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标题内在意蕴探微

  • 格式:doc
  • 大小:6.5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标题内在意蕴探微

摘要:关于《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一课的标题历来争议较多,褒贬不一。文章通过象征意义和创作原则两个层面探究这一标题的内在意蕴,挖掘隐藏在

文本背后的文化象征和人道精神,从而进一步深入文本的内里。

关键词:标题;探究;象征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1-0084-01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选自高中语文苏教版“美与丑的看台”板块。此板

块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以问题探讨的方式来赏析对比手法的艺术表现力,进

而理解并体会“人性中美与丑对立存在,人性美才是人类的希望”这一主题。

课文节选自法国著名小说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该作品结构宏大,情感表

达的广度和人性剖析的深度,令人叹为观止。课文主要内容如下,伽西莫多在

广场遭受笞刑并受到围观者无尽的侮辱咒骂,他最敬重的克洛德神甫置之不理,而曾被他伤害过的艾丝美拉达却送水给他喝,在此情境下,伽西莫多流出了人

生中的第一滴眼泪。

备课时,笔者发现这篇课文的标题存有解读空间,是理解课文的切入点。

据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思考并查阅相关资料,形成见解,以备课堂上与学生交流。纵观此文各种译本的译题有四种:李玉民《一滴眼泪报一滴水》、陈筱卿《为一滴水而流出一滴眼泪》、管震湖《一滴水,一滴泪》、陈敬容《一滴眼

泪换一滴水》。课文选用的是陈敬容版本。关于此译题争议较多,我认为此标

题有其深意。根据象征意义和创作原则两个层面,笔者从标题上一一探究其内

含的意蕴。

一、“一滴眼泪”

众所周知,眼泪是内心情感外化的载体,包含自责、悔恨、感激、自觉之义。伽西莫多的“一滴眼泪”含着什么情感呢?

伽西莫多是吉卜赛人的弃儿,生来畸形:独眼、驼背、跛足。他被巴黎圣

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收养,成年后当敲钟人。长年敲钟致使他的耳朵变聋。他

生活在简单的世界中,远离人情世故,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所以,他听从养

父指使去劫持善良的少女艾丝美拉达;被人捆绑到刑场,任人摆布;遭受酷刑,毫不反抗;对群众的侮辱、打骂,“既不羞愧也不脸红”;对养父忘恩负义地

离开,也只是略表失望。可谓是一个无“心”的人――依附于克洛德而存在的

机械式的生命,没有自我意识。

当艾丝美拉达送水给他喝时,伽西莫多第一次感受到了自我存在的温暖,“一滴眼泪”象征着他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人性之美的复苏。之后,艾丝美拉达

上绞刑架时,“他像受了雷击的人一样一动也不响,一长串泪珠从他那一共只

流过一滴眼泪的独眼里悄悄地往下流淌”。从“一大颗眼泪”到“一长串泪珠”,伽西莫多的内心世界经历了从荒芜到丰富的变化,他从一个机械式的活

物转化成了一个真正的人。

雨果在作品中实践着其“美丑对照原则”――“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

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其核心要

义是创作要同时表现大自然和人性中的美与丑。雨果笔下的人物充满张力和生

命力,因为他创作中始终坚持的人道主义追求使得这些人物始终有向上、向善

的意识。这滴眼泪,不仅是给读者流的,也是给现场看客流的。雨果想让那些

愚昧的癫狂的缺少同情的盲从者、可怜人也感到人性的伟大,企望他们的“丑”与“恶”“畸形”与“黑暗”能在艾丝美拉达的“美”与“善”、“崇高”与“光明”下被照亮,希冀这一颗眼泪能温暖化开他们人性中的“恶”,让良善

回归人的灵魂。所以才有小说接下来的描写――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

好极了!”

二、“一滴水”

善良的艾丝美拉达,不计前嫌,不图回报,为伽西莫多送来了甘甜的水。

这“一滴水”是温情之水,承载着怜悯、宽容、善良、关怀、温暖、希望,让

伽西莫多荒芜的心灵接受了甘霖般的滋润。该故事发生在15世纪的法国,一个宗教至高无上的时代,而巴黎圣母院是宗教圣地。所以,“水”让人想到宗教

中的洗礼。在宗教仪式上,水通常是冲洗罪恶的净化剂。伽西莫多曾无知愚昧、不辨是非,而这“一滴水”散发出的人性光辉照亮了他沉睡多年的灵魂,清洗

了内心的罪恶,帮助他实现了灵魂上的救赎。“这时他竟忘记了要喝水了”,

此刻对伽西莫多的精神生命有着神圣的意义。所以,这“一滴水”更是救赎之水。

三、“换”

我认为,标题中的“换”字采用的是其“变化”“更改”这一义项,而非“交换”之义。结合课文,我们发现“眼泪”和“水”是雨果作品中人道主义

精神载体,两者象征着人性向“美”“善”靠近,回归美好,心向光明。所以,“换”从“变化”引申为“转换”之义更为妥帖。“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实现

了伽西莫多灵魂的升华,此“换”是双向转换。“眼泪”和“水”之间存在双

向关系,所以,这一转换也是逆向的,美好、光明、善良是能传递、传承的。“眼泪”过后,原先不幸的人带着“水”所绽放出来的光彩召唤着那些仍在无

知中的不幸的人,从而两者之间形成良性的双向循环,揭示着人性美与丑的可

转换性。可见,标题中的量词“一滴”并非实指。表面看,“一滴眼泪”和

“一滴水”存在等量关系,但从深层角度思考,它代表着一种美好的信念,如

同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相信美好的付出必定会有美好的收获。

总之,雨果坚定的向善的信念就藏在标题中,我们通过对标题的探究来挖

掘隐藏在文本中的文化象征和人道精神,进一步深入作品,从而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克中.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细读《一滴眼泪换一滴水》[J].名

作欣赏,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