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细针穿刺
- 格式:ppt
- 大小:4.10 MB
- 文档页数:28
细针穿刺技术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肖汉【摘要】目的:探究在乳腺癌手术治疗过程中采取细针穿刺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超声诊断,观察组患者实施细针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的准确率,比较两种方式的敏感性、误诊率及漏诊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漏诊率、误诊率、特异性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手术中应用细针穿刺技术能有效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8(024)024【总页数】2页(P139-140)【关键词】细针穿刺;乳腺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作者】肖汉【作者单位】辽阳市中心医院乳腺科,辽宁辽阳 11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建立起不良的生活习惯,而不良的生活习惯使疾病产生[1-3]。
其中乳腺癌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4,5]。
在实施手术之前实施细针穿刺及肿块切除活检。
本文就主要针对乳腺癌手术治疗过程中实施细针穿刺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
对照组48例患者中,年龄为34~59岁,平均(42.1±4.1);观察组48例患者中,年龄为31~58岁,平均(46.5±3.7)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中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超声检查,主要方法为:选取由飞利浦公司和美国GE公司生产的型号分别为:SIU22和LOGIQ9/VIVID7,将探头频率调整为7.5~13Mhz,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的姿势,暴露患者两侧乳房,以乳头为中心点横竖及由内向外的放射状切面检查,同时要对患者的双侧腋窝扫描检查。
现场搜集血液的方法
现场搜集血液的方法通常根据情况而定,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方法:
1. 采血针穿刺:使用专业的采血针穿刺患者的静脉或者毛细血管,将血液收集在采血管或者采血液管中。
2. 针刺:在现场使用专业的针具直接穿刺患者的皮肤和浅层血管,将血液收集在采血管或者采血液管中。
3. 采集血块:将血液凝结成血块后,使用专业的采血器具将血块取下。
血块可以在事故现场或伤口处找到。
4. 润湿采血:在干燥的地方使用剧烈运动激发患者流血。
然后,使用专业的血液采集器官或器具将流出的血液收集起来。
5. 吸血虫:如果现场有吸血虫,可以让吸血虫吸取患者的血液,然后将吸血虫收集起来。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收集好的血液应放置在专用的采血管或者采血液管中,并且严格遵循有关血液采集和运输的指导原则和操作要求。
同时,为了保证血液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收集前后应注意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污染或者破坏血液样本。
超声引导下的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术甲状腺结节在当今的检出率可以达到20%到76%,其中有大约7%到15%的甲状腺结节属于恶性。
看到这个数据,可能很多朋友都会感到十分恐惧,尤其是患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朋友和家属们,更会感到十分恐惧。
相信很多朋友都想知道怎样才能确定甲状腺结节的良性与恶性。
在这里就来给大家科普一种确定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方法——超声引导下的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技术,这是一种微创诊断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在手术之前就确定出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性质,为个性化的精确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一、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技术的适应症有哪些1、直径在1厘米以上的甲状腺结节,经超声检查发现有恶性指征的患者,应该考虑做穿刺活检。
2、对于直径在1厘米以内的甲状腺结节,临床上并不建议做穿刺活检,但是如果患者具备以下的任意一种情况,都应该考虑做穿刺活检:(1)经超声检查,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具有恶性指征。
(2)患者颈部淋巴结超声影像检查发现异常。
(3)患者在童年时期曾有过颈部的放射性照射史或者是曾有过污染接触史。
(4)患者有甲状腺癌家族史或者是有甲状腺癌综合征病史。
(5)患者的18F-FDG显像为阳性。
(6)患者血清降钙素水平呈现出异常升高的趋势。
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技术的禁忌症有哪些1、患者有出血倾向,出血和凝血的时间显著延长,且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偏低。
2、穿刺针的穿刺途径可能会损伤到邻近部位的重要器官。
3、患者长时间服用抗凝药物。
4、患者咳嗽情况严重,或具有频繁吞咽等难以配合的情况。
5、患者拒绝有创检查。
6、如果患者需要穿刺的部位发生感染,在处理好之前不能做穿刺活检。
7、女性患者在行经期不能做穿刺活检。
三、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技术的操作1、穿刺之前的评估(1)超声检查在穿刺活检之前,首先应该通过高分辨率的超声检查法来进行评估,通过颈部的超声检查,可以确定患者甲状腺结节的部位、大小、数量、形态、边缘、边界、纵横比、声晕、回声水平、内部结构、回声均匀性、血供、钙化、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后方回声等,同时也可以对患者颈部区域之中有没有异常的淋巴结以及淋巴结的形态、大小以及结构等的特点进行评估。
活检穿刺正确操作方法是活检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技术,用于获取病人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正确的操作方法对于获得准确的结果以及避免并发症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活检穿刺的正确操作方法。
1. 充分准备和了解:在进行活检穿刺之前,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检查目的以及相关检查结果,以此来确定穿刺的位置和方法。
同时,医生需要确认患者是否具备进行活检穿刺的条件,例如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等。
2. 尽量选择合适的穿刺位置:选择合适的穿刺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之前的检查结果来决定穿刺位置。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选择穿刺病变区域或者最有可能存在病变的区域进行活检。
3. 麻醉和消毒:在进行活检穿刺之前,需要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疼痛感。
常用的局部麻醉方式包括局部表面麻醉和局部浸润麻醉。
麻醉完成后,需要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以防止感染。
4. 穿刺技术:在进行穿刺之前,医生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头。
常用的穿刺针头包括细针吸引活检(FNA)针头和切割活检针头等。
医生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头。
- 对于FNA,医生将针头插入到病变区域,然后用采样器抽取细针吸引活检样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囊性病变和易出血的病变。
- 对于切割活检,医生将针头插入到病变区域,并通过操作针头上的切割器或钳子来获得组织样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实质性病变。
