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1例乳腺肿块细针穿刺诊断的临床应用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74.81 KB
- 文档页数:2
超声介入细针穿刺活检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意义探讨发布时间:2021-09-02T09:58:30.63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1期作者:李鹏李伟通讯作者[导读] 目的:探讨研究超声介入细针穿刺活检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意义李鹏李伟通讯作者河北省保定高碑店市医院超声科河北保定074000【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超声介入细针穿刺活检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意义。
方法:选择2020.2—2021.2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介入细针穿刺活检,将超声介入细针穿刺活检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分析超声介入细针穿刺活检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
结果:超声介入细针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高达91.4%。
结论:超声介入细针穿刺活检对乳腺肿块患者临床诊断价值显著,可作为后续定制临床治疗方案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乳腺肿块;超声介入;细针;穿刺活检;诊断价值乳腺肿块是乳房疾病常见的临床体征,女性乳房本身呈凹凸不平状。
乳房摸到肿块比较容易诊断,常采用乳腺X线和彩超进行诊断。
对于不易摸到肿块而引起的乳房疼痛,采用穿刺活检进行诊断。
超声介入细针穿刺活检属于一种高效获得病理组织的诊断方式,对临床不能触及或依靠超声发现的小型肿块,采用此方法属于最为安全有效的诊断方式[1-2]。
本次研究探讨了超声介入细针穿刺活检对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具体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乳腺肿块患者。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4.35±5.21)岁。
病灶最小为5mm,病灶最大为60mm,病灶平均大小(27.15±15.34)mm。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符合乳腺肿块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真实且完整。
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恶性或慢性疾病;②凝血功能或血液系统异常者;③患有心理、听觉神经障碍,无法进行正常沟通者。
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分析目的:探究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100例,均给予乳腺肿块超声引導下空心针穿刺活检诊断,并进行病理送检。
分析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病理检查良恶性情况、肿瘤类型、穿刺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100.00%,和手术切除组织病理检查符合率为100.00%,活检穿刺和病理检查良性肿瘤均为20例,其中,乳腺腺病有9例,纤维腺瘤有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有3例,乳腺浆细胞性乳腺炎有2例,肉芽肿性炎1例,结核性脓疡1例。
活检穿刺和病理检查恶性肿瘤均为80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有56例,导管内不典型增生14例,转移性浸润癌有5例,黏液腺瘤3例,叶状肉瘤2例。
所有患者在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后无出现气胸或出血等并发症。
结论: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高,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可有效确定乳腺肿块良恶性情况,为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标签: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临床价值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女性居首位恶性肿瘤,为确保女性健康,及早确诊并给予手术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其生存质量,需及早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
有研究显示,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对组织创伤小,提取标本迅速、可尽早明确肿块病理性质,提高早期诊断率等特点,可避免对良性病变的过度治疗和恶性病变的延迟治疗。
本研究探讨了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空心针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100例,年龄23~70岁,平均(43.73±10.28)岁。
乳腺肿块的直径1.3~3.6cm,平均直径为(2.21±0.31)cm。
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瘤病理结果及临床价值分析作者:周丽红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30期【摘要】目的探讨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瘤的病理结果分析及临床价值。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3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FNAC。
结果经本组FNAC病理诊断良性肿瘤28例(38.4%),恶性肿瘤为45例(61.6%)。
患者经术中冰冻切片或术后组织病理学证实,良性肿瘤为26例,恶性肿瘤为41例,FNAC诊断阳性符合率为91.8%,假阳性率为8.2%。
结论乳腺FNCA是一种准确、可靠、安全的诊断方法,能更方便、直观的检测出肿块的性质,在乳腺肿瘤早期发现及明确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医生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乳腺肿瘤;冰冻切片;早期乳腺癌乳腺肿瘤是妇女常见病之一。
目前,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加大,导致妇女乳腺肿瘤的发生率呈不断的上升趋势。
据临床资料统计表明,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
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较高,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85%~90%以上[1],但是,一旦癌细胞出现转移,五年生存率仅仅为18%[2]。
因此,早期确诊肿瘤的良性和恶性,可以对临床医师选择手术的方式提供更有利的指导,从而大大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分别对73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FNAC),分析其在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73例乳腺肿瘤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24~67岁,平均年龄为(53.8±4.1)岁。
患者均因乳房胀痛及肿块就诊,其中单侧为61例,双侧为12例;乳腺皮肤有橘皮样改变为3例,同侧腋窝可扪及肿大淋巴结为4例,乳头溢液者为3例。
