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练习2(附答案)教案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8.56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第七课时)《解决
问题练习(2)》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三、教学难点
1.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2.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可通过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的兴趣。
2. 活动一:分析问题
1.老师给学生提供若干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的关键点是什么,确
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策略。
3. 活动二:解决问题
1.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策略解决老师提出的实际问题。
2.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4. 活动三:总结
1.老师对学生的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
略。
2.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可以结合个人经验谈谈解决问题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对于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思维。
在未来的学习中,学生应该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不同种类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能够面对问题时,快速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以上是本节课教案的内容,希望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所收获,进一步提升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用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解决含有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检验解答的正确性。
初步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复习:读题、分析、列式。
1、小兔采了20个蘑菇,送给小猴8个,小兔又采了10个蘑菇,小兔现在有多少个蘑菇?2、小明剪了37颗星星,小红剪了45颗星,他们送给幼儿园50颗星,现在还剩多少颗星?二、互动新授出示例4:问:指名学生看图说题意。
问: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90-36=54(个)还要烤几次?54÷9=6(次)问:你会列综合算式吗?(90-36)÷9=6(次)问:解答正确吗?指名学生检验是否正确。
归纳: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想好先解答什么,解答什么。
三、巩固拓展1、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说说怎样解答,让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分步是怎样解答,综合算式是怎样解答的。
2、栽了8行树苗,每行7棵,其中女生栽了28棵,男生栽了多少棵?3、动物园有10只黑鸽子,22只白鸽子,每个笼子里住4只,一共需要多少个笼子?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解题过程。
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结合实际问题举例子的方法,学习了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同学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解决,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解决问题(1)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90-36=54(个)(2)还要烤几次?54÷9=6(次)综合算式:(90-36)÷9=6(次)♥♥♥♥♥♥♥♥♥♥♥♥♥♥♥♥♥♥♥♥♥♥♥♥♥♥♥♥♥♥♥♥♥♥♥♥♥♥♥♥♥♥♥♥。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家长批改签名______________列综合算式解答。
(要求写出中间问题)1.三个小队一共捉了42条虫子,第一队捉了18条,第二队捉了16条。
第三小队捉了多少条虫子?第一队和第二队一共捉了多少条虫子?42-(18+16)=42-34=8(条)2.小明做了18面绿旗,又做了32面红旗。
送给幼儿园14面,小明现在还有多少面?小明一共做了多少面旗子?18+32-14=50-14=36(面)3.二(1)班有男同学27人,女同学21人,如果每排座8人,能座几排?二(1)班学生一共有多少人?(27+21)÷8=48÷8=6(排)4.老师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借给同学8个,老师现在还有几个?老师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4×6-8=16(个)5.白楼小学二年级一班有42人,二班有38人,三班有39人。
二年级一班和二年级二班共有多少人?二年级三班比二年级一班少几人?(1)42+38=80(人)(2)42-39=3(人)6.水果店运进75箱苹果,第一天卖出去24箱,第二天卖出去18箱,水果店还有多少箱苹果?两天一共卖出多少箱苹果?75-(18+24)=75-42=33(箱)7.老师带4个同学去看电影,每人都要买票,每张票5元,一共需要多少元?一共有多少人要买票?(4+1)×5=25(元)8.静静写了6天大字,前5天每天写3张纸,最后一天练了4张纸,静静一共写了多少张纸?前5天一共写了多少张纸?5×3+4=24(张)9. 学校体育室有排球18个,足球的个数比排球多15个,学校体育室有排球、足球共多少个?排球有多少个?18+15+18=33+18=51(个)10.商店有自行车60辆,卖了4天,每天卖8辆,还剩多少辆?一共卖出多少辆自行车?60-4×8=60-32=28(辆)列综合算式解答。
(要求写出中间问题)1.商店上周运进童车50辆,这周又运进48辆,卖出17辆.现在商店有多少辆童车?商店里一共运进多少辆童车?50+48-17=98-17=81(辆)2. 校园里有8排松树,每排7棵.37棵松树已经浇了水,还有多少棵没浇水?校园里一共有多少棵松树?8×7-37=56-37=19(棵)3. 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有乘客52人,在第一站下去23人,上来15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下车后,车上还剩下多少人?52-23+15=29+15=44(人)4.有62箱苹果,运走了38箱,平均每次能运6箱,剩下的还需要运几次?还剩下多少箱苹果没有运走?(62-38)÷6=24÷6=4(次)5.6.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和16棵桃树,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4×8+16=32+16=48(棵)6.一本《童话书》8元,小明买了6本,小红买了9本。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课时《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独立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勤奋、认真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正确理解问题,提炼出关键信息。
•如何利用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包含相关练习题和解题思路。
•板书:主要是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相关例题。
教学过程导入1.复习上节课知识,引入本节课内容。
2.提出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
讲解1.介绍列综合算式的概念和作用。
2.举例说明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步骤。
3.指导学生如何提取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建立相关方程式。
操练1.让学生自行尝试解决一些列综合算式的问题。
2.分组讨论,相互交流解题思路。
练习1.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按照列综合算式的方法解决。
2.收集学生答案,进行讲解和讨论。
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方法。
2.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对这一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多加练习,掌握相关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请学生认真学习并按要求完成相关练习。
祝大家学习进步!。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课时《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课时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列综合算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综合算式的列法,以及如何运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
但是,对于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的引导和练习的加强,逐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学会列综合算式,并能够运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的引导和练习的加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学会列综合算式。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引导:通过实例的引导,让学生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学会列综合算式。
2.练习加强:通过不同难度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组合作: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
