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新认识基础教育管理

重新认识基础教育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a13795042.html,

重新认识基础教育管理

作者:王田田

来源:《活力》2011年第07期

简要:基础教育管理是保证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在社会对教育提出越来越高要求的同时,基础教育管理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本文阐述了一些对基础教育管理重新认识的理念。

关键词:教育管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教育管理是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等信息作用,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所谓管理是“这样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及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些个目标”。管理是“以最少的时间、金钱、原材料或最少的劳累为代价”来达到目标。理念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行动的先导。基础教育是指公民走向生活或进一步学习深造应当接受的最起码的教育,它是对每个公民实施的做人的基础教育。教育管理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归根结底是保障全体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并为实现国家的教育理念,促进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作为当代一名从事教育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我对基础教育管理又有了更新的认识。

一、构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

全面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指人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才能、潜力、活动方式、个性的全面发展: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是全面和谐发展理论的提倡者,他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他还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出了要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途径,即通过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美育来实现全面和谐发展。全面和谐发展是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是推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增加教育普惠性的重要保证。

(一)素质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前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