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6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 格式:pdf
- 大小:385.49 KB
- 文档页数:17
器测检阵矩管极二6 9 9 2 s r e t a W概述z硬件简介2996的特点操作原理z方法开发时的考虑zM a s s L y n x 控制器测检A D P 6 9 9 2 s r e t a Wz2996 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指标 波长范围: 190 t o 800 n m 灯: 氘灯 二极管: 512 光谱分辨率: 1.2 n m 流动池:标准配置: 10 m m 池长, 8 u L 体积半制备池: 3 m m 池长, 2.5 u L 体积微径池: 3 m m 池长, 2.5 u L 体积惰性池: 10 m m 池长, 8 u L 体积高压池: 10 m m 池长, 8 u L 体积I E E E -488 接口: 通过M a s s L y n x 软件控制z2996 二极管矩阵检测器的开启过程点灯, 指示灯点亮诊断, 检查校准状态灯点亮,处于准备状态稳定1小时后可用于收集数据2996 P D A 检测器的光路zL a m p o p t i c s (灯光学部件): 将氘光源发出的光聚焦通过分光器到达流池.zB e a m s p l i t t e r a n d r e f e r e n c e d i o d e (分光器和参比二极管): 将一部分光反射到参比二极管,它用于测量氘灯发出的光强度,检测器用此测量值保证灯能量输出是一个常数.zF l o w c e l l a s s e m b l y (流动池): 是流路的一部分,多色光束通过流动池.zS p e c t r o g r a p h i c m i r r o r a n d m a s k (光谱仪面镜和挡板):面镜将穿过流动池的光聚焦到位于光谱仪光学部件入口处的狭缝.面镜挡板确定聚焦于光谱仪面镜上的光束.zA p e r t u r e (狭缝): 控制到达光电二极管的光强度和波长分辨率.狭缝宽度为50 u m .zS h u t t e r a s s e m b l y (快门): 防止采样和校正期间以外的到达光电二极管的光进入.zG r a t i n g (光栅): 将多色光分散成为谱带并将其聚焦到光电二极管矩阵的平面上.zS e c o n d -o r d e r f i l t e r (二次滤波器): 降低二级反射的紫外光(低于350 n m ) 对观察的可见光(高于350 n m )强度的贡献.zP h o t o d i o d e a r r a y (光电二极管矩阵): 线性排列的512个二极管矩阵. 二极管的宽度和间隔提供1.2n m 的单波长分辨率.L a m pS h u t t e r F l o w C e l lS l i tG r a t i n gP h o t o d i o d e A r r a yP h o t o d i o d e A r r a y O p t i c sz每个光电二极管作为一个保留固定量电荷的电容器. z当光撞击光电二极管时它就会放电. 放电量取决于到达光电二极管的光量. z光电二极管于是重新充电,充电所需的电量与在一定的时间间隔(由二极管曝光时间指定)内穿过流动池的光量成正比.z每次进样都进行以下程序: 快门关闭, 阻挡到达光电二极管的光并记录暗电流, 即,没有光到达时光电二极管的能量损失. 打开快门, 核对仅有流动相时光电二极管的光能量并记录参比光谱. 由色谱柱分离出的样品进入流动池,会阻挡一部分到达光电二极管的光.被阻挡的光越多,吸光度越大. 吸光度可由下式计算: A = -l o g [(S n -D n )/(R n -D n )] 其中 S = 分析样品期间得到的信号 D = 暗电流测定期间得到的信号 R = 由参比光谱得到的信号 n = 二极管的数目L a m pS h u t t e r F l o w C e l lS l i tG r a t i n gP h o t o d i o d e A r r a yP h o t o d i o d e A r r a y O p t i c sz 什么是曝光时间?2996 对每个二极管再充电而且一次只读取一个二极管的再充电电流. 读取两个单独二极管的时间间隔就是曝光时间. 2996连续读取全部二极管最少需要11毫秒. 曝光时间的范围是11 到500 毫秒. 下面是一个关于曝光时间怎样起作用的例子,假定曝光时间设定为50 毫秒:对1号二极管再充电并读取再充电电流. 对2号二极管再充电并读取再充电电流. 连续对其余全部二极管再充电并读取再充电电流. 这一序列需要11 毫秒. 检测器要等候39 毫秒(50-11) 然后再对1号二极管再充电并读取再充电电流.L a m pS h u t t e r F l o w C e l lS l i tG r a t i n gP h o t o d i o d e A r r a yP h o t o d i o d e A r r a y O p t i c sz 如何设定曝光时间?仪器方法中的自动曝光参数允许2996根据灯能量、氘光谱、流动相吸光率及所选的波长范围,计算再充电全部二极管所需的最佳曝光时间.曝光时间被调整到氘光谱在230 n m 处的最大值为满刻度量程的85 %. A u t o E x p o s u r e 可确保光电二极管不会由于感光过度而饱和,确保光电二极管在正常的,暗电流放电的范围之上运转.z 曝光时间和采样速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采样速率是报给M a s s L y n x 的每秒数据点的数目. 在采样速率间隔期间读取光电二极管的次数取决于曝光时间. 例如,若曝光时间是25毫秒而采样速率是1个点/秒,则每个数据点的读取次数为: 1000 m s e c /25 m s e c = 40, 这些读取被平均化并被报告为一个数据点.分辨率z色谱分辨率z二极管分辨率z光学分辨率z光谱分辨率z色谱分辨率: 色谱峰分离程度的一种量度.z二极管分辨率: 检测器的波长范围是190 到800 n m 而二极管矩阵中有512个二极管.因此, 610n m 除以512 大约等于1.2 n m /每个二极管.z光学分辨率: 狭缝宽度决定光学分辨率, 996的光学分辨率是1.2 n m . 光学分辨率影响光谱分辨率.z光谱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是指在采集光谱数据时数据点之间的波长间隔(n m ), 2996的光谱分辨率最高是1.2 n m .