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机车简介
- 格式:pptx
- 大小:6.12 MB
- 文档页数:13
《铁路机车车辆》结课论文题目:我国电力机车及动车组主要特点和技术参数介绍专业班级:10机制4班学生:庆学号:20100310010409目录目录 1前言1一、电力机车2(一)韶山系列2(二)DJ型电力机车36(三)和谐电力机车42二、动车组46(一)和谐号(CRH)系列46(二)其他动车组53我国电力机车及动车组主要特点和技术参数介绍摘要:自从1958年韶山1型问世以来,我国电力机车发展已有50年的历史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动车组以其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乘坐舒适及环保等特点,目前在我国的铁路运输也大量投入使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各种电力机车及动车组主要特点和技术参数。
关键词:电力机车;动车组;特点;技术参数前言机车是铁路运输的基本动力。
电力机车无原动机,可以从接触网获得电能,通过机车上的牵引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容易提高机车的功率,更容易实现高速和重载。
由于电力机车由于速度快、爬坡能力强、牵引力大、不污染空气,因此发展很快。
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于1958年诞生于株洲,命名为“韶山”,为中国铁路步入电气化立下了汗马功劳。
到现在我国电力机车发展已有50年的历史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快速动车组以其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乘坐舒适及环保等特点,成为国外城际和市郊铁路实现小编组、大密度的高效运输工具。
我国铁路高速动车组的研制是在引进国际先进、成熟、可靠地动车组技术的基础上展开的自主创新。
2007年4月18日零时,中国铁路第六次铁路大提速正式开始,大量的动车组在我国投入使用。
下面就我国电力机车及动车组的主要特点、技术参数做一下简要介绍。
一、电力机车我国铁路目前主要的电力机车有韶山(SS)系列、DJ系列、和谐(HX)系D列等。
(一)韶山系列1.韶山1型电力机车主要特点:(1)主电路为低压侧调压、单拍全波整流和集中供电,即由低压侧调压开关切换牵引变压器绕组抽头逐级改变交流输出电压,实现机车开关有级调压。
单拍全波整流接线方式中二极管兼作级间转换之用,使整流回路的最高电压与对地电位接近于桥式电路为中抽式整流电路的1/2。
1.SS1SS1 即韶山1型电力机车。
1968年,株洲机车厂对6Y1型电力机车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后研制成功了韶山1型电力机车代号SS1。
车长19.4米。
最大速度80KM/H,持续功率3780千瓦,电流制为单相工频交流,轴式CO—CO,于1988年停产,共制造826台。
用途:客货两用轴式:Co-Co传动方式:交—直传动持续功率:3780kW持续速度:43km/h持续牵引力:301.1kN最大牵引力:343.2kN整备重量:138t韶山1型电力干线客货运机车被火车迷们称之为"芍药" ;缘由是因为"韶1"的谐音目前东北地区锦州机务段09年从北京局接过一批SS1型机车2.SS3SS3型电力机车是我国第二代(级间相控调压、交直传动)客货用电力机车。
该型机车是在吸收了SS1、SS2型电力机车成熟经验,由株机厂和株洲所共同研制,并于 1978年底试制出厂。
俗称“白菜”。
3.SS4GSS4G(韶山4改)型电力机车用途:干线货运轴式:2(Bo-Bo)传动方式:交—直传动持续功率:2×3200kW持续速度:51.5km/h持续牵引力:450kN最高速度:100km/h最大牵引力:628kN整备重量:2×92t首台投产年代:1993.94.SS5韶山5型准高速电力机车,代号SS5。
为准高速铁路试制的样车。
产量2台。
早都已报废,一台则在郑州机务段段内等待处理。
另一台现在在北京的中国铁道博物馆展出。
韶山5型客运电力机车是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七五”期间,我国采用技贸结合的原则,在购买欧洲50Hz集团8K型机车的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在要求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力机车设计、制造、运用的经验,进行设计韶山5型电力机车。
1 988年~1989年6月完成施工设计,两台样车分别于1990年9月和10月落成。
