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PPT幻灯片
- 格式:ppt
- 大小:7.42 MB
- 文档页数:24
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第四轮评估于2016年在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
第四轮学科评估科研单位评估结果
本次共有16家科研机构的66个学科、5家党校的20个学科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48个学科也申请参加了评估。
(注:同学科评估结果相同的单位排序不分先后,按单位代码排序) :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一、评估概览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估。
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2002年首次开展,至今已完成四轮,平均四年开展一次。
学科评估属于水平评估,有别于政府开展的合格性评估,重点关注成效和质量。
学科评估结果受到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的普遍认可和重视。
二、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使用“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框架,共设置人文、社科、理工、农学、医学、管理、艺术、建筑、体育等9套指标体系框架,每个一级学科设置不同的权重。
具体说明如下:1.师资队伍与资源: 包括“师资队伍”与“支撑平台”两部分。
“师资质量”采用“代表性骨干教师”和“师资队伍结构”相结合的方法,专家综合评价由队伍水平、结构及国际影响程度等构成的师资队伍质量。
“专任教师数”主要体现师资充分性,具体评价时,通过设置上限(达到上限值不再加分)方式克服唯数量倾向。
“支撑平台”反映学科的“积累质量”,主要统计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基地、中心数。
根据专家意见,本轮评估人文社会学科不再单列“支撑平台”定量指标,但可在学科简介中予以充分体现。
2.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加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本轮学科评估建立了“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三维度评价体系,全方位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过程质量”主要包括“课程教学质量”、“导师指导质量”、“学生国际交流”,其中“导师指导质量”通过对大规模学生问卷调查进行评价;“在校生质量”主要包括“学位论文质量”、“优秀在校生”情况等;“毕业生质量”主要包括“总体就业情况”、“优秀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评价”。
△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为主观评价指标,△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为主观评价指标,△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为主观评价指标,△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为主观评价指标,△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2002年首次开展,至今已完成四轮。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情况如下:一、评估目的一是服务大局。
贯彻落实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方针,展示我国学科发展成就,建立学科评价的中国标准和中国模式,服务研究生教育“提高质量、优化结构、鼓励特色、内涵发展”的大局;二是服务高校。
通过对学科建设成效和质量的评价,帮助高校了解学科优势与不足和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学科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三是服务社会。
满足社会对教育质量的知情需求,为社会各界了解和分析学科水平与质量信息提供服务。
二、参评规则与参评情况学科评估始终坚持“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各单位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含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授权),均可申请参评。
为了真实反映各单位学科发展水平,基于参评单位形成的共识,第四轮评估采用了“绑定参评”规则,即:同一学科门类满足参评条件的学科须同时申请参评或均不参评(仅有“硕士二级”授权的一级学科除外)。
学科评估平均四年开展一次。
第一轮评估于2002-2004年分3次进行(每次评估部分学科),共有229个单位的1366个学科参评。
第二轮评估于2006-2008年分2次进行,共有331个单位的2369个学科参评。
第三轮评估于2012年进行,共有391个单位的4235个学科参评。
第四轮评估于2016年在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比第三轮增长76%),全国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有94%申请参评。
三、指标体系第四轮学科评估深入贯彻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精神,按照“人才为先、质量为要、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价值导向,在继承前三轮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经广泛调研论证形成了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来源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后,学位中心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论证工作。
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101 哲学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所,本次参评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84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3848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所,本次参评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231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8393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所,本次参评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231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8393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503 新闻传播学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所,本次参评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81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1717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601 考古学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所,本次参评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36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2121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707 海洋科学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所,本次参评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22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1012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708 地球物理学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所,本次参评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13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89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所,本次参评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73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
