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7.基于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侯历华 王晖
- 格式:pdf
- 大小:408.33 KB
- 文档页数:15
《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时代,旅游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成为吸引游客、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形成机理,分析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以期为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概念与特点旅游目的地品牌是指一个地区或景点通过一系列营销策略和传播手段,形成的独特形象和价值认知,旨在吸引游客并提升其旅游体验。
其特点包括地域性、文化性、情感性和持续性。
三、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影响因素1. 自然资源:独特的自然景观、地理特征等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基础。
2. 文化资源: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历史遗迹等为旅游目的地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3. 政府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为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4. 市场推广:通过广告、宣传、营销活动等手段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 游客体验:游客的满意度、口碑传播等直接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
四、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机理1. 品牌定位:明确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市场和核心竞争力,确定品牌定位。
2. 品牌识别:通过标志、口号、形象等方式,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便于游客识别和记忆。
3. 品牌传播:利用多种传播渠道,如媒体、社交网络、节庆活动等,扩大品牌影响力。
4. 品牌体验: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让游客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从而形成品牌忠诚度。
5. 品牌维护:通过游客反馈、市场调研等方式,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维护品牌形象。
五、案例分析以某著名旅游城市为例,其品牌形成过程如下:1. 品牌定位:该城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美食等为卖点,定位为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的旅游目的地。
2. 品牌识别:通过独特的城市标志、宣传口号、城市形象等方式,形成鲜明的品牌形象。
3. 品牌传播:利用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举办各类节庆活动吸引游客。
基于需求导向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与传播——以青岛西海
岸国际旅游度假区为例
王媛媛
【期刊名称】《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27)2
【摘要】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是青岛西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基于实证数据分析了西海岸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市场群体特征、消费者需求以及满意度和期望,为青岛西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市场定位、开发、产品设计及营销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总页数】4页(P10-13)
【作者】王媛媛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旅游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6
【相关文献】
1.基于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以青岛旅游品牌为例 [J], 侯历华;王晖;林蒙娜
2.基于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过程的品牌传播决策研究 [J], 王东峰
3.节事活动传播城市形象策略研究
——以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品牌建设为例 [J], 袁婷
4.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标杆对比评价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以中国·长阳卓尔国际旅游度假区为例 [J], 石军伟;皮君;蒋军成
5.构建青岛“一带一路”国际高新农业示范区的实践与思考--以青岛西海岸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例 [J], 殷登科;王玉洁;宋晓燕;丁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3年3月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Mar.2013第30卷第2期Journal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Vol.30No.2 DOI:10.11721/cqnuj20130227基于旅游者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以重庆旅游品牌为例母泽亮,李露苗(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400047)摘要: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反应是以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认知为基础。
旅游目的地通过塑造品牌个性,促使旅游者对它形成独特的品牌偏好,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本文通过自主设计出重庆旅游品牌个性测量表,在对中国12个省市的重庆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网络问卷560份,纸质问卷420份),对重庆旅游品牌个性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重庆旅游品牌个性特征为“率真、激情、英勇、智慧和信赖”。
其中“率真”是重庆旅游品牌最显著的个性特征,评价平均值为4.239,其他依次为“激情”、“英勇”、“智慧”和“信赖”,评价平均值次为4.087、3.772、3.758、3.575。
该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重庆旅游品牌个性研究的空缺,并对重庆旅游品牌营销实践与理论研究提出相应启示和后续研究方向。
关键词:旅游者感知;品牌个性;重庆旅游品牌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6693(2013)02-0123-05 消费行为学领域和品牌实践者都非常关注构建品牌个性,以满足消费者通过消费品牌来表达自我或满足自我某个方面的需求。
通过构建品牌个性,促使消费者对品牌形成独特的品牌偏好,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Aaker认为品牌资产管理的核心在于构建一系列独特的品牌识别特征,品牌所独有的象征性意义和个性是刺激消费者品牌联想和态度形成的关键要素,在市场定位和差别化战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作为品牌资产管理的基础性问题,品牌个性已被越来越多的营销学者和营销实践者所重视,相关研究也日趋活跃。
关于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研究述评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快速发展,旅游目的地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旅游目的地品牌的个性愈发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品牌个性是指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独特形象和特征,能够帮助目的地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提升其在潜在游客心中的认知和吸引力。