2.练习题:准备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20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一共花了多少钱?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通过实例的引导,让学生理解综合算式的概念,学会列综合算式。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操作,巩固所学的知识。
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式题教案板书教学设计单元表内除法(二)总课时12课题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式题课型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 1/clip_image001.gif新授第 10课时教学目标一、让学生初步把握两步文字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
二、让学生学会读文字题,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育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文字表达得题意。
教学难点能依据题意用混合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一样二步应用题。
教学预备课件等。
集体备课教学过程一、温习引入一、把下面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
45-40=55×8=4035-28=77×2=14 87-24=63 4×6=24讨论后,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
二、板书课题三、新课教学1,教学例4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看。
(1)、明白得图意(2)、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教师边讲解,边用图形表示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学生尝试解答例题4指名汇报:90-36=54(个)这一步你求的是什么?54÷9=6(个)这一步你求的是什么?(4)、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90-36)÷9=54÷9=6(个)让学生读两遍。
四、引导学生归纳解题思路咱们做完题目后,要学会检查。
五、针对例题对应练习完成教材P54的“做一做“六、知识应用,加深明白得1,完成教材P55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1,完成教材P55的第2题。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订正。
七、学生谈收成,全节课总结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方式和收成?本课时板书设计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式题54÷9=6(个)90-36=54(个)(90-36)÷9=54÷9=6(个)单元表内除法(二)总课时12课题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式题课型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 1/clip_image001.gif新授第 10课时教学目标一、让学生初步把握两步文字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混合运算部分。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并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如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用,以及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加减乘除的综合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难点1. 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用,特别是乘除在加减中的运用。
2. 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抽象和理解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2. 计算器3. 数学练习本4. 黑板和粉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通过例题进行演示和讲解。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混合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际问题解决: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5. 总结和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1.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解决问题》2. 主要内容: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
3. 重点难点: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用,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4. 练习题目:一些基本的混合运算题目,以及一些实际问题。
作业设计1. 基本练习:完成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目。
2. 实际问题解决: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
3. 思考题:提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后,通过作业和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巩固所学知识。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2解决问题第2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够理解并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加法、减法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加法、减法概念的理解。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耐心和勇气。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加法问题。
2.理解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减法问题。
三、教学难点1.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
2.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包括示例题目和解题方法。
–各种小学生可视化教具,如卡片、计数棒等。
2.学生准备:–学生无需额外准备。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教师通过举例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意义。
2.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第二步: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本节课的解题方法,并通过示例题目进行详细说明。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解题,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理解。
第三步:练习与讨论1.教师设置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尝试解答,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解题方法和答案。
2.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讨论解题过程中的疑惑,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第四步: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解题的关键点。
2.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1.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在家中多多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大纲,希望通过对每个环节的详细安排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希望学生能够在本节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解决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第七课时)《解决问题练习(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第七课时)《解决问题练习(2)》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实际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运算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加减法运算基础,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受到文字表述的困扰,不能准确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问题,明确数量关系,并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问题,明确数量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
4.采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用于导入和展示。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知识。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知识和步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问题。
例如,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3个小朋友在分苹果,问学生:“请问,他们一共分到了几个苹果?还缺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
例如,呈现一道题目:“小明有10个糖果,他给了小红3个糖果,又给了小华4个糖果,请问,小明还剩下几个糖果?”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家长批改签名______________
列综合算式解答。
(要求写出中间问题)
1.三个小队一共捉了42条虫子,第一队捉了18条,第二队捉了16条。
第三小队捉了多少条虫子?
