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水银温度计校检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11
测温仪表校验规程1.0目的对公司测温仪表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0范围适用于全厂公司玻璃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和热电阻等测温仪表的内部校准。
3.0校验时所需标准仪器及设备3.1标准器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3.2校准设备恒温水浴、恒温油浴4.0环境条件常温,湿度≤85%。
5.0校验方法5.1最大允许误差测温仪表类型最大允许误差玻璃温度计±1℃双金属温度计±3℃热电阻±3℃5.2校准步骤将被检温度计的检测元件与标准温度计插入恒温槽中,待示值稳定后进行读数。
温度计的浸没长度应大于等于75mm, 校准点应均匀分布在整个测量范围上,不得少于三点。
5.3校准结果的处置:校准合格的测温仪表,应粘贴合格证,注明有效期;检测不合格的不准使用并粘贴停用标识。
5.4校准周期校准周期为每年校准一次。
6.0参考文件J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GBT/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7.0记录表格测温仪表内部校准记录测温仪表内部校准记录编号基本参数校正数据记录结论校准人标准显示误差量程精度最大允许误差使用位置量程精度最大允许误差使用位置量程精度最大允许误差使用位置量程精度最大允许误差使用位置量程精度最大允许误差使用位置量程精度最大允许误差使用位置。
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一、检定目的。
标准水银温度计是用于测量温度的一种常见仪器,其准确性对于各种实验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为了确保标准水银温度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定。
二、检定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普通玻璃水银温度计、工业玻璃水银温度计、精密玻璃水银温度计等。
三、检定条件。
1. 检定环境,检定应在恒温室或恒温水槽中进行,确保环境温度稳定。
2. 检定设备,应使用精密的温度计和其他必要的检定设备。
3. 检定人员,检定人员应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检定工作。
四、检定程序。
1. 温度平衡,将标准水银温度计放置在恒温环境中,等待其温度与环境温度达到平衡。
2. 比较测量,使用精密温度计对标准水银温度计进行比较测量,记录两者的温度值。
3. 计算误差,根据比较测量的结果,计算标准水银温度计的误差值。
4. 调整校正,如果标准水银温度计的误差超出规定范围,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校正。
五、检定要求。
1. 准确性,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2. 可靠性,检定后的标准水银温度计应能够稳定、准确地测量温度。
3. 记录保存,检定结果应及时记录并保存,包括检定日期、环境条件、比较测量结果、误差计算、调整校正情况等。
六、检定频率。
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频率应根据其使用环境和要求来确定,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检定。
七、检定报告。
检定完成后,应出具检定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被检定标准水银温度计的基本信息、检定结果、误差分析、调整校正情况等。
八、检定记录。
检定记录应详细、准确地记录每次检定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检定日期、环境条件、比较测量结果、误差计算、调整校正情况等,记录应保存至少五年以上。
九、检定管理。
对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工作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检定计划、检定记录、检定报告等的管理和归档。
十、附则。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并重新发布。
【精品文献】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JJG 161-75本检定规程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经国家标准计量局于1975年5月6日批准,并自1975年12月1日起施行。
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测温范围为-30,+300?九支组的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
一、标准器与检定设备1 检定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标准器为一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
2 主要检定设备:(1)精密测温电桥,引用更正值后,电桥的相对误差不应超过5×10-5,并配相应的光电放大检流计或其它检流计及铂电阻温度计的引线换向开关。
也可采用同等测量精度的其它电测设备。
(2)低温槽、水槽、油槽、水三相点瓶的读数望远镜等。
各恒温槽的温场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
表1二、检定要求和检定方法(一)外观检查3 对温度计玻璃的要求:(1)温度计表面应光滑、均匀,在标尺范围内和贮液泡上不应有影响读数和强度的缺陷;(2)毛细管孔径必须均匀,管内不得含有杂质,并应充以足够压力的干燥惰性气体。
毛细管与贮液泡、中间泡、安全泡连接处均应成圆滑弧形,不应有颈缩现象。
安全泡顶端要封圆;(3)温度计应做成透明棒式。
4 对温度计水银的要求:温度计的水银必须纯洁、干燥、无气泡和断节现象,上升时必须均匀移动。
5 对温度计标尺和标志的要求:(1)标尺的标线应均匀并与毛细管的中心线相垂直,两相邻标线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5毫米,标线的宽度不应大于0.05毫米;(2)标线数字应清晰完整,涂色应耐久牢固。
0.05?分度的温度计每隔一度标志数字,0.1?分度的每隔两度标志数字。
温度计下限和上眼以外应展刻20条分度线,零标线上下各应展刻10条分度线;(3)温度计应标有:表示国际实用温标摄氏度的标志“?”;制造厂名或厂标;制造年月和编号。
6 对温度计各部分尺寸的要求:(1)零标线与贮液泡上端的距离不应小环境40毫米;(2)下限温度标线与中间泡上端的距离不应小于50毫米;(3)上限温度标线与安全泡下端的距离不应小于30毫米;(4)温度计全长不应超过450毫米。
温度计检定规程
1. 目的
- 为了保证温度计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制定本规程进行温度计的检定。
2. 范围
-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温度计的检定,包括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
3. 检定准备
- 准备标准温度计作为参考。
- 确保检定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 确保检定环境的稳定性,避免外界干扰。
4. 检定步骤
1. 将待检定温度计与标准温度计同时放置在同一稳定温度环境中,等待温度稳定。
2. 读取待检定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的温度值。
3. 比较待检定温度计与标准温度计的温度值,计算两者之间的差异。
4. 若差异在允许范围内,则认定待检定温度计合格;若差异超过允许范围,则认定待检定温度计不合格。
5. 记录待检定温度计的型号、序列号、检定日期等信息。
5. 检定结果处理
- 合格的待检定温度计,应加盖检定合格印章,使用期限根据具体要求确定。
- 不合格的待检定温度计,应进行维修或重新校准,并重新进行检定。
6. 质量控制
- 检定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培训。
- 检定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准确度和可靠性。
7. 文件管理
- 检定记录应妥善保存,并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归档。
- 检定结果应与待检定温度计的标识相匹配,以确保溯源可追踪性。
以上为《温度计检定规程》的内容,旨在保障温度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温度计校准标准1 范围适用于新购置和使用中的,测量范围为-30℃(不含)~300℃的工作用温度计的校准。
2 温度计的分类根据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不同,分为精密温度计和普通温度计,见表1。
表1 温度计的分类℃3 环境要求环境温度25±10℃。
