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叙事作文:中秋“圆月诗会”800字
- 格式:docx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3
中秋月夜叙事作文3篇中秋月夜叙事作文1八月十五还未到,我就在憧憬着,与她坐在草地赏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美丽的诗句已经成为中秋的代名词。
然而,别忘了,还有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指的是一对爱人虽然相隔千里,却因月光传情而美好。
可见,中秋月同样属于爱情,中秋夜比情人节更加浪漫。
因为,中秋月,是一年中最圆的月。
而人们对爱情的追求,不正是一个圆满吗?此刻,月亮正斜倚在这山的头顶,圆圆地,黄黄地。
稀疏的白云散淡地镶在天空,被月光衬托得那么雪白,而深蓝色的天空显得那么高远。
我多情的心开始飞起来,真想飞到月亮去,问问柔情的嫦娥,寂寞有多深,思念有多重,离别有多远?当然,这只能是一种离奇的想像,心怎么能飞呢,心附在云上,云朵能飞吗?就是这片云今晚也不属于我。
因为临时有事,她失约了,不能陪我月下漫步。
于是,我独自跑到附近的公园赏月。
公园的人很多,我坐在石椅上。
一阵清凉的风吹过,很是温柔,消除了白天的浮躁。
低头,是野草的香味,蟋蟀的声音;抬脸,是鼓胀的圆月,相伴的星星。
好久好久没有这般宁静而恬然了,白天里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此时得到彻底释放。
我忆及幼时在乡村,村民们在月的宁静幽深世界共存同乐、互慰同憩的情景。
我的父母,相亲相爱的父母,坐在在村口的槐树下,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给我们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而如今,现代人不仅走出了日落而息的生活状态,有了更丰富的夜生活,也走出了炊烟土屋,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高层建筑物里。
科技带来了便利,月亮却离人类越来越遥远。
我起身,信步走向公园的一角。
她发来短信说,孩子在,想送到老人那,老人电话打不通。
短短一句话,让我涌出莫明的情愫。
原来,她一直在寻找机会,想出来陪我的,她心头一直装着一轮明月,装着温情和思念。
前边小路上走过来一对赏月的情侣。
女的二十出头吧,似曾相识。
月光洒在她的脸上,显得很平静,她对我笑笑:“你好。
”来自内心真诚的问候,让我忽然觉得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
中秋节吟诗赏月作文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
享受美食,品尝月饼甜甜。
举杯畅饮,轻抚窗前瑶琴;
吟诗赏月,感受中秋节的温馨。
中秋今宵,与家人共欢聚;
月儿圆圆,低悬天边如珠。
团圆的烛光,洒满了家的每个角落;
月的清辉,照亮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月饼的香气,飘散在每一栋居民楼;
中秋的氛围,弥漫在每一条街道。
明月皎洁,真如一盏明灯;
普照大地,让我们思乡想亲。
千里之遥,唯有月亮相伴;
世事匆匆,唯有亲情永存。
从月中峡谷,到月亮深处;
从月饼味道,到月儿的笑语声。
中秋节,是一种文化的印记;
就像月是一种时间的符号。
中秋节,有古老的传统节日;
就像月是一种老朋友的问候。
如今的人们,生活水平高了;
但我们不能忘记,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无论你身处何处,无论你有多忙;
在这个日子里,回家吧,回家看看。
远古祖先,告诉我们团圆的意义;
中秋节,用月亮的光辉证明了真理。
用诗歌引领,用语言书写;
中秋节,永远是心灵的旅程。
月圆之夜
——难忘的中秋节作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水调歌头》就是一首赞美中秋的名诗。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你和你家人团圆了吗?
中秋节,我们家是要一起吃团圆饭的。
所以天还没有黑,爸妈便开始着手准备晚饭了。
一家人你洗菜,我炒菜,她煮饭,我……大家忙的热火朝天,我想帮忙也插不上手。
今天奶奶脸上的笑容格外多,也许天下每一个母亲都希望过一个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吧!
晚上,餐桌上满满的,各种各样的,香的,甜的,辣的,喜欢吃的,不喜欢吃的菜摆满了整个桌子。
经过我的初步预算,我应该会胖几斤。
爸爸和大伯在拼酒量,妈妈和大伯母低声谈论着什么,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而我和弟弟妹妹也学着拼,不过喝的不是酒,而是甜甜的果汁,没办法,小孩子不可以喝酒的!