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及FNAC检查,肿瘤最大3.2 cm×4.0 cm×4.0 cm,最小0.4 cm×0.4 cm×1.0 cm,术后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
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性乳腺炎应用粗针穿刺活检鉴别诊断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5-12-02T15:34:13.673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8月作者:李学愚[导读] 资阳市人民医院四川资阳同时,在鉴别诊断中,应综合分析二者的超声引导下病理活检鉴别诊断要点,以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李学愚资阳市人民医院四川资阳 430900 【摘要】目的:分析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性乳腺炎应用粗针穿刺活检鉴别诊断的要点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5例经超声、钼靶检查后疑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或肉芽性乳腺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
结果:55例患者中浆细胞性乳腺炎32例(58.18%),肉芽性乳腺炎23例(41.82%)。
3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共分为3型,其中,低回声包块型6例,囊实性包块型12例,导管扩张型14例。
23例肉芽性乳腺炎患者均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结论:在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性乳腺炎的鉴别诊断中,通过粗针穿刺活检,能够对超声、钼靶检查后难以鉴别的患者予以准确诊断,且予以组织学分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同时,在鉴别诊断中,应综合分析二者超声引导下病理活检的鉴别诊断要点,以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性乳腺炎;粗针穿刺活检;鉴别诊断【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143-02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arse needle biopsy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lasma cell mastitis and the clinical value of granulation sexual mastitis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coarse needle biopsy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lasma cell mastitis and the clinical value of granulation sexual mastitis. Methods: 55 cases of our hospital by ultrasonography and mammography examination after suspected patients with plasma cell mastitis or granulation sexual mastitis wa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re of coarse needle biopsy guided by ultrasound. Results: 55 cases of plasma cell mastitis was 32 cases (58.18%), granulation sexual mastitis was 23 cases (41.82%). 32 cases of plasma cell mastiti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 among them, the low echo bag piece type 6 cases, 12 cases cystic or solid mass type, conduit dilated 14 cases. 23 patients with granulation sexual mastitis were 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 Conclusion: the plasma cell mastitis and granulation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mastitis, through the coarse needle biopsy, capable of ultrasonography and mammography be accurate diagnosis is difficult to identify the patients after inspection, and shall be type organization credit, has good application value.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should b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two main points of differential diagnosis pathological biopsy under the guidance of ultrasoun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Keywords】plasma cell mastitis; Granulomatous mastitis; Coarse needle biopsy;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乳腺炎为临床常见的乳腺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因素。
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引导下乳腺活检术对乳腺肿块的应用价值。
方法通过对54例患者乳腺肿块进行高频彩超引导下活检术,采用自动切割式活检枪和16 G 组织活检针。
结果 54例活检病理诊断乳腺良性肿瘤29例,乳腺恶性肿瘤26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8例,髓样癌3例,硬癌2例,原位癌2例,炎性癌1例,与术后大体标本病理诊断比照结果一致。
结论高频彩超引导下乳腺活检能确定乳腺肿块的病理性质,有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指导临床手术和治疗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频彩超乳腺肿块活检病理学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等因素,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趋年轻化。
及时明确乳腺病变的性质.早期发现恶性肿瘤、早期开展治疗,对提高乳腺癌患者5 年生存率、降低死亡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频彩超引导下乳腺活检术是乳腺肿块组织病理学诊断的一种新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术前乳腺癌的确诊率,减少漏诊,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收集54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3—66岁,平均38.2岁,患者因常规体检、乳腺胀痛或乳头溢液就诊,经超声诊断为实质性肿块,超声显示病变直径为0.9 cm~2.4cm。
左乳肿块31例,右乳肿块23例。
1.2 仪器设备及方法应用 Aloka 350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专用介入探头,探头频率为 7.5~10.0 MHz,Ba r d三代连续可调式自动活检枪,射程1.5cm~2.2cm,配以16G内槽式组织切割活检针。
