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种常用花类生药的花粉粒的显微鉴别
- 格式:docx
- 大小:11.17 KB
- 文档页数:4
常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别主要特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特征锁阳:草酸钙结晶成片存在于灰绿色的中果皮碎片中,结晶长方形、长条形或呈骨状,长9,22μm,直径2,4μm。
肉苁蓉:叶表皮细胞壁深波状弯曲。
地黄: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
补骨脂:种皮栅状细胞淡棕色或红棕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稍厚,胞腔含红棕色物。
菟丝子:种皮栅状细胞2列,内列较外列长,有光辉带。
五味子:种皮表皮石细胞淡黄棕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较厚,孔沟细密,胞腔含暗棕色物。
山药: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长80,240μm,直径2,8μm。
肉桂:石细胞类圆形或类长方形,壁一面菲薄。
车前子:种皮下皮细胞表面观狭长,壁稍波状,以数个细胞为一组,略作镶嵌状排列。
续断:草酸钙簇晶直径约至45μm,存在于淡黄棕色皱缩的薄壁细胞中,常数个排列成行。
覆盆子:非腺毛单细胞,壁厚,木化,脱落后残迹似石细胞状。
荆芥:外果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壁黏液化,胞腔含棕色物。
羌活:油管含淡黄色棕色或黄棕色条状分泌物,直径8,25μm。
枳壳: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
茯苓: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
甘草: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当归: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
白术: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
陈皮:草酸钙方晶成束存在于薄壁组织中。
白芍:草酸钙簇晶直径18,32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含有数个簇晶,T字形毛弯曲,柄2,4细胞。
艾叶:T字形毛弯曲,柄2,4细胞。
王不留行:种皮表皮细胞红棕色或黄棕色,表面观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50,120μm,垂周壁增厚,星角状深波状弯曲。
漏芦:石细胞类斜方形或多角形,一端稍尖,壁较厚,纹孔稀疏。
路路通:果皮石细胞类方形、梭形、不规则形或分枝状,直径53,398μm,壁极厚,孔沟分枝状。
花类中药显微鉴别要点1.花粉粒——形态、表面纹饰等。
(重点!!!)花粉粒是花类中药显微鉴别的标志性特征之一2.花粉囊内壁细胞——增厚纹理3.花冠顶端表面细胞——形态、增厚纹理。
4.毛茸——形态、组成细胞数、表面纹理。
5.分泌组织——腺毛、腺鳞等形态、细胞数。
松花粉和蒲黄的比较鉴别辛夷:(1)毛笔头状(2)梗具类白至红棕色点状皮孔(3)密被灰白,灰绿,淡黄色或淡黄绿色,有光泽长茸毛(4)花被3基数,数轮排列(5)雄蕊与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6)气香,味辛、凉而稍苦槐花:(1)萼钟形,黄绿色,5浅裂(2)瓣5,黄或黄白色。
一片较大,端微凹(3)雄蕊10,3枚连合(4)味微苦槐米:(1)卵圆或椭圆(2)萼下部具数条纵纹,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花瓣(3)质脆丁香药材商品及来源公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
母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成熟果实。
