是否正常等。
3.睡眠状况评估患者每天睡眠总量,是否出现早醒、入睡困难、睡眠缺失、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等情况。
4.排泄状况评估患者有无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便秘、大便失禁等情况。
5.自理状况评估其自我照顾及个人卫生,如衣服、毛发、指甲是否整洁;有无不洗澡、不刷牙,致使体味难闻;能否自行如厕等情况。
6.意识状况意识是否清晰;有无意识清晰度下降(嗜睡、意识混沌、昏睡、昏迷);意识范围改变(朦胧状态、漫游自动症)或意识内容改变(谵妄状态、梦样状态);有无人格解体、交替人格、双重人格现象。
7.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评估患者血、尿、大便常规及血液生化、心电图、脑电图检查等是否异常。
(二)精神症状评估1.阳性症状主要症状为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
(1)评估患者是否言语零乱,思维内容离奇古怪让人难以理解。
(2)评估患者是否答不对题,言语内容无中心主题,语言支离破碎。
(3)评估患者是否出现自言自语、言语松散且不连贯,或持续言语。
(4)评估患者是否坚信有人利用各种手段要陷害自己,自己所想的事情已经被别人知晓,并且议论纷纷,患者为此感到气愤和苦恼。
(5)评估患者是否认为有人议论自己,用言行举止暗示自己周围人的动作行为对自己有特殊意义。
(6)评估患者是否经常感到有仪器跟踪监视自己,或在各个方面控制自己,如监视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呼吸等。
(7)评估患者是否认为妻子或丈夫有外遇,并跟踪监视,或者认为某个异性爱上自己,即使遭到对方拒绝也认为是对方在考验自己。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计划1.心理护理指导:精神分裂症后期心理护理措施2.如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3.精神分裂症的护理目标有哪些4.如何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呢?5.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疾病的护理6.如何做好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工作?心理护理指导:精神分裂症后期心理护理措施导语: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精神分裂症后期心理护理措施:一、单纯型于青少年期缓慢起病,一般无明显诱因,以孤僻懒散、冷淡、思维贫乏、意志缺乏为主要特征,可有片断的幻觉妄想,早期常有头痛、头晕、失眠、全身无力等神经衰弱症状群,常易被误诊为神经衰弱。
病程发展缓慢,往往短者1一2年,长者35年;因此早期易被误认为性格或思想问题。
如不及时诊断及治疗,易逐渐迁延为慢性精神衰退。
二、青春型在16~23岁的青春期起病,大多为急性骤起失眠兴奋。
行为紊乱、幼稚,常冲动打人毁物。
情感不稳,无外界诱因而独自喜怒哀乐变化无常,瞬间即转变。
思维明显破裂,言语增多,无论唱歌或讲话都是杂乱无章,可有片断离奇的幻觉妄想。
这种类型着重早期控制兴奋症状,如发展为疾病充分期则难以控制。
此型大多呈反复发作,发作多次后易趋向精神衰退。
三、紧张型发生于青壮年,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表情淡漠行为抑制为其主要特征。
初期言语动作明显减少,发展至严重时呈木僵状态,躺着不言、不动、不食,毫无表情,活象一个木头人。
但要警惕有时会突然解除抑制呈兴奋状态,突然起来打人、毁物、逃跑,常历时短暂,又可转回木僵状态。
此类型一触预后良好,经治疗后可完全恢复。
四、妄想型(偏执型)青壮年起病,起病形式缓慢,早期为敏感多疑或间伴有听幻觉,以后逐渐发展为妄想观念,大多以被害、关系、夸大、嫉妒、疑病或影响等妄想。
由于妄想及幻觉而影响其言行异常,但其情感反应常与思维内容及环境不协调,妄想内容荒谬脱离现实。
精神分裂病病人的护理计划1.精神分裂症患者如何护理2.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措施3.如何做好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工作?4.照顾精神分裂症病人家人应怎样配合精神分裂症患者如何护理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病人异于常人的行动给病人的家属及护理人员带来了很多的烦恼,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要及时的治疗。
同时,还应注意日常的护理措施。
下面来听听专家的详细介绍。
(1)心境愉悦、兴奋的患者:让患者与家属分开用餐,避免他人的刺激,以便患者能够安心地食用。
因兴奋躁动的患者消耗体力比较多,必须保证营养充足,避免因进食不足而导致水及电解质紊乱甚至脱水,必要时,可采取喂饭及鼻饲,或者给予静脉营养的方法,保证患者机体基础代谢的需要。
(2)精神分裂症受被害妄想支配的患者:因害怕家属在饭菜里投毒,而拒绝进食,可让患者和家属一起配菜、做饭、分餐、用餐,也可以盛好饭菜后,家属先尝然后让患者食用。
这样可以消除患者顾虑,进而达到让其主动进食的目的。
(3)情绪抑郁、饮食不良的患者:可用劝解、诱导等方法提高患者的食欲,并尽量改善饭菜质量,要根据患者平时口味、爱好,选择柔软、易消化的饮食,色、香、味俱全,以刺激患者的食欲。
家属帮助患者用餐时,态度要诚恳、和蔼,尽量增强患者的食欲。
(4)违拗、受幻觉支配或忘记进食的患者:开饭前需要事先提醒患者先用餐。
引导患者主动进食,不要过于勉强,以防患者因发脾气而影响进食。
对于违拗患者在开饭时不吃,趁人不注意时偷吃的情况,家属也不要过于责怪,任其主动慢慢进食。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措施精神病分裂症患者在思想上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出现很大的波动,从而对患者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所以对于患者来讲,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工作,下面我们来详细的介绍下。
希望对患者朋友有所帮助。