- 在进行穿刺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控制穿刺深度和角度,避免损伤重要血管和器官。
5. 在穿刺结束后,医生需要确认是否获得足够的活检样本,并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
如果需要多个穿刺点,则对每个穿刺点都需要进行压迫止血。
6. 将取得的活检样本进行适当的固定、包埋和染色处理,然后送到病理科进行病理学检查。
总结起来,活检穿刺的正确操作方法包括充分准备和了解、选择合适的穿刺位置、进行麻醉和消毒、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头、控制穿刺深度和角度,并在穿刺结束后进行压迫止血。
这样可以确保活检样本的质量,并最大程度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现场快速评估法对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满意度影响的Meta分析张宇慧;徐姜南;张通【期刊名称】《临床医学进展》【年(卷),期】2024(14)4【摘要】背景:甲状腺细针穿刺(FNA)可在治疗前鉴别甲状腺结节的性质,但有效的标本取材是诊断的前提。
快速现场评价(ROSE)提高细针穿刺标本满意度的有效性仍需进一步评估。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评估ROSE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FNA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以及中文数据库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中评估开展ROSE对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影响的相关文献,使用Review Maneger 5.4进行数据的分析。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9项研究,包括25,991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案例。
12,074例(46.5%)甲状腺结节穿刺中进行了ROSE,13,917例(53.5%)未进行ROSE。
荟萃分析显示ROSE可将FNA的标本满意度提升20% (RR 1.20, 95% CI [1.11, 1.30])。
亚组分析显示:在基础FNA 满意度 < 86%时,ROSE可将FNA的标本满意度提升27% (RR 1.27, 95% CI [1.17, 1.38])。
但在基础FNA满意度≥ 86%时,ROSE仅将FNA的标本满意度提升提高了4% (RR 1.04, 95% CI [1.03, 1.06])。
结论:ROSE可提高FNA标本满意度,尤其是对于基础FNA标本满意度较低的医疗机构。
【总页数】10页(P2549-2558)【作者】张宇慧;徐姜南;张通【作者单位】盐都区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盐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盐城【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相关文献】1.现场快速评估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中的应用价值2.Meta分析比较常规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3.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联合细针穿刺洗脱液中甲状腺球蛋白检查以及病变组织CD57检查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作用研究4.穿刺针型号对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标本满意度的影响5.现场快速评估法辅助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的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细胞病理学诊断进展
陈云;朱明华;周晓军
【期刊名称】《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年(卷),期】2003(023)006
【摘要】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B)是目前甲状腺结节术前诊断的一个常用手段.本文讨论了穿刺细胞学中超微病理学检查的应用价值以及甲状腺特异性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和某些与调控细胞周期和功能有关的蛋白质在甲状腺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常规细胞学诊断结合电镜和与甲状腺肿瘤形成有关的分子诊断标志物检查有助于确诊率的提高.
【总页数】3页(P403-405)
【作者】陈云;朱明华;周晓军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病理科,上海,200433;海军411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81;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病理科,上海,200433;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江苏,南京,21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6.104
【相关文献】
1.B超联合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在评价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 [J], 龚伟;方伟建;陈国荣;冯娅琴;
2.B超联合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在评价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 [J], 龚伟;方伟建;陈国
荣;冯娅琴
3.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在甲状腺结节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J], 张星荣;王欣欣;王荣;王兴田
4.彩超引导粗针穿刺活检对比细针吸取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 [J], 吴云爽;张毓;栗春莉;李亚洲
5.远程细胞病理学在快速现场评估细针穿刺活检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J], 黄永平;李梦洁;所元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静脉穿刺是常见的医疗操作,以下是进行静脉穿刺的方法和技巧:
穿刺部位的选择:在选择穿刺部位时,应选择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易于固定的静脉。
长期输液的患者应尽量选择深静脉进行穿刺。
止血带的绑扎:在选择好穿刺部位后,应绑扎止血带,以收缩血管并阻断血流。
绑扎时松紧要适宜,过松则无法起到阻断血流的作用,过紧则可能导致皮肤淤血或静脉压过高。
消毒皮肤:在绑扎好止血带后,应使用碘伏或酒精对穿刺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
消毒范围应足够大,以防止细菌感染。
进针角度与力度:在静脉穿刺时,应选择合适的进针角度和力度。
一般而言,进针角度以20-30度为宜,力度要适中,避免过深或过浅,以免穿破血管或导致疼痛。
观察回血:在进针后,应观察回血情况。
如果回血顺畅,说明针头已经进入血管,可以继续进针;如果回血不顺畅或没有回血,则可能需要调整针头的位置或角度。
固定针头:在穿刺成功后,应固定好针头,以防止针头滑脱或刺破血管。
可以使用无菌敷料或胶带进行固定。
注意事项: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应注意避免在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行穿刺。
同时,应尽量选择最短的、最直的路径进行穿刺,以减少感染和血栓的风险。
