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油管注入头管_块配合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6
连续油管作业遇卡原因分析与解卡方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842000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基础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各油田对连续管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目前连续油管除用于简单的修井作业外,还可配套特殊设备使用,进行复杂的井下作业。
可在不放喷的工况下,进行带压连续施工作业,不会污染环境,同时,避免了因压井施工而造成的地层伤害。
整套设备集中在操作室内进行操作,通过手柄来实现远程控制,有效降低了一线作业工人的劳动强度。
根据现场工业试验的实际情况,结合连续管作业的工艺要求,开发出新一代连续管作业车。
关键词:连续油管作业;遇卡原因分析;解卡方法引言目前,连续油管水平井分段技术主要运用在分段找水和分段压裂中。
在分段找水方面,通过连续油管底带高温存储式聚能声波及微温差组合测试仪进行测试找水,找出含水段,并判断来水方向。
该技术能实现水平段找水,测井速度可调,能实现带压作业和对整个井段进行连续测试。
缺点是该技术采用存储式仪器对井下进行分段找水,无法实现实时监测,仪器提出井口之前,无法获得施工是否成功;另外,测试受电池影响很大,无论是测试可靠性还是测试时间上均与电池有直接关系;测试通过发射与接收聚能声波,通过仪器提出井后分析回放数据,数据可靠性与不同井况对声波的吸收率有很大影响。
1工作原理注入头是由两台液压马达提供动力进行驱动,采用链条带动夹持块,施加预紧力夹持连续油管实现上提或下方。
液压马达采用低速大扭矩进口柱塞马达,两个液压马达配对使用,由齿轮啮合传动实现同步转动要求;由两套液压缸组推动夹紧轴达到链条夹紧;由三套液压缸组推动夹块,达到夹紧油管的目的,通过链条上的夹块实现油管起下作业。
链条上安装有特别工艺制作的夹持块,能实现快速拆卸,满足对不同管径的作业需求;压力传感器采用膜片结构实现测量连续油管注入和上提力的大小。
鹅颈导向器使连续管从滚筒到注入头之间连续平稳过渡,大弧度设计可减少连续管的伤害,延长连续管的使用寿命。
法,提出要使各级加重杆上部断面中的σmax[σmax ]比值维持相等条件,即σmax1[σmax1]=σmax2[σmax2]=σmax3[σmax3](10)式中,[σmax1],[σmax2],[σmax3]分别为第1~3级加重杆柱最上部断面中的许用最大应力,根据式(7)进行计算,并考虑相应断面的最小循环应力σmin 值。
4 结语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低产液井也日益增多,为了适应这一需要,柔性抽油杆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与常规抽油杆相比,钢丝绳抽油杆柱的质量减轻了78.4%,因此减轻了抽油机的悬点载荷,使电机的功率减小了5.5kW 。
为了更好地发挥柔性杆的作用,为柔性杆配备加重杆则是优化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井下杆柱的下端配备3级加重杆,主要是为了保证井下杆柱能够完成上下行程。
目前常用加重杆为 38mm 钢杆8~10根,每根长8m ,每根质量50kg 左右。
一级加重杆采用 38mm ,长50m 的钢杆,二级加重杆采用 38mm ,长12m 左右的钢杆就可以保证钢丝绳抽油杆的正常运行。
现场应用表明,提高了柔性抽油杆应用的综合效果,经济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1] 檀朝东,张嗣伟.钢丝绳抽油杆抽油系统的理论体系研究综述(1)[J ].石油矿场机械,2002,31(6):427.[2] 檀朝东,賀德才,张嗣伟.钢丝绳杆泵抽油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及现场应用[J ].石油学报,2005,26(6):1052106.[3] 张嗣伟,王奎升,檀朝东.钢丝绳抽油杆抽油技术原理与应用[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75276.[4] 万邦烈.采油机械的设计计算[M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85286. 收稿日期:2009207227作者简介:邓 平(19702),男,云南曲靖人,高级工程师,1993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学院矿机专业,曾从事石油井口井控、石油钻机等产品设计工作,现从事海洋装备技术研究,E 2mail :hys_dp @ 。
第二章注入头部件2.1注入头概述连续油管注入器是连续油管作业装备的关键设备,注入器主要功能是夹持油管并克服井下压力对油管柱的上顶力和摩擦力,把连续油管下入井内或夹持不动或从井内起出,控制油管注入和起出的速度。
2.2结构形式的拟定通过对油田连续油管注入头的现场调研,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多种方案对比,确定注入头设计方案,结构如图2-1、图2-2所示。
由两台同步的可正反转动的液压马达提供动力,链条驱动,带动夹持块夹持连续油管上下移动。
液压马达为低速径向柱塞马达,带有内部实效保护。
两个液压马达通过液压系统达到基本同步,由同步齿轮传动实现链轮的机械同步;由两组胀紧液压缸推动浮动夹块达到链条胀紧的目的;由夹紧液压缸推动夹紧浮动夹块,夹紧装在链条上的油管夹块夹紧油管,通过链条带动夹块实现油管起下动作。
链条上由带有特殊表面形状和处理工艺的夹持块通过链条销轴固定在一起,以适应连续油管的外径,并达到良好的夹持注入的性能,同时达到最小连续油管的夹持变形和最低的附加应力;由压力传感器通过杠杆机构测量连续油管注入和上提力的大小。
注入头的主要设计参数如下:1、驱动方式:液压马达;2、注入最大下入速度:60m/min(1m/s);3、注入方式:夹持夹块摩擦驱动,链条带动夹块传动;4、链条张紧液缸数: 2*2个5、链条夹紧液缸数: 3*2个;6、最大下井深度: 4000m;7、测力系统:压力传感器;8、液压马达型号:CA50;9、适应连续油管:Ф31.75mm,Ф38.1mm;2.3结构形式设计说明1、连续油管起下方式作业要求连续油管不断的向油井内注入或起出。