苯的紫外光谱230.00250.00270.00n mA b s o r b a n cez 分辨率对于苯的紫外光谱的影响上面的光谱是用3.6 n m 的分辨率收集的.下面的光谱是用1.2 n m 的分辨率收集的.注意光谱分辨率的差别, 即, 下面的光谱表现出的精细结构.概述z硬件简介2996的特点操作原理z方法开发时的考虑zM a s s L y n x 控制方法开发要考虑的因素z波长范围190 t o 800 n mz采样速率20, 10, 5, 2, 1, 0.5, 0.25, 0.1, 0.05, 0.017 光谱/秒z分辨率1.2 t o 24.0 n m , 以1.2的倍数增加B e e r ’s 定律A b s o r b a n c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21I d e a lA c t u a lz U V /V i s 检测器的线性, B e e r ’s 定律到达光电二极管的某个波长的光通量与通过流动池的样品浓度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A = εb c , 式中A = 吸光度, ε= 摩尔吸光系数, b = 光路长度及c = 摩尔浓度B e e r ’s 定律仅仅适用于充分平衡的稀溶液.在满足下述几个假设条件下它才成立: 样品的折射率为常数, 入射光为单色光,及没有杂散光到达检测元件. 由于样品浓度的增加, 会破坏B e e r ’s 定律所要求的化学和仪器条件,因而导致偏离线性.B e e r ’s 定律A c t u a l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I d e a lA b s o r b a n c e210B a c k g r o u n d A b s o r b a n c e10z 背景吸收的影响背景吸收降低线性曲线的工作范围.大部分流动相是有吸收的.改变背景吸收的程度取决于流动相的U V 截止波长和用户所选择的监测波长.流动相的吸光度n m 200240280A U0.40.00.81.21.62.0A c e t o n i t r i l eM e t h a n o l 254 n m1 A Un m2002402800.00.40.81.21.62.02.40.1% P h o s p h o r i c A c i d1% A c e t i c A c i d 254 n m1 A Uz 设定波长范围时需重点考虑以下几点H P L C 级的水没有明显的紫外吸收.H P L C 级的溶剂,如甲醇,乙腈有各自的紫外截止波长,即,在某一特殊波长它们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 H P L C 用的缓冲盐也具有紫外截止波长. 最终流动相,例如40% 水和60% 甲醇具有某个截止波长 流动相是否新鲜配制和脱气好坏会产生差异! 对于一个化合物来说,观察到的光谱是该化合物的吸收和流动相的吸收在波长范围内的叠加.在低波长处观察到的吸收可能会超出检测器的范围U V 光谱2A b s o r b a n c eW a v e l e n g t h 190350C o m p o u n d M o b i l e p h a s eO b s e r v e d概述z硬件简介996的特点操作原理z方法开发时的考虑zM a s s L y n x 控制访问I n l e t 编辑器检测器参数(1)P DAz S t a r ta n d E n d W a v e l e n g t h (起止波长): 欲监测的波长范围.z R e s o l u t i o n (分辨率): 设定光谱分辨率. 其范围是1.2 t o 24.0 n m ,以1.2 n m 的倍数递增z S a m p l i n g r a t e (采样速率): 每秒采集的光谱数目.通过下拉滚动框可选0, 0.016666,0.05, 0.1,0.25, 0.5, 1, 2, 5, 10 或20等值.z A u t o E x p o s u r e (自动曝光): 选此项则允许检测器自动设定灯能量和曝光时间.z I n t e r p o l a t e (插入): 选择此对话框以忽略氘灯在656 n m 的发射并插入一个值与相临的二极管构成排列. 仅当选用了A u t o E x p o s u r e 选项时才可应用此项.z E x p o s u r e T i m e (曝光时间):如果想设定不同的曝光时间须确定没有选中A u t o E x p o s u r e 对话框, 输入所需的时间(毫秒).z U s e P u m p S t o p T i m e (使用泵停止时间): 选中此对话框可设定用于L C 的运行时间.z S t o p T i m e (停止时间):如果想指定另外的采样停止时间,需确定没有选中U s e P u m P S t o p T i m e 对话框,输入P D A 停止采集数据的时间(分钟).z F i l t e r R e s p o n s e (滤波器响应): 确定过滤采集数据的响应时间. 范围为0 到3 秒. 缺省值为1.z N o t e :当你想得到M a s s L y n x 中所设定的P D A 采集分辨率,文件的大小将不会改变. M a s s L y n x 将填写n m 分辨率数值.检测器参数(2)模拟输出通道zO u t p u t M o d e (输出方式): 吸光度或比例输出两种zF i l t e r T y p e (滤波器类型): H a m m i n g 或S i n g l e P o l e .zF i l t e r R e s p o n s e (滤波器响应): 范围0 到5,缺省值为0.zW a v e l e n g t h (波长):监测波长用吸光度输出,计数器用比例输出.zR a t i o D e n o m i n a t o r W a v e l e n g t h (比例分母波长): 用于比例输出. 缺省值为254 n m .zO f f s e t (偏置): 范围为-0.1 到1.0 A U ,缺省值为0.0 A U .zB a n d w i d t h (带宽): 范围为1.2 t o 24.0 n m ,缺省值为2.4 n m .zT h r e s h o l d (阈值): 用于R a t i o 输出, 当比例超过此设定值,输出为有效数据.其范围为-0.1 t o 2.0 A U ,缺省值为0.1 A U .Q u e s t i o n s。