体系
△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为部分主观评价指标;学生指博士、硕士研究生;设置上限指标超过上限均为满分。
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级榜【原创实用版】目录1.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级榜的简介2.评级榜的评选标准和过程3.各个学科的评级情况4.对学科评级榜的解读和分析5.学科评级榜对高校和学生的影响正文1.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级榜的简介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级榜是由我国教育部门发起的一项针对全国高校学科的评估活动。
这一评级榜旨在对各个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推动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2.评级榜的评选标准和过程评级榜的评选标准主要包括:学科建设水平、师资队伍、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
在评选过程中,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对各个高校的学科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以确保评级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3.各个学科的评级情况在第四轮学科评级榜中,各个学科的评级情况如下:- A+学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等学科;- A 学科: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 B+学科: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历史学、地理学、生物学等学科;- B 学科: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工程技术、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
4.对学科评级榜的解读和分析学科评级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个高校在不同学科领域的优势和不足。
对于学生而言,学科评级榜可以作为他们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参考依据;对于高校而言,学科评级榜可以为其提供改进学科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方向。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学科评级榜并非绝对权威,各个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策略。
5.学科评级榜对高校和学生的影响学科评级榜对高校和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评级榜为高校提供了学科建设的参考和借鉴,有助于高校明确发展方向,提升学科水平;另一方面,评级榜为学生提供了了解高校学科实力的途径,有助于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总之,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级榜对高校和学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科评估指标系统(一)(哲学、文学、历史学门类)一级指标A.师资队伍与资源B.人材培育质量C.科学研究水平(含教师和学生)D.社会服务与学科名誉二级指标三级指标A1.师资质量S1.师资队伍质量▲A2.师资数目S2.专任教师数S3.课程教课质量B1.培育过程S4.导师指导质量▲质量S5.学生国际沟通S6.学位论文质量B2.在校生质S7.优异在校生▲量S8.授与学位数S9.优异毕业生▲B3.毕业生质量S10.用人单位评论▲S11.学术论文质量△C1.科研成就S12.第一版专著S13.第一版教材C2.科研获奖S14.科研获奖S15.科研项目C3.科研项目(含人均状况)D1.社会服务S16.社会服务特点与贡献贡献▲D2.学科名誉S17.学科名誉▲三级指标说明数据根源供给师资队伍的年纪构造、学历构造、学缘构造、职称构造、国外经历等基本状况;供给 20 名骨干教师(此中青年教师许多于 6 名)状况(年纪、学科方学校填报向、学术头衔、学术兼职等状况)和团队状况。
本学科专任教师总数。
本指标设置上限。
学校填报①国家级教课成就奖、研究生教育成就奖、省级及军队教课成就奖;②国家级精选视频公然课、国家级精选资源共享课、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讲课公共数据品牌课。
对在校生问卷检查,观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状况问卷检查①赴境外学习沟通连续超出90 天的学生;②来华学习沟通连续超出90 天的境外学生(含授与学位学生);学校填报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 项目质量全国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状况。
公共数据列举 15 名优异在校学生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在学成就(如参加比赛获奖、参加重要科研项目、获得重要科研成就、创新创业成功、获取科研奖赏或其余荣誉学校填报称呼等)。
授与博士和硕士学位人数。
本指标设置上限。
公共数据供给近四年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状况(就业率、就业去处、就业质量等)并列举学校填报20名近十五年优异博士、硕士毕业生。
供给必定比率的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学位中心对毕业生的职业胜任力、职业道德、满意度等进行问卷检查。
第四轮学科评估材料第四轮学科评估材料:学科评估是对学生在某一特定学科领域内的学习成绩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旨在了解学生在该学科中的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
本次学科评估主要针对数学学科,采用综合评估的方式,通过考试、作业、小组讨论等形式来全面评估学生的数学能力。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在学术研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因此,学科评估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本次数学学科评估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涵盖了数学的基础知识、运算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等方面。
首先,本次评估将对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考核。
这包括数字与代数、几何与测量、数据与概率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题目的选择和填空形式,我们将评估学生对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的掌握程度。
同时,我们也将通过综合应用题来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这一部分的评估将帮助我们了解学生对数学基础的掌握情况,从而为教学提供依据。
其次,本次评估将注重学生的运算能力。
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将通过运算题目来考察学生的加减乘除、整数运算、分数运算等基本运算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运算来评估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这一部分的评估将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运算技巧和思维方式,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三,本次评估将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强调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将通过提供一系列的数学问题,并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来解决。
这将有助于评估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
通过这一部分的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从而指导他们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
最后,本次评估还将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将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求他们进行推理、分析和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