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页岩气充气泥浆钻井技术

页岩气充气泥浆钻井技术

页岩气充气泥浆钻井技术

充气泥浆钻井是将一定量的气体

(空气、氮气、天然气等)连续不断

注入泥浆内,使其呈均匀气泡分散于

泥浆中,形成充气泥浆。从井内返出

的泥浆经过地面除屑除气后再次注入

井内循环。充气泥浆的密度可根据用

用户要求在0.45g/cm3以上进行调整,

从而达到防止漏失和防止油气层污染

的目的。其主要优点为:减少钻井液

漏失造成对目的层的污染,提高机械

钻速,降低钻井成本。

充气钻井液的分散相气体可以是空气、天然气、氮气等气体;

连续相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常规钻井液,也可以是淡水、清洁盐水、地层水、柴油等液体,但作为连续相的钻井液必须是易充气、易脱气且很稳定。

充气钻井液入井前通过调整气、液量来调整钻井液的密度;返出井口后经过地面除气器,气体从充气钻井液中脱离出来,以保证泵的正常上水。

?充气钻井技术优点

⑴在0.55~1.03g/cm 3密度范围内能够通过充气进行有效地调整,从而降低静液柱压力,实现近平衡或欠平衡钻井,保护油气层;

⑵需要较高静液柱压力(而其它气体系不能产生)的油气藏,可以采用充气钻井液来钻,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地层损害;

⑶将充气钻井液应用到其它气体体系不能奏效的情况下,例如,在欠平衡钻井过程中,能够产出大量水的严重漏失地层,通过调整注气量和液量,可以在环空中获得平衡状态,从而既不漏失,也不井涌;对井塌等钻井复杂问题亦较泡沫有较强适应能力;

⑷基液可以是钻井液而不是水,因此可以在钻穿水敏性地层时,维持井眼的稳定性;

⑸减少钻具磨损和井下钻具着火的危险;

⑹钻井时效高,能大幅提高钻机作业效率;

⑺保持较高的PH值用于克服内在的腐蚀损害和对充气钻井液的破坏;

⑻消除了着火和灰尘危害,有利于保护环境;

⑼可用于任何类型的地层,包括硬地层、软地层、干地层或湿地层,而空气钻井需要干燥的条件;

⑽根据压力变化随时调整注液量和基液密度控制井口和井底压力的变化,阻止盐水流入或井喷事故的发生;⑾可采用常规测井和常规固井;

⑿易于施工,是费用最低的低压欠平衡钻井技术。可以利用常规钻井液,成本低,比泡沫类钻井流体节省成本。因此该技术应用比较广泛。

?充气钻井技术缺点

?需要增加气体的注入压力;

?如果充空气需要进行更广泛的腐蚀控制;

?不适于高压高产储层;

?也存在井壁不稳定问题;

?遇到高压水层会产生技术上的困难。

?环空气液混合流体特征分析

1994年Williams发表了气液混合物两相流流

态结构。液、气经过泡沫发生器的混合基本形成

了比较均匀稳定的混合物进入钻具内,其结构为

泡状流,是泡而不是泡沫。

充气钻井液属于塑性流体,随着气液比的增加,塑性粘度与动切力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同

的气液比下的充气钻井液粘度下降,动切力下降。

从井底环空到井口的上返过程中,混合物结构处于动态中变化中,流态为非线性两相流。随着液柱压力降低、温度的下降,小气泡结为大泡,混合物中气体体积增加,由泡状流变为段塞流,再进一步变为过度流。

井筒中上部为段塞流和过度流段,该井段为流态不稳定区。混合物到达井筒上部井段,气泡体积更大,形成环状流,流速增加。

过渡流环状流段塞流泡状流

环空维持气液混合的极限返速分区液体返速(m/min )气体上返速度(m /min )1.8181801800

18000

180181.8. 18

环状流区

A

A

B B

C

泡状流区

区过度流区

环空

气液两相流分布情况

井筒中上部

弹状流、涡状流井筒下部

泡状流

井筒上部

环状流

环空内气液比、气体百分比随井深的变化地面Q = 91%R = 1.4/1600m Q = 18%1200m Q = 8%1800m Q = 5%2400m Q = 3%300m Q = 58%R = .23/1基液密度: 1.08g/cm 3R = .09/1R = .05/1气体/泥浆比率= 10/1R = .03/1在井深2400米处的混合物中气体体积占3%,到井深600米处气体体积占18%;而井深300米处气

体体积急剧变大,气体占58%,由600米到300米

气体体积增加了2.22倍;

到井口处气体体积占91%,

比井底的泡沫体积增加

30倍。

3000米的井深

1. 0的“基浆”

在地面的气液比:25:1 ,泡沫质量为96.15%,此时的泥浆几乎全是气体,密度0.0385;

在井底气液比:1:99 ,泥浆密度为0.99,与基液几乎相同。而气体密度大约为0.37。

T Z T Z P V *11

*11

*22*22=P V 基本计算公式:式中:P 1——井筒某点压力,Mpa ;P 2——井筒另一点压力,Mpa ;V 1——井筒某点气体体积,m 3;V 2——井筒另一点气体体积,m 3;T 1——井筒某点热力学温度,K;T 1=273℃+t 1,t 1--井筒某点温度,℃;T 2——井筒另一点热力学温度,K 。T 2=273℃+t 2,t 2--井筒另一点温度,℃;Z 1、Z 2——修正系数。

?充气钻井液井筒压力计算

充气钻井的注气量、注液量、井筒流体柱压力、循环压耗、注入压力(泵压)、当量密度计算与模拟均需要专门软件。环空井底压力能够通过调整液相密度、注液量和注气量来实现控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注液量一定时,随着注气量的增加,环空压耗增加,因此存在着最佳注气量范围,现场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最好在钻具组合中安装随钻压力检测仪(PWD),实时检测井底压力,判断欠平衡状态,指导施工。

注气量与压力关系(Saponja, 1995)

16

14

12

10

8

6

4

2

@

2

1

m

(

M

P

a

)

氮气注入量(st m3/min )