Waters 2695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方法1 仪器组成及开机1.1 仪器组成本仪器由Waters 2695 分离单元、2996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242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色谱管理工作站和打印机组成。
2695 分离单元包括四元梯度洗脱的溶剂输送系统,四通道在线真空脱气机(或氦气脱气机),可容纳120 个样品瓶的自动进样系统,柱温箱,内置的柱塞杆密封垫清洗系统,溶剂瓶托盘,液晶显示器,键盘用户界面及软盘驱动器。
1.2 开机依次接通2695 分离单元、检测器、计算机和打印机的电源。
接通2695 分离单元后,约20s 仪器开始自检,约1min 后,显示主屏幕,此时继续各部件的初始化,待主屏幕上方标题区出现“Idle ”时,仪器进入待命状态。
2 溶剂管理系统的准备2.1 流动相脱气确认所有溶剂管路都充满溶剂,按【Menu/Status 】,进入“Status (1 )”屏幕,光标选“Degasser ”,按【Enter 】,显示选项屏幕,光标下移选“Continuous ”,按【Enter 】。
2.2 启动溶剂管理系统2.2.1 干启动,当溶剂的管路是干的或是需要更换溶剂时,在“Status (1 )”屏幕下,按【Direct Function 】,光标选“Dry Prime ”,按【Enter 】,显示“Dry Prime ”屏幕,按欲启动的溶剂管路的屏幕键,如【OpenA 】,光标选“Duration ”,按数字键输入5min ,按【Continue 】,待限定时间结束后,重复操作,使实验所需的各溶剂管路均启动、排气并充满流动相。
2.2.2 湿启动在“Status (1 )”屏幕下,光标选“Compomtion ”中欲使用的流动相,输入10 0%,按【Direct Function 】,光标选“Wet Prime ”,按【Enter 】,显示“Wet Prime ”屏幕,输入7.5Ml/min 和6min ,按【OK 】,待限定时间结束后,对每种流动相重复操作。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光路原理引言: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是一种常用于光电子设备中的光学传感器。
它可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光测量、光学成像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一、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构成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由多个二极管组成,通常是在半导体材料上制成的。
每个二极管都有两个电极,即正极和负极。
当光照射到二极管上时,光子会激发半导体中的电子,使其跃迁到导带中,从而产生一个电流。
这个电流的大小与光的强度成正比。
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当光照射到二极管阵列上时,每个二极管都会产生一个电流。
这些电流通过电路连接在一起,最后输出一个总的电流信号。
根据光照射的位置和强度不同,不同的二极管会产生不同的电流,从而实现对光信号的检测和定位。
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应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光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以用来接收和解析光信号,实现信息的传输和接收。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光测量领域,如光谱分析、光强测量等。
另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还可以应用于光学成像领域,如数字相机、摄像机等设备中。
四、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优势和不足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具有以下优势:1. 快速响应速度: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响应速度非常快,可以实时检测光信号。
2. 高灵敏度: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光的灵敏度很高,可以检测到微弱的光信号。
3. 结构简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4. 可靠性高: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寿命较长,使用寿命可达数万小时。
然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噪声较大:由于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本身存在一定的噪声,会对信号检测造成一定的干扰。
2. 动态范围有限: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动态范围较窄,对于光信号强度的测量范围有限。
总结: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是一种常用的光学传感器,可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光测量、光学成像等领域。
它的工作原理简单,具有快速响应速度和高灵敏度等优势,但也存在噪声较大和动态范围有限等不足之处。
Water 2695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1目的用于规范检验人员正确操作使用Waters 2695 高效液相色谱仪。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使用Waters 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分析的操作管理。
3 职责使用Waters 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验的检验员应对本规程负责,相关项目经理负责监督该操作规程的正确执行。