4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见下页表25 校准方法5.1 将标准温度计与被检温度计垂直插入槽中,插入前应注意预热(零上温度计)。
恒温槽恒定温度偏离检定点控制在±2℃以内(以标准温度计为准),再缓慢调整至检定温度。
5.2 温度计在恒定的恒温槽中要稳定10分钟(水银温度计)或者15分钟(有机液体温度计)方可读数。
读数过程中标准温度计的温度波动不得超过0.2℃。
读数要迅速,时间间隔要均匀,视线应与刻度垂直,读取液柱弯月面的最高点(水银温度计)或最低点(有机液体温度计),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1/10。
5.3 温度计采用比较法在三点以上进行校准:用一支标准水银温度计与被检温度计处于同一恒定温度下,读数比对。
校准顺序:以零点为界分别向上限或下限方向逐点进行。
校准点间隔如表3。
5.4 精密温度计读取四次,普通温度计读数两次,其顺序为标准、被测1、被测2、被测n,然后再相反顺序读回到标准,最后取算术平均值,分别得到标准温度计及被检温度计的示值。
表2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表3 温度计校准点间隔5.5 修正值的计算: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实际温度 = 二等标准标准水银温度计示值 + 该点的修正值被校温度修正值 = 标准温度计的实际温度 - 被检温度计示值6 校准周期检定周期应根据使用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1年。
内挍周期为六个月,出现异常时也应进行内挍。
7.注意事项水银温度计应尽可能浸没在恒温槽中,校准时环境不符合规定时,其露出的液柱按下式进行修正(一般可忽略不计):。
标准水银温度计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1、 概述1.1、测量依据:依据JJG161-2010《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 1.2、计量标准:主要计量标准设备为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配套设备:高精度测温仪、恒温槽 1.31.4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同时插入恒温槽中,待稳定后,分别读取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和被检温度计的示值JJG161-2010《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标准温度计测得量值由标准温度计读数修正值给出。
2、数学模型x s t t x -=式中:x —标准水银温度计的修正值,℃s t —标准器示值,℃;x t —被检标准水银温度计示值,℃实际检定时,只计算偏离检定点的温度,即xs t t x ∆-∆=式中:x —标准水银温度计的修正值,℃;s t ∆—标准器实际温度偏差,℃;x t ∆—被检标准水银温度计温度偏差平均值,℃3、不确定度评定3.1、标准器引入的不确定度)(s t u3.1.1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周期稳定性引入的不确定度)(1s t u根据检定规程规定,R tp 的检定周期稳定性为10mK 故在-30℃~20℃温度段标准铂电阻 温度计周期稳定性近似取10mK,按均匀分布评定,k =3。
则)(1s t u =310=5.77mK ,即)(1s t u =5.77×103-℃同理2s 根据检定规程规定,R tp 的多次测量复现性为5mK 故在-30℃~20℃温度段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复现性近似取5mK,按正态分布评定,k =2.58。
则)(2s t u =58.25=1.94mK ,即)(2s t u =1.94×103-℃同理3s 根据检定规程二等铂电阻温度计在水三相点温度测量的自热效应换算成温度应不超过4.0mK ,本实验所用二等铂电阻温度计检定证书中给出的自热效应值为1.8mK ,按均匀分布,k =3则)(3s t u =1.8/3=1.04mK 即)(3s t u =1.04×103-℃3.1.4电测设备引入的不确定度)(4s t u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配高精度测温电桥,高精度测温电桥的准确度为5ppm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是以电阻比的形式计算实际温度。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Standard Mercury-in-Glass Thermometer(GradeⅡ)JJG 128—89代替JJG 128—73本检定规程经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89年6月22日批准,并自1990年4月1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本规程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王凤诚(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张桂芳(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所)目次一概述二技术要求三标准器和检定设备四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五检定结果的计算六检定结果的处理附录1 水银蒸发滴的连接方法附录2 检定证书内面格式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测温范围为-60~+500℃的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
一概述-60~+500℃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由一支测温范围为0~-60℃汞基温度计和测温范围为-30~+300℃的七支组及300~500℃四支组的水银温度计组成。
可作为检定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和其他类型温度计的标准器,也可用于精密测温。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以下简称温度计)在不同温度点的示值检定结果的总不确定度列于表1。
表1 (℃)二技术要求1 玻璃1.1温度计玻璃表面应光洁透明,在刻度范围内和感温泡上不得有影响读数和强度的缺陷。
1.2温度计应平直,不得有显见的弯曲现象。
1.3毛细管玻璃的横截面应呈圆形。
毛细管要直,孔径必须均匀,管内不得含有杂质,并应充以足够压力的干燥中性气体。
毛细管与感温泡、中间泡、安全泡连接处应呈圆滑弧形,不得有颈缩现象。
上限温度≤400℃温度计的安全泡顶部要封圆。
1.4棒式温度计应熔入一条乳白色釉带。
内标式温度计套管内应洁净、无杂质和污物,应充以干燥气体,不得有影响读数的朦胧现象。
2 感温液和液柱2.1水银和汞基合金必须纯洁、干燥、无气泡。
液柱不得断节。
汞基合金在-60℃时不得凝固。
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一、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工作。
其中,标准水银温度计指测量范围在-80℃至+550℃之间,测量不确定度小于0.05℃的水银温度计。
二、基本要求1、检定设备应符合国家计量法规定,检定工作应在检定合格的计量实验室内进行。
2、检定温度应尽量接近标准温度,检定环境应稳定,不应有强烈的气流和热源干扰。
3、检定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标准水银温度计的安全,避免碰撞或摔落。
4、同时检定多只标准水银温度计时,应注意分别标识,避免混淆。
三、检定方法1、检定过程(1) 温度计的外观检查:检查温度计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标识是否清晰可辨,包括温度计顶部,吸气器、指针和刻度线是否完好。
(2) 温度计灵敏度检查:将温度计浸入恒温槽中,记录其指示温度,再从该温度下调温至一个已知下降量,观察温度计指出的温度变化,并记录其指示值;然后再将温度回到原先恒温槽中的温度,记录温度计所指示的温度变化。
若两次指示值之差等于已知的温度差,则该温度计的灵敏度合格。
(3) 温度计重复性检查:将温度计先在一个已知温度下放置10分钟,然后将温度回归原温度后,再次记录温度计所指示的温度,重复3次,取3次记录值的平均数。
若3个测量结果之差不大于规定值,则该温度计的重复性合格。
(4) 温度计测量不确定度的估算:将温度计的读数重复测量N次,记录测量值,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不确定度为标准偏差的2倍。
2、检定结果的判定和记录(1) 当温度计重复性达到标准要求、灵敏度合格,而测量不确定度小于规定范围时,该温度计合格。
(2) 若有一个或多个项目未通过检定,则该温度计不合格。
(3) 检定结果记录应包括检定日期、检定结果、检定人员签名等内容,记录应保存至少5年以上。
四、设备保养与维护3、定期校准和检验,及物理清洗和校准,确保温度计的精度。
五、总结标准水银温度计是一种精确的温度计,被广泛应用于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
正确的使用和保养能够提高其精度,确保其准确性。
温度计校准标准1 范围适用于新购置和使用中的,测量范围为-30℃(不含)~300℃的工作用温度计的校准。