白丁香——文鸟科动物麻雀的粪便(化积消翳)桂丁香——樟科植物肉桂幼嫩果实(温中散寒)苦丁香——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果蒂(泻水祛痰)【性状鉴别】1.丁香:(1)花蕾近球形,萼筒类圆柱形而略扁(2)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具颗粒状突出,刻划显油痕(3)萼四裂,裂片肥厚三角形(4)瓣四片,膜质,淡棕色,覆瓦状排列(5)如水萼管垂直下沉(6)香气浓郁,味辛辣,微麻舌2.丁香显微:(1)皮层外侧油室2~3环;内侧数十个外韧型维管束成环(2)通气组织(气室)(3)中轴柱散有多数细小维管束及簇晶3.丁香粉末:(1)纤维梭形,单个,壁厚(2)油室碎片众多(3)花粉粒极面观三角形,角端各具一萌发孔(4)簇晶小,多,排列成行菊花药材的商品规格及其产地亳菊——主产安徽亳县、涡阳、太和等地贡菊——主产安徽歙县滁菊——主产安徽滁县杭菊——主产浙江省桐乡怀菊——主产河南省川菊——主产四川省【性状鉴别】——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
——花序基部有总苞片3~4层,呈半球形,淡棕色或灰绿色。
——外侧为数层舌状花,呈扁平花瓣状,黄白色或白色微带紫色。
花类中药药用部位为完整的花、花序或花的某一部分,这类中药称花类中药。
完整的花有的是已开放的,如洋金花、红花;有的是尚未开放的花蕾,如丁香、金银花。
药用花序亦有的是采收未开放的,如款冬花;有的要采收已开放的,如菊花、旋覆花。
而夏枯草实际上采收的是带花的果穗。
药用仅为花的某一部分,如西红花系柱头,莲须系雄蕊,玉米须系花柱,松花粉、蒲黄等则为花粉粒等。
花类中药的鉴定一、性状鉴定二、显微鉴定花类中药的显微鉴别除花梗和膨大花托制作横切片外,一般多作表面制片和粉末观察。
(一)苞片和萼片与叶片构造相类似,通常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故鉴定时以观察表面观为主。
(二)花瓣花瓣构造变异较大,上表皮细胞常呈乳头状或毛茸状突起,无气孔;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常呈波状弯曲,有时有毛茸及少数气孔存在。
相当于叶肉的部分,由数层排列疏松的大型薄壁细胞组成,有时可见分泌组织及其贮藏物质,如丁香有油室,红花有管状分泌细胞,内贮红棕色物质。
(三)雄蕊雄蕊包括花丝和花药两部分。
花粉粒的形状、大小、外表纹理,萌发孔的类型、数目等常因植物品种不同而异,在花类中药有重要鉴定意义。
如金银花、洋金花、红花的花粉粒形状为圆球形,丁香的花粉粒形状类三角形等。
表面有的光滑如西红花、槐米;有的有刺状突起如红花、金银花;或有放射状纹理如洋金花,网状纹理如蒲黄等。
(四)雌蕊包括子房、花柱和柱头。
柱头表皮细胞常呈乳头状突起,如红花;或者分化成毛茸状,如西红花;也有不作毛茸状突起,如洋金花。
(五)花梗和花托有些花类中药常带有部分花梗和花托。
横切面构造与茎相似,注意表皮、皮层、内皮层、维管束及髓部是否明显,有无厚壁组织、分泌组织存在,有无结晶、淀粉粒等细胞内含物。
花类常用中药辛夷【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
【化学成分】望春花①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α-及β-蒎烯、1,8-桉叶素、樟脑等。
②木脂素类成分,如木兰脂素等。
③生物碱。
玉兰①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α-及β-蒎烯、香烩烯、1,8-桉叶素等。
28种花类药材粉末显微检索表摘要本文以28种花类药材粉末显微检索表为主题,从分类、特征、应用等多个方面对这些药材进行详细探讨。
通过显微观察和检索表的研究,为药材鉴定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引言花类药材一直是中医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对于不同花类药材的鉴别和检验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因此,建立一套全面而科学的花类药材粉末显微检索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28种常见的花类药材进行粉末显微检索表的编写与探讨。
一、什么是花类药材粉末显微检索表?花类药材粉末显微检索表是一种通过显微观察和判断花类药材粉末特征来进行鉴别和归类的工具。