4仪器组成及原理4.1仪器组成本仪器由Waters 2695 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器(2996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2487紫外检测器、2489紫外检测器、474型荧光检测器)、Empower色谱作站组成。
2695 分离单元包括四元梯度洗脱的溶剂输送系统,四通道在线真空脱气机,可容纳120 个样品瓶的自动进样系统,柱温箱,内置的柱塞杆密封垫清洗系统,溶剂瓶托盘,液晶显示器,键盘用户界面等组成。
4.2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将具一定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液,经色谱柱进行分离,检测器检测分离后的不同组分,数据处理装置记录色谱图或进行数据处理。
5.仪器的操作5.1仪器的准备5.1.1 检查流动相(使用前应首先脱气)、在线清洗溶液(10%甲醇-水溶液seal wash)、进样针清洗溶液(90%甲醇-水溶液injector wash)是否足够。
5.1.2 检查色谱柱的使用是否正确(方向是泵出来进检测器的方向,正常的话是色谱柱上所标示的箭头向上;一般情况下不能将色谱柱反过来用,除非柱子确实无法使用可考虑反方向使用)、连接是否有误,有无漏液,废液瓶的容量是否足够。
5.2开机、自检与仪器预备5.2.1依次开启不间断稳压电源、开启2695 分离单元电源和计算机电源;仪器开始自检(约5~6min),待仪器操作面板上出现“Idle”字样表示自检成功,仪器进入待命状态。
5.2.2按动仪器面板右下方“Menu/Status”键进入操作状态,按动“Direct Function” 功能键,若仪器是首次使用或溶剂的管路充满空气时,先选择Dry Prime,按动OK,对管路进行排空;此时开启仪器下方purge阀,用专用注射器手工抽出管路内部的空气。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原理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是一种常用于微波和毫米波领域的探测器,其原理基于二极管的非线性响应特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结构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由多个二极管排列组成,通常分为两个部分:天线和检测器。
天线用于接收微波和毫米波信号,并将其输送到检测器部分进行检测。
检测器部分由多个二极管组成,这些二极管在正向工作时呈现非线性响应,可以实现微弱信号的检测。
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当微波或毫米波信号通过天线进入检测器部分时,二极管将开始工作。
在正向偏置下,二极管呈现非线性响应,即二极管的电导率随着偏置电压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因此,当微波信号通过二极管时,其电压将被放大,并且经过多个二极管的放大,增加到一个能够被测量的电平。
在这一过程中,因为每个二极管的非线性响应都会产生二次和三次谐波,因此检测器的输出将包含多个谐波分量。
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应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是微波和毫米波领域中常用的检测器类型,其应用广泛。
例如,在雷达系统中,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以用于接收雷达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模拟信号。
在地质勘探和天文学领域中,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以用于探测微弱的电磁波信号。
此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还可以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接收机,其中它可以用于检测并解码无线电信号。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也可以用于无线电、电视广播和卫星通信等领域。
总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微波和毫米波探测器类型,它的原理简单而有效,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三萜皂苷三萜皂苷主要分布在植物界的石竹科、桔梗科、五加科、豆科中。
桔梗、南沙参、党参、人参、三七、瞿麦、甘草、远志、紫菀、地榆等许多中草药都含有此类皂苷。
不同的中草药其三萜皂苷的皂苷元或活性成分不同,比如人参皂苷的皂苷元为人参皂苷Rg1、Re 和Rb[9];女贞子中三萜皂苷的皂苷元为齐墩果酸[10]。
三萜皂苷的定量测定方法主要有比色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
1.1 比色法比色法的原理是:三萜皂苷分子中缺少发色团和助色基,需要某种试剂与其反应形成发色基团后显色,在某个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再根据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的浓度,从而计算出样品中总皂苷的含量。
常见的显色剂有香草醛-冰醋酸溶液和高氯酸体系或浓硫酸。
比如徐睿庸等人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青钱柳叶中总三萜皂苷的含量,所采用的显色剂就是0.3mL的50g/L 香草醛一冰醋酸与0.6mL 的高氯酸。
在显色剂与样品中的三萜皂苷反应后,80℃水浴10min,在波长550nm 处测定青钱柳叶中总三萜皂苷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含量。
其化学反应原理是:强酸使羟基脱水而使其双键数目增加,又经双键位移后与显色剂缩合等反应形成共轭结构,最后在酸作用下形成碳正离子盐而显色[11]。
而杨文志等人则认为显色机理是因为皂苷元中C3 和C12上的羟基与香草醛上的醛基发生反应,形成缩醛,成为新的共轭体系而显色[12]。