利用夹块夹持油管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再利用链条输送夹块完成油管的注入或起出。
为了使夹块对油管的夹持应力不超限,必须采用多个夹块夹持。
2、夹块夹持方式因多夹块必须同时夹持,采用三级浮动的多滚子夹头。
为了保证每个夹块都有一个浮动夹头的滚子夹持,油管承受的夹持力足够能产生下入和提升4000m油管的使用要求。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科学与信息化2023年8月下 149连续油管注入头夹持机构强度分析赵博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湖北 荆州 434024摘 要 针对所设计的连续油管作业机,分析了注入头的组成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并对所设计连续油管的轴向力和夹紧液压缸夹紧力进行了计算。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每对夹持块的径向力为80.92kN,每对夹持块最大轴向力为32.37kN,连续油管最大应力为197.98Mpa,夹持块的连续油管最大应力为280.45Mpa,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 连续油管;注入头;组成结构;结构强度;数值仿真Analysis of Clamping Mechanism Strength at Injection Head of Coiled Tubing Zhao BoSinopec SJ Petroleum Machinery Co., Ltd., Jingzhou 434024, Hubei Province, ChinaAbstract The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injection head are analyzed for the designed coiled tubing operating machine, and the axial force of the designed coiled tubing and the clamping force of the clamping hydraulic cylinder are calculated. The relevant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adial force of each pair of clamping blocks is 80.92 KN, the maximum axial force of each pair of clamping blocks is 32.37 KN, the maximum stress of the coiled tubing is 197.98 Mpa, and the maximum stress of the coiled tubing of the clamping blocks is 280.45 Mpa, which meets the usage requirements.Key words coiled tubing; injection head; composition structure; structural strength; numerical simulation引言连续管作业机是用于连续管作业的专门设备,注入头是其在工作中特别关键的部件,主要完成连续油管的下入和提出[1-2]。
《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力学行为仿真》篇一一、引言在石油钻探与开采的复杂环境中,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系统由一系列部件组成,涉及精密机械设计及工程学的结合,为准确应对油气开发挑战提供重要支撑。
为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意外风险,对其力学行为的深入研究和仿真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并模拟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的力学行为,以揭示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二、系统概述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主要涉及钻井作业的持续流体管理。
系统包含的组件如高压管道、阀门、电机、执行器等协同工作,使得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持续的流体传递得以实现。
当注入头在工作时,受到压力和机械力作用的影响,各部分需要保证足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力学模型构建在分析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的力学行为时,首先需要构建精确的力学模型。
这包括确定系统的关键部件、分析各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外部载荷等。
此外,还需考虑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响应和动态变化。
这些模型为仿真分析提供了基础。
四、仿真方法及步骤为准确模拟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的力学行为,本文采用多体动力学仿真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仿真目标:明确仿真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目标,如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响应等。
2. 建立仿真模型:根据力学模型构建仿真模型,包括各部件的几何尺寸、材料属性等。
