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OS移动平台架构设计说明

iOS移动平台架构设计说明

iOS移动平台架构设计说明
iOS移动平台架构设计说明

低耦合企业级系统架构设计

我们往往称JavaEE或.Net 开发的产品为“系统”,而移动平台(主要是:Android、iOS和Window Phone)开发的产品为“应用”。“系统”比较复杂,需要架构设计,而“应用”相对比较简单,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考虑架构问题呢?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企业级系统架构设计。软件设计的原则是提高软件系统的“可复用性”和“可扩展性”,系统架构设计采用层次划分方式,这些层次之间是松耦合的,层次的部是高聚的。降低耦合是软件设计的目标,能够设计出低耦合的系统,就意味着我们的系统具有“可复用性”和“可扩展性”。通用低耦合 JavaEE和.Net企业级系统架构图。

表示层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组件集合,用户通过这一层向系统提交请求或发出指令,系统通过这一层接收用户请求或指令,然后,将指令消化吸收后调用下一层,再将调用的结果展现到这一层。表示层应该是轻薄的不应该具有业务逻辑。

业务层是系统的核心业务处理层,负责接收表示层的指令和数据,消化吸收后,进行组织业务逻辑的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给表示层。

数据持久层是服务层用于访问数据库层,从设计规上讲为了降低耦合度,服务层不应该具有访问数据库的代码,访问数据库的代码应该放到数据持久层中。

信息系统层,是系统的数据来源,可以是数据库、文件、遗留系统和网络数据。

移动平台的分层架构设计

移动平台的应用是缩小版本的系统,它也需要架构设计,但并非所有的应用都一定基于通用低耦合企业级系统架构,一般而言主要是涉及信息处理的应用才使用这种架构设计模式,例如:一些游戏有自己的游戏引擎,引擎也属于架构设计。iOS平台一般信息处理应用分层架构设计图。

表示层,iOS中的表示层是由UIKit Framework构成的,它包括我们前面学习的视图、控制器、控件和事件处理等容;

业务逻辑层,采用什么框架要据具体的业务而定,但一般是具有一定业务处理功能的Objective-C和C++封装的类,或者是C封装的函数。中国返利网www.chinafanli. 艺尚网www.artzhu.

数据持久层,提供本地或网络数据访问,它可能是访问SQLite数据API函数,也可能是CoreData技术,或是访问文件的NSFileManager,或是网络通信等技术,采用什么方式要看信息系统层是什么。

信息系统层,就iOS而言它的信息来源分为:本地和网络。本地数据可以放入文件中也可以放在数据库中,目前iOS 本地数据库采用SQLite3。网络可以是某个云服务,也可以是一般的Web服务。

基于同一工程的分层

架构对于我们iPhone和iPad开发有着很现实的意义。如果我们要编写一个基于iOS(iPhone和iPad两个平台)“My 备忘录”应用,它具有:增加、删除和查询备忘录的基本功能,“备忘录”应用用例图,分层设计之后,表示层可以有不同iPhone版和iPad版本,而且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和信息系统层都可以公用。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我们的工作量,这就是分层设计的好处。

iOS考虑iPhone和iPad两个平台,我们绘制了设计原型草图,iPhone版本的“My备忘录”应用设计原型草图。iPad 版本的“My备忘录”横屏设计原型草图,iPad版本的“My备忘录”竖屏设计原型草图。

在iOS平台分层的具体做法有多种模式:基于同一工程的分层、基于一个工作空间不同工程的分层和静态库分层。本小节介绍基于同一工程的分层。

我们在前文中已经介绍了构建自适应iPhone和iPad工程,就是我们现在要讲的基于同一工程的分层模式。请读“备忘录”应用的代码,实现过程这里不做介绍,打开“MyNotes”工程,在Xcode工程导航面板有3个组:PresentationLayer、 BusinessLogicLayer和PersistenceLayer。创建这3个组的目的是把不同层中类放到对应的组中便于管理,PresentationLayer是放置的表示层相关类,BusinessLogicLayer是放置的业务逻辑层的相关类,PersistenceLayer是放置持久层相关类。

各个层的下面再如何划分呢?我们可以按照业务模块划分,也可以按照组件功能划分。本应用中PersistenceLayer层就还要分成dao和 domain两个组,dao是放置数据访问对象的,该对象中有对数据访问的CRUD四类方法,为了降低耦合度dao一般要设计成为协议(或Java接口),然后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采用不同的实现方式。domain组是实体类,实体是应用中的“人”、“事”、“物”等。

dao组中NoteDAO.h代码如下:

interface NoteDAO : NSObject

//保存数据列表

property (nonatomic,strong) NSMutableArray* listData;

//插入Note方法

-(int) create:(Note*)model;

//删除Note方法

-(int) remove:(Note*)model;

//修改Note方法

-(int) modify:(Note*)model;

//查询所有数据方法

-(NSMutableArray*) findAll;

//按照主键查询数据方法

-(Note*) findById:(Note*)model;

end

listData属性用于保存数据表中的数据,其中每一个元素都是Note对象,一个Note对象代表数据表中的一条数据。+ (NoteDAO*)sharedManager方法用于获得NoteDAO单例对象。dao组中NoteDAO.m代码如下:

implementation NoteDAO

中国返利网www.chinafanli. 艺尚网www.artzhu.

static NoteDAO *sharedManager = nil;

+ (NoteDAO*)sharedManager

{

static dispatch_once_t once;

dispatch_once(&once, ^{

NSDateFormatter *dateFormatter = [[NSDateFormatter alloc] init];

[dateFormatter setDateFormat:"yyyy-MM-dd HH:mm:ss"];

NSDate *date1 = [dateFormatter dateFromString:"2010-08-04 16:01:03"];

Note* note1 = [[Note alloc] init];

note1.date = date1;

note1.content = ”Welcome to MyNote.”;

NSDate *date2 = [dateFormatter dateFromString:"2011-12-04 16:01:03"]; Note* note2 = [[Note alloc] init];

note2.date = date2;

note2.content = ”欢迎使用MyNote。”;

sharedManager = [[self alloc] init];

sharedManager.listData = [[NSMutableArray alloc] init]; [sharedManager.listData addObject:note1];

[sharedManager.listData addObject:note2];

});

return sharedManager;