孔燕君则采用浓硫酸作为显色剂,分别测定了人参、三七和男壮胶囊中三萜皂苷的含量。
他认为人参皂苷分子上的糖基能被浓硫酸氧化脱水成糠醛衍生物,在60℃水浴2h 后在322nm 处有紫外吸收,测其吸光度,进而计算出人参、三七和男壮胶囊中的三萜皂苷含量[13] [14]。
1.2 薄层扫描法傅强等人依据五加科植物人参三萜皂苷中人参皂苷Rg1 在薄层板上分离效果较好和荧光分光光度法高灵敏度的特点,建立了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中人参皂苷Rg1 薄层色谱法。
Waters Alliance高效液相色谱系统操作规程1 仪器组成及开机1.1 仪器组成本系统由Waters 2695分离单元,Waters 2996二极管阵列检测器,Waters Empower 色谱工作站和打印机组成。
各部件均备有电源插头。
1.2 开机使用时,依次接通2695分离单元、检测器、打印机和计算机的电源。
2 配置2.1 2690分离单元包括四元梯度洗脱的溶剂输送系统,四通道在线真空脱其机,可容纳120个样品瓶的自动进样系统,柱温箱,内置的住塞杆密封垫清洗系统,溶剂瓶托盘,液晶显示器,键盘用户界面及软盘驱动器。
2.2 打开电源开关,接通2695分离单元,约20秒,仪器开始自检,约1分钟后,显示主屏幕,此时继续各部件的初始化,待主屏幕上方标题区显示时,仪器进入待命状态。
2.3 溶剂管理的准备(下述的内容为操作面板键,为屏幕键)2.3.1 流动相脱气按Menu/Status,进入“Status(1)”屏幕,游标选“Degasser”,按Enter,显示选项屏幕,游标下移选“on”,按Enter。
2.3.2 启动溶剂管理系统2.3.2.1 干启动在“Status(1)”屏幕下,按Direct Function,游标选“Dry Prime”,按Enter,显示“Dry Prime”屏幕,按欲启动的溶剂管路的屏幕键,如Open A,游标选“Duration”,按数字键输入5分钟,按continue,待限定时间结束后,重复操作,使实验所需的各溶剂管路均启动、排气并冲满流动相。
2.3.2.2 湿启动在“Status(1)”屏幕下,游标选“composition”中欲使用的流动相,输入100%,按“Direct Function”,游标选“Wet Prime”,按Enter,显示“Wet Prime”屏幕,输入7.5毫升/分和6分钟,按OK,待限定时间结束后,对每种流动相重复操作。
2.3.2.3 平衡真空脱气机在“Status(1)”屏幕下,游标选“composition”,输入流动相的组成,按Enter,再用游标选“Degasser”中的“Normal”,按Enter,按Direct Function,游标选“Wet Prime”,输入0.000毫升/分和10分种,按OK。
一种抗真菌抗生素的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摘要:从海南五指山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一株放线菌,编号为WS-23883,其发酵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对其产物进行提取精制及制备液相纯化,获得了纯度达90%以上的化合物。生测表明,在20 μg/mL浓度下该抗生素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达100%。根据活性产物紫外吸收光谱,可判断其为一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质谱分析表明,活性化合物分子质量约667 u,据此判断其为一四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关键词:多烯大环内酯;抗生素;化合物;纯化;鉴定Isolation, Purification and Preliminary Identification of A Kind of Antibiotic with High Antifungal ActivityAbstract: One actinomyces strain WS-23883 was isolated from soil sample collected in Wuzhishan Mountain area, Hainan province. The extraction of the fermentation broth was bioassayed with some plant disease pathogens; and it exhibited high antifungal activity. The compound with purity above 90% was obtained through macroporus resin column absorbtion method and preparative HPLC. The bioassay showed that the inhitition ratio was 100% at the concentrition of 20 μg/mL. The UV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mass spectrum showed that the compound was atetraene macrolide antibiotic.Key words: polyene macrolide; antibiotic; compound; purif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从海南五指山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一株放线菌,其发酵提取物对多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及某些腐生真菌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采用常规方法对该菌的发酵产物进行了提取精制,得到了纯度在90%以上的样品,从目标产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可判断其为一多烯类抗生素。HPLC-MS检测表明,活性产物分子离子峰为667,可以确定其分子质量约为667 u,综合分析后确定其为一四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材料与方法1.1菌株1.1.1抗生素产生菌编号为WS-23883,从海南五指山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得到,由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保存。