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刺灸法总论一、定义和作用二、刺灸法的起源(一)针具:砭石、骨针(二)九针:鑱(皮肤针,浅刺皮肤,泄热)、园、鍉、锋(三棱针)、铍、园利、毫、长、大(火针)。
针刺法一、毫针的刺法(掌握毫针的基本手法)1、规格:直径:30#-0.32mm;31#-0.3mm;32#-0.28mm;34#-0.25mm~0.20mm。
长度:1寸-25mm;1.5寸-40mm;3寸-70mm。
2、保存二、针刺练习要点1、指力2、手法3、自身试针(曲池、足三里)三、针刺前准备1、选针2、体位选择:仰卧(头面部、前胸、四肢穴位)、侧卧(侧头部、胸部、背部、臀部、下肢穴位)、俯卧(背部、四肢穴位)、仰靠坐位、侧伏坐位、俯坐位。
四、消毒1、针具:高压蒸汽灭菌法(98~147kPa,115~123℃,30min),药液浸泡法(84消毒液,保尔康),煮沸法。
2、手:洗手、75%酒精3、施术部位:75%酒精五、毫针刺法(一)进针法1、刺手和押手:押手的作用(定穴、减少进针疼痛)2、进针手法: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管针进针法。
3、进针时产生疼痛和避免方法:手法(快速进针)、左手重按、碰到血管、碰到骨膜肌腱、(二)进针的角度、深度和方向1、角度:直刺、斜刺、平刺。
2、深度:即要有针感、又不伤及穴位,(头面部、胸部、背部忌深刺;年龄大的进针勿深;体质;病情表证浅刺、实证深刺;时令春夏浅秋冬深)六、行针与得气行针:针刺入穴位之后,为了得气、调节针感和补泻的手法。
得气:针感。
(一)基本手法1、提插2、捻转(二)辅助手法1、循:延经脉循行方向揉按,有催气的作用;2、刮3、弹柄4、搓柄法5、摇柄法6、震颤法7、飞法(三)得气、候气、催气、守气。
1、得气:酸麻胀痛2、得气与疗效3、不得气的原因:取穴不准、病情日久精气不足4、留针候气:延长留针时间5、催气七、针刺的补泻(一)定义:补法:凡是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泻法:凡是能够疏泄病邪,是亢盛的机能恢复正常的方法。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一种在医疗美容领域中广泛应用的针灸疗法——刺灸法。
本次讲解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刺灸法概述二、刺灸法在医疗美容领域中的应用三、刺灸法实践技巧四、刺灸法注意事项一、刺灸法概述刺灸,指的是利用针刺入人体穴位,运用热、电等刺激手段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
刺灸法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医学文化瑰宝,源远流长。
早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的祖先就开始使用石针刺灸,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灸治手段之一。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刺灸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现在,刺灸法已成为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刺灸法在医疗美容领域中的应用针灸疗法已经在医疗、康复过程中广泛应用,近年来也逐渐应用于美容领域。
刺灸美容疗法的思想是利用针刺技术的原理,使脉络系统的循环畅通,以达到改善身体健康、促进面部皮肤血液循环,增强面部皮肤弹性的目的。
刺灸美容疗法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可以针对不同的面部问题进行针灸治疗,如瘢痕、色素沉着、面部祛斑、细纹等。
2、刺灸美容疗法不会对皮肤造成任何损伤,不用担心留下疤痕或者使皮肤变得敏感。
3、刺灸美容疗法无需使用化妆品等化学物质,不仅节省了费用,也能避免对人体产生副作用。
三、刺灸法实践技巧1、穴位选择刺灸的效果取决于选取的穴位,需要根据面部问题选取相应的穴位。
如想改善面部皮肤的弹性,可以选择阳白穴;想改善面部水肿问题,可以选择三阴交等。
2、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主要是检查针具是否完好、皮肤是否洁净、针具的芯材是否符合标准等。
针具最好选择金属针,避免使用塑料针等。
3、针刺技巧针刺技巧要注意针具的角度、深度和插针方向。
刺灸的理论依据是“骨空穴”说,即相应的穴位上有骨头和空隙。
在插针的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好插针的深度和方向以避免误伤。
四、刺灸法注意事项1、不适合人群不适合刺灸的人群包括孕妇、严重贫血、癌症患者等。
那些身体比较虚弱或者其他疾病症状明显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第四章刺灸法总论题
库4-2-10
问题:
[填空题]《灵枢》又称()。
问题:
[判断题]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已有针砭、艾灸治疗记载。
A.正确
B.错误
问题:
[判断题]子午流注学说是早期针灸学的理论核心。
A.正确
B.错误
(辽宁11选5 )
问题:
[判断题]我国最早被该在石碑上的针灸书是《针灸甲乙经》。
A.正确
B.错误
问题:
[判断题]清初至民国时期,是针灸医学发展的兴盛时期。
A.正确
B.错误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怎样学好针灸?