1990年12月出厂,后讲行了西安一宝鸡间进行30万公里的运行考核。
HXD3C电力机车简介目录外形特点概述机车主要特点外形特点车辆设计: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厂车辆建造: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厂型号:HXD3C (和谐电3C型)建造年份:2010年UIC轴式:Co-Co轨距:1,435 mm电力系统:交流25 kV / 50 Hz最高速度:120km/h输出功率:7,200 kW所在地:中国概述HXD3C 型是在HXD3 型和HXD3B 型电力机车基础上研制的交流传动六轴7200kW 干线货运电力机车,该机车通过更换增加供电绕组的主变压器,增加列车供电柜、供电插座、客货转换开关、双管供风装置等,使机车具有牵引旅客列车的功能,并可以向旅客列车提供风源及稳定的DC600V 电源。
机车采用PWM 矢量控制技术等最新技术的同时,尽量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减少维修工作量。
另外,以能够在中国全境范围内运行为前提,在满足环境温度在-40℃~+40℃,海拔高度在2500m 以下的条件的同时,最大考虑到3 组机车重联控制运行。
这款机车是“和谐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系列中,首款适用于客货运的两用车型,由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进行研发及生产,其产品技术借鉴了先前制造的HXD3型(日本东芝)和HXD3B型(德国庞巴迪)机车,和谐电3C机车包括:HXD3C快速型、HXD3C准高速型、HXD3C普通货运型、HXD3C行包货运型。
首台试制车(普通货运型)于2010年11月下线。
准高速型用于在中国中西部地区时速160-250km/h客运专线和新建铁路牵引特快和直达特快列车,运用速度170km/h,7200kw的功率以改善直流电力机车“韶山系列”(SS)中韶山7D型,韶山7E型,韶山8型,韶山9型因功率不够而在中国中西部地区时速160—250km/h客运专线和新建铁路未能快速爬坡,通过长大坡度的缺点。
并解决大量在中西部地区开行特快,直达特快列车不够准高速电力机车运用的问题。
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新建准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提供主力机车的良好准备。
中国电力机车发展过程简介中国电力机车的研制开始于1958年。
当时的铁道部田心机车车辆工厂在协助湘潭电机产制造工矿电力机车的同时,设计并研制电力机车。
1958年12月28日,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研制成功,命名为6Y1型。
1968年,经过对6Y1型近10年的研究改进,将引燃管整流改为大功率半导体整流,试制出韶山1型,代号SS1。
1969年开始批量生产,到1988年止,共生产826台。
机车持续功率3780KW,最高速度90KM/H,车长19400mm。
1969年,株洲电力机车厂和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联合研制出SS2。
株洲电力机车工厂1978年研制出SS3型客货两用干线电力机车,1989年批量生产至今。
株洲电力机车厂于2002年制造的SS3B型12轴重载货运电力机车。
株洲电力机车厂1984年研制的SS4型8轴货运电力机车。
SS4改是在SS4、SS5和SS6电力机车的基础上,吸收8K机车技术改进的。
SS5型电力机车生产了2台,为准高速试制的样车。
SS6型机车持续功率4800KW,最大速度100KM/H,长20200mm,是国际招标的中标机车。
SS7型电力机车由大同电力机车厂生产,填补了国内小曲线区段客货运电力机车的空白。
大同生产的SS7B型重载货运电力机车大同机车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和成都机车车辆厂联合研制的SS7D型客运电力机车。
SS7E型电力机车,用于客运。
曾创造中国机车第一速的SS8行客运电力机车,由株洲电力机车厂生产。
SS9型干线客运电力机车,持续功率4800KW,最大速度170KM/H。
1971年引进的罗马尼亚的6G型电力机车。
1988年从苏联进口的8G型电力机车。
1996年株洲电力机车厂试制的中国第一台交流传动机车。
2000年株洲制造的DJ型交流传动客运机车,具有节能、通讯干扰小,良好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全寿命成本低等特点,最高速度220KM/H。
DJ1型货运电力机车,株洲厂和西门子联合研制,采用欧洲标准,生产了20台(40节)。
