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房网2013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2013年国内房地产市场数据统计分析报告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报告摘要在一线城市调控升级向二线城市蔓延及2012年较高基数背景下,2013年全国商品房和住宅销售均价同比涨幅均收窄,销售额、销售面积增速继续放缓,但供应类指标增速有所提高,全国商品房投资累计增速为19.8%。
品牌房企业绩稳步攀升,千亿俱乐部扩容,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政策方面,全国整体调控基调贯彻始终,随着不同区域市场表现分化进一步加剧,调控政策取向进一步差异化。
2013年12月,中央经济会议将稳中求进与改革创新两者并重,随着土地、财税制度改革和住房供应体系的稳步推进,以市场为决定作用的调控机制将逐步形成,房地产长效机制将进一步建立健全。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201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6013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4%),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3.6个百分点。
其中,住宅投资58951亿元,增长19.4%,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5%。
2013年,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47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增速比1-11月份提高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9045亿元,增长20.8%,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18997亿元,增长22.6%,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
201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6557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1%,增速与1-11月份持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86347万平方米,增长13.4%。
房屋新开工面积2012 08万平方米,增长13.5%,增速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45845万平方米,增长11.6%。
房屋竣工面积101435万平方米,增长2.0%,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8741万平方米,下降0.4%。
201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881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8%,增速比1-11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9918亿元,增长33.9%,增速提高2.4个百分点。
2013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中国建筑业协会一、2013年全国建筑业基本情况2013年,建筑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实现整体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下同)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9313亿元,增长16.1%;完成竣工产值90199亿元,增长13.3%;房屋施工面积达到113.0亿平方米,增长14.6%;房屋竣工面积达到38.9亿平方米,增长8.5%;签订合同额289674.1亿元,增长17.1%;实现利润5575亿元,增长16.7%。
截至2013年底,全国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79528个,增长5.6%;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平均人数4904.3万人,增长5.9%;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324842元/人,增长9.6%。
(一)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总产值增速趋缓201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436528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9.6%(图1)。
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3737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0.9%。
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自2010年、2011年40%以上的高位增长后,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12年为13.9%,2013年仅为1.4%(图2)。
图1:2009-201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增速图2:2009-2013年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2013年达到159313亿元,是2004年的5.5倍。
建筑业总产值在历经2004年、2010年两次25%以上的高速增长后,2011年起增速步入下行区间。
2013年下行趋势进一步明显,为16.1%,已下滑到《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预期总产值年增长15%附近(图3)。
图3:2004-2013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及增速(二)建筑业从业人数与企业数量增加劳动生产率低速增长图4:2009-2013年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建筑业从业人数增长情况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建筑业企业79528个,比上年增加4248个,增长5.6%(图5)。
2013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10强1、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198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1991年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住宅开发企业,目前业务覆盖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经济圈以及中西部地区,共计53个大中城市。