3. 设定边界条件:确定仿真中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如系统所受的外部载荷、约束等。
4. 运行仿真: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仿真分析,观察系统的动态变化和响应。
5. 结果分析: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五、仿真结果及分析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我们得到了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行为数据。
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系统在受到外部载荷时,各部件的应力分布和变化情况;2. 不同环境条件对系统的影响及其响应;3. 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4. 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评估。
六、结论与展望本文通过对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的力学行为进行仿真分析,揭示了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连续油管速度管柱排水采气技术研究及应用在连续油管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低压水平井的携液能力比较差,从而导致出现了井筒的积液,并且原有的生产管柱不能够对生产需求进行满足等较多的问题存在,对水平井连续油管速度管柱排水采气技术进行研究分析。
先是对水平井临界携液流速理论模型进行分析,而后再对连续油管速度管柱排水采气技术方案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能够为现实中的应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标签:连续油管;管柱排水;采气技术前言:随着我国对油田的逐渐深入化开发,发现了水平井在低渗透致密气藏的开发展中逐渐的显现出更多的优势所在,但是现存的低压水平井实际的产量也是比较低的,而比较老的井也已经处于开发的一个临界值携液产量,并且对于气井来讲也由原有的自喷连续生产转变成为了间开生产,一度面临着停产的现实。
所以在本文对水平井连续油管速度关注排水方案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未来的天然气产量做出一些指导性意见。
一、速度管柱排水采气原理想要对速度管柱排水采气原理进行研究,在基于井筒两相流与最小携流量的研究理论基础之上,是可以通过对高井筒中的气体流速进行有效的提升,从而将气液的流态进行改善,从而将原始的段塞流改变成为后来的环雾流。
主要的方法就是使用帶压的作业工艺在井筒下入比较小的管径的连续油管,从而能够促使其在井口进行时间比较长的悬挂与密封,促使其成为临时的生产管柱,从而更好的提升气井自身的携液能力,最为高效的达到对油井的排水采气的目的。
二、水平井临界携液模型建立对于水平井的工作开展来讲,因为在井筒中存在着直井段的垂直管流、斜井段倾斜流以及水平段的水管流全部存在的,所以在对井筒的临界携液流量进行计算时,需要对其进行分阶段的计算,从而对其进行综合性的总体分析,能够从数据的统计中将临界携液流量的最大点进行计算,也就是最容易积液的地方,根据计算出来的数值来对连续油管的下入深度进行确立,从而能够更好的将其速度管柱排水采气的作用进行最大的发挥。
对于直井段计算来讲,是有着比较多的携液模型可以使用的,最巨代表性的就是Turner模型以及Coleman模型等较多的模型。
《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力学行为仿真》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在石油、天然气等领域的开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系统涉及到复杂的力学行为,如油管弯曲、振动、压力传递等,其实时精确的模拟和控制成为了关键问题。
因此,对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的力学行为进行仿真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的力学行为仿真方法及其应用。
二、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概述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主要由油管、注入头、泵送设备等组成。
在石油、天然气等开采过程中,该系统负责将流体或物质通过油管输送到目标区域。
由于系统涉及到多种材料的组合、复杂的工艺流程以及多变的操作环境,其力学行为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三、力学行为仿真方法为了准确模拟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的力学行为,本文采用多尺度仿真方法。
该方法结合了有限元分析、离散元分析、多体动力学分析等多种方法,可全面考虑系统的结构、材料、工艺以及操作环境等因素。
1. 有限元分析:通过将系统划分为有限个单元,分析每个单元的应力、应变等力学特性,从而得到整个系统的力学响应。
2. 离散元分析:针对油管内部流体的流动特性,采用离散元方法对流体进行模拟,分析流体的速度、压力等参数对系统的影响。
3. 多体动力学分析:考虑系统的运动学特性,通过多体动力学方法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如油管的弯曲、振动等。
四、仿真过程与结果分析在完成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的三维建模后,我们利用多尺度仿真方法对系统的力学行为进行了仿真。
