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2练 纸币发行量的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5
高考政治复习做大题的答题技巧高考政治复习的时候,可以适当练习大题,这样对你高考考试提高政治成绩很有帮助。
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政治复习做大题的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政治复习做大题的答题技巧【一】见到经济学角度分析如何经营时。
从这些方面回答:1.市场:要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
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2.科技: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
3.管理:加强人才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4.素质:提高劳动者、经营者素质。
5.效益: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6.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立品牌,生产优质产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7.竞争力: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图表类主观题。
第一问一般是反应了什么现象:要看清题目,从图表语言转变为文字语言,还要答出反应的本质性问题。
第二问:一般问,表一与表二的关系。
第三问:对反应现象的认识,结合图表、文字认识。
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注意,要结合材料;【三】意义影响的主观题。
一、经济意义: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促进结构调整,促进就业。
3.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4.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5.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
6.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能力生产。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描述对外经济意义】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吸收资金、技术。
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政治意义: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转变政府的职能。
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提高综合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开放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环境,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纸币发行量的计算1.(2014·江苏高考)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下列选项中,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因素有( )①人民币流通速度下降②信用卡的广泛使用③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④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2015年某国国民经济总体上是平衡的。
假设2016年该国待售商品量增加14%,货币流通速度提高5%,物价水平上涨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要保持平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 )A.减少11.8% B.增加11.8%C.减少1 6.2% D.增加16.2%M国2015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
据此回答3~4题。
3.假设该国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那么,可推算出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 ) A.0.5次/年B.1次/年C.2次/年D.3次/年4.2016年,若M国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国内生产扩大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物价水平的变化大致是( )A.下降10% B.上升10%C.上升30% D.上升50%5.假设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 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 000亿元。
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 )A.价值量降低B.价值量提高C.价格下跌D.价格上涨6.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
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
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1.8万亿元B.2万亿元C.2.2万亿元D.2.4万亿元7.如果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待售商品总量为4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150元/件,在这一年里货币流通次数为6,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的纸币发行量应为________亿元;如果该国政府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
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发行了______亿元纸币( )A.1 000 1 250 B.1 200 1 350C.1 000 1 200 D.1 400 1 3008.假设某国2015年M产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2元,2016年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且该国2016年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额为10 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央行实际发行货币4 000亿元。
高考政治的计算公式公式1: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①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所需要的货量÷(1-纸币贬值率)流通所需要的货量=纸币发行量×(1-纸币贬值率)②通货膨胀率:纸币发行量=流通所需要的货量×(1+通货膨胀率)流通所需要的货量=纸币发行量÷(1+通货膨胀)公式2:货币发行量(币值)变化引起商品价格变化方面的计算①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1-纸币贬值率)基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1-纸币贬值率)②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基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公式3: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上一年度商品数量×[1+本年度劳动者增加幅度(%)]×[1+本年度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公式4: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上一年度商品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额÷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公式5: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价格总额=单位商品价格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价格总额÷商品数量注①.使用价值:一般是计算商品的总件数。
与劳动生产率呈正比关系。
假设原来生产x件,当劳动生产率提高50%时,现在每天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数量)=X*(1+50%)②.价值:一般是单位商品的价值。
与劳动生产率呈反比关系,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假设原来M商品价值为x元/件,现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那么M商品的价值=x/(1+50%)③.交换价值:由于价值与交换价值大小相等,因此计算交换价值,就是变相计算价值,因此,只要计算出价值,也就计算出交换价值。
④.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由价值决定,价格的大小与价值大小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货币量、物价的计算公式(注:纸(货)币发行量 = 货币供应量)公式一: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公式二:纸币发行量=货币流通次数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1+通货膨胀率)=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1+通货膨胀率) 公式三:纸(货)币贬值率=纸(货)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货)币发行量×100% =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100% (即 现价差价) =纸(货)币发行量多发行纸(货)币量×100% (即 发行量差额) 公式四: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量流通中所需要的需货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100%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多发行纸(货)币量×100% (即 需额差额) =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100% (即 原价差价) = A纸币贬值率—纸币贬值率1A ★通胀率变化的三个主要指标:生产者(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PPI )消费者(消费资料)价格指数 (CPI )零售物价指数 (RPI )公式五:纸(货)币升值率=纸(货)币发行量币发行量货纸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00% =现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100% (即 现价差价) =纸(货)币发行量少发行纸(货)币量×100% (即 发行量差额) 公式六:单位纸(货)币实际购买力=纸(货)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公式七:商品现价=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货)币发行量×商品原标价 公式八:纸币实际购买力=CPI1+资金 (CPI 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