近三年来,年均住宅销售规模在6万套以上,2011年公司实现销售面积1075万平米,销售金额1215亿元,2012年销售额超过1400亿。
销售规模持续居全球同行业首位。
2、恒大地产集团恒大集团(3333.HK)是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住宅产业为主,集商业、酒店、体育及文化产业为一体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截至2012年底,公司总资产2389.9亿元,员工37600余名,95%以上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恒大集团已在广州、北京、上海、天津、等4个直辖市及28个省会级城市设立分公司(地区公司),在中国120多个主要城市拥有大型项目200多个,覆盖住宅、商业、酒店及旅游综合体等多个产品系列,是中国销售面积最多、在建工程量最大、进入省会城市最多、城市布局最广的房地产龙头企业。
2012年,恒大品牌价值达到248.6亿元,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2012年,恒大全年销售923.2亿元,销售面积1548.5万平方米,蝉联全国第一,向各级政府纳税135亿元。
3、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保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金1亿元人民币,是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业务的运作平台。
公司下辖六个项目公司:上海建乔房地产有限公司、上海君兰置业有限公司、上海保利建锦房地产有限公司、上海城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上海保利建霖房地产有限公司和上海保利建壅房地产有限公司。
公司目前在上海已开发六个住宅项目,分别是保利·十二橡树庄园、保利·香槟花园、保利·海上五月花、保利·西子湾、保利·叶上海和保利·林语溪。
2013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50排行榜及分析题记:2013年,中国房地产企业年度销售TOP50榜单终于尘埃落定。
规模企业尤其是TOP50房企的销售业绩普遍出现飞跃提升。
第一阵营中的绿地、万达、保利紧随万科,中海、碧桂园、恒大依次进阶千亿军团。
第二阵营世茂、融创的表现也可圈可点,通过对管控模式、产品结构、区域布局、融资渠道多管齐下全面优化,企业运营效率显著提升,为加快成长扫清了障碍。
与往年相比,今年TOP50榜新增了一个亮点,即以阳光城、旭辉为代表的闽系房企强势崛起,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
在即将到来的2014年,我们乐观预计,万科、绿地均有望进阶两千亿量级;行业延续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TOP50房企业绩再上台阶,集中度将持续上升。
金额集中度方面,2013年全年,五十强房企金额集中度较去年进一步提升。
其中,TOP10企业从12.76%上升至13.27%,增加了0.51个百分点,同时TOP20及TOP50企业同比分别增加0.63个百分点及0.79个百分点。
结合2011年集中度数据,可见近三年大型房企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面积集中度方面,相比2012年,2013年TOP50企业面积集中度上升最为明显,增加力度达1.23个百分点。
其次为TOP20企业,同比增长0.74个百分点,TOP10企业则较去年增加0.65个百分点。
相比2012年,2013年五十强房企入榜门槛再上新台阶。
可以看到,从金额门槛来看,TOP10、TOP20与TOP50企业同比增幅分别达到20%、42%及48%。
值得注意的是,从2007年至今,TOP10企业销售表现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入榜门槛节节升高,折射出超大规模房企快速发展的轨迹。
2007年时,世茂房地产以100亿元刚好入榜TOP10企业,而至2013年,世茂房地产销售额已冲到671亿元,此时十强房企准入门槛也提升至554亿元,6年时间,TOP10企业金额门槛实现了5.5倍增长。
金额门槛而言,TOP20及TOP50企业同比增幅均超40%。
2022国考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全真模拟试题(六)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文字、数字、图表等统计性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行测资料分析题]练习题(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
2011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846亿元,同比增长34.1%,其中,商品住宅投资6253亿元,增长37.4%。
2011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19268亿元,同比增长18.6%。
其中,国内贷款3837亿元,增长4.4%;利用外资144亿元,增长45.2%;自筹资金7126亿元,增长27.2%;其他资金8161亿元,增长18.7%。
2011年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4.9%。
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4.3%,办公楼增长15.6%,商业营业用房增长14.1%。
2011年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1.02万亿元,同比增长27.3%。
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金额增长25.9%,办公楼增长42.7%,商业营业用房增长28.4%。
1.2010年第一季度全国商品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
A.69.0%B.61.5%C.83.1%D.75.4%2.2011年第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加了( )万平方米。
A.2282B.0.23C.1756D.0.183.2010年第一季度A市商品住宅投资额比商业及服务业等经营性用房多( )倍。
A.4.1B.5.5C.4.5D.5.14.2011年第一季度,以下选项占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金额的比重较上年同期均有所提升的是:()。
A.商品住宅B.办公楼C.商业营业用房D.不存在5.能够从上述资料推出的是:()。
A.2010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不到15000亿元B.2011年第一季度A市各类商品房销售面积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C.2010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是利用外资的40倍D.2010年第一季度A市商业及服务业等经营性用房销售面积超过32万平方米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
一、2013年武汉住宅市场总结1. 价格:武汉市住宅均价明显上涨,八千元以上中高价格段占比增加显著图:2007-2013年武汉住宅成交均价及其增速成交均价持续上涨,年末缓涨趋稳。
2013年武汉市住宅成交均价为6851元/㎡,较2012年上涨7.6%。
受市场旺盛的需求、土地市场地王频出等因素的推动,自2012年9月开始,武汉市住宅成交均价连续上涨13月;年末,由于受到“汉七条”等政策收紧的影响,房价开始停涨并出现微调。