关于我国电力机车发展过程的研究报告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姓名:无名学号: ********指导教师:莫电力机车电力机车是指由电动机驱动车轮的机车。
电力机车因为所需电能由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接触网或第三轨供运行中的电力机车给,所以是一种非自带能源的机车。
电力机车具有功率大、过载能力强、牵引力大、速度快、整备作业时间短、维修量少、运营费用低、便于实现多机牵引、能采用再生制动以及节约能量等优点。
使用电力机车牵引车列,可以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承载重量,从而大幅度地提高铁路的运输能力和通过能力。
我国电力机车发展概述中国最早使用电力机车在1914年,是抚顺煤矿使用的1500V直流电力机车。
1958年中国成功地生产出第一台电力机车,从采用引燃管整流器到硅整流器,机车性能不断改进和提高,到1976年制成韶山l型(SS1型)131号时已基本定型。
截止到1989年停止生产,SS l型电力机车总共制造了926台,成为中国电气化铁路干线的首批主型机车。
1966年SS2型机车制成,1978年研制成功的SS3型机车,不仅改善了牵引性能,还把机车的小时功率从4200kW提高到4800kW,截止到1997年底,共生产了987台,成为中国第二种主型电力机车。
1985年又研制成功了SS4型8轴货运电力机车,它是国产电力机车中功率最大的一种达到(6400kW),已成为中国重载货运的主型机车。
以后又陆续研制成功了SS5、SS6和SS7型电力机车。
1994年研制成功了时速为160 km 的准高速四轴电力机车等。
至此,中国干线电力机车已基本形成了4,6,8轴和3200kW、4800kW和6400kW功率系列。
1999年5月26日,中国株洲电力机车厂生产出第一台时速超过200km的DDJ1型“子弹头”电力机车,标志着中国铁路电力牵引已跻身于国际高速列车的行列。
为追踪世界新型“交-直-交”电力机车新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铁路一直在进行中小功率变流机组的地面试验研究和大功率的交-直-交电力机车的研制,也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SS4电力机车1. 简介SS4电力机车是中国铁路货运列车中常用的一种电力机车型号。
它由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和制造,广泛用于中国铁路系统的重载货运列车。
本文将介绍SS4电力机车的技术特点,设计原理和应用情况。
2. 技术特点2.1 动力系统SS4电力机车采用交流传动系统,配备了强大的牵引功率。
它采用了现代化的IGBT转流器控制技术,具有较高的整机效率和优异的牵引性能。
电力机车的动力系统是其核心部分,它可以提供足够的动力来驱动列车行驶。
2.2 控制系统SS4电力机车的控制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微机控制技术。
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能通过与列车信号系统的联锁,实现列车进路的自动控制。
控制系统还包括了列车保护系统,可以对各种异常情况进行监测和处理,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
2.3 车体结构SS4电力机车的车体采用了钢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它拥有封闭式驾驶室和舒适的司机座椅,为机车驾驶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车体还采用了一些减振和降噪措施,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
3. 设计原理SS4电力机车的设计原理是根据中国铁路货运的需求而制定的。
它采用了大功率交流传动技术,可以提供较大的牵引力和动力输出。
电力机车的动力系统由主变压器、整流变流器和牵引变压器组成,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对电力机车的各项功能进行控制。
在设计过程中,SS4电力机车还考虑到了能耗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它采用了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并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为了提高电力机车的可靠性,设计中还考虑了各种安全措施,确保列车在各种复杂条件下的安全运行。