该检索表基于花类药材的显微形态特征,通过观察花朵的花瓣、花蕊、花粉等部分的结构、形态等不同特征,并将其归类和描述,从而实现各个花类药材的准确鉴定。
二、28种花类药材的分类和特征根据花朵的形态、结构和特征,28种花类药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属木香科的花类药材•药材名称:白花蛇舌草•特征:花朵小,花瓣呈白色,花蕊长而细长2. 属桑科的花类药材•药材名称:桑枝•特征:花朵呈球状,花瓣局部着生3. 属菊科的花类药材•药材名称:菊花•特征:花朵大,盘状花序,花瓣黄色……三、花类药材的应用价值花类药材具有丰富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药用价值花类药材常用于中药配方中,具有清热、解毒、消肿、镇静、促进血液循环等功能。
例如,菊花可以用于降低血压、镇定神经,玫瑰花可以用于调节血气、活血化瘀。
2. 食用价值部分花类药材也可以作为食材使用,具有美容养颜、促进消化道功能等作用。
例如,洛神花可以用于泡制花茶,具有降火、消炎的功效。
……结论通过对28种花类药材粉末显微检索表的编写与探讨,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些花类药材的分类、特征和应用价值。
花类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美容有着重要的影响。
将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利用这些花类药材,发掘更多的药效和应用方向。
十四种常用花类生药的花粉粒的显微鉴别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十四种常用花类生药的花粉粒的显微鉴别摘要:目的:利用花粉粒的特征来鉴别不同品种的花类生药材。
方法:采用永久玻片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显微分析图像技术观察花类生药的花粉粒的大小、形状、萌发孔、色泽。
结果:花粉粒的鉴别专属性强,对于花类含花粉粒的生药易检出,也是一种简单、准确、快速的检出方法。
结论:花粉粒因花类生药种类的不同,其大小、形状、萌发孔、色泽也有显着差异。
花粉在中成药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易受酸、碱的破坏,还抗生物分解,因此稳定且专属性强【1】,是花类中药显微鉴别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不同科、种、属的花类生药的花粉粒形状、大小、萌发孔情况、色泽差异显着。
以往研究报道多以墨线图对生药的显微特征进行描述,为克服描绘墨线图时引入的人为误差,本实验特将现代数码成像技术和传统的显微鉴定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光学显微镜及显微分析图像技术对十四种花类生药进花粉粒鉴别,并采用真实而直观的彩色数码照片来反映花类生药花粉粒的显微鉴别特征。
1 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光学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药勺。
实验试剂无水乙醇、二甲苯、甘油、中性树脂。
实验材料丁香、金银花、洋金花、红花、槐花、菊花、西红花、蒲黄、松花粉、野菊花、凌霄、款冬花、密蒙花、芫花,均购于同仁堂药店,经鉴定为正品。
2 实验方法粉末的制备先将购得的丁香、金银花、洋金花、红花、槐花、菊花、西红花、蒲黄、松花粉、野菊花、凌霄、款冬花、密蒙花、芫花、蒲公英依次分别放置打粉机,打粉1~2 min,打多次,至粉末细至1cm以下,得到的粉末装于玻璃瓶,分别贴好标签。
永久玻片的制作分别将丁香、金银花、洋金花、红花、槐花、菊花、西红花、辛夷、蒲黄、松花粉、野菊花、凌霄、款冬花、密蒙花、芫花粉末一小勺药匙置于滤纸,滴加2滴无水乙醇,浸没粉末,等待至微干。
再滴加2滴二甲苯溶液,浸没粉末,等待至干。
你认得它们么?花(Flos)是一种适应于繁殖、节间极短、没有顶芽和腋芽的变态枝条。
花类中药包括:(1)完整的花:已开放如洋金花、红花;未开放如丁香、金银花。
(2)花序:已开放如菊花、旋覆花;未开放如款冬花。
(3)带花的果穗:夏枯草。
(4)花的某一部分:柱头:西红花雄蕊:莲须花柱:玉米须花粉粒:松花粉、蒲黄一、性状鉴别首先应先注意其花是单花,花序还是花的一部分等药用部位。
