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性皮肤病-精品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71
浅析色素性皮肤病是怎样一种疾病2014-07-18 8:07:37 来源: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很多患者不知道色素性皮肤病是怎样一种疾病,在这里为大家进行详细介绍:色素性皮肤病是由于黑素细胞和黑素生成异常造成,可由遗传及环境因素引起,它是皮肤病中的一类常见疾病。
虽然大多数色素性皮肤病对健康不会构成重大危害,但有碍美容,由此对患者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影响其工作、学习、生活等。
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黑素的生成增多所造成的皮肤病,色素细胞性肿瘤、黄褐斑、雀斑、色素性皮肤病的鉴别诊断及激光在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中的作用。
1 色素产生的基本知识1.1影响肤色的因素:人类皮肤可呈红、黄、棕及黑色等,其中以下3种因素决定人的肤色:①表皮深部所含黑素颗粒,胡萝卜素的多寡及分布情况;②皮肤血液内氧化与还原血红蛋白的含量;③皮肤解剖学上的差异,主要是皮肤的厚薄,尤其是角质层和颗粒层的厚薄。
而黑素颗粒的数目、大小、形状、分布和降解方式的不同对人肤色起重要作用。
1.2影响黑素合成代谢的因素:黑素的生成、转移与降解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均可影响其代谢,导致皮肤颜色改变。
1.2.1酪氨酸-酪氨酸酶反应受到干扰:以抗坏血酸(维生素C)为例,如在这一反应中加抗坏血酸,就会阻止多巴进一步氧化为多巴色素,并使已合成的多巴酶被还原为多巴,以致黑素不能合成。
1.2.2黑素小体从黑素细胞向临近角质形成细胞移行过程受阻:如皮肤炎症后色素脱失就是由于表皮细胞受损后,黑素小体不同通过表皮细胞通畅排泄,而导致黑素小体阻滞于黑素细胞内,继发黑素细胞功能减退。
1.2.3黑素小体的生成、降解缓慢:临床上可见到的青色色素异常如蒙古斑、太田痣等,均由于真皮黑素细胞内黑素小体的生成、降解进行缓慢所致。
1.3色素性皮肤病的主要机制:①黑素及胡萝卜素含量增多或减少超出正常范围以外;②黑素细胞不能移行至表皮:如蓝痣;③酪氨酸酶障碍导致的黑素颗粒合成减少:如苯丙酮尿症、白化病;④内分泌疾病影响黑素合成:如:Addision's 病;⑤表皮黑素细胞缺失:如白癜风;⑥黑素细胞增殖过多:良性如雀斑,恶性如恶性黑素瘤;⑦炎症后色素沉着:如扁平苔藓,湿疹等[1-3]。
第一讲色素性皮肤病的概述与分类编者按: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是一类常见的有碍美容的色素障碍性疾病,可由遗传、环境等因素引起,常影响患者的自信心、外在形象及社交等,多数求治心切。
因其存在普遍性,应广大读者要求,我刊特邀广州军区总医院皮肤科杨慧兰主任等专家撰文进行专题讲座,就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经验及目前的治疗进展等进行深入讨论,欢迎广大读者来信来函交流。
相关章节具体如下:第一讲:色素性皮肤病的概述与分类;第二讲:黄褐斑的治疗;第三讲:雀斑的治疗;第四讲:色素细胞性肿瘤;第五讲:色素性皮肤病的鉴别诊断;第六讲:色素性皮肤病的治疗及进展;第七讲:激光在色素性皮肤病中的应用;第八讲:常见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中医诊治;第九讲: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激光治疗后的护理。
杨慧兰,广州军区总医院皮肤激光整形美容中心主任兼皮肤科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
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医学会激光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学会青年委员、性病学组委员,广州军区皮肤病专业主任委员,全军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中西医化妆品科学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学美容》杂志常务编委。
从事皮肤病临床和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于色素性皮肤病及病毒性皮肤病的诊治,在皮肤激光医学美容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荣立三等功2次。
2005年获广东省名医工程资助,2007年获广州军区名医称号。
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3部。
色素性皮肤病是由于黑素细胞和黑素生成异常造成,可由遗传及环境因素引起,它是皮肤病中的一类常见疾病。
虽然大多数色素性皮肤病对健康不会构成最大危害,但有碍美容,由此对患者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影响其工作、学习、生活等。