2 温度计的分类根据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不同,分为精密温度计和普通温度计,见表1。
表1 温度计的分类℃3 环境要求环境温度25±10℃。
4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见下页表25 校准方法5.1 将标准温度计与被检温度计垂直插入槽中,插入前应注意预热(零上温度计)。
恒温槽恒定温度偏离检定点控制在±2℃以内(以标准温度计为准),再缓慢调整至检定温度。
5.2 温度计在恒定的恒温槽中要稳定10分钟(水银温度计)或者15分钟(有机液体温度计)方可读数。
读数过程中标准温度计的温度波动不得超过0.2℃。
读数要迅速,时间间隔要均匀,视线应与刻度垂直,读取液柱弯月面的最高点(水银温度计)或最低点(有机液体温度计),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1/10。
5.3 温度计采用比较法在三点以上进行校准:用一支标准水银温度计与被检温度计处于同一恒定温度下,读数比对。
校准顺序:以零点为界分别向上限或下限方向逐点进行。
校准点间隔如表3。
5.4 精密温度计读取四次,普通温度计读数两次,其顺序为标准、被测1、被测2、被测n,然后再相反顺序读回到标准,最后取算术平均值,分别得到标准温度计及被检温度计的示值。
表2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表3 温度计校准点间隔5.5 修正值的计算: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实际温度 = 二等标准标准水银温度计示值 + 该点的修正值被校温度修正值 = 标准温度计的实际温度 - 被检温度计示值6 校准周期检定周期应根据使用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1年。
内挍周期为六个月,出现异常时也应进行内挍。
7.注意事项水银温度计应尽可能浸没在恒温槽中,校准时环境不符合规定时,其露出的液柱按下式进行修正(一般可忽略不计):。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JJG 128-73(试行本)本检定规程是由原国家科委计量局1967年组织编写,并经有关单位试用过现颁布在全国试行。
本规程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原有的检定规程同时作废。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制的和使用中的测量范围为-30~±300℃的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
一、标准器与检定设备1 检定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标准器为一等标准水银温度针。
2 主要的检定设备有低温酒精槽、水槽、油槽、冰点器、水三相点瓶及读数望远镜。
对各种恒温槽温场的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表1二、检定项目、要求与检定方法(一)外观检查3 对温度计玻璃的要求:(1)温度计表面应光滑,均匀,在标尺范围内和贮液泡上不得有影响读数和强度的缺陷。
(2)毛细管的孔径必须均匀,管内不得含有杂质。
毛细管与贮液泡、中间泡、安全泡连接处均应成圆滑弧形,不得有颈缩现象。
(3)棒式温度计应熔入一条乳白色釉带。
内标式温度计,其套管内不得有碎玻璃和其它杂质,并应充满干燥气体,以避免在检定时标尺板出现朦胧现象。
4 对温度计水银要求:水银必须纯洁,干燥,无气泡,不断节,上升时必须均匀移动。
5 对温度计标尺和标志的要求:(1)标尺的标线应与毛细管的中心线相垂直,内标式温度计相对于标尺的侧位移不得超过最短的标线。
(2)标尺的标线应均匀,两相邻标线间的距离不得不小于0.5毫米。
标线的宽度应不大于两标线间距离的十分之一。
(3)标线数字应清晰完整,涂上的颜色不易脱落,温度计每隔二度标志数字,下限和上限,以及零标线以外应展刻分度线10条。
(4)温度计应具有以下标记:表示国际实用温标摄氏度的标志“℃”制造厂名或厂标、制造年月、编号。
6 对温度计各部分尺寸的要求:(1)零标线与贮液泡上端的距离不得小于40毫米;(2)下限温度标线与中间泡上端的距离不得小于50毫米;(3)上限温度标线与安全泡下端的距离不得小于30毫米;(4)温度计全长不得超过540毫米。
MV_RR_CNG_0228 标准体温计检定规程1. 标准体温计检定规程说明编号JJG881-1994名称(中文)标准体温计检定规程(英文)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Standard Clinical Thermometer归口单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起草单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主要起草人魏寿芳(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批准日期 1994年9月10日实施日期 1995年2月1日替代规程号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测温在35~45℃范围内、分度值为0.05℃,具有零位刻度的标准体温计的检定。
主要技术要求1 玻璃与毛细管2 水银与水银柱3 刻度与标志4 温度计的部分尺寸5 示值允许误差6 毛细管和刻线等分均匀性的允许误差7 按照本规程检定的温度计的不确定度为±0.020℃(置信概率为0.99)。
是否分级 否检定周期(年) 2附录数目 2出版单位中国计量出版社检定用标准物质相关技术文件备注2. 标准体温计检定规程摘要一概述标准体温计(以下简称温度计),主要用于检定人用体温计、兽用体温计及各种电子体温测试仪,它是利用水银在玻璃感温泡和毛细管内的热膨胀现象来测量温度的。
二技术要求1 玻璃与毛细管1.1 玻璃应光洁透明,在刻度范围内和感温泡上不得有影响读数和强度的缺陷。
1.2 温度计应平直,粗细均匀,不得有明显的弯曲现象。
1.3 毛细管要直,孔径要均匀,毛细管与感温泡、中间泡及安全泡的连接处均应呈喇叭形状.不得有颈缩现象。
1.4 温度计应熔入一条乳白色或其他颜色的釉带,正面观察时,水银柱与全部刻线的投影应在釉带范围内。
2 水银与水银柱2.1 水银必须纯净、干燥、无气泡。
2.2 水银柱不得中断、温度上升时不得有显见的停滞或跳跃现象,温度下降时不得有挂壁现象。
3 刻度与标志3.1 温度计应按90年国际温标刻度。
3.2 温度计的刻线应垂直于毛细管的中心线,刻线应与水银柱相交;刻线和计量数字及其他标志应清晰准确;涂色应牢固耐久。
标准水银温度计校检规程主要技术要求1 玻璃2 感温液和液柱3 刻度与标志4 温度计的部分尺寸5 示值稳定度允许误差6 示值允许误差7 毛细管和刻线等分均匀性的允许误差是否分级否检定周期(年) 2附录数目 2出版单位中国计量出版社检定用标准物质相关技术文件备注2.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摘要一概述-60~+500℃标准水银温度计,由一支测温范围为0~-60℃汞基温度计和测温范围为-30~+300℃的七支组及300~500℃四支组的水银温度计组成.可作为检定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和其它类型温度计的标准器;也可用于精密测温.标准水银温度计(以下简称温度计) 在不同温度点的示值检定结果的总不确定度列于表 1.表1 (℃)77检定温度示值检定结果的总不确定度(置信概率0.99)-60 ±0.04在水三相点测定±0.01在冰点器中采用比较法测定±0.02 0在低温槽中采用比较法测定±0.0350 ±0.0390 ±0.03200 ±0.05300 ±0.06400 ±0.11500 ±0.12二技术要求1 玻璃1.1 温度计玻璃表面应光洁透明,在刻度范围内和感温泡上不得有影响读数和强度的缺陷.1.2 温度计应平直,不得有显见的弯曲现象.1.3 毛细管玻璃的横截面应呈圆形.毛细管要直,孔径必须均匀,管内不得含有杂质,并应充以足够压力的干燥中性气体.毛细管与感温泡,中间泡,安全泡连接处应呈圆滑弧形,不得有颈缩现象.上限温度≤400℃温度计的安全泡顶部要封圆.1.4 棒式温度计应熔入一条乳白色釉带.内标式温度计套管内应洁净,无杂质和污物,应充以干燥气体,不得有影响读数的朦胧现象.2 感温液和液柱2.1 水银和汞基合金必须纯洁,干燥,无气泡.液柱不得断节.汞基合金在-60℃时不得凝固.2.2 感温液面随温度变化上升时,不得有显见的停滞或跳跃现象;下降后不得在管壁上留有液痕.3 刻度与标志3.1 刻度上的刻度线 (以下简称刻线) 应与毛细管的中心线相垂直.正面观察温度时,棒式温度计的全部刻线和温度数字应投影在釉带范围内.内标式温度计的毛细管应紧固在刻度板的中央位置上,相对侧位移不得超过最短刻线,毛细管与刻度板的间距不得大于1mm.3.2 刻线应均匀,两相邻刻线间距不得小于0.5 mm,刻线的宽度应不大于两相邻刻线间距的十分之一.3.3 数字,刻线应清晰完整,涂色应牢固不脱落.温度计应每隔2℃标志数字.上,下限以及零位刻线以外应有十条展刻线.3.4 温度计应有以下标记:表示国际实用温标"摄氏度"的符号"℃",制造厂名或厂标,制造年月,编号等.4 温度计的部分尺寸4.1 零位刻线与感温泡上端的距离不得小于40 mm;4.2 下限温度刻线与中间泡上端的距离不得小于50 mm;4.3 上限温度刻线与安全泡下端的距离不得小于30 mm;4.4 下限温度低于0℃的温度计,其下限温度刻线与感温泡上端的距离不得小于90 mm; 4.5 温度计的全长不得超过540 mm;4.6 棒式温度计感温泡的外径不得大于玻璃棒的外径,内标式温度计的感温泡外径不得大78于下体套管的外径.5 示值稳定度允许误差5.1 温度计经过示值稳定度检定后的零位上升值和低降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5.2 汞基温度计在下限温度处理时,不得出现液柱下缩到感温泡内或凝固在毛细管中. 