}

//插入Note方法

-(int) create:(Note*)model

{

[self.listData addObject:model];

return 0;

}

//删除Note方法

-(int) remove:(Note*)model

{

for (Note* note in self.listData) {

//比较日期主键是否相等

if ([note.date isEqualToDate:model.date]){ [self.listData removeObject: note]; break;

}

}

return 0;

}

//修改Note方法

-(int) modify:(Note*)model

{

for (Note* note in self.listData) {

//比较日期主键是否相等

if ([note.date isEqualToDate:model.date]){ note.content = model.content;

break;

}

}

return 0;

}

//查询所有数据方法

-(NSMutableArray*) findAll

return self.listData;

}

//按照主键查询数据方法

-(Note*) findById:(Note*)model

{

for (Note* note in self.listData) {

//比较日期主键是否相等

if ([note.date isEqualToDate:model.date]){

return note;

}

}

return nil;

}

end

NoteDAO实现采用了单例设计模式,这种设计与DAO设计模式没有关系,这主要是出于访问数据的方便。数据放置在listData属性中(本应该是从数据库中的,但是数据库访问技术我们还没有学习),CRUD方法也都是对listData的处理,而非数据库。

domain组中Note代码如下,它只有两个属性date是创建备忘录的日期,content是备忘录容:

//

// Note.h

#import

interface Note : NSObject

property(nonatomic, strong) NSDate* date;

property(nonatomic, strong) NSString* content;

//

// Note.m

#import ”Note.h”

implementation Note

end

//

// Note.h

#import

interface Note : NSObject

property(nonatomic, strong) NSDate* date;

property(nonatomic, strong) NSString* content;

end

//

// Note.m

#import ”Note.h”

implementation Note

end

业务逻辑层BusinessLogicLayer中的类的设计一般是按照业务模块设计的,它的方法是业务处理方法,下面代码是NoteBL.h代码:

interface NoteBL : NSObject

//插入Note方法

-(NSMutableArray*) createNote:(Note*)model;

//删除Note方法

-(NSMutableArray*) remove:(Note*)model;

//查询所有数据方法

-(NSMutableArray*) findAll;

end

在NoteBL.h中定义了三个方法,之所以定义三个方法是根据我的业务需求决定的,业务需求可以参考的用例图。下面代码是NoteBL.m代码:

implementation NoteBL

//插入Note方法

-(NSMutableArray*) createNote:(Note*)model

{

NoteDAO *dao = [NoteDAO sharedManager];

[dao create:model];

return [dao findAll];

}

//删除Note方法

NoteDAO *dao = [NoteDAO sharedManager]; [dao remove:model];

return [dao findAll];

}

//查询所有数据方法

-(NSMutableArray*) findAll

{

NoteDAO *dao = [NoteDAO sharedManager]; return [dao findAll];

}

end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v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目录1总则1 1.1.概述1 1.2.适用范围1 1.3.起草单位1 1.4.解释权2 2应用体系架构3 2.1.两级架构3 2.2.统一信息平台的组成4 2.3.总体技术要求5 3展示平台6 3.1.域名规则6 3.2.登录流程7 3.3.访问安全控制7 3.3.1.认证8 3.3.2.加密9 3.3.3.授权9 3.4.个性化展现经管9 3.5.内容应用聚集10 3.6.系统性能要求10 4网络和接入平台11 4.1.全国互联广域网组织结构11 4.1.1.全国互联广域网拓扑结构11 4.1.2.广域网互联承载网络的选择12 4.1.3.全国互联广域网的路由13 4.1.4.全国互联广域网的网络安全13 4.2.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的网络组织结构13 4.2.1.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局域网13 4.2.2.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接入15 4.3.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的网络组织结构16 4.3.1.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局域网16 4.3.2.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接入18 4.4.IP地址规划19 4.4.1.IP地址规划原则19 4.4.2.IP地址规划方法20 4.4.3.IP地址规划要求21 5安全经管平台21 5.1.网络经管及网络安全21 5.1.1.网络系统经管21 5.1.2.网络安全22

5.2.系统经管及系统安全23 5.2.1.系统经管23 5.2.2.系统安全24 5.2.3.数据经管和安全25 5.2.4.防病毒26 6系统和环境要求27 6.1.系统要求27 6.1.1.主机设备27 6.1.2.操作系统27 6.1.3.存储备份设备28 6.1.4.网络设备29 6.1.5.数据库31 6.1.6.展示平台软件33 6.1. 7.开发工具34 6.1.8.系统文档34 6.2.机房环境要求35 6.2.1.机房环境条件35 6.2.2.接地要求36 6.2.3.空调及电源36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设计报告书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 学院名称: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名称:计科对口14 学生:胡闻璐 学号: 19 题目:基于《个人理财通》的计算器 任课教师 # 姓名:东良 起止日期:2017年04月18日至04月30日

目录 《移动应用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1) * 摘要 (3) 1 项目需求分析 (3) 需求分析 (3) 功能需求 (3) 2系统总体设计 (5) 系统架构设计 (5) 系统功能体系 (5) 3系统详细设计 (6) 》 数据库设计 (6) 系统界面设计 (7) 数据存储设计 (13) 信息统计设计 (14) 地图轨迹设计 (14) 服务应用设计 (24) 4系统编码实现 (25) 框架引用 (25) ~ 交互实现 (25) 单元测试 (28) 5 系统测试发布 (29) 手机环境的实测 (29) APP的发布实测 (29) 参考文献 (30) 成绩评定 (31) <