总体来看,基本实现了政府年初制定的“房价涨幅不高于人均收入涨幅”的限价目标。
图:2009-2013年武汉不同价位住宅成交套数占比8000元/平米以上中高价格段成交占比同比涨幅明显。
从2013年武汉市分价格段成交套数占比来看,成交占比最大的价格段为8000-10000元/㎡,达22%,同比增加约5个百分点;10000元/㎡以上高价格段成交占比也较12年增加约4个百分点;低价段中4000元/㎡价格段成交占比降幅最大,同比减少约9个百分点;8000元/㎡以下各价格段成交占比基本相当,均在13%-15%之间。
2. 供应:新增供应持续稳定增长,市场供应充足图:2007-2013年武汉住宅新批上市面积及其同比增速住宅新增供应量持续增长,市场供应充足。
2013年武汉商品住房累计新增供应1610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5.3%。
近几年,武汉市大规模进行城中村改造,市场土地供应量及待开发量均处于较高水平。
近五年住宅市场新增供应量持续创新高,但增速放缓。
具体来看,二季度和四季度为供应旺季,月均供应量分别达到158万㎡和187万㎡。
3. 成交:全年成交量创历史新高图:2007-2013年武汉商品住宅(含保障房)成交面积及其同比增速13年成交量增长显著,创历史新高。
2013年武汉商品住宅累计新增成交15.9万套,较去年增加2.33万套;成交面积为1581.26万平方米,较12年全年增加18%。
2013武汉楼市全年旺销,月均成交超过1.3万套,除了2月春节不足万套,其余月份没有淡旺季之别。
资产负债表报告日期2013/12/31 货币资金(万元) 3854168 结算备付金(万元) --拆出资金(万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万元) 124611 衍生金融资产(万元) --应收票据(万元) 4629724 应收账款(万元) 184928 预付款项(万元) 149865 应收保费(万元) --应收分保账款(万元) --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万元) --应收利息(万元) 72956 应收股利(万元) --其他应收款(万元) 34642 应收出口退税(万元) --应收补贴款(万元) --应收保证金(万元) --内部应收款(万元)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万元) --存货(万元) 1312273 待摊费用(万元)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万元)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万元) --其他流动资产(万元) 10085 流动资产合计(万元) 10373252 发放贷款及垫款(万元) 456546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万元) 80593 持有至到期投资(万元) --长期应收款(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万元) 9757 其他长期投资(万元) --投资性房地产(万元) 50306 固定资产原值(万元) 1848414 累计折旧(万元) 444312 固定资产净值(万元) 1404102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万元) 688 固定资产(万元) 1403414 在建工程(万元) 186168 工程物资(万元) --固定资产清理(万元) 629 生产性生物资产(万元) --公益性生物资产(万元) --油气资产(万元) --无形资产(万元) 237018 开发支出(万元) --商誉(万元) --长期待摊费用(万元) 4267 股权分置流通权(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万元) 568261 其他非流动资产(万元) --非流动资产合计(万元) 2996958 资产总计(万元) 13370210 短期借款(万元) 331697 向中央银行借款(万元) 3741 吸收存款及同业存放(万元) 54227 拆入资金(万元) 30000 交易性金融负债(万元) --衍生金融负债(万元) --应付票据(万元) 823021 应付账款(万元) 2743449 预收账款(万元) 1198643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万元) 18600 应付手续费及佣金(万元) --应付职工薪酬(万元) 164016 应交税费(万元) 615749 应付利息(万元) 2548 应付股利(万元) 71 其他应交款(万元) --应付保证金(万元) --内部应付款(万元) --其他应付款(万元) 479378 预提费用(万元) --预计流动负债(万元) --应付分保账款(万元) --保险合同准备金(万元) --代理买卖证券款(万元) --代理承销证券款(万元) --国际票证结算(万元) --国内票证结算(万元) --递延收益(万元) --应付短期债券(万元)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万元) 92345 其他流动负债(万元) 3091637 流动负债合计(万元) 9649121 长期借款(万元) 137535应付债券(万元) --长期应付款(万元) --专项应付款(万元) --预计非流动负债(万元) --长期递延收益(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万元) 32894 其他非流动负债(万元) 3992 非流动负债合计(万元) 174421 负债合计(万元) 9823543 实收资本(或股本)(万元) 300787 资本公积(万元) 317611 减:库存股(万元) --专项储备(万元) --盈余公积(万元) 295809 一般风险准备(万元) 4711 未确定的投资损失(万元) --未分配利润(万元) 2539556 拟分配现金股利(万元)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万元) -194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万元) 3458281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88387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万元) 3546668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万13370210 元)利润表报告日期2013/12/31 营业总收入(万元) 12004307 营业收入(万元) 11862795 利息收入(万元) 141477 已赚保费(万元)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万元) 36 房地产销售收入(万元) --其他业务收入(万元) --营业总成本(万元) 10948793 营业成本(万元) 8038594 利息支出(万元) 49196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万元) 26 房地产销售成本(万元) --研发费用(万元) --退保金(万元) --赔付支出净额(万元) --提取保险合同准备金净额(万元) --保单红利支出(万元) --分保费用(万元) --其他业务成本(万元) --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 95617 销售费用(万元) 2250893 管理费用(万元) 508957 财务费用(万元) -13731 资产减值损失(万元) 19239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万元) 99056 投资收益(万元) 71734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万286 