问题:
[问答题,简答题]针灸疗法有何特点?
问题:
[单选]最早的针刺工具是()。
A.A、砭石
B.B、骨针
C.C、青铜针
D.D、金针
E.E、银针。
理论课教案纸编号:CY/JW-JL-12 (08) 保存期限:5年教案纸第页理论课教案纸编号:CY/JW-JL-12 (08) 保存期限:5年教案纸第页理论课教案纸编号:CY/JW-JL-12 (08) 保存期限:5年教案纸第页理论课教案纸编号:CY/JW-JL-12 (08) 保存期限:5年教案纸第页理论课教案纸编号:CY/JW-JL-12 (08) 保存期限:5年教案纸第页理论课教案纸编号:CY/JW-JL-12 (08) 保存期限:5年教案纸第页理论课教案纸编号:CY/JW-JL-12 (08) 保存期限:5年教案纸第页理论课教案纸编号:CY/JW-JL-12 (08) 保存期限:5年教案纸第页理论课教案纸编号:CY/JW-JL-12 (08) 保存期限:5年教案纸第页理论课教案纸编号:CY/JW-JL-12 (08) 保存期限:5年教案纸第页理论课教案纸编号:CY/JW-JL-12 (08) 保存期限:5年教案纸第页理论课教案纸编号:CY/JW-JL-12 (08) 保存期限:5年教案纸第页理论课教案纸编号:CY/JW-JL-12 (08) 保存期限:5年教案纸第页理论课教案纸编号:CY/JW-JL-12 (08) 保存期限:5年教案纸第页理论课教案纸编号:CY/JW-JL-12 (08) 保存期限:5年教案纸第页理论课教案纸编号:CY/JW-JL-12 (08) 保存期限:5年教案纸第页理论课教案纸编号:CY/JW-JL-12 (08) 保存期限:5年教案纸第页理论课教案纸编号:CY/JW-JL-12 (08) 保存期限:5年教案纸第页理论课教案纸编号:CY/JW-JL-12 (08) 保存期限:5年教案纸第页理论课教案纸编号:CY/JW-JL-12 (08) 保存期限:5年教案纸第页理论课教案纸编号:CY/JW-JL-12 (08) 保存期限:5年教案纸第页。
中篇针灸技术第四章刺灸法总论刺灸法主要阐述刺法、灸法的基本知识及其具体操作技术,为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本章主要就刺灸法的概念、源流和发展及刺法灸法的操作的量学要素等内容作一阐述。
第一节针灸与刺法的源流一、针灸的起源与发展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曾利用一些简单的、不加磨制的石块作为生活和日常用具,这就是旧石器时代。
后来,勤劳的祖先们在不断的劳动实践中,有逐渐能够加工制造各种不同形状的石斧、石刀和石针等工具,演进到新石器时代。
砭石是古代的一种石器。
《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
”是经过磨制而成的原始工具,可以看作是最初的“针具”。
有关砭石的记载很多,如《山海经》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
”晋·郭璞注:“可以为砥(砭)针,治痈肿者。
”《素问·异法方宜论》曰:“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唐·王冰注:“砭石,谓以石为针也。
”这些记载都说明,“砭石”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最初是用来刺痈肿、排脓、放血的工具。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针灸治疗的工具。
砭石实物,近年来在考古工作中有了新的发现,如196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一根磨制的石针,长4.5cm,一端有锋,呈四棱锥形,经考古与医史专家鉴定,这枚石针出于距今1万年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认为它是针刺的原始工具——砭石。
又如,山东省微山县两城山出土的东汉画像石有4块刻有半人半鸟的神物,手握一针形器物,刺向患者肢体。
根据出土文物和文献的记载证实,“砭石者,亦从东方来”(《素问·异法方宜论》),砭石发明于我国东部的山东一带,后来逐渐推广到各地。
针灸晓得形成与生产力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古代的针灸除砭石之外,还有骨针、竹针的应用。