单花要注意一般特征,包括整齐或不整齐、完全或不完全、单性花还是两性花、离瓣花还是合瓣花等;特别注意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等特征;花序应注意其类别、形状、中轴、苞片、小花的数目等。
花类中药多具有香气和鲜艳的颜色,其形状、大小、表面特征和质地等,亦应特别注意观察。
二、显微鉴别除花梗和膨大的花托制作横切片外,一般只作表面制片、粉末制片,雄蕊及雌蕊柱头可做整体封装。
1.组织特征:主要注意苞片、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等特征。
2.粉末特征:一般应以花粉粒、花粉囊内壁细胞、毛茸为主要鉴别依据,并应注意有无草酸钙结晶、分泌组织、色素细胞、花冠表皮细胞。
维管组织常细小,有时仅有少数螺纹导管。
极少数花的粉末中可见石细胞或厚壁细胞。
若带有花梗,粉末中可见茎的特征。
花粉粒是花类中药显微鉴定标志特征之一。
*花粉粒(pollen grain)的显微鉴别不同的植物花粉的形状、大小、外壁上的萌发孔和萌发沟以及花纹的形状均有所不同。
这是植物分类学上的鉴定依据。
也是鉴别花类药材的重要依据。
花粉粒结构外壁:坚厚,缺乏弹性,含脂类、色素、角质和蛋白质。
光滑或具花纹,有棘刺。
不同颜色,具萌发孔萌发沟(1-多个)。
内壁:柔、薄、富有弹性。
由果胶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蛋白质组成。
外壁内壁(1)形状:圆球形(金银花、红花)类三角形(丁香)四分体(闹羊花)(2)大小:直径15~30μm(丁香)小金银花(细刺状突起)直径60~70μm(金银花)大(3)表面:光滑(西红花、槐米)刺状突起(菊花、金银花)辐射状纹理(洋金花)网状纹理(蒲黄)(4)萌发孔数:大多三个(红花、金银花)单个(蒲黄)不明显(西红花)散孔(鸡冠花)。
中药鉴定粉末类花类丁香花粉粒表皮细胞油室碎片金银花:1.腺毛较多,2 种类型,非腺毛极多,表面有微细疣状突起,有的有角质螺旋纹2.草酸钙簇晶散在,棱角细尖3.花粉粒类圆形,外壁表面有细密短刺及圆形细颗粒状雕纹,有 3 孔沟花粉粒 1 腺毛非腺毛红花:1.花粉粒类圆形,椭圆形,橄榄形,有 3 萌发孔,外壁有刺齿及疣状雕纹2.分泌管碎片可见,分泌细胞长管道状连接,充满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3.花瓣顶端表皮细胞外壁突起呈短绒毛状,壁呈波状弯曲4.柱头及花柱上部表皮细胞分化成圆锥形单细胞毛红花花冠分泌管;螺纹导管红花花粉粒红花花冠顶端上表皮细胞红花花柱表皮细胞果实类五味子:1.药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2.表面红色,紫红色,暗红色或黑红色,皱缩,油润,有的出现白霜3.果肉柔软,种子肾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
4.果肉气微 i,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显微:1.种皮表皮石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或长多角形,壁厚,孔沟细密,含深棕色物2.种皮内层石细胞呈多角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壁稍厚,纹孔较大3.果皮表皮油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可见角质线纹向四周射出4.中果皮细胞皱缩,含暗棕色物5.淀粉粒类圆形或多角形,可见脐点,偶见复粒6.胚乳细胞含脂肪油滴及糊粉粒果表皮石细胞表面观种皮外层石细胞五味子内层石细胞五味子外果皮石细胞与油细胞补骨脂:1.药材呈肾形,表面黑色,黑褐色或灰褐色,有细微网状皱纹2.顶端圆钝,有小突起,凹侧有果梗痕。
3.质硬,果皮薄,与种子不易分离4.种子 1 枚,光滑,种脐位于凹侧一端,呈突起的点状,另一端有微突起合点5.子叶 2 枚,黄白色,富油质,微有香气,味辛微苦。
栅状细胞胞腔 V 型栅状细胞表面观栅状细胞底面观栅状细胞与支持细胞支持细胞顶面观壁内腺小茴香:1.网纹细胞棕色,类长方形或类圆形,木化,具卵圆形网状壁孔2.油管碎片呈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细胞呈扁平多角形,内含深色分泌物3.内果皮细胞狭长形,以其长轴相互作不规则方向嵌列4.内胚乳细胞呈多角形,无色,壁颇厚,含多数糊粉粒,糊粉粒中有细小簇状结晶5.可见果皮表皮碎片和木薄壁细胞网纹细胞;内果皮细胞油管碎片内胚乳;糊粉粒槟榔麻黄粉末:棕色或绿色,味苦涩。