20

104050

30

最佳点

在一定的液体注入量条件下,降低流

体密度所需的最小注气量。

摩阻控制区

浪费气量

比较稳定

气体注入量使井底压力增加

静液柱压力控制区

不稳定

压力变化大

气体注入减小井底压力

注油量@ 200 L/min

139.7 mm (5-1/2”) 套管

120.7 mm (4-3/4”) 水平井眼

最佳注入量

当液柱压力所减少的量与环空摩阻增加的量相互平衡抵消时,此时的气体注入量既为最佳注入量(最佳循环点)。临界值决定于环空几何形状、井深和液体密度。

在设计和钻井过程中,必须确定井眼内是静液柱压力控制状态还是摩阻压力控制状态。因为增加气体的注入量并不总是使井底压力减少,反而造成因过多的增加气体泵入量,而增加成本。

为了正确地设计、预测对作业的各种限制和控制井底环空压力等,必须考虑地层流体的流入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对各种地层流体的流入进行评价,以确定其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和对循环系统的各种限制是很重要的,实现必须充分考虑。

在静液柱压力控制状态,

气体、液体注入量与井底压力之间的互动关系1.较小的气体注入量或者地层流体流入量的变化将导致较大的井

底压力变化;

2.地层气体的流入可能导致井底温度的降低,降低(原文为增加)

井内的压力梯度,导致更多的地层气体的产生等等。

3.井内气体(注入的/或地层流入井内的)少量的变化可能引起井

底压力的急剧变化,井内压力的波动对所有已钻开的地层产生

影响,可能导致过平衡或井眼不稳定。

4.在静液柱压力控制状态,液体更容易在环空聚集和滞留,形成

段塞流。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 摘要当前我国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施工整体表现出成本高、周期长、复杂事故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国内页岩气井进行了技术跟踪,归纳了当前我国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所面临的轨迹优化及控制、井壁稳定、摩阻扭矩、井眼清洁以及固井技术等难点问题。 关键词页岩气水平井轨迹控制井壁稳定摩阻 美国页岩气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和商业化利用,正在改变着世界能源格局,而同为世界能源进口大国的中国,同样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政策以及相关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不但表明了我国政府大力发展页岩气资源的决心,而且正在积极推进我国页岩气产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在一定地质条件下聚集成藏并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非常规天然气。与常规天然气藏相比,页岩气储层孔隙度主体小于10%,储层孔隙为0~500nm,孔喉直径介于5~200nm,渗透率极低,一般多采用水平井并经水力压裂技术改造后进行开发。当前,公认的具备商业开采价值的页岩气藏需具备以下条件:①页岩气储集层厚度大于100ft(30m);②富有机质页岩有机质丰富,TOC > 3 %;③成熟度Ro在1.1-1.4之间;④气含量>100ft3/t;⑤产水量较少,低氢含量;⑥黏土含量小于40 %,混合层组分含量低;⑦脆性较高,低泊松比、高杨氏弹性模量;⑧围岩条件有利于水力压裂控制。页岩气藏作为典型的连续型油气聚集,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大、分布广的集“生-储-聚”为一体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页岩作为粘土岩常见岩石类型之一,是由粘土物质经压实、脱水、重结晶作用后形成的,其成分复杂,除包含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粘土矿物外,还含有诸如石英、长石、云母等碎屑矿物和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自生矿物,页岩层理构造发育,多呈页状或薄片状(图1左),并沿层理发育有大量裂隙和微裂隙(图1右),脆性高、易碎,外力击打作用下易裂成碎片,且吸水膨胀性强,长时间裸露浸泡后极易引起井壁缩径、垮塌、掉块等复杂事故。例如,四川威远-长宁构造完成的3口页岩气水平井,水平井段钻进过程多次遭遇井壁垮塌、掉块等复杂,引发卡钻、报废进尺等事故,并导致3口水平井储层段40%进尺作业占总作业时间70%以上。同时,页岩气水平井井壁失稳问题频发,不但严重影响到钻井周期、钻井成本等问题,还直接导致井身质量差、固井难度大、储层污染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给后续开发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2年初,四川威远、长宁及云南昭通页岩气产业化示范区完钻的4口水平井,平均井深3357米,平均钻井时间118天,而北美地区井深4000~5000米,水平段1500~2000米的页岩气井钻井周期通常在15~20天,水平段钻井时间仅为5~8天。由此可见,我国相对落后的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页岩气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

钻井废弃泥浆处理

油气田企业固体废物主要有三类:钻进废弃泥浆、岩屑,落地原油,油泥与油砂。 1,钻井废弃泥浆 (1)分类: 水基钻井泥浆、油基钻井泥浆和气基钻井泥浆。 (2)来源: 一是由于地质性质的变化,更换泥浆体系产生的废弃泥浆,也即不适于钻井工程和地质要求的钻井泥浆,在钻井过程中,因部分性能不合格而被排放的钻井泥浆;二是钻完井后弃置于井场的泥浆。即完井时井筒内被清水替出的钻井泥浆;三是泥浆循环系统渗漏产生的废弃泥浆,即循环系统跑、冒、滴、漏而排出的钻井泥浆。万米进尺废弃泥浆产生量为634T/104米,钻井废弃泥浆排放量约为40×104T/年,排放率40%左右。 (3)主要成分: 取决于钻井泥浆的类型以及使钻井泥浆满足钻井要求而加入的添加剂。一般情况下,钻井泥浆的主要成分有水、油、黏土、加重材料、泥浆处理剂(有机处理剂、无机处理剂、表面活性剂)、堵漏材料等。 (4)主要污染物: 烃类、盐类、各种有机聚合物、木质素磺酸盐、某些重金属(如汞、铬、铜、铅、砷)及重晶石中的杂质。 (5)性质: PH值较高,约为8.5~12,呈碱性;含有一定量的加重剂和化学处理剂;有些钻井泥浆含有油类;有些含有毒性(由于所钻进的地层中含有有毒物质,添加剂中含有有毒物质)。 (6)危害: 过高的PH值、高浓度的可溶性盐及石油类影响土壤的结构和危害植物生长;有害的重金属离子,如六价铬、二价汞、二价镉、二价铅及不易被动植物降解的有机物、分子聚合物易进入食物链,并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废物中的有机处理剂使水体的COD、BOD增高,影响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 (7)控制措施: A,合理选用泥浆体系及泥浆的使用与回用 ①使用无毒低污染泥浆。为保护浅层地下水不受污染,表层钻进时,使用清水泥浆,尽可能不使用化学添加剂。配制钻井液时,严格控制有毒、有害泥浆添加剂的使用。钻井中遇到浅水层,下套管时应注水泥封固,防止地下水水层被地层其他流体或钻井泥浆污染。开发研究无毒无害钻井泥浆体系。某油田通过在钻井泥浆中加入钾离子、铵离子等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成分,形成对土壤环境有利的绿色钻井泥浆体系。 ②采用闭合泥浆循环系统。对钻井液性能进行四级净化,避免钻井液的频繁稀释及反复加药,这样可以使钻井液体积减小,耗药量降低,从而使完井后的废钻井液处理量降低。对废泥浆池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污染地下水。 ③泥浆的再循环利用。完井后对泥浆进行回收,重复使用。

