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标准玻璃水银温度计 鉴定证书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1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JJG 128-73(试行本)本检定规程是由原国家科委计量局1967年组织编写,并经有关单位试用过现颁布在全国试行。
本规程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原有的检定规程同时作废。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制的和使用中的测量范围为-30~±300℃的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
一、标准器与检定设备1 检定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标准器为一等标准水银温度针。
2 主要的检定设备有低温酒精槽、水槽、油槽、冰点器、水三相点瓶及读数望远镜。
对各种恒温槽温场的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表1二、检定项目、要求与检定方法(一)外观检查3 对温度计玻璃的要求:(1)温度计表面应光滑,均匀,在标尺范围内和贮液泡上不得有影响读数和强度的缺陷。
(2)毛细管的孔径必须均匀,管内不得含有杂质。
毛细管与贮液泡、中间泡、安全泡连接处均应成圆滑弧形,不得有颈缩现象。
(3)棒式温度计应熔入一条乳白色釉带。
内标式温度计,其套管内不得有碎玻璃和其它杂质,并应充满干燥气体,以避免在检定时标尺板出现朦胧现象。
4 对温度计水银要求:水银必须纯洁,干燥,无气泡,不断节,上升时必须均匀移动。
5 对温度计标尺和标志的要求:(1)标尺的标线应与毛细管的中心线相垂直,内标式温度计相对于标尺的侧位移不得超过最短的标线。
(2)标尺的标线应均匀,两相邻标线间的距离不得不小于0.5毫米。
标线的宽度应不大于两标线间距离的十分之一。
(3)标线数字应清晰完整,涂上的颜色不易脱落,温度计每隔二度标志数字,下限和上限,以及零标线以外应展刻分度线10条。
(4)温度计应具有以下标记:表示国际实用温标摄氏度的标志“℃”制造厂名或厂标、制造年月、编号。
6 对温度计各部分尺寸的要求:(1)零标线与贮液泡上端的距离不得小于40毫米;(2)下限温度标线与中间泡上端的距离不得小于50毫米;(3)上限温度标线与安全泡下端的距离不得小于30毫米;(4)温度计全长不得超过540毫米。
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目的:保证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以下简称温度计)满足使用需求,保证所检测的数据真确可靠;明确职能人员的相关职责与操作顺序,保证校准过程和结果得到有效控制。
范围:适用于公司各量程工作用温度计的校准。
职责:1.检定人员:负责检定过程的操作,对检定结果做出正确的结论。
负责检定记录的填写。
2. QA人员:严格监督玻璃液体温度计使用中的受控状态,杜绝使用不合格的玻璃液体温度计。
如发现问题,立即行使职权停用相应温度计,要求进行再校准或更换已校准合格者,同时调查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有无必要执行追踪程序等。
内容:1.依据JJG130-2004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
2. 计量性能要求2.1 示值稳定性温度计经稳定性试验后其零点位置的上升值应不超过分度值的1/2(无零点辅标的温度计可测量上限温度示值)。
2.2 示值误差温度计的示值允许误差限有温度计测量范围和分度值确定。
全浸温度计示值误差应符合表1规定,局浸温度计示值误差应符合表2规定。
当温度计的量程跨越表2、表3中几个温度范围时,则取其中最大范围示值误差限。
表1 全浸温度计示值允许误差限℃表2 局浸温度计示值允许误差限℃3.通用技术要求3.1 标度和标志3.1.1 温度计的标度线应与毛细管的中心线垂直。
标度线、标度值和其他标志应清晰,涂色应牢固,不应有脱色、污迹和其他影响读数的现象。
3.1.2 相邻两标度线的间距,水银棒式温度计应不小于0.7mm,水银内标式温度计应不小于0.6mm。
标度线的宽度应不超过相邻标度间距的1/5。
3.1.3 在温度计上、下限温度的标度线外,应标有不少于该温度计示值允许误差限的展刻线。
有零点辅标度的温度计,零点标度线上、下的标度线应不少于5条。
3.1.4 内标式温度计标度板的纵向位移应不超过相邻两标度线间距的1/3.毛细管应处于标度板纵轴中央,不应有明显的偏斜,与标度板的间距应不大于1mm。
3.1.5 每隔10~20条标度线应标志出相应的标度值,温度计的零点和上、下限也应标志相应的标度值。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Standard Mercury-in-Glass Thermometer(GradeⅡ)JJG 128—89代替JJG 128—73本检定规程经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89年6月22日批准,并自1990年4月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本规程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王凤诚(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张桂芳(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所)目次一概述二技术要求三标准器和检定设备四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五检定结果的计算六检定结果的处理附录1 水银蒸发滴的连接方法附录2 检定证书内面格式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测温范围为-60~+500℃的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
一概述-60~+500℃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由一支测温范围为0~-60℃汞基温度计和测温范围为-30~+300℃的七支组及300~500℃四支组的水银温度计组成。
可作为检定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和其他类型温度计的标准器,也可用于精密测温。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以下简称温度计)在不同温度点的示值检定结果的总不确定度列于表1。
表1 (℃)二技术要求1 玻璃1.1温度计玻璃表面应光洁透明,在刻度范围内和感温泡上不得有影响读数和强度的缺陷。
1.2温度计应平直,不得有显见的弯曲现象。
1.3毛细管玻璃的横截面应呈圆形。
毛细管要直,孔径必须均匀,管内不得含有杂质,并应充以足够压力的干燥中性气体。
毛细管与感温泡、中间泡、安全泡连接处应呈圆滑弧形,不得有颈缩现象。
上限温度≤400℃温度计的安全泡顶部要封圆。
1.4棒式温度计应熔入一条乳白色釉带。
内标式温度计套管内应洁净、无杂质和污物,应充以干燥气体,不得有影响读数的朦胧现象。
2 感温液和液柱2.1水银和汞基合金必须纯洁、干燥、无气泡。
液柱不得断节。
汞基合金在-60℃时不得凝固。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1、概述1.1、测量依据:JJG130-2004《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1.2、计量标准:主要计量标准设备为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一套7支,测量范围(-30~300)℃。