花类生药1、花类生药:以植物的花入药的药材总称。
药用部位包括花序、单花和花的一部分。
2、性状鉴别要点:花类生药干燥后易皱缩,必要时可用水润湿后于解剖镜下观察。
观察时先搞清入药部分是花序、单花或花的一部分。
注意观察其花的形态、全形、大小、花各部分的形状、颜色、数目、排序方式有无毛茸、气味等。
3、丁香来源: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
产地:坦桑尼亚性状鉴别:干燥的花蕾略呈短棒状,红棕色至暗棕色,花冠近圆球形,具花瓣4片,复瓦状抱合,棕褐色至褐黄色,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
鄂筒圆柱状,略扁,有的稍弯曲,红棕色至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形的萼片,十字状分开。
显微鉴定:花托部位横切面,表皮为1列扁平细胞,外被较厚的角质层。
皮层较宽,外侧散有2~3列径向延长的油室。
中柱有20~50个小型双韧维管束,断续排列成环,维管束外围有少数木化纤维;内侧为薄壁细胞组成的通气组织,有大型细胞间隙。
中央为轴柱,有约17个细小维管束。
该品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簇晶。
显微鉴别:粉末:暗红色。
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该品以个大、粗壮、色红棕、油性足、能沉于水、香气浓郁、无碎末者为佳。
化学成分:挥发油(丁香油),丁香酚功效:温中降逆,补肾助阳。
4、金银花来源: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产地:山东,河南性状鉴别:①呈小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②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久贮色渐深,密被短柔毛。
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少量毛。
③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
④雄蕊5个,附于筒壁,黄色。
⑤雌蕊1个。
⑥气清香,味淡微苦。
显微鉴别:忍冬粉末浅黄色①腺毛有二种,一种头部呈倒圆锥形,顶部略平坦,由10~30个细胞排成2~4层,腺柄2~6个细胞,另一种头部呈倒三角形,较小,由4~20数个。
细胞组成,柄2~4个细胞。
②非腺毛为单细胞,有二种;一种长而弯曲,壁薄,有微细疣状突起。
另一种非腺毛较短,壁稍厚,具壁疣,有的具单或双螺纹。
28种花类药材粉末显微检索表
葛嘉峰;贾宏育
【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
【年(卷),期】1996(000)001
【总页数】1页(P18)
【作者】葛嘉峰;贾宏育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0.3
【相关文献】
1.40种花类和叶类中药材孳生粉螨的研究 [J], 张荣波;李朝品
2.中药材芒种花的显微鉴定 [J], 吴洁荣;吴婉君;万定荣;杨巍;蒋忠冠;蓝江平;吴瑞云
3.八种花类中药材市场点评 [J], 李焕普
4.八种花类中药材市场点评 [J], 李焕普
5.基于根及根茎类药材显微特征的类叶牡丹显微鉴别及其2种总皂苷的HPLC-ELSD测定 [J], 刘晴;李国玉;吕鑫宇;朱丹丹;张艳海;杜倩;李冉;吕春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十四种常用花类生药的花粉粒的显微鉴别
摘要:目的:利用花粉粒的特征来鉴别不同品种的花类生药材。
方法:采用永久玻片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显微分析图像技术观察花类生药的花粉粒的大小、形状、萌发孔、色泽。
结果:花粉粒的鉴别专属性强,对于花类含花粉粒的生药易检出,也是一种简单、准确、快速的检出方法。
结论:花粉粒因花类生药种类的不同,其大小、形状、萌发孔、色泽也有显着差异。