术前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及心电图,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穿刺定位前观察肿瘤大小、位置、血流,测量病灶与体表的距离。
乳腺皮肤及超声探头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沿超声指示穿刺方向做局部浸润麻醉,穿刺点用手术尖刀做小切口,16G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无需穿刺架,沿探头长轴方向平行胸壁刺入,避开大血管,当观察到穿刺针到达肿块边缘时,启动穿刺针取材,选取肿块不同区域进行1-3次穿刺取材,取得的活组织用福尔马林液固定后送病理学检查。
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临
床应用价值分析
徐群官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6(014)035
【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意义。
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所收治的146例可能为乳腺癌的女性患
者行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实施乳腺手术治疗,手术后行病理学诊断。
结果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后阳性患者78例,采取乳腺癌根治性手术,阴性患者68例,采取开放活检手术治疗。
手术后证实乳腺癌患者48例,非乳腺癌患者20例。
结论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能够为怀疑
乳腺恶性肿瘤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总页数】2页(P114-114,115)
【作者】徐群官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辽宁大连116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癌定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朱才秀;王海平
2.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颈部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J], 梁分凤;廖俊;彭正加
3.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J], 潘聪慧;吴大忻
4.术前超声造影联合FNAC定位与定性检查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意义 [J], 吴晓琴;孙德胜;韦伟;刘晓岭;于志强;钟洁瑜;郝璐;胡慧;崔军威;刘军;程苒
5.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J], 徐雪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36例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分析
葛春鸣;古丽娜·赛尔江
【期刊名称】《新疆医学》
【年(卷),期】2012(042)011
【摘要】乳腺肿块在门诊病人中占很大比例,且逐年增多。
虽然鉴别乳腺肿块的检查手段很多,但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仍不失为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检查方法。
尤其在基层医院更为适用。
现收集我院2007年4月~2012年4月间,乳腺包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资料136例,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的价值,探讨其诊断准确率。
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136例乳腺肿块病人均为女性,年龄8~69岁,平均45岁;病史5 d~8年。
肿块平均直径0.5~8 cm。
【总页数】2页(P91-92)
【作者】葛春鸣;古丽娜·赛尔江
【作者单位】835000 新疆伊犁新疆伊犁州新华医院病理科;835000 新疆伊犁新疆伊犁州新华医院病理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细针穿刺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王蓓艳
2.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J], 王永敏
3.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乳腺肿块筛查及乳腺恶性肿瘤分型诊断中的意义 [J], 李向利;蒋海辉;阮英茆
4.细胞蜡块在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中的应用 [J], 何诚;黄榕芳;朱伟峰;陈刚
5.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对照分析 [J], 任玉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乳腺肿块516例分析作者:周斌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516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FNAC检查,采用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排列、结构、背景特点、细胞形态等方面对乳腺肿物良恶性判定,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有病理组织学对照的乳腺肿块患者516例中,病理组织学诊断恶性肿瘤75例,良性病变441例。
FNAC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为92%(69/75),诊断特异性为100%(441/441),正确率为92%(69/75)。
良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为99.5%(441/443),乳腺肿块FNAC检查诊断良恶性总的正确率为98.8%(510/516)。
结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对于临床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有独到价值,且对恶性病例诊断更为可靠。
此诊断技术简便、费用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细针穿刺细胞学;乳腺肿块;病理组织学;诊断乳腺肿块是妇女常见病,其中乳腺癌在一些城市的发病率已经超过宫颈癌上升为妇女的首位恶性肿瘤,并且发病年龄有趋下降的趋势。
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又称乳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NAC),目前各地医院已经广泛应用FNAC技术诊断乳腺包块的病理性质,结合影像学检查、临床症状指导临床诊治工作。
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经FNAC检查并有病理组织学诊断的乳腺肿块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7年12月~2010年12月间在笔者所在医院行乳腺肿块FNAC检查并手术做了病理切片组织学分型诊断的患者共计516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16岁。
男3例,女513例。
1.2方法查清病变部位,常规消毒后用5 ml或10 ml一次性塑料注射器7号针头进针,保持空针一定的负压,针头在肿块内不同方向抽吸几次,然后将抽吸物喷注到坡璃片上,涂片。
采用瑞氏染色、HE染色,并辅以AGNOR染色,根据国际乳腺疾病分类诊断标准[1]进行诊断。