)注:通货膨胀率与汇率的变化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假设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n。
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N国币值不变,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1+x%):n;若M国币值不变,N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n(1+y%);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N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1+x%):n(1+y%)1.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150亿元,物价上涨率是多少?物价上涨率={(150-100)÷100}×100%=50%2.一个国家去年的商品平均价格100元,今年商品的平均价格150元,那么,通货膨胀率是多少?通货膨胀率=(150—100)÷100=50%;则纸币贬值率=(150-100)/150=33%3.如果现在一件商品A价格5元,货币贬值20%后,商品A价格应该是多少元?解析:根据公式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上期物价水平)÷现期物价水平}×100%设货币贬值后价格为X,则(X—5)÷X=20%,则X=6.25元4..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
2014高考政治复习资料:纸币发行规律
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
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高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理解纸币发行规律
考点内容:
1.纸币发行规律: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的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的价格总额 = 待售商品量 x 价格水平)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相关链接:
2013江苏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3江苏真题及答案(历史)
2013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江苏真题及答案(政治)
2013江苏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相关知识1.纸币发行的限度: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规律支配的,它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其中,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待售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价格水平。
2.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二、公式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2.通货膨胀率=3.纸币贬值率=4.通货膨胀时,商品现在的价格=商品原来的价格(1+通货膨胀率)5.纸币贬值时,商品现在的价格=6.纸币的购买力=1.(2016·天津文综)2016年1月1日,M先生收到L先生偿还的为期一年的借款本金10万元与利5000元,同期二人所在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为7%,这意味着A.该国的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B.民间借贷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C.在此借贷关系中,通货膨胀使双方利益同时受损D.在此借贷关系中,通货膨胀损害了M先生的利益2.(2015·安徽文综)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4万亿元。
假如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今年商品价格总额30万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今年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A.5万亿元B.6万亿元C.7.5万亿元D.10万亿元3.(2013·海南政治)2012年某国国民经济总体上是平衡的。
假设2013年该国待售商品量增加14%,货币流通速度提高5%,物价水平上涨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要保持平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A.减少11.8% B.增加11.8%C.减少16.2% D.增加16.2%1.假定某国2017年社会待售商品价格总额由2016年的2000亿元上升为3000亿元,而货币流通速度由2016年的4次上升为2017年的5次。
那么,2017年流通中需要的纸币量应有这样的变化A.需要发行纸币400亿元B.需要增发纸币1000亿元C.纸币供应量不变D.需要增发纸币100亿元2.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是反映经济生活运行的重要指标。
高考政治计算题解题技巧
高考政治计算题解题技巧
1.【当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X时】单位商品的价值=(1X)当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X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1-X)
2.【关于商品使用价值总量的计算】商品价值总量=商品价值量乘以商品数量
3.【关于流通中实际货币量的计算】流通中的货币量=(代售商品数量乘以商品价格)除以货币流通次数。
(1)如果某国代售商品总量为X件,平均售价为Y元,在一定时间的'为中单位货币流通N次那么该国的纸币发行量为该国纸币发行量=(X*Y)/N
(2)该国商品价格上涨了百分之Z,那么,纸币发行量=
【X*Y(1-Z】/N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设100单位外币=X元人民币
当外币升值y%,汇率=x*(1y)元人民币
如果原来购置某商品需要M单位外币
那么现在需要人民币为M*X*(1Y)元
如果贬值那么反之
利息=本金*利率
设某人讲M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X%那么该人可得到的利息为M*X%元
如果利息率提高了y%利息为M*X%*(1Y)
如果下降那么反之。
课时作业(二) 纸币及其流通1.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这就是说( )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由国家决定②纸币的面额(如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③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④每种面额的纸币的购买力是由国家决定的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A 解析:国家无权决定每种面额的纸币的购买力,④错误,排除。
①②③正确,故选A项。
2.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
IMF认为,人民币“入篮”将使“货币篮子”多元化并更能代表全球主要货币,从而有助于提高SDR作为储备资产的吸引力。
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 )①说明人民币已成为各国通用的世界货币②有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③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④对于推动跨境贸易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积极意义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答案:D 解析:①错误,人民币成为了世界货币,但并非每个国家都通用,③夸大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的作用,②④符合题意。
3.[2017·河南高三摸底]2016年5月26日,财政部宣布成功在伦敦定价发行30亿元人民币国债。
该笔国债发行期限为3年期,发行利率为3.28%。
这是财政部首次在香港以外的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国债。
海外发行人民币国债的积极影响有( )①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②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③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④提升人民币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B 解析:海外发行人民币国债可以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人民币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故①④符合题意;人民币汇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海外发行人民币国债与汇率的稳定性没有必然联系,②不符合题意;海外发行人民币国债并未表明这些国债用途,因此不一定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③不符合题意。
