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 格式:pptx
- 大小:4.66 MB
- 文档页数:36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知识点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发展历程2.儒、道、佛的融合(1)魏晋南北朝时期①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并受到儒学的影响。
②佛教:在中国盛行,也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
③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
其中禅宗的修行比较简便,易于传播,对后世影响最大。
3、反佛教斗争(1)佛教过渡的危害:①寺院广占田宅,聚敛劳动力和社会财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僧尼逃避赋税,不事生产,严重影响政府财政收入(2)表现:①官方灭佛:“三武一宗”②民间反佛:范缜,著有《神灭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4、儒学复兴运动(1)原因: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时间、人物:唐朝中期、韩愈。
(3)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4)主张: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5、三教并行(1)佛教本土化:以儒家传统价值观念解释佛教思想与戒律,渐趋本土化(2)魏晋玄学: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儒家经典。
主张政治上“无为”、生活上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清谈”。
形成了寄情山林、纵酒清谈的社会风气知识点二、文学艺术1、文学表现:(1)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注重韵律与对仗)南北朝的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
(2)唐朝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创作的近5万首诗。
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最高成就。
2、绘画艺术:(1)魏晋南北朝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
(2)隋唐时期: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物心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
吴道子被称为“画圣”。
3、书法(1)东汉末年:已成专供人欣赏的艺术(2)魏晋南北:隶草行楷等各书体均完备。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1)课标要求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学习难点(1)儒学的新发展(2)佛教的发展活动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发展历程时期儒学道教佛教汉朝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呈现繁盛之势东汉末兴起佛教传入魏晋南北朝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在民间广为传播在中国盛行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2.反佛与灭佛(1)表现:南朝无神论思想家对佛教进行抨击;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
(2)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3.复兴儒学(1)背景: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表现:韩愈用儒家的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观点。
(3)目的:维护封建统治,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1.三教合一的出现是否意味着儒学失去了其正统地位?请回答理由。
2.韩愈复兴儒学的主张有何特点?活动二文学艺术类别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诗歌曹操父子为代表的文学、东晋陶渊明的、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创作的近五万首诗歌,“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书法在成为一种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
东晋的“书圣”博采众长,诸体兼精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
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绘画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为代表,《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
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雕塑山西大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舞蹈异域特色明显1.以魏晋南北朝、隋唐为例,说明社会环境对古代书法、绘画风格的产生带来什么影响。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三教发展概况(1)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
(2)魏晋南北朝①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②佛教:吸收儒、道思想,渐趋本土化③儒学:吸收佛、道精神,有新发展,虽受冲击,但仍然占据统治地位(3)隋唐时期:①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②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③武则天时,佛教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佛教完成本土化2.反佛运动:(1)原因:佛教盛行,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2)表现:①民间:南朝范缜②统治者:四次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3)结果: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仍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3.复兴儒学(1)原因: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
(2)表现:唐中期韩愈提出复兴儒学,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二、文学艺术领域时间成就文学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书法隋唐时期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绘画隋唐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
唐朝吴道子被尊为“画圣”石窟魏晋至隋唐时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三、科技领域时间成就建筑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印刷唐朝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火药唐中期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天文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医学唐朝孙思邈《千金方》,唐高宗时编修《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四、中外文化交流1.佛教文化交流(1)概况:①唐朝贞观年间玄奘在天竺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钻研多年,成为佛学大师。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走进教材知识点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从儒学独尊到“三教合一”(1)汉代儒学独尊: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
(2)道教广为传播,佛教盛行①魏晋南北朝时,道教在________广为传播,外来宗教________在中国盛行。
②儒学自身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③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________”和“尊道”,佛教也吸收________的思想,渐趋本土化。
(3)隋朝“三教合一”,唐朝三教并行①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____________”,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②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________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③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
其中________的修行比较简便,对后世影响最大。
启思助学1.【名师】三教合归儒和三教并行“三教合归儒”不是要求三教合为“一教”,而是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理论。
“三教并行”即主张尊道、礼佛、崇儒。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虽受到冲击,但仍占据统治地位。
2.从佛教“盛行”“灭佛”到复兴儒学(1)魏晋时期佛教盛行:魏晋时期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____________。
(2)南朝范缜抨击佛教:南朝________思想家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3)统治者四次灭佛①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先后四次灭佛。
②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4)韩愈提出复兴儒学①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________也受到挑战,唐中期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②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________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