据考,大约在山顶洞人文化时期,已能制造比较精细的骨针,在距今6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有不少各种各样的骨针,这些骨针,也很可能被用来作为医疗工具。
一、单项选择题
1、古代最早的针刺工具是:
A砭石 B骨针 C青铜针 D竹针
2、砭石产生于我国的哪个地区:
A东方 B北方 C南方 D西方
3、针具起源于: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器时代 D铁器时代
4、提出催气手法的文献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神应经》 D《针灸大成》
5、最早记载“九针”的文献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经指南》
6、“十二刺”见于:
A《针灸甲乙经》 B《黄帝内经》 C《难经》 D《针灸大成》
7、对“烧山火”、“透天凉”作出系统论述的针灸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金针赋》 C《针灸大成》 D《神应经》
8、提出“刺有大小”的医家为:
A高武 B皇甫谧 C杨继洲 D汪机
9、强调针刺时双手协同运用的文献是:
A《针灸聚英》 B《难经》 C《针灸大全》 D《黄帝内经》
10、《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记载九针起源于我国的:
A东方 B南方 C北方 D西方
11、针具形成的标志是:
A砭石的出现 B九针的应用
C补泻手法的系统论述 D冶金术的发明
12、《左传》所载“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此处的“攻”指:
A针刺 B艾灸 C拔罐 D服药
二、多项选择题
1、砭石最初的作用是:
A刺痈肿 B排脓 C放血 D按摩 E调经络
2、古代常用的针具主要有:
A砭石 B骨针 C陶针 D金针 E青铜针
3、大力提倡针灸并用的医籍有:
A《外台秘要》 B《难经》 C《针灸大成》
D《针灸甲乙经》 E《千金要方》
4、《针灸大成》对针灸手法的贡献有:
A提出“剌有大小” B 提出“下针十二法” C提出针剌“八法” D九刺 E 提出“针剌十四法”
5、下面对刺法的发展描述正确的是:
A《内经》中提出了九刺、十二刺、五刺
B《难经》提出了子午流注按时取穴法
C窦汉卿创造了“针刺十四法”
D陈会提出了“催气手法”
E《金针赋》对烧山火和透天凉手法作了系统的论述
6、明清著名的针灸著作有:
A《针灸聚英》 B《针灸大全》 C《千金要方》
D《针灸大成》 E《针灸集成》
7、针刺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治疗器具有:
A电针 C磁针 B耳针 D头针 E激光针
8、下列属灸法专著的有:
A《备急灸法》 B《曹氏灸方》 C《骨蒸病灸方》
D《太乙神针》 E《黄帝明堂灸经》
9、关于灸法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灸法起源于我国的原始社会 B灸法的起源和火的发明是密切相关的
C《难经》为最早记载灸法的医学书籍 D灸法产生于我国的北方
E艾,成为灸法的最好材料
三、填空题
1、刺法和灸法均是通过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以起到疏通经络、、等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2、刺法古称 , 后来又称。
灸法古称 ,又
称。
3、砭石起源于 ,最初是用来、、的工具。
4、《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记载“砭石者,亦从来”, “九针者,亦从来”,而艾灸,“亦从来”。
5、唐代《》大力提倡针灸并用,《》则弃针而言针。
6、陶针发现在时期;青铜针出现在时代。
7、狭义的刺法量学要素主要包括手法操作的和两大要素。
8、在毫针刺法中,有效的刺激强度是以为标志的。
9、古代将用于灸法的艾炷数量的计数单位定为“”,即灸时每燃完一个艾炷(或言治疗用了一个艾炷)就称为“”。
四、名词解释
1、刺法
2、灸法
3、灸法的量学要素
五、问答题
1、《内经》论及的针刺方法及补泻手法有哪些?