一、心理上,首先应当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护理工作,1、对待患者朋友应当热情,态度要和蔼,讲究方式方法,尊重病人人格,对病人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当如何护理精神分裂症主要是指患者在情感、性格以及认知观念多方面存在严重障碍,伴随有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的一种疾病,如果患者在临床中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就会形成精神残疾,不但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临床中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是通过消除症状表现为主进行治疗,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免出现反复发作现象。
然而在数据统计中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幸福获取感明显低于正常人群,通过自身努力而获得幸福感的能力较差,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时间处于一种焦虑及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的情绪当中。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方案第一,疾病宣教:首先由护士将医院环境详细介绍给患者及家属,将疾病知识、成功治疗案例、发病诱因、常规家庭护理措施等向家属进行普及,以细心、耐心的态度缓解患者不安全感。
第二,正确应用沟通技巧:与患者沟通时,采取开放式沟通结合封闭式沟通的方法,并在沟通过程中结合患者生活表现提出适当的意见和建议,便于患者接受,另外,制定各项决策时,护理人员可邀请患者参与共同决策。
患者表述疾病及治疗引起的不适时,护理人员要积极聆听,并给予针对性的解释和指导。
患者如存在妄想、幻听等症状,护理人员需要每日开展风险事件评估。
一旦出现暴力征兆,要展开友好的沟通与交流,告知患者冲动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利用合适的语言安抚患者,让其情绪平稳。
同时,应用音乐疗法、拳击疗法等方法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进一步的缓解,当这些方法均无效时,要立即通知医生,应用稳定情绪的药物。
第三,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在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充足的接纳和理解,站在患者的角度出发学会换位思考,充分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
而且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让患者感受到足够的真诚,临床中患者提出来的合理要求须尽量满足,并适当地为患者创造选择机会。
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针对预后的社会问题,积极面对生活、学习、工作或者婚姻等,让患者认识到部分精神分裂症表现是由于身体疾病所导致的,并不是本人主观行为的结果,正确认识精神分裂症的表现,予以患者充分的理解和耐心。
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一、防逃跑:
凡有被害,罪恶制等妄想及幻觉的患者均应严防逃跑,逃跑多发生于工作职员开门,患者在院内散步及特殊检查时,要严加防范,集中精力对有逃跑企图的患者,针对原因采取必要的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措施。
二、防自杀:
具有严重抑郁焦虑或在幻觉妄想影响下的患者要加强精神分裂
症的护理。
随时收检病室内的杂物,严防患者将绳索,小刀,剪刀等危险物品带入病室。
给患者服药时,要防止患者将药片挟在指缝间或藏在齿颊间及舌下等处。
三、防冲动伤毁物:
严格执行危险物品治理制度,随时收捡杂物,以防用作伤人凶器。
对具有严重伤人的患者,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可根据医嘱给予保护或安置在单独隔离室内。
如遇患者忽然冲动手持凶器伤人时,应由多人前后同时逼近,趁其不备夺下凶器。
四、对患者多加关心:
对严重兴奋躁动的患者应加以隔离,以免病人间互相干扰。
弄清引起的病人兴奋躁动的诱因,多加劝慰。
对给病人进行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时,应先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
1。
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常规
1、按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做好安全管理,加强巡视。
重患者安置在护士易于观察的房间,必要时专人看护,并重点交接班。
3、合理安置患者,预防冲动行为发生,发生冲动行为及时处理,发生暴力行为给予保护性约束;根据妄想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严格执行精神科服药常规,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4、加强基础护理,观察进食及睡眠情况,保证有足量营养的摄入,必要时遵医嘱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失眠者做好睡眠护理。
5、做好日常生活护理。
6、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正确运用沟通技巧,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不与患者争辩妄想的内容。
7、教会患者及家属有关分裂症的疾病知识、药物知识;教育患者及家属能早期识别疾病复发的征兆,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精神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