以上是进行静脉穿刺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细针直径对内镜超声下胰腺实性占位穿刺诊断影响的研究毛鑫礼;叶丽萍;林敏华;陈霞;曹绍歧【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细针直径对内镜超声(EUS)引导下细针穿刺(FNA)胰腺实性占位诊断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及影像学疑诊胰腺实性占位患者共37例,分别用19G和22G穿刺针进行穿刺.结果 EUS检出全部37例胰腺占位,16例患者经22G 穿刺针行FNA,11例获得满意标本;21例患者经19G穿刺针行FNA,均获得满意标本.32例获得病理诊断,其中3例误诊为慢性胰腺炎.结论 EUS能有效检出胰腺占位,穿刺针大小为穿刺组织病理诊断成功的影响因素,慢性胰腺炎是影响病理诊断的重要因素.【期刊名称】《中华胰腺病杂志》【年(卷),期】2007(007)002【总页数】3页(P97-99)【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穿刺术;胰腺肿瘤【作者】毛鑫礼;叶丽萍;林敏华;陈霞;曹绍歧【作者单位】317000,临海,浙江省台州医院消化二科;317000,临海,浙江省台州医院消化二科;317000,临海,浙江省台州医院消化二科;317000,临海,浙江省台州医院消化二科;317000,临海,浙江省台州医院消化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随着内镜超声(EUS)技术的发展,在胃、十二指肠腔内可以直接观察紧邻的胰腺实质、胰管及周围组织,可发现< 1 cm的病变,且可进一步行细针穿刺活检(FNA),对病变进行病理学诊断。
对细针穿刺活检来说,如何取得更多的组织对于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37例胰腺实性占位行EUS-FNA,探讨穿刺针直径大小对穿刺物病理诊断的影响。
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37例患者行EUS-FNA,其中男28例,女9例,平均年龄53.9岁(43 ~ 78岁)。
中上腹痛27例,腹胀8例,黄疸15例,消瘦26例;胰头部占位23例,胰体尾部14例,平均直径2.85 cm(1.4 ~ 4.9 cm),其中34例经体表B超或CT发现胰腺实性占位性病变,3例上述检查阴性,但血CA19-9明显升高,经EUS发现病变。
穿刺的名词解释穿刺,是一种医学领域常用的检查或治疗手段。
它通过用细长的器械插入人体组织,达到获取样本、观察情况、放置引流管等目的。
穿刺是医生根据病情需要,结合相关检查结果和病患的症状进行决策的重要工具。
穿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常见于内科、外科以及放射学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穿刺方式及其用途。
1. 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细针穿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穿刺技术,广泛应用于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中。
医生使用较细的针头直接穿刺体表、结节或肿块等部位,吸取组织或细胞样本。
这种穿刺操作一般不需要进行麻醉,对患者来说相对较为轻微和不适。
通过细针穿刺,医生可以采集到病理状态下的细胞或组织,从而帮助明确诊断。
例如,在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中,细针穿刺能够通过细胞学检查,判断结节是否为恶性。
2. 穿刺活检穿刺活检是一种介于细针穿刺和开放手术之间的检查方法。
它通过一种较大的针头穿刺入体内,获取组织样本并进行病理学检查。
相比开放手术,穿刺活检具有创伤较小、恢复较快等优点。
穿刺活检可用于多种组织和器官的检查,如肝脏、乳房、肺部等。
这种方式在明确诊断以及评估治疗方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腰穿(Lumbar Puncture)腰穿是一种将针管插入腰椎间隙进行造影或采集脑脊液(脑脊髓液)样本的方法。
它常用于神经病学的诊断和治疗。
腰穿可以通过检查脑脊液的压力、细胞和化学成分,了解脑脊液系统的状况。
此外,穿刺还可用于腹腔穿刺、胸腔穿刺、关节穿刺等部位。
种类繁多的穿刺术提供了不同的临床意义,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疗过程中。
在穿刺过程中,医生需要精确判断穿刺的位置和深度,以避免损伤到重要器官和组织。
此外,队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以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尽管穿刺是一种常见且安全的技术,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可能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穿破器官或血管等。
因此,在进行穿刺前,医生会综合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和个体情况等进行评估,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其可能的风险和效益。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的操作技巧内镜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Endos co pi c U l t r a-s onogr aphy G ui ded Fi ne N eedl e A spi r at i on ,E U S-FN A ),是在内镜超声的引导下将穿刺细针或切割针通过内镜管道穿刺入目标组织,以获取目标的细胞和组织用于病理学诊断。
其适应证广泛、并发症少。
开展E US-FNA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EU S-FN A 的术前准备1.1设备的准备1.1.1线阵式超声内镜如PENTAX EG -3630U 、EG-3830UT 、Ol ym p u s GF-U C2000、GF-U C T2000或Fu j i no n EG-250U S 。
1.1.2穿刺细针(Fi ne N eedl e )常用的穿刺针有G IP H ancke/V i l l m ann 、W i l s on-C o ok 穿刺针、PENTAX 穿刺针、Ol ym p usN A-10J -1穿刺枪等,针芯可分为斜面型的和球形的两类。
以W i l -s on-C ook Echo-Ti p U l t r a 系列穿刺针为例,有EC H O -3-22、ECHO -1-22、ECH O-25、ECH O-19几种型号,型号中最后数字的代表穿刺的粗细(G au ge ),均为一次性设计。
ECHO-3-22为金属弹簧外鞘,球形头针芯长出穿刺针2m m ,ECH O-1-22为塑料涂层外鞘,外鞘长短可调,为楔形头针芯,穿刺时不用退针芯,手柄显示进针深度准确。
这一系列的针尖在超声下显示清晰;手柄上有固定锁,保证穿刺的安全;提供了方便的负压注射器。
1.1.3切割活检针(Tr ucut N eedl e )常见的有W i l son-cook Q ui ckcor e,该针19G ,可获得20m m 长1.1m m 直径的组织,前端有切割装置,由手柄部弹射装置控制,如同活检钳。
静脉穿刺的技巧与方法
1、特殊静脉穿刺技巧
若患者静脉较细,见回血后立即停止进针,送针时动作要轻柔,以免血管被刺穿;若患者末梢循环差,可以先在穿刺部位用温毛巾热敷,待静脉充盈后再行穿刺;针对低静脉压的患者,穿刺后有时不一定见回血,可用注射器回抽,或在输液管下端或近心端血管进行挤压,见回血说明针头处于血管内,避免反复穿刺导致血管损伤;针对水肿患者,可根据静脉走行方向用手指朝四周按压穿刺点,此时皮下静脉可显现出来。
2、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技巧
主要是针对消瘦型老年患者,穿刺时需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血管;让患者握半拳,右手持穿刺针在血管上方与皮肤呈10°角处迅速进针,穿过皮肤和血管肌层后立即调整为20°角,沿静脉方向行走,见回血后平行送入0.5cm,固定针柄后放松止血带。
3、间接穿刺进针法技巧
一般情况下,穿刺进针时针头需与皮肤呈20~30°斜倾角,见回血后改为与血管平行进针,达到进入血管的预计深度。
若患者因出血、脱水、高热等原因而导致血管充盈度欠佳时,采取直接穿刺法进针则会导致针头对血管腔造成压迫而刺破血管壁,引起穿刺失败。
针对这类患者,宜采取间接穿刺进针法,即穿刺时先刺入皮肤,再沿着血管侧面刺入静脉管腔。
4、寒冷季节静脉穿刺技巧
秋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寒冷刺激会导致患者外周浅表静脉收缩。
如果患者刚
从室外回来,此时不能急于进行静脉穿刺,让患者在室温下待一会儿,必要时可让患者将双手在温水中浸泡5min,或使用暖水袋暖手,确保患者穿刺静脉扩张后再行穿刺。
液基薄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诊断概述液基薄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ThinPrep Cytology, LBC)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学检查方法,通过对液基薄层细针穿刺样本的处理和分析,可以提高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从而实现对异常细胞的早期筛查和病理诊断。
检查方法液基薄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主要包括样本采集、样本处理和细胞学分析三个步骤。