表2 (℃)上限温度零位上升值不得超过零位低降值不得超过100 0.02 0.05150,200 0.03 0.10250,300 0.05 0.25350,400 0.06 0.35450,500 0.07 0.356 示值允许误差6.1 温度计的示值检定结果和零位不得超过表3的规定.6.2 除零位以外的各检定温度点的示值修正值,与上一个检定周期的示值修正值之差 (要扣除零位变化,在零位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比较) 不得超过表4的规定.6.3 当一支温度计达到两个 (或两个以上) 检定周期时,在扣除零位变化后,若示值修正值 (或它的最大与最小值) 之差不超过表4的规定,则可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这一检定周期的示值检定结果.6.4 经过6.3条处理的温度计,在以后的各检定周期,每次只检定下限和上限两个温度点和测定相应的零位,而中间各温度点的示值修正值,根据上一个周期相应点的示值修正值和两个周期的零位变化差通过计算求得.这次检定的下,上限两点的示值修正值与上一周期的示值修正值之差 (要扣除零位变化) 若不超过表4规定,则可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这一检定周期的示值检定结果.表3 (℃)测温范围0℃辅刻度范围示值允许误差起止起止分度值新制的使用中的-60 0 - - 0.1 ±0.20 ±0.25-30 20 - -0 50 - -50 100 -1 10.1 ±0.15 ±0.20100 150 -1 1150 200 -1 10.1 ±0.20 ±0.25200 250 -1 1250 300 -1 10.1 ±0.25 ±0.40300 350 -1 1350 400 -1 10.1 ±0.50 ±0.70400 450 -1 1450 500 -1 10.1 ±0.50 ±0.70表4温度范围扣除零位变化后的两个检定周期的示值修正值之差不得超过-60~-10 0.0810~90 0.0679100~200 0.10200~300 0.12300~400 0.22400~500 0.247 毛细管和刻线等分均匀性的允许误差抽检两相邻规定检定点间的中点的示值检定结果应符合表3的规定.其实际检定的中点示值修正值与通过两相邻规定检定点内插计算出来的中点示值修正值之差不得超过0.08℃. 三标准器和检定设备8 标准器为-60~+500℃的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9 检定设备9.1 恒温槽,温场均匀性应符合表5的规定.也可采用温场均匀性符合要求的其它结构类型的恒温槽.9.2 水三相点瓶,冰点器.9.3 读数望远镜,放大镜(5~10倍),钢板尺等.表5 (℃)恒温槽名称使用温度范围工作区域水平温差工作区域不同深度任意两点温差酒精低温槽 -100~0 0.015 0.03水槽 1~95 0.01 0.02油槽 95~300 0.015 0.03锡或盐槽 300~500 0.06 0.08四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10 外观检查10.1 新制温度计: 用放大镜及钢板尺目测温度计应符合本规程1~4条的要求.10.2 使用中的温度计:按本规程的1.1条和2条的要求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温度计的液柱断节或有气泡时,经修复后方可进行检定.11 示值稳定度检定11.1 只对新制的,上限温度≥100℃的温度计进行此项抽检,检定步骤如下:11.1.1 在上限温度局浸处理30 min,取出冷却,测定零位;11.1.2 在上限温度局浸处理24 h,取出冷却,测定零位;11.1.3 在上限温度局浸处理10 min后,关闭恒温槽的加热电源,待温度计的水银液面降至高于局浸线示度2℃左右时,将其向下插入浸没在上限温度刻线处,使之随介质缓慢冷却至接近室温,取出测定零位.11.2 检定时注意事项11.2.1 在上限温度处理时,温度计局浸的露出液柱度数可为20℃;11.2.2 在检定步骤11.1.1和11.1.2条的上限处理前及零位测定前,要用放大镜仔细检查上限和零位刻线以上的毛细管和中间泡内是否有水银蒸发滴.如有,可采用升温的方法连接后再进行检定.经过检定步骤11.1.3处理后的温度计,如发现毛细管内或中间泡上部有水银蒸发滴,80切勿用升温方法连接,可按附录1所述的方法连接.11.2.3 检定步骤11.1.1和11.1.2条的上限处理可以在立式电炉中进行,但应注意两者取出温度计时的处理温度要相一致.11.1.3条的上限处理:对于上限温度≤300℃的温度计必须在恒温槽内进行;高于300℃的温度计只能在立式电炉内进行,但关闭电炉电源后,可不作将温度计向下插入浸没的处理.11.2.4 温度计的零位必须在水三相点中测定.11.3 由检定步骤11.1.2条测得的零位减去11.1.1测得的零位之差为零位上升值.由11.1.2条测得的零位减去11.1.3条测得的零位之差为零位低降值.11.4 为考核汞基温度计感温液体的凝固点是否低于-60℃,可对新制温度计进行抽检.检定步骤如下:11.4.1 在-60℃±0.2℃处理2 h后,读取记录温度计的示值;11.4.2 重新调整恒温槽的温度,使其低于11.4.1条的处理温度0.2℃左右,并恒定30 min 后,轻敲温度计,进行人工震动,观察和读取温度计的示值.检定结果不得出现5.2条的现象.12 示值检定12.1 零位的测定可采用比较法,也可采用定点法.其它各检定温度点均用比较法进行检定.12.2 检定温度点:每间隔10℃进行检定.也可根据使用单位的需要进行检定.新制的温度计必须要抽出一定数量,对任意两相邻规定检定点间的中点温度进行检定.经过6.3条处理的温度计,在以后的各检定周期,只检定下限和上限两个温度点.12.3 检定顺序: 以0℃为界,分别向上限或下限方向逐点进行检定.12.4 温度计的示值必须用读数望远镜读取,读数前要调节好它的水平位置.读数时只读取偏离检定点名义温度的示值偏差,并估计到分度值的十分之一.12.5 标准器与被检温度计的零位测定数量和所用设备列于表6.表 6温度范围(℃)标准器(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被检温度计(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60~0检定前测定零位,其它各点零位均用该值第一个检定点为零位,下限检定后不测定零位0~200下限和上限检定后测定零位,中间各检定点的零位用线性内插法计算求得200~500第一,三,五,六个点检定后测定零位,第二,四个点的零位用线性内插法计算求得下限,上限检定后测定零位测定零位用设备及方法用水三相点瓶采用定点法测定下限温度低于0℃的温度计零位可在酒精低温槽中采用比较法测定.其它温度的零位可在水三相点瓶中采用定点法测定;也可在冰点器中采用比较法测定12.6 零位测定方法: 测定前,对于上限温度≥300℃的温度计,应用放大镜仔细检查中间泡和毛细管内是否有水银蒸发滴,若有,可采用附录1的方法连接.测定时,应首先把温度计放进冰水混合物中预冷,然后插入盛有破碎成雪花状的蒸馏水冰或自来水冰的,并注入适量蒸馏81水或自来水的冰点器 (或水三相点瓶) 中,距离器壁不得小于20 mm.对冰点器的温度要随时注意用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在水三相点测定的零位进行校准.为使温度计与水三相点瓶有良好的热交换,应往内管中注入适量接近0℃的水.温度计插进冰点器 (或水三相点瓶) 中要垂直,并使零位刻线高出冰面不超过10个分度值.读数前要轻敲温度计,示值稳定后进行读数.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要正反面各读一次数.在酒精低温槽中测定零位的方法与其它温度点的检定方法相同.12.7 温度计插入槽中要垂直.标准器应插在被检温度计的中间位置,两者均应全浸,其露出恒温槽盖面的液柱高度要一致,且不得大于15个分度值.12.8 检定较高温度时,温度计插入槽中前要预热.插入槽中后必须经过15分钟,并同时调节槽温稳定后方可读数.开始读数时槽温与检定点温度偏差不得超过±2个分度值 (以标准器为准).在读数过程中要求槽温恒定或缓慢,均匀地上升,读数要迅速,时间间隔要均匀.一个检定点读数完毕,槽温变化不得超过0.1℃.12.9 读数可从左边开始,读至右边,然后再从右边读至左边,这样往返共读十次.五次读数完后将标准器旋转180℃进行另一面的五次读数.读数完毕由另一个检定员重读一次,以核对有无读数差错.五检定结果的计算13 零位的计算13.1 计算在水三相点测定的零位13.1.1 计算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在水三相点测定的零位a1用下式:(正面读数+反面读数)a1=2×分度值-0.01(1)13.1.2 计算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在水三相点测定的零位a2用下式:a2=读数×分度值-0.01 (2)13.2 在冰点器或酒精低温槽中采用比较法测定被检温度计的零位a2用下列计算式:a2=a′2 -a′1 +a1 (3)式中:a′1 , a′2 ——标准器与被检温度计在冰点器或低温槽中读取的示值(℃),即为读数或平均值与分度值之乘积.a1与式(1)意义相同.14 示值修正值的计算14.1 计算温度计十次读数平均的示值偏差;14.2 计算检定时由标准器确定的槽中实际温度偏差△t1用下式:△t1=△A1+x1-a1 (4)式中: △A1——标准器的10次读数平均的示值偏差(℃);x1——标准器检定证书上给出的检定点名义温度对应的分度修正值(℃);a1——该点检定后新测得的或用线性内插法计算求得的标准器零位(℃),而不是检定证书上给出的零位.14.3 计算示值修正值x2用下式:x2=△t1-△A2 (5)式中: △A2——被检温度计的10次读数平均的示值偏差(℃).8215 计算检定周期间的示值修正值之差和这一检定周期的示值检定结果15.1 两个 (或两个以上) 检定周期的示值修正值之差和取示值修正值算术平均值的计算步骤:15.1.1 若两个 (或两个以上) 检定周期下限,上限温度检定后测定的零位 (简称下,上限零位) 不同时,将上一个 (或一个以上) 检定周期的示值修正值xt换算到与这一检定周期下,上限零位相同时的示值修正值x′t 用下式:(t-t下) x′t =xt+(b下-a下)+[(b上-a上)-(b下-a下)]×t上-t下(6)式中: a下,a上——这一周期测定的下,上限零位(℃);b下,b上——上一周期测定的下,上限零位(℃);t下,t上——温度计的下,上限温度(℃);t——示值修正值xt对应的检定温度(℃).15.1.2 计算由式 (6) 所得结果与这一周期示值检定结果之差,若符合表4规定,则取两个(或两个以上) 检定周期的示值修正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这一周期的示值检定结果给出值. 