页岩气钻井地质技术工作要求

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 钻井地质技术工作要求 二○一三年二月

为确保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上级下达任务,根据《页岩气勘查开发相关技术规程(试行)2012.8.》及国土资源部油气中心等有关要求,针对本项目工作具体情况,加强页岩气钻井地质技术管理,特制定以下页岩气钻井地质技术工作要求: 一、准备工作 1. 收集相关资料 页岩气钻井地质人员(岩芯编录人员,下同)应收集与本页岩气井相关的技术资料:规程或规范、井位论证报告、钻井工程及地质设计、井区及区域地质资料、其它有关技术学习资料等。 2. 工具、材料及表册 在出野外工作前,应充分准备工具或材料:照相机、罗盘、地质锤、钢卷尺、岩芯箱摄影牌(含标贴)、放大镜、盐酸;量倾角用直尺和量角器、黑中性笔、彩色标记笔、采样袋、绵纸、包装胶袋;钻探原始记录表(班报)、简易水文观测原始记录表(班报)、岩芯鉴定表、岩芯回次鉴定表、岩芯回次票、岩芯分层票、停钻通知书、岩芯处理报告书、测井通知书、封孔设计书、封孔报告书、采样登记表、送样标签、送样登记表(含测试项目)、开工报告、开孔验收书、钻探工程质量验收书等。 3. 其它准备工作 应熟悉井区地层、构造,熟练掌握井区各层位岩性、古生物化石等。 4. 钻井井场 钻塔、井场除按规定(责任、安全牌等)要求外,钻塔要求有红布标——“贵州省黔西南区××页×井”(纵幅挂),安全警戒线(附彩旗)。 岩芯用岩芯箱装,并有防水设备保护。 5. 钻井开工工作 页岩气井施工方将钻井工程设备安装、岩心箱(含岩心遮盖防温布)、安全及责任牌、场地准备就绪,地质人员接到施工方信息后,应立即把编制好的开工报告(一式四份)加盖项目承担单位、所在县国土地局、贵州省矿权储备局公章留存备案或送呈,现场验收钻井并填写开孔验收书(含签名)。 二、岩芯编录工作 钻井施工页岩气目的层的上覆地层孔深每100~200m,地质人员应及时进行现场岩芯鉴定编录,孔深至目的层之前20~50m,地质技术人员应随班钻井观察岩性及层位,孔深到达目的层时除随班钻井观察岩性及层位外,应随时跟踪泥页岩层(含砂泥岩软岩层)含气情况,及时配合现场解吸工作人员采解吸样,目的层孔深每50m应及时进行岩芯编录。 岩芯编录时,应仔细观察岩石的岩性、颜色、结构、层理、构造、节理、裂隙、结核、古生物化石等并依次记录。岩性属砂岩类还应观察记录分选性、磨圆度、胶结物,化石描述应尽量到属或种,腕足类、瓣腮类切忌混淆搞错。 岩芯编录时,凡泥页岩类岩层厚度0.5m以上应单独分层描述,若目的层厚大于100m,泥地比大于60%,0.5m以下泥页岩为其它主岩层的夹层原则上可不单独分层,但需注明井深段位置,否则应单独分层描述;凡颜色深(深灰色、灰黑色、黑色)的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厚度大于1m无论目的层厚度多少应单独分层描述;凡颜色深的粉砂岩、细砂岩、含泥灰岩、泥灰岩厚度大于2m无论目的层厚度厚薄应单独分层描述。 岩芯观察时若遇颜色深的碳酸盐类岩石与砂泥岩等岩石难以辨别,可借助盐

647.2-2013_页岩气水平井钻井作业技术规范_第_2_部分:钻井作业(出版稿)

Q/SYCQZ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CQZ 647.2—2013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作业技术规范 第2部分:钻井作业 2013-12-22发布2014-01-22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钻井工程设计 (1) 4 井眼轨迹控制 (2) 5 防碰作业 (3) 6 水平段安全钻井 (3)

前言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作业技术规范》分为五个部分: ——第 1 部分:丛式井组井场布置; ——第 2 部分:钻井作业; ——第 3 部分:油基钻井液; ——第 4 部分:水平段油基钻井液固井; ——第 5 部分:井控。 本部分为第 2 部分。 本标准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编写和表述。 本标准由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东钻探公司、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西钻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德军、赵晗、卓云、叶长文。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作业技术规范第2部分:钻井作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页岩气丛式井组钻井工程设计、井眼轨迹控制、防碰作业、水平段安全钻井等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川渝地区页岩气井的钻井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 1296 密集丛式井上部井段防碰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SY/T 5088-2008 钻井井身质量控制规范 SY/T 5416 定向井测量仪器测量及检验 SY/T 5435-2003 定向井井眼轨迹设计与轨迹计算 SY/T 5547 螺杆钻具使用、维修和管理 SY/T 5619 定向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方法 SY/T 6332-2004 定向井轨迹控制 SY/T 6396 钻井井眼防碰技术要求 Q/SYCQZ 001 钻井技术操作规程 Q/SYCQZ 372-2011 丛式井井眼防碰技术规程 3 钻井工程设计 3.1 井身结构 3.1.1 表层套管应封隔地表漏层和垮塌层,相邻两井表层套管下深错开20 m以上。 3.1.2 水平井技术套管下入位置井斜应不低于60°,若井下出现严重垮塌、钻遇高压油气,可提前下入技术套管。 3.1.3 油层套管尺寸不小于 11 4.3 mm,抗内压强度与增产改造施工压力之比>1.25。 3.1.4 水平段长度宜控制在800 m ~ 1400 m。 3.2 靶区 3.2.1 靶区半径设计符合SY/T 5088-2008的规定,且满足井眼轨迹控制要求。 3.2.2 水平段井眼方向与地层最小主应力方向的夹角不小于 15°。 3.3 井眼轨道 3.3.1 每口井地下靶心与井口位置连线相互之间不宜空间交叉。