乳腺肿块空芯针穿刺活检52例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2-10-12T16:07:27.5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4期供稿作者:殷鹤英古秀雯郁旭华冯晶晶[导读] 乳腺癌是从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据我国统计。
殷鹤英古秀雯郁旭华冯晶晶(上海市松江中心医院普外科 201699)【摘要】目的探讨空芯针穿刺活检技术在诊断乳腺病变中的应用。
方法对 52例高度怀疑乳腺癌病例的乳房肿块行空芯针穿刺活检术,取得病理组织学诊断依据。
结果 52例患者中,乳腺癌45例(86.5%),良性病变7例(13.5%);诊断准确率为96.2%(50/52),假阴性率3.8%(2/52),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100%(43/43),无假阳性0%(0/43)。
结论空芯针穿刺活检是一种操作简单、损伤小、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可明确一些常规检查无法确诊的乳腺病变,适合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乳腺活检【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4-0024-02乳腺癌是从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据我国统计。
除子宫颈癌外,乳腺癌占妇女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
乳腺癌的预后与其是否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关系密切。
近年来,空芯针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诊断乳腺癌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
本文总结了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科收治的52例以发现乳腺肿块而就诊的女性患者,行空芯针穿刺活检术后均获得病理学诊断,并与手术切除病理诊断结果相对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我院普外科乳腺组住院患者中,经过临床查体、彩色多普勒超声或钼靶X线检查临床诊断或高度怀疑乳腺癌病例,共52例。
全部病例除1例男性,其余均为女性,年龄21~80岁,中位年龄50岁;肿块大小1~4.5cm,平均2.5cm。
114・临床研究・ December 201 6,Vo1.14,No.35 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I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徐群官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辽宁大连116200)
【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所收治的146例可 能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行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实施乳腺手术治疗,手术后行病理学诊断。 结果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后阳性患者78例,采取乳腺癌根治性手术,阴性患者68例,采取开放活检手术治疗。手术后证实乳腺癌 患者48例,非乳腺癌患者20例。结论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能够为怀疑乳腺恶性肿瘤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乳腺癌;细针穿刺细胞学;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35--0114--02
在乳腺疾病病理学诊断中(FNAC)应用效果明显,由于其诊断 乳腺癌的准确率并没有粗针穿刺活检的准确率高,所以,主要应用在 乳腺良性肿瘤和同侧腋窝多能触及质地较硬的淋巴结诊断中,乳腺细 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优点为操作简单且经济安全,不失为一种良好的 辅助诊断方式,当前,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在乳腺癌的手术 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Ⅲ,本文就这一诊断方式在乳腺癌手术治 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所要研究的对象为前来我院就诊的146例可能 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对比分析146例患者经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 查后的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结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5fl至2015年6月所收治的146例可能为乳 腺癌的女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Fine needle aspkafion cytology检查后,实施乳腺手术治疗,在手术后进行病理学诊断。146例 患者中,最大年龄66岁,最小年龄37岁,中位年龄(45.86+2.73)岁; 硕士学历32例,本科学)-Jj43例,大专学历37例,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34 例,49例左侧肿块,89例右侧肿块,8例双侧肿块。 1.2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检查过程中,应用穿刺的针头型号为 7号,注射器规格为5毫升的一次性注射器。在穿刺前对患者的乳腺肿 块的大小、位置以及数目进行了解,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处 理完毕后,行穿刺检查,穿刺人员左手固定肿物,右手将针头穿刺至 肿块内,行负压抽吸,抽吸的方向不同,次数3 ̄4次即可 ],待穿刺物 吸出后,应用注射器回复,将针头拔除,然后将穿刺物至于涂片中固 定,对穿刺物进行染色处理,应用染色试剂为苏木素.伊红【31,在显微 镜下对穿刺物的细胞形态进行观察。 2结果 146例患者中,在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后确诊为乳腺癌患者 43例,35例患者经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后支持乳腺癌诊断,也 就是说,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后阳性患者78例,采取乳腺癌根 治性手术,术后病理学诊断确定为乳腺癌患者,阴性患者68例,采 取开放活检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学分析,证实乳腺癌患者48例, 非乳腺癌患者20例。其中乳腺癌良性肿瘤患者31例,炎症性病变患 者17例。
穿刺病理诊断在乳腺乳头状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乳腺乳头状病变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由于乳头状结构的增生和不规则的增殖所导致。
乳腺乳头状病变的病理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穿刺病理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乳腺乳头状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穿刺病理诊断在乳腺乳头状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一、穿刺病理诊断技术的发展穿刺病理诊断技术是通过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标本,然后对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最终得出诊断结果的一种检查方法。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穿刺病理诊断技术已经包括了传统细针穿刺(FNA)、细针切片(FNB)和液基细胞学(LBC)等多种技术手段。