首先,我们对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应变等参数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系统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其次,我们分析了流体在油管内部的流动特性,得出了流体的速度、压力等参数对系统的影响。
最后,我们通过多体动力学分析,得出了系统的动态行为特性,如油管的弯曲、振动等。
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系统的力学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材料性能、工艺流程、操作环境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第9期 收稿日期:2019-02-28作者简介:郑 伟(1985—),男,河南信阳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主要从事连续油管装备的设计研究工作。
连续油管注入头夹持系统的力学分析及结构优化郑 伟(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湖北荆州 434023)摘要:连续油管通过注入头夹持系统时,受到轴向拉力或压力、油管内流体的内压和夹持块夹紧力的作用。
为了增加连续油管的下入深度,需要经常增加夹持块的夹紧力。
为了评价连续油管的安全性和连续油管的工作安全状态,研究了连续油管在这种复杂应力下的应力状态,对研究连续油管的最大下入深度非常重要。
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夹持块的参数进行优化,使夹持块对连续油管的应力最小。
经过结构优化,合理的夹持块可以保护连续油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连续油管的损坏,延长连续油管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连续油管;注入头;夹持;力学;结构优化中图分类号:TQ0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9)09-0151-02MechanicalAnalysisandStructuralOptimizationofClampingSystemforCoiledTubingInjectionZhengWei(SJPetroleumMachineryCo.,Sinopec,Jingzhou 434023,China)Abstract:Coiledtubingissubjectedtoaxialtensionorpressure,internalpressureoffluidintubingandclampingforceofclampingblockwhenitpassesthroughtheclampingsystemofinjectionhead.Inordertoincreasethepenetrationdepthofcoiledtubing,theclampingforceofclampingblockneedstobeincreasedfrequently.Inordertoevaluatethesafetyofcoiledtubingandtheworkingsafetystateofcoiledtubing,thestressstateofcoiledtubingunderthiscomplexstressisstudied,whichisveryimportanttostudythemaximumdepthofcoiledtubing.Finiteelementsoftwareisusedtooptimizetheparametersoftheclampingblocksoastominimizethestressoftheclampingblockonthecoiledtubing.Afterstructuraloptimization,reasonableclampingblockcanprotectcoiledtubing,minimizedamagetocoiledtubing,andprolongtheservicelifeofcoiledtubing.Keywords:coiledtubing;injection;clamping;mechanics;structuraloptimization 连续油管注入头是连续油管进、出井的关键设备。
54一、前言连续管作业机其特殊的作业形式不仅作业效率高,而且更适应于特殊作业工况、特殊井筒轨道、特殊地质条件、特殊井筒轨道,鉴于此,连续管在钻井、修井、完井、油气井等多个场合被广泛使用,其能发挥出许多常规作业所不具备的效果,并能极大地解决实际难题。
作为连续管中重要构成之一的注入头,其内部的夹持块和连续管紧密相扣,因此夹持块在结构设计上是否合理对注入头的实际作业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况作业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对连续管的损伤。
二、连续管夹持模型的建立1.材料参数选取连续管QT800,直径为73mm,壁厚选取4mm,查阅连续管手册可知,连续管与夹持块具体材料、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参数见表1。
表1连续管和夹持块的参数名称连续管夹持块材料QT-80042CrMn 弹性模量207GPa 207GPa 屈服强度600MPa785MPa2.网格划分和模型建立将连续管及夹持块视作分析目标,运用ABAQUS对连续管三维模型实行网格划分,具体情况如图。
图1所示为连续管-夹持块系统网格划分图。
图1管块网格划分图3.边界条件设置左右夹持块的背面分别施加垂直于背面的夹紧力,其中固定约束好夹持块的下端面,同时对连续管的轴向方向载荷进行约束,连续管一端施加轴向位移,在轴向施加一定的轴向力,设置好边界条件的参数。
三、计算结果分析1.临界夹紧力若施加在连续管轴向载荷大小为630K N ,摩擦系数为0.42,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平台可计算出随着夹紧力的变化情况,得到连续管Mises系列变化曲线图,具体见图2,根据连续管屈服强度标准可得到相应的临界夹紧力。
图2连续管最大等效应力随夹紧力的变化曲线图从图2可以得出,随着夹紧压力的逐渐增大,连续管的最大等效应力也相应提高,当增大到一定值时其波动较小,选取屈服强度作为临界准则,结合分析结果可计算出临界夹紧力大小近似为52.5KN。