页岩气钻井关键技术及难点研究

页岩气钻井关键技术及难点研究 摘要:页岩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国外的页岩气开发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国的页岩气开发处于初级阶段,为了更好地开发页岩气,结合我国页岩气 井钻探的实际情况,对页岩气钻井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解决钻井的难点问题,不 断提高页岩气井钻探的效率。 关键词:页岩气;钻井;关键技术;难点分析 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普遍存在分布广、丰度低、易发现、难开采等特点, 是具有自生自储、低孔低渗、无气水界面、大面积连续成藏的低效型气藏资源。据在川南和滇北地区的页岩气完钻井统计显示,页岩气开发主要存在地层不确 定因素多,压力及流体性质难以预测; 泥页岩和致密砂岩易水化膨胀、易破碎, 井壁不稳定; 固井易气窜,完井困难; 储层易损害,采收率低; 钻井速度慢,钻井 周期长; 开发技术难度大,钻井成本高等问题。为获得较高的钻井收益率,需要 掌握页岩气藏地层特点,预防和克服井下复杂情况,加快页岩气优快钻井配套 技术研究,实现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突破与发展。 1.页岩气钻井关键技术 1.1页岩气进入井眼途径 页岩气井中,页岩气进入井眼的过程如下:在钻井、完井压降的作用下,裂 缝系统中的页岩气流(游离气)向井眼并且基质系统中的页岩气(吸附气)在基 质表面进行解析;在浓度差的作用下,页岩气由基质系统向裂缝系统进行扩散;在流动势的作用下,页岩气通过裂缝系统流向井眼。页岩气进入井眼途径复杂, 是钻井过程中的关键之一。 1.2钻井井位部署 页岩气的吸附气含量达到25 %~85 %,同时没有远距离的运移和聚合,因此,其开采必须借助于现代化的压裂工艺,通过进一步扩充裂缝,连通相关的孔隙, 从而获得一定产能的页岩气。以前由于压裂工艺和设备的限制,导致无法获得具 有工业价值的页岩气。现代设备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是目前页岩气工业能够快速 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3浅层大位移井 大位移井是在定向井、水平井技术之后又出现的一种特殊工艺井。大位移井 的定义一般是指井的水平位移与井的垂深之比等于或大于 2 的定向井且井斜角大 于 60°,具有很大的水平位移和很长的大井斜稳斜井段。地质导向工具、旋转导 向钻井系统、闭环钻井、先进的随钻测量系统、新型钻井液、先进完井工具得到 开发和应用,促进了长水平井钻井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已经钻成了水平位移超 过 10 000 m,最大水平段长度已达 6 000 m 以上。目前国内浅层大位移水平井钻 井研究情况非常缺乏。 2.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技术的难点分析 2.1井眼轨迹优化设计及控制 由于页岩气储层渗透率低,为了实现页岩气的高效开发,必须进行大量水平 井钻井,而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如何有效降低摩阻扭矩,如何实现井眼 轨迹精确控制则是需要解决一个难点。为了获得更好的压裂效果、沟通更多的 天然裂缝以及井壁稳定的考虑,水平井眼轨迹通常设计为沿着最小水平地应力 方向,同时,为了降低钻井成本,国外多采用多井平台长水平段水平井开发,即 每平台 6~8 口水平井,最多可达 24 口井,水平段长度通常介于 1000~1500m,

石油钻井泥浆处理技术优化

石油钻井泥浆处理技术优化 石油钻井施工作业的目的是对证实后的油田通过钻井技术把油气从钻井开采到地面,便于以后的油气开采。众所周知,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离不开石油,随着石油的不断被发现,我国的石油资源也在不断增加,成为石油能源的生产大国,再加上我国有十多亿的人口,也成为了石油消费大国。但是随着石油不断开采,石油钻井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我国石油开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得不对环境问题重视起来,通过对石油钻井施工作业中的污染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标签:石油开采;钻井施工;泥浆处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对化石能源的消耗日益加大,化石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石油和天然气(至少目前是),石油和天然气的获取方式主要是通过钻井,但是在钻井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钻井废弃物(比如钻井泥浆、污水及岩屑),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职能部门对排污企业的管理越来越严,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给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护环境不仅是法律对企业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管理者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在生产过程中的不断摸索和总结,对目前石油钻井过程中废弃物的无害化治理进行探讨。 1 石油钻井泥浆技术 作为目前石油钻井行业比较认可的钻井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泥浆无落地技术已在全国钻井行业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接收罐将钻井废弃泥浆和岩屑收集,通过混凝罐添加絮凝剂、混凝剂、pH调节剂、氧化剂等药剂去除有害成分;再通过压滤机将固液分离,分离后固体废物经检测无害化后可以通过垫井场、修路等进行资源化利用;分离出的液体可作为压裂和回注水进行利用。在现场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可以直接将废浆收集罐中的废弃物(泥浆和岩屑)通过破胶、絮凝、氧化后进行压滤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对该技术的几点看法:①由于钻井泥浆成分复杂,污染物的种类较多,因此在无害化的处理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治理药品的种类和用量,由于是在野外作业,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处理后的废弃物完全無害化;②现场需要一个比较大的场地用来堆放治理后的泥饼,或者一个较大的集中堆放场。这样占地面积大,后续管理难度大。 2 技术的优化处理对策 2.1 制定并完善施工现场的环保生产责任制度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石油行业也在快速发展,以至于石油钻井施工作业中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突出,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制定并完善施工现场的环保生产责任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制定并完善石油施工作业中的环保生产责任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