1. 样本采集样本采集是液基薄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第一步,常用的采集部位包括宫颈、乳腺、甲状腺等。
医生通过细针穿刺技术将细胞样本采集到液基载玻片上。
2. 样本处理样本处理是液基薄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关键步骤。
首先,采集到的细胞样本被用生理盐水或液基介质稀释,去除红细胞和细胞残骸。
然后,涂片机会把细胞样本均匀地涂布在载玻片上,使细胞排列整齐。
最后,载玻片通过自动染色机进行染色处理,以便更好地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
3. 细胞学分析细胞学分析是液基薄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核心环节。
经过样本处理后的载玻片在显微镜下被细胞学专家观察和分析。
细胞学家会检查细胞形态特征、核染色质与核仁的关系以及细胞排列等细胞学特征,通过对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进行评估,判断细胞是否正常、可疑或异常,从而做出初步诊断。
优势和应用领域液基薄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相比传统细胞学检查具有多项优势,广泛应用于妇科、乳腺、甲状腺等领域。
1. 提高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液基薄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减少蜡块、血块和纤维化的干扰,使细胞形态更加清晰可辨。
同时,液基薄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相比传统细胞学检查能够更好地保存细胞学样本,降低采样的异质性,提高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
2. 实现早期筛查和病理诊断液基薄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于早期癌症和病变的筛查和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通过对细胞形态和结构的评估,可以及早发现细胞学异常,从而进行进一步的病理诊断。
3. 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液基薄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相对于传统细胞学检查可以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针穿刺活检操作方法
针穿刺活检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用于获取病理标本以进行病因诊断。
下面是一般的针穿刺活检操作方法:
1.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空腹,并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或不服用药物。
同时,需要告知医生任何可能导致出血困难的情况。
2. 术前准备:医生会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同时,医生会用无菌消毒剂清洁穿刺部位。
3. 局部麻醉:医生会使用局部麻醉剂来麻醉穿刺部位,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4. 穿刺过程:医生会选择合适的针头和穿刺方式,将针头插入穿刺部位。
穿刺过程中,医生可能会使用超声引导或其他图像引导技术来确保准确的位置。
5. 获取标本:一旦针头到达目标组织或器官,医生会使用适当的技术来获取组织标本。
例如,医生可能会使用针头进行吸取、切割或穿刺,在导向下获取组织样本。
6. 给予压迫:在从穿刺部位拔出针头后,医生会给予适当的压力来控制出血,并防止感染的发生。
7. 完成操作:完成活检后,医生会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标本。
请注意,针穿刺活检操作方法可能因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上述操作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还请依据医生指导。
如果您需要进行针穿刺活检,建议与医生详细沟通和咨询,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㊃专题㊃基金项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科研种子基金课题E U S -F N A联合改良R O S E 方法对胰腺实性肿瘤穿刺的组织获取率提高的评价研究(2019S F 26)通信作者:年卫东,E m a i l :n w d 6609@s i n a .c o m如何提高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阳性率刘冠伊,蔡云龙,年卫东(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镜中心,北京100034) 摘 要:超声内镜自面世以来以广泛应用于胃肠道肿瘤的判读及分期㊁胆胰系统及其他壁外器官的扫查中,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 U S -F N A )的出现大大拓展了超声内镜的应用范围㊂如何提高E U S -F N A 的阳性率一直是内镜医师关注的焦点㊂本文对E U S -F N A 的操作过程㊁穿刺针选择㊁穿刺方法策略及快速现场病理评估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探讨提高E U S -F N A 阳性率的方法㊂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活组织检查,针吸;组织和器官获取中图分类号:R 4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9)09-0781-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9.09.003H o wt o i m p r o v e t h e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o f 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u n d -g u i d e d f i n e n e e d l e a s p i r a t i o nb i o p s yL i uG u a n y i ,C a iY u n l o n g ,N i a n W e i d o n g E n d o s c o p y C e n t e r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F i r s tH o s p i t a l ,B e i j i n g 100034,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N i a n W e i d o n g ,E m a i l :n w d 6609@s i n a .c o m A B S T R A C T :E U Sh a s b e e nw i d e l y u s e d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s t a g i n g o f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t u m o r s ,t h e b i l i o pa n c r e a t i c s y s t e ma n do t h e r e x t r a m u r a l o r g a n s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E U S -F N Ac h a n g e d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s c o peo fE U S .H o wt o i m p r o v e t h e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o f E U S -F N Ah a s a l w a y s b e e n t h e f o c u s o f e n d o s c o p i c p h ys i c i a n s .T h i s a r t i c l e a i m s t om a k e a r e v i e wo n t h e t h e p r o g r e s s o f o p e r a t i o n p r o c e d u r e o fE U S -F N A ,n e e d l e s e l e c t i o n ,p u n c t u r em e t h o d s t r a t e g y a n d r a p i d f i e l