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蜉蝣,异蜉蝣
- 格式:doc
- 大小:157.00 KB
- 文档页数:2
诗经《蜉蝣》原文、翻译和注释(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诗经《蜉蝣》原文、翻译和注释【导语】:见蜉蝣,叹人生。
华晨宇蜉蝣歌词《蜉蝣》是华晨宇演唱的歌曲,歌曲的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表达的感情质朴真实,是一首很不错的歌曲。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华晨宇《蜉蝣》歌词的介绍,欢迎阅读!华晨宇歌曲《蜉蝣》歌词自由天空中被击落灵魂海水中被浸透身陷孤岛上只剩下生存的需求It’s farIt’s far away睡在夜色中都惶恐躲在喧嚣中都寂寞浩瀚宇宙中微渺的像一只蜉蝣It’s farIt’s far away喔…喔…喔…It’s farIt’s far away原来一颗心太脆弱听从潜意识在骚动回忆太沉重沿时光逆时针游走It’s farIt’s far awayIt’s farIt’s far away喔…喔…喔…It’s farIt’s far awayIt’s farIt’s far away这不属于我因为沉默背后也有冲动看大雨滂沱听风嘶吼才会疯了一样拼命挣脱这不属于我谁会愿意生活都被胁迫被卷进漩涡也不低头It’s farIt’s far away绝不低头It’s farIt’s far away喔…喔…喔…It’s farIt’s far awayIt’s farIt’s far away华晨宇《蜉蝣》歌词歌曲创作背景《蜉蝣》是华晨宇为专辑《异类》写的第二首歌,这首歌源于一个夜晚,华晨宇把自己关在封闭的房间,拉严窗帘,潜心写就。
词人代岳东在聆听歌曲小样的时候,被深深地吸引。
歌曲的旋律像虫洞般,让他陷入其中。
这种感觉让他联想到了蜉蝣。
蜉蝣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之一,寿命很短,仅一天而已。
但它在这短短的生命中,绽放了最绚烂的光彩。
人生就像蜉蝣般短暂,珍惜当下拥有的每一刻,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代岳东决定以“蜉蝣”这一微小生物为概念,来进行创作。
为了给这首歌曲填词,代岳东还推掉其他的约稿。
编曲人郑楠听到歌曲小样后,第一理解到的画面是下雨前压抑的空间和孤独,因此特意将电子多加一些,注入电子效果的钢琴,并保留一个弦乐的滞留音。
华晨宇《蜉蝣》歌词歌曲鉴赏《蜉蝣》中,华晨宇用音乐赋予整首歌曲艺术气质,郑楠捕捉了音乐元素与风格的多样性,使音乐的内涵得到更大空间,而词人代岳东对于歌曲最初概念的把握与再体现能力,留存了歌曲的独特风格。
苏轼《前赤壁赋》原文、翻译及赏析(2)苏轼《前赤壁赋》原文、翻译及赏析创作背景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
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
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
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
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
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
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1082年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赋。
苏轼所游得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
元丰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
赏析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人到中年的苏轼,流落黄州,与好友两游赤壁,极目渺渺苍穹,感慨人生短促,多少壮志随风消逝,多少期许转头成空,他却未言失意沮丧,反以豁达胸怀写成前后《赤壁赋》,纾解胸臆苦闷,重寻人生快乐之源……清风明月,水光接天,本就是用来赋闲邀客的,箫歌奏和,诗酒相发,原也是借以寄情抒傲的,前两段写眼前美景自是实况真事,为全篇渲染气氛、酝酿情绪。
一乐一悲,后先相应,人生之无常难测、世路之乖舛多戾不正如此吗!苏轼说的“多难畏事”似乎在眼前景物中叠印出了深微隐曲的文脉和心迹。
文吧,“其赋事也,则于事有触;其赋物也,则于物有况”(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睹物兴情,情以物兴”(刘勰语),两段叙事、写景、引情,意在铺陈,提起下文,是本赋的基础。