目前关于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其定义、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探讨还存在一定的空白。
有必要对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旅游市场中的作用和影响,为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探讨其定义及特点、重要性、影响因素、成功案例以及策略建议,旨在为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和提升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字数:227】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进行研究与述评,探讨其在旅游行业中的重要性、影响因素、成功案例以及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和界定品牌个性的概念,探讨其在旅游目的地领域中的具体特点和表现形式;2. 探讨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在推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其对游客选择和满意度的影响;3. 探究影响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形成和表现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4. 借鉴成功案例,分析其品牌个性建设的经验和启示,总结成功的关键因素;5. 针对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研究成果,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为相关机构和企业在品牌建设中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品牌个性的定义与特点品牌个性是指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塑造出的个性化形象和属性。
它是品牌的核心特征之一,是品牌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分开来的重要因素。
品牌个性可以通过品牌的视觉形象、口号、广告宣传、产品设计等方面来呈现。
在定义上,品牌个性应该是具有独特性和一致性的。
独特性指的是品牌的个性特征与其他品牌有所区别,具有独创性和创新性;一致性指的是品牌的个性特征在不同的传播渠道和产品线上保持一致,形成统一的品牌形象。
旅游目的地品牌研究作者:张南南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4年第12期张南南21世纪的旅游业现在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旅游目的地之间已经不单单是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开发的竞争。
全球旅游市场都开始了争夺进程,同样的他们之间的竞争的方法和方式也不断的发生了变化。
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在旅游者对于目的地的选择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许多国家和地区己经意识到旅游目的地必须在更深层次上将自己与其他目的地明显的区分出来。
因此,旅游目的地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在旅游品牌的建设上做好文章。
一、引言近几年来,全世界的旅游业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全力发展旅游目的地。
伴随着旅游目的地之间不断的竞争,很多的旅游目的地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烟消云散。
在我国,自从20 世纪 90 年代后半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国家旅游局也推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发展旅游业,尤其是提出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口号,各旅游目的地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由于距离远而产生的信息不同步和对称的现象,通过信息的传播得以改变,因为信息的传播具有多样化、个性化和快速化的特点。
随着旅游者的消费观念和行为越来越成熟,全球的旅游经济也从开始的由卖方主导转向了买房主导。
其实归根结底是由于旅游目的地之间激烈的竞争造成的。
怎么样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的商品,满足游客的需求,建立最符合市场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已成为重中之重。
近几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已经进入了发展阶段,也初具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呈现出来良好的势头,尤其是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都显著得到提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其明显的不足,那就是经营方面暴露出薄弱的问题,总结起来就是一流的景区、二流的管理、三流的服务,这就造成了很多景区初建时候人潮汹涌,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却消亡了,出现了昙花一现的局面,正是因为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不明确,竞争力薄弱,旅游目的地锁提供的商品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游客的需求和需要,与市场脱节,无法解决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深层次的矛盾。
《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背景下,旅游行业逐渐崛起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各种旅游目的地纷纷尝试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一个成功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不仅需要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还要在游客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机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形成机理,以期为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因素。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有学者从品牌传播的角度出发,认为旅游目的地品牌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播,如媒体、网络、口碑等。
还有学者从品牌形象的角度出发,认为旅游目的地品牌需要具有独特的形象和特点,以吸引游客的关注。
此外,还有学者关注了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情感因素,认为品牌的形成与游客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
三、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机理(一)品牌定位与规划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形成首先需要明确的品牌定位和规划。
品牌定位是确定旅游目的地在潜在游客心中的位置,包括目的地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等。
规划则是根据品牌定位制定一系列的品牌建设策略和措施,如宣传策略、产品开发策略等。
(二)品牌形象塑造品牌形象是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核心,需要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塑造。
首先,要设计独特的品牌标识和视觉形象,使游客在接触目的地的第一时间就能产生深刻的印象。
其次,要传播目的地的文化、历史和特色,使游客对目的地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归属感。
此外,还需要关注目的地的服务质量、环境卫生等方面,以确保游客的体验质量。
(三)品牌传播与推广品牌传播与推广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关键环节。
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品牌传播,如媒体、网络、社交平台等,扩大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通过与旅行社、航空公司等合作伙伴的联合推广,以及举办各类节庆活动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四)游客体验与反馈游客的体验和反馈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重要依据。