d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a s s e s s m e n t ,a n dd i s c u s sh o wt o i m pr o v e t h e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o fE U S -F N A.K E Y W O R D S :e n d o s o n o g r a p h y ;b i o p s y ;n e e d l e ;t i s s u e a n do r g a nh a r v e s t i ng年卫东,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医师㊂第七届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全国委员㊁超声内镜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㊁消化内镜学组组长,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委㊂擅长超声内镜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相关内镜诊断及治疗技术,在国内最早开展超声内镜的检查工作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在超声内镜对于胃肠道壁内外病变及胆胰病变的诊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㊂超声内镜于20世纪80年代问世,在过去30余年间迅速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胃肠道肿瘤的判读及分期㊁胆胰系统及其他壁外器官的扫查中㊂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 U S -F N A )的出现,使对此前内镜无法触及的病灶进行活检成为可能,并减少了传统活检过程的创伤,大大拓展了超声内镜的应用范围,增加了其诊断效能㊂1 E U S -F N A 概念及流程E U S -F N A 是指在超声内镜实时引导下,通过超声镜活检管道插入专用穿刺细针,在病灶内通过负压吸引,抽吸出病变细胞及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㊂E U S -F N A 的适应证包括对食管㊁胃㊁结直肠及胆胰系统恶性肿瘤及其他病变的组织获取,也应用于胃肠道上皮下肿瘤㊁腹腔及纵膈肿大淋巴结的组织获取[1]:胰腺占位(囊性及实性)㊁胆道狭窄性病变㊁肝脏实性占位(肝细胞癌㊁肝转移癌)㊁食管及胃壁增厚性病变㊁胃肠道上皮下肿瘤㊁纵膈及腹腔内淋巴结㊁左侧肾上腺占位㊁脾脏占位[2]㊁腹膜占位[3]等㊂E U S -F N A 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①通过超声内镜定位病变;②选择穿刺径线;③在超声内镜引导下将穿刺针刺入目标病灶;④移开针芯;⑤连接注射器负压;⑥来回移动穿刺针;⑦移开穿刺针;⑧使用针芯推出标本㊂在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如何提高E U S -F N A 的阳性率一直是内镜医师关注的焦点㊂2 影响E U S -F N A 组织获取的因素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可能影响E U S -F N A 组织获取的因素包括:内镜医师的操作水平㊁病变位置㊁取样位置㊁取样方法㊁穿刺针的型号和类型㊁是否存在快速现场病理评估(r a p i do n -s i t ec y t o l o g i c a l ㊃187㊃‘临床荟萃“ 2019年9月20日第34卷第9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S e pt e m b e r 20,2019,V o l 34,N o .9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e v a l u a t i o n,R O S E)等[4]㊂2.1内镜医师的操作水平对内镜医师进行充分训练是提高E U S-F N A水平的第一步㊂超声内镜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学习曲线相对较长㊂美国胃肠内镜协会推荐内镜医师在独立进行超声内镜检查之前应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进行150例超声内镜操作,其中至少包括75例胆胰系统超声内镜扫查及50例E U S-F N A[5]㊂E U S-F N A操作的成功率对操作者水平有很大的依赖,因此充分的训练有助于提高穿刺的阳性率㊂E U S-F N A通常操作时间较长,对患者进行充分镇静可以减轻患者痛苦㊁增加对操作的耐受㊂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在胰腺病变的E U S-F N A中,应用静脉全麻增加了诊断的正确率(83%v s73%)[6]㊂此外,镇静不充分的患者发生操作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增高[7]㊂2.2穿刺方式针对病变选择不同的穿刺方式也非常重要㊂首先应用环扫型超声探查病变及周围临近脏器,观察病变大小㊁形态㊁位置及与周围血管及脏器关系,确认目标病变后,更换线阵型超声,选择最佳穿刺部位及路径㊂镜身位置的选择十分重要,注意避免针道上的血管㊁胰管及胆管,选择稳定度较高的位置㊂虽然经超声内镜针道发生肿瘤种植转移的风险极低,但对于可切除的胰头病变尽量选择经十二指肠途径的穿刺,以避免胃的种植转移[1]㊂2.3穿刺针的型号和类型穿刺针的型号包括19G㊁22G和25G㊂目前在穿刺过程应用最广泛的是22G穿刺针,可以进行细胞学评价并不增加操作并发症的风险㊂对囊性病变最常用的是22G穿刺针,实性病变的穿刺最常用的是22G穿刺针和25G穿刺针[8]㊂2项m e t a分析显示对于实性的胰腺病变而言,穿刺胰头病变时25G穿刺针较22G穿刺针有更大的获益,并且25G穿刺针获取的标本在涂片时混血更少[9-10],19G穿刺针并未增加诊断效益[10]㊂但以上大多数研究均为在细胞学方面比较穿刺针的诊断效能,对于组织学方面而言,有研究显示19G穿刺针在包括淋巴结㊁黏膜下病变及胰腺占位等组织的诊断获益可高达94%~98%[8]㊂但19G穿刺针更硬,经十二指肠活检更困难,相比22G穿刺针,19G 穿刺针使用时技术失败发生率更高[11]㊂总之,穿刺针的选择是在安全性㊁可操控性及达到足够样本量之间的平衡㊂穿刺的过程中是否应用负压抽吸目前仍存在争议㊂负压抽吸可能增加敏感性,但同时增加穿刺过程中出血,穿刺标本混血较多可能影响细胞学诊断结果[12-13]㊂近期有研究表明在实性病变中应用 微负压 法有较好的诊断野[14]㊂微负压法即在穿刺的过程中一边在病灶内移动穿刺针,一边缓慢向外移开针芯,利用慢提针芯过程中产生的微小负压对组织进行抽吸㊂另外,近期一种新的 湿法 抽吸技术可能获得更多的组织标本㊂湿法抽吸为将穿刺针内充满生理盐水替代空气后,连接10~20m l负压后进行穿刺㊂有研究显示湿法抽吸技术获取的样本质量更高,因此诊断野也显著优于传统方法[15]㊂但也有其他研究显示湿法及普通负压抽吸方法两者获取的标本量无显著性差异,并且增加标本混血可能[16-17]㊂因此应用湿法抽吸是否能获得更大的获益还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确证㊂我中心在E U S-F N A过程中,对质地较柔软的实性病变,更多采用微负压法进行抽吸,此法获取组织条较多,并未明显增加混血和出血风险㊂对于质地坚硬的病变,若第一针常规穿刺获取组织较少,第二针可考虑进行湿法抽吸,以获取更多组织㊂在穿刺的过程中针对病变情况选择不同的穿刺技巧十分重要㊂部分胰腺占位中央可能存在坏死,此时穿刺应选择在病变的外周区域㊂但由于肿瘤的促纤维化反应,在病变的外周区域进行穿刺可能仍不易获取足量的组织㊂此时,可采取扇形穿刺的策略,在穿刺过程中不断调整穿刺针的角度,以获取不同区域的组织样本,避免只穿刺病变的同一个位置[18]㊂一项研究显示应用扇形穿刺策略进行E U S-F N A进行组织获取较标准方法诊断野明显提高(86%v s58%)[19]㊂ 叩门法 是新近发展的一种技巧,在目标病变内快速进出穿刺针,较传统方法能获取更大的组织样本[20]㊂N a k a i等[21]在19G穿刺针内直接进入活检器械进行活检,发现活检联合穿刺较单独穿刺可显著提高组织获取率(88%v s67%),提示可能是一种获取组织的较好方式㊂2.4是否存在快速现场病理评估(r a p i do n-s i t ee v a l u a t i o n,R O S E)在E U S-F N A过程中病理医师在场对穿刺样本进行R O S E可以减少穿刺组织量不足的可能,增加诊断野,并减少穿刺针数㊂大多数研究显示进行R O S E时E U S-F N A的诊断准确性可以达到90%以上[22]㊂如果病理医师发现组织标本血染较明显,建议应用较细的穿刺针,并不进行抽吸[18]㊂但R O S E需要进行穿刺时病理医师在场,增加诊断开支,限制了其推广㊂目前一种新兴的方法是利用信息化途径进行穿刺组织样本评估㊂由内镜医师或病理学住院医师进行现场标本制片,拍摄显微镜下视野,将图片发送给病理医师进行分析㊂我㊃287㊃‘临床荟萃“2019年9月20日第34卷第9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S e p t e m b e r20,2019,V o l34,N o.9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中心目前对穿刺样本进行快速在线病理评估(R