计算举例如表7,表8所列: 分别以两个和三个检定周期的检定数据为例.15.2 只检定下,上限两点的中间未检定点的示值修正值和这一检定周期示值检定结果给出值的计算步骤:15.2.1 如果两个周期的下,上限零位不同,首先应采用式 (6) 将上一周期的下,上限两点的示值修正值进行换算,然后与这一周期相应点的示值修正值进行比较.若两者之差未超过表4规定,则可取其平均值作为这一周期的下,上限两点的示值检定结果给出值.15.2.2 根据上一周期的检定证书给出值和两个周期的下,上限零位变化,仍采用式 (6),便可计算出中间未检定点的示值修正值.计算举例如表9所列.16 用线性内插法计算抽检中点温度的示值修正值x′t 中用下式:xt底+xt高x′t中=2(7)式中: xt底,xt高——两相邻规定检定点的较低与较高温度对应的示值修正值(℃). 计算x′t 中与实际检定的中点温度的示值修正值xt中之差.表7 (℃)检定温度 250 260 270 280 290 300下限零位上限零位实际检定的xi -0.040.00 -0.03-0.03+0.03-0.08 +0.10+0.09上一周期的示值修正值和换算结果由 (5) 式换算的xi′-0.120-0.076-0.102-0.098-0.034-0.140 +0.18+0.15这一周期示值检定结果的计算值-0.103-0.024-0.027-0.016+0.035-0.083 +0.18+0.15计算值 0.017 0.052 0.075 0.082 0.069 0.057这一周期示值检定结果与上一周期换算结果xi′之差(应≤0.12)化整值 0.02 0.05 0.08 0.08 0.07 0.06符合表4规定83计算值 -0.111 -0.050-0.064-0.0570.000 -0.111 / / 这一周期的示值检定结果给出值化整值 -0.11 -0.05-0.06-0.060.00 -0.11 +0.18 +0.15表8 (℃)检定温度 150 160 170 180 190 200下限零位上限零位实际检定的示值修正值-0.02 +0.02-0.020.00 +0.04+0.07 +0.02 0.00第一个周期由式(5)换算的示值修正值-0.010 +0.028-0.014+0.004+0.042+0.070 +0.01 0.00实际检定的示值修正值-0.02 0.00 -0.02+0.030.00 +0.06 -0.01 -0.01第二个周期由式(5)换算的示值修正值-0.040 -0.018-0.036+0.016-0.012+0.050 +0.01 0.00第三个 (这一) 周期实际检定的示值修正值+0.032 +0.076+0.042+0.023+0.043+0.084 +0.01 0.00计算值 0.072 0.094 0.078 0.019 0.055 0.034 三个周期的示值修正值之最大差(应≤0.10) 化整值 0.07 0.09 0.08 0.02 0.06 0.03符合表4规定计算值 -0.006 +0.028-0.002+0.014+0.024+0.068 第三个 (这一)周期示值检定结果给出值化整值 -0.01 +0.030.00 +0.01+0.02+0.07 +0.01 0.00表9 (℃)检定温度 150 160 170 180 190 200下限零位上限零位检定证书给出值 -0.01 +0.030.00 +0.01+0.02+0.07 +0.01 0.00 上一个检定周期由式(6)换算结果-0.03 / / / / +0.05 +0.03 +0.02这一检定周期示值检定结果+0.02 / +0.10 +0.03 +0.02与上一周期换算结果之差(应≤0.10)0.05 / 0.05 符合表4规定由 (6) 式计算结果计算值 -0.005+0.010-0.020+0.010-0.000+0.075 / /这一检定周期示值检定结果给出值化整值 0.00 +0.01-0.02-0.010.00 +0.08 +0.03 +0.02六检定结果的处理17 检定合格的温度计,发给检定证书.证书上给出的示值修正值和零位应化整到分度值的十分之一.如果有个别点或全部点的示值误差 (即示值修正值的反符号) 超过表3的规定,则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根据超差情况注明降为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18 这一周期与上一周期的示值修正值之差不得超过表4规定.若有一个点或全部点超过规定,应进行复检,查明原因,确认这一周期检定无误后,方可填发检定证书.19 新制温度计的示值稳定度和中点的抽检结果应符合第5条和第7条的要求.若超过规定,则与被抽检的同批量的全部温度计不准出厂.20 检定周期为两年.下面资料为赠送的地产广告语不需要的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就可以,谢谢选择,祝您工作顺利,生活愉快!地产广告语1、让世界向往的故乡2、某沿河楼盘:生活,在水岸停泊3、一江春水一种人生4、某钱塘江边楼盘:面对潮流经典依旧5、海景房:站在家里,海是美景;站在海上,家是美景6、以山水为卖点的楼盘:山水是真正的不动产7、某城区的山腰上的楼盘:凌驾尊贵俯瞰繁华8、某地势较高的楼盘:高人,只住有高度的房子9、某学区房: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10、尾盘:最后,最珍贵11、回家就是度假的生活12、生命就该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我们造城——2、我的工作就是享受生活——3、我家的客厅,就是我的生活名片——4、在自己的阳台看上海的未来——5、公园不在我家里我家住在公园里——6、这里的花园没有四季——7、***,装饰城市的风景——8、***,我把天空搬回家——9、房在林中,人在树下——10、生活,就是居住在别人的爱慕里——11、到〖星河湾〗看看好房子的标准——12、好生活在〖珠江〗——13、爱家的男人住〖百合〗城市岸泊:城市的岸泊,生活的小镇生活之美不缺少,在于发现情趣不在于奢华,在于精彩生活有了美感才值得思考……玫瑰庄园:山地生态,健康人生卓越地段,超大社区一种完整且完善的环境,像原生一样和谐原生景象自然天成人本理念精品建筑知名物业智能安防诚信为本实力铸造比华利山庄:海岸生活——引领世界的生活方式海岸生活——22公里的奢华海岸生活——高尚人生的序曲海岸生活——人与自然的融合苹果二十二院街:人文自然现代铺的蔓伸荣和山水美地:让世界向往的故乡香港时代:时代精英开拓未来领衔建筑,彰显尊贵绿地崴廉公寓:金桥40万平方米德国音乐艺术生活汇都国际:昆明都心,城市引擎财富之都风情之都梦幻之都文化之都商贸之都西部首座巨型商业之城颠峰商圈的原动力,缔造西部财富新领地新江湾城:绿色生态港国际智慧城新江湾城,一座承载上海新梦想的城区上海城投,全心以赴建设知识型,生态型花园城区风和日丽:入住准现楼,升值在望湾区大户,空中花园大格局下的西海岸市中心:市中心少数人的专属颠峰珍贵市中心的稀世名宅正中心城市颠峰领地颠峰勾勒稀世名宅繁华不落幕的居家风景地利皇者尽得先机稀世经典180席阳光国际公寓:阳光金桥来自纽约的生活蓝本钟宅湾:海峡西岸生态人居休闲商务区汇聚国际财富与人居梦想的绝版宝地二十一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二十一世纪也是海洋的世纪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站在蓝色海岸的前沿,开启一个新的地产时代东南门户海湾之心海峡西岸生态人居休闲商务区让所有财富的目光聚集钟宅湾,这里每一天都在创造历史上海A座(科维大厦):创富人生的黄金眼掘金上海!创富人生!远东大厦:花小公司的钱,做大公司的事未来城:无可挑战的优势无可限量的空间绿地集团:居住问题的答疑者,舒适生活的提案人茶马驿栈:精明置业时机享受附加值财富最大化雪山下的世外桃源茶马古道上千年清泉之乡金地格林春岸:城市精英的梦想家园繁华与宁静共存,阔绰身份不显自露建筑覆盖率仅20%,令视野更为广阔占据最佳景观位置,用高度提炼生活完美演绎自然精髓,谱写古城新篇章创新房型推陈出新,阔气空间彰显不凡365天的贴身护卫,阔度管理以您为尊金地格林小城:心没有界限,身没有界限春光永驻童话之城我的家,我的天下东渡国际:梦想建筑,建筑梦想齐鲁置业:传承经典,创新生活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思想创新远见生活嘉德中央公园:一群绝不妥协的居住理想家完成一座改变你对住宅想象的超越作品极至的资源整合丰富住家的生活内涵苛求的建造细节提升住家的生活品质地段优势,就是永恒价值优势设计优势,就是生活质量优势景观优势,就是生命健康优势管理优势,就是生活品味优势空中华尔兹:自然而来的气质,华尔兹的生活等级享受,没有不可逾越的极限所谓完美的习惯,是舒适空间的心情定格!临江花园:经典生活品质风景中的舞台美林别墅:源欧美经典纯自然空间住原味别墅赏园林艺术淡雅怡景温馨自然钱江时代:核心时代,核心生活核心位置创意空间优雅规划人文景观财富未来城市精神,自然风景,渗透私人空间泰达时尚广场:是球场更是剧场城市经济活力源时尚天津水舞中国未来都会休闲之居创意时尚天天嘉年华健康快乐新境界商旅新天地缔造好生意城市运营战略联盟,参与协作,多方共赢华龙碧水豪园:浪漫一次,相守一生东方莱茵:品鉴品位宜家宜人建筑一道贵族色彩品鉴一方美学空间品位一份怡然自得荡漾一股生命活力坐拥一处旺地静宅体会一种尊崇感受常青花园(新康苑):新康苑生活感受凌驾常规大非凡生活领域成功人士的生活礼遇拥有与自己身份地位相等的花园社区在属于自己的宴会餐厅里会宾邀朋只与自己品味爱好相同的成功人士为邻孩子的起步就与优越同步酒店式物管礼遇拥有[一屋两公园前后是氧吧]的美极环境水木清华:住在你心里福星惠誉(金色华府):金色华府,市府街才智名门——释放生命的金色魅力真正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朋友,看他的对手。