2.夹持块内径对连续管应力的影响连续管与夹持块在其结构尺寸配合上极为重要,关乎着连续管的使用寿命及其作业功能,此外对彼此之间的夹持可靠性与连续管装备的稳定安全也尤为关键。
《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力学行为仿真》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在石油、天然气等领域的开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和优化其性能,对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的力学行为进行仿真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仿真分析,深入探讨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的力学行为,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概述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是一种用于油气开采的机械设备,主要由油管、注入头、驱动装置等部分组成。
在开采过程中,该系统通过高压流体将油或气从地下岩层中挤出,实现开采目的。
由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多种力的作用,因此对其力学行为的仿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仿真方法与模型建立为了对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的力学行为进行仿真,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
首先,根据实际系统的结构特点,建立三维模型。
然后,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设置材料属性、边界条件等参数。
最后,通过仿真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系统的力学行为。
四、仿真结果与分析1. 应力分布:通过仿真分析,可以得到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应力分布情况。
在高压流体作用下,系统各部分承受的应力有所不同,其中某些部位可能存在应力集中现象。
这些信息对于优化系统结构和提高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2. 变形情况:仿真结果还可以反映出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的变形情况。
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力的作用,系统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形。
通过对变形情况进行分析,可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动力学行为:除了静态应力和变形,仿真还可以分析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的动力学行为。
通过模拟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过程,可以了解其动态响应和振动特性,为优化系统设计和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依据。
五、结论通过对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的力学行为进行仿真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仿真结果不仅可以反映系统的应力分布、变形情况和动力学行为,还可以为优化系统设计和提高工作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46一、常见的连续油管作业机故障1.注入头故障。
连续油管最重要的部件就是注入头,一旦注入头产生故障或操作失误,连续油管的施工工作将被迫停止,极大地影响连续油管在油气田中的作业效率。
注入头故障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注入头链条轴承的问题;二是注入头打滑的问题;三是卡瓦堆积。
注入头链条轴承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在作业过程中链条出现过度张紧、轴承密封失效卡死的状况,链条过度张紧会对上下链轮轴承造成损伤,致驱动马达持续不断的对链条产生驱动力,链条的主驱动链轮带动二级驱动链轮,依次带动夹持块对连续油管产生的应力越来越大,超出油管的应力适应上限,导致连续油管不停地振动,最后产生断裂的现象。
轴承密封失效会发生卡死现象,如不及时更换,会对滑轨板造成严重伤害。
注入头打滑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连续油管下入的位置过深或遇阻、夹紧力不够,导致注入头对连续油管产生的上提力或下注力不足,连续油管无法正常起出到正常的位置,油管遭受巨大摩擦力打滑的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操作过程导致链条夹紧产生的。
有时在施工过程中,油管会被卡成竹节状,造成这种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井口压力高,操作工没有及时补充链条张紧压力,如果这时下注油管遇阻,注入头这时是靠外侧链条上提来立生足够的下注力,如果张力不足,内侧链条就会松动,造成卡瓦堆积,造成油管伤害。
2.连续油管滚筒故障连续油管作业机的注入头和滚筒连接的地方是最容易产生故障的地方,这种故障统称为连续油管滚筒故障。