O L E),穿刺时由内镜医师进行制片㊁拍摄后在线发送给病理医师进行分析和诊断,评估穿刺样本质量,若可见组织细胞或病变细胞,则停止继续穿刺㊂我中心进行R O L E评估后E U S-F N A诊断正确率可达到96.0%,诊断野84.0%,并且未增加操作时间㊂提示这一方法可以在其他中心进行推广㊂此外,近期有研究显示对穿刺样本进行大体现场质量评估(MO S E)也可以提高诊断准确度㊂I w a s h i t a等[23]分析了肉眼可见的组织核心(MV C)和E U S-F N A诊断野,发现MV Cȡ4mm提示标本量足够,并可增强诊断野㊂穿刺次数目前也存在争议㊂较早的研究认为不存在R O S E的情况下对胰腺病变推荐穿刺5~7针[24-25]㊂但近期的研究认为不需要进行这么多次㊂I t o i等[26]的研究发现即使没有条件开展R O S E,平均穿刺2.88针即可足够得出诊断(正确率93.3%,灵敏度91.8%,特异度100%)㊂多次穿刺可能造成针尖弯曲及目标组织移位,反而会造成穿刺准确度下降㊂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增加E U S-F N A阳性率一味增加穿刺次数并不可取,应结合其他穿刺手法及技巧的应用,共同提高穿刺精度㊂2.5其他除了上述E U S-F N A本身操作方面的改进,联合应用对比增强超声内镜(C H-E U S)和弹性成像可能有助于识别病变㊁选择最佳穿刺位置㊂使用超声对比剂后可通过对血流模式的观察识别病变类型㊁区别病灶及正常组织㊂一项研究显示,在C H-E U S辅助下,E U S-F N A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正确率由常规E U S-F N A的78.4%提高到86.5%[27]㊂还有研究显示应用C H-E U S可以减少E U S-F N A穿刺针数[28]㊂因此,在E U S-F N A中联合应用C H-E U S可能增加组织获取,提高诊断正确率㊂弹性成像是在E U S检查过程中利用软件实时显示及量化病灶组织硬度,通过测量病灶组织硬度可以将较软的良性病变与较硬的恶性病变区分开㊂因此,在E U S-F N A 穿刺中可以辅助穿刺位置的选择,可能提高穿刺的准确性,但具体诊断效果还需要临床研究进行验证㊂在过去的数年间,消化内镜学迅猛发展,E U S-F N A也在穿刺设备㊁取样技术等方面有了许多新的突破,使其在消化道壁内及壁外病变诊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㊂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们正在对E U S-F N A过程中的各个细节进行研究和细化,以期不断提高其阳性率㊁扩大应用范围㊂新的研究成果正不断涌现,E U S-F N A未来将会更准确㊁更细致,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㊂参考文献:[1]葛楠,孙思予,金震东.中国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临床应用指南[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7,34(1):3-13.[2] E l o u b e i d iMA,V a r a d a r a j u l uS,E l t o u mI,e t a l.T r a n s g a s t r i c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u n d-g u i d e df i n e-n e e d l e a s p i r a t i o nb i o p s y a n df l o w c y t o m e t r y o fs u s p e c t e dl y m p h o m a o ft h es p l e e n[J].E n d o s c o p y,2006,38(6):617-620.[3] L e v y M J,A b u D a y y e h B K,F u j i iL L,e ta l.D e t e c t i o n o fp e r i t o n e a l c a r c i n o m a t o s i s b y E U S f i n e-n e e d l e a s p i r a t i o n:i m p a c t o n s t a g i n g a n d r e s e c t a b i l i t y(w i t h v i d e o s)[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 d o s c,2015,81(5):1215-1224.[4]J a n i B S,R z o u q F,S a l i g r a m S,e t a l.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u n d-g u i d e d f i n e-n e e d l e a s p i r a t i o n o f p a n c r e a t i c l e s i o n s:a 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o f t e c h n i c a l a n d p r o c e d u r a l v a r i a b l e s[J].N A mJM e dS c i,2016,8(1):1-11.[5] E i s e nGM,D o m i n i t zJ A,F a i g e lD O,e ta l.G u i d e l i n e sf o rc r ede n t i a l i n g a n d g r a n t i n gp r i v i l e g e sf o r 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u n d[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 d o s c,2001,54(6):811-814.[6] O o t a k i C,S t e v e n sT,V a r g o J,e t a l.D o e s g e n e r a l a n e s t h e s i ai n c r e a s et h ed i a g n o s t i c y i e l do f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u n d-g u i d e df i n e n e e d l e a s p i r a t i o n o f p a n c r e a t i c m a s s e s[J].A n e s t h e s i o l o g y,2012,117(5):1044-1050.[7] W e s t o n B R,B h u t a n i M S.O p t i m i z i n g d i a g n o s t i c y i e l d f o rE U S-g u i d e ds a m p l i n g o fs o l i d p a n c r e a t i cl e s i o n s:at e c h n i c a lr e v i e w[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H e p a t o l(N Y),2013,9(6):352-363.[8] M u n i r a j T,A s l a n i a n H R.N e w D e v e l o p m e n t si n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u n d t i s s u ea c q u i s i t i o n[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 d o s cC l i n NA m,2017,27(4):585-599.[9] M a d h o u n M F,W a n iS B,R a s t o g iA,e ta l.T h ed i a g n o s t i ca c c u r a c y o f22-g a u g e a n d25-g a u g e n e e d l e s i n 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u n d-g u i d e df i n e n e e d l e a s p i r a t i o n o fs o l i d p a n c r e a t i c l e s i o n s:am e t a-a n a l y s i s[J].E n d o s c o p y,2013,45(2):86-92.[10] A f f o l t e rK E,S c h m i d t R L,M a t y n i aA P,e t a l.N e e d l e s i z e h a so n l y al i m i t e de f f e c to no u t c o m e s i n E U S-g u i d e df i n en e e d l ea s p i r a t i o n:a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a n dm e t a-a n a l y s i s[J].D i g D i sS c i,2013,58(4):1026-1034.