通过了解游客的需求、期望和评价,可以及时调整目的地的产品和服务,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旅游目的地感知对旅游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随着旅游观念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出行前,人们会通过多种渠道对旅游目的地进行调查,其中包括最直观和主要的方式——旅游目的地感知。
旅游目的地感知是指一种关于旅游目的地的观念和认知。
不同的旅游目的地感知会对旅游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旅游目的地感知对旅游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已经成为了学者们广泛探讨的热门话题。
针对这一话题,本篇文章将从旅游目的地的类型、旅游目的地感知的类型以及旅游行为的类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
旅游目的地的类型旅游目的地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地理位置可以分为国内旅游目的地和国外旅游目的地;根据景区规模可以分为大型旅游目的地和小型旅游目的地;根据旅游活动类型可以分为城市旅游目的地和自然旅游目的地等等。
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其旅游目的地感知和对旅游行为的影响也会存在着差异。
国内旅游目的地和国外旅游目的地国内旅游目的地和国外旅游目的地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旅游行为的行程安排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在旅游目的地感知上,对于国外旅游目的地,游客更注重目的地的文化、历史和风景等方面的感知,而对于国内旅游目的地,游客则更注重目的地的消费和娱乐方面的感知。
在旅游行为上,国外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留学和长时间游玩,对于旅游行为的花费非常重视;而国内游客则更注重短途旅游和周末休闲活动,对于旅游行为的花费则相对较小。
这表明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对于旅游目的地感知和旅游行为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大型旅游目的地和小型旅游目的地大型旅游目的地和小型旅游目的地在旅游目的地感知和旅游行为上也有所不同。
在旅游目的地感知上,对于大型旅游目的地,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感知更加偏向于商业和娱乐方面;而对于小型旅游目的地,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感知更加偏向于文化和历史方面。
在旅游行为上,大型旅游目的地通常存在着大量的旅游项目和旅游设施,游客通常会选择地图导航和旅游攻略等方式进行旅游规划和行程安排;而对于小型旅游目的地,游客通常会通过向当地居民了解景点知识和旅游线路信息等方式进行旅游规划。
湎j t菔游职业莩膀莩报第25_篥2期S020S0B目JOURNAL OF HEBEI TOURISM VOCATIONAL COLLEGE VOI.25 NO.2JUNE,2020蒎游目的地品牌个胜与扳游者行污惠向—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吴宪霞,严敏(宿迁学院商学院,江苏宿迁223800)摘要:从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出发,以江苏葙迁作为研究样本,引入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宿迁目的地品牌个性对 旅游者行为意向的作用机理。
鉴于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对感知价值与游客行为意向的影响,江苏宿迁旅游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凸显 旅游品牌中知性、质朴与闲适的个性特征,以促进游客感知价值的提升,从而显著地影响游客行为意向。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感知价值;行为意向;旅游行为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现如今,旅游业俨然已步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在 此背景下,构建独特而鲜明的品牌个性不仅可以差异 化旅游城市的品牌定位,强化旅游者与城市间的情感 联系,而且可以借由品牌个性提升旅游者对目的地的 感知价值,影响旅游者的行为意向,获得旅游者的重 游意愿与积极的口碑宣传,从而实现旅游城市的良性 发展。
而要形成鲜明的品牌个性,目的地方就要了解 旅游者对城市的特定需求,了解旅游城市的哪些品牌 个性得到了旅游者的认可,哪些品牌个性对旅游者的 感知价值影响较大,又有哪些品牌个性显著影响旅游收稿日期:2019-10-11作者简介:吴宪霞(1979-),女,吉林省辉南县人,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为营销管理。
严敏(1981 -),女,河南信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
基金项目:到江苏高校境外研修计划资助,江苏省髙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文化软实力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文化营销战略研究——以宿迁市为例”(2018SJA1913),宿迁学院科研基金重点类项目“加快发展宿迁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对策研究”(2015KY01)。
文章编号:1674-2079 (2020)02_0030-06者的行为意向等等。
《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背景下,旅游产业持续繁荣,各旅游目的地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如何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成为各旅游目的地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形成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内在逻辑和关键因素。
二、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概述旅游目的地品牌,是指一个地方因其独特的文化、自然、历史等因素,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以此吸引游客的关注和访问。
品牌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
三、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机理1. 资源基础: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等是品牌形成的基础。
这些资源具有独特性,能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例如,中国的长城、法国的卢浮宫等,都是因其独特的资源而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形象。
2.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驱动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重要动力。
游客对新鲜、独特、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促使旅游目的地不断优化自身品牌,以满足市场需求。
3. 政府与企业的推动:政府通过政策扶持、宣传推广等方式,可以推动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
企业则通过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
4. 品牌传播:品牌传播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关键环节。
通过广告、宣传、社交媒体等途径,将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传播给潜在游客,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5. 游客体验与口碑:游客的体验和口碑是衡量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的重要标准。
优质的旅游体验和良好的口碑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反之则会损害品牌形象。
四、案例分析以中国某著名旅游城市为例,该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政府和企业通过政策扶持、宣传推广、提供优质服务等手段,不断提升其品牌形象。