当我们吃的差不多时,远方的姑姑打来电话,表示非常非常想念我们,和奶奶说下一个中秋节一定回来,我不禁在心里翻了一个白眼,我记得姑姑不止一次说过这种类似的话,但实现的却是屈指可数。
月圆之夜,月圆之时,也许会有不能和家人一起团圆赏月的,但又有谁不喜欢过中秋节呢?。
中秋节赛诗会作文中秋月圆,万象更新,一年一度的中秋节赛诗会,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每一句诗句都能触动人心,唤起内心的共鸣。
诗歌是灵魂的微光,是思想的火花,在中秋节赛诗会上,我看到了诗歌的魅力,也看到了诗歌的力量。
有些同学用诗歌将思想和感情融入其中,把自己的祝福和心意传递给大家。
比如,“明月清辉,万籁俱寂,祝你家庭幸福,身体健康”这句诗歌虽然简单,但是它让人们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和身世,仿佛那明月清辉就像一盏明灯,耀眼却又温暖。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之一,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中秋节赛诗会上,许多同学表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和思考,他们用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意。
比如,“月明如昼情沁心,家国风光亦难寻,愿祖国繁荣昌盛,金秋多落梧桐。
”这首诗歌不仅抒发了对祖国的情怀和热爱,还能让人们回忆起那些美好的时光和熟悉的景象,感受到中秋节的文化氛围。
诗歌是一段精神世界的旅程,其中包含着语言的美感和思想的深奥。
在中秋节赛诗会上,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学习的诗歌表达技巧。
比如,有的同学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诗歌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
比如,“银盘捧月,玉笛吹风,笙歌月夜,万象更新。
”这首诗歌将月亮比喻为银盘,玉笛和笙歌则丰富了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中秋节赛诗会,不仅是一次展现诗歌才华和交流思想的机会,同时也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欣赏诗歌的平台。
有的同学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故事融入其中,让诗歌变得更加真实和接地气。
比如,“一轮明月高挂天,让我想起远方的亲人。
他们远在天边,我却在异乡漂泊。
”这首诗歌虽然简单,但却流露出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总之,中秋节赛诗会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和力量,也让我意识到了诗歌教育的重要性。
诗歌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使我们更加美好、更加快乐。
让我们在诗歌的世界里,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内心的愉悦。
中秋节的赏月诗会中秋节,那是一个充满诗意与温情的节日。
在这个月圆之夜,人们总会怀着对亲人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聚在一起,共赏那一轮皎洁的明月。
而赏月诗会,则是中秋节众多庆祝活动中,最具文化底蕴和浪漫色彩的一项。
记得去年的中秋节,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赏月诗会。
那是在一个古色古香的庭院里,四周布置得典雅而精致。
红灯笼高挂,照亮了蜿蜒的小径;桂花树散发着阵阵甜香,仿佛在诉说着秋的故事。
当夜幕降临,月亮慢慢爬上树梢,诗会便正式拉开了帷幕。
主人首先致辞,欢迎各位来宾,并简要介绍了赏月诗会的由来和意义。
他的话语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染。
随后,一位身着古装的老者走上舞台,他清了清嗓子,开始吟诵起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仿佛将我们带回到了千年前的那个夜晚,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紧接着,一位年轻的女子登场,她朗诵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她的声音清脆悦耳,情感真挚动人,将这首词中的豪迈与洒脱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人们纷纷上台,吟诵着自己喜爱的赏月诗词。
有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还有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每一首诗词都饱含着诗人对月亮的赞美、对亲人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悟。
在诗会的间隙,还有古筝演奏、茶艺表演等节目。
悠扬的古筝声如泣如诉,仿佛在与明月对话;精湛的茶艺表演则让人在品尝香茗的同时,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韵味。
除了台上的表演,台下的人们也在热烈地交流着。
大家分享着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讲述着自己与中秋节的故事。
有的说小时候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的温馨场景,有的说在外漂泊时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秋节比赛关于月亮古诗的作文《难忘的中秋赛诗会》
“哎呀,中秋节快到啦,学校要举行关于月亮古诗的比赛呢!”我一回到家就兴奋地嚷嚷着。
中秋节的前一天,阳光格外明媚,微风轻轻拂过校园的树梢。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热烈地讨论着明天的比赛,一个个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神情。
“我昨晚可是背了好多好多关于月亮的诗呢!”同桌小明得意地说。
“哼,我也不差呀!”我不甘示弱地回应道。
第二天,比赛如期举行。
教室里布置得充满了节日的氛围,彩色的气球和漂亮的彩带让人心生欢喜。
比赛开始了,老师微笑着说:“谁先来呀?”
