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化肥农药行业管理确保生产供应工作的通知
- 格式:pdf
- 大小:189.67 KB
- 文档页数:2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关于深入贯彻《农药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农药行业管理的通知正文:----------------------------------------------------------------------------------------------------------------------------------------------------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关于深入贯彻《农药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农药行业管理的通知(1999年6月18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石化厅(局、公司):1997年5月8日,国务院以第216号令颁发了《农药管理条例》,对我国农药管理涉及的登记、生产、经营、使用等各个环节做出了明确规定。
两年来,我国农药行业认真贯彻执行《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生产管理正逐步纳入法制轨道,农药工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势头。
1998年,我国农药原药生产能力超过70万吨,生产农药品种近200个,农药产量40万吨左右,产品总量已能基本满足国内的需求。
但是,我国农药行业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低效、高毒的有机磷杀虫剂仍占农药生产品种总数的70%以上;全国农药生产企业有1600多家,数量过多,布局分散,难以形成合理规模;一些地区还在大量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相当严重;侵犯他人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现象时有发生;更有少数地方和部门为了局部利益,越权和违规发放临时生产许可证或准产证书,造成农药生产管理混乱。
为了认真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我国农药行业管理和宏观调控的力度,依法强化农药生产的监督管理。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农药行业的实际情况,现就进一步加强农药行业管理的若干问题通知如下:(一)深入学习贯彻国家有关农药管理的行政法规和规章,认真检查《农药管理条例》的实施情况。
各级化工管理部门、农药企业和科研单位要把《农药管理条例》作为加强农药行业管理的基本依据,在今年内再普遍组织一次对《农药管理条例》的学习、宣传活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关于做好2016年春耕化肥供应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化肥农药农膜柴油【发文字号】发改经贸[2016]486号【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含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布日期】2016.03.07【实施日期】2016.03.0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能源局、供销总社、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做好2016年春耕化肥供应工作的通知(发改经贸〔2016〕48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工业和信息化厅(局)(经信委)、财政厅(局)、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局)、商务主管部门、工商局(市场监管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管部门)、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供销合作社,各铁路局:2016年春耕用肥旺季已经临近,做好化肥市场供应工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化肥行业产能相对过剩,市场供应总体上是有保障的。
但近期化肥市场持续低迷,为降低经营风险,部分化肥生产流通企业库存下降较多,局部地区春耕用肥供应面临一定压力。
为切实保障春耕期间化肥充足供应和价格基本平稳,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稳定化肥生产春耕备肥期间及用肥旺季,市场需求量大,各地区、各部门对化肥生产不能掉以轻心,要组织好化肥生产所需各种原材料供应,为化肥生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企业要在保证冬季供暖用气的基础上,认真履行已经签订的天然气供应合同,保障化肥生产企业的用气需求;执行好《。
关于切实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来源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告日期 2010-03-25作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是农资销售的高峰时节。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工商总局领导关于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的多次批示精神,切实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农业生产正常进行,现就进一步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认识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肥料、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
近年来,各级工商部门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一些地区肥料、农药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假冒伪劣肥料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违法经营高毒限用农药行为屡禁不止,直接损害了农民合法利益,影响粮食生产。
个别地区工商部门在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中也存在重视不够、措施不严、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的现象,出现麻痹懈怠思想和厌倦情绪,农资市场监管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
各级工商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做到“四个统一”,牢牢把握“四个只有”,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红盾精神,恪尽职守,突出重点,加大力度,把开展“红盾护农”这一品牌工程抓紧抓实抓好,把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二、强化措施,严厉查处假冒伪劣肥料坑农害农行为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违法案件。