同时,通过广告、社交媒体等途径进行品牌传播,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游客的体验和口碑也进一步巩固了该城市的品牌形象。
五、结论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资源基础、市场需求、政府与企业推动、品牌传播以及游客体验与口碑等多个因素。
关于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研究述评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个性一直是旅游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加剧,各个目的地纷纷意识到品牌个性对于吸引游客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性。
目前关于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研究还相对不足,尤其是针对不同类型目的地的个性化品牌策略的探讨较少。
随着消费者对旅游体验和目的地个性化需求的增加,旅游目的地必须积极塑造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和个性特点,以吸引更多游客。
对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以帮助目的地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目标受众、竞争优势和发展方向,进而制定相应的品牌策略和营销手段。
在这一背景下,对于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品牌个性的概念入手,探讨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建立和传播目的地品牌个性的方法。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不同目的地如何通过独特的品牌个性实现市场竞争优势。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可以为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旅游目的地如何通过独特的品牌个性来吸引游客,提升其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
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不仅代表了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形象,还可以成为游客选择目的地的重要考量因素。
通过研究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可以帮助目的地管理者更好地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设计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研究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还可以促进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建立独特而具有吸引力的品牌个性,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
通过品牌建设和传播,可以提升目的地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和形象,吸引更多国外游客前来旅游消费,促进地区间旅游的互动与交流。
研究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目的地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时代,旅游业的繁荣为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带来了巨大活力。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旅游目的地需要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这直接关系到其吸引力和市场份额。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形成机理,探讨其背后的规律和策略。
二、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重要性旅游目的地品牌不仅是地方文化和特色的象征,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一个强大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能够提升目的地的知名度、美誉度,进而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因此,研究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形成机理,对于提升地方旅游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机理1. 资源基础: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基础。
包括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这些资源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是形成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核心要素。
2.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驱动力。
通过对游客需求的深入研究,可以明确品牌定位,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3. 品牌传播:品牌传播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关键环节。
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如媒体宣传、社交媒体、口碑传播等,将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和特色传播给潜在游客。
4. 政府与企业的支持: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以及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都是推动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重要力量。
5. 持续创新:在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品牌的活力和吸引力。
这包括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等方面。
四、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策略1. 明确品牌定位:根据资源基础和市场需求,明确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定位,确定目标市场和目标游客。
2. 强化品牌形象: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强化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3. 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提供符合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4. 创新营销策略:根据市场变化和游客需求,不断创新营销策略,提高品牌的活力和吸引力。
5. 加强政府与企业合作: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形成和发展。
《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旅游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机理的研究,对于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形成机理,分析其内在逻辑和影响因素,以期为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定义与重要性旅游目的地品牌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通过整合地域文化、旅游资源、服务质量等因素,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的标识,用以区分其他旅游目的地,并吸引游客前来游览。
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建设对于提升目的地形象、增强游客信任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机理1. 地域文化因素地域文化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基础。
地域文化包括历史、民俗、风土人情等,这些元素为旅游目的地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通过挖掘和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可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吸引游客前来体验。