只见小红第一个举起了手,她自信地走上讲台,朗诵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哇,真不错呢!
接着是小刚,他大声念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展示着,我心里也越来越紧张。
哎呀,他们都好厉害呀,我能行吗?我在心里暗暗嘀咕。
终于轮到我了,我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大声朗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朗诵完,我看到同学们都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比赛越来越激烈,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出色。
这哪里只是一场比赛呀,简直就是一场诗词的盛宴!这不就像那璀璨的星空,每一颗星星都在努力闪耀着自己的光芒吗?
最后,老师宣布比赛结果,我竟然获得了第二名!我开心得差点跳起来。
这次中秋节的古诗比赛,真的让我终身难忘啊!它让我更加热爱古诗,也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想说,这样的活动真的太有意义啦!以后我还要多多参加!。
最新中秋诗会作文5篇精选#617578最新中秋诗会作文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大家一定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没错他就是唐朝大诗人李白,这首诗是他的《古朗月行》,今天正是中秋佳节。
今年中秋正是国际无车日,所以我们全家准备坐公交车去奶奶家。
一上公交车本来空空荡荡的车厢,现在挤满了人,大人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笑容,手里拎着月饼。
一到奶奶家,一股芋艿的清香扑面而来。
芋艿在苏州代表,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正在这时爷爷问我:“你知道中秋为什么要拜月吗?”我摇了摇头,爷爷说:“因为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
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
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
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
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故乡——中秋诗会又是一个月圆时节,又是一个令人相思的夜晚。
似乎古往今来,中秋,这个词就代表了所有的思念。
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夜晚,我却没有这样强烈的思家之情可以倾诉。
抬头望着天空,有人对我说,这个夜晚你可以看见那最圆满而明亮的月。
是的,我张望着好奇的眼,渴望从那浓黑的云后探寻月的身影。
有种淡淡的惆怅与失落,因为在这样一个诗意的夜晚却遗失了那诗意的对象。
没有那种强烈的思家之情,是因为没有那一轮满月勾起我的思绪;没有那种强烈的思家之情,是因为此时此刻,我正依偎在母亲的怀里,享受属于我的温情。
坐在电视机前,看着“中秋诗会”。
听着余光中和余秋雨两位大师对中秋的解读,蓦然间想到了那首简短而饱含深情的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脑中的记忆不断盘旋于这首诗,感觉到有种淡淡的忧伤。
听着电视里缓缓而流淌的诵读的声音,感受那一首首包含对故土,对家人思念之情的篇章从众人口中流淌而出的那种柔情。
霎时间我觉得我也有了一种淡淡的思念、一点小小的酸涩。
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作者的那些望月而出的想念触动了我心底最柔软的一角。
恍惚间,我似乎能看到那一张张忧伤的脸。
不论什么原因,他们总是远离自己的故乡,离开那个生他育他的地方。
几年,或者几十年终究无法回到这个令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
恍惚间我想到了:“安土重迁”这样一个词汇。
有人说过,这便是中国人的恋土情结。
而这浓重的依恋便是在这一轮的满月中无限的得以抒发。
而这,也使中秋拥有了一个凉凉的诗意。
“月亮是一面魔镜,有一种魅力。
每个人看上去好像都是空的,可是在他心里,面对这面空空的魔镜,真正在他心里看到的是他想念的家人,朋友,情人。
它毫无阻碍的高悬于天空,每个人望着它都能看见他所想见的容颜。
”这是余秋雨大师他对月的解读。
中秋赏月吟诗作文5篇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秋赏月吟诗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赏月吟诗作文1中秋节这天晚上,我和妈妈吃完饭,就骑着电动车去缝山针上赏月。
可是一出来,我仰望天空,发现满天都是云彩,连个月亮的影儿也没有,我有些失望。
可我想:说不定在路上,月亮就会出来了。
我们还是去了缝山针。
我坐着妈妈的车,在去往缝山针的路上,我一直望着天边,看看云散了没有,看看月亮出来了没有。