突出重点地区,把农资市场监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案件发生频率高、农民群众投诉多的地区作为工作重点;突出重点品种,把复合肥、复混肥等容易出现假冒伪劣现象的品种,以及当地农业生产需求量大的肥料品种作为检查重点;突出重大案件,把影响面大、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的案件作为查处重点,严厉查处假冒伪劣肥料坑农害农行为,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
国务院关于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经营管理的通知正文:---------------------------------------------------------------------------------------------------------------------------------------------------- 国务院关于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经营管理的通知(1992年10月25日国务院,国发〔1992〕60号发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关于完善化肥、农药、农膜专营办法的通知》实施以来,农业生产资料多头插手倒买倒卖和价格失控的现象得到遏制,对促进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和经营工作的正常开展,维护农民利益,确保农业增产,起到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发展经济,深化改革,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管理工作,特通知如下:一、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农资公司)和各级供销社的农资经营单位是农资经营的主渠道。
农业部直属直供垦区(含建设后团、农垦总局、管理局、国营农场等)继续执行中央和地方直供体制,由垦区组织供应。
农业植保站、土肥站、农技推广站(中心)开展技术推广和有偿技术服务所需配套的化肥、农药、农膜(含棚膜、地膜,下同),凡列入国家统配计划的,由农资公司按批发价供货;未列入国家统配计划的,按照市场经营机制进行,可由农资公司按批发价供货,具体品种、数量由供需双方商定,也可与生产企业直接订货,按当地零售价有偿转让给农民。
中央和地方统配的化肥、农药、农膜,委托中国农资公司和省(区、市)农资公司按国家规定的收购分配政策具体执行。
统配以外的化肥、农药、农膜,生产企业可与农资公司、植保站、土肥站、农技推广(中心)等农资经营单位进行合同定购、联销、代销或自销给农民;可直供基层供销社;也可实行农民预定、淡旺季差价的办法。
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推广农工商相结合的农业生产资料社会化服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做好今后一段时间国内化肥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做好今后一段时间国内化肥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发改经贸〔2021〕13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局)、生态环境厅(局)、交通运输厅(局)、农业农村厅(局)、商务厅(委)、国资委、海关总署各直属海关、市场监管局(委、厅)、能源局、供销合作社,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国供销集团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化肥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特殊商品,保障化肥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对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受生产成本推动、国际市场传导、社会库存较低等因素综合影响,国内化肥价格明显上行,氮磷钾等主要品种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较大。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做好今后一段时间化肥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全力保障化肥生产要素供应各地区、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化肥生产工作,强化组织协调调度,优先保障化肥企业原料、能源等生产要素供应,并向保障国内市场供应的化肥企业倾斜。
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要敦促所属煤炭企业,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能源、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积极引导本地区煤炭、硫磺、冶炼副产硫酸等重点原材料供应企业,与骨干化肥生产企业签订长协合同,督促提高长协合同兑现率,保障化肥生产企业原材料足量供应和价格稳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当前化肥生产供应工作的紧急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8.02.21•【文号】发改运行[2008]476号•【施行日期】2008.02.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当前化肥生产供应工作的紧急通知(发改运行[2008]47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贸委(经委),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铁道部(运输局)、交通部(水运司),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中国磷肥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中石油集团、中石化集团、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中化化肥公司、中农集团公司:今年一月中旬以来,我国遭受大范围严重的雨雪、冻冰灾害,化肥生产供应受到影响,特别是贵州等省受灾对磷肥生产影响较大。
目前春耕用肥在即,为保障农资市场供应,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现就做好当前化肥生产供应工作紧急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提高做好当前化肥生产供应工作的认识。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灾后恢复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要从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化肥生产供应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相关政策,加强运行协调,确保供应稳定。
二、积极协调原料供应,努力增加化肥生产。
在灾后煤炭、电力生产和供应逐步恢复的情况下,化肥企业要精心组织生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足马力增产化肥。