生如浮萍命似蜉蝣的意思
“生如浮萍命似蜉蝣”的意思是人生就像水面的浮萍一样,没有根,随波逐荡,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就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其中,“浮萍”是一种水生植物,随水漂流,没有固定的根或生长地点;而“蜉蝣”是一种昆虫,成虫有翅两对,常在水面飞行,但寿命很短,只有几小时至一星期左右。
这句话常常用来形容人生的无常和渺小,表达了人生短暂、命运难测的感慨。
其出处可能是苏轼的《前赤壁赋》,原文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关于蜉蝣的句子1、你一直不知道,其实,你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爱我。
而我,却比你所能想象的爱的多的多。
你说不要计较多少,因为爱本来就是没有极限的事情。
多么单纯的话语,好像活着只有爱就足够了似的。
不过,我倒是很庆幸这样--是爱让我们如蜉蝣般的生命,很值得。
作者:连城雪出处:亲爱的人2、每一天睁开眼,我们都是蜉蝣,平平凡凡生活,轰轰烈烈的,追逐一个梦。
作者:杨汤磊3、苗桐搂住他的脖子眼睛发热:“摔了是我活该,可是你摔了怎么办呢?”白惜言哼笑:“让你心疼。
’是啊,让我心疼,你拿捏到了我的七寸,所以我面对你就好比蜉蝣撼树啊,可恶的白惜言。
出处:不配34、不闻道而死,曷异蜉蝣之朝生暮死乎。
5、拼命往前走不服输的骨头就算渺小如蜉蝣也要力争上游坚持往前走你的热爱够不够翅膀若不迎着风怎么能够感受梦想有多重作者:秦岚、谢彬彬出处:硬仗6、生死人常理,蜉蝣一样空。
但存忠孝节,何必寿乔松。
出处:三国演义7、长颈鹿的脖子那么长哽咽的时候是不是很难受章鱼有三颗心脏心痛的时候是不是很疼乌鸦可以学人说话尴尬的时候会不会装咳嗽骆驼有长长的睫毛想哭的时候能不能说眼睛进了沙蛇没有宽宽的肩膀她累的时候给不了能够依靠的温暖小强有两个大脑孤单的时候会不会一起想着谁我没有长长的脖子却哽咽的说不出话我没有三颗心脏体会不到无法忍受的痛再多三倍我假装咳嗽假装被沙子迷了眼你也没有看我一眼是因为我太弱小没有很可靠的肩膀么无时无刻的清澈的想念一定比两个大脑一起想你还多吧蜉蝣只能活很短可能一辈子都来不及和心里珍藏的那个人说一些想说的话8、宇宙茫茫,天地悠悠。
生亦何辜,死亦何求?朝生暮死,譬若蜉蝣。
生魂死祭,短歌相酬。
愧无浊酒,荐以清流。
江山为冢,血肉成丘。
洪炉铸就,寸骨不留。
同归造化,共赴冥幽。
无贵无贱,离苦离忧。
无智无愚,离惧离愁。
出处:一生孤注温柔9、塔尖上功德法不传六耳防患于未然防祸于未然蜉蝣撼大树富贵逼人来高义薄云天狗咬吕洞宾10、手掌放在心口说再也不会苦那一天泪流不过是诀别的分手曾经的承诺不作数以后剩下的孤独都刻在胸骨墨羽慢慢的飞走不是在翩跹起舞我装作乐不思蜀等你的守候喝了多少杯酒求你回首作贱的蜉蝣吃了万年的柳1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导语】读《蜉蝣》会有这种反省,在庸庸碌碌的叹息中听到了空⾕⾳似的反响。
这是基于对⽣命本质的认识和深刻反省。
下⾯就和⽆忧考⼀起来欣赏下这⾸诗⽂,欢迎阅读! 蜉蝣 蜉蝣之⽻,⾐裳楚楚。
⼼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服。
⼼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如雪。
⼼之忧矣,于我归说。
注释 ①蜉蝣(juyou):⼀种寿命极短的⾍,其⽻翼极薄并有光泽。
②楚楚:鲜明的样⼦。
③采采:华丽的样⼦。
④掘:穿,挖。
阅:⽳,洞。
⑤说(shui):⽌息,歇息。
译⽂ 蜉蝣⽻翼薄⼜亮, 像你⾐服真漂亮。
我的⼼中多忧伤, 我的归宿在何⽅? 蜉蝣⽻翼薄⼜亮, 像你⾐服真华丽。
我的⼼中多忧伤, 我将安息在何⽅? 蜉蝣初⽣穿⽳出, 像你*⾃如雪。
我的⼼中多忧伤, 我将歇息在何⽅? 赏析 看蜉蝣⽽叹⼈⽣,绝⾮⽆病*。
倘若⼈们⾃以为蜉蝣⽣命短暂(不过⼀天时间,朝⽣暮死)⽽沾沾⾃喜,加以嘲笑,这种⼼态⽆异于五⼗步笑百步,实际上也是在嘲笑⾃⼰。
⼈⽣何其短暂:弹指⼀挥间,转眼就是百年。
谁能抗拒死亡的到来? 咱们的祖先,⼤多只看到眼前的实际利益。
要么⽴功⽴德⽴⾔以求千秋万世不朽,要么纵情声⾊⽝马及时⾏乐,要么求仙访道以图长⽣不⽼。
⼤概,弗洛伊德所说的“死亡本能”在咱们祖先⾝上表现得特别突出。
我们不妨把这叫做“向⽣⽽死”:它看重现世,只顾今朝,哪管⾝后。
这同蜉蝣营营苟苟的⼀⽣⼜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与此相反的态度是“向死⽽⽣”:既然死亡是不可超越的绝对界限,那么死后⼈的归宿在哪⾥?由此思索短暂的⼀⽣怎么度过,对死后有什么影响?⼈⽣的⼀切根本问题,在这种思索之中都要被⼀⼀检视和审查。
关于蜉蝣的文案短句
关于蜉蝣,是一种精灵般的小昆虫,其体型小巧玲珑,却有着极其神奇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关于蜉蝣的文案短句,来一起了解一下蜉蝣的不凡魅力吧!
