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78.00 KB
- 文档页数:12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一、成本及其分类(一)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从管理会计的角度看,成本(Cost)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二)几种主要的成本分类1.成本按其核算的目标分类成本按核算目标不同可分为业务成本、责任成本和质量成本三大类。
2.成本按其实际发生的时态分类成本按其时态分类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两类。
区分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有助于合理组织事前成本的决策、事中成本的控制和事后成本的计算、分析和考核。
3.成本按其相关性分类成本的相关性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决策方案是否有关的性质。
成本按此分类可分为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两类。
4.成本按其可控性分类成本的可控性是指责任单位对其成本的发生是否可以在事先预计并落实责任、在事中施加影响以及在事后进行考核的性质。
以此为标志,成本可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两类。
5.成本按其可辨认性分类成本的可辨认性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的归集对象之间的联系,又称可追溯性,以此为标志可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
6.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类。
生产成本又称为制造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成本。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
非生产成本又称非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成本以外的成本。
7.成本按其可盘存性分类按可盘存性进行分类,可将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成本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
成本按可盘存性分类的意义在于能够指导企业准确进行存货估价,正确计算损益。
二、成本按其性态分类(一)成本性态的涵义成本性态(Cost Behavior)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V olume)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又称为成本习性。
在最简单的条件下,业务量通常是指生产量或销售量。
这里的成本总额主要是指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营业成本费用,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财务费用等非生产成本。
中级财务管理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第三节成本性态分析知识点中级财务管理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中的第三节,关于成本性态分析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成本性态的概念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的变动与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这种关系揭示了成本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是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概念。
二、成本的分类按照成本性态,通常可以把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1. 固定成本:定义: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特点:在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因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即单位固定成本)会随业务量的增减而反方向变动。
分类:进一步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是企业为维持一定的业务量所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如固定资产折旧费、保险费、房屋租金等;酌量性固定成本则是指管理当局的短期经营决策行动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如广告费、研究与开发费等。
2. 变动成本:定义:在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特点:在相关范围内,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的变动成正比例关系,但单位变动成本(即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变动成本)保持不变。
分类:进一步分为技术性变动成本和酌量性变动成本。
技术性变动成本由技术或设计关系所决定,如生产一台汽车需要耗用的材料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则是指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可以改变的变动成本,如按销售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支付的销售佣金等。
3. 混合成本:定义:混合成本是指既具有固定成本特性又具有变动成本特性的成本。
特点:混合成本的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不成正比例关系。
分类:进一步细分为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期变动成本和曲线变动成本。
半变动成本是指在有一定初始量的基础上,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半固定成本也称阶梯式变动成本,其成本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保持不变,当业务量增长到一定限度后则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保持不变;延期变动成本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基数,当业务量增长超出了这个范围,则与业务量的增长成正比例变动;曲线变动成本则与业务量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概述成本性态分析是一种在确定产品或服务成本时处理和分析各种成本信息的技术。
它是管理会计与实际成本系统之间的桥梁,用于在内部管理中提供有用的信息。
成本性态分析是确定制造成本的主要技术之一,不仅与制造成本有关,还与管理会计有关,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其企业的成本结构。
成本性态分析的分类成本性态分析的分类有直接和间接成本的区分、可变和固定成本的区分、期间成本和产品成本的区分。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
例如,原材料、直接劳动力、直接生产设备等是直接成本的典型例子。
而间接成本则是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相关,但是无法明确分配到具体的产品或服务上。
例如,设备维修、房租、管理人员工资等是间接成本的典型例子。
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是指会随着生产或服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例如,原材料、直接劳动力等是可变成本的典型例子。
而固定成本是在一定期间内不受产品或服务量变化的影响而发生的成本。
例如,房租、设备折旧费等是固定成本的典型例子。
期间成本和产品成本期间成本是将企业的总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按会计周期分配到该周期的所有部门(而不是特定的产品或服务)所发生的成本。
例如,销售人员薪水、办公室租金等是期间成本的典型例子。
而产品成本是将企业的特定生产或服务活动的成本分配到特定的产品或服务上。
例如,原材料、直接劳动力等是产品成本的典型例子。
成本性态分析的应用在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企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更准确的分析结果:1. 制定正确的成本模型制定正确的成本模型对成本性态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本模型应包括在产品或服务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所有可变和固定成本,并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和复杂性进行合理的分配。
2. 区分直接和间接成本区分直接和间接成本是进行成本性态分析的关键因素。
确定哪些是与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哪些是与生产过程相关而无法明确分配到特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其生产过程的成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