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51.00 KB
- 文档页数:13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中一年语文科试卷完卷时间: 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一、语言基础(24 分,每题 3 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绾发( guǎn)更迭(dié)残骸(hái)陈抟老祖(tuán)....B.烟霭(ǎi ).C.嗜杀( shì).D.渣滓( zǐ).朱拓( t à).哭泣( yàn).拖曳( yè).两颊( ji á).桅杆( wéi ).俨然( yǎn).咫尺天涯( ch ǐ).沸反盈天( yíng).纲要挈领( qi è).2.以下各组词语书写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谬种尘芥嘻闹百无聊赖B.蹙缩跬步炮烙见机行事C.厌弃草窠歆享揣揣不安D.牲醴蹂蔺倔强意得志满3.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①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常常抛出一些不经之谈,比方“侵略无定义”论,这些荒唐言论令全世....界不屑一顾。
②当前,社会民众对各样食品的“转基因忧虑” 沸反盈天。
历经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事件后,....面对转基因食品,老百姓个个谈之色变。
③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战火,销售价钱甚至低于成本,这抵花费者来说倒正好能够火中取栗。
....④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师领袖,本能够把革命进行究竟,但结果却功亏一篑,功亏一篑....,真令人痛惜。
⑤博物馆里保留着大批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边的各样花鸟虫兽、人物形象绘声绘色,美轮美奂。
....⑥这些年青的科学家信心以无所不能的勇气,战胜重重困难,去探究大自然的神秘。
....A. ①②④B.③⑤⑥C.①④⑥D.②④⑤4.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听说当年徽州男人常常出门经商,长年在外,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古乡村的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日期:11月 14日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熟稔.(rěn)赍.(jī)发酒馔.(zhuàn)岑.(cén)寂B.叨.(dao)扰尺牍.(dú)锭.(dìng)子氽.(tǔn)水C.老鹳.(huàn)侍.(shì)候剜.(wā)出促狭.(xiá)D.逋.(bū)慢央浼.(miǎn)糍.(zī)粑东皋.(gā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淡泊矜持蓬篙难堪B.鲁莽优渥福祚尺牍C.舂米睢园矫历迤逦D.尴尬帝阍拨擢山岨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原先的南门溪污染严重,恶臭逼人,经过有关部门一年多的治理,南门溪终于河清海晏。
.....B.他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康,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C.房客们对自己的开销和享受到的相应服务锱铢必较....,在这样一种氛围下,乔伊斯对当前这波打折后将出现一轮相似的房价上调的推论持怀疑态度。
D. 尽管伊叙两国政府也受到国内丛生的各派武装力量的牵制,但极端组织在两河流域的命运已然日薄西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B.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意识到,如何与力量巨大的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C.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D.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而后乃今将图南.目.吴会于云间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宾主尽东南之美.C.乐.琴书以消忧悦.亲戚之情话D.而征.一国者具以表闻.6.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问征夫以前路③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⑤且臣少仕伪朝⑥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⑦奚以知其然也⑧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⑨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A.①②/③⑧/④/⑤/⑥/⑦⑨B.①④/⑥/③/⑤/②⑦⑨/⑧C.①②/③⑧/④/⑤⑥/⑦⑨D.①④/②⑥/③/⑤/⑦⑨/⑧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福建省福州市2018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5福建省福州市----------------------- 。
(杜甫《蜀相》)(22)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23)-------------------------,势拔五岳掩赤城。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4)吴丝蜀桐张高秋,-------------------------。
(李贺《李凭箜篌引》)(25)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
(杜牧《阿房宫赋》)三、阅读下面的字,完成(26—29)题。
(16分)东轩记苏辙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
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
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①,水患尤甚。
既至,敝不可处。