2、简述刺法、灸法的作用及异同点。
3、试叙述刺法的发展情况。
一、单项选择题
1、古代最早的针刺工具是:
A砭石 B骨针 C青铜针 D竹针
2、砭石产生于我国的哪个地区:
A东方 B北方 C南方 D西方
3、针具起源于: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器时代 D铁器时代
4、提出催气手法的文献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神应经》 D《针灸大成》
5、最早记载“九针”的文献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经指南》
6、“十二刺”见于:
A《针灸甲乙经》 B《黄帝内经》 C《难经》 D《针灸大成》
7、对“烧山火”、“透天凉”作出系统论述的针灸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金针赋》 C《针灸大成》 D《神应经》
8、提出“刺有大小”的医家为:
A高武 B皇甫谧 C杨继洲 D汪机
9、强调针刺时双手协同运用的文献是:
A《针灸聚英》 B《难经》 C《针灸大全》 D《黄帝内经》
10、《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记载九针起源于我国的:
A东方 B南方 C北方 D西方
11、针具形成的标志是:
A砭石的出现 B九针的应用
C补泻手法的系统论述 D冶金术的发明
12、《左传》所载“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此处的“攻”指:
A针刺 B艾灸 C拔罐 D服药
二、多项选择题
1、砭石最初的作用是:
A刺痈肿 B排脓 C放血 D按摩 E调经络
2、古代常用的针具主要有:
A砭石 B骨针 C陶针 D金针 E青铜针
3、大力提倡针灸并用的医籍有:
A《外台秘要》 B《难经》 C《针灸大成》
D《针灸甲乙经》 E《千金要方》
4、《针灸大成》对针灸手法的贡献有:
A提出“剌有大小” B 提出“下针十二法” C提出针剌“八法” D 九刺 E 提出“针剌十四法”
5、下面对刺法的发展描述正确的是:
A《内经》中提出了九刺、十二刺、五刺
B《难经》提出了子午流注按时取穴法
C窦汉卿创造了“针刺十四法”
D陈会提出了“催气手法”
E《金针赋》对烧山火和透天凉手法作了系统的论述
6、明清著名的针灸著作有:
A《针灸聚英》 B《针灸大全》 C《千金要方》
D《针灸大成》 E《针灸集成》
7、针刺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治疗器具有:
A电针 C磁针 B耳针 D头针 E激光针
8、下列属灸法专著的有:
A《备急灸法》 B《曹氏灸方》 C《骨蒸病灸方》
D《太乙神针》 E《黄帝明堂灸经》
9、关于灸法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灸法起源于我国的原始社会 B灸法的起源和火的发明是密切相关的
C《难经》为最早记载灸法的医学书籍 D灸法产生于我国的北方
E艾,成为灸法的最好材料
三、填空题
1、刺法和灸法均是通过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以起到疏通经络、、等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2、刺法古称 , 后来又称。
灸法古称 ,又称。
3、砭石起源于 ,最初是用来、、的工具。
4、《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记载“砭石者,亦从来”, “九针者,亦从来”,而艾灸,“亦从来”。
5、唐代《》大力提倡针灸并用,《》则弃针而言针。
6、陶针发现在时期;青铜针出现在时代。
7、狭义的刺法量学要素主要包括手法操作的和两大要素。
8、在毫针刺法中,有效的刺激强度是以为标志的。
9、古代将用于灸法的艾炷数量的计数单位定为“”,即灸时每燃完一个艾炷(或言治疗用了一个艾炷)就称为“”。
四、名词解释
1、刺法
2、灸法
3、灸法的量学要素
五、问答题
1、《内经》论及的针刺方法及补泻手法有哪些?
2、简述刺法、灸法的作用及异同点。
3、试叙述刺法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