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

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废钻井液无害化处理发展概况,介绍了国内外废钻井液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废钻井液处理方法 作了评述,认为废钻井液处理技术是一种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可行的 处理方法。指出推行清洁生产、开发利用综合技术、加强源头与过程控制是目前治理废弃钻井液的当务之急, 同时对治理废弃钻井液的 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关键词:废弃钻井液;污染;处理方法;固化 0前言 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 由废弃钻井液带来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石油工业的全部过程(勘探、钻井、开发、储运和加工)在相应的条件下都会产生各种污染物(原油、油田污水、废弃钻井液和钻屑),如不加以处理就直接排放,必然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废弃钻井液是石油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据统计,钻一口 3000~4000m的普通油气井, 完井后废弃的钻井液接近300 m 3。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8年对石油污染源的调查结果, 我国油田每年钻井产生的废弃钻井液约1200多万吨,其中1/2 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近几年来世界各国迫于对能源的需求,导致钻井液的种类不断增加, 添加剂及有毒有害成分也日益增多,使其组成极为复杂。然而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对废弃钻井液的无害化治理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废弃钻井液的组成及对环境的危害分析出发, 对近年来国内外各油田处理废弃钻井液的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 1废弃钻井液的组成无害化处理的目的及意义 在钻井作业中,钻井液是钻井的血液,是保证钻井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物质,它能起到平衡地层压力、携带悬浮钻屑、清洗井底、保护井壁、录井、冷却、润滑钻具及传递动力等作用。由于野外作业的特征,完井后施工现场存留的大量的废弃钻井液及废弃物几乎全部堆积于井场周围的废弃钻井泥浆储存坑内,这就使本来成分复杂的废弃钻井液更加复杂,最终形成一种由粘土、加重材料、各种化学处理剂、污水、污油及钻屑等组成的多相悬浮性的体系。 这些体系在相应的条件下都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石油、油碳氢化合物、油废钻井液和钻屑,以及含有各种化学物质的污水,都能够对空气、水、土地、动物界和人类起危害作用。前苏联学者对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及其生态危害有过详尽的论述。废

油田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技术

油田钻井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技术 从2008年4月到9月底,在长庆油田进行了油井场110口油井的微生物无害化处理工作,为油田节约处理费用100多万元。 随着我国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所产生的大量钻井废泥浆以胶体和半固体状态存在且长时间内不变性,占用大量土地,严重污染环境。长期以来,油气田钻井废弃泥浆一直是国内外油气生产过程中尚未有较好处理办法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研究采用现代微生物工程技术原理,针对油气田钻井废弃泥浆中有害成分,选育具有高效降解转化能力的微生物复合菌群,通过微生物在废弃泥浆中的生长繁殖,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对废弃泥浆中危害生态环境的有害成分进行高效的降解转化,使其脱毒、脱胶、脱盐碱、脱水,达到生物无害化处理的目的,使油气田钻井被污染的土壤环境得到生物修复和生态环境的恢复。本研究成果适用对象可以是油气田钻井施工中新排放的废弃泥浆,也可以是数年前排放的陈旧泥浆。 仅长庆油田每年就要处理7000口油井排出的钻井废液,将钻井废液挖坑填埋,上面用土覆盖,覆盖后的土地不能生长任何东西,每口井的处理费用高达5万元。而用我们开发的微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处理钻井废液,费用降低30%,而且处理后的土地可以很好地生长各种植物。2008年准备在长庆油田进行2000口井的微生物无害化处理工作,此项工作已与长庆油田达成初步意向,在4月下旬开始工作。 技术简介 在石油与天然气的开采及钻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钻井废泥浆。 钻井废泥浆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是由粘土、加重材料、各种化学处理 剂、污水、污油及岩屑等组成的多相悬浮物。由于在钻井过程中使用的 化学处理剂种类较多,造成废泥浆COD高、色度深、pH高、重金属离子 多等污染有害物质严重超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加 强,钻井废泥浆对环境的危害和影响正备受关注,这已经成为长期困扰 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的环保难题。目前许多国家都已将其列为环保的 一个重要项目来研究。随着国家减排要求的日益严格,钻井废泥浆无害 化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石油工业环境保护的迫切课题。 课题组结合国内外在钻井废泥浆无害化处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立足于我国西部地区油气田开采的实际工况,综合分析国内外在钻井废泥 浆无害化处理技术方面的现状与进展,应用现代化工的方法研究提出对

页岩气钻井地质及工程设计要点

页岩气钻井地质及工程设计要点 一、封面 页首写构造:大地构造单元名称。井别:参数井(或调查井)、压裂井等。井型:直井等。页首下写项目名称:××省××页岩气××井地质及工程设计页倒二行:编制单位。 页末:编制日期(出稿时年月日)。 二、扉页 页首:项目设计名称。页中:项目名称、承担单位、编制单位、项目负责、设计人、参加人员、单位负责、审核等。 页末:编制日期(出稿时年月日)。 三、责任表及目录 责任页表:井号、井别、井型、主管单位、项目名称、承担单位、项目负责、设计人、参加人、项目组意见、专家论证意见(右下角签字、日期)、主管单位(右下角签字、日期)。目录:可按二级大纲级别设置目录及章节所在页码。以上一至三项无须页码。 四、正文 1 目的和任务 扼要说明本项目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2 井区位置概况 2.1 井区位置和交通 叙述井位所在区主要的行政隶属(省、县、乡或镇、村)地理位置、地理坐标、铁路、公路干线及要道、井场进出公路相通等情况。附交通位置示意插图(图内外框、坐标数据、比例尺、井位位置等)。 2.2 井区自然地理 1. 地形地貌:主要阐述井位及其附近的地形(平缓或宽阔、土地、植被、井位标高、高差、平坝面积等。 2. 水源、电力、通讯:重点叙述井位处钻探工程用水距离、水量及其保障等情况,扼要叙述电力和通讯情况。

3 基本数据 列表说明页岩气钻井地理位置、构造位置、井口坐标(经纬、直角)、井口标高、设计井深、目的层位、钻探目的、设计目的、完井方式、录井情况、随钻实验情况等。 4 钻探设计依据及目的 4.1 设计依据 根据有关资料或报告简要阐述页岩气厚度、地层、构造、测试结果、页岩气稳定情况、相关结论等。 4.2 钻探目的 简要叙述钻探所达到的目的:目的层系、获取岩芯地层、了解的地层、获取地层厚度、有机质含量、岩石力学特征、页岩储集能力、页岩含气量系列参数等,为××提供地质依据。5 井区地质概况 5.1 区域地层 简述区域由老到新有关主要的地层(系、统、组)。5.2井区地层 由老到新详细阐述井区钻井遇地层及其上下地层系、统、组、段的岩性、厚度、接触关系,附相关地层插图 。5.3区域构造 简述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轮廓,与本井区有关的褶曲、断裂并加以综述。附区域构造插图。 5.4井区构造 先综述井区构造基本形态:地层志向、倾向、倾角极值及一般值、发育断裂和褶曲条数、长度、断距。 分述有关褶曲、断裂具体情况。5.4构造演化特征 综述沉积环境、沉积相、构造运动及其演化情况等。