传统细针穿刺是通过针尖对异常生长的组织进行穿刺采集细胞,然后将细胞制片,染色,最后由病理学家进行细胞学检查。
而细针切片技术则是通过将穿刺采集的组织进行切片制备,然后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液基细胞学则是将穿刺采集的细胞放置于液基载玻片上,通过特殊染色方法对细胞进行检查。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乳腺乳头状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手段。
二、穿刺病理诊断在乳腺乳头状病变诊断中的应用1. 提高诊断准确性穿刺病理诊断技术在乳腺乳头状病变的诊断中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传统的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穿刺病理诊断能够直接获取组织标本,通过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出乳腺乳头状病变,避免了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发生。
尤其是对于乳腺病变的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穿刺病理诊断技术可以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2. 提高诊断效率传统的手术活检对于乳腺病变的诊断需要开展手术,过程复杂且创伤大。
而穿刺病理诊断技术不需要开展手术,仅需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通过穿刺获取组织标本,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损伤小,术后恢复迅速。
穿刺病理诊断技术可以快速得到结果,大大缩短了诊断的时间,提高了诊断效率。
3. 指导治疗方案穿刺病理诊断技术可以对乳腺乳头状病变的组织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的检查,可以全面了解异常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细胞学特点,对于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细针穿刺合并术中快速诊断乳腺癌100例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全球范围内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早期的乳腺癌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而且乳腺癌一旦发现晚期,治疗难度和效果都会大大降低。
早期的快速诊断对于乳腺癌的治疗非常重要。
近年来,细针穿刺合并术中快速诊断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为了探讨细针穿刺合并术中快速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我们进行了一项对100例患者的研究,以下是我们的研究成果。
1. 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了100例乳腺癌高度怀疑患者,其中包括早期乳腺癌患者和晚期乳腺癌患者。
所有患者均在细针穿刺合并术中进行了快速诊断,我们记录了所有患者的病理学结果,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2. 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细针穿刺合并术中快速诊断,我们成功诊断了所有100例患者的乳腺癌。
45例为早期乳腺癌,55例为晚期乳腺癌。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细针穿刺合并术的快速诊断结果与病理学结果高度一致,准确率达到100%。
而且,在快速诊断后,部分患者进行了行乳腺手术切除,手术结果也与快速诊断结果高度一致。
3. 研究分析细针穿刺合并术中快速诊断乳腺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早期治疗的机会,还可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等待时间。
相比于传统的组织活检,细针穿刺合并术中的快速诊断操作更为简便,且损伤较小,术后恢复更快。
4. 结论在本研究中, 细针穿刺合并术中快速诊断乳腺癌表现出了很高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价值, 对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 鉴于样本量较小且未包括更多患者情况或分析其他变量,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开展更大规模的多中心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结论,确保其具有更广泛的可推广性。
细针穿刺合并术中快速诊断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迫切需要更多的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和应用。
希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医疗设备和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细针穿刺合并术中快速诊断可以更好地为广大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准确、更便捷、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乳腺肿块核芯针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核芯针穿刺活检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138例乳腺肿块患者术前行经皮核芯针穿刺,取得病理学诊断后再与手术病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诊断价值。
结果:138例中穿刺成功137例,1例穿刺失误(所取为脂肪组织),穿刺成功率为99.28%。
术前穿刺活检诊断乳腺癌87例,良性病变47例,乳腺组织3例,脂肪组织伴出血1例。
135例患者施行了手术,经手术病检证实其诊断符合率达92.75%,假阴性率占7.2%,无假阳性,阳性预测值100%。
结论:经皮核芯针穿刺活检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诊断准确率较高,是乳房肿块定性诊断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乳腺肿块;核芯针;穿刺活检;诊断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乳腺肿块患者138例,均为女性,年龄28~75岁,平均47.4岁。
乳腺内可触及﹤2 cm肿块11例,2~5 cm肿块99例,>5 cm肿块28例。
4例有红、肿或疼痛表现。
1.2 病例选择:(1)所有乳腺内有可扪及肿块而难以定性者;(2)临床高度怀疑为乳腺癌,需行新辅助化疗,治疗前须确定其病理诊断者;(3)临床上基本确诊为晚期乳腺癌,但不适合手术治疗,须提供进一步的病理诊断和激素受体检查结果,以实行综合治疗者。
1.3 方法:使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活检枪和MN1616活检针,患者取平卧位,根据乳腺肿块的部位及体表皮肤的情况选择进针点,用记号笔标记后常规消毒、局麻,左手固定肿块,右手持活检枪,用活检针经皮肤穿刺接近病灶前,安装好活检枪。
选择穿刺深度,触动活检枪扳机取出标本。
一般从不同方向多点取材,取出病变组织约3~8条,用福尔马林固定后送病理检查。
操作结束后常规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并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3天。
2 结果138例中穿刺成功137例,1例穿刺失误(所取为脂肪组织),穿刺成功率为99.28%。
术前穿刺活检诊断乳腺癌87例,良性病变47例(其中不典型细胞3例、乳腺增生19例合并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乳腺炎症7例、良性肿块17例),乳腺组织3例,脂肪组织伴出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