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
- 格式:ppt
- 大小:35.91 MB
- 文档页数:46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熟悉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朗读、默读、口语表达等。
4、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阅读本单元课文《乌鸦喝水》、《狐狸和乌鸦》、《司马光救友》、《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2、学习生字、新词,掌握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
3、通过朗读、默读、复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4、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三、教学重点1、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熟悉课文内容。
2、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朗读、默读、口语表达等。
四、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2、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生字、新词,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问答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和情感。
3、示范法:通过示范朗读、默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介绍本单元课文的主题和重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学习生字、新词:通过讲解生字、新词,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3、阅读课文: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和情感。
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课堂小结:回顾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6、布置作业:根据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布置相应的练习和阅读任务。
七、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学会找文段的中心句,能在习作中写出中心句。
【语文要素】2.可以根据事物的不同类别,推想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3.能够根据词句的提示,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写完整的句子或段落。
【语文要素】4.阅读古诗,积累经典,培养学生对中国诗词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能找出文段的中心句,能在习作中写出中心句。
能够根据词句的提示,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写完整的句子或段落。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重点)2.认识“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中“虫”和“鱼”分别表达的意义一、日积月累1.请同学们结合注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教师串讲古诗背景,学生结合背景理解古诗的内容。
3.明确诗意。
4.学生再读古诗,边读边感受诗人的愉快心情。
二、识字加油站1.读一读,认一认,想想每行加点的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蝌蚪飞蛾螃蟹鲤鱼鲫鱼鲨鱼2.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交流这些字体现的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规律。
)3.指名读第一行词语,说说这些动物都有哪些特点。
(点拨:螃蟹多足,有触角,有坚硬的外壳。
)4.指名读第二行,认识“鲤”“鲫”“鲨”等字。
5.你还能说出类似的字来吗?学生自由发言。
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与同伴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重点)2.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难点)3.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重点)一、交流平台1.文段练习找中心句。
(以课文中的段落为例文)2.学生自由读“交流平台”部分的内容,说说自己的发现。
3.师:一段话或一篇文章围绕一个句子的意思来写,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这样的句子有可能在一段话的开头,也有可能在一段话的末尾或中间。
二、词句段运用1.学生自读课本上的词语,想象画面。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口语交际风景优美的地方北京、香港,西沙群岛、小兴安岭这些美丽的地方多么令人神往!通过观看影视节日,通过课外阅读。
通过别人的讲述,你一定还知道祖国其他风景优美的地方。
你也可能去过一些地方。
让我们互相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或最想去的地方,要尽量记得生动一些,使听的人也想去。
习作我们向同学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现在就来写一写,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
写同一个地方的同学,可以交流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如果不想写去过的地方,写想去的地方也可以。
我的发现海水有深有浅。
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
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我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日积月累读读背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
(王安石)读读记记严严实实又松又软不慌不忙来来往往又香又脆不紧不慢舒舒服服又唱又跳不知不觉确确实实又说又笑不闻不问展示台我们的祖国有迷人的风景:雄伟的长江三峡、秀丽的桂林山水;壮观的秦兵马俑,神奇的敦煌石窟我们的祖国有富饶的物产:河北的鸭梨、浙江的龙井茶;新疆的细毛羊,内蒙古的三河马;山西的煤矿,辽宁的铁矿让我们搜集更多反映祖国风光和物产的资料,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小泉今日子》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3.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二部分: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
3. 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难点1.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理解课文中某些句子和段落的含义。
3. 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课文《小泉今日子》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出教学目标。
2. 学习新课(20分钟)(1). 学习课文《小泉今日子》,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学生一起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要人物。
(2). 教师讲解重点词语,例如“小巷”、“田野”等,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能正确读写。
3. 课文理解与表达(2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让学生提前感受课文的氛围和情感。
(2). 带领学生分组进行课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 巩固提高(15分钟)(1). 让学生进行课文延伸阅读,了解课文中的一些生活常识和道理。
(2). 组织学生进行语文游戏,巩固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5. 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预习下节课文《可爱的动物》,并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心目中的可爱动物。
第五部分:板书设计本节课板书设计内容包括:课文名称《小泉今日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学生的自由书写内容等。
第六部分: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有一定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但口语能力有待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开口,大胆表达。
同时要注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第七部分:教学反思的延伸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如何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