4. 应用情况SS4电力机车在中国铁路系统的货运列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主要用于长距离和重载货物运输,可以牵引各种类型的货车组成的列车。
电力机车的高功率和可靠性使其成为货物运输的理想选择。
目前,SS4电力机车已经运营在中国铁路系统的许多重要货运线路上。
它不仅提高了货物运输的效率和运力,还降低了物流成本。
电⼒机车电⼒机车是指从外界撷取电⼒作为能源驱动的铁路机车,电源包括架空电缆、第三轨、电池等。
同样使⽤牵引电动机的电传动柴油机车、燃⽓机车等不属于电⼒机车。
电⼒机车起动加速快,爬坡能⼒强,⼯作不受严寒的影响,运⾏时没有煤烟,所以在运输繁忙的铁路⼲线和隧道多、坡度陡的⼭区线路上更能发挥优越性。
此外,电⼒旅客列车,可为客车空⽓调节和电热取暖提供便利条件。
电⼒机车由于电⽓化铁路基本建设投资⼤,所以应⽤不如内燃机⼴泛。
电⼒机车没有空⽓污染,且善于保养,牵引列车速度可达⼏百千⽶,所以⾼速列车都是电⼒机车牵引的。
电⼒机车另⼀个优点就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启动和制动,这个性能⽐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要优秀很多。
所以在世界范围内,正⼤⼒发展电⽓化铁路。
在绿⾊环保的今天,电⼒机车的发展更加受到重视。
电⼒机车的牵引⼒和爬坡能⼒⽐内燃机车和蒸汽机车要⼤得多,在载重过⼤或坡度较⼤的情况下⽆需采⽤多机牵引。
电⼒机车最⼤的优点就是⽆限⾏程,只要车辆不驶离电⽓化段,就不会“饿倒”(故障除外)。
⽆需像内燃机车和蒸汽机车那样经常补充燃料。
由于我国的电⽓化铁路不是很多(指普通铁路),所以会选择把原本⽆电⽓化的铁路经电⽓化改造。
电⽓化改造后的铁路速度将从100-120km/h提⾼到160-200km/h,这样不仅能缩短列车的运输时间,还能达到5000t以上的货运列车运输。
如今,⾛向“⾼铁时代”的中国,正⼤⼒发展电⽓化铁路。
2历史沿⾰编辑1835年荷兰的斯特拉廷和贝克尔两⼈就试着制以电池供电的⼆轴⼩型铁路车辆。
1842年苏格兰⼈R.戴维森⾸先造出⼀台⽤40组电池供电的重 5吨的标准轨距电⼒机车。
由于电动机很原始,机车只能勉强⼯作。
1879年德国⼈ W.von西门⼦驾驶⼀辆他设计的⼩型电⼒机车,拖着乘坐18⼈的三辆车,在柏林夏季展览会上表演。
机车电源由外部150伏直流发电机供应,通过两轨道中间绝缘的第三轨向机车输电。
这是电⼒机车⾸次成功的实验。
中国电力机车至今的发展史简述
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中国
开始引进苏联制造的电力机车,并在国内建立了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铁路运输需求的增加,中国逐渐开始自主研
发和生产电力机车。
1970年代,中国研制成功了第一辆国产电力机车,标志着中国电力机车制造的起步。
随后,中国不断改进和完善
电力机车的技术,提高了其性能和可靠性。
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铁路部门加大了对电力机车的投入,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
设备,并进行了技术合作和转化。
同时,中国自主研发能力也不断
提升,推动了电力机车技术的进步。
随着中国铁路网的不断扩建和
更新改造,电力机车在中国铁路运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近年来,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提高能效、降低
排放、智能化和自动化等方面。
中国不断推进电力机车的技术创新
和升级改造,加大对新能源、智能控制等方面的研发力度,努力实
现电力机车的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中国电力机车也在
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走出国门,为世界铁路运输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电力机车经历了从引进到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发展历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铁路运输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中国铁路电力机车型号引言:中国铁路电力机车是指中国铁路系统中使用电力作为动力源的机车车辆。
随着我国铁路网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铁路电力机车的型号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铁路电力机车型号。