就在差不多走了一半路程时,我惊讶地发现,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月亮在云雾里若隐若现,像一个害羞的姑娘,羞答答地从一片云彩后伸出半个脑袋,偷偷地向下窥探,发现没有什么动静,一扭身,出现在夜空中。
这时的月亮是红彤彤的。
看着看着,我们就到了缝山针脚下。
我和妈妈沿着台阶向上登山,漆黑的夜晚笼罩着整个山群。
很快,我们爬上了山顶。
月亮好圆啊!高高的挂在天空上,真像一个金色的玉盘。
月亮离我们真近啊!似乎就在针尖的那一头。
尽管天已经黑了,但在明月的映射下,天依然是亮堂着的。
我拿着妈妈的手机连续拍了几张照片,都是一个小亮点,但我还是非常兴奋。
我又在山上欣赏了一会儿明月,随着柔和的夜色,高高兴兴地下山了。
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今夜我终于体会到了。
这是一次特殊的赏月,这轮圆月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中秋赏月吟诗作文2夕阳西下,太阳已经落山了。
今天是中秋节,我妈妈去超市买了月饼和葡萄,我们把桌子、椅子搬到阳台上,在阳台上赏月。
外婆拿了三根香,对月亮拜了三拜。
然后妈妈拿起了一把小刀,小心翼翼地把月饼切成四份。
我们一边吃着月饼和葡萄,一边有说有笑地看着月亮。
以前的月亮像弯弯的小船,今天的月亮像一个洁白、明亮的玉盘。
月亮周围的云朵和星星,朦胧的云朵像缕轻纱,笼罩着月亮。
周围的星星像一盏盏小灯笼,也给大地带来了一丝光芒。
皎洁的月光像一个手电筒一样,给漆黑的大地带来了一丝丝的光明。
学校中秋诗会作文600字记叙文《学校中秋诗会》中秋节到啦,学校举办了一场特别热闹的中秋诗会。
那天,校园里挂满了彩色的灯笼,风一吹,它们就轻轻摇晃,好像在跟我们打招呼。
诗会开始的时候,校长伯伯先上台讲了话,他说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希望我们能在诗会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
第一个上台表演的是三年级的姐姐们,她们穿着漂亮的汉服,朗诵着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她们的声音又整齐又好听,我都听入迷啦。
我最喜欢的是我们班的节目。
我们一起朗诵了一首《中秋月》,“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在朗诵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好像变成了诗人,心里充满了对月亮的喜爱和对家人的思念。
诗会结束的时候,大家都还意犹未尽。
这次中秋诗会可真有意思,我以后也要多读诗,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学校中秋诗会》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学校的中秋诗会。
一进校门,就能看到到处都是漂亮的装饰。
红红的灯笼,金黄的月亮,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诗会在操场上举行。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坐下,心里别提多期待了。
主持人老师走上台,笑着跟我们说:“同学们,中秋节快乐!”然后诗会就正式开始啦。
有个同学朗诵了一首《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他一边朗诵,还一边做着动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还有一组同学一起唱了一首跟月亮有关的歌,歌声悠扬动听,我们都忍不住跟着轻轻哼唱起来。
轮到我们班表演的时候,我紧张得手心里都是汗。
不过,当我看到老师鼓励的眼神,一下子就不害怕了。
我们大声地朗诵着诗歌,赢得了台下一片掌声。
六年级叙事作文:中秋“圆月诗会”800
字
中秋,对我来说,也只不过就是吃个月饼,没有多大的乐趣。
这几年
都是在学校过的,老师也会发个月饼以表示节日到了,大家聚在一起
热闹热闹。
嘿,今年的中秋可不同了,我回家过中秋。
想着一家人围着桌子
坐着,桌上放着一盘月饼,然后大快朵颐,心里便美美的,只是——
表哥和表姐居然凑热闹说要来我家,看来我可得早做准备了。
表哥表
姐学问好,每次在一起,就会合起来“对付”我。
表哥自诩李白,只
不过人称“诗窃”,他专门改别人的诗,然后就“名正言顺”地成了
自己的了。
表姐也不差,应付应付表哥还是绰绰有余的。
最可惨的还
是我,他们的长处恰恰是我的短处,正好这又是中秋,诗兴大发的日
子啊!
一放学,我就往家赶,还没进家门就傻眼了:表哥表姐早已到我
家了。
我几乎什么也没准备!唉,不管了,豁出去了,只能随机应变了,准备应战!我很快跑上了楼,把身上的大包小包甩个满地,然后“哗哗”地一阵乱翻书,几乎把家里所有有关“月”的诗句都抄了下来,还读
了好几遍——到时候把这些纸条拿出来可不好意思啊!
吃过晚饭,月亮出来了,又大又圆,好一个明亮的大银盘!我们在
院子里摆好桌子,放上茶水、月饼、果盘,兄妹几个围着桌子,喝茶,嗑瓜子,天南地北地畅聊。
没一会儿,表哥终于熬不住了,说:“大妹,小妹,我们来玩个
游戏吧!简单点,就看谁说的诗句多,前提是诗中必须带‘月’字,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