[11] V i l m a n nP,S e i c e a nA,S a f t o i uA.T i p s t oo v e r c o m e t e c h n i c a lc h a l l e n g e s i n E U S-g u ide dt i s s u ea c q u i s i t i o n[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 d o s cC l i nN A m,2014,24(1):109-124.[12] P u r iR,V i l m a n nP,S a f t o i u A,e t a l.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 dt r i a l o f 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u n d-g u i d e d f i n e-n e e d l e s a m p l i n g w i t ho rw i t h o u t s u c t i o n f o r b e t t e r c y t o l o g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J].S c a n d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09,44(4):499-504.[13] B a n g J Y,R a m e s h J,T r e v i n o J,e t a l.O b j e c t i v e a s s e s s m e n t o fa na l g o r i t h m i c a p p r o a c h t oE U S-g u i d e dF N Aa n d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 d o s c,2013,77(5):739-744. [14] P a i k WH,P a r kY,P a r kD H,e t a l.P r o s p e c t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o fn e w22g a u g e 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u n d c o r e n e e d l e u s i n g c a p i l l a r y s a m p l i n g w i t hs t y l e ts l o w-p u l lt e c h n i q u ef o ri n t r a-a b d o m i n a l s o l i dm a s s e s[J].JC l i n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15,49(3):199-205.[15] A t t a m R,A r a i n MA,B l o e c h l S J,e t a l. W e t s u c t i o nt e c h n i q u e(W E S T) :an o v e lw a y t oe n h a n c et h e q u a l i t y o f㊃387㊃‘临床荟萃“2019年9月20日第34卷第9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S e p t e m b e r20,2019,V o l34,N o.9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E U S-F N A a s p i r a t e.R e s u l t so fa p r o s p e c t i v e,s i n g l e-b l i n d,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 u s i n g a22-g a u g en e e d l e f o rE U S-F N Ao f s o l i d l e s i o n s[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 d o s c,2015,81(6):1401-1407.[16] A n t o n i n i F,F u c c i oL,F a b b r i C,e t a l.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u n d-g u i d e d t i s s u e a c q u i s i t i o no f p a n c r e a t i cm a s s e sw i t h c o r eb i o p s yn e e d l e su s i n g w e t s u c t i o nt e c h n i q u e[J].E n d o s cU l t r a s o u n d, 2017,6(1):73-74.[17] V i l l a N A,B e r z o s a M,W a l l a c e M B,e t a l.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u n d-g u i d e df i n e n e e d l e a s p i r a t i o n:T h e w e t s u c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J].E n d o s cU l t r a s o u n d,2016,5(1):17-20.[18]S t o r m A C,L e eL S.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u n d-g u i d e dt e c h n i q u e sf o r d i ag n o s i n g p a n c r e a t i cm a s s l e s i o n s:c a nw e d o b e t t e r?[J].W o r l d 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16,22(39):8658-8669.[19] B a n g J Y,M a g e e S H,R a m e s h J,e ta l.R a n d o m i z e dt r i a lc o m p a r i n g f a n n i n g w i t h s t a nd a r d te c h n i q u ef o r 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u n d-g u i d e d f i n e-n e e d l e a s p i r a t i o n o f s o l i d p a n c r e a t i cm a s s l e s i o n s[J].E n d o s c o p y,2013,45(6):445-450.[20] M u k a i S,I t o iT,A s h i d aR,e t a l.M u l t i c e n t e r,p r o s p e c t i v e,c r o s s o v e r t r i a l c o m p a r i n g t h ed o o r-k n o c k i n g me t h o d w i t ht h ec o n v e n t i o n a lm e t h od f o rE U S-F N Ao f s o l i d p a n c re a t i cm a s s e s(w i t hv i d e o s)[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 d o s c y,2016,83(6):1210-1217.[21] N a k a iY,I s a y a m aH,C h a n g K J,e t a l.A p i l o t s t u d y o f E U S-g u i d e dt h r o u g h-t h e-n e e d l ef o r c e p sb i o p s y(w i t h v i d e o)[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 d o s c,2016,84(1):158-162.[22]I g l e s i a s-G a r c i a J,D o m i n g u e z-M u n o z J E,A b d u l k a d e r I,e t a l.I n f l u e n c e o f o n-s i t e c y t o p a t h o l o g y e v a l u a t i o no n t h ed i a g n o s t i ca c c u r a c y o f 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u n d-g u i d e d f i n e n e e d l e a s p i r a t i o n(E U S-F N A)o f s o l i d p a n c r e a t i c m a s s e s[J].A m 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11,106(9):1705-1710.