摘要 随着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Android系统平台引用软件的需求随之增大。伴随着Android 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大量的使用,越来越多的基于Android开发平台也随之而出,为丰富人们使用Android智能产品的用途,使其可以帮人们记录一些事情。本设计开发通过研究Android体系结构和个人理财管理方面的知识,设计并实现了个人理财通系统。能够对理财信息进行获取、汇总、整理、计算等功能,从而实现随身随时随地地进行日常的理财活动。 1 项目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 物质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在提高,往往有很多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迷失和迷茫,很多人觉得自己没钱,但每个月的工资也不是很低,却往往不知道钱花在哪,为什么每到月底自己的钱包会空空如也,正因为这样,人们才需要一款个人理财软件,简单的界面,易懂的操作,十分便携直观的理财方式,可以让人们更好的进行个人理财。以下是本软件的一些功能: ①登录界面:初始登陆时没有密码,为了方便用户保护隐私,可以自行设置密码 ②新增支出:添加支出金额、时间、类别和地点等信息 ③新增收入:添加收入金额、时间、类别和付款方等信息 ④数据管理:支出汇总,收入汇总,便签信息 ⑤便签功能:添加便签,设置提醒或事项 ⑥计算器:对数据进行计算,方便记录,长按结果可直接复制 ⑦移动课堂:泛雅平台中的安卓课程访问 ⑧帮助:对个人理财通各个功能部件的使用介绍 ⑨退出:退出该系统 功能需求 目前国外理财软件已有上百种之多,如美国的直觉公司QUICKEN软件为美国13个州及加拿大的客户提供金融管理和预算等财务问题。国在财务管理方面做的比较突出的当属金蝶公司。然而,在手机理财软件方面做的很突出的还没有,本软件是针对个人用户的一款Android 软件,主要对个人理财收入、支出做一个记录和统计,可以对用户的收入、支出记录做添加、删除、查询和修改的管理,本软件该具备以下功能: ①功能操作要方便、易懂、,不要有多余或复杂的操作。 ②对用户收入支出信息做添加、删除、查询和修改。 ③系统的功能复合本人的实际情况。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业务规范v.

中国移动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统一信息平台业务规范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目录

1 总则 1.1. 概述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已成为世界第一大GSM移动电话运营商,并已经从提供话音和基本数据业务的单一业务运营者逐步转变为提供话音、数据、Internet及未来多媒体业务的综合业务运营商。中国移动在企业信息化的实践过程中逐渐确立以BOSS、NMS、MIS为核心的IT架构,在企业的运营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移动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建设首先要加强现有应用系统的推广和新应用系统的建设,使企业信息化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还必须进行应用系统平台的集中化和WEB化改造,实现接入的多元化,通过基础网络建设为扩展的应用提供更好的网络承载。在此基础上,考虑目前由于不同的信息系统服务于企业的不同管理方向而形成企业的信息孤岛问题,需要进行企业IT应用和信息在表现层和应用层的重整;同时为了使企业的领导和员工更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和知识,完成各自的工作,需要进行企业IT能力和资源面向使用者角色的重构。以上这些工作的完成将使中国移动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从目前的OA系统升级改造成为统一信息平台,为进一步扩展成为企业门户打下基础。 本规范阐述了中国移动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统一信息平台建设的目标与原则,定义了系统建设的功能业务需求,是中国移动进行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统一信息平台建设的业务框架标准。 1.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统一信息平台建设。

1.3. 起草单位 本业务规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负责起草。 1.4. 解释权 本规范的增补、修订及解释权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如中国移动在此之前的文件与本规范有矛盾,按此规范执行。

最新中国移动 移动互联网app平台建设方案(完整版

中国移动移动互联网A P P平台建设方案 (完整版)

中国移动移动互联网APP平台 设计方案

目录 设计方案.................................................................................................................................................... 1、项目概况 0 1.1项目名称 0 1.2项目背景 0 1.3编制依据 0 1.4项目建设目标 (1) 2、现状及问题分析 (2) 2.1客户需求现状 (2) 2.2平台应用范围 (2) 3、需求分析 (2) 3.1需求来源 (2) 3.2业务需求分析 (3) 3.3应用场景 (3) 4、应用平台功能描述 (3) 4.1产品介绍-前台展示 (3) 4.1.1 集团通讯录 (4) 4.1.2 外勤管家 (5) 4.1.3 校讯通 (8) 4.1.4 车务通 (10) 4.1.5 警务通 (11) 4.1.6 农信通 (12) 4.1.7 千里眼 (13) 4.2产品分类-前台展示 (14) 4.3产品管理-后台管理 (14) 4.4产品用户管理-后台管理 (15) 4.5产品统计功能-后台管理 (15) 4.6产品消息推送功能-后台管理 (15) 5、应用实例-采摘园APP需求描述 (16) 5.1.1 客户管理模块需求 (16) 5.1.2 园区管理模块需求 (17) 5.1.3 进区管理模块需求 (19) 5.1.4 蔬菜管理模块需求 (20) 5.1.5 消息推送模块需求 (21) 5.1.6 定位分析模块需求 (21) 5.1.7 质量追溯模块需求 (21) 5.1.8 结算模块需求 (22) 5.1.9 报表模块需求 (22) 5.1.10 第三方接口 (23)

中国移动 移动互联网APP平台建设方案(完整版)

中国移动移动互联网APP平台 设计方案

目录 设计方案.................................................................................................................................................. I 1、项目概况 (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背景 (1) 1.3编制依据 (1) 1.4项目建设目标 (2) 2、现状及问题分析 (3) 2.1客户需求现状 (3) 2.2平台应用范围 (3) 3、需求分析 (3) 3.1需求来源 (3) 3.2业务需求分析 (4) 3.3应用场景 (4) 4、应用平台功能描述 (4) 4.1产品介绍-前台展示 (4) 4.1.1 集团通讯录 (5) 4.1.2 外勤管家 (6) 4.1.3 校讯通 (9) 4.1.4 车务通 (11) 4.1.5 警务通 (12) 4.1.6 农信通 (13) 4.1.7 千里眼 (14) 4.2产品分类-前台展示 (15) 4.3产品管理-后台管理 (15) 4.4产品用户管理-后台管理 (16) 4.5产品统计功能-后台管理 (16) 4.6产品消息推送功能-后台管理 (16) 5、应用实例-采摘园APP需求描述 (17) 5.1.1 客户管理模块需求 (17) 5.1.2 园区管理模块需求 (18) 5.1.3 进区管理模块需求 (20) 5.1.4 蔬菜管理模块需求 (21) 5.1.5 消息推送模块需求 (22) 5.1.6 定位分析模块需求 (22) 5.1.7 质量追溯模块需求 (22) 5.1.8 结算模块需求 (23) 5.1.9 报表模块需求 (23) 5.1.10 第三方接口 (24)