改善石油钻井泥浆处理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93102902.html, 改善石油钻井泥浆处理技术 作者:杨亚军 来源:《石油研究》2019年第12期 摘要:石油作为重要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石油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消耗也越来越大。我国也加大了对石油的勘探、开采,现在我国不仅是石油的消费大国,也同样是石油的生产大国。石油开采的增加伴随着更加多的钻井施工,从而带来许多污染,废弃泥浆就是石油钻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了能够保护环境,保住绿水青山,走上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道路,需要对石油钻井泥浆进行有效的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如今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高,作为石油钻井泥浆的处理技术也需要进一步的改善优化。 关键词:泥浆处理;石油钻井;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要也越来越多。石油一种重要的能源,能够影响到国家的战略安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也加大了对石油的开采力度。石油开采的主要方式是钻井,钻井的过程会有泥浆、污水等废弃物伴随产生,如若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在党的带领下我国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渐提高,未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石油开采企业必须提高对钻井泥浆的处理技术,履行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与义务。本文针对针对如何改善石油钻井泥浆的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1 石油钻井泥浆技术 随着我国石油钻井开采技术的发展,废弃泥浆的处理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石油钻井泥浆的处理技术主要使用的是泥浆无害化技术[3],该技术可以对钻井废弃泥浆进行无害化处理,如今在全国使用比较广泛。泥浆无落地技术主要是方式为:将石油钻井所产生的废弃泥浆进行罐装收集,然后针对泥浆的实际情况使用各种添加剂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个过程中主要使用的试剂有混凝剂、氧化剂、絮凝剂以及PH调节剂等,在试剂与泥浆经过成分的反应过后,对泥浆进行固液分离,此过程需要使用到压滤机[4],在泥浆中的固体与液体完全分离后,分别对其进行有害物质监测,确定环保达标后,液体可以进行再次利用,例如进行回注、压裂等,固体废物也可进行再次利用,例如修路等,也可以直接填埋。泥浆无落地技术能够有效的对泥浆进行处理,但还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我国的地质结构比较复杂,造成石油钻井泥浆的组成呈现复杂多样性,中间存在着许多种类的污染物,从而导致在进行处理试剂添加时需要根据泥浆的实际情况对试剂的种类以及使用量进行严格的分析控制,复杂的组成成分往往导致泥浆中的有害物质不能够进行完全的清除;其次钻井产生的泥浆较多,使得处理过后的固体废物体积较大,进行中途暂存时会占用很大的空间,同时会增加管理的困难和成本。 2 泥浆处理技术改善方法

钻井泥浆岩屑处理作业指导书样本

钻井泥浆岩屑处理作业指导书 1、目的范围 为了使海上钻井岩屑泥浆处理服务在受控条件下安全进行, 并对服务过程进行监视和检查, 以验证处理服务要求已得到满足, 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碧海环保服务中心海上钻井岩屑泥浆 处理。 2、职责 ⑴生产安全部负责海上钻井泥浆岩屑的接收、运输及处理等具体工作; 运输车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的安全要求和地方环保部门的相关规定,运输途中应避免交通事故、岩屑外溢、洒漏, 造成环境污染; 车辆进入厂区, 必须遵守厂区的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规定等。 ⑵综合管理部负责生产处理过程的物品和化学药品的采购, 采购时执行公司《采购控制程序》, 所购物品和化学药品必须 经过检验, 并取得有效合格证。 ⑶生产安全部负责海上的泥浆岩屑运输全过程进行监视, 严格按照《垃圾及污油水运输管理规定》执行运输任务, 防止运输途中垃圾洒落, 造成环境污染; 如果发生事故, 执行公司《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⑷转运班负责海上的泥浆岩屑的接收及从码头到单位的运输

工作。 ⑸转运班负责海上的泥浆岩屑的处理工作及容器的清洗工作。 3、管理内容 ⑴作业内容 —油基岩屑、泥浆处理工艺流程图( 附件1); —水基岩屑、泥浆处理工艺流程图( 附件1)。 ⑵作业准备 ①人员要求 按照《培训控制程序》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及安 全技术交底, 操作人员经公司培训, 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现场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皮手套、防护靴等劳动保护用品; 特种作业人员、货运司机必须持证上岗; 。 ②设备工装要求 每次处理岩屑、泥浆前进行设施设备检查, 清除岩屑储存池中的油棉纱、吸油毡等杂物, 防止堵塞螺杆泵入口。检 查螺杆泵和离心机各个阀门及管道出入口的严密性, 保证钻井岩屑不泄露, 从而避免影响环境; 焚烧车间燃烧机的油泵决不能在无油状态下工作, 否则会损坏油泵和电动机; 手控打火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5秒, 一般控制在7-10秒为宜, 否则会烧毁点火变压器, 确认喷火成功后, 再松开其按钮, 点火失败后, 不得连续打火; 定期对尾气处理装置进行维护保养, 活性炭保证每6000~7000小时更换一

钻井泥浆坑处理实施方案

钻井泥浆坑固化处理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公司 2016年9月23日

目录 1、概况 0 2、钻井泥浆固化处理国家政策及规范标准 0 3、室内小试 (1) 4、钻井泥浆处理工艺 (2) 5、费用 (2)

1、概况 钻井泥浆被公认为油田钻井的血液,在钻井作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保持井眼稳定、保护油气层,在开钻至完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钻井废液,这些废液一部分可以经过转化再利用,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不能再利用的废液需要处理,对于这部分废液,现阶段的处理方主要是自然蒸发后填埋,但由于废液中含油多种添加剂,导致这种处理方式会带来很大的环保隐患, 随着新《环保法》的颁布实施,国内油田环保要求日益严格,油田系统颁布的相关规定也要求钻井泥浆不落地,实现钻井废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2、钻井泥浆固化处理国家政策及规范标准 泥浆固废:混在泥浆中的地层岩屑、固体类钻井液添加剂等。 针对钻井泥浆固废,目前正在实施的环保技术标准法规如下: ◆《钻井废液与钻屑处理管理规定》(中石油暂行)。

3、室内小试 通过前期取样进行小试,以对药剂方案进行优化,药剂方案如下: 药剂定性试验 序号加药量(%)固化效果 固化剂A(水泥)固化剂B(石灰) 1 10 ——++ 2 —— 5 + 3 10 5 +++ 注:“+”数量代表固化后硬度大小; 由定性试验可知,单独加固化剂A或固化剂B的效果没有两种固化剂配合使用的效果理想,因此对两种固化剂配合使用的加药量进行了定量试验,试验过程如下: 药剂定量试验 序号加药量(%)固化效果 固化剂A(水泥)固化剂B(石灰) 1 5 2 ++ 2 10 5 +++ 3 20 10 ++++ 由左至右依次为1、2、3号组合 通过调整加药量,固化效果越来越理想,综合处理成本考虑,最终确定采用3号药剂方案,并确定最终的处理工艺流程。