本讲座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黑素的生成增多所造成的皮肤病,色素细胞性肿瘤、黄褐斑、雀斑、色索性皮肤病的鉴别诊断及激光在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中的作用。
第十四章色素性皮肤病---白癜风...白癜风是一种后天性色素脱失的皮肤病。
目前认为其发病可能与遗传、自体免疫、精神因素和内分泌因素等有关。
可见于任何年龄和性别,约半数患者于20—30岁之间发病,男性略多于女性,深肤色人种略多于浅肤色人种,可有家族史。
好发于额面、躯干和四肢的任何部位。
患处初起呈正常皮色或略为苍白,渐变为纯白色,边缘清晰,边缘色素较重。
对日光较敏感,日晒不易潮红。
病变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多见于暴露、摩擦及骨突出部,如面、颈、前臂、脊等处。
可单发亦可多发,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单侧或对称或与神经节段分节一致。
本病发展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患处皮肤知觉、分泌和排泄功能正常。
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宜高维生素饮食,忌烟酒。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白癜风”、“白驳风”、“白癜”等范畴,治宜活血祛风。
验方大全验方一【组成】党参20克,丹参20克,沙参30克,补骨脂15克,红花10克,白艾15克,白蒺藜15克,女贞子30克,桑格30克,何首乌15克,旱莲草3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补益肝肾,调和气血。
适用于白癜风、白发病等。
验方二【组成】硫黄、雄黄、蛇床子各6克,石黄、密陀僧各3克,轻粉1.5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直接外扑,或醋调匀,搽患处。
【功效】祛风杀虫止痒。
适用于白癜风。
验方三【组成】雄黄3.5克,密陀僧10克,白芷6克,白附子6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面后去粗末,将切为平面的黄瓜尾(趁液汁未干)蘸细药末用力擦患处,每日2次。
【功效】活血祛风。
适用于白癜风。
验方四【组成】赤芍6克,川芎5克,桃仁9克,红花9克,鲜生姜9克,老葱3根,红枣7枚,麝香0.156克(绢包)。
【用法】先用300—400克黄酒将前7味药煎至约70—80克,去渣后将麝香用绢包裹入药酒内煎4~5沸即可,晚上睡前顿服。
一剂药可连煮两晚服用,然后停药一晚,如此循环连服10剂左右,麝香可包煎3次再换新的。
色素性皮肤病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色素性皮肤病所属部位:皮肤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病症体征:皮肤苍白,皮肤花纹,皮肤色素加深疾病介绍:什么是色素性皮肤病?色素性皮肤病是怎么回事?由色素减少或增多引起的皮肤颜色改变,称为色素性皮肤病,色素减少的疾病是由黑色素缺乏所致,全身或局部皮肤变白,如白癜风;由色素增多或痣细胞增多引起的称黑色素疾病,如雀斑或色素症状体征:色素性皮肤病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关于色素性皮肤病有哪些症状的详细介绍:皮损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脱失斑,如瓷白色,边界清楚,边缘色素较正常肤色较浓,新发皮损周围常有暂时性炎性晕轮。
皮损数目可单发或多发,可相融成片。
白斑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
患处毛发可变白。
一般无自觉症。
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生,常见于指背、腕、前臂、颜面、颈项及会阴、外生殖器周围。
可对称分布,也可沿神经单侧分布,呈节段性或带状。
化验检查:色素性皮肤病要做什么检查?以下就是关于色素性皮肤病检查的详细介绍:组织病理学检查同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相似,真皮上部中等度淋巴细胞浸润及含铁血黄素沉着;小血管扩张;内皮细胞增生。
鉴别诊断:色素性皮肤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色素性皮肤病要做什么鉴别诊断?以下就是关于色素性皮肤病鉴别诊断的详细介绍:皮肤病是皮肤感染病与过敏性皮肤炎占大部分,不过随着老化的退行性变化之老人性皮肤病,由恶性黑色肿代表的皮肤癌等也是重要的皮肤病,另外需注意因药物治疗疾病而引起副作用的各种皮肤障碍。
我国人口多,患皮肤病的病人也多。
并发症:色素性皮肤病的并发症有哪些?以下就是关于色素性皮肤病并发症的详细介绍:据白斑的形态、部位、范围及治疗反应,临床上将其分为四型:1、局限型,白斑单发或群集于某一部位;2、散发型,白斑散在、大小不一,多对称性分布;3、泛发型,常由上述二型发展而来,病损面积大于体表的1/2;4、节段型,白斑按神经节段或皮节分布。
据病损处色素脱失情况又可将该病分为完全型与不完全型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