1.1.2生测指示菌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小麦颖枯病菌(Septoria nodorum)、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毛霉(Mucor sp.)均为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保存。1.2培养基1.2.1种子培养基葡萄糖-酵母粉-麦芽提取物培养基。采用带挡板的500 mL三角瓶,装量100 mL。1.2.2抗生素发酵培养基甘露醇-豆胨液体培养基。采用带挡板的500 mL三角瓶,装量100 mL。1.2.3生测培养基采用PDA培养基。用管碟法生测时,下层琼脂质量分数为1.5%,上层琼脂质量分数为1.0%。用96孔板进行生测时,琼脂质量分数为0.8%。1.3主要仪器设备B?譈CHI ROTA V APOR R-200型旋转蒸发仪,瑞士生产;分析型液相色谱仪:Waters 2690采用2996二极管阵列式检测器;制备型液相色谱仪:Waters 2525泵,2767自动收集系统,2996二极管阵列式检测器;液质联用分析仪:Waters 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Waters 996二极管阵列式检测器,Masslynx V4.0色谱工作站,美国Micromass Quattro micro?誖四极杆质谱仪,电喷雾离子源(ESI),Masslynx V4.1液质联用分析软件。1.4主要试剂色谱纯级甲醇、乙腈均为天津基准试剂有限公司生产;分析纯乙醇,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大孔吸附树脂D3520,南开大学化工厂生产;液质联用氮气,购自武汉市汉阳钢厂,纯度为99.999%。1.5色谱条件1.5.1分析条件采用美国Sunfire C18柱,流动相为水和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5.2制备条件制备柱采用美国Sunfire OBD C18柱,250 mm×19 mm,粒径为10 μm;柱温为室温;流动相为水和乙腈,进样量为3 000 μL;流速为27 mL/min;检测条件:二极管阵列,全波长扫描。1.5.3质谱检测条件电喷雾电离(ESI),毛细管电压为3.5 kV,锥孔电压为45 V,离子源温度为100 ℃,干燥气温度为300 ℃,脱溶剂气体流速500 L/h,锥孔气体流速为50 L/h。1.6主要方法1.6.1抗生素发酵取低温(-20 ℃以下)保藏的WS-23883甘油管1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用吸管取 1 mL甘油-菌丝悬浮物转入种子培养基中,在旋转式摇瓶机上28 ℃、140 r/min培养4 d后转入发酵培养基中,接种量为10%(V/V),相同条件下培养5 d后结束发酵。1.6.2发酵液处理将发酵液用稀盐酸调pH值至5.0后,5 000 r/min离心10 min,将菌丝体和上清液分开。1.6.3上清液过柱及洗脱将经预处理的大孔吸附树脂装入50 mm×1 000 mm四氟砂芯玻璃柱中,将上清液以10倍柱料体积,按BV=0.5~1.0的流速过柱,再以4倍于柱料体积的纯净水洗涤,用2倍于柱料体积的75%(V/V)乙醇洗脱,每200 mL收集1份。1.6.4菌丝体萃取称取菌丝体质量(湿体),加入2倍体积的75%(V/V)乙醇,充分搅匀后,转入带挡板的500 mL三角瓶中,每瓶装量200 mL,置摇床上180 r/min振荡萃取1 h,然后于5 000 r/min离心10 min,倒出上清。菌丝残渣用同样的方法再萃取1次。合并2次萃取液,置旋转蒸发仪上在50 ℃、160 r/min,7 kPa压力下浓缩至原体积的1/5,置4 ℃静置过夜析出结晶。1.6.5样品干燥将上述结晶物离心,再以纯水洗涤,再次离心以去掉可溶性杂质。将沉淀物用纯水悬浮,转入不锈钢冻干盒中,冰冻干燥,即得奶黄色疏松粉末。过柱后的洗脱液旋转蒸发除去乙醇后冰冻干燥。1.6.6样品活性测定称取1 mg样品,加入纯水,溶解后制得1 000 μg/mL溶液。以毛霉为指示菌,用管碟法测定样品活性。1.6.7样品分析称取上述样品1 mg,加入1 mL甲醇溶解,10 000 r/min离心5 min,再以Mill ipore 0.5 μm膜过滤,HPLC分析,进样量3 μL。2结果与分析2.1提取物活性测定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WS-23883的提取物对5种真菌菌丝的抑制率均达到100%,表明其有很强的抗真菌作用。2.2精制样品分析生测及HPLC分析(图1)表明,样品中主要活性物质保留时间为14.02 min,杂质峰很小,用面积积分法算出样品纯度在90%以上。从样品紫外吸收光谱(图2)来看,呈典型的指状吸收峰,最大吸收波长为291、304、319 nm,以304 nm吸收最强。根据文献资料[1,2],该化合物应属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2.3样品HPLC-MS分析从质谱图(图3)可以看出,在正离子和负离子质谱中各有一个较强的峰,分别为668.0和666.3,因而对应的分子离子峰为667,从而确定该活性化合物分子质量为667 u。查已知多烯类抗生素数据可知,与该化合物最相近的是匹马菌素(Pimiricin)[3,4],其分子质量为665.7 u。两者质量数相差1个单位,是仪器误差还是二者非同一物质,尚待进一步分析。3小结与讨论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具有多个共轭双键的抗生素,其紫外吸收呈指状,特征非常明显,因而根据紫外吸收光谱很容易判断。根据共轭双键的数目,多烯类抗生素可分为三烯、四烯、五烯、六烯、七烯等5类。由于共轭双键的向红效应,其最大吸收波长会随着双键数目的增加而增加,根据最大吸收波长即可判断此类抗生素的归属[2]。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常具有很强的抗真菌活性,且抗真菌谱广,对丝状真菌、酵母等均有活性。其最大弱点是对紫外光很敏感,因而多用在医疗方面,如制霉菌素(四烯)、两性霉素B(七烯)常用于抗真菌感染,纳他霉素[4](四烯)可用于医药及食品添加剂,等等。