Android移动应用架构设计

Android 移动应用架构设计

随着新技术的引入,及编写原生Android 代码的技能不断提升,我们开始思索如何去解锁移动应用新架构,也就是Growth 5.0。 我们尝试使用了Kotlin + React Native + Dore + WebView 搭建了一个简单的Android 移动应用模板。为了尝试解决Growth 3.0+ 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启动速度慢、架构复杂等等的问题。 作为Architecture 练习计划的一部分,我们将采用规范一些的叙述方式来展开。 1.业务架构 2.技术远景 3.方案对比 4.架构设计方案 5.持续集成设计 6.测试策略 7.架构实施 即下图:

技术架构设计之路 业务架构 技术是为了解决业务的问题而产生的。 脱离了业务,技术就没有了存在的前提。脱离了业务的架构不叫“架构”,而叫刷流氓,又或者是画大饼。业务由于其本身拥有其特定的技术场景,往往是对技术决策影响最大的部分。 因此,开始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些业务,这里以Growth 为例。 Growth 的价值定位是:带你成为顶尖开发者。

复杂一点的说明就是:Growth提供编程学习服务使用Web开发路线帮助新手Web 程序员解决Web 学习路径问题。 让我们来看一下,更复杂一些的说明(电梯演讲): 在原有的业务架构下,我们拥有Growth、探索、社区、练习四个核心业务,以及用户中心的功能。 o Growth(首页),即带有详细介绍的Web 应用的生命周期,能帮助开发者理解Web 应用的构建流程。

o探索,以辅助开发者了解Web 应用方方面面的知识,如常用工具、练手项目、技能测验、读书路线等等。 o练习,通过这些练习项目,来帮助开发者更好的掌握知识。 o社区,一个简易的论坛。 o用户中心,一些用户的收藏数据、应用相关的设置等等。 这就是业务上的主要架构,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技术上的事务。 技术远景 远景,即想象中未来的远大景象。技术远景,即想象中未来的技术方面的远大景象。 在上一节中,我们介绍的是项目的业务远景。而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在一个项目里,我们也已经创建自己的技术远景。一来,我们可以创建出可持续演进的架构;二来,可以满足个人的技能需求。 以Growth 为例,我的最基本的技术需求是:提升自身的能力。然后才是一个跨平台的技术设施——减少构建时间。 从Growth 1.0、Growth 2.0 采用的Ionic,到Growth 3.0 采用的React Native,它都优先采用新的技术来帮助自己成长,并使用了跨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框架。而这几个不同的版本里,也拥有其对应的不同技术问题 o Growth 1.0 主要是Angular 1.x 的跳崖式升级,使之变成不可维护的系统。 o Growth 2.0 则是Angular 2.x 那庞大的构建体积,带来了启动时间慢的问题。 o Growth 3.0 则是,React Native 生成的 index.android.bundle 文件有3.1M,这个体积相当的大,以至于即使在高通的骁龙835 处理器上,也需要4~5 秒的打开时间。

统一认证平台设计方案(XXXX互联网接入平台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XXXX互联网接入平台建设方案 为落实公司业务互联网化的发展规划,推动实现公司办公、管理等相关业务的互联网化和移动化,我部拟开展互联网接入平台系统的建设,建立互联网与公司部网络的唯一通道,在安全风险可监、可控、可承受的前提下,为公司员工提供更加顺畅、更为便捷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满足公司员工利用PC、移动终端等客户端通过互联网灵活访问公司网业务系统的需求。 一、需求分析 (一)覆盖围 员工通过PC、移动终端等客户端能够访问公司办公网及交易网的相关业务系统。 (二)接入终端需求 1、PC终端 员工能够使用PC、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访问公司网系统,并确保员工PC终端自身的安全性不会影响到公司网的信息系统。 2、移动终端 员工能够使用基于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的移动终端,以企业APP的方式访问公司网系统,访问期间,移动终端系统的其他程序无法获取相关数据等信息。互联网接入平台能够对移动终端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和管理,不符合安全策的移动终端不允许接入部网络。

(三)多运营商接入需求 公司员工通过联通、电信、移动等多个运营商接入互联网访问公司部业务系统,因此互联网接入平台需支持上述各运营商,并能够选取最优访问路径以保障访问速度。 (四)身份认证及单点登录需求 由于互联网接入平台面向互联网开放,用户身份认证必须采取强身份认证方式,除需设置一定复杂度的登录口令外,必须支持RSA动态令牌认证,可扩展支持短信、数字证书、指纹等高强度认证方式。 互联网接入平台具备单点登录功能,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后,互联网接入平台将向用户开放其权限围的所有业务系统,且用户访问其中任何业务系统均不需要再次认证。对B/S、C/S、APP形态的业务系统均采用票据方式实现单点登录功能,不可使用密码代填的实现方式。 (五)安全防护需求 1、数据安全传输要求 PC终端、移动终端通过互联网访问公司部网络的数据需采取加密措施,防止公司相关数据的泄露。 2、边界访问控制 互联网接入平台应采取安全区域划分、访问控制、入侵检测/防御、APT检测/防御等安全防护措施,有效保障互联网接入平台后部的公司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业务管理}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业务规范

(业务管理)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业务规范

中国移动企业信息化壹期工程统壹信息平台业务规范 (v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目录1总则1 1.1.概述1 1.2.适用范围1 1.3.起草单位2 1.4.解释权2 2目标和原则3 2.1.目标3 2.2.原则3 3统壹信息平台总体说明5 3.1.俩级架构5 3.2.统壹信息平台组成5 3.2.1.应用系统6 3.2.2.展示平台7 3.2.3.网络和接入平台7 3.2. 4.安全管理平台7 4应用系统8 4.1.基本业务系统8 4.2.统计查询系统8 4.3.网上教育系统8 4.4.OA核心应用8

4.5.OA扩展应用8 4.6.电子招投标9 5展示平台10 5.1.业务功能10 5.1.1.访问安全控制10 5.1.2.个性化展现管理10 5.1.3.内容应用聚集11 5.2.内容组织规划11 5.2.1.规划原则11 5.2.1.1.资源组织规划原则11 5.2.1.2.内容展现原则12 5.2.1.3.色调风格原则13 5.2.2.页面布局13 5.2.2.1.系统区13 5.2.2.2.个性化内容区14 5.2.3.个性化14 6网络和接入平台15 6.1.广域传输网络15 6.2.内部局域网15 6.3.接入平台15 7安全管理平台17