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
郡怜其无归也,许之。
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厅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
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
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
每旦暮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
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②,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
及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
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中二年语文科试卷考试日期:4月25日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课内基础知识(6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仇雠.(chóu)怵.(shù)然舞雩.(yú)不省所怙.( hù)B.肯綮. ( qìng ) 刈.(yì)旗縢.(yìng)嫱鼎铛.(chēng)玉石C.尚飨.(xiǎng) 剽.(piāo)掠老妪.(yù)架梁之椽.(yuán)D.筼.(yún )筜殒.(yǔn)身遽.(jù)去早缫.(sāo)而绪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2分)①如诗.不成②将成家而致.汝③而视.茫茫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⑤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⑥可怜焦土..⑦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⑧赤也为之小.⑨而刀刃者无厚.⑩飞.羽觞而醉月A.①⑤⑥/②③/④/⑦/⑧⑨/⑩B.①⑤⑥/②⑩/③/④/⑦/⑧⑨C.①⑤/②⑩/③/④/⑥⑦/⑧⑨ D.①⑤/②⑩/③⑨/④/⑥⑦/⑧3.对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大块假我以文章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③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④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⑤视为止,行为迟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⑦则何以哉⑧异乎三子者之撰⑨然今卒困于此⑩苟以天下之大A.①⑧⑨/②③/④/⑤⑥/⑦⑩ B.①⑨/②③/④⑤/⑥⑩/⑦⑧C.①⑧/②③/④⑩/⑤/⑥⑨/⑦ D.①⑧/②③/④⑤/⑥⑨/⑦⑩二、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当代文艺审美中的“粉丝”与“知音”周兴杰①“知音”一词源于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
子期因为能听出琴音寓意,被伯牙引为“知音”。
后来,子期辞世,伯牙毁琴不操,以示痛悼。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考试日期:7月8日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是发自内心的对自身文化的价值、能力和前途的坚信,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是民族意义上的文化自信。
换言之,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是在文化层面对本民族自我价值、自我能力和自我发展前景的自觉持守。
文化自信首先表现为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对于自身文化,以及自身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关系的理性把握。
就我国而言,对中国精神的光大,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性清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文化自觉的当代表现,更是文化自信的切实践行。
最近二三十年,我们肯定民族文化的价值,对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怀有温情和敬意,对不同学术繁荣时期的价值有深刻认识,对老子、孔子、墨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倍加推崇,对浩如烟海的传统典籍进行认真整理和创造性阐发。
这些都不是外力强加给我们的,而是积淀于我们内心的价值认同,是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坚守。
这也表明,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日益增强,作为文化自觉最高表现形态的文化自信日益坚定。
文化自信其次表现为自觉的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
在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清醒地看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不足,勇于并善于对其进行清理,通过文化批判为新的价值重构创造条件。
中国历史上不同学派、不同思想相互激荡,往往在碰撞中相互吸收甚至相互融合,这中间就包含着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对专制政治和专制帝王的批判,都是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近代谭嗣同、梁启超等希望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拯救中国。
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清理、对西方文化合理成分的吸纳,进行新的价值重构,我们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还表现为对民族文化当下状况的充分肯定和对未来前景的满怀信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大并践行中国精神,是我们基本的价值取向。
