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内常见疾病CT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1.97 MB
- 文档页数:86
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分析盆腔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结核病型,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压倒性优势。
同时,盆腔结核也是一种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疾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都有着一定的难度。
因此,深入了解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对于临床医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CT诊断特征CT检查是诊断盆腔结核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主要指标包括盆腔内病变形态、大小、数量以及位置等方面。
通常表现为盆腔内肌肉、骨盆骨骼、骶骨、直肠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结构的破坏等。
具体表现如下:(1)骨骼破坏:盆腔结核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结核,其主要表现为骨骼结构的破坏和吸收。
CT检查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骨骼结构的变形、骨骼松质软化和骨膜下骨质破坏等。
(2)软组织破坏:盆腔结核的软组织结构在CT检查中也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来。
由于结核病灶的感染和炎症反应,软组织结构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增厚、炎症和坏死等。
(3)盆腔内脓肿形成:盆腔结核在临床上也是容易引起脓肿的疾病。
在CT检查中可以清晰地显示出盆腔内的脓液和皮质均匀厚的薄层,从而判断是否出现盆腔内脓肿。
MR检查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盆腔结核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其主要特征包括:(1)MR检查在盆腔结核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早期病灶的位置、大小以及形态等,对于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MR检查还可以清晰地显示出盆腔内的软组织结构,从而判断结核病灶的范围、程度和炎症情况等。
(3)MR检查在盆腔结核的追踪和疗效评估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通过MR检查可以确定盆腔内病灶的治疗效果和疗效的变化情况等,为临床医生对病情的观察和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一定的帮助。
综上所述,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对于临床医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病情的综合分析和对检查结果的准确定位,可以对盆腔结核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及生存质量。
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分析盆腔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结核病变,常见于病变早期或轻微,导致诊断困难,尤其是在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等许多器官疾病中,容易被忽略或误诊。
为了提高盆腔结核的早期诊断,本文将从CT和MR两方面进行诊断特征分析。
CT诊断:1. 盆腔内病灶:在盆腔内部位于腹膜后壁的结核病变,可以表现为病灶的向心性生长,其形态呈良性肿瘤的形态;而在盆腔内其他位置的结核病变,病灶可以呈条之形展布。
结核球、结核肉芽肿可替代脓疡,在其间常可出现液体。
2. 腹膜后脓肿:由于结核病菌在盆腔内蔓延,尤其是不及时控制病情时,可导致腹膜后脓肿的形成。
在CT检查中,腹膜后脓肿呈低密度区,具有密集的分界。
3. 继发性改变:在盆腔结核的继发性改变中,可出现血管瘤、癌、淋巴瘤等病变,和膀胱阴道瘘,但是很难观察到由于病变尚未到达成熟的阶段。
MR诊断:1. 液体信号:在MR检查中盆腔结核的病灶可出现液体信号,这是由于病变所引发的炎性渗出物造成的。
在T2WI中,炎症区域白色焕发。
2. 继发性病变信号:结核是一种炎症型病变,所以可以使正常的器官和组织发生继发性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在MR检查中观察到。
比如,在结核病变引发的前列腺和输精管病变中,可以看到这些病变的信号发生了改变。
3. 脓肿:据报道,在撤退性肺结核和脓胸的处理中,MR成为了首选的测试方法。
在MR检查中,脓肿展现为一个富含液态元素的区域,周围有一个环状的低信号区,这是由局部的纤维化和增殖细胞形成的。
总之,通过CT和MR两种方法的诊断,盆腔结核的特征病灶、液体信号、继发性改变、脓肿等症状可以获得足够的观察结果。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因为部分病人可能存在扭转等情况,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必须准备好足够的设备和技能。