7.1.网络安全管理17 7.1.1.网络管理17 7.1.2.网络安全17 7.2.系统安全管理17 7.2.1.系统管理17 7.2.2.系统安全17 7.3.数据安全管理18 7.4.防病毒18 8集团公司和省公司的互连互通互访19

地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平台建设运营规划方案

前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の`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の`各领域,成为生产经营、经济贸易、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文化传播、生活娱乐等诸多社会意识形态及组织の`新型平台与变革力量,“互联网+”助推着传统行业の`商业模式竞相转型升级;符合互联网发展趋势の`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显得尤为关键,已时不我待`。 景德镇XX发展有限公司历经十余年商海洗礼,紧贴市场脉搏,坚持创新求变,不断超越自我,成为我市区域内三产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商海竞合,波诡云谲,面对新时期の`挑战,XX编制完成《十三五规划》,提出:企业愿景与使命——不动产价值提升营运商`。致力于提升人们の`生活品质,缔造幸福生活;让人们不留遗憾,尊享感受!在集团统筹领导下,XX以更加昂扬の`斗志,步入新一轮创新发展之路`。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我们敏锐地觉察到,在传统市场经济向互联网经济变革の`浪潮中,消费者の`消费习惯正加速度地从实体店迁移到PC端,从PC端迁移到移动端,企业经营模式如果不追随消费者の`场景转变而及时作以调整,一昧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终将被市场所淘汰`。面对互联网经济带来の`巨大冲击,XX依附传统产业,积极转变经营思路,决心以积极和开放の`心态,去拥抱互联网时代,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搭建企业全新运营平台,以求更好地整合自身现有资源,优势开发利用,不断拉大与同业间の`竞争差距,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现企业跨越发展! 基于如上思考,“移动互联网平台项目”应运而生`。

第一章移动互联网平台の`特点及表现形式 随着网络信息化浪潮の`不断推进,“互联网+”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与传统行业の`结合变得更为紧密,尤其是在泛生活服务领域の`行业,都在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の`优势,进行商业模式の`转型升级`。移动互联网时代已悄然到来,移动互联网平台已成为企业形象宣传和扩大市场份额の`重要工具`。 一、移动互联网平台功能及特点 相对传统の`平面媒体、电台/电视媒体而言,移动互联网平台具有内容更新便捷、信息推动迅速和传播面广等优势;相对于网络媒体而言,移动应用平台能够实现一对一の`用户匹配,在营销过程中效果更加精准`。 1、提升企业の`品牌高度和信誉度`。当下已是移动互联网为主流の`时代,移动平台の`应用将逐渐成为一个企业の`标配,这如同PC网站建设一样,企业不可或缺地需要通过移动应用の`开发,来树立企业形象和提高企业信誉`。 2、快速精准把最新信息传达给目标客户,实现精准营销`。如公司最近有新产品上市或者举行优惠促销活动,企业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第一时间传达给客户,这种传达方式,既精准又有效`。 3、降低广告成本,与传统の`广告方式相比宣传效果更好`。移动互联网平台の`广告发布无需按点击和播发次数付费,其图文并茂、形象生动の`广告表现形式,无论是费用还是效果方面都比传统の`广告更胜一筹`。 4、增加客户粘度`。要和客户长久保持生意来往,就需要一个桥梁和纽带,双方需要一个信息畅通の`通道,此时移动互联网平台可以充当桥梁、纽带の`角色,以此提高消费者の`口碑传播力度`。 5、移动互联网传达给客户の`信息不会因为时间或者是空间の`原因而受阻,可以随时随地传播或接收信息`。 6、快速有效地收集客户反馈信息`。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の`开发可以实现即时留言互动,收集客户第一时间反馈の`信息,有利于企业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完善`。

APP建设方案

众筹APP项目计划书 第一章项目概要 借助于互联网、移动4G、大数据、云服务等现代化科技,打造一个智能、便捷、移动的众筹投资理财平台。 第二章技术与产品 一、技术描述及技术持有 HTTP协议、HTTPS、Socket、Apache、MySQL、Java、OC、PHP等。 二、APP项目产品状况 1.主要产品目录 众筹房产 众筹互动 推广有礼 分享得积分 众筹个人中心 余额 银行卡管理 预期收益 投资金额 我的投资 安全设置 资金记录 系统设置 关于我们 意见反馈 2.产品特性 众筹,就是集中大家的资金、能力和渠道,为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进行某项活动等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 众筹,翻译自国外crowdfunding一词,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香港译作「群众集资」,台湾译作「群众募资」。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众筹利用互联网和SNS传播的特性,让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 现代众筹指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布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众筹更为开放,能否获得资金也不再是由项目的商业价值作为唯一标准。只要是网友喜欢的项目,都可以通过众筹方式获得项目启动的第一笔资金,为更多小本经营或创作的人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3.研发计划及时间表 6.1-6.10 前期沟通时间 6.10-6.17 UI及节目确定 6.17- 7.19程序开发时间 7.19-7.25交付验收及测试

7.25-7.28正式上线 (以上为大致周期) 5.知识产权策略 6.无形资产(商标/知识产权/专利等) 三、系统架构图 APP端: Android、IOS、平板等移动设备通过下载APP应用可在应用上面直接购买众筹产品,数据传输经过严格加密传输。支付方式可通过三方支付或者直接对接银行接口支付。以上数据经(MD5 64)加密后通过移动基站传输到互联网然后通过安全防火墙验证后方可进入服务器数据中心可保证数据传输安全性于用户资料安全。 网页端(B/S架构) 用户前台网页端:只需展示平台相关介绍与产品介绍主要功能集中在APP应用上面,网页提供在线下载应用。 管理端后台:此端口只开放给公司管理人员、财务核算、登入方式可加密验证登入。 后台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 用户资质审核(姓名、身份证、等) 可用金额 冻结金额 用户类型 注册时间