一、HXD1型电力机车HXD1型电力机车是我国第一种交流传动的大功率电力机车,也是我国第一代大功率交流电力机车。
它由中国南车集团公司设计制造,于1998年投入使用。
HXD1型电力机车采用了先进的交流传动技术,具有较高的牵引力和较低的能耗。
该型号机车适用于长途、重载货运列车的牵引,为我国铁路货物运输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SS7C型电力机车SS7C型电力机车是我国第一种三相交流传动的高速电力机车,由中国北车集团公司设计制造。
该型号机车于2009年开始试验投入使用。
SS7C型电力机车具有较高的牵引力和较快的加速性能,适用于我国高速铁路线路上的客运列车牵引。
该型号机车在提高铁路客运速度和减少运行时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HXD3型电力机车HXD3型电力机车是我国第一种交流调速的大功率电力机车,由中国南车集团公司设计制造。
该型号机车于2002年开始试验投入使用。
HXD3型电力机车采用了先进的交流调速技术,具有较高的牵引力和较低的能耗。
该型号机车适用于长途、重载货运列车的牵引,为我国铁路货物运输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四、CRH380A型电力机车CRH380A型电力机车是我国第一种商业运营的高速电力机车,由中国南车集团公司设计制造。
该型号机车于2006年开始投入商业运营。
CRH380A型电力机车具有较高的牵引力和较快的加速性能,适用于我国高速铁路线路上的商业客运列车牵引。
该型号机车在提高铁路客运速度和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HXN5型电力机车HXN5型电力机车是我国第一种新能源电力机车,由中国北车集团公司设计制造。
该型号机车于2016年开始试验投入使用。
HXN5型电力机车采用了先进的新能源技术,通过电池组为机车提供动力,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中国电力机车及基本调试简介在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的当今,电力机车在交通生活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力机车俗称火车头,是由牵引电动机驱动车轮前进的机车。
电力机车所需电能由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接触网(单相,25kv)取得,相对于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具有功率大、过载能力强、牵引能力强、速度快、准备作业时间短、维修量少、运营费用低和洁净度高等特点,更具有多辆机车重联(多机牵引)、能采用再生制动节约能量等优点。
1958年,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在当时的铁道部田心机车车辆工厂(即现在的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研制完成,命名为6Y1型电力机车。
1968年开始,中国电力机车跨入了“韶山”系列时代,即指以“韶山”开头命名的一系列电力机车。
从1958年开始,经过十年的研究改进,在1968年试制出韶山1型电力机车,代号为SS1。
1969年研制出韶山2型电力机车,代号为SS2。
1978年研制出SS3型客货两用干线电力机车,现在在很多货运段依然可以看到SS3型电力机车的身影。
1984年研制成功SS4型8轴(机车重联后,转向架轴式为2B0-B0)货运机车,之后在此型号机车上又改进升级为SS4B、SS4C、SS4G型电力机车,而其中SS4G型电力机车第1886辆为纪念朱德命名为“朱德号”。
之后陆续研制成功了SS5型准高速样车、SS6客货两用电力机车、SS7型客运电力机车。
1994年研制成功曾创造了中国铁路第一速度SS8型客运电力机车,之后更推出了SS9型及SS9G型干线客运电力机车,至今,这两款电力机车在中国铁路客运中依然扮演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进入21世纪后,世界高速发展,人们对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机车的发展也越来越快。
2000年,当时的株洲电力机车厂研制成功DJ型交流传动客运机车,之后DJ1型货运电力机车、DJ2型交流传动客运机车、“春城”电力动车组、“中原之星”、“大白鲨”、“蓝箭”交流传动动车组和“中华之星”高速电动车组相继研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