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分析盆腔结核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结核病变,常常由于全身结核病病原体侵入盆腔引起的。
盆腔结核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如下腹部疼痛、月经紊乱、不孕不育、盆腔肿块等。
由于其症状缓慢起病、易被忽略,使其易被误诊和漏诊。
准确的影像学检查对盆腔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盆腔结核的CT和MR检查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手段。
本文将从CT和MR的诊断特征出发,对盆腔结核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一、CT检查特征1.增强扫描显示盆腔淋巴结肿大:盆腔结核是一种以淋巴结感染为主要病理特点的结核病变。
CT增强扫描显示盆腔淋巴结肿大是盆腔结核的特征之一。
其表现为盆腔内淋巴结体积增大、密度增加,边界模糊,可见强化的结节状病灶,部分淋巴结内可见坏死和干酪样物质,形成低密度区。
2.盆腔脓肿形成:盆腔结核进展至慢性期时,病变区域内可出现脓肿。
CT扫描显示盆腔内脓肿呈边缘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灶,周围可见强化环,呈“葡萄酒瓶”状表现。
3.盆腔腔内肠管粘连:盆腔结核引起盆腔脓肿形成后,病变区域周围的血管和点状密度行影明显增加,CT扫描可见盆腔内肠管之间出现不规则粘连,甚至相互粘连成团。
4.骨质破坏:盆腔结核可侵犯盆骨,出现局部骨髓炎、骨质破坏等。
CT扫描可见病变区域的骨质出现溶骨性破坏,局部皮质骨可显示出薄而模糊的影像。
二、MR检查特征1.T1WI和T2WI显示盆腔淋巴结异常增大:MR检查对盆腔结核具有很好的软组织对比度,T1WI和T2WI显示盆腔内淋巴结体积明显增大,密度增加,信号增强,表现为多发性圆形或椭圆形异常信号结节。
在T2WI上,可见多个淋巴结内呈高信号的干酪样坏死物。
2.盆腔脓肿显示边缘清晰的低信号影像:MR检查对盆腔脓肿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盆腔脓肿呈边缘清晰的低信号影像,周围可见强化环,有利于区分脓肿与其他病变。
3.盆腔脏器粘连:MR检查可显示盆腔内器官之间的粘连情况。
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分析【摘要】盆腔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CT和MR在盆腔结核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对盆腔结核的CT和MR影像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病变部位、形态特征等。
通过比较分析CT和MR影像,发现它们在诊断盆腔结核时各具优势。
结合CT 和MR的影像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盆腔结核。
作者强调了CT和MR在盆腔结核诊断中的重要性,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文对盆腔结核的CT和MR诊断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促进盆腔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盆腔结核、CT、MR、诊断、影像特征、联合应用、优势、临床意义、重要性、进一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盆腔结核的重要性盆腔结核是一种相对少见但危害严重的结核病变,常常造成患者长期疼痛、不孕不育等严重后果。
盆腔结核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盆腔结核易漏诊:盆腔结核的症状缓慢,临床表现多样,易被误诊为其他盆腔疾病,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延误了诊断和治疗时机。
2. 盆腔结核后果严重:盆腔结核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盆腔脓肿、粘连、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3. 盆腔结核易于传染:盆腔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易通过性接触传播,对患者及其家人造成健康威胁。
及时准确地诊断盆腔结核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CT和MR等影像学检查在盆腔结核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提供非侵入性、全面、准确的图像信息,有助于明确病变部位、范围和性质,指导临床治疗。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CT和MR在盆腔结核诊断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1.2 CT和MR在盆腔结核诊断中的作用盆腔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结核病变,对于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盆腔结核的诊断中,CT和MR成像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CT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骨结构和软组织信息,有助于检测盆腔内的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膀胱压迫等特征性表现。