集团移动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

**股份有限公司 集团移动信息化平台建设 立项报告 信息管理中心 201*年02月26日

修订历史记录

集团移动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立项报告第一部分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集团移动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 2.项目背景 2015年集团各级领导根据目前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移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事实充分认识到集团移动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及必要性,提出集团移动化建设的构想。3.项目发展概况 2016年3月20日信息管理中心正式提出移动应用平台建设规划,随后经过1个月的集团范围内的移动应用需求调研和需求分析总结,分析得出移动应用需求分析报告。同时通过对市场上各家供应商移动应用建设方案的了解和归纳整理,结合我们公司的实际需求最终总结出我们公司的移动应用平台需求说明书。为了了解供应商的移动应用平台是否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4月25日-5月13日,专门组织了10家供应商前来公司演讲他们平台的功能和特性,经过详细的功能、报价、实施等各方面对比后,我们选择了其中综合能力最好的4家作为招标投标的候选人。根据初步计划,6月底招标结束后就可以选出最合适的供应商及平台。 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壮大,子公司和各单位遍布全国各地,移动业务需求和移动应用的使用问题就凸显出来: ◆如何开发移动BI,移动版CRM系统?移动版ERP等移动版业务系统? ◆如何让移动端配合PC端协同进行业务处理,提高办公效率? ◆如何在断网时提交订单信息?业务人员不在办公室场所时如何提交订单信息到业务系 统? ◆如何快速开发跨平台的移动应用,比如销售订单处理APP,客餐系统APP等,以降低开 发成本,快速满足业务的需求? ◆如何能在多个终端同步显示业务信息,保持信息的一致? ◆公司机构众多,部门APP、业务APP、项目APP、不同平台的APP……如何集中统一管理?

浅谈移动应用软件的架构

浅谈移动应用软件的架构 16软工吴文超 1.软件架构的定义 软件架构是指在一定的设计原则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组成系统的各部分进行搭配和安排,形成系统的多个结构而组成架构,它包括该系统的各个组件,组件的外部可见属性及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组件的外部可见属性是指其他组件对该组件所做的假设。软件架构设计就是从宏观上说明一套软件系统的组成与特性。软件架构设计是一系列有层次的决策,比如:功能与展现的决策;技术架构的决策;自主研发还是合作;商业软件还是开源软件。 2.为什么要进行软件架构? 2.1软件架构的目的 对于外包业务类型的项目,软件架构设计的目的与产品类型的项目有所不同,在这里主要讨论外包类型项目的软件架构设计目的。 1、为大规模开发提供基础和规范,并提供可重用的资产,软件系统 的大规模开发,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和遵循一定的规范,这既是软件工程本身的要求,也是客户的要求。架构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公共部分抽象提取出来,形成公共类和工具类,以达到重用的目的。 2、一定程度上缩短项目的周期,利用软件架构提供的框架或重用组 件,缩短项目开发的周期。 3、降低开发和维护的成本,大量的重用和抽象,可以提取出一些开 发人员不用关心的公共部分,这样便可以使开发人员仅仅关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从而减少了很多工作量,提高了开发效率。 4、提高产品的质量,好的软件架构设计是产品质量的保证,特别是 对于客户常常提出的非功能性需求的满足。 与其他复杂结构一样,软件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不考虑关键情况,不考虑通用问题的设计,或者不考虑关键决策的长期后果,都将置

应用于险地。现代工具和平台有助于简化搭建应用的任务,但是他们并不能代替针对特定情景和需求的细心应用设计。质量低下的架构带来的风险包括不稳定的软件,无法支持现有或者将来的业务需求,或者难以在生产环境中进行部署和管理。 系统设计应当考虑用户,系统本身(IT基础设施),以及业务目标。在每个方面,都该描绘出关键性案例,并以此找出重要的质量属性(比如,可靠性和可扩展性)以及重点满足或忽视的方面。可能的话,最好找到衡量在不同方面成功的方法和指标。 用户,业务,以及系统目标有关这三个方面的需求可能相互矛盾,因此需要达到一个平衡。妥协也是经常地事情。比如说,一个解决方案的用户体验大都关乎业务和IT基础设施上的一个功能,其中任何一个改变了也会极大影响用户体验。同样的,用户体验的改变也会极大影响业务和IT底层设施需求。性能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用户和业务目标,但是系统管理员可能无法为了百分百满足用户一次性投资那么多到硬件上,刚开始可能就是80%差不多。 架构关注于应用内的关键元素和组件彼此之间的调用和交互。单个组件的数据结构,算法或者实现细节是设计的事情。架构和设计的关注点通常相互覆盖。与其硬性区别架构和设计,不如索性放在一起考虑。一些场合下,架构用的多一些。另外一些场合下,就更在乎设计上与架构有关的事情。考虑以下有关软件架构的high-level关注点:用户如何使用本应用?如

地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平台建设运营规划方案

前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领域,成为生产经营、经济贸易、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文化传播、生活娱乐等诸多社会意识形态及组织的新型平台与变革力量,“互联网+”助推着传统行业的商业模式竞相转型升级;符合互联网发展趋势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显得尤为关键,已时不我待。 景德镇XX发展有限公司历经十余年商海洗礼,紧贴市场脉搏,坚持创新求变,不断超越自我,成为我市区域内三产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商海竞合,波诡云谲,面对新时期的挑战,XX编制完成《十三五规划》,提出:企业愿景与使命——不动产价值提升营运商。致力于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缔造幸福生活;让人们不留遗憾,尊享感受!在集团统筹领导下,XX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步入新一轮创新发展之路。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我们敏锐地觉察到,在传统市场经济向互联网经济变革的浪潮中,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正加速度地从实体店迁移到PC端,从PC端迁移到移动端,企业经营模式如果不追随消费者的场景转变而及时作以调整,一昧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终将被市场所淘汰。面对互联网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XX依附传统产业,积极转变经营思路,决心以积极和开放的心态,去拥抱互联网时代,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搭建企业全新运营平台,以求更好地整合自身现有资源,优势开发利用,不断拉大与同业间的竞争差距,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现企业跨越发展! 基于如上思考,“移动互联网平台项目”应运而生。