完整版)温度计校验标准操作规程温度计校验标准操作规程(完整版)1.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温度计校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我们的实验室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温度测量结果。
2.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我们实验室内的所有温度计校验工作,包括常规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红外温度计等各种类型的温度计。
3.校验标准3.1 标准设备:在进行温度计校验时,我们将使用由___或者具备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标准温度计。
3.2 校验方法:校验过程中,将按照国家标准《温度计校准规程》进行操作,包括环境温度、校验点温度的确定以及校验结果的计算等步骤。
4.校验设备准备4.1 校验设备:准备标准温度计、被校验温度计、校验记录表格等设备和材料。
4.2 校验环境:确保校验环境的温度稳定,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4.3 校验前准备:将标准温度计放置在校验环境中,使其达到稳定温度;将被校验温度计准备好,并检查其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校验过程5.1 被校验温度计的校验点:根据被校验温度计的规格和使用要求,确定校验点温度。
5.2 温度校验:将被校验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放置在校验环境中,保持稳定,并记录其温度读数。
5.3 校验结果计算:根据温度差异计算被校验温度计的偏差,并记录在校验记录表格中。
5.4 判定结果:根据校验结果和国家标准,判断被校验温度计是否合格。
如果偏差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则判定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6.校验记录和报告6.1 校验记录:将校验过程中的温度读数和计算结果记录在校验记录表格中,并进行签字和日期确认。
6.2 校验报告:根据校验记录,编制校验报告,包括被校验温度计的信息、校验结果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7.校验频率和周期7.1 校验频率:根据被校验温度计的使用情况和重要性,确定校验频率。
7.2 校验周期:根据校验频率和国家标准要求,确定校验周期。
8.校验结果处理8.1 合格处理:如果被校验温度计合格,则将其标记为合格并放置在指定位置。
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一、引言。
标准水银温度计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科研等领域。
为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检定。
本文将介绍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检定方法。
1. 确定检定温度范围。
首先,需要确定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温度范围。
一般来说,检定范围应包括标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全部温度范围。
2. 准备检定设备。
在进行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检定设备,包括恒温槽、温度计校准装置等。
3. 进行校准。
将标准水银温度计放置在恒温槽中,根据设定的温度值进行校准。
在校准过程中,应注意确保恒温槽的稳定性,避免温度波动对校准结果产生影响。
4. 记录校准结果。
校准完成后,需要将校准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标准水银温度计的读数和实际温度值的对比。
记录应准确、清晰,并注明校准日期和操作人员。
5. 分析校准结果。
根据校准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标准水银温度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整或更换。
三、注意事项。
1. 检定环境。
在进行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时,应确保检定环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避免外界因素对检定结果的影响。
2. 检定周期。
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周期应根据其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确定,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检定。
3. 检定记录。
检定完成后,应将检定记录进行归档保存,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
4. 设备保养。
定期对检定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性能稳定和准确性。
四、结论。
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是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通过本文介绍的检定方法及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工作,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JJG 128-73(试行本)本检定规程是由原国家科委计量局1967年组织编写,并经有关单位试用过现颁布在全国试行。
本规程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原有的检定规程同时作废。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制的和使用中的测量范围为-30~±300℃的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检定。
一、标准器与检定设备1 检定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的标准器为一等标准水银温度针。
2 主要的检定设备有低温酒精槽、水槽、油槽、冰点器、水三相点瓶及读数望远镜。
对各种恒温槽温场的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表1二、检定项目、要求与检定方法(一)外观检查3 对温度计玻璃的要求:(1)温度计表面应光滑,均匀,在标尺范围内和贮液泡上不得有影响读数和强度的缺陷。
(2)毛细管的孔径必须均匀,管内不得含有杂质。
毛细管与贮液泡、中间泡、安全泡连接处均应成圆滑弧形,不得有颈缩现象。
(3)棒式温度计应熔入一条乳白色釉带。
内标式温度计,其套管内不得有碎玻璃和其它杂质,并应充满干燥气体,以避免在检定时标尺板出现朦胧现象。
4 对温度计水银要求:水银必须纯洁,干燥,无气泡,不断节,上升时必须均匀移动。
5 对温度计标尺和标志的要求:(1)标尺的标线应与毛细管的中心线相垂直,内标式温度计相对于标尺的侧位移不得超过最短的标线。
(2)标尺的标线应均匀,两相邻标线间的距离不得不小于0.5毫米。
标线的宽度应不大于两标线间距离的十分之一。
(3)标线数字应清晰完整,涂上的颜色不易脱落,温度计每隔二度标志数字,下限和上限,以及零标线以外应展刻分度线10条。
(4)温度计应具有以下标记:表示国际实用温标摄氏度的标志“℃”制造厂名或厂标、制造年月、编号。
6 对温度计各部分尺寸的要求:(1)零标线与贮液泡上端的距离不得小于40毫米;(2)下限温度标线与中间泡上端的距离不得小于50毫米;(3)上限温度标线与安全泡下端的距离不得小于30毫米;(4)温度计全长不得超过540毫米。
温度计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温度计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棒式)后续校准和使用中检查。
包括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以及其他有机物液体温度计3.标准温度计:外校合格的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分度值:0.1℃)4.环境条件:15℃-30℃5.术语5.1 刻度线:印刻在玻璃棒或刻度板上用以指示温度值的刻线。
5.2 刻度值;印刻在玻璃棒或刻度板上用以指示温度值的数字。
5.3 分度值:量相邻刻度线所对应的温度值之差。
5.4 浸没标识:局浸温度计用以表示温度计浸没位置的标志线或浸没深度。