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分析盆腔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结核病,主要侵犯盆腔器官和组织,临床上常表现为下腹疼痛、发热、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
CT和MR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盆腔结核的诊断和分析。
下面将对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进行分析。
1. CT诊断特征分析(1)钙化灶:盆腔结核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长期存在的结核病灶在CT上可出现钙化灶。
钙化灶的形态多样,可以为类圆形、弧形、点状、簇状等,呈高密度影像。
(2)子宫增大:盆腔结核常累及子宫,导致子宫体积增大。
CT上可见子宫增大,形态呈球形或扁圆形,边缘光滑。
(3)输卵管增粗:盆腔结核常累及输卵管,导致输卵管增粗。
CT上可见输卵管弯曲、扭曲,管壁增厚,管腔变窄或完全闭塞。
(4)盆腔腔隙积液:盆腔结核引起的炎症反应可导致盆腔腔隙积液的形成。
CT上可见盆腔腔隙积液,呈低密度影像。
(1)T1WI信号特征:盆腔结核在T1WI上呈低信号,与正常组织相比较暗。
(3)增强扫描特征:盆腔结核在增强扫描上可出现多种强化方式。
如强化不明显、呈环状强化、呈斑点状强化等。
(4)子宫变化:盆腔结核常累及子宫,导致子宫增大、形态不规则。
MR可明确显示子宫结构变化及病灶的范围和分布。
(5)输卵管病变:盆腔结核可导致输卵管炎症和纤维化,使输卵管变形、扭曲、狭窄。
MR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可以清晰显示输卵管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CT和MR在盆腔结核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CT能够清晰显示钙化灶、子宫增大、输卵管增粗等特征,MR能够更准确地显示病灶的范围和分布、子宫和输卵管的结构变化。
根据CT和MR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对盆腔结核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盆腔结核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结核病,通常由结核菌侵入盆腔组织引起。
它在临床上常见于女性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中。
盆腔结核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腰骶部疼痛、发热、盆腔肿块等。
由于盆腔结核的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因此影像学检查对其早期诊断和治疗起着关键作用。
目前,CT和MR成像技术在盆腔结核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T可以显示盆腔骨骼结构的变化,如骨质破坏和硬化,而MR则能清晰展示软组织的病变情况,如脓肿、脓肿壁增厚和穿破等。
对盆腔结核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深入分析,不仅有助于对疾病的早期诊断,还能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本文将结合CT和MR两种影像学手段,系统分析盆腔结核的诊断特征,探讨其与其他盆腔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并对影像学评价进行综合总结,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促进盆腔结核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的关键点,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策略的参考,提高盆腔结核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系统总结盆腔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明确其与其他盆腔病变的区别,为临床医生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促进盆腔结核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减少病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设计的基础。
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分析需要严谨的研究方法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研究采用了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检索相关的文献和临床资料来总结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
我们收集了大量盆腔结核的影像学资料,并进行了详细的筛选和分类。