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也有用于防治农作物病害的例子,如菲律宾菌素[3](五烯)可用于防治农作物曲霉、青霉病,梧宁霉素(四霉素,四烯)可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5]、苹果腐烂病[6]等。很多农作物真菌病害如萝卜、白菜根肿病,棉花黄萎病,西瓜枯萎病等是通过土壤传播的,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土壤中使用可大大削弱紫外线的作用,因而有可能用于作物土传性真菌病害的防治。参考文献:[1] MURA S. Macrolide antibiotics [J]. Chemistry and Biology,1970(8):139-150.[2] 顾觉奋.分离纯化工艺原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301-306.[3] 张志平,姚天爵.抗生素与微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62.[4] 梁景乐. 纳他霉素高产菌株空间育种、工艺优化及工业放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5] 韩润亭,张金花,任金平,等.生物农药梧宁霉素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112-113.[6] 董德鑫,邢歧,李文珍,等.梧宁霉素发酵液防治苹果腐烂病试验[J].中国果树,1990(2):34-35.。
PTA总有机酸的测定方法国标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草酸、苯乙酸、阿魏酸甲酸、乙酸、丙酸、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草酸、仪器与设备waters2695Alliance SeparationsModule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2996 PhatadiodeArray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eracus离心机;HORIBApH计。
色谱分析(1)混标配置。
分别准确称取适量上述10种有机酸并用超纯水溶解或稀释,以孔径0.45 u m的微孔滤膜过滤,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定容,配制浓度为100mg/L的储备液,保存于4℃冰箱中。
(2)标准曲线绘制。
有机酸标准液的配置:根据紫外吸收灵敏度,将草酸、酒石酸、苹果酸、甲酸、丙二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丙酸按照0.2∶2.5∶5:5 ∶5∶2.5∶5:5 ∶5 :5的比例配制混标,逐级稀释,配制成A、B、C、D、E五个浓度级别的标准溶液,以绘制标准曲线。
其中A级别标准溶液浓度为0.2;2.5,5,5,5,2.5,5,5,5,5(u g/mL);B、C、D分别为上一个级别浓度的5倍稀释,E级为D级的2倍稀释。
并将这10中有机酸编号为:OA01—OA10。
3)色谱条件。
反相C18柱CAPCelIPAKC18MG 4.6mm×250mm,5um,pH范围:2~10,流动相:0. 1%H3PO4的去离子水和乙腈(V/V)98∶2;检测器波长:210nm;流速:1mL/min;进样量:20u;l柱温:35°℃;(4)流动相配置。
取1mLH3PO4用超纯水稀释至1000mL,经孔径为0.45 u m的微孔滤膜过滤,超声脱气后备用。
乙腈(色谱纯)超声脱气备用。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简介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iode array detctor,DAD)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光学多通道检测器。
在晶体硅上紧密排列一系列光电二极管,每一个二极管相当于一个单色器的出口狭缝,二极管越多分辨率越高,一般是一个二极管对应接受光谱上一个纳米谱带宽的单色光。
工作原理
复色光通过样品池被组分选择性吸收后再进入单色器,照射在二极管阵列装置上,使每个纳米波长的光强度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强度,即获得组分的吸收光谱,从而获得特定组分的结构信息,有助于未知组分或复杂组分的结构确定。
许多色谱工作站可将两张图谱绘在一张三维坐标图上而获得三维光谱一色谱图,也可进行峰纯度检查。
以峰纯度数值说明某个色谱峰的纯度,数值越高,色谱峰为单峰的可能性越大;数值越低,色谱峰为重叠峰的可能性越大,用于指导色谱分离条件的摸索。
随着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将色谱信息和相对应的光谱信息相结合,按一定的数学模型处理,能解决重叠峰的识别和定量难题。
但DAD检测器的灵敏度比通常的UA检测器约低一个数量级。
所以单纯用于含量测定或杂质检查时,还是采用UA检测器为好。
主要优点
1、灵敏度高
2、噪音低
3、线性范围宽
4、对流速和温度的波动不灵敏,适用于梯度洗脱及制备色谱
缺点
1、只能检测有紫外吸收的物质
2、流动相的选择有一定限制,流动相的截止波长必须小于检测波长
适用范围
大多数有紫外吸收的化合物。
Waters 2695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方法1 仪器组成及开机1.1 仪器组成本仪器由Waters 2695 分离单元、2996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242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色谱管理工作站和打印机组成。
2695 分离单元包括四元梯度洗脱的溶剂输送系统,四通道在线真空脱气机(或氦气脱气机),可容纳120 个样品瓶的自动进样系统,柱温箱,内置的柱塞杆密封垫清洗系统,溶剂瓶托盘,液晶显示器,键盘用户界面及软盘驱动器。
1.2 开机依次接通2695 分离单元、检测器、计算机和打印机的电源。
接通 2695 分离单元后,约 20s 仪器开始自检,约 1min 后,显示主屏幕,此时继续各部件的初始化,待主屏幕上方标题区出现“ Idle ”时,仪器进入待命状态。