第一队和第二队一共捉了多少条虫子?
42-(18+16)
=42-34
=8(条)
2.小明做了18面绿旗,又做了32面红旗。
送给幼儿园14面,小明现在还有多少面?
小明一共做了多少面旗子?
18+32-14
=50-14
=36(面)
3.二(1)班有男同学27人,女同学21人,如果每排座8人,能座几排?
二(1)班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27+21)÷8
=48÷8
=6(排)
4.老师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借给同学8个,老师现在还有几个?
老师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
4×6-8=16(个)
5.白楼小学二年级一班有42人,二班有38人,三班有39人。
二年级一班和二年级二班共有多少人?
二年级三班比二年级一班少几人?
(1)42+38=80(人)
(2)42-39=3(人)
6.水果店运进75箱苹果,第一天卖出去24箱,第二天卖出去18箱,水果店还有多少箱苹果?
两天一共卖出多少箱苹果?
75-(18+24)
=75-42
=33(箱)
7.老师带4个同学去看电影,每人都要买票,每张票5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一共有多少人要买票?
(4+1)×5=25(元)
8.静静写了6天大字,前5天每天写3张纸,最后一天练了4张纸,静静一共写了多少张纸?
前5天一共写了多少张纸?
5×3+4=24(张)
9. 学校体育室有排球18个,足球的个数比排球多15个,学校体育室有排球、足球共多少个?
排球有多少个?
18+15+18
=33+18
=51(个)
10.商店有自行车60辆,卖了4天,每天卖8辆,还剩多少辆?
一共卖出多少辆自行车?
60-4×8
=60-32
=28(辆)
列综合算式解答。
(要求写出中间问题)
1.商店上周运进童车50辆,这周又运进48辆,卖出17辆.现在商店有多少辆童车?
商店里一共运进多少辆童车?
50+48-17
=98-17
=81(辆)
2. 校园里有8排松树,每排7棵.37棵松树已经浇了水,还有多少棵没浇水?
校园里一共有多少棵松树?
8×7-37
=56-37
=19(棵)
3. 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有乘客52人,在第一站下去23人,上来15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下车后,车上还剩下多少人?
52-23+15
=29+15
=44(人)
4.有62箱苹果,运走了38箱,平均每次能运6箱,剩下的还需要运几次?
还剩下多少箱苹果没有运走?
(62-38)÷6
=24÷6
=4(次)
5.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和16棵桃树,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和桃树?
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4×8+16
=32+16
=48(棵)
6.一本《童话书》8元,小明买了6本,小红买了9本。
小明比小红少花了多少钱?
小明比小红少买了多少本书?小明、小红分别花了多少钱?
方法一: 8×(9-6)方法二:8×9-8×6
=8×3 =72-48
=24(元) =24(元)
7.水果店运来22筐苹果和18筐梨,运来的橘子和苹果同样多,三种水果一共运来多少筐?
一共运来多少筐苹果和梨?
22+18+22
=40+22
=62(筐)
8.小明有18元钱,小红有24元钱,小红应该给小明多少元钱,两人的钱数才一样多?
小红比小明多多少钱?
(24-18)÷2=3(元)
9.二(1)班有32名男生,24名女生,平均分成8组,每组有几人?
二(1)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2+24)÷8
=56÷8
=7(人)
10.一场篮球赛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二(1)班总分42分,二(2)班总分38分,上半场二(1)班得了24分,下半场两个班的得分一样多,上半场二(2)班得了多少分?
二(1)班下半场得多少分?
38-(42-24)
=38-18
=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