我们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和比较,找出盆腔结核在CT和MR影像上的共同特征和差异点。
我们还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MRI及CT在妇科盆腔脓肿诊断作为一种严重威胁女性生理健康的的疾病。
盆腔脓肿的治疗费用高且不易治愈。
其主要来源于厌氧菌的感染,常见的治疗主要为抗生素治疗。
严重时候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对于女性来说,患上盆腔脓肿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盆腔脓肿的临床表现1.急性附件炎表现发生脓肿现场的患者体温在短时间内都会达到39℃左右,其会伴随异常的心率加快以及下腹绞痛等症状。
一般而言,慢性疼痛患者占据五分之一,而五分之四以上的患者多是急性疼痛。
急性附件炎的患者阴道分泌物会增加更会伴随着双附件绞痛问题。
这种痛苦难以抑制,是一种急性病症,在医生的检查下,很多患者的子宫一侧以及子宫直肠隔膜会产生包块问题,大部分患者的发病问题严重,不过经过就诊处理后,能够减轻发热问题。
2.脓肿表现部分患者的疼痛不能够抑制,会加重腹部刺痛感,严重时候会产生直肠压迫的症状,也直接刺激膀胱,让患者有直接的排便尿痛感。
最严重时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患者的子宫等组织甚至会肿胀、硬化,甚至出现肿块,疼痛感明显。
3.脓肿破溃表现实际上,当脓肿问题严重后,患者的经过泌尿系统以及阴道会排出大量的脓液,这个阶段的肿胀情况有所缓解,患者身体的高温高热以及腹痛问题都能够舒缓。
临床检查中,肿块也会不断消失或者减小。
这种现象也暗示着盆腔脓肿问题也已经往阴道穿破。
4.脓肿破入腹腔表现患者病情若持续恶化,会转化成全身腹痛以及下腹持续疼痛,并伴有严重的恶心以及呕吐问题。
患者的身体出现很多问题,脉搏会变得十分微弱,血压也会迅速下降,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冒冷汗”现象。
盆腔脓肿的患病来源盆腔脓肿在欧美国家患病率较高,在美国,每年约有一百万妇女患上此病。
该病的治疗费用高且治愈度低,分析其患病直接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首先,多个性伴侣、不合理使用药物、女性经期不注意卫生或者产褥期护理不当以及多次流产、细菌感染等。
该疾病的发病不仅仅局限为一个部位,也可能涉及多个器官和组织。
该疾病患病有一定周期性的表现。
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分析盆腔结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常见于青壮年女性,主要表现为盆腔疼痛、异常阴道流血、不规则月经等症状。
由于盆腔结核的症状较为复杂,临床上很难明确诊断,因此常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进行辅助诊断。
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CT和MR,本文将对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进行分析。
1. CT诊断特征分析CT是一种通过连续扫描形成层面图像的检查方法,可以明确显示盆腔结构的良好解剖学细节,对盆腔结核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帮助。
盆腔结核的CT表现通常为双侧性或单侧性的盆腔包块,包块呈均匀或不均匀密度增高。
包块常可伴有钙化,并且可有封闭性感染,表现为包块内液体或软组织密度影,同时伴有周边软组织浸润或蜿蜒多赘、粘连等表现。
盆腔结核的CT还可以显示淋巴结的异常表现。
盆腔结核常常累及盆腔淋巴结,使其增大或形成团块,呈不规则形态;还可出现淋巴结与周围组织融合,形成脓肿。
CT还可以明确显示盆腔脏器(如子宫、附件)的异常变化。
子宫和附件与盆腔包块相连,形成一个整体的病灶,在CT图像上呈现为结节样、蛋壳样或实质样肿块。
2. MR诊断特征分析MR是一种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共振现象对人体进行成像的方法,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盆腔结构图像,对盆腔结核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盆腔结核在MR图像上表现为多个小肿块或多个小腔隙,形成“粟粒性”病灶,多呈低信号。
这些病灶通常在子宫和膀胱周围分布,可与相邻的盆腔结构粘连。
MR图像可以显示盆腔内液体的分布情况。
盆腔结核常伴有大量积液,MR图像上可见大量高信号的积液,典型表现为“沙漏状”积液。
MR图像还可以明确显示盆腔脏器的异常变化。
如MR强化扫描可显示包块壁的明显强化,同时还能显示包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明确盆腔结核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CT和MR是目前常用的对盆腔结核进行影像学诊断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CT图像多显示盆腔包块、淋巴结和脏器的异常变化,而MR图像则能提供更为详细的盆腔结构图像以及盆腔内液体的分布情况,两种方法在盆腔结核的诊断中可相互补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分析
盆腔结核是指结核分别或同时侵犯盆腔内的骨骼、韧带、肌肉、神经、淋巴结和器官
等组织,是结核病的一种严重类型。
目前,CT和MR成为盆腔结核的重要诊断手段。
本文
主要介绍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的分析。
1. CT诊断特征分析