【最新】度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2)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3),靡有朝矣。
(《诗经·氓》)(4)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5)银瓶乍破水浆迸,。
(白居易《琵琶行》)(6)知不可乎骤得,。
(苏轼《赤壁赋》)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江革传江革,字休映,济阳人也。
六岁便解属文。
九岁丁父艰,孤贫,读书精力不倦。
十六丧母,以孝闻。
服阕,补国子生。
吏部谢眺雅.相钦重。
眺尝过候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
以革才堪经国,除广陵太守。
时革镇彭城。
城既失守,革素不便马,乃泛舟而还,为魏人所执。
魏刺史元延明闻革才名,厚加接待。
革称患脚不拜,延明将加害焉。
令革作祭彭祖文。
革辞以囚执既久,无复心思。
延明逼之逾苦,革厉色而言曰:“江革行年六十,不能杀身报主,今日得死为幸,誓不为人执笔。
”延明知不可屈,乃止。
日给脱粟三升,仅余性命。
值魏主讨中山王元略反北,乃放革还朝。
诏曰:“广陵太守江革,临危不挠,可太尉。
”时武陵王①在东州,颇自骄纵,上②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臧盾③性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为行事。
非卿不可,不得有辞。
”革门生故吏,家多在东州,闻革至,并缘道迎候至郡。
革不受饷,惟资公俸,食不兼味。
郡境广,辞讼日数百,革分判辨析,曾无疑滞。
功必赏,过必罚,民安吏畏,属城震恐。
上曰:“江革果能称职。
”乃除都官尚书。
将还,民皆恋惜之。
赠遗无所受,惟乘一舸。
舸艚偏欹,不得安卧。
或谓革曰:“船既不平,济江甚险,当移徙重物,以迮④轻艚。
”革既无物,乃于西陵岸取石十余片以实之。
其清贫如此。
寻监吴郡。
于时境内荒俭,劫盗公行。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协作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俯察品类之盛。
(王羲之《兰亭集序》)(2)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3),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4),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6),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15分)陈思王植字子建。
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
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
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
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
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
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
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
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
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
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
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
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
植益内不自安。
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
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
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节选自《三国志•陈思王曹植传》)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性简易,不治.威仪治:讲究、注重B.善属.文属:连缀C.文帝(曹丕)御.之以术御:统治D.公车令坐死..坐死:因罪处死3.下列句中,表明曹植“特见宠爱”和“植宠日衰”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⑴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⑵植援笔立成,可观⑶性简易,不治威仪⑷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⑸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⑺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⑻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
2018-2019学年下学期福州三校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题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现代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毎小题 3分)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李子嘉较之于传统媒体传播,新媒体传播具有传播方式数字化、传播过程交互化、传播行为个性化、传播速度实时化(即时性)等特点。
而新媒体所要传播的传统文化文本,因为其载体——文字——是静止的、呆板的,在传播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又因为传统文化文本的表现形式是和今日通行的简化字、白话文不一样的繁体字、文言文,因此便与受众产生了一定的隔膜和距离,种种因素加大了其自身传播的困难程度。
传统文化文本这些先天因素使得它在传播中缺乏生机活力,正需要新媒体用自由、主动、灵活的传播形式去激活它。
新媒体对于增强传统文化传播力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媒体优化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