[23]I w a s h i t aT,Y a s u d aI,M u k a iT,e ta l.M a c r o s c o p i co n-s i t eq u a l i t y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b i o p s y s p e c i m e n s t o i m p r o v e t h ed i a g n o s t i c a c c u r a c y d u r i n g E U S-g u i de dF N Au s i n g a19-g a u g en e e d l e f o r s o l i d l e s i o n s:a s i n g l e-c e n t e r p r o s p e c t i v e p i l o t s t u d y(MO S Es t u d y)[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 d o s c,2015,81(1):177-185.[24] L e B l a n c J K,C i a c c i aD,A l-A s s iM T,e t a l.O p t i m a l n u m b e ro fE U S-g u i d e df i n en e e d l e p a s s e sn e e d e dt oo b t a i nac o r r e c td i a g n o s i s[J].G a s t r o i n te s tE n d o s c,2004,59(4):475-481.[25] E r i c k s o n R A,S a y a g e-R a b i e L,B e i s s n e r R S.F a c t o r sp r e d i c t i n g t h en u m b e ro fE U S-g u i d e df i n e-n e e d l e p a s s e sf o rd i a g n o s i s o f p a n c re a t i cm a l i g n a n c i e s[J].G a s t r o i n t e s tE n d o s c,2000,51(2):184-190.[26]I t o iT,T s u c h i y aT,I t o k a w aF,e t a l.H i s t o l o g i c a l d i a g n o s i sb y E U S-g u i d e d f i n e-n e e d l e a s p i r a t i o nb i o p s y i n p a nc r e a t i c s o l i dm a s s e s w i t h o u t o n-s i t e c y t o p a t h o l o g i s t:a s i n g l e-c e n t e re x p e r i e n c e[J].D i g E n d o s c,2011,23(S u p p l1):34-38.[27]S e i c e a n A,B a d e a R,M o l d o v a n-P o p A,e t a l.H a r m o n i cC o n t r a s t-E n h a n c e d 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f o r t h eG u i d a n c e o fF i n e-N e e d l eA s p i r a t i o n i nS o l i dP a n c r e a t i cM a s s e s[J].U l t r a s c h a l lM e d,2017,38(2):174-182.[28]S u g i m o t oM,T a k a g i T,H i k i c h i T,e t a l.C o n v e n t i o n a l v e r s u sc o n t r a s t-e n h a n c ed h a r m o n i ce n d o s c o p i c 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g u i d e d f i n e-n e e d l ea s p i r a t i o nf o rd i a g n o s i so fs o l i d p a n c r e a t i cl e s i o n s:a p r o s p e c t i v er a n d o m i z e dt r i a l[J].P a n c r e a t o l o g y, 2015,15(5):538-541.收稿日期:2019-10-15编辑:王秋红㊃487㊃‘临床荟萃“2019年9月20日第34卷第9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S e p t e m b e r20,2019,V o l34,N o.9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文件已阅声明表》《Procedure Circulation Form》文件名称(File Name):细胞病理细针穿刺标准操作程序编号(Serial Number):表号(Table Number):KM-MP03.02.02 已阅声明:本人承诺已理解本文件中的相关内容,今后的工作中将严格按照此文件执行,不随意对外传阅此文件,如有与文件不相符的操作,责任由本人承担。
(Declaration: I have understood the relevant content of the document. I will keep the document confidential and be responsible to the procedure accordingly.)阅读人签名:在按文件执行前,请在下表中签名,表明同意上述声明。
You are required to sign the declaration at the form of this page before commencing the practical. 签名(SIGNATURE)签名日期(DATE)签名(SIGNATURE)签名日期(DATE)《文件本次修改记录表》《Procedure Amendment Form》编号(Serial Number):表号(Table Number):KM-MP03.02.03序号No.页码Page内容更改说明Description of Modified Contents审批人Approver批准日期Approved date《文件信息表》《Procedure information form》编号(Serial Number):表号(Table Number):KM-MP03.02.04文件名(文件编号)File Name(File number)细胞病理细针穿刺标准操作程序(KM-SOP0308.07)版本号Version Number Version1.0执行日期Implementation Date2009-04-18文控部门Doc. Control Dept.实验室文控室回顾计划Review Plan计划回顾人/计划回顾日期Responsible person /Due date实际回顾人签名/日期Reviewed by: Signature /Date 李洪波2010-04-15取代的旧文件Replaces 细胞学标本接收、核对标准操作程序(KM-SOP0308.01 Version2.2)文件发放范围Distribution List No.存放地点(持有人)Location(Holder)No.存放地点(持有人)Location(Holder)1 实验室文控室(周梅华)2 细胞病理诊断(郑宝文)3 细胞病理技术(苏钜铭)4 送检(合作)单位作者签名/日期Author signature /Date 刘栋2009-04-16 审核人签名/日期Checker signature /Date李洪波2009-04-17英文初审人签名/日期Translation first trial (signature)/Date N/A英文复核人签名/日期Translation Recheck(signature)/DateN/A批准人签名/日期Approved by :Signature /Date李洪波2009-04-17文件接收人签名/日期Doc. Receiptor /Date目录(The Table of Content)一.目的(Purpose) (5)二.范围(Scope) (5)三.适应症和禁忌症(I 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s) (5)四.步骤(Steps Of Flow ) (5)(一)术前准备(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5)(二)操作步骤(operation steps) (5)(三)术后操作(postoperative operation) (6)(四)术后注意事项(notice after operation)) (6)五.参考文献(Reference) (6)六.历史文档(Document History) (6)细针穿刺操作程序(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FNA)一.目的(Purpose):规范浅表肿块细针穿刺操作中的各个环节,提高诊断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