陕北废弃泥浆处理技术及建议(新版)

陕北废弃泥浆处理技术及建议 (新版) Safety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is the guarantee of efficiency.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陕北废弃泥浆处理技术及建议(新版) 摘要 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钻井液中含有的地层钻屑、钻井液处理剂等有害物质,若直接排放将对环境与生态造成极大的危害,其治理与利用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陕北地区沟壑纵横,耕地密集,油气井废弃钻井液的排放对农田的污染及其严重。另外,随着政府对环保要求的提高,目前越来越重视对废弃钻井液的无害化处理。因此,介绍废弃钻井液的处理技术以及对废弃钻井液的再利用的建议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字:废弃泥浆;固化处理;无害化处理 目录 第1章绪论3 第2章陕北废弃泥浆处理技术3

2.1废弃泥浆处理办法3 2.2废弃泥浆固化处理3 2.3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3 第3章陕北废弃泥浆处理建议3 2.1采用新的处理方法3 2.2回收再利用3 第4章结论3 致谢3 参考文献3 第1章绪论 在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钻井液,这些废钻井液是由钻井液处理剂与钻屑等岩石颗粒形成的胶体悬浮物。我国目前对于这些物质的处理,除回收利用一小部分外,基本上采用直接排放和自然浓缩、干化、就地掩埋的方法,其中许多有害物质都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因此废钻井液已经成为石油天然气开发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大

钻井液废液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和处理

钻井液废液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和处理 摘要:随着开发区域的扩展,钻探作业产生的污染成为敏感的事宜,石油钻井作业的污染问题逐渐引起重视。通过调查了解的国内常用的钻井废弃物处理技术措施,初步归纳为三种方式,每种方式各有利弊。根据油田使用效果分析,其中一种技术措施是可以在随钻过程中处理废弃钻井液和井场污水即废弃固体和液体同时进行过程处理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柴油机尾气处理污水和降低噪音并吸收柴油机排放的废气,加之固体废弃物经过新一代的板框压滤机的压榨后可以搬运转移或再利用,既节约了能源消耗,同时又实现了井场废水的源头治理。 关键词:钻井作业柴油机尾气板框压滤机废弃物井场污水 目前,国内钻井作业和完井作业结束后,井场废弃物的通用处理方法主要是采用终端处理即对废弃的钻井液完井液先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对固体和液体分别进行无害化处理,即对污水部分用化学药剂进行达标处理,经化学处理后的液体被排放或回注到地层内;而废弃的固体则是将淤泥部分直接固化,固化后的废弃物填埋到地下或加工成建筑材料另行处理,其工作量大,且需专业队伍进行处理。 现有新的无害化治理方案,其一是在钻井过程中利用柴油机尾气处理污水部分结合新型板框压滤机压榨废弃物,开展随钻废弃钻井液无害化治理的新技术;其二是在钻井过程中利用真空浓缩蒸馏装置和螺旋压榨机降低废泥浆中的含水量;其三是完井后对废弃物统一进行进行简单的水泥固化处理或转运。 一、废弃钻井液处理措施 1.利用柴油机尾气装置和新一代板框压滤机开展随钻废弃钻井液无害化治理,该项技术用两套装备组合完成:即废水处理由与钻井190型柴油机配套的ST系列消声减排一体化装置开展工作;固形物的压榨脱水由板框压滤机开展工作。 钻井废水废气同步处理技术原理为:钻井废水与柴油机废气两相直接接触传热传质,废气余热消减废水,废水吸收废气烟尘,使废气降温同时降噪、减阻,可以替代柴油机排气消声器的功能。 2.利用新一代板框压滤机对废弃液中的固体成分进行压榨脱水,形成的固形物(泥饼)可烧制建材加以利用或被转运填埋处理。 ①板框压滤机工作原理:

钻井废弃物处理方法

钻井废弃物处理方法 王国平 2010-7-8 字体:[大][中][小] 过去数十年来,石油天然气界采取各种措施尽量将钻井产生的废弃物减至最低限度,以便更好地保护环境和公共安全。钻井作业者采用有利于环境的三级废物处理方法来处理钻井废弃物:在第一阶段,作业者调整钻井过程或置换适当的钻井液,使钻井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最少。这样既为作业者减少污物处理成本,又更有利于环保。第二阶段,将已经降至最低限度的钻井废弃物尽可能地循环再利用。第三级,通过合法的方式处理不能再循环利用的钻井废弃物。 海上钻井废弃物的处理仅限于排放、回注或运回岸上处理。相对而言,陆上作业者在处理钻井污物时具有较大的选择范围。通常将陆上钻井废弃物就地处理;在海上平台,大多数水基泥浆及钻屑和合成基液泥浆及钻屑被倒入海中;一些陆上钻井废弃物被运到井场以外的商业性废物处理场;海上油基泥浆及钻屑必须运回岸上处理或在井场就地回注到地下。在20世纪90年代,各钻井液专业生产公司推出了多种新型非水基液钻井液。这些基液包括内烯烃类、酯类、直链α-烯烃类、聚 α-烯烃类以及直链石蜡类。合成基液泥浆具有油基泥浆的钻井特性,但不含多环芳香烃类,而且具有低毒性、较快的生物降解能力和较低的生物积累性。合成基液泥浆钻屑不会象油基泥浆那样给海床带来巨大的环境影响。和水基泥浆相比,合成基液泥浆使井眼更清洁、更稳定,产生的钻屑量更少。合成基液泥浆可以循环再利用,而通常将水基泥浆钻屑直接倒入海中。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将用过的油基泥浆和水基泥浆循环再利用,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钻井废弃物的排放量。大多数钻屑被处理掉,其