(1) 盆腔结核的多灶性病变:盆腔结核是一种多灶性病变,CT可以清晰地显示盆腔内的多个病变,不同病变之间有不同的表现。
如缩窄的骨质、毛糙不平的韧带、肌肉或神经
的增厚、汇聚的淋巴结等。
(2) 骨骼破坏和增生:盆腔结核侵犯骨骼时,常见的CT表现为骨质破坏、增生和硬化。
破坏部位通常为髂骨、坐骨、耻骨、骶骨等。
(3) 淋巴结肿大:盆腔结核侵犯淋巴结时,常在CT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数量不一。
肿大淋巴结的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边缘模糊。
(4) 器官增大:盆腔结核可侵犯盆腔内的各个器官,如输尿管、尿道、子宫、卵巢等。
CT可以清晰显示器官增大和浸润,边缘模糊,并且可见周围的病变。
(5) 周围结构受压:盆腔结核的病变可造成周围结构受压,如肠管或膀胱等。
CT可以清晰显示压迫部位和周围的病变。
综上所述,CT和MR均可以清晰地显示盆腔结核的病变,两者的诊断重点略有差异。
CT主要关注各个病变的表现,如骨骼破坏、淋巴结肿大、器官增大等;而MR则更加关注
结构的信号强度和形态,不仅可显示各个病变,还可以显示周围结构的受压情况,是盆腔
结核诊断的重要工具之一。
盆腔肿块鉴别诊断1、卵巢畸胎瘤特点:》女性儿童》腹腔内占位》混合密度:-- 液体、脂肪、骨质卵巢囊性畸胎瘤畸胎瘤起源于生殖细胞,还可发生在纵隔、腹膜后、骶骨部。
囊性畸胎瘤如仅含外胚叶成份,旧称皮样囊肿。
畸胎瘤常由2-3个胚层组织构成。
畸胎瘤的US表现较为复杂,囊内出现一个或数个反光强的漂浮团块,囊内脂肪分层是畸胎瘤的典型表现,在囊内复杂的回声中可见到反光强的回声,伴有明显声影。
CT亦具特异性,表现为囊性肿块,其密度不均壁厚薄不均,有弧形钙化其内出现脂肪或骨质密度。
MRI诊断畸胎瘤非常敏感。
2、卵巢囊腺癌特点:》老年女性》腹腔内占位》囊实性》强化的菜花样、乳头样壁结节3、卵巢Kukenberg瘤特点:》中年女性》双侧卵巢囊实性占位》胃癌病史》大量腹腔积液,腹膜增厚4、子宫肌瘤特点:》中年女性》实性占位》漩涡状强化》与子宫分界不清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子宫平滑肌瘤为最常见的子宫肿瘤,在育龄妇女中发生率在20%~25%。
肿瘤常多发,也可单发。
发病与雌激素水平有关。
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常因不孕,反复流产或月经过多导致贫血而引起注意。
子宫平滑肌瘤多发生于子宫体部,少数也可位于宫颈部(占0.5%)及阔韧带阔韧带平滑肌瘤发病率约占妇科肿瘤的1%-3‰。
临床上把阔韧带平滑肌瘤分为真、假两种:(1)真性起源于阔韧带内的平滑肌组织或血管平滑肌组织(2)假性是指宫体或宫颈侧壁向阔韧带前后叶腹膜间生长子宫平滑肌瘤分为浆膜下、肌壁间及粘膜下三种,其中以肌壁间肌瘤最常见,约占总数62%病理类型普通型(ordinary leiomyoma):主要由平滑肌纤维束及胶原纤维构成细胞型(cellular leiomyoma):主要由排列致密的细胞团构成,胶原纤维极少退变型(degenerated leiomyoma):平滑肌瘤可发生多种变性,最常见的有透明变性(60%),其他变性包括水肿(50%)、出血(10%)、囊性变(4%)和钙化(4%) US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肿瘤内出现区域性低回声与光团相间。
盆腔结核的CT及MR诊断特征分析盆腔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结核病类型,多发于青壮年人群,特别是女性。
盆腔结核常常由泌尿系或生殖系统的结核病灶蔓延至盆腔,病变涉及的范围较广,症状复杂多样,容易被误诊。
准确快速地对盆腔结核进行诊断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已经成为盆腔结核的重要诊断手段,本文将从CT和MRI的角度对盆腔结核的诊断特征进行分析。
一、CT诊断特征1.典型CT表现:盆腔结核在CT上的典型表现为盆腔内软组织肿块,通常表现为不规则的均匀低密度灶,边界不清晰,常有类似卫星灶的小结节(盆腔淋巴结肿大)相伴,增强扫描后呈不规则强化。
盆腔结核还可引起邻近器官的粘连、变形或功能障碍,如输尿管、输精管的狭窄、梗阻等,CT可以清晰显示这些器官的解剖变化。
2.不典型CT表现:少数盆腔结核患者的CT表现并不典型,出现不规则低密度肿块或局部脓肿,这些病灶易被误诊为盆腔肿瘤或脓肿。
盆腔结核还可能伴发骨质破坏,表现为骨质破坏和骨质增生,这种情况往往需要与骶髂关节疾病鉴别。
3.密度变化:盆腔结核病灶的密度变化较为复杂,早期病变通常表现为稍高于水的密度,早期干酪样坏死物质的存在使得病灶密度增加,后期病变密度则逐渐减低。
二、MRI诊断特征1.干酪样坏死灶的显示:MRI对干酪样坏死灶的显示更为优越,因为干酪样坏死灶常常富含脂肪成分,MRI 上呈现为T1加权图像上低信号、T2加权图像上高信号的区域,这一特征有助于与其他盆腔占位性病变鉴别。
2.淋巴结肿大的显示:MRI对淋巴结的显示较为敏感,盆腔结核患者常伴有盆腔淋巴结的增大,MRI可以清晰地显示淋巴结的形态和大小。
MRI还能清晰地显示病灶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对于评估病变的范围和侵犯程度很有帮助。
3.骶髂关节和骨盆骨骼的显示:MRI对骨盆骨骼的显示也相当清晰,可以准确显示骶髂关节的炎症和破坏情况,有助于与其他骶髂关节疾病相鉴别。
三、CT和MRI在盆腔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比较2.对局部解剖结构的显示:在显示盆腔内局部解剖结构方面,CT优于MRI,CT能够更清晰地显示病变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如肿瘤的浸润程度,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有助于术前评估手术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