煤炭、电力和磷矿企业,要根据灾后恢复情况,尽力保障化肥企业生产供应,并优先增加资源配置,确保化肥生产需要。
各地经济运行部门要及时掌握有关情况,加强监测和协调,确保化肥生产的各项外部条件。
三、努力增加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生产。
中石油集团、中石化集团和海洋石油总公司,对所属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生产企业,要保证天然气供应,保持满负荷生产;对地方所属的化肥生产企业要按计划或协议保障供气,并在此基础上优先增加供气量。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2024年春耕及全年化肥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2.05•【文号】发改经贸〔2024〕177号•【施行日期】2024.02.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2024年春耕及全年化肥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发改经贸〔2024〕17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商品交易所,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钾肥行业分会、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化肥是粮食的“粮食”,春耕等重点时段化肥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是粮食稳产增产的重要保障。
2024年春耕即将全面启动,为做好全年特别是春耕期间化肥保供稳价工作,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稳定化肥生产各有关方面要提高认识,主动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稳定化肥生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各省份”)要考虑化肥支农属性,在编制有序用电方案时,重点保障化肥生产用电;要督促相关企业落实好2024年最低生产计划,支持符合要求的企业“能开尽开、应开尽开”;相关省份要积极推动相关化肥生产企业加快工艺改造,提升环保绩效等级,稳定生产经营。
二、加强原料保障鼓励煤炭供应企业参照电煤交易方式,向以煤为生产原料的化肥生产企业供应生产用煤;全国煤炭交易中心要支持化肥用煤中长期合同登记,并纳入国家诚信履约保障平台进行监管。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农药生产准入管理规范农药市场秩序的紧急通知正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农药生产准入管理规范农药市场秩序的紧急通知(工信部产业[2009]第90号)为维护农药市场环境,加强农药生产管理,保证农业用药需要,现就加强农药生产准入管理、规范农药市场秩序工作通知如下:一、各地农药生产主管部门要加强农药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生产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高度重视违法农药生产对行业和社会的危害,组织力量抓紧对本地区农药生产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摸清违法生产企业的生产地址、违法生产的产品、销售渠道等基本情况,并在4月底以前将情况汇总后报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
二、按照《农药管理条列》第四十一条规定,各地农药生产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未办理农药生产核准和未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批准证书)的违法生产行为;纠正超出生产核准范围和生产许可范围的违规生产行为。
对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必要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三、做好农药生产核准工作。
对接受处罚、停止违法行为、具备农药生产准入条件并愿意继续从事农药生产的企业,省级农药生产主管部门要积极帮助他们按规定及时申报农药生产核准,尽早取得合法生产手续。
四、完善本地区农药生产管理的后监督制度,建立与环保、农业、工商、质检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形成本地区监督制约违法生产农药的长效机制。
五、各级农药工业行业协会要积极协助和配合政府部门做好生产管理工作,督促企业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宣传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做好行业自律和诚信经营工作,充分发挥对行业的指导和协调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药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8.02.02•【文号】发改办工业[2008]485号•【施行日期】2008.03.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药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8]4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石化行业管理办公室: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进一步加强农药行业管理工作。
经研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提高新核准农药企业门槛。
自2008年3月1起,新开办的农药企业核准资金最低要求为:原药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投资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不含土地使用费),其中环保投资不低于投资规模的15%;制剂(加工、复配)(包括鼠药、卫生用药)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3000万元,投资规模不低于2000万元(不含土地使用费),环保投资应不低于投资规模的8%。
不再受理分装企业、乳油和微乳剂制剂加工企业核准。
制剂(加工、复配)企业新增原药生产,须重新核准。
二、严格核准考核。
对《农药企业核准、延续核准考核要点(试行)》(发改办[2005]1191号)进行修订,发布《农药企业核准、延续核准考核要点(修订)》。
农药企业更名、搬迁参照延续核准考核要求执行。
三、进一步做好农药企业延续核准工作。
调动和发挥地方农药行业管理部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决定将制剂企业的延续核准工作由各省农药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报我委备案。
企业更名由各省农药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报我委备案。
我委主要抓好制剂企业的延续核准、企业更名工作的监督、抽查和指导工作。
各省农药行业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农药生产管理办法》和《农药企业核准、延续核准考核要点》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做好制剂企业的延续核准、企业更名工作。