2 溶剂管理系统的准备2.1 流动相脱气确认所有溶剂管路都充满溶剂,按【 Menu/Status 】,进入“ Status ( 1 )”屏幕,光标选“ Degasser ”,按【 Enter 】,显示选项屏幕,光标下移选“ Continuous ”,按【 Enter 】。
2.2 启动溶剂管理系统2.2.1 干启动当溶剂的管路是干的或是需要更换溶剂时,在“ Status ( 1)”屏幕下,按【 Direct Function 】,光标选“ Dry Prime ”,按【 Enter 】,显示“ Dry Prime ”屏幕,按欲启动的溶剂管路的屏幕键,如【OpenA 】,光标选“ Duration ”,按数字键输入5min ,按【Continue 】,待限定时间结束后,重复操作,使实验所需的各溶剂管路均启动、排气并充满流动相。
2.2.2 湿启动在“ Status ( 1 )”屏幕下,光标选“ Compomtion ”中欲使用的流动相,输入10 0%,按【Direct Function 】,光标选“ Wet Prime ”,按【Enter 】,显示“ Wet Prime ”屏幕,输入7.5Ml/min 和6min ,按【 OK 】,待限定时间结束后,对每种流动相重复操作。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工作原理(一)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工作原理•简介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是一种常用于光学领域的传感器,通过将多个光电二极管组成阵列,可以实现对光强的高速、高精度采集和检测。
本文将从浅入深地介绍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工作原理。
•光电二极管基本原理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其基本原理是光生电压效应。
当光线照射到光电二极管的PN结上时,光子激发了半导体中的电子,使其跃迁到导带,从而产生一个电流。
该电流与光线的强度成正比。
•光电二极管阵列结构光电二极管阵列由多个光电二极管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组成。
每个光电二极管都有一个独立的接收电路,可以单独采集和处理光信号。
光电二极管阵列的结构使其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对光信号进行高效检测。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工作原理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工作原理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得到与原始光信号相对应的电信号。
1.光信号进入光电二极管阵列后,被各个光电二极管接收;2.每个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转化为对应的电流;3.通过电流放大器对电流进行放大;4.经过滤波电路去除噪声,得到干净的电信号;5.数字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6.数字信号经过处理后,可以进行存储、显示等操作。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优势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具有以下优势:–高速采样:光电二极管阵列可以同时采集多个光信号,大大提高了采样速度。
–高精度测量:光电二极管阵列可以进行高精度的光强测量,对于光照强度的变化可以进行准确的监测和记录。
–多路信号处理:每个光电二极管都可以独立地接收和处理光信号,可以实现多路信号的处理和控制。
•应用领域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光通信: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用于接收和解调光通信中的光信号。
–光谱分析: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以实现对物质的光谱分析,广泛用于化学、生物等领域。
–医学影像: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以用于医学影像中的光信号采集和检测。
ZQ使⽤--waters液质联⽤仪的使⽤.开机步骤1. 分别打开质谱、液相⾊谱和计算机电源,此时质谱主机内置的CPU会通过⽹线与计算机主机建⽴通讯联系,这个时间⼤约需要1⾄2分钟。
2. 等液相⾊谱通过⾃检后,进⼊Idle状态,依照液相⾊谱操作程序,依次进⾏操作。
(具体根据液相⾊谱不同型号来执⾏,下⾯以2695为例)。
a. 打开脱⽓机 (Degasser On)。
b. 湿灌注(Wet Prime)。
c. Purge Injector。
d. 平衡⾊谱柱。
3. 双击桌⾯上的 MassLynx4.0图标进⼊质谱软件。
注:如果进⼊Masslynx软件时出现提⽰:“The embedded system is not responding, The system will run in standalone mode”,则说明质谱内置的CPU(EPC)与电脑主机的通讯联系还未建⽴,此时⽆法控制质谱,请稍等后再进⼊软件,如果打开软件仅为处理数据则没有关系(质谱主机电源未开时进⼊软件也会有同样提⽰)。
4. 检查机械泵的油的状态(每星期),如果发现浑浊、缺油等状况,或者已经累积运⾏超过3000⼩时,请及时更换机械泵油。
5. 点击质谱调谐图标(MS Tune)进⼊质谱调谐窗⼝。
6. 选择菜单“Options – Pump”,这时机械泵将开始⼯作,同时分⼦涡轮泵会开始抽真空。
⼏分钟后,ZQ就会达到真空要求,ZQ前⾯板右上⾓的状态灯“Vacuum”将变绿。
7. 点击真空状态图标,检查真空规的状态,以确认真空达到要求。
8. 确认氮⽓⽓源输出已经打开,⽓体输出压⼒为90 psi。
9. 设置源温度(Source Temp)到⽬标温度。
质谱调谐窗⼝各项参数设定电喷雾电离源(ESI)1. 在质谱调谐窗⼝选定要使⽤的离⼦模式。
2. 点击进⼊下⾯Source界⾯,设定Source界⾯⾥的各项参数。
Capillary(KV) 加在ESI源内⽑细管上的⾼压,正离⼦模式⼀般是在2.5-3.75KV 之间优化,负离⼦模式⼀般是在2.0-3.0KV之间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