1. 蜉蝣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神秘莫测、唯美优雅。
2. 看似脆弱的蜉蝣,却有着坚韧的生命力和不凡的飞行能力。
3. 蜉蝣作为一个季节的见证者,装点着大自然的生命之歌。
4. 蜉蝣舞动翅膀,散发出清新的气息,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魔力。
5. 蜉蝣是极为敏感的生物,它们不仅可以感知风,还可以感知大自然的律动。
6. 蜉蝣的存在像是一支细腻的笔,点缀着大自然的画卷。
7. 喜欢蜉蝣的人,因为它们的存在,而对大自然更加热爱和敬重。
8. 哪怕只是微小的存在,蜉蝣也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9. 蜉蝣是大自然的使者,她们闪烁着光芒,传递着自然的祝福。
10. 蜉蝣让我们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体验着大自然的韵律和美妙。
蜉蝣,这种看似平凡的生物,却有着让人惊叹的神奇能力和令人难以割舍的魅力。
通过上面的一些文案短句,相信大家都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蜉蝣的意义和价值,对这样一种充满魅力和神秘感的生物也会更加热爱和敬重。
希望我们能够好好珍惜每一位蜉蝣,以及那些微小却又不可忽视的存在。
蜉蝣古汉语读法摘要:1.蜉蝣的含义与特点2.蜉蝣在古汉语中的读音3.蜉蝣词义的拓展与相关成语4.实例分析与应用正文:在我们博大精深的汉语中,有很多词语不仅具有丰富的含义,还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个颇具特色的词语——蜉蝣。
蜉蝣,是一种昆虫,又称“蜉蝣虫”。
这种昆虫生活在水中,有着短小的身躯,通常只有几毫米至几厘米长。
它们的寿命非常短暂,只有一两天,因此被誉为“寿命最短的动物”。
在古汉语中,蜉蝣的读音为“fú yóu”。
蜉蝣一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来形容生命短暂、事物无常。
例如,《庄子·逍遥游》中提到:“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身飘风而千里,而志士仁人之行止风也。
泠然善也,身飘风而千里,而志士仁人之行止风也。
及其止也,棚然丧其耦,彷徨乎其相耦也,逍遥乎其方外也。
彼且恶乎待哉?彼且恶乎待哉?夫列子犹蝣与?”这里的“蝣”即指蜉蝣,用以比喻生命短暂。
此外,蜉蝣还被用来形容事物微不足道。
如《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世上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天下大事,蜉蝣一瞬。
”这里的蜉蝣,便是用来形容世事无常,大事如同蜉蝣一般渺小。
在成语中,也有与蜉蝣相关的词汇。
例如,“蜉蝣撼树”,意指力量微小者试图动摇大树,比喻不自量力。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四年》:“是以竭泽而渔,焚林而猎,虽蜉蝣之力,不足以当也。
”另一个与蜉蝣相关的成语是“蜉蝣赴愬”,意指蜉蝣赴汤蹈火,勇敢无畏。
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小雅·正月》:“蜉蝣之羽,翩翩其飞。
赴愬于汤,浴佛而死。
”这里的蜉蝣,被赞美为勇敢面对困境的英雄。
总之,蜉蝣这个词语在古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既用来形容生命短暂、事物无常,也用来赞美勇敢面对困境的英雄。
与蜉蝣有关的诗词
蜉蝣,具有古老而特殊的形状,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
和蜻蜓目可同分为古翅次纲,他们的翅不能折叠。
蜉蝣目昆虫体形细长柔软,体长通常为3-27mm,触角短,复眼发达,中胸较大,前翅发达,后翅退化,腹部末端有一对很长的尾须,部分种类还有中央尾丝,稚虫水生,成虫不取食,寿命很短,最短仅一天而已,但它在这短短的生命中,绽放了最绚烂的光彩。
1、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
2、北宋苏轼《赤壁赋》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于一粟。
3、和尹景秀《过黄州步东坡韵感怀》
沧海蜉蝣非是梦,月宫仙府岂无郎。
东风十里黄州路,愿向先生借智囊。
4、《诗经国风》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5、曼景《我似蜉蝣》
际遇无缘亦有缘,蜉蝣憾树限幽囹。
长江赴海魂飞雨,峰岫留云魄入冰。
关于蜉蝣的爱情诗句关于蜉蝣的爱情诗句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很是熟悉吧,诗句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
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蜉蝣的爱情诗句,欢迎大家分享!蜉蝣的爱情诗句1、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于一粟。
---《赤壁赋》3、沧海蜉蝣非是梦,月宫仙府岂无郎。
东风十里黄州路,愿向先生借智囊。