高考政治题精华一-----关于纸币问题1、纸币及其发行量:(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速度)为限度。
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紧缩,,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3)解决方法: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通货紧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
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
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
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2、外汇和汇率(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的标准:公式(1)100美元=600元人民币(2)100美元=800元人民币如果(1)到(2)说明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
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如果用(2)到(1)说明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少的人民币。
说明外汇的汇率降低,外币贬值,人民币汇率上升,人民币升值(3)、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①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 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②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③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纸币发行量的计算
1.(2014·江苏高考)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下列选项中,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因素有( )
①人民币流通速度下降②信用卡的广泛使用③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④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5年某国国民经济总体上是平衡的。
假设2016年该国待售商品量增加14%,货币流通速度提高5%,物价水平上涨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要保持平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 )
A.减少11.8% B.增加11.8%
C.减少1 6.2% D.增加16.2%
M国2015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
据此回答3~4题。
3.假设该国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那么,可推算出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 ) A.0.5次/年B.1次/年
C.2次/年D.3次/年
4.2016年,若M国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国内生产扩大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物价水平的变化大致是( )
A.下降10% B.上升10%
C.上升30% D.上升50%
5.假设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 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 000亿元。
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 )
A.价值量降低B.价值量提高
C.价格下跌D.价格上涨
6.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
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
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
A.1.8万亿元B.2万亿元
C.2.2万亿元D.2.4万亿元
7.如果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待售商品总量为4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150元/件,在这一年里货币流通次数为6,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的纸币发行量应为________亿元;如果该国政府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
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发行了______亿元纸币( )
A.1 000 1 250 B.1 200 1 350
C.1 000 1 200 D.1 400 1 300
8.假设某国2015年M产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2元,2016年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且该国2016年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额为10 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央行实际发行货币4 000亿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M商品的价格是( )
A.5元B.15元
C.20元D.7.2元
9.假设2016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万亿,由于生产发展,2016年货币需求量增加了20%,此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20元,现在实际执行结果让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了15万亿。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这时的货币贬值程度是________,现在商品的价格是________( )
A.25%,26.7元B.20%,25元C.25%,25元D.20%,26.7元
答案精析
1.B [本题考查影响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的知识。
题眼是“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因素有”。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人民币流通速度下降,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增加,①正确;信用卡的广泛使用不会导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增加,②排除;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会增加人民币的国际需求量,③正确;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格总额不变,流通中的货币量不变,④错误。
]
2.B [直接运用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假定2015年待售商品量、货币流通速度和物价水平均为1,则2016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14%)×(1+3%)/(1+5%)≈1.118。
1.118-1=0.118,所以应比上一年增加11.8%。
]
3.C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因此30万亿/15 万亿=2次。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
4.B
5.D [本题考查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发行规律。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根据这一规律,该国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2 500亿元,而实际发行量为5 000亿元,根据纸币发行规律,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纸币贬值,故答案为D。
]
6.C [本题考查货币流通规律的知识。
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由题意可知:货币流通速度为16万亿/2万亿=8,今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1+10%)=17.6万亿元,17.6/8=2.2万亿元。
答案为C。
] 7.A [这一年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40×150)/6=1 000(亿元)。
而这一年由于该国政府多发行纸币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这一年该国实际发行的纸币量应为1 000+
1 000×25%=1 250(亿元)。
]
8.C [由题意可知,2016年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则今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12÷(1+20%)=10元;同时,2016年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额为10 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则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2 000亿元;但是央行实际发行货币4 000亿元,则会发生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为(4 000-2 000)÷2 000=100%;所以该商品的价格为10×(1+100%)=20元。
选C。
]
9.B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0×(1+20%)=12万亿。
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100%,所以纸币贬值程度为:(15-12)÷15×100%=20%。
商品价格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成反比,现在商品的价格是20÷(1-20%)=25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