表1. 实验室的计量标准器和配套设备1.3、被测对象:表2. 被测准温度计的分类1.4、测量方法:使用(-30~300)℃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校准,将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和被检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同时以全浸方式放入恒定温度的恒温槽中,待示值稳定后,分别读取标准温度计和被检温度计的示值,计算被检温度计的修正值。
精密温度计读数4次,普通温度计读数2次。
其顺序为标准→被检1→被检2…→被检n,然后再按相反的顺序回到标准,分别计算算术平均值,得到标准温度计和被检温度计的示值。
JJG130-2004《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规定,标准温度计测得量值由温度计读数修正值给出。
标准温度计和被测温度计读数估计到分度值的1/10。
2、数学模型()s s x t t t =+∆-式中x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的修正值;s t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示值; s t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修正值;t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的示值。
3、标准不确定度评定3.1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读数分辨力(估读)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1()s u t ,用B 类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读数分辨力为其分度值的1/10,即0.01℃,则不确定度区间半宽为0.01℃,按均匀分布计算:1()s u t =0.01/≈0.006℃3.2 由恒温槽温场不均匀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t s2),用B 类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恒温槽温场最大温差为0.02℃,则不确定度区间半宽为0.01℃,按均匀分布计算:u (t s2)=0.01/≈0.006℃3.3 恒温槽温度波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3()s u t ,用B 类标准不确定度表示。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标准水银温度计标准装置建立计量标准单位
计量标准负责人
筹建起止日期
说明
1、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用计算机打印或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⑴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⑴
三、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⑴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⑵
五、环境条件……………………………………………………………………………⑶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⑶
七、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⑸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⑻
九、测量不确定度评定…………………………………………………………………⑾
十、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⒂十一、结论………………………………………………………………………………⒃十二、附加说明…………………………………………………………………………⒃
-2-
-5-
-12-
-13-。
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1 概述1.1 测量依据:JJG130-2004《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规程》 1.2 测量标准: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组,测量范围(-30~300)℃。
1.3 被测对象:1.4 测量方法将标准温度计与被检温度计同置于恒温槽中,待温度稳定后读取标准温度计与被检温度计的示值,取4次读数的平均值为标准和被检的实测值,以标准值与被检实测值之差为被检温度计的修正值。
2 数学模型x=(t s +Δt )–t 式中t s —标准温度计示值;Δt—标准温度计修正值; t —被检温度计示值。
3 不确定度传播率()()()()t c t c t c y 223s 222s 2212c u u u u +∆+=式中,灵敏系数:1t x s 1=∂∂=c 1t x 2=∆∂∂=c 1tx 1-=∂∂=c 4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4.1 标准温度计估读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t (1s u标准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读数分辨力为其分度值的1/10,即0.01℃,不确定度区间半宽为0.01℃,服从均匀分布,故≈=301.0)t (1s u 0.006℃ 4.2恒温槽温场不均匀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t (2s u标准温度计与被检温度的感温泡处在同一水平,故只需考虑恒温槽的水平温度均匀性。
恒温槽的水平最大温差均为≤0.02℃,则不确定度区间半宽为0.01℃,按均匀分布处理。
故≈=301.0)t (2s u 0.006℃ 4.3 恒温槽温度波动不均匀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t (3s u恒温槽的温度波动度≤±0.02℃/10min ,不确定度区间半宽为0.02℃,服从均匀分布,故≈=302.0)t (3s u 0.012℃ 4.4 标准温度计修正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s t ∆u根据JJG128-2003《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附录A 可知,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U 95=0.03℃,包含因子k p =2.58,故()≈=∆58.203.0t s u 0.012℃4.5 被检温度计示值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t (1u采用A 类标准不确定度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