中一部分钻屑经过除烃处理后用作污物回填的盖层。常规陆上钻井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是先抽取泥浆池中的液体部分,然后将剩余的固体物质就地掩埋或分散到井场。另一种处理方法是将泥浆钻屑回注到地层中。可以通过钻井环形空间回注,或者回注到某口专用的注入井中。 与陆上处理相比,海上钻井污物处理费用更高。有些石油天然气田为油田废弃物处理指定了专用填埋场。在其它地区,作业者可以将符合排放标准的钻井废弃物运到城市或工业废物填理场。有几种钻井液回注地下的方法包括以高于地层破裂压力将排放液注入地层裂缝,或以低于地层破裂压力将排放液回注到地层天然裂缝和盐穴中。 未来钻井废弃物处理方法主要取决于国家相关管理法规的变化。确定钻井污物处理的第二个因素是处理费用。如果某个作业公司或服务公司开发出一种即能降低处理成本又能保护环境的新的钻井污物处理方法,那么作业者将会采用新的方法来管理钻井废弃物。第三个影响因素是油气作业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虽然目前作业者按现行的法律规定以合法的方式处理钻井废弃物,将来他们可能面临有关法规的修改。因此作业者应该采取积极措施,使钻井废弃物的处理符合未来更严格的法规要求。 正在研究新的适用于不同地层情况的钻井液。新的钻井液不仅具有适当的钻井特性,而且其中所含的抑制植被生长的有害添加剂含量更低。采用新的更有益于环境的添加剂代替钻井液中的重要成分,如用钛铁矿粉代替重晶石粉作泥浆加重剂,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目前钻井液热处理费用偏高,而且也不适合海上平台使用。将来可能改进钻井液热回收技术,降低处理费用,提高有机碱液回收率。新的处理方法将提高安全有效性,使其适用于海上钻井平台。

页岩气充气泥浆钻井技术

页岩气充气泥浆钻井技术 充气泥浆钻井是将一定量的气体 (空气、氮气、天然气等)连续不断 注入泥浆内,使其呈均匀气泡分散于 泥浆中,形成充气泥浆。从井内返出 的泥浆经过地面除屑除气后再次注入 井内循环。充气泥浆的密度可根据用 用户要求在0.45g/cm3以上进行调整, 从而达到防止漏失和防止油气层污染 的目的。其主要优点为:减少钻井液 漏失造成对目的层的污染,提高机械 钻速,降低钻井成本。

充气钻井液的分散相气体可以是空气、天然气、氮气等气体; 连续相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常规钻井液,也可以是淡水、清洁盐水、地层水、柴油等液体,但作为连续相的钻井液必须是易充气、易脱气且很稳定。 充气钻井液入井前通过调整气、液量来调整钻井液的密度;返出井口后经过地面除气器,气体从充气钻井液中脱离出来,以保证泵的正常上水。

?充气钻井技术优点 ⑴在0.55~1.03g/cm 3密度范围内能够通过充气进行有效地调整,从而降低静液柱压力,实现近平衡或欠平衡钻井,保护油气层; ⑵需要较高静液柱压力(而其它气体系不能产生)的油气藏,可以采用充气钻井液来钻,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地层损害; ⑶将充气钻井液应用到其它气体体系不能奏效的情况下,例如,在欠平衡钻井过程中,能够产出大量水的严重漏失地层,通过调整注气量和液量,可以在环空中获得平衡状态,从而既不漏失,也不井涌;对井塌等钻井复杂问题亦较泡沫有较强适应能力;

⑷基液可以是钻井液而不是水,因此可以在钻穿水敏性地层时,维持井眼的稳定性; ⑸减少钻具磨损和井下钻具着火的危险; ⑹钻井时效高,能大幅提高钻机作业效率; ⑺保持较高的PH值用于克服内在的腐蚀损害和对充气钻井液的破坏; ⑻消除了着火和灰尘危害,有利于保护环境;

陕北废弃泥浆处理技术及建议(2021版)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predictability of work safety, take precautions, and comprehens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work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陕北废弃泥浆处理技术及建议 (2021版)

陕北废弃泥浆处理技术及建议(2021版)导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文档可用作电子存档或实体印刷,使用时请详细阅读条款。 摘要 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钻井液中含有的地层钻屑、钻井液处理剂等有害物质,若直接排放将对环境与生态造成极大的危害,其治理与利用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陕北地区沟壑纵横,耕地密集,油气井废弃钻井液的排放对农田的污染及其严重。另外,随着政府对环保要求的提高,目前越来越重视对废弃钻井液的无害化处理。因此,介绍废弃钻井液的处理技术以及对废弃钻井液的再利用的建议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字:废弃泥浆;固化处理;无害化处理 目录 第1章绪论3 第2章陕北废弃泥浆处理技术3 2.1废弃泥浆处理办法3 2.2废弃泥浆固化处理3

2.3废弃泥浆无害化处理3 第3章陕北废弃泥浆处理建议3 2.1采用新的处理方法3 2.2回收再利用3 第4章结论3 致谢3 参考文献3 第1章绪论 在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钻井液,这些废钻井液是由钻井液处理剂与钻屑等岩石颗粒形成的胶体悬浮物。我国目前对于这些物质的处理,除回收利用一小部分外,基本上采用直接排放和自然浓缩、干化、就地掩埋的方法,其中许多有害物质都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因此废钻井液已经成为石油天然气开发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大量的废钻井液未经处理弃放在井场,遇到雨季,其中的污染物随雨水外滋流入农田、虾池、河流或渗入地层,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对井场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因此,如何治理和利用废钻井液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1]。 废弃钻井液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油田钻井废泥浆的固化处理

浅谈油田钻井废泥浆的固化处理摘要:油田钻井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泥浆,但此废弃物成分复杂,污染极大,在处理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有效处理油田钻井废泥浆已成为如今的研究方向之一,而固化处理是一种有效而发展前景良好的方法之一,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讲述。 关键词:油田钻井、废泥浆、固化、处理、讨论、 Abstract: There is a mass of mud disposal in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oilfield drilling,which is hard to dispose and would cause pollution heavily with its complicated constituents. Treating the mud disposal effectivel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points of scientific researches, therefore solidified treatment wins a place due to its brilliant prospect and efficiency. And this paper is going to discuss such a series of issues. Key words: oilfield drilling, mud disposal, solidified treatment, treat, discuss. 一、研究背景 1.1钻井废泥浆的来源 在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钻井过程中,钻井泥浆是提高钻井效率的重要保障,在钻井过程中有着支护井帮、提升岩屑、冷却钻头的作用【3】。同时还起到了润滑钻具、提高钻速、防止井塌方和井漏、评价生产层等作用,是保证钻井工作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为了达到安全、快速的钻井目的,使用的钻井液类型及化学药品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多,由此不可避免地会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