5.5全浸式温度计:当温度计的感温泡和全部感温液柱浸没在被测介质内,且感温液柱上端面与被测介质表面处于同一水平时(在实际中使用时,全浸温度计的感温液柱上端面可露出被测介质表面10mm以内,以便于读取示值),才可以正确显示温度示值的玻璃液体温度计。
5.6 局浸式温度计:当温度计的感温泡和感温液柱的规定部分浸没在被测介质内,才可以正确显示温度示值的玻璃液体温度计。
5.7感温泡: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感温部位,位于温度计的最下端,可容纳绝大部分感温液体的玻璃泡。
5.8中间泡:毛细管内径的扩大部位,其作用是容纳部分感温液,以缩短温度计长度。
5.8 安全泡:毛细管顶端的扩大部位,其作用是当被测温度超过上限一定温度时,保护温度计不致损坏,还可以用来连接中断的感温液柱。
6外观检测6.1 温度计的刻度线应与毛细管的中心线垂直。
刻度线、刻度值和其他标志应清晰,涂色应牢固,不应有脱色、污迹和其他影响读书的现象。
6.2温度计应具有以下标志:表示摄氏度的符号“℃”、制造厂名和商标、制造年月,高精密温度计应有的编号。
全浸式温度计应有“全浸”标志,局浸式温度计应有浸没标志。
6.3玻璃棒和玻璃套管应光滑透明,无裂痕、斑点、气泡、气线或力集中等影响读书和强度的缺陷,玻璃套管内应清洁,无明显杂质,无影响读书的朦胧现象。
标准水银温度计校检规程主要技术要求1 玻璃2 感温液和液柱3 刻度与标志4 温度计的部分尺寸5 示值稳定度允许误差6 示值允许误差7 毛细管和刻线等分均匀性的允许误差是否分级否检定周期(年) 2附录数目 2出版单位中国计量出版社检定用标准物质相关技术文件备注2.标准水银温度计检定规程摘要一概述-60~+500℃标准水银温度计,由一支测温范围为0~-60℃汞基温度计和测温范围为-30~+300℃的七支组及300~500℃四支组的水银温度计组成.可作为检定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和其它类型温度计的标准器;也可用于精密测温.标准水银温度计(以下简称温度计) 在不同温度点的示值检定结果的总不确定度列于表 1.表 1 (℃)77检定温度示值检定结果的总不确定度(置信概率0.99)-60 ±0.04在水三相点测定±0.01在冰点器中采用比较法测定±0.02 0在低温槽中采用比较法测定±0.0350 ±0.0390 ±0.03200 ±0.05300 ±0.06400 ±0.11500 ±0.12二技术要求1 玻璃1.1 温度计玻璃表面应光洁透明,在刻度范围内和感温泡上不得有影响读数和强度的缺陷.1.2 温度计应平直,不得有显见的弯曲现象.1.3 毛细管玻璃的横截面应呈圆形.毛细管要直,孔径必须均匀,管内不得含有杂质,并应充以足够压力的干燥中性气体.毛细管与感温泡,中间泡,安全泡连接处应呈圆滑弧形,不得有颈缩现象.上限温度≤400℃温度计的安全泡顶部要封圆.1.4 棒式温度计应熔入一条乳白色釉带.内标式温度计套管内应洁净,无杂质和污物,应充以干燥气体,不得有影响读数的朦胧现象.2 感温液和液柱2.1 水银和汞基合金必须纯洁,干燥,无气泡.液柱不得断节.汞基合金在-60℃时不得凝固.2.2 感温液面随温度变化上升时,不得有显见的停滞或跳跃现象;下降后不得在管壁上留有液痕.3 刻度与标志3.1 刻度上的刻度线 (以下简称刻线) 应与毛细管的中心线相垂直.正面观察温度时,棒式温度计的全部刻线和温度数字应投影在釉带范围内.内标式温度计的毛细管应紧固在刻度板的中央位置上,相对侧位移不得超过最短刻线,毛细管与刻度板的间距不得大于1mm.3.2 刻线应均匀,两相邻刻线间距不得小于0.5 mm,刻线的宽度应不大于两相邻刻线间距的十分之一.3.3 数字,刻线应清晰完整,涂色应牢固不脱落.温度计应每隔2℃标志数字.上,下限以及零位刻线以外应有十条展刻线.3.4 温度计应有以下标记:表示国际实用温标"摄氏度"的符号"℃",制造厂名或厂标,制造年月,编号等.4 温度计的部分尺寸4.1 零位刻线与感温泡上端的距离不得小于40 mm;4.2 下限温度刻线与中间泡上端的距离不得小于50 mm;4.3 上限温度刻线与安全泡下端的距离不得小于30 mm;4.4 下限温度低于0℃的温度计,其下限温度刻线与感温泡上端的距离不得小于90 mm; 4.5 温度计的全长不得超过540 mm;4.6 棒式温度计感温泡的外径不得大于玻璃棒的外径,内标式温度计的感温泡外径不得大78于下体套管的外径.5 示值稳定度允许误差5.1 温度计经过示值稳定度检定后的零位上升值和低降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5.2 汞基温度计在下限温度处理时,不得出现液柱下缩到感温泡内或凝固在毛细管中. 表 2 (℃)上限温度零位上升值不得超过零位低降值不得超过100 0.02 0.05150,200 0.03 0.10250,300 0.05 0.25350,400 0.06 0.35450,500 0.07 0.356 示值允许误差6.1 温度计的示值检定结果和零位不得超过表3的规定.6.2 除零位以外的各检定温度点的示值修正值,与上一个检定周期的示值修正值之差 (要扣除零位变化,在零位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比较) 不得超过表4的规定.6.3 当一支温度计达到两个 (或两个以上) 检定周期时,在扣除零位变化后,若示值修正值 (或它的最大与最小值) 之差不超过表4的规定,则可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这一检定周期的示值检定结果.6.4 经过6.3条处理的温度计,在以后的各检定周期,每次只检定下限和上限两个温度点和测定相应的零位,而中间各温度点的示值修正值,根据上一个周期相应点的示值修正值和两个周期的零位变化差通过计算求得.这次检定的下,上限两点的示值修正值与上一周期的示值修正值之差 (要扣除零位变化) 若不超过表4规定,则可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这一检定周期的示值检定结果.表 3 (℃)测温范围0℃辅刻度范围示值允许误差起止起止分度值新制的使用中的-60 0 - - 0.1 ±0.20 ±0.25-30 20 - -0 50 - -50 100 -1 10.1 ±0.15 ±0.20100 150 -1 1150 200 -1 10.1 ±0.20 ±0.25200 250 -1 1250 300 -1 10.1 ±0.25 ±0.40300 350 -1 1350 400 -1 10.1 ±0.50 ±0.70400 450 -1 1450 500 -1 10.1 ±0.50 ±0.70表4温度范围扣除零位变化后的两个检定周期的示值修正值之差不得超过-60~-10 0.0810~90 0.0679100~200 0.10200~300 0.12300~400 0.22400~500 0.247 毛细管和刻线等分均匀性的允许误差抽检两相邻规定检定点间的中点的示值检定结果应符合表3的规定.其实际检定的中点示值修正值与通过两相邻规定检定点内插计算出来的中点示值修正值之差不得超过0.08℃. 三标准器和检定设备8 标准器为-60~+500℃的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9 检定设备9.1 恒温槽,温场均匀性应符合表5的规定.也可采用温场均匀性符合要求的其它结构类型的恒温槽.9.2 水三相点瓶,冰点器.9.3 读数望远镜,放大镜(5~10倍),钢板尺等.表 5 (℃)恒温槽名称使用温度范围工作区域水平温差工作区域不同深度任意两点温差酒精低温槽 -100~0 0.015 0.03水槽 1~95 0.01 0.02油槽 95~300 0.015 0.03锡或盐槽 300~500 0.06 0.08四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10 外观检查10.1 新制温度计: 用放大镜及钢板尺目测温度计应符合本规程1~4条的要求.10.2 使用中的温度计:按本规程的1.1条和2条的要求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温度计的液柱断节或有气泡时,经修复后方可进行检定.11 示值稳定度检定11.1 只对新制的,上限温度≥100℃的温度计进行此项抽检,检定步骤如下:11.1.1 在上限温度局浸处理30 min,取出冷却,测定零位;11.1.2 在上限温度局浸处理24 h,取出冷却,测定零位;11.1.3 在上限温度局浸处理10 min后,关闭恒温槽的加热电源,待温度计的水银液面降至高于局浸线示度2℃左右时,将其向下插入浸没在上限温度刻线处,使之随介质缓慢冷却至接近室温,取出测定零位.11.2 检定时注意事项11.2.1 在上限温度处理时,温度计局浸的露出液柱度数可为20℃;11.2.2 在检定步骤11.1.1和11.1.2条的上限处理前及零位测定前,要用放大镜仔细检查上限和零位刻线以上的毛细管和中间泡内是否有水银蒸发滴.如有,可采用升温的方法连接后再进行检定.经过检定步骤11.1.3处理后的温度计,如发现毛细管内或中间泡上部有水银蒸发滴,80切勿用升温方法连接,可按附录1所述的方法连接.11.2.3 检定步骤11.1.1和11.1.2条的上限处理可以在立式电炉中进行,但应注意两者取出温度计时的处理温度要相一致.11.1.3条的上限处理:对于上限温度≤300℃的温度计必须在恒温槽内进行;高于300℃的温度计只能在立式电炉内进行,但关闭电炉电源后,可不作将温度计向下插入浸没的处理.11.2.4 温度计的零位必须在水三相点中测定.11.3 由检定步骤11.1.2条测得的零位减去11.1.1测得的零位之差为零位上升值.由11.1.2条测得的零位减去11.1.3条测得的零位之差为零位低降值.11.4 为考核汞基温度计感温液体的凝固点是否低于-60℃,可对新制温度计进行抽检.检定步骤如下:11.4.1 在-60℃±0.2℃处理2 h后,读取记录温度计的示值;11.4.2 重新调整恒温槽的温度,使其低于11.4.1条的处理温度0.2℃左右,并恒定30 min 后,轻敲温度计,进行人工震动,观察和读取温度计的示值.检定结果不得出现5.2条的现象.12 示值检定12.1 零位的测定可采用比较法,也可采用定点法.其它各检定温度点均用比较法进行检定.12.2 检定温度点:每间隔10℃进行检定.