传统文化文本的传播先后经历了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到现在的新媒体网络传播阶段的发展。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媒体,融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信息传播特点,形成了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突破了传者与受众界限,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性,给传统文化文本传播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第二,新媒体优化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模式。
新媒体从时间和空间突破了原有的传播界限,在发展中与传统媒体融合,使得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
通过多种传播渠道的组合,传统文化资源的流通、开放与利用变得更为高效,传统文化能够以全覆盖、全时段的方式有效达到目标人群。
这样就创造了一种新的传播路径和传播范式,极大提高了传统文化文本的传播效果。
第三,新媒体优化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格局。
麦克卢汉认为,快速发展的媒介使人们的交往方式及人的文化形态产生了重大变化。
新媒体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创造出各种新的文化艺术形式,建立新的文化秩序,甚至有些我们熟知的文化经过媒介技术表现和重新包装后,也需要人们重新定义、审视、理解和接受它。
考试日期: 4 月 18 日完卷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2)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4)生乎吾后,,吾从而师之。
(韩愈《师说》) (5),忍尤而攘诟。
(屈原《离骚》)(6),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 题。
孙长卿,字次公,扬州人。
以外祖朱巽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天禧中,巽守雍,命随所取浮图像入见。
仁宗方权听天下事,嘉其年少敏占对,欲留侍东宫,辞以母疾。
诏迁官知楚州粮料院。
郡仓积米五十万,陈腐不可食,主吏皆惧法,毋敢轻去,长卿为酌新旧均渫之,吏罪得免。
通判河南府。
秋,大雨,军营坏,或言某众将叛,洛中哗然。
长卿驰谕之曰:“天雨败屋庐,未能葺,汝辈岂有欲叛意,得无有乘此动吾军者邪?”推首恶一人诛之,留宿其所,众遂定。
知和州,民诉人杀弟,长卿察所言无理,问其资,曰:“上等也。
”“家几人?”曰:“惟此弟尔。
”曰:“然则汝杀弟也。
”鞫之,服,郡人神明之。
历江东淮南河北转运使、江浙荆淮发运使。
岁漕米至八百万,或疑其多,长卿曰:“吾非欲事羡赢,以备饥岁尔。
”议者谓楚水多风波,请开盱眙河,自淮趣高邮,长卿言:“地阻山回绕,役大难就。
”事下都水。
调工数百万,卒以不可成,罢之。
时又将弛茶禁而收其征,召长卿议,长卿曰:“本祖宗榷茶,盖将备二边之籴,且不出都内钱,公私以为便。
今之所行,不足助边籴什一,国用耗矣。
”乃条所不便十五事,不从。
改陕西都转运使。
逾年,知庆州。
州据险高,患无水,盖尝疏引涧谷汲城中,未几复绝。
长卿凿百井,皆及泉。
泥阳有罗川、马岭,上构危栈,下临不测之渊,过者惴恐。
长卿访得唐故道,辟为通涂。
加集贤院学士、河东都转运使,拜龙图阁直学士、知定州。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考试日期:7月8日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是发自内心的对自身文化的价值、能力和前途的坚信,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是民族意义上的文化自信。
换言之,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是在文化层面对本民族自我价值、自我能力和自我发展前景的自觉持守。
文化自信首先表现为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对于自身文化,以及自身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关系的理性把握。
就我国而言,对中国精神的光大,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性清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文化自觉的当代表现,更是文化自信的切实践行。
最近二三十年,我们肯定民族文化的价值,对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怀有温情和敬意,对不同学术繁荣时期的价值有深刻认识,对老子、孔子、墨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倍加推崇,对浩如烟海的传统典籍进行认真整理和创造性阐发。
这些都不是外力强加给我们的,而是积淀于我们内心的价值认同,是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坚守。
这也表明,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日益增强,作为文化自觉最高表现形态的文化自信日益坚定。
文化自信其次表现为自觉的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
在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清醒地看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不足,勇于并善于对其进行清理,通过文化批判为新的价值重构创造条件。
中国历史上不同学派、不同思想相互激荡,往往在碰撞中相互吸收甚至相互融合,这中间就包含着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对专制政治和专制帝王的批判,都是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近代谭嗣同、梁启超等希望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拯救中国。
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清理、对西方文化合理成分的吸纳,进行新的价值重构,我们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还表现为对民族文化当下状况的充分肯定和对未来前景的满怀信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大并践行中国精神,是我们基本的价值取向。