第一章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随着网络信息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互联网+”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变得更为紧密,尤其是在泛生活服务领域的行业,都在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进行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移动互联网时代已悄然到来,移动互联网平台已成为企业形象宣传和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工具。 一、移动互联网平台功能及特点 相对传统的平面媒体、电台/电视媒体而言,移动互联网平台具有内容更新便捷、信息推动迅速和传播面广等优势;相对于网络媒体而言,移动应用平台能够实现一对一的用户匹配,在营销过程中效果更加精准。 1、提升企业的品牌高度和信誉度。当下已是移动互联网为主流的时代,移动平台的应用将逐渐成为一个企业的标配,这如同PC网站建设一样,企业不可或缺地需要通过移动应用的开发,来树立企业形象和提高企业信誉。 2、快速精准把最新信息传达给目标客户,实现精准营销。如公司最近有新产品上市或者举行优惠促销活动,企业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第一时间传达给客户,这种传达方式,既精准又有效。 3、降低广告成本,与传统的广告方式相比宣传效果更好。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广告发布无需按点击和播发次数付费,其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广告表现形式,无论是费用还是效果方面都比传统的广告更胜一筹。 4、增加客户粘度。要和客户长久保持生意来往,就需要一个桥梁和纽带,双方需要一个信息畅通的通道,此时移动互联网平台可以充当桥梁、纽带的角色,以此提高消费者的口碑传播力度。 5、移动互联网传达给客户的信息不会因为时间或者是空间的原因而受阻,可以随时随地传播或接收信息。 6、快速有效地收集客户反馈信息。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开发可以实现即时留言互动,收集客户第一时间反馈的信息,有利于企业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进行完善。 二、移动互联网的表现形势

iOS移动平台架构设计说明

低耦合企业级系统架构设计 我们往往称JavaEE或.Net 开发的产品为“系统”,而移动平台(主要是:Android、iOS和Window Phone)开发的产品为“应用”。“系统”比较复杂,需要架构设计,而“应用”相对比较简单,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考虑架构问题呢?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企业级系统架构设计。软件设计的原则是提高软件系统的“可复用性”和“可扩展性”,系统架构设计采用层次划分方式,这些层次之间是松耦合的,层次的部是高聚的。降低耦合是软件设计的目标,能够设计出低耦合的系统,就意味着我们的系统具有“可复用性”和“可扩展性”。通用低耦合 JavaEE和.Net企业级系统架构图。 表示层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组件集合,用户通过这一层向系统提交请求或发出指令,系统通过这一层接收用户请求或指令,然后,将指令消化吸收后调用下一层,再将调用的结果展现到这一层。表示层应该是轻薄的不应该具有业务逻辑。 业务层是系统的核心业务处理层,负责接收表示层的指令和数据,消化吸收后,进行组织业务逻辑的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给表示层。 数据持久层是服务层用于访问数据库层,从设计规上讲为了降低耦合度,服务层不应该具有访问数据库的代码,访问数据库的代码应该放到数据持久层中。 信息系统层,是系统的数据来源,可以是数据库、文件、遗留系统和网络数据。 移动平台的分层架构设计

移动平台的应用是缩小版本的系统,它也需要架构设计,但并非所有的应用都一定基于通用低耦合企业级系统架构,一般而言主要是涉及信息处理的应用才使用这种架构设计模式,例如:一些游戏有自己的游戏引擎,引擎也属于架构设计。iOS平台一般信息处理应用分层架构设计图。 表示层,iOS中的表示层是由UIKit Framework构成的,它包括我们前面学习的视图、控制器、控件和事件处理等容; 业务逻辑层,采用什么框架要据具体的业务而定,但一般是具有一定业务处理功能的Objective-C和C++封装的类,或者是C封装的函数。中国返利网www.chinafanli. 艺尚网www.artzhu. 数据持久层,提供本地或网络数据访问,它可能是访问SQLite数据API函数,也可能是CoreData技术,或是访问文件的NSFileManager,或是网络通信等技术,采用什么方式要看信息系统层是什么。 信息系统层,就iOS而言它的信息来源分为:本地和网络。本地数据可以放入文件中也可以放在数据库中,目前iOS 本地数据库采用SQLite3。网络可以是某个云服务,也可以是一般的Web服务。 基于同一工程的分层 架构对于我们iPhone和iPad开发有着很现实的意义。如果我们要编写一个基于iOS(iPhone和iPad两个平台)“My 备忘录”应用,它具有:增加、删除和查询备忘录的基本功能,“备忘录”应用用例图,分层设计之后,表示层可以有不同iPhone版和iPad版本,而且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和信息系统层都可以公用。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我们的工作量,这就是分层设计的好处。

移动端应用系统架构设计

移动端应用系统架构设计

这篇文章对于对架构一词不是很了解,或者一知半解的朋友来讲,梳理一下大局观;并且同样的作为移动开发,IOS与Android的架构差异化并不是很大。 从移动端谈架构,其实有点夸大了。因为移动端的项目往往不是很大,或者模块不是很大。一般架构这个词,可能用在Web端比较好一点,也更有效点,架构好了,意味这更稳健的运行效率,更大体量。从移动端来谈架构,无非是让代码可以优雅一点,解决一下常见的耦合等问题。 从Android诞生至今,移动端的架构变更了很多次,从最初的MVC到MVP, 从冷门的Flutter(由RN引入到移动端)到Google的AAC/MVVM;好像架构的思想一直在变,但是大抵都是换汤不换药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来总结一下。 MVC MVP MVVM Flutter AAC 以上的架构中MVX系列先不说,剩下的两个是什么?先来解释一下。

Flutter 此Flutter非目前炒得火热的Flutter, 而是由React Native衍生而来的,适用于移动端的框架。是的,这也是一种框架思想。Flutter的元素分为3种:View(不必多说),Model(也不必解释吧), Store(这个要说一下,用于处理Action的核心类,类似Presenter的作用),Dispatcher(Action路由),Action(事件)。该框架类似于MVP, 只是通信模块由接口,改为路由系统。 AAC([Android Architecture components] 不知道的可以查看一下官网: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5a12128677.html,/topic/libraries/architecture/guide.html

移动互联网社区发展研究与建设方案

移动互联网社区发展研究与建设方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上各类丰富、灵活的业务出现,互联网正逐步跨入社区间时代,从论坛BBS、校友录、博客(BLOG)、个人空间、SNS交友等新旧社区的应用,到社区搜索、社区聚合、社区广告、社区创业、社区投资等社区经营话题。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互联网的发展历程,结合了目前移动互联网社区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未来移动互联网建设的思路,以及未来移动互联网社区发展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互联网社区的演进和发展状况 1、互联网社区的演进 互联网社区的有个逐步演进的过程,互联网上众多的业务,由于其新颖、便利,特色化的地方,深受用户喜爱,从而聚集了大量的用户,随着业务的发展,为了增加用户对业务的粘度,进行深度的运营,从而形成了各类的社区。例如,腾讯、MSN、POPO,先有即时消息软件,后形成了即时消息社区;盛大、联众,先有网络游戏,后形成了游戏社区;chinaren,先有同学录,后形成了chinaren社区等。