元)汇兑收益(万元) -3 期货损益(万元) --托管收益(万元) --补贴收入(万元) --其他业务利润(万元) --营业利润(万元) 1226301 营业外收入(万元) 68420 营业外支出(万元) 5529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万元) 378 利润总额(万元) 1289192 所得税费用(万元) 195617 未确认投资损失(万元) --净利润(万元) 109357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万元) 1087067 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净利润(万元) --少数股东损益(万元) 6508 基本每股收益 3.61 稀释每股收益 3.61现金流量表报告日期2013/12/3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万元) 7021140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万元) 46119向中央银行借款净增加额(万元3741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入资金净增加额(万元) 13600收到原保险合同保费取得的现金(万元) --收到再保险业务现金净额(万元) --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净增加额(万元)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净增加额(万元) --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万元) 128448拆入资金净增加额(万元) --回购业务资金净增加额(万元) --收到的税费返还(万元) 4685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万元) 303246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万元) 7563147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万元) 3858873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万元) 256208存放中央银行和同业款项净增加额(万元) 149189支付原保险合同赔付款项的现金(万元) --支付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万元) 49002支付保单红利的现金(万元)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万元) 496395支付的各项税费(万元) 817129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万元) 639367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万元) 626616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万元) 1296984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万元) 3275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万元) 24135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万121 元)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万元) --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万元) 43440减少质押和定期存款所收到的现金(万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万元) 100447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万元) 246147投资所支付的现金(万元) 70407质押贷款净增加额(万元)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万元) --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万元) 2493增加质押和定期存款所支付的现金(万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万元) 319046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万元) -218599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万元) --其中: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投资收到的现金(万元)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万元) 498791 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万元)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万元) 199670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万元) 698461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万元) 623384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万元) 317474 其中:子公司支付给少数股东的股利、利润(万元)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万元)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万元) 940858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万元) -242398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万元) -47118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万元) 788870 加: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万元) 2137049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万元) 2925918 净利润(万元) 1093576 少数股东损益(万元) --未确认的投资损失(万元) --资产减值准备(万元) 19239 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物资折旧(万元) 114576 无形资产摊销(万元) 4911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万元) 3530 待摊费用的减少(万元) --预提费用的增加(万元)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万元) 176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万元)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万元) -99056 递延收益增加(减:减少)(万元) --预计负债(万元) --财务费用(万元) 62193 