2. 旅游资源因素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关键。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活动等,这些资源为旅游目的地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产品。
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可以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品牌。
3. 服务质量因素服务质量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重要保障。
优质的服务可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信任感。
通过提高服务水平,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游客。
4. 营销推广因素营销推广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关键环节。
通过有效的营销策略和手段,可以将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传递给目标市场,提高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营销推广包括广告宣传、公关活动、网络营销等多种形式。
四、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内在逻辑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首先,地域文化和旅游资源为品牌形成提供了基础;其次,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最后,营销推广将品牌形象传递给目标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
《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与消费升级,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品牌效应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愈加重要。
而今的旅游目的地不仅是传统地理上的某一地方,更多的是集成了人文、环境、体验等诸多元素为一体的综合品牌。
因此,理解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机理,对促进目的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形成机制及其背后的动力因素。
二、文献综述关于旅游目的地品牌的研究,已有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普遍认为,一个强大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不仅能够增强游客的吸引力,还能促进目的地的经济和文化建设。
而其品牌的形成过程与地域文化、市场营销、经济实力等紧密相关。
这些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引。
三、品牌形成的基础与前提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形成首先依赖于目的地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这种独特性可能源于其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或民俗风情等。
这些因素是构成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基础资源。
此外,当地政府和旅游机构的支持与投入也是品牌形成的重要前提。
四、品牌形成的动力机制1. 市场营销策略: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是推动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关键动力。
这包括目的地形象的塑造、推广渠道的选择、市场定位的准确性等。
通过科学的营销策略,可以提升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游客体验与口碑:游客的满意体验和良好口碑是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的核心。
目的地的服务质量、文化氛围、游客的互动体验等都会直接影响游客的满意度和口碑传播。
3. 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是旅游目的地品牌的重要支撑。
文化是目的地的灵魂,独特的文化能够吸引游客的注意,加深他们对目的地的印象和认同感。
4. 经济发展与投资:经济的繁荣与持续投资是推动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的物质基础。
只有经济得到发展,才能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保护和旅游服务中,从而提升目的地的整体品牌形象。
五、品牌形成的路径与策略1. 品牌定位与形象塑造:明确的目的地定位和独特的品牌形象是品牌形成的基础。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往往会通过网络搜索各种信息,包括游客的点评、旅游攻略、景点介绍等。
这些信息可以反映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和形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正是以互联网信息为数据来源,通过文本分析方法来揭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
一、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更加容易获取相关信息,同时也促使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变得更加直观和多元化。
藉由网络文本分析,可以有效了解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评价、印象和感知,为各个目的地的形象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二、研究意义1. 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提供参考。
通过分析网络文本,可以了解游客对于目的地的评价和印象,从而为目的地的形象塑造提供有力的参考。
3. 为旅游市场的定位提供参考。
不同的目的地会有不同的卖点和形象特点,通过网络文本分析可以帮助目的地更好地了解自己在市场中的定位。
三、研究内容1. 数据采集。
通过网络爬虫等技术,采集相关的网络文本数据,包括游客的点评、旅游攻略、景点介绍等。
2. 数据预处理。
对采集到的文本数据进行清洗、分词、词性标注等预处理工作,以便于后续的文本分析。
3. 文本分析方法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文本分析方法,包括情感分析、主题模型分析、关键词提取等,从而深入挖掘文本数据中的信息。
4. 形象感知的评价指标构建。
根据网络文本分析的结果,构建目的地形象感知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包括形象正面性、形象知名度、形象特色等。
5. 形象感知差异的比较研究。
对不同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形象感知的差异性和原因。
6. 形象感知与实际情况的关联分析。
对形象感知与旅游目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关联分析,探讨形象感知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实际影响。
四、研究方法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可以采用文本挖掘、情感分析、主题模型分析、关键词提取等多种方法。
基于IPA模型和非结构分析的海滨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以青岛市为例柴寿升;李丽娜;颜荣成【摘要】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作为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在海滨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和营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尝试构建了包括旅游硬环境形象、旅游软环境形象和旅游服务形象3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海滨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体系.以青岛市为例,运用IPA模型和非结构分析法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紧扣海洋旅游主题、不断创新海洋旅游项目、提高旅游软环境吸引力、推进旅游设施建设、强化海洋环境保护等是今后我国海滨城市旅游发展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期刊名称】《经济与管理评论》【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7页(P119-125)【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IPA模型;非结构分析法;青岛市【作者】柴寿升;李丽娜;颜荣成【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0中国拥有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海滨地区在旅游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各省市旅游收入排名前四位的(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都是沿海省份,10个主要沿海省市(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的旅游收入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但与此同时,我国海滨旅游业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海洋旅游产品开发大多停留在低层次、同质化的海水游乐阶段,一些海滨旅游度假区经过短暂的发展热潮之后便迅速陷入停滞甚至衰退阶段等等。