福建省福州市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中二年语文科试卷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课内基础知识(共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干.云霄(插)诚.知其如此(诚心) 善.刀而藏之(拭擦)函谷举.(攻占)B.期.山东为三处(约)幸.其成(希望)群季.俊秀(季节)殆.有神护者(大概)C.族.庖月更刀(众)苟.有能反是者(姑且)客逾.庖而宴(越过)如土委.地(卸落)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亲附) 何伸.雅怀(表达)导.大窾(顺着)夫子哂.之(笑)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3分)①将成家而致.汝②良庖岁.更刀,割也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奇才④函.梁君臣之首⑤而刀刃者无厚.⑥朝.歌夜弦⑦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⑧小.则得邑⑨项王军壁.垓下⑩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②⑥⑦/①④⑤/③⑧/⑨⑩C.③④⑤/⑥⑨⑩/①②/⑦⑧ D. ①⑩/②⑥⑦/③④⑨/⑤⑧3.对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盛以锦囊②臣之所好者道也③雷霆乍惊,宫车过也④骑能属者百余人耳⑤泛彭蠡口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⑦不吾知也⑧以吾一日长乎尔⑨洎牧以谗诛⑩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A.①⑧⑨/②③/④/⑤⑥/⑦⑩ B.①⑨/②③/④⑤/⑥⑩/⑦⑧C.①⑧/②③/④⑩/⑤/⑥⑨/⑦ D.①⑧/②③/④⑤/⑥⑨/⑦⑩二、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人们习惯称农历过年的那个一月为“正月”,这是为什么?一种说法认为“正,岁之首月”,表示农历新年第一个月的意思。
另一种说法认为“正”的本意蕴含着“正统”的意思。
在古代,每年以哪一个月当第一个月,有时是随着朝代的更换而变化的。
不同王朝更改了月份的次序,便把更改后的第一个月叫作“正月”。
在帝王看来,既然他们占据了天下,居了正位,一年十二个月的次序,也得跟着他们“正”过来。
还有一种说法是因秦始皇姓嬴名政,他嫌“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犯了忌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正(征)月”,一直沿用至今。
《淮南子·时则训》记载,“孟春之月,招摇(即北斗星柄)指寅”。
古代以北斗星斗柄初昏时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季节的标准,称为斗建,亦称月建。
这是说一年的第一个月开始的时候斗柄指在寅位上,此月即为建寅之月,即正月。
正月名谓的出现甚早。
《诗经·小雅》有《正月》的诗篇:“正月繁霜,我心忧伤。
”史传夏商周至秦汉各朝,正月的月份次序,各有一定的更改。
战国秦汉年间对此尚有所谓“三正论”:认为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轮流更改正朔。
司马迁《史记·历书》还有记载:“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
”然而,诚如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所言“这并不可信”。
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建亥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
汉沿秦制,汉武帝时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以后约两千年间,除王莽、唐武后等一度改为殷正、周正外,大多沿用夏正。
由此可见,历史上大多王朝似乎没想到将正月和改朔“正统”绑在一起。
而自汉以降,历史上那么多朝代以夏正为一年的开始,这恐怕也就是正月通常被人们视为岁首的原因。
清黄生《字诂·正》中认为:“世传秦始皇讳政,故民间呼正月之正作征音,此说非也……古者因斗柄所指之方,以其月为岁首,盖准此以为标的,故曰正,犹言斗柄所指之月耳。
”由于斗建为确定月份的标准,故斗建也称为正。
唐王冰注“正,斗建也”,即为此意。
另外,黄生也认为,正月之正本来就有平声的读法,并非由于避秦始皇的讳而改读平声。
正月写作“征月”,可知正月之正早在秦始皇之前就读平声。
如何准确解读“正月”呢?“正”在这里是“以此为正”的准则、标志。
如此,“正月”即为一年刚开始时,年内所确立的标志性月份的意思。
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人们就要借“时新”而除旧布新,以新的标准、新的气象塑造人生,由此而形成一系列新年前夕和正月风俗。
正月实施除旧立新的方式,见证于文献的是先秦时期的逐除。
据《吕氏春秋·季冬纪》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
(摘编自陈勤建《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商朝、周朝、秦朝分别把12月、11月、10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
B.正月通常被人们称为岁首,这是因为从汉朝以后的约两千年的时间里,采用的是太初历,以夏正为一年的开始。
C.如今我们习惯称农历一月为“正月”,但在我国的古代时期,这并不是固定的,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正月不是一月。
D.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作者认为《吕氏春秋·季冬纪》的这一记载是“除夕”节令的来历。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列出农历一月被称为“正月”的三种原因:“岁之首月”,朝代更换后的第一个月,为避秦始皇的讳。
B.第二段引用“三正论”和《诗经》《史记》的记载,是为了论证夏历、殷历和周历所定的正月的时间各不一样。
C.第四段多次引用黄生的观点,呼应第一段,有的放矢,否定了“正月之正”是因为避秦始皇的讳这一说法。
D.文章开头提出议论的话题,结尾分析了农历一月被称为“正月”的真正原因,准确解读了“正月”的文化内涵。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以北斗星斗柄初昏时所指的方位确定季节,如正月指寅,为建寅之月,二月指卯,为建卯之月。
B.春秋战国时期有夏历、殷历和周历,这三者的区别在于岁首的月份不同,也就是所谓的“三正论”。