投资损失(万元) -71734 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万元) -276282 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万元) 16988 存货的减少(万元) 404769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万元) -1518181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万元) 1912856 已完工尚未结算款的减少(减:增加)(万元) --已结算尚未完工款的增加(减:减少)(万元) --其他(万元) -370577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万元) 1296984 债务转为资本(万元) --一年内到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万元)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万元) --现金的期末余额(万元) 2925918 现金的期初余额(万元) 2137049 现金等价物的期末余额(万元) --现金等价物的期初余额(万元)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万元) 788870。
8个行业竞争的创业案例,看看这些年商界老二们过得怎么样8个行业竞争的创业案例,看看这些年商界老二们过得怎么样行业竞争本无可厚非,但“只见老大在宝马车上笑,不见老二在自行车上哭”的景象难免让人感怀。
分众收购聚众的故事大家已耳熟能详,优酷收购土豆也就是两年前的事情。
这些年,商界老二们过得似乎都不太好。
80后励志网带你一起看看下面8个行业竞争的创业案例,看看这些年商界老二们都是怎么过的,或许对正在创业开公司的创业者们能有所启发。
1、易迅:傍了腾讯大树也不安全被甩卖给老大京东创始人黯然离开易迅:傍了腾讯大树也不安全被甩卖给老大京东创始人黯然离开2014年初,京东递交赴美IPO申请后,它的对手易迅网慌了。
因为作为3C电商领域的老二,易迅2010年开始委身腾讯,后来被腾讯全资收购,当成“亲儿子”来养,就是希望它能战略上拖住京东的后腿。
易迅网一度在价格上,跟京东对着干。
当时创始人卜广齐还非常苦恼,说不要把自己跟京东比,“我们品类没它全,但细分品类比它多”。
京东IPO后,易迅网“干爹”腾讯首先改变,2015年3月,为换取京东15%的股份,腾讯将易迅网、拍拍网、QQ商城并入京东。
或是迫于资本压力,卜广齐态度骤变,“联合京东对易迅来说,是全新的发展机遇。
”事实并非如此,被合并后数月,创始人卜广齐辞职,易迅员工也遭变相“裁员”。
没裁的员工也是斗志全无,打完卡就回家。
之后的易迅每况愈下。
京东则在东哥和奶茶妹妹沸沸扬扬的爱情故事陪伴下顺利赴美上市,市值超过400亿美元,成为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
2、乐蜂:欲卖身老大不得只好委身唯品会乐蜂:欲卖身老大不得只好委身唯品会聚美与乐蜂,曾是化妆品两大巨头。
早在2012年中,原乐蜂CEO王立成便透露担忧,与聚美的战役不明朗,未来几年,不知谁挤死谁。
2013年,二者死拼硬扛。
聚美推301店庆,乐蜂就推桃花节;聚美推真品联盟,打击假货,乐蜂就推《化妆品白皮书》;陈欧体风靡时,乐蜂则捆绑着众多明星和美妆达人,玩起公关、广告战。
搜房网2013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搜房网公布了2013年第一季度的财报。
财报显示,搜房网第一季度营收为9100万美元,同比增长55.6%;归属于搜房网股东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3320万美元,或完全摊薄每股0.40美元,同比增长134.3%。
2013年第一季度财报要点:
- 搜房网第一季度营收为9100万美元,同比增长55.6%。
- 搜房网第一季度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运营利润为3720万美元,同比增长161.9%。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运营利润为3900万美元,同比增长151.9%。
- 归属于搜房网股东的美国会计准则净利润为2840万美元,或完全摊薄每股0.34美元,同比增长95.5%。
归属于搜房网股东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3320万美元,或完全摊薄每股0.40美元,同比增长134.3%。
2013年初实现了一个非常强劲的季度。
专注于开拓当前业务和持续的创新,这给搜房网每季度都带来了稳定的业绩。
将继续投资于人才、技术和本地城市基础设施。
这样的投资对确保搜房网的长期可持续扩张至关重要,从长期来看将给股东创造巨大的价值。
2013年第一季度财报:
营收
搜房网第一季度总营收为9100万美元,同比增长55.6%。
这主要是由于搜房网会员服务和挂牌服务的增长。
第一季度,搜房网来自营销服务的营收为3580万美元,较2012年同期的3430万美元增长4.6%。
这主要是由于广告主数量的增长。
第一季度,搜房网来自电子商务服务的营收为2640万美元,较2012年同期的1200万美元增长118.9%。
这主要是由于通过搜房网会员服务销售的房产数量增长。
第一季度,搜房网来自挂牌服务的营收为2680万美元,较2012年同期的1090万美元增长145.4%。
这主要是由于来自中介客户的挂牌房产数量增长。
而这一增长部分是由于政府特定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导致了二手房市场交易量的大涨。
营收成本
搜房网第一季度营收成本为2000万美元,较2012年同
期的1650万美元增长21.2%。
这主要是由于人员成本、企业税、增值税,以及其他费用的增长。
搜房网第一季度毛利率为78.0%,高于2012年同期的71.8%。
这主要是由于与营收增长相比,搜房网控制了员工数增长。
运营费用
搜房网第一季度运营费用为3380万美元,较2012年同期的2780万美元增长21.7%。
这主要是由于有效的成本控制。
搜房网第一季度销售费用为1870万美元,较2012年同期的1450万美元增长29.6%。
这主要是由于人员成本的增长以及广告营销费用。
搜房网第一季度一般行政费用为1510万美元,较2012年同期的1330万美元增长13.2%。
这主要是由于员工成本的增长,以及坏账准备的上升。
搜房网第一季度运营利润为3720万美元,较2012年同期的1420万美元增长161.9%。
这主要是由于营收增长和有效的成本控制。
搜房网第一季度所得税费用为1160万美元,较2012年同期的190万美元大幅上升。
这主要是由于因利润增长带来的500万美元新增税务支出、与股息相关的310万美元所得税代扣增长,以及2012年同期有一笔160万美元的一次
性税收优惠。
第一季度,归属于搜房网股东的净利润为2840万美元,较2012年同期的1450万美元增长95.5%。
完全摊薄每股利润为0.34美元,较2012年同期的0.18美元增长88.9%。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4090万美元,较2012年同期的1740万美元增长134.4%。
截至3月31日,搜房网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为2.039亿美元,高于去年12月31日时的1.436亿美元。
第一季度,搜房网来自运营活动的现金流为5980万美元,较2012年同期的2630万美元增长127.1%。
业务展望
尽管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不确定性,搜房网仍将2013年营收预告从5.16亿美元至5.27亿美元上调至5.27亿美元至5.38亿美元,同比增长率从20.0%至22.5%上调至22.5%至25.0%。
这一业绩预告反映了搜房网当前的初步看法,有可能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