旅游目的地形象作为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了解旅游者对海滨旅游目的地的具体形象感知,对引导海滨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以突破当前的海滨旅游发展瓶颈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尝试在现有成果基础上,构建海滨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因素体系,并以青岛市为例,采用IPA模型和非结构分析法,对海滨城市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以期对我国海滨旅游产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基于推拉理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以浙江乌镇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目的地形象逐渐成为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
本文以浙江乌镇为例,运用推拉理论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研究。
推拉理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游客的旅游动机和目的地选择,从而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和推广提供理论支持。
二、推拉理论概述推拉理论是一种解释人口迁移的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旅游领域。
推力因素指的是原居住地的不利因素,如环境质量下降、就业机会减少等;拉力因素则是指旅游目的地所具备的吸引力因素,如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底蕴等。
在旅游中,推拉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游客的旅游动机和目的地选择,以及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
三、乌镇旅游目的地形象分析1. 乌镇的推力因素乌镇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江南水乡风光。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乌镇也面临着一些推力因素,如城市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的流失等。
这些推力因素促使游客产生探访乌镇、了解其历史文化的愿望。
2. 乌镇的拉力因素乌镇的拉力因素主要包括其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独特的建筑风格等。
这些因素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
同时,乌镇的民俗文化、特色美食等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
四、基于推拉理论的乌镇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1. 游客的旅游动机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游客选择乌镇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动机主要包括:探访历史文化、体验江南水乡风光、享受休闲度假等。
这些动机受到乌镇的拉力因素和推力因素的影响。
2. 乌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乌镇在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上,充分利用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
通过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措施,塑造了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同时,乌镇还加强了与游客的互动和沟通,通过旅游宣传、社交媒体等渠道,提升乌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对乌镇的推拉因素分析和游客的旅游动机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乌镇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得以成功塑造,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有效的营销策略。
《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今天,旅游业的竞争愈发激烈。
一个成功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不仅能够有效吸引游客,还能在众多旅游选项中脱颖而出,为旅游地带来持续的商业价值。
因此,探究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机理,对于提升旅游地竞争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内涵与重要性旅游目的地品牌是指一个地区或景点通过一系列的营销策略和品牌形象塑造,在游客心中形成的独特印象和认知。
它不仅是地区文化和特色的体现,也是地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象征。
一个强大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能够增强游客的信任感,提高地区的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机理1. 资源基础:旅游资源是品牌形成的基础。
一个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都是形成独特品牌的重要因素。
这些资源需要通过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转化为吸引游客的产品和项目。
2. 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关键。
它需要在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确定目标市场和游客群体,从而为品牌塑造提供方向。
3. 品牌传播:品牌传播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重要手段。
通过广告、宣传、公关等手段,将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和特色传播给目标市场和潜在游客。
同时,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4. 游客体验:游客体验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形成的核心。
一个成功的旅游目的地品牌需要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包括景点质量、服务质量、交通便捷性等方面。
只有当游客对目的地的体验感到满意时,才会形成良好的口碑,从而推动品牌的形成和发展。
5. 持续创新:在品牌形成过程中,持续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是资源开发、产品创新还是服务提升,都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游客的需求变化。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品牌的活力和竞争力。
四、案例分析以某著名旅游城市为例,该城市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资源,通过精准的品牌定位和有效的传播手段,形成了独特的旅游目的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