花粉在中成药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易受酸、碱的破坏,还抗生物分解,因此稳定且专属性强【1】,是花类中药显微鉴别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不同科、种、属的花类生药的花粉粒形状、大小、萌发孔情况、色泽差异显着。
以往研究报道多以墨线图对生药的显微特征进行描述,为克服描绘墨线图时引入的人为误差,本实验特将现代数码成像技术和传统的显微鉴定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光学显微镜及显微分析图像技术对十四种花类生药进花粉粒鉴别,并采用真实而直观的彩色数码照片来反映花类生药花粉粒的显微鉴别特征。
1 实验材料
实验仪器
光学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药勺。
实验试剂
无水乙醇、二甲苯、甘油、中性树脂。
实验材料
丁香、金银花、洋金花、红花、槐花、菊花、西红花、蒲黄、松花粉、野菊花、凌霄、款冬花、密蒙花、芫花,均购于同仁堂药店,经鉴定为正品。
2 实验方法
粉末的制备
先将购得的丁香、金银花、洋金花、红花、槐花、菊花、西红花、蒲黄、松花粉、野菊花、凌霄、款冬花、密蒙花、芫花、蒲公英依次分别放置打粉机,打粉1~2 min,打多次,至粉末细至1cm以下,得到的粉末装于玻璃瓶,分别
贴好标签。
永久玻片的制作
分别将丁香、金银花、洋金花、红花、槐花、菊花、西红花、辛夷、蒲黄、松花粉、野菊花、凌霄、款冬花、密蒙花、芫花粉末一小勺药匙置于滤纸,滴加2滴无水乙醇,浸没粉末,等待至微干。
再滴加2滴二甲苯溶液,浸没粉末,等待至干。
将经上述操作的粉末移至载玻片,滴加3滴中性树脂,要求完全浸润粉末,用大头针将粉末与中性树脂搅拌并推平。
然后直接加盖玻片,要求盖玻片置中,且不能多次改变位置。
等待完全干透,大概1w左右,显微镜观察,并保存相关图片。
【2】
3 实验结果
镜检丁香、金银花、洋金花、红花、槐花、菊花、西红花、蒲黄、松花粉、野菊花、凌霄、款冬花、密蒙花、芫花、蒲公英的花粉粒特征,其特征见表1与图1~1
药品名花粉粒颜色花粉粒形状与大小
丁香粉末无色或微黄色近三角形,赤道表面观呈双凸镜形,直径20um~25um,具3副合沟(见图1)
金银花粉末黄白色类球形或圆三角形,直径60um~86um,外壁有细密短刺及颗粒状雕纹(见图2)
洋金花粉末无色、淡黄或黄色球形或扁球形,直径40um~65um,外壁有条纹状雕纹,自两极向四周放射状排列,萌发孔2个~3个,有
的花粉粒外壁破碎,内壁及内容物类圆形(见图3)
红花粉末鲜黄或橙黄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60um~80um,具3个萌发孔,外壁有短刺及疣刺状雕纹(见图4)
槐花粉末无色或淡黄色圆球形,直径14um~22um,具3孔沟,孔圆形而大,外壁稍厚,表面近光滑(见图5)
菊花粉末黄色类圆形,直径18um~32um,具3孔沟,外壁具有长刺,刺长3um~6um,刺基部宽(见图6)
西红花粉末无色或淡黄色类球形,直径70um~166um,萌发孔难察见,表面有稀疏的细小刺状雕纹(见图7)
蒲黄粉末黄色类球形,长圆形或圆三角形,直径20um~40um,表面具拟网状雕纹,网脊粗而中断,具单孔,不甚明显
(见图8)
松花粉末淡黄色椭圆形,长45~55μm,直径29~40μm,远极面具单孔沟,表面光滑两侧个有一膨大的气囊,气囊壁有明显的网状纹理 (见图9)
野菊花粉末类球形,直径20~30μm,具3孔,表面有网状纹饰并具刺状突起(见图10)
凌霄粉末黄色类球形,直径24~31μm,具三孔沟,外壁无刺,表面有极细密的网状雕纹(见图11)
款冬花粉末淡黄色类圆球形,直径25um~38um,具3孔沟,外壁表面有尖刺,刺长至5um(见图12)
密蒙花粉末棕色呈类圆形,直径13~21Lm,外壁分层不明显,具3空沟,表面纹饰不明显,隐约可见层颗粒装或细网状(见图13)
芫花粉末黄色类球形,直径23~45μm,具散孔,表面有较明显的网状雕纹(见图14)
根据实验结果证明,花粉粒因花类生药种类的不同,其大小、形状、萌发孔、色泽也有显着差异。
我们可以通过光学显
微和显微分析图像技术既形象直观又科学的地呈现不同花类生药在显微下的花粉粒的形状、大小、颜色及萌发孔的特征对花类生药的进行鉴别。
许多花类中药材都含有花粉粒,其形状、大小、表面纹饰以及萌发孔的数目、形态、结构及位置等具有很高的专属性是该类药材的重要显微鉴别特征之一。
而且,花粉的稳定性好,不易被破坏,是用于鉴别花类生药的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