也可根据使用单位的需要进行检定.新制的温度计必须要抽出一定数量,对任意两相邻规定检定点间的中点温度进行检定.经过6.3条处理的温度计,在以后的各检定周期,只检定下限和上限两个温度点.12.3 检定顺序: 以0℃为界,分别向上限或下限方向逐点进行检定.12.4 温度计的示值必须用读数望远镜读取,读数前要调节好它的水平位置.读数时只读取偏离检定点名义温度的示值偏差,并估计到分度值的十分之一.12.5 标准器与被检温度计的零位测定数量和所用设备列于表6.表 6温度范围(℃)标准器(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被检温度计(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60~0检定前测定零位,其它各点零位均用该值第一个检定点为零位,下限检定后不测定零位0~200下限和上限检定后测定零位,中间各检定点的零位用线性内插法计算求得200~500第一,三,五,六个点检定后测定零位,第二,四个点的零位用线性内插法计算求得下限,上限检定后测定零位测定零位用设备及方法用水三相点瓶采用定点法测定下限温度低于0℃的温度计零位可在酒精低温槽中采用比较法测定.其它温度的零位可在水三相点瓶中采用定点法测定;也可在冰点器中采用比较法测定12.6 零位测定方法: 测定前,对于上限温度≥300℃的温度计,应用放大镜仔细检查中间泡和毛细管内是否有水银蒸发滴,若有,可采用附录1的方法连接.测定时,应首先把温度计放进冰水混合物中预冷,然后插入盛有破碎成雪花状的蒸馏水冰或自来水冰的,并注入适量蒸馏81水或自来水的冰点器 (或水三相点瓶) 中,距离器壁不得小于20 mm.对冰点器的温度要随时注意用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在水三相点测定的零位进行校准.为使温度计与水三相点瓶有良好的热交换,应往内管中注入适量接近0℃的水.温度计插进冰点器 (或水三相点瓶) 中要垂直,并使零位刻线高出冰面不超过10个分度值.读数前要轻敲温度计,示值稳定后进行读数.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要正反面各读一次数.在酒精低温槽中测定零位的方法与其它温度点的检定方法相同.12.7 温度计插入槽中要垂直.标准器应插在被检温度计的中间位置,两者均应全浸,其露出恒温槽盖面的液柱高度要一致,且不得大于15个分度值.12.8 检定较高温度时,温度计插入槽中前要预热.插入槽中后必须经过15分钟,并同时调节槽温稳定后方可读数.开始读数时槽温与检定点温度偏差不得超过±2个分度值 (以标准器为准).在读数过程中要求槽温恒定或缓慢,均匀地上升,读数要迅速,时间间隔要均匀.一个检定点读数完毕,槽温变化不得超过0.1℃.12.9 读数可从左边开始,读至右边,然后再从右边读至左边,这样往返共读十次.五次读数完后将标准器旋转180℃进行另一面的五次读数.读数完毕由另一个检定员重读一次,以核对有无读数差错.五检定结果的计算13 零位的计算13.1 计算在水三相点测定的零位13.1.1 计算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在水三相点测定的零位a1用下式:(正面读数+反面读数)a1=2×分度值-0.01(1)13.1.2 计算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在水三相点测定的零位a2用下式:a2=读数×分度值-0.01 (2)13.2 在冰点器或酒精低温槽中采用比较法测定被检温度计的零位a2用下列计算式:a2=a′2 -a′1 +a1 (3)式中:a′1 , a′2 ——标准器与被检温度计在冰点器或低温槽中读取的示值(℃),即为读数或平均值与分度值之乘积.a1与式(1)意义相同.14 示值修正值的计算14.1 计算温度计十次读数平均的示值偏差;14.2 计算检定时由标准器确定的槽中实际温度偏差△t1用下式:△t1=△A1+x1-a1 (4)式中: △A1——标准器的10次读数平均的示值偏差(℃);x1——标准器检定证书上给出的检定点名义温度对应的分度修正值(℃);a1——该点检定后新测得的或用线性内插法计算求得的标准器零位(℃),而不是检定证书上给出的零位.14.3 计算示值修正值x2用下式:x2=△t1-△A2 (5)式中: △A2——被检温度计的10次读数平均的示值偏差(℃).8215 计算检定周期间的示值修正值之差和这一检定周期的示值检定结果15.1 两个 (或两个以上) 检定周期的示值修正值之差和取示值修正值算术平均值的计算步骤:15.1.1 若两个 (或两个以上) 检定周期下限,上限温度检定后测定的零位 (简称下,上限零位) 不同时,将上一个 (或一个以上) 检定周期的示值修正值xt换算到与这一检定周期下,上限零位相同时的示值修正值x′t 用下式:(t-t下) x′t =xt+(b下-a下)+[(b上-a上)-(b下-a下)]×t上-t下(6)式中: a下,a上——这一周期测定的下,上限零位(℃);b下,b上——上一周期测定的下,上限零位(℃);t下,t上——温度计的下,上限温度(℃);t——示值修正值xt对应的检定温度(℃).15.1.2 计算由式 (6) 所得结果与这一周期示值检定结果之差,若符合表4规定,则取两个(或两个以上) 检定周期的示值修正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这一周期的示值检定结果给出值. 计算举例如表7,表8所列: 分别以两个和三个检定周期的检定数据为例.15.2 只检定下,上限两点的中间未检定点的示值修正值和这一检定周期示值检定结果给出值的计算步骤:15.2.1 如果两个周期的下,上限零位不同,首先应采用式 (6) 将上一周期的下,上限两点的示值修正值进行换算,然后与这一周期相应点的示值修正值进行比较.若两者之差未超过表4规定,则可取其平均值作为这一周期的下,上限两点的示值检定结果给出值.15.2.2 根据上一周期的检定证书给出值和两个周期的下,上限零位变化,仍采用式 (6),便可计算出中间未检定点的示值修正值.计算举例如表9所列.16 用线性内插法计算抽检中点温度的示值修正值x′t 中用下式:xt底+xt高x′t中=2(7)式中: xt底,xt高——两相邻规定检定点的较低与较高温度对应的示值修正值(℃). 计算x′t 中与实际检定的中点温度的示值修正值xt中之差.表7 (℃)检定温度 250 260 270 280 290 300下限零位上限零位实际检定的xi -0.040.00 -0.03-0.03+0.03-0.08 +0.10+0.09上一周期的示值修正值和换算结果由 (5) 式换算的xi′-0.120-0.076-0.102-0.098-0.034-0.140 +0.18+0.15这一周期示值检定结果的计算值-0.103-0.024-0.027-0.016+0.035-0.083 +0.18+0.15计算值 0.017 0.052 0.075 0.082 0.069 0.057这一周期示值检定结果与上一周期换算结果xi′之差(应≤0.12)化整值 0.02 0.05 0.08 0.08 0.07 0.06符合表4规定83计算值 -0.111 -0.050-0.064-0.0570.000 -0.111 / / 这一周期的示值检定结果给出值化整值 -0.11 -0.05-0.06-0.060.00 -0.11 +0.18 +0.15表8 (℃)检定温度 150 160 170 180 190 200下限零位上限零位实际检定的示值修正值-0.02 +0.02-0.020.00 +0.04+0.07 +0.02 0.00第一个周期由式(5)换算的示值修正值-0.010 +0.028-0.014+0.004+0.042+0.070 +0.01 0.00实际检定的示值修正值-0.02 0.00 -0.02+0.030.00 +0.06 -0.01 -0.01第二个周期由式(5)换算的示值修正值-0.040 -0.018-0.036+0.016-0.012+0.050 +0.01 0.00第三个 (这一) 周期实际检定的示值修正值+0.032 +0.076+0.042+0.023+0.043+0.084 +0.01 0.00计算值 0.072 0.094 0.078 0.019 0.055 0.034 三个周期的示值修正值之最大差(应≤0.10) 化整值 0.07 0.09 0.08 0.02 0.06 0.03符合表4规定计算值 -0.006 +0.028-0.002+0.014+0.024+0.068 第三个 (这一)周期示值检定结果给出值化整值 -0.01 +0.030.00 +0.01+0.02+0.07 +0.01 0.00表9 (℃)检定温度 150 160 170 180 190 200下限零位上限零位检定证书给出值 -0.01 +0.030.00 +0.01+0.02+0.07 +0.01 0.00 上一个检定周期由式(6)换算结果-0.03 / / / / +0.05 +0.03 +0.02这一检定周期示值检定结果+0.02 / +0.10 +0.03 +0.02与上一周期换算结果之差(应≤0.10)0.05 / 0.05 符合表4规定由 (6) 式计算结果计算值 -0.005+0.010-0.020+0.010-0.000+0.075 / /这一检定周期示值检定结果给出值化整值 0.00 +0.01-0.02-0.010.00 +0.08 +0.03 +0.02六检定结果的处理17 检定合格的温度计,发给检定证书.证书上给出的示值修正值和零位应化整到分度值的十分之一.如果有个别点或全部点的示值误差 (即示值修正值的反符号) 超过表3的规定,则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根据超差情况注明降为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18 这一周期与上一周期的示值修正值之差不得超过表4规定.若有一个点或全部点超过规定,应进行复检,查明原因,确认这一周期检定无误后,方可填发检定证书.19 新制温度计的示值稳定度和中点的抽检结果应符合第5条和第7条的要求.若超过规定, 则与被抽检的同批量的全部温度计不准出厂.20 检定周期为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