这种故障主要是因为在马达的驱动下滚筒运动的方向与油管一致,运动的过程中可能会使得油管与滚筒相互缠绕,油管出现问题后注入头不能与滚筒保持恒张力,导致油管与滚筒之间的纠缠越缠越深,最后引起滚筒内部件损坏,滚筒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
二、故障的解决办法1.注入头故障的解决办法首先要根据设备操作手册要求正确操作连续油管系统,避免产生链条的卡死现象。
其次,为了保证注入头的工作安全,要熟悉各种工况下的操作压力值,选择适宜的滚筒与井口距离,以免连续油管在无支撑的地方长度过长,在链条卡紧油管应力增加的情况下引发油管不停的振动,导致油管断裂,设备损坏。
《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力学行为仿真》篇一一、引言随着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在石油开采和钻探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本文将通过力学行为仿真来研究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的力学特性。
本文旨在通过仿真分析,为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的设计、优化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二、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概述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主要由油管、注入头、驱动装置等部分组成。
在石油钻探过程中,注入头通过油管将钻井液等介质输送到井下,以实现钻探、清洗等作业。
由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多种力的作用,如重力、摩擦力、惯性力等,因此对其力学特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三、力学模型建立为了对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进行力学行为仿真,首先需要建立其力学模型。
该模型应包括油管的弹性、塑性变形特性,注入头的质量、惯性等动力学特性,以及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受的各种外力。
在建立模型时,需充分考虑系统的实际工作条件和环境因素,如温度、压力、摩擦系数等。
四、仿真分析在建立好力学模型后,我们利用仿真软件对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进行仿真分析。
仿真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系统的动态响应、应力分布、位移变化等力学特性。
通过仿真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力学行为,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五、结果与讨论仿真结果表明,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各部分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其中,油管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对系统的整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注入头的质量和惯性等因素也会影响系统的动态响应。
此外,系统所受的外力如重力、摩擦力等也会对系统的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为连续油管注入头系统的设计、优化和改进提供以下建议:1.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油管的弹性、塑性变形特性,以及系统所受的外力等因素,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在优化和改进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注入头的质量和惯性等动力学特性,以及改善系统所受的外力等因素,以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和整体性能。
专利名称:一种连续油管夹持装置及连续油管注入头设备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张晋鹏,王永强,程龙,林显清
申请号:CN202122496251.1
申请日:20211018
公开号:CN216341983U
公开日:
2022041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油管夹持装置及连续油管注入头设备,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连续油管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块基座、夹持块、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定位机构,夹持块适于嵌合于夹持块基座以沿第一设定方向移动,且与夹持块嵌合的夹持块基座适于在第三设定方向上限制夹持块移动;第一弹性件设置于夹持块与夹持块基座之间,并适于在第一设定方向上被夹持块压缩变形;第二弹性件设置于夹持块与夹持块基座之间,并适于在第二设定方向上被夹持块压缩变形;定位机构与夹持块基座可拆卸连接,并适于在第二设定方向上限制夹持块移动。
减小了油管磨损,提高了油管的使用寿命。
申请人:三一石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地址: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南口李流路三一北京制造中心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丁晴晴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