2、互联网社区的发展状况 目前,中国有79万家独立网站,从门户到行业网站,从地区门户到个人站点,80%以上网站均拥有了独立社区,互联网社区目前的收入模式以广告最多,50.8%的社区选择此盈利模式。但是,目前互联网社区由于对用户的管理不够,同时大部分互联网络社区的内容过于单一化(例如豆瓣网),导致不少社区的注册用户不经常登陆,用户群也无法进一步的扩充。 二、移动互联网社区现有发展状况 1、移动互联网社区的现状分析 如同互联网上一样,随着中国移动网络上的数据业务的发展,也出现了各类社区,如下图所示:

无线音乐社区间和精品游戏社区,类似于一个产品销售平台,属于价值形的社区;飞信社区和掌上北京个人空间,主要突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属于价值与功能相结合的社区;手机博客,主要提供了一个可供手机用户书写博客的平台,属于价值形社区间。 2、移动互联网社区面临的问题 (1)缺乏支持规模化经济的结构 目前移动互联网的社区都是垂直化的结构,单一的发展,社区间没有关联,这样导致最终无法实现社区商业化需

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一、无线网络建设目标 仓库部署无线网络及移动终端系统,建成无线扫码、无线仓储系统后,可以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1.入库管理:入库单即时通过无线网络提交给后台系统,管理员及时获取入库数据; 2.出库管理:当理货员到仓库领取图书时,仓库管理员在移动终端上通过无线网络下传出库单据并输入待出库的图书数量,主机数据库就会自动更改商品库存; 3.库存盘点:理货员手持移动终端,直接在货架上扫描商品条码,即时通过无线网络环境提交库存信息; 4.其它作业:人员调度管理、系统管理等。 无线扫码作业、无线仓储系统中,投标商必须保证仓库无线网络环境全覆盖,并确保高效稳定的网络环境。 二、无线网络建方式 瘦AP组建方式 传统FAT无线网络的部署需要网络管理员对网络中的每一个AP进行逐一配置,对其进行配置的话,工作量巨大,且容易出错,因此,不建议用户大规模部署使用。建议采用“无线控制器(AC)+瘦AP(FIT AP)+POE交换机+无线网络管理”的FIT AP组网方式,无线控制器(AC)必须使用单独的机架式硬件设备,瘦AP实现无线信号的处理,而用户管理、加密、漫游、AP管理等功能全部集中到AC进行,这样可以简化整个网络的管理,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AP的供电采用以太网供电(Power Over Ethernet,PoE),通过以太网线来汇聚AP的流量,同时为AP提供电源,这样可以简化布线,同时减少故障点,提高网络的可靠性。本次FIT AP无线网络部署模式,是将所有的配置在AC上统一实现,AP本身零配置,可实现无缝漫游,适合大规模无线组网。

(瘦AP无线组建网络拓扑图) 无线定点图—初步 三、产品主要参数与功能介绍 AP1010i介绍 利用AP1010i 无线接入点,Meru诠释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即:在分布式企业客户预算敏感的状况下,采用性能不打折扣的方式提供世界级的连通性和处理能力,为客户带来性价比极高的解决方案。 ●业务的运行需要依赖于网络的连通,AP1010i的设计能提供业界最可靠稳定 的移动连通性 ●支持和5GHz两个频段,向下兼容,是兼容客户传统的b/g网络过度到的理 想的解决方案产品 ●零配置AP,是仓库,制造工厂,学校,办公室和零售分支的最佳选择 ●无需RF信道规划,不用担心将来的维护。AP1010i消除了在远程办公室安装 AP或重新规划升级网络所带来的RF信道规划的需要。 ●灵活可选的安装方式:天花板吊顶式和墙面挂壁式安装支持AP物理安全锁 定 产品特点和好处 ●灵活的部署选择 - 内置天线在办公室使用;外置天线在仓库和室外等环境 使用 ●使用集中管理的Meru无线控制器,即插即用 ●标准的电源供电 ●支持所有 b/g/n 客户端 ●在 GHz和 GHz频段下都支持40 MHz信道绑定的 ●虚拟化技术提高了可扩展性和处理性能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1

中国移动企业信息化一期工程统一信息平台技术规范 (v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目录 1总则 (1) 1.1. 概述 (1) 1.2. 适用范围 (2) 1.3. 起草单位 (2) 1.4. 解释权 (2) 2应用体系架构 (3) 2.1. 两级架构 (3) 2.2. 统一信息平台的组成 (4) 2.3. 总体技术要求 (5) 3展示平台 (6) 3.1. 域名规则 (6) 3.2. 登录流程 (7) 3.3. 访问安全控制 (8) 3.3.1.认证 (8) 3.3.2.加密 (9) 3.3.3.授权 (10) 3.4. 个性化展现管理 (10) 3.5. 内容应用聚集 (11) 3.6. 系统性能要求 (12) III

4网络和接入平台 (13) 4.1. 全国互联广域网组织结构 (13) 4.1.1.全国互联广域网拓扑结构 (13) 4.1.2.广域网互联承载网络的选择 (14) 4.1.3.全国互联广域网的路由 (15) 4.1.4.全国互联广域网的网络安全 (16) 4.2. 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的网络组织结构 (16) 4.2.1.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局域网 (16) 4.2.2.集团公司统一信息平台接入 (19) 4.3. 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的网络组织结构 (20) 4.3.1.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局域网 (20) 4.3.2.省公司统一信息平台接入 (23) 4.4. IP地址规划 (24) 4.4.1.IP地址规划原则 (24) 4.4.2.IP地址规划方法 (25) 4.4.3.IP地址规划要求 (26) 5安全管理平台 (27) 5.1. 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 (27) 5.1.1.网络系统管理 (27) 5.1.2.网络安全 (28) 5.2. 系统管理及系统安全 (29) IV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