4、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诗经国风》5、际遇无缘亦有缘,蜉蝣憾树限幽囹。
长江赴海魂飞雨,峰岫留云魄入冰。
扩展:关于爱情诗句1、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乐婉《卜算子·答施》2、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
——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3、闺中红日奈何长。
——冯延巳《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4、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5、而我爱夫子,淹留未忍归。
——李白《赠秋浦柳少府》6、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7、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曹植《明月上高楼》8、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9、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
——和凝《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10、愿君采葑菲,无以下体妨。
——李白《秦女卷衣》爱情的诗句1、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3、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4、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5、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6、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
7、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回到幽闺。
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9、君安游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
10、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1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似蜉蝣,异蜉蝣
贵州省遵义市第五中学2012届6班陈若竹
人生苦短,命运自控,敬请珍惜。
——题记
已是夏末,秋风初来乍到,带来阵阵凉爽,也将几张早衰的华叶吹落,叶子随风打旋,落进浅绿色的荷塘,涟漪一圈圈晕开来,打扰了河塘底下的静谧,唤醒了正孕育着的生命。
它渐渐苏醒,还只是一只白色的稚虫。
它向水面浮去,一边向上,一边蜕变,直至到达水面时,它已成了一只羽化过后的半成虫,悠闲的伏在水面上,等待着最后的蜕变。
它只是一只蜉蝣,它仅有一天的生命,渐渐地蜕去最后的外壳,在黎明完全出来后,它已成了一只美丽的蜉蝣。
它振动羽翼,摇曳着浅黄色的身体翩然翻飞。
初升的太阳很柔和,暖橙色的阳光洒在它身上,惬意无比。
它知道自己人生苦短,但还是努力让自己变得更美丽。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
人似蜉蝣,人生苦短。
有的人千古流传,有的人却碌碌无为。
特别是温室花朵般长大的现代人,很多都经不起大风大浪。
人似蜉蝣,微不足道。
偶尔忧伤,偶尔自负,偶尔自信满满,偶尔又如霜打茄子。
会拥有太多太多的情绪,或消极或积极,或莫名或有因。
所以才说,人似蜉蝣,人生苦短。
人异蜉蝣,命运自控。
就如同一首老歌所唱,“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人异蜉蝣,不卑不亢。
会朝着各自的目标前进。
蜉蝣一生无大作为,只懂得繁衍后代,然后安然的死去。
人虽然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却能让生命变得更加美丽。
在闻名世界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墓碑刻着这样的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没有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
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
何不如其说?不夸大其词而是脚踏实地,先改变自己,再逐一改变,也许到最后,我们真的可以改变世界。
人似蜉蝣,人生苦短。
人异蜉蝣,命运自控。
不过,不论似或异,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像蜉蝣一样,努力做最美的自己。
(本文2011年3月在第十三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1年9月登载于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优秀诗歌散文选辑《青春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