C.“农历”又称“夏历”,是因为它产生于夏朝,且自汉武帝重新把1月定为正月后,除个别朝代外大多沿用夏正。
D.秦始皇为表达“占据天下”之意,更改了一年十二个月的次序,从此“正月”之“正”就有了“正统”的意思。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共12分)【材料一】人工智能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像人类一样聪明的人造机器”。
将这个聪明的“人造机器”应用到制造业,主要的作用就是使机器能够“达到甚至超过人类技工水平”,实现制造企业生产运营效率的提升。
“人工智能+制造”的“智能化”过程,与过去制造业追求“自动化”的过程有本质上的区别。
“自动化”追求的是机器自动生产,本质是机器替代人、强调大规模的机器生产;而“智能化”追求的是机器的柔性生产,本质是“人机协同”,强调机器能够自主配合人的工作,自主适应环境变化。
“人工智能+制造”追求的不是简单粗暴的机器换人,而是将工业革命以来极度细化的工人流水线工作,拉回到“以人为本”的组织模式,让机器和人分别从事自己更擅长的事,机器承担更多重复、枯燥和危险的工作,人类承担更多创造性的工作。
(摘编自李晓华、吴朋阳《“人工智能+制造”的本质是“人机协同”》,《经济日报》2018年9月28日)【材料二】“是喊‘狼来了’,还是真的来了?”说起人工智能,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说,“智能时代真的要来了”,中国要把这样的技术,聚焦到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上,尤其是制造业。
杨学山认为,人工智能的技术资源现在基本具备,从感知技术,到传输技术、处理技术,以及计算能力,这样的能力有的已经大致具备,有的正在形成中,2136年这些能力都会具备。
在日常生活中,刷脸门禁、智能翻译、语音识别、新闻智能分发都已经进入普通人的生活。
大型互联网公司更是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领先者。
京东集团副总裁翁志介绍,电商有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如用人工智能预测销售数据、精准营销,智能客服,仓库机器人等。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原副部长,杨学山尤其重视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融合,“制造业的智能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5年中国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制造强国发展路线图,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目前,中国的海尔、华为、阿里云等企业都在探索智能制造,不过距离智能化仍然很远。
广大中小企业更不具备智能化的基础。
(摘编自《人工智能应聚焦制造业》,中国新闻网,2017年6月22日)【材料三】ABB集团首席执行官史毕福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上提交了一份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建议中国利用先进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制造业升级。
史毕福指出,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大量资本正涌入人工智能,特别是机器学习领域。
渐趋复杂的算法、日益强大的计算机、激增的数据以及不断提升的数据存储性能,为该领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质的飞跃奠定了基础。
尽管如此,人工智能以及其他颠覆性技术主要还是集中于消费领域,要真正实现以科技创新重塑中国经济,这些前沿技术在工业领城及企业间的大规模应用则更为关健。
革命性的技术创新与制造业的融合充满挑战,但潜在的收益无比巨大,能够帮助企业寻求最优的解决方案,应对积弊,创造价值。
史毕福提出,人工智能技术与物理世界日益紧密的联系,也会带来数据安全及伦理道德方面的挑战。
在这个数据赋能的新时代,必须充分关注数据共享在创造便利和优势的同时所面临的潜在安全风险,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道德行为准则,将成为人工智能兼顾发展和风险控制的重要保障。
史毕福表示,未来,人工智能将在重塑中国制造业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真正实现转型还需要创造积极的发展环境,这还需要各方面继续努力。
(摘编自《人工智能将重塑中国制造业》,《经济日报》2018年3月26日)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机协同”是以人为本,让机器自主配合人的工作,人类承担更多创造性的工作,机器承担更多重复、枯燥、危险的工作,从而提升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率。
B.杨学山认为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中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影响巨大,要重视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把握住智能制造的突破口,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C.人工智能已广泛地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大型互联网公司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领先于其他行业,许多知名企业对智能制造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
D.人工智能目前主要用于消费领域,要实现以科技创新重塑中国经济,还需要创造积极的发展环境,促进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及企业间的大规模应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工智能+制造”追求的是机器的柔性生产,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机器换人,这与工业革命以来极度细化的工人流水线工作有着本质的区别。
B.感知技术、传输技术、处理技术、